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2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
第12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阶段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使农民遭受沉重的压迫。土地兼并导致耕者无其田,往往激起民众暴动。 (3)小农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其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治乱和政权的兴衰。 (4)古代中国,官营、私营、家庭和田庄几种手工业形式并存。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私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5)中国的手工业长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始终是农业经济的附属品 知能强化课Ⅰ 田园风情—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一、生产模式——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 1.耕作工具 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两汉时期 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又出现了犁壁。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隋唐时期 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至此,我国耕犁已经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2.耕作技术 春秋战国 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 西汉 赵过推行代田法,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魏晋南北朝 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 宋朝以后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江浙地区,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区形成了一年三熟制 3.灌溉技术 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代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唐朝的筒车、宋朝时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期的风力水车等 [史学者说] 铁器的出现及其作用 铁产生影响的方式是大家所熟悉的。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西北干旱地区的灌溉工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二、经营方式 ——从“千耦其耘”到“男耕女织” 1.集体劳动 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1)背景: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步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2)内容: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是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3)地位: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4)评价: 积极方面 ①是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②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 ③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是古代中国文明成就的基础 ④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方面 ①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②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③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3.庄园经济 土地 来源 古代中国的庄园主要是由商人、豪强地主、官僚等用威胁、欺骗、敲诈、权威、买卖、强占等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的土地,形成大土地私有制 经济 形态 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庄园主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布置庄园,使耕种与纺织等手工业结合,把庄园建成一个独立而封闭的世界 剥削 方式 庄园除有一部分奴仆劳动外,大多由徒附、宾客、族人通过租佃的方式来耕作,他们一般向庄园主交纳实物地租。除实物地租外,他们也须无偿地为庄园主服一些劳役,如砍伐林木、看家护院、充当“部曲”等 管理 形式 中国古代庄园主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没有司法管辖权,唐代以后庄园主对庄园劳动者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削弱 4.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定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2)过程: ①战国时期:租佃方式产生。 ②汉代:租佃现象比较普遍。 ③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土地出租时,多订立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实物租为主。 ④明清时期: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使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3)特征: ①土地出租者与土地租佃者之间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契约内容包括田亩的位置、数量、类别以及地租偿付的方式及数量。 ②租佃制下,佃户有了迁移的自由,社会身份、地位在法律上有了显著的提高。魏晋隋唐时期的部曲、佃户都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迁移的自由,到宋代时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为削弱,佃户的身份地位提高。 ③产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宋代地租主要有分成租和定额租两种。 ④租佃制呈现复杂化趋势。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在土地所有者和实际耕种者之间出现了二地主阶层,从而使土地所有权、占用权和使用权分离。 (4)影响: ①在租佃关系下,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②随着租佃制度的发展,佃农通过抗租、减租的斗争,争取到一些权利,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 [史学者说] 自耕农的出现及历史地位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都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三、土地制度——从“国有”到“私有”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奴隶社会的井田制 (1)内容: ①土地国有;国王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 ②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③庶民和奴隶在贵族的封地上集体耕种,受到剥削和奴役。 (2)瓦解: ①生产力的发展,大量荒地被开垦成私田。 ②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 ③诸侯视自己封地为私产,加上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 3.封建土地私有制 (1)形成: ①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②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2)评价: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地主阶级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分化。 (3)问题: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原因 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加上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影响 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导致租佃关系出现并日趋普遍化,引起阶级矛盾激化和农民起义 措施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收取赋税等 结果 起到了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的兼并 4.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1)王田制(王莽时期): 把民间的田地更名为“王田”,归国家所有,禁止自由买卖。从形式上看与井田制相似,但本质上属于地主土地所有制。目的在于托古改制,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由于脱离社会实际,并招致豪强地主阶级的反对而失败。 (2)屯田制(曹魏时期): 国家以军事强制形式要求士兵或农民垦种荒地,生产军粮或征收田租的土地制度。屯田制对解决军粮供应、安置流民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曹魏、金朝、元朝、明初、清初都实行过屯田。 (3)均田制(北魏到唐朝前期): 在长期战乱之后,大批人民死丧逃亡,土地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恢复生产,保证赋税来源,北魏到唐朝前期的封建政府曾颁布均田制。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原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农民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均田制的推行是以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为前提的,并没有取消土地私有制,更没有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国家兵役、徭役的征发和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佃农,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 [史学者说] 明朝初期的生产关系 移民屯田是明朝前期垦荒政策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明朝多次采取措施,将农民从人多地少的狭乡(地狭人稠)组织起来,大批迁徙到地广人稀的地方进行屯田,这种屯田成为“民屯”,以别于军户的“军屯”。明太祖还强制命令农民进行经济作物种植。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优化农产品结构,使小块空隙土地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利用,同时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张岂之《中国历史》 四、赋役制度——由人丁到财产的标准转变 1.概念 赋役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而向人民征课财物、调用劳动力的制度。赋税主要是田亩税,有时还包括人头税和资产税。役,亦称徭役,即在位统治者强制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和军役。 2.赋税制度 (1)“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 (2)编户制度: 是汉代对百姓的一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比较完备的赋税制度。被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他们依据人口和资产向国家承担人口税、田租、徭役和兵役,国家对他们控制十分严格。 (3)租调制: 东汉末年,曹操进驻冀州后试行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每亩土地征收田租谷四升,每户征收户调绢二匹、绵二斤。户调取代汉代沉重的人头税,对农民有好处,也有利于大族豪强庇荫佃客。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租(即土地税,征粮)和调(即户税,征布帛),还要服兵役和徭役。北魏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二石、调帛或布一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 (4)租庸调制: 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调役制,后规定50岁以上可以缴纳一定绢代替劳役,叫“庸”。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实行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税制度,“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庸”。这样,即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5)两税法: 天宝年间(唐玄宗年号),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实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它的实行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扩大了税源,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正式废除。 (6)“一条鞭法”: 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一条鞭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纳银代役的规定,说明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7)“摊丁入亩”和“地丁银”: 康熙时进行局部试点,规定以1712年为界,今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雍正时期,在全国推行,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赋税。“摊丁入亩”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头税,进一步放松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使中国人口迅速膨胀,增加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当时国家的发展。 3.演变规律 (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可以两税法为标志。 (2)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法为标志。 (4)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 (5)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4.认识 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君主专制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历代赋税改革虽短期内减轻了农民负担,但随后又增长到比改革进行前更高的水平(这一定律后被学者总结命名为“黄宗羲定律”)。 五、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由北方到南方 1.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重心 黄河流域是我国最早的经济重心,魏晋南北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在南宋至元朝,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到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2.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南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 (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牛耕在南方地区得到推广。 (3)政治中心的南移 (如南朝、南宋)或者东移(如东晋),加快了南方的开发。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 3.过程 特征 南移的表现 魏晋以前: 基础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楚、吴、越等对江南有所开发。秦汉时期,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魏晋南北朝: 南北经济 差距缩小 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兴修了很多农田水利,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两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隋唐五代: 开始南移 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至唐朝后期,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扬州的经济地位超过长安和洛阳。“安史之乱”以后,形成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两宋: 最终完成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农业已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两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 明清: 地位巩固 江南出现许多重要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4.影响 城市交通 贸易 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 人口分布 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北方人口的南迁 人才教育 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生态环境 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经济结构看: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 (2)从生产力看:使用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方式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看:实行以地主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5)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看:一方面国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在农业上征收的赋税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此外在赈灾、救灾方面,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聚焦主题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1.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材料信息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南北发展不平衡性缩小,这说明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故选B项。材料没有提到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也不能说明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更不能说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B.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 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 解析:选A 由题目中“东吴”“南朝”可知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B项与材料无关。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C项错误。D项只是表现,并非原因。 [思维升华] 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以农业为主体经济形式,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业管理方式的完备,成为经济形态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1)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自战国到中唐时期的经济重心所在。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2)随着中华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两宋之际,经济重心南移至长江流域。转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农业技术的进步、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等。 命题者通常结合文献资料、历史传说、社会现象等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及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备考时应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 二、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3.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宋书·周朗传》云:“ 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江南地区( ) A.传统家庭观被颠覆 B.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 解析:选C A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南宋时期江南地区才成为我国的经济中心,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当时小家庭大量出现,从根源上来说这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故C项正确;D项只是题干反映出的历史表象,排除。 4.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指出:“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中国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很少有欧洲的牧野与山林。”这体现出( ) A.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思想观念 B.道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 C.生产方式对思想观念的影响 D.中西价值取向的显著差异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中国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可知,生产方式对思想观念有着重要影响,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未体现道家思想,排除B项;材料中仅有中国人的价值取向,D项表述错误。 5.学者韩养民认为,秦统一六国后,原来六国贵族的后裔成为豪强地主,到西汉中期以后,汉政权培植起来的地方大姓也逐渐加入进来。该说法能够成为一家之言的制度因素在于( ) A.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分封制 B.宗法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C.井田制与土地私有制并存 D.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并发展 解析:选D 结合题意可知,此题探究的是秦汉时期豪强地主阶层逐步形成并不断壮大这一社会现象的制度因素。此时中国社会转型基本完成,井田制崩溃、分封制瓦解,宗法制虽然存在但再也不是维护统治的唯一纽带,而王位世袭制早在夏朝就已确立,据此排除A、B、C三项;豪强地主之所以成为一股社会势力,主要得益于他们“地主”的身份,该身份的制度保障是地主土地所有制,D项正确。 [思维升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的反映。这就要求考生在分析历史现象时,要把握这一原理,从经济角度分析深层次的原因或实质(例如第3题 )。第4题,中国人对静谧田园生活的向往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长期存在有关;欧洲诗歌中常见牧野与山林则跟庄园经济盛行有关。另外还要注意,受文学作品的影响,很多同学认为小农经济下,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事实上,由于小农经济与生俱来的脆弱性以及封建政府沉重的赋税,农民的生活是非常凄苦的。如秦代“收泰半之赋”,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三、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6.据西周青铜铭文记载,周王举行大阅一类典礼时,准备参加典礼的诸侯群臣都要觐见,觐璋是觐见时的必备物品,它的价格是贝币十八朋,折合十田。铭文中“田”被作为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这说明当时( ) A.井田制度逐步瓦解 B.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C.周天子权力的衰微 D.存在土地买卖现象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可知,“田”作为价格的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这反映出“田”本身是有价格的,说明当时存在土地买卖的现象,故D项正确。井田制逐步瓦解是春秋战国时期,并非西周,A项错误。材料中诸侯觐见周天子,并献上觐璋,说明周天子的权力受到尊重,分封制没有遭到破坏,B、C两项错误。 7.(2018·福建漳州八校联考)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下令,孕妇临产时官府派医生看护,生男孩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三孩派给乳母,一胎生两孩供给口粮。这一人口政策反映了( ) A.两性地位日趋平等的社会现实 B.诸侯注重人口与资源的协调发展 C.儒家“仁政”思想逐渐被接受 D.诸侯重视农业,富国强兵的要求 解析:选D 两性地位平等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材料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人口与资源的协调发展,故B项错误;“仁政”思想在春秋时期尚未成熟,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越国的人口政策是为了增加人口总量,从而增加社会劳动力,发展农业,征发兵役,实现富国强兵,故D项正确。 [思维升华] 众所周知西周实行土地国有制,土地归周王所有,这是从国家整体而言的,相对而言,当时,土地并非稀缺资源,很多相对落后地区的土地所有权并不明确,随着水利和交通的发展,许多荒芜的土地的价值开始上升,这些土地实际上是私有的,是可以买卖的(如第6题)。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战乱频发,瘟疫时发,生产力低下,所以,人口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例如第7题,在了解相关政策的同时,更要深刻认识小农经济条件下统治者制定法令制度保障人口增长的主观动机。 四、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一] [思考] 史料一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人口在数量上和区域分布上的特点。结合图示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不同区域人口数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口的变化趋势,可结合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从经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提示] 趋势:总人口不断增加,区域人口分布状况呈现“南增北减”。 原因:经济发展(耕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等);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史料二] 在传统时代,所谓农业生产结构,其主要生产要素可归纳为四项:(1)耕地,(2)作物,(3)农具,(4)劳力。……中国的传统农业,无论从其现实的经济效益,还是潜在的发展可能,它自身不是不能转变,而是其自身转变的通道,受到来自帝国政治、经济体制的阻扼,被堵塞以致堵死。……农业经济效果、历史效应,不只取决于它生产的内环境,还要受制于它的外部环境的有利与否。对传统中国而言,后者更是致命性的障碍。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思考] 史料二认为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内环境,而且更受制于外环境的影响。史料二中的“内环境”与“外环境”分别指什么?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史料二的观点? [教你读史] 史料二可据省略号分层,第一层反映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环境;第二层反映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外环境;材料最后一层为归纳总结性内容,体现了作者的观点。 [提示] 内环境:自然环境(耕地),技术和农具,农作物;劳动力。 外环境:国家政策(体制)。 认识:我国农业经济在封建社会早期得到较快发展,但受到封建体制(社会环境)的阻碍,无法获得突破性发展。 知能强化课Ⅱ 天工物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历程 (1)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全部由官府垄断。 (2)春秋战国: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3)西汉时期: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2.特点 (1)经营方式: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2)产品质量: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3)历史地位:素称发达,在多个行业中一直保持世界领先。 3.成就 时期 冶金业 制瓷业 纺织业 商周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商朝已有织机,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秦汉 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魏晋南北朝 南北朝时发明灌钢法 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隋唐 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元 宋代瓷窑遍布各地,出现了五大名窑 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明清 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4.官营手工业及“匠户”的演变 西周 设工官管理,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垄断经营 春秋 战国 垄断地位被打破,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长期并存的局面 汉武帝 时期 煮盐、冶铁、冶铜、铸钱等高利润行业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西汉政府在长安设立服务于皇室的东西织室、齐郡设“三服官”(负责制作衣服满足皇室需要) 唐代 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匠户”,唐代出现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服役的制度。中唐以后,役匠逐渐减少,雇匠增多 宋代 雇匠居多,实行薪酬制 元代 实行“匠籍制” ,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工匠世代相袭,承担官方的工役 明中 期后 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 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进入市场销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实行“班匠银”(输钱代役)代替“匠役制” 清朝 清顺治二年(1645)废除“匠籍制”,匠人获得自由身份 5.政府管理的措施 (1)西周:工商食官,西周时期的手工业者和商贾由官府统一,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也有人解释为:工商食官,即工商食于官,就是手工业者、商人靠着官来吃饭。工商食官制至战国时期彻底终结,但其演化出的官营手工业一直存在。《国语·晋语》:“公食供,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2)秦汉以后,对官营手工业的管理,一直有非常严格的制度。服役于官营手工业的劳动者许多是民间工匠,入籍匠户世代以无偿劳役形式艰苦劳作。官营工匠中有许多是由官奴婢转成的,特别是织室、绣房中的女工,其实依然是女奴。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生产特点 (1)家庭手工业:作为农户的副业,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2)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发展历程 早期 状况 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 隋唐 时期 唐朝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宋元 时期 民间日常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代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 明清 时期 民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中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史学者说]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 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三、手工业的外传及影响 西汉 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洲,中国获得“丝国”誉称 唐朝 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洲 明清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西方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1.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 (2)手工业技术先进。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 (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 (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 (7)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2.中国古代手工业没有出现生产领域技术革命的原因 市场因素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官营压制 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政策限制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社会动荡 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技术水平 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难以得到交流提高 聚焦主题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佃客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作,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解析:选B 材料虽然提到了豪强地主庄园冶铁、制盐的现象,但这并不代表“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故A项错误;豪强地主庄园在官家经营之外,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手工业,出现了私家“与公竞作,以收私利”的现象,这说明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到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D项夸大材料内涵,排除。 2.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 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 B.民营手工业技术精良、水平最高 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 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解析:选A 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产品主要满足皇室和官府需要,而民营手工业从事生产的目的在于获得利润,其与市场联系更紧密,故其发展较快,甚至在许多行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故A项正确。 [思维升华] 以上两题考查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手工业发展状况。 手工业类型的不同决定了不同手工业生产各具特点,故命题人往往依据不同时代社会经济的具体表现,设置不同材料来考查古代手工业的时代特点。复习备考时需注意梳理不同时期三种类型手工业的发展特点(如汉代田庄手工业、明清私营手工业领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等)及其产生发展的时间。 (1)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政府设有专门的机构和官员来管理和监督手工业生产。 (2)春秋战国时期,新的生产方式产生,在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的前提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3)此后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鼎足而立的三种经营形态。 二、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3.《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专其业以求利者。上述记载( ) A.表明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 B.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 C.说明了工商业在家族之间传承 D.反映了家庭手工业居从属地位 解析:选B 材料表明工匠子承父业,世代相传以为生计,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故选B项。A项表述材料无法体现,C项错在“家族之间”,D项表述与题干无关,均可排除。 4.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锦等行业出现了行会,并有公推的长老,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这反映了隋唐时期手工业( ) A.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 B.突破了政府管理 C.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 D.部门间联系减弱 解析:选C 根据题干“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可知行会只是起到协调和配合作用,不能说明在隋唐时期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故A项错误;隋唐时期的手工业受到政府的监管,没有突破政府的管理,故B项错误;材料意在说明行会注重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有利于部门间联系,故C项正确,D项错误。 [思维升华] 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封闭性 中国古代手工业“子承父业”的传承方式体现了其封闭性特征。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创造主体是一些富有经验、心灵手巧的工匠,而这些工匠存在自身的弱点与缺陷,如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他们的技术大都来自于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摸索和经验,这本身就限制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播。 (2)我国历史上工匠技术具有非常严格的传承制度,工匠技术只传于家族内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无疑限制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3)唐宋以来行会(行会指在封建社会,随着城市的兴起和手工业生产的繁荣,一种手工业的同业团体兴起,由同一行业的工人组成,订有行规,调解行会内部纠纷,对外办理交涉。行会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行会后期的规定,不只限制了自由竞争,限制了从业人员数量,限制了商品的大量生产,也限制了新生产工具的应用。)的出现与发展,为手工业技术的传播又添一道枷锁。以上三个方面共同导致了手工业技术具有显著的封闭性特征。 三、追溯家国情怀,把握“现实未来” 5.文学作品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的“ 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等能够说明当时( ) A.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 B.官吏生活比较腐败 C.家庭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丝织业比较发达 解析:选D 结合题中关键信息“织素”“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等可知当时丝织业比较发达,D项正确。这些记载只与刘兰芝的个人遭遇有关,并不能反映所有妇女的社会地位,据此排除A项;B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汉代占主导地位的是农业,C项说法错误,排除。 6.(2018·湖北四地七校联考)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据文献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表明( ) A.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 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 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解析:选A 材料中提到唐代白瓷烧制过程中的某项具体方法,即利用磁石的吸附功能,减少釉水中含有的铁屑,即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南方的青瓷,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在世界的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叙述白瓷的烧制过程,不能体现中国古代科技的广泛应用,故D项错误。 [思维升华] 以上两题关乎两大热点:一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冶金、纺织、制瓷等领域创造了极高的成就,解题时需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把握纺织业、陶瓷业和冶铁业的分布状况及成就;二是“一带一路”,古丝绸之路贸易中,丝绸、瓷器、茶叶是古代中西贸易中三大主要商品,在复习备考中要尤为关注。 高考研究课 本讲命题点分析与前瞻预测 [考过什么] 2010~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考点 卷别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手工业的发展 全国卷Ⅰ 2016·汉代庄园经济; 2015·小农经济; 2015·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 2015·经济重心南移 2017·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全国卷Ⅱ 2017·经济重心南移; 2016·宋代土地政策调整; 2015·唐宋经济重心南移; 2013·宋代“不抑兼并” 全国卷Ⅲ 2017·西汉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017·唐代后期自耕农经济盛行 2016·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全国卷 2012·抑制土地兼并 2010·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 [考情分析] 新课标全国卷对农业的考查,偏重于古代农业政策与农业发展状况,这也是复习备考的核心所在。从命题的角度来看,注重从经济文明演进的角度考查农业发展的影响;注重从农户角色的变化角度考查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新课标全国卷在重视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拓展挖掘教材之外的知识,以补充完善古代史的知识体系。如以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为载体,考查教材未涉及的知识点——汉代庄园经济。再如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考查明末“用工荒”的原因,将社会热点融入历史问题的考查之中,润物细无声,非常巧妙。 [怎样考的] 1.(2017·全国卷Ⅱ)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解析:选C 北朝时,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南方,所以出现题干中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喝茶习俗的现象。唐中期,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饮茶习俗得到北方人认可,故C项正确。唐中期北方喝茶习俗已经比较普遍,所以此时不可能是“南茶开始北运”,A项错误。南北方饮食习惯相互影响,但并没有趋于一致,B项错误。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是在南宋时期,D项错误。 2.(2017·全国卷Ⅲ)《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解析: 选C 材料中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说明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义利观的变化,排除A项;西汉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歧视商人,B项错误;“地方豪强势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解读材料。 3.(2017·全国卷Ⅲ)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解析:选A 材料中占有20~130亩土地者占总户数的74.1%,说明多数人都能靠自己的土地生存,反映了当时敦煌地区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项正确。由材料可知,占有土地300亩以上的大土地所有者仅占总户数的1.4%,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20~130”“74.1%”可知,拥有小块土地者占多数,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关于农业生产效率的信息,排除D项。 4.(2016·全国卷Ⅰ)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解析: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图片信息。图片反映的是集体生产,故排除A项。仅依据题干图片无法说明农业的“不断发展”,故排除B项。汉代,土地私有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故排除C项。田庄是汉代地主阶级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以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以超经济的人身控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着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能够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经济实体。图片正是这种田庄经济下的集体生产情形的反映,故D项正确。 5.(2016·全国卷Ⅲ)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解析: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明朝雇工与雇主关系的变化。明朝雇工由百年以前“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到“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的变化,反映了雇主与雇工之间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导致此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商品经济对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日益深刻的渗透,则是最重要的原因,故A项符合题意。这一变化反映的是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而不是强化,与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无关,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排除B、C、D三项。 6.(2016·全国卷Ⅱ)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解析: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特征分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宋代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宋初统治者实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结果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许多人失去了土地,故选B项。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唐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商业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土地兼并严重,与坊市制度崩溃没有关系,故排除C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使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因此政府管理失控不符合宋代史实,故排除D项。 7.(2015·全国卷Ⅰ)《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分析问题。战国时期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会努力改进耕作技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农业收益的增加,会进一步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与材料不符,均排除。 8.(2015·全国卷Ⅰ)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解析: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表格信息。由表格分析,在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河南的状元人数多于江苏。而到了明清时期,江苏科举考试的状元人数远超河南。河南地处北方的中原地区,在唐宋时期经济发达,江苏地处江南,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兴盛,故选B项。 9.(2015·全国卷Ⅰ)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解析: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材料中的“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等信息,反映了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上升,故A项正确。B项材料中有所反映但不是材料的主旨,C项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不可能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D项说法错误,故排除B、C、D三项。 10.(2015·全国卷Ⅱ)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解析: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从东汉末年开始,受中原地区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原人民开始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宋时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因此农业技术的进步是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C项符合题意。A、D两项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和影响,故排除;土地集中加剧是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关联不大,故排除B项。 11.(2013·全国卷Ⅱ)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宋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进行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错误;宋代流民问题严重大多是由自然灾害造成的,与“不抑兼并” 的政策没有必然的联系,B项错误;宋朝“不抑兼并”的政策造成土地兼并更加严重,C项错误;“不抑兼并”的政策促使地主官僚大量兼并自耕农的土地,从而造成自耕小农的衰退,故D项符合题意。 12.(2012·全国卷)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解析:选C 材料表明汉武帝设置刺史监察地方“田宅逾制”的情况,并迁豪族到长安附近居住以加强管理,防止地方土地兼并过于严重,故答案为C。 [规律总结] 本讲内容涉及考点多,选材丰富多样。但整体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以描述社会现象来探究原因和影响,考查对时代特征的把握,如第1、4、5、6、9、10、11、12题;二是以文献记载为依托,注重考查中国农业发展成果,如第2、7题;三是以表格数据为载体,考查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对史籍年表体裁的传承,如第3、8题;四是以考古遗存创设情境,考查史料实证能力,如第4题。试题以历史核心素养考查立意,将价值观引领、热点渗透、学术成果运用融于题中,暗合新考纲特别提出的“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高考核心立场,明确了四层考查目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和四方面考查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还可能怎样考] 学术立意:古代农业哲学思想中以农民为核心的民本思想和家族制度、农业政策思想、辩证法思想,不仅内容丰富,论述深刻,而且对当代有诸多警醒和借鉴。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管理思想体现出一定的科学性,既要做好政府的宏观管理,又要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和农田水利建设的具体管理工作,促进人地关系协调,保持生态平衡,对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呼应热点:试题不刻意回避热点,而且精心选择反映时代主题、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题材,创设问题情境,立足知识和能力考核为目标设计问题、组织答案,命题注重正确引导考生在解决问题中体现的价值取向。如古代农业发展中的土地流转、人口变动、生活变迁及手工业的经营形态等,可与现代经济发展呈现的热点问题相联系。命题者还热衷于把高校的学术研究新成果转换成为高考试题,备考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热点预测] 1.《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1.051 7石),而西汉时,据农学家氾胜之讲,在某些地方“中田亩十三石(合今3.76石),薄田亩十石(合今2.89石)”。这说明( ) 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C.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 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 解析:选B 铁犁牛耕技术虽然代表生产力的提高,但只是耕作效率的提高,不一定能够提高粮食单位面积的产量,故A项错误;精耕细作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中战国初期到西汉粮食亩产量的大幅提高,正说明了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重农政策与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没有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小农生产体现为小块土地的耕作,但如果没有精耕细作,仍然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故D项错误。 2.东汉豪强地主在庄园内纳宾客附徒,兴办教育,经营各种经济事业,豢养军队,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田庄( ) A.是王国问题的延续 B.有助于国家培养人才 C.利于维护君主专制 D.不利于地方有效管理 解析:选D 王国问题指的是西汉时期地方的诸侯割据一方,威胁到中央的统治,田庄与此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涉及田庄兴办教育,并未说明为国家培养人才,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对田庄的描述,特别是“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说明不利于维护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田庄有自家的宾客附徒,可以“经营各种经济事业,豢养军队,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说明对地方的影响极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故D项正确。 3.明清两代,先进地区耕作方法向落后地区传播,稻麦间作和双季稻的种植,以及玉米、番薯等高产品种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显著发展,引起一定的地域性分工。当时农业发展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农业生产力的革新 B.传统经济结构改变 C.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D.新的生产关系萌芽 解析:选C “先进地区耕作方法向落后地区传播,稻麦间作和双季稻的种植,以及玉米、番薯等高产品种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显著发展”导致了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故C项正确;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手工业领域,而不是农业领域,故D项错误;A、B两项均不是主要影响。 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 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B.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解析:选B 材料中现象是自然经济的表现,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原因,故B项正确;土地私有制并非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故D项错误。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 ) A.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 B.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 C.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 D.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 解析:选D 考古不是历史记述正误的唯一佐证标准,故A项错误;文献资料分为一手史料、二手史料,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铁犁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都佐证了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故D项正确。 2.(2018·云南师范大学附中月考)宋人曾说:“(富民)虽田连阡陌,家资钜万,亦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明清时期的人又说:“夫所谓富民者,制田里,供赋税,给徭役者也。”中国古代“富民”( ) A.富民没有特权,只是平民 B.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C.是“四民”中的“士”阶层 D.像官僚阶层那样拥有免税权 解析:选A “(富民)虽田连阡陌,家资钜万,亦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可知古代的富民没有什么特权,故A项正确;“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只能说和其他人一起承担赋役,故B项错误;“士”是指读书人或有一定社会地位(做官)的人,故C项错误;“夫所谓富民者,制田里,供赋税,给徭役者也”说明没有免税权,故D项错误。 3.《四民月令》一书中记述了东汉后期地主田庄一年十二个月的家庭事务安排。包括种植农作物(瓜、瓠、葵、葱、蒜、大豆、胡麻、黍、苜蓿、大麦、小麦、芥等)及进行各类粮食、农副产品买卖的情况。据此可以推测( ) A.地主田庄经济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B.田庄经济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田庄的生活资料基本可以自给自足 D.田庄经济有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 解析:选C 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地主田庄的家庭事务安排,意在说明田庄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基本都是自己生产,可以自给自足,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4.(2018·衡水联考)下表为“唐前后期长江下游地区水利工程数量比较表”。它反映了唐代( ) 地区 时间 淮南区 浙西区 浙东区 宣歙区 总计 唐前期 8 12 9 0 29 唐后期 17 33 26 7 83 A.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B.长江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农业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 D.江南地区开始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 解析:选B 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长江下游地区的水利工程数量的增多,体现了农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兴建水利工程,说明农业并未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仅反映了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并未说明江南地区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 5.下图为清朝前期人口与人均田亩数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信息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人口激增导致清代耕地面积减少 B.清代前期传统农耕经济不断发展 C.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依附关系增强 D.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解析: 选B 材料反映的是人口和人均田亩数量的变化,不是耕地面积的减少,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人口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可能是高产作物的引进等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故B项正确;材料中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是逐步减弱的,不是加强,故C项错误;我国古代基本是铁犁牛耕,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故D项错误。 6.春秋时期,管仲提出“四民分业论”,即“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分别培养。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这一做法( ) A.提高了工匠社会地位 B.促进了手工技术发展 C.固化了社会阶层等级 D.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选B “四民分业论”“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说明工匠处于第三位,社会地位较低,故A项错误;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相互讨论工事,交流经验,能促进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故B项正确;将四民分开居住可以固化社会阶层等级,但仅反映材料的一层信息,片面,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提出的,故D项错误。 7.“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有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这反映了( ) A.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 B.民营手工业与官营争夺市场激烈 C.民营手工业注重提高自身知名度 D.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 解析:选C 民营手工产品形式上借鉴官营产品,并不是假冒官营产品本身,故A项错误;民营手工产品形式上借鉴官营产品,是为了促进自身保证产品质量,也从而提高自身知名度,故C项正确;B、D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8.融入西方器形和装饰图案的中国瓷器在18世纪变得特别流行,各种各样的欧式元素都被原样复制到瓷器上,大多数图案是由欧洲客户提供的版面和素描。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瓷器成为中西贸易主体 B.外销成为中国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C.欧洲文化对中国瓷器的影响 D.中国瓷器注重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解析:选D 单纯依靠题干材料无法看出中国瓷器成为中西贸易的主体,故A项错误;材料的主旨在强调中国瓷器融入了欧式元素,而不是外销成为中国制瓷业发展的动力,故B项错误;材料也体现了欧洲文化对中国瓷器的影响,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所在,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各种各样的欧式元素都被原样复制到瓷器上,大多数图案是由欧洲客户提供的版面和素描”可以看出中国瓷器注重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故D项正确。 9.(2018·洛阳统考)明代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清代雍正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 ,取消人头税。由此可知,明清时期的赋税改革( ) A.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 B.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C.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D.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变 解析:选A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合并征收银两”“取消人头税”可知明清赋税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故A项正确。 10.明万历十五年十月,明朝颁布法律规定:“无论官民之家,有立券用值、工作有年限者,皆以雇工人论;有受值微少、工作止计月日者,仍以凡人论。”可见在现实生活中( ) A.雇主与短期雇工间实现自由雇佣 B.明朝依然固守着重农抑商的政策 C.地主与佃户间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国家法律偏重于保护自耕农利益 解析:选A 根据“受值微少、工作止计月日者,仍以凡人论”可知短期雇工并未被政府列为雇工,而是以平民论处,这说明雇主与短期雇工间可以实现自由雇佣,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11.明初工匠单立为匠户,世代不得脱籍;明朝中叶工匠可以纳银代役。清朝完全废除匠籍,官营手工业劳动者皆出自官府雇募。这一变化过程的影响是( ) A.官营手工业的发展走向市场化 B.直接导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手工业生产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D.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 解析:选C 材料主要反映出明清匠户身份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官营手工业与市场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内部出现雇佣关系,因此不能推断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废除匠籍”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匠户人身依附关系的放松,“官营手工业劳动者皆出自官府雇募”说明手工业生产格局出现重大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出明清匠户身份的变化,没有体现出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水平的变化,故D项错误。 12.乾隆以后,一些地主和富农,或利用自己的土地,或租种别人的土地,大规模的用无田农民从事各种经济作物或粮食的生产,获取利润。这些地主和富农与他们请用的农民“同桌同吃,无主仆名分”。这最能表明( ) A.当时农村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 B.明清时期农业取得长足进步发展 C.在清中期以后开始出现货币地租 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促进农业发展 解析:选A “或利用自己的土地,或租种别人的土地,大规模的用无田农民从事各种经济作物或粮食的生产,获取利润”可知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农民交租的形态,故C项错误;清代国家政策为重农抑商,与材料经济形态不符合,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年)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破3 亿。“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雍正元年(1723 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要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至乾隆五年(1740年)下令告诫:“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要求:“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 ——摘编自《清实录》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垦荒政策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前期推行垦荒政策的背景及影响。(15分)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中关键信息进行概括,据材料中“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 “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以及“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的信息从鼓励开垦、开垦区域以及民生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中“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的信息从新的农作物引进、人口与土地矛盾角度归纳背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围绕垦荒政策从社会矛盾、人口增加以及破坏环境等角度归结答案。 答案:(1)特点:鼓励尽可能开垦、利用土地;内地与边远地区同受重视;以维持百姓生计为主要目的。 (2)背景:人口压力加重;耕地利用接近极限;新的作物改变了土地利用的方式。 影响: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加速了人口增长;不利于环境保护。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原地区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出现于1990~1991年发掘的河南三门峡虢季墓,断代为西周末至春秋初。中国最早的关于使用铁制工具的文字记载,是《左传》中的晋国铸铁鼎。我国一些学者甚至历史书籍就曾据此认为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 2003年出版的《中国军事工程技术史》对整个秦代铁兵器做了统计,结果如下表: 陕西临潼下刘村 秦始皇陵西刑徒墓 秦始皇陵园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江西遂川 铁戟2件 铁剑1把 铁匕首1件 铁矛1件、铁镞1件、铁铤铜镞2件 铁铤铜镞80件 在汉墓发掘中,山东临淄齐王刘襄墓铁兵器141件,但青铜器高达6 751件,其中兵器1 904件。一直要等到西汉中期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铁兵器所占比例才首次超过了青铜兵器。 ——摘编自《碾压世界的秦代“上古神兵”真的存在吗》 据材料和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铁器时代的上限”,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料真实,史论结合。)(12分) 解析:从材料“我国一些学者甚至历史书籍就曾据此认为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和“一直要等到西汉中期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铁兵器所占比例才首次超过了青铜兵器”,可总结观点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和“西汉中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运用相关史实进行阐释即可。 答案:示例一 观点: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论证: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西周末至春秋初的河南三门峡虢季墓,出现了中原地区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左传》中记载的晋国铸铁鼎,是中国最早的关于使用铁制工具的文字记载。 总结: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在冶铁技术、铁器的使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示例二 观点:西汉中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论证:春秋战国时期,《左传》中记载的晋国铸铁鼎、河南三门峡虢季墓中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只表明了中国开始使用铁器以及冶铁术的发明年代。 秦代铁兵器在秦军兵器中所占比例小,汉初山东临淄齐王刘襄墓中的铁兵器占墓葬总兵器比例不足10%,西汉中 期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铁兵器所占比例才首次超过了青铜兵器。 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使用犁壁,西汉的高炉炼钢和炒钢技术,表明西汉中期我国铁器使用范围和冶铁技术有了显著进步。 总结:铁器开始使用年代、冶铁术的发明年代和进入铁器时代的年代,这三者是有区别的。西汉中期,我国铁农具、铁兵器日益增多,冶铁技术也明显进步,开始进入铁器时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