【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14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14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学案

第14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1.国共第二次合作 ‎(1)背景: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2)标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日军罪行:南京大屠杀、细菌战、毒气战、“三光”政策等。‎ ‎3.抗战过程 ‎(1)两个战场: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2)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军队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3)相持阶段 ‎①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重创日军,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开始保存实力,消极抗战。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战场。‎ ‎(4)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4.历史意义 ‎(1)地位: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2)国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3)国内: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核心论点:作者认识到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抗日战争的结局。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大爆发,这是抗日战争获胜的根本原因。   ‎ ‎1.两种命运的较量 ‎(1)中国共产党方面:坚持民主与和平的建国方针。‎ ‎①1945年8月到10月,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确立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②1946年1月,重庆政协会议,再次确认和平建国的途径。‎ ‎(2)国民党方面:国民党坚持一党专制独裁的方针,迫害民主人士,破坏政协决议,加紧内战部署。‎ ‎2.人民解放战争 ‎(1)爆发:1946年6月底,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开始。‎ ‎(2)过程 ‎①战略防御:1947年2月,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②战略反攻:1947年夏,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对国民党展开战略反攻。‎ ‎③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解放军相继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④战争胜利:1949年4月,李宗仁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背景:解放战争节节胜利。‎ ‎(2)内容: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转移到恢复和发展生产上来。‎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标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2)意义: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扫清了障碍,开辟了新的道路。‎ 陕甘宁边区政府 ‎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林伯渠任主席。政权结构为:参议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参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政府机关,设边区、县、乡三级,主要领导人由同级参议会选举产生;司法机关,设高等法院。陕甘宁边区的政权是抗日人民的政权,实行民主集中制。它的阶级基础除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外,还包括其他一切愿意抗日的阶级、阶层,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国家政权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 ‎  ‎ ‎【教材补遗】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17日至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举行。该会议确定了建立最广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方针,提出了以“人民共和国”代替“工农共和国”的政治口号,批判了当时中共党内在抗日战线方面的“左”倾问题和“关门主义”错误,指出了预防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复辟的必要性。‎ ‎【辨析对比】 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 ‎(1)党内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 ‎(2)党外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外部进行合作。‎ ‎【特别提醒】 ‎ 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的抗战 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的合作,而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国共两党像两面旗帜,起一个引领、带头作用。‎ ‎【名师指津】 ‎ 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主要应从中国内部进行分析,苏联和美国的进攻只是加速抗战胜利的外部条件。而内部因素既不能完全归功于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也不能无限夸大中共敌后战场的作用,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应归结为中华民族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辨析对比】 ‎ ‎“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 和“解放区”‎ ‎(1)“革命根据地”是1927年至1936年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 ‎(2)“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 ‎(3)“解放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 ‎【教材补遗】 “双减双交”政策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洛川会议上第一次用纲领的形式正式确定了“双减双交”政策(即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为我党的基本土地政策。这一政策是以抗日救国纲领的形式提出的,具有统一战线的性质;基本目的是团结抗日、一致对外。这一政策虽具有改良性和不彻底性,但它削弱了封建剥削,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问题,是抗战时期最符合实际的进步性土地政策,对争取抗战胜利和民主革命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重点一 民族团结谱新篇——抗日战争 ‎【论点】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十四年抗战”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 ‎       抗日战争的特点及意义 史料一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1937年4月5日毛泽东《祭黄帝陵文》‎ 史料二 中国军民在八年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始终牵制和打击了日本的大量兵力,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盟国抗击德意日法西斯阵线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王建朗等《中国近代通史》‎ ‎【史料解读】‎ ‎(1)史料一反映了在民族危机面前毛泽东号召动员全国人民抗日,这说明抗日战争是一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 ‎(2)史料二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有效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问题思考】 ‎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抗战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各党各界,团结坚固”在政治、军事上的表现。‎ 试答:                                    ‎ ‎                                    ‎ ‎                                    ‎ ‎                                    ‎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试答:                                    ‎ ‎                                    ‎ ‎                                    ‎ ‎                                    ‎ ‎【提示】 (1)政治上,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抗敌。‎ ‎(2)中国的抗战牵制了日军陆军的主力,使其深陷中国战场不能自拔,有效地配合了欧洲战场和亚太战场;中国远征军的两次出击,配合了东南亚抗日和英美盟军作战;中国抗战事实上阻止了德日法西斯会师中东的战略配合,成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先欧后亚”策略胜利的根本保证。‎ ‎【历史追问】 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在1937年发表《祭黄帝陵祭文》的原因和作用。‎ 试答:                                    ‎ ‎                                    ‎ ‎                                    ‎ ‎                                    ‎ ‎【提示】 原因:日本侵华逐渐加剧,抗战形势严峻。作用:团结各种力量,有利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国共合作,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 ‎       客观认识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1.民族性: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双重性:从斗争性质来看,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3.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4.以弱胜强: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5.持久性:中国的抗战坚持了十四年,是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6.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       全面认识抗日战争 ‎1.废除不平等条约 ‎(1)背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加强与中国合作。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同时,美英加大对华援助力度,中国与美英关系日益密切。‎ ‎(2)过程 ‎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对德、意、日宣战,并宣布取消与之有关的不平等条约,废约行动正式开启。美国出于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日士气以及对日政治斗争的需要,‎ 开始考虑提前废约,并与英国进行磋商。‎ ‎②1943年1月11日,中美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同日,中英在重庆签署《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新约规定废除的英美在华特权有: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等,同时宣布废除《辛丑条约》,将天津、广州的英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的各种权益归还中国。‎ ‎(3)评价:中美、中英新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美英建立了国际法意义上的平等互惠关系,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志,推动了盟国间的合作,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 ‎2.大国地位确立:1943年的开罗会议、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中国以四大国地位出席。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成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国际重大事务拥有“一票否决权”,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3.原因分析:中国政府和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战后的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 ‎4.评价 ‎(1)结束百年受侵略历史,名义上取得与大国平等的权利。‎ ‎(2)国力相对较弱,实际上还难以承担大国的责任,享受大国的权利,也没有完全实现独立自主。‎ 重点二 历史的抉择——人民解放战争 ‎       解读国共关系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事件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1)合作→对抗→再合作 ‎(2)再合作→再对抗 ‎【论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1924~1927年)——对峙(1927~1937年)——合作(1937~1946年)——对峙(1946~1949年),不同时期影响两党关系的因素有: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示意图 ‎【论点】 根据图中关键信息判定重大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①④。①中“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地区”和“碾庄”等表明是淮海战役,1948年11月开始;②中“大别山”表明是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③中“抗日根据地”,说明是在抗日战争期间;④中主要作战区域为长江以南,可以判定为渡江战役以后,时间在1949年4月以后。‎ ‎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史料 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史料解读】‎ 史料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因素之一。解读时注意史料中论述的土地改革与军事斗争胜利之间的关系。‎ ‎【问题思考】 ‎ 依据史料,指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又是怎样“全力支持”解放战争的。‎ 试答:                                    ‎ ‎                                    ‎ ‎【提示】 代表:进行土地改革。支持:农民参军参战,支援前线。‎ ‎       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1.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湖南等省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和增加雇农工资的斗争,为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支援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2.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雇农、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并在1931年制定了土地法。土地革命实行后,农民劳动热情高涨,踊跃参军,壮大了红军的力量。‎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订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这一政策降低了农民租率,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打击了不法地主,团结了地主中的开明分子,为全民抗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4.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订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进行土地改革时,党执行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改运动的开展,为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提供了可靠保障。‎ ‎[研真题·引领航向]‎ ‎1.(2015·高考全国卷Ⅰ·T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命题点:国民政府的政策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解析:选B。本题关键信息是“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这一时期是在全民族抗战开始之前。由材料中国民政府构筑的防御要塞区域来看,主要在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防御工事,结合这一时期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背景,这样的布置实质上反映了国民政府为抗战做准备及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故选B项。‎ ‎2.(2013·高考全国卷Ⅱ·T30)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 命题点:国民党抗战期间的土地政策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解析:选D。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中央未对湖北省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运动所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这表明国民党中央不想改变当时农村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产品分配方式,即不想改变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都不能准确地反映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3.(2019·高考全国卷Ⅱ·T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命题点:解放战争后期中共政策的调整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解析:选B。1948年10月,国共内战处于决战时期,材料中的做法说明中共着手为解放战争后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B正确。‎ 4.(2016·高考全国卷Ⅰ·T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命题点:国民政府的黑暗统治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解析:选D。由材料可知,国民党想通过这一举措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并不是为了塑造政府形象,故D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中国民党的做法会激化与其他党派的矛盾,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抗战领导权的问题,排除C项。‎ ‎5.(2014·高考全国卷Ⅱ·T30)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 命题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积极外交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1937年11月”进行分析。1937年11月正处于中日淞沪会战晚期。日本想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并逼近了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故本题选择A项。B、D两项并不是当时顾维钧的主要想法,而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6.(2018·高考全国卷Ⅱ·T3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命题点:中共抗战根据地建设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解析:选A。由材料信息“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可知,抗日根据地中中共的政策符合农民愿望,激发了抗日根据地农民的抗日热情,故选A项。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在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之后,故B项排除;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与农民个体的解放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国民党影响等内容,可排除D项。‎ ‎7.(2017·高考全国卷Ⅰ·T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 命题点:抗战时期中共的政策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共同利害”“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等内容可知,中共此举旨在维护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 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农村的措施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而不是进行“革命”,A项错误;此时期为抗日战争时期,而非国民革命时期,排除C项;材料与“反抗国民党政府”无关,排除D项。‎ ‎8.(2017·高考全国卷Ⅱ·T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命题点:抗战胜利后根据地的特点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解析:选D。由材料信息“群众组织”“404万人”“27%”“村村有党员”等,并联系抗日战争前后的史实可知,此时中共的影响力较抗日战争之前有显著提升,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共革命工作重心转移,排除A项;B项与材料信息“抗日战争胜利后”不符,排除;材料只反映了山东根据地的情况,C项以偏概全,错误。‎ ‎9.(2015·高考全国卷Ⅱ·T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命题点:日军的经济掠夺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日本侵华的行径、目的分析。抗战时期,日本控制沦陷区的金融,通过发行“联银券”“军用票”等掠夺财富,以战养战,其目的是转嫁战争负担,所以B项符合题意。日本侵略者的这些行径扰乱的是沦陷区的金融秩序,故A项错误;封锁抗日根据地主要是依靠物资管制制度,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涉及的是日本在金融领域的举措,与物资管制关系不大,故排除D项。‎ ‎10.(2018·高考全国卷Ⅰ·T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 命题点: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外交政策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解析:选A。材料中的“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说明中共为了不被外交条件束缚而采取静观的态度,这是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A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反映西方国家不支持国民党,排除B项;材料信息说明当时美国对中国还没有实行外交孤立,排除C项;中共急需得到苏联的支持,排除D项。‎ ‎11.(2017·高考全国卷Ⅲ·T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 命题点: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国家主权的维护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渡江战役即将发起”“英国军舰擅自闯入”“要求英、美、法……‘迅速撤离……’”可知,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是对中国主权的维护和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B项正确。A、D两项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后,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材料信息并未表明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C项错误。‎ ‎[练模拟·能力提升]‎ ‎1.(命题点:十四年抗战)2014年9月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的纪念活动仪式现场出现了14个方阵,鸣14声礼炮;同时,纪念馆南面广场的国旗杆高也设计为14米。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关于抗战起始时间问题学界争论近年取得一致意见 B.对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局部抗战重要意义的肯定 C.提出“十四年抗战”说意在撇开国民党抗战的贡献 D.提出“十四年抗战”说旨在凸显共产党抗战的作用 解析:选B。中国“十四年抗战”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局部抗战算起,表明肯定东北局部抗战的重要意义,故B项正确。‎ ‎2.(命题点:抗日战争中的战役)下图为1937年的一场著名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 A.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B.是中共对日军的大规模出击 C.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D.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 解析:选C。通过题干中的地图可知,该战役是平型关大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这种表述属于解放战争时期,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团大战是中共对日军的大规模出击,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排除D项。‎ ‎3.(命题点:国共合作抗战)1938年1月31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的第一个春节,卫立煌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的身份,从临汾的战区总部专程到山西省洪洞县八路军总部给朱德总司令拜年,并观看了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演出的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该材料可以(  )‎ A.标志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B.论证国共两党的抗战相互呼应 C.论证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要战场 D.论证抗日救亡运动在民间蓬勃开展 解析:选B。从材料中的时间“1938年1月31日”可知国共第二次合作已经开始,作为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的卫立煌从临汾的战区总部专程到山西省洪洞县八路军总部给朱德总司令拜年说明了国共两党的抗战相互呼应,故B项正确。‎ ‎4.(命题点: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初期,海外华人每月捐款约为2000万元,几乎占了当时抗战军饷的三分之一。据此可说明(  )‎ A.国民政府腐败军费支出困难 B.全民族抗战局面的正式形成 C.国民政府抗战物资来自华侨 D.海外华人对祖国抗战功不可没 解析:选D。材料中完全没有对国民政府军费开支的相关提及,故A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于1937年9月下旬,它与华侨华人的海外捐款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故B项错误;“国民政府抗战物资来自华侨”,这属于明显的程度失当,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全民族抗战初期,海外华人每月捐款约为2000万元,几乎占了当时抗战军饷的三分之一”可知,海外华侨对祖国抗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D项正确。‎ ‎5.(命题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政策的调整)1939年春,国民政府教育部禁止使用“蛮、夷、蕃”等词来称谓少数民族,同年9月行政院又下令禁止滥用“少数民族”一词,提出以地域来称谓边疆同胞。国民政府此举旨在(  )‎ A.缓解尖锐的民族矛盾 B.践行“五族共和”的思想 C.加强其专制独裁统治 D.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选D。题干中国民政府禁用“少数民族”,提出“以地域来称谓边疆同胞”,抓住时间信息“193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政府希望团结少数民族来抗日,故选D项。‎ ‎6.(命题点:不同时期解放区的含义)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被称作“解放区”;随后长达5年的国共内战时期,由中共控制的区域亦被称作解放区。材料中两个“解放区”的含义分别是(  )‎ A.武装割据,人民主权 B.民主独立,思想解放 C.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民族解放,民主自由 解析:选D。材料中敌后抗日根据地针对的是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即为民族解放;国共内战时期,中共控制的区域是解放区,针对的是摆脱国民党独裁的统治,即为民主自由,故D项正确。‎ ‎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鄂尔多斯一模)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中共发表抗日宣言。此后,东北义勇军一度达到50余万人,活动范围达100余县。东北抗日联军至1937年10月,发展到11个军,共3万余人。材料可以表明(  )‎ A.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开始于东北 B.东北民众开创了全民抗战局面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获得有力支援 D.国民政府积极组织对日作战 解析:选A。据材料“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积极抗日,军队人数不断增加,这表明中华民族的抗战开始于东北,故选A项。‎ ‎2.(2020·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联考)某学生研究发现,人物之间的对话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我们不是同党而是同行”是某影视剧中出现的人物对话,“我们不是同党而是同行”的话最有可能出在(  )‎ A.百日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 D.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解析:选C。百日维新时期,一般称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时期,一般称革命党人或资产阶级革命派,同盟会员,故B项错误;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国共两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共同抗日,故C项正确;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故D项错误。‎ ‎3.(2020·桂林、柳州模拟)1938年7月,日本制定“适应时局的对中国谋略”,提出“促进对杂牌军的拉拢归顺工作,削弱敌人的战斗力”。其目的是(  )‎ A.速战速决 B.民族同化 C.蚕食鲸吞 D.以华制华 解析:选D。根据题目中“促进对杂牌军的拉拢归顺工作”可知与速战速决无关,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民族同化是指一个民族或其中一部分丧失本民族的特征而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与题目中“促进对杂牌军的拉拢归顺工作”借以实现对中国的统治不相符,故B项错误;蚕食鲸吞是指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的掠夺,与题目中“促进对杂牌军的拉拢归顺工作”借以实现对中国的统治不相符,故C项错误;题目中日本“促进对杂牌军的拉拢归顺工作”,借以实现对中国的统治,实现以华制华,故D项正确。‎ ‎4.(2020·辽宁省六校协作体考试)1988年6月11日,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战争电影《血战台儿庄》在香港公映,结果香港市民争相观影。关于这部电影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共两党紧密合作取得了会战的胜利 B.是八路军在华北战场发动的一次战役 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D.这是战略防御阶段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 解析:选D。台儿庄大捷发生于1938年3月至4月,是抗战防御阶段所取得的最大的胜利,故D项正确。‎ ‎5.(2020·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这一规定旨在(  )‎ A.打击封建地主经济 B.加强各阶层的抗日大联合 C.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 D.纠正王明“左”倾路线 解析:选B。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42年”得出此时处于抗战期间,此时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的矛盾,题目中中共中央的规定更多的是通过减租,联合可以联合的阶级进行抗日,故B项正确。‎ ‎6.(2020·吉林省百校联盟联考)某年9月5日,《大公报》在《瞻望北方胜利》社论中写道:“自上月二十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这次晋察冀的出击,采取主动进攻,是一种进步。”由此可见,当时(  )‎ A.国共两党军队摩擦加剧 B.百团大战振奋了国人精神 C.日军速亡中国企图破产 D.北方抗战已转入反攻阶段 解析:选B。从材料晋察冀主动进攻,可知是中共在抗日战争中主动进攻日军的百团大战,故B项正确;百团大战是对日军发动的运动战,故A项错误;粉碎日军速亡中国企图的战役是国民政府军队进行的淞沪会战,与材料中晋察冀主动进攻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中共北方敌后根据地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进攻,不能反映出中国抗战进入反攻阶段,故D项错误。‎ ‎7.(2020·黄石调研)抗战期间,许多外国人纷纷涌进中国西北,来到中国共产党已经建立的抗日大本营延安,特别是美国人是这一时期最多的,有数十人。这一现象说明(  )‎ A.中共领袖人物独具个人魅力 B.中共抗日主张得到普遍认可 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国际友人同情 D.中共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解析:选D。材料“许多外国人纷纷涌进中国西北,来到中国共产党已经建立的抗日大本营延安”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外国人特别是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抗日的作用给予重视,故D项正确。‎ ‎8.(2020·银川一模)抗战时期,中国外交已经超越反应式外交,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在旧的国际秩序崩解的过程中,中国抓住了机会,由一个旧体系中的弱者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这说明二战时中国(  )‎ A.外交的主动性前所未有 B.成为新的国际秩序的缔造者 C.国际地位得以空前提高 D.外交由反应式转变为主动式 解析:选C。由材料“中国外交已经超越反应式外交,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由一个旧体系中的弱者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可知,‎ 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选C项。‎ ‎9.(2020·石家庄二中模拟)由图一到图二反映了(  )‎ A.国内时局发生变化 B.民众渴望结束内战 C.国共合作走向破裂 D.中美关系发生转折 解析:选A。由图一中“中华民族解放万岁”可知此时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由图二中人物联系史实可知图片反映了重庆谈判,由图一至图二可知国内时局从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到战后和平建国,故A项正确。‎ ‎10.(2020·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监)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  )‎ A.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 B.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C.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 解析:选A。根据“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可判断该军事行动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A项正确。‎ ‎11.(2020·潍坊期中)“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洋”“用独轮车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这些现象共同体现了(  )‎ A.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B.农民在革命中的主体地位 C.后勤保障的重要作用 D.民众的支持影响战争结局 解析:选D。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结果,而淮海战役的胜利也离不开民众的支持,所以两者共同反映了民众的支持影响战争结局,故D项正确。‎ ‎12.(2020·石家庄二中模拟)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应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内的“基本矛盾”即整个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矛盾,而“主要矛盾”是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一论断(  )‎ A.是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B.基本符合中国的国情 C.否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对革命事业的贡献 D.具有一定“左”倾色彩 解析:选B。材料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只是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基本矛盾,而新中国成立以后最主要的矛盾应是恢复和发展生产,这种论断符合中国的国情,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20·天津南开区质量调查)近代中国某些城市的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的十年间,上海的商业服务业网点遍布全市,密度和广度在全国首屈一指,商业行业应有尽有,无所不包,成为中外闻名的“万商之海”。根据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从1912年到1921年,上海的进出口净值从3.6亿关两增至6亿关两,十年间的平均比重占同期全国总额的40%以上。据《新青年》调查,上海开办的工厂数量逐年上升,到1919年,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达18.1485万人,加上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工人11.625万人,上海工人总数已近30万人,而同期全国工人总数约56万人。‎ ‎——据《上海通史》等整理 材料二 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上海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阵地,进行社会革命和唯物史观的宣传。1920年七八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为正式建党做准备。在当年亲历者的记忆中,早期的上海党组织发挥了“临时中央”的作用。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座城市从此成为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舞台。‎ ‎——摘编自熊月之等《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 材料三 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由长江中上游的经济中心一跃成为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与此同时,重庆还是国共合作的政治舞台、抗日运动的中心。中国战区的建立,则使重庆与伦敦、莫斯科、华盛顿等城市一样,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指挥中心,重庆也由此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摘编自何一民主编《抗战时期西南 大后方城市发展变迁研究》‎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上海工商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 ‎(2)依据材料一、二,简要说明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有利条件。‎ ‎(3)依据材料三,分析促使重庆成为有重大影响的中心城市的国际、国内背景。‎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辛亥革命后的十年间……成为中外闻名的‘‎ 万商之海’”得出工商业经济发展迅速,在全国具有优势地位;第二小问外部条件,根据题目中的时间“辛亥革命后的十年间”得出一战爆发,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根据材料二“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编辑部……进行社会革命和唯物史观的宣传”得出上海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以《新青年》为阵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根据材料二“1920年七八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得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发挥重要作用。(3)根据材料三“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一跃成为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得出国内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陪都);根据材料三“重庆……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指挥中心”得出二战爆发后,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答案:(1)特点:工商业经济发展迅速,在全国具有优势地位。‎ 外部条件:一战爆发,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有利条件:上海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以《新青年》为阵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发挥重要作用。‎ ‎(3)背景:二战爆发后,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陪都)。‎ ‎14.(2020·全国名校大联考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民族抗战期间中国部分省份征发壮丁人数统计表(单位:万人)‎ 总计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全国共计 ‎1405‎ ‎92.8‎ ‎164.9‎ ‎197.6‎ ‎190.1‎ ‎166.8‎ ‎171.1‎ ‎166.7‎ ‎161.1‎ ‎93.9‎ 四川 ‎257.8‎ ‎10.3‎ ‎17.1‎ ‎29.6‎ ‎26.6‎ ‎34.5‎ ‎36.7‎ ‎35.2‎ ‎39.1‎ ‎28.3‎ 河南 ‎189.8‎ ‎12.7‎ ‎32.4‎ ‎26.4‎ ‎38.4‎ ‎24.3‎ ‎21.4‎ ‎20.6‎ ‎11‎ ‎2.5‎ 江苏 ‎3.9‎ ‎1.8‎ ‎2‎ ‎0.1‎ 广东 ‎92.5‎ ‎3.5‎ ‎8‎ ‎13.2‎ ‎12.6‎ ‎10‎ ‎12.2‎ ‎10.4‎ ‎18.9‎ ‎3.6‎ 陕西 ‎88.8‎ ‎3.72‎ ‎6.9‎ ‎12.6‎ ‎12.7‎ ‎8‎ ‎9.9‎ ‎11.8‎ ‎14.5‎ ‎8.6‎ 黑龙江 山东 ‎17.6‎ ‎1.3‎ ‎16.19‎ ‎0.1‎ 湖南 ‎157‎ ‎19.1‎ ‎22.1‎ ‎22.3‎ ‎21.6‎ ‎16.9‎ ‎20.8‎ ‎18.4‎ ‎10.1‎ ‎5.4‎ ‎(注:此表中的壮丁包括女兵与民夫)‎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两则全民族抗战期间中国部分省份贡献壮丁的信息,并运用史实加以解释。‎ 答案:示例一 信息一:四川在抗战中贡献壮丁人数最多。‎ 说明:首先,因为四川人口基数大,因此更容易比其他省份贡献更多的壮丁;其次,四川处于西南内陆,在抗战期间,受战争影响相对较少,环境相对安定,国民政府可以在四川征发更多壮丁。‎ 信息二:黑龙江贡献壮丁数没有统计。‎ 说明:因为东北三省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沦陷,其后东三省又建立了伪满洲国,长期处于日本人控制区,因此除了以参加抗联和东北军等方式坚持进行抗战的东北同胞外,国民政府在东北三省征发壮丁的可能性很小。‎ 综上所述,各省贡献的壮丁人数取决于该省人口总数,抗战环境等多重因素,但无论贡献人数多少,中华民族的各省同胞都以自己的方式对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 示例二 信息一:河南在抗战中征发的壮丁人数呈递减趋势。‎ 说明:首先,随着抗日战争的进行,河南逐渐成为抗战的最前线和重灾区,尤其是1944年豫湘桂会战后,河南全省基本沦陷,人口损失很大;其次,河南在1941年至1942年,遭遇了严重的水旱蝗灾,发生大饥荒,这也是河南壮丁人数大减的重要原因。‎ 信息二:江苏抗战征发壮丁集中在抗战爆发头两年,1939年后基本没有。‎ 说明:全民族抗战爆发初期,在江苏境内国民党组织进行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因此江苏省有壮丁贡献,但1938年之后,江苏全省基本沦陷,因此没有壮丁贡献。‎ 综上所述,各省贡献的壮丁人数取决于该省人口总数,抗战环境等重要因素,但无论贡献人数多少,中华民族的各省同胞都以自己的方式对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