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杭西高2019年11月高二历史试卷 一、 ‎ 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1-20题2分,21-40题1.5分,总分70分)‎ ‎1、1898年德国某报纸曾如此报道:“开足马力前进,从陆上到印度的道路理应掌握在希望战斗、喜欢劳动的德意志手中。”上述计划 A.道出了德国对外扩张主要方向 B.反映世界已经连成一个整体 C.说明列强已经把世界瓜分完毕 D.必将导致英德矛盾尖锐激化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人克里孟梭疾呼:“我第一是复仇,第二是复仇,第三仍然是复仇。”他的所谓“复仇”起因于 A.普鲁士破坏法国革命 B.法国想恢复欧洲大陆霸主地位 C.普法战争法国的失败 D.意大利与法国争夺突尼斯 ‎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英德矛盾直接作用下发生的事件是 A.德奥缔结同盟条约 B.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 C.三国协约的建立 D.法俄缔结军事协定 ‎4.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 A.力图保持欧洲大陆大国之间的势力均衡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D.实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 ‎5.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出现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其主要原因是 A.英德矛盾的发展促使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 B.世界绝大部分领土已被瓜分完毕 C.各国垄断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 D.各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原来的力量对比 ‎6‎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和德国都是后起之秀,都是采用新技术成果的模范。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这两个国家却成为对手的根本原因是 ‎ A.德国成为美国盟国的敌对国 B.美国和英法有着历史的渊源 C.美德资本扩张的矛盾和冲突 D.德国的潜水艇战伤害了美国 ‎7.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关键性的一年,这一年战争的基本态势是 A.同盟国处于进攻状态 B.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 C.战役主要集中在西线 D.同盟国控制制海权 ‎8.毛元佑著《世纪初的列强混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优势,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战斗武器坦克的出现!这一切,使作为德军核心力量的步兵受到极大的震动,军队对长官的信任和对胜利的信心发生了动摇。”这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 A.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B.标志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C.一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D.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9.《剑桥战争史》中写道,“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他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该材料反映了德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实力的劣势 B.社会矛盾的尖锐 C.军事生产的膨胀 D.军事战略的失误 ‎1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外长西蒙斯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奶的人将会同我们达成协议。”你认为“割牛的头”和“挤牛的奶”的分别是 A.美国和英法 B.法国和美英 C.苏联和英美 D.英国和美法 ‎1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的依据是 A.战后民族独立运动打击了西方殖民者 ‎ B.战胜国和战败国都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C.最终以停战和谈的方式结束了战争 ‎ D.战争并没有分出真正的胜利与失败 ‎12. 1946年,在国联最后一次会议上,创始人之一罗伯特·塞西尔勋爵总结说:‎ ‎“国联是一个伟大的实验。”下列各项中,对这一总结理解不确切的是 A.国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组织 B.国联第一次建立“集体安全”机制以维护和平 C.国联维护和平的努力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D.国联是英法主导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国际组织 ‎13.1918—1919年,世界流行性感冒共导致2200万人失去了生命,其中欧洲的死亡人数最多。导致这种状况的诸因素中最为主要的是 A.欧洲各国忙于镇压革命而无暇顾及防治流行病 ‎ B.欧洲人生活质量的下降使其难以抵御疾病 C.欧洲各国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影响了流行病防治 D.刚刚经历战争的欧洲人没有重视疾病防治 ‎1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不论从欧洲的角度,还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引人注目。”其“转折”表现为 ‎①由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到两种社会制度并存 ‎ ‎②欧洲中心地位动摇,大多数国家成了债务国 ‎ ‎③新建立的国际组织有效地防止了世界性战争的爆发 ‎ ‎④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浙江2016年10月选考加试题】【加试题】下图为19世纪后期以来巴尔干地区形势变化示意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16.【浙江2018年4月学考题】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我们在经历着一场彻底的、全面的失败,而法国所遭受的打击可能比我们更甚……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而是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其演讲针对的事件是 A.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B.慕尼黑协定签订 C.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法国 D.美国出台中立法案 ‎17、“法西斯主义”泛指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20世纪30年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法西斯主义集权统治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B.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和竞争的激化 C.法西斯集团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活动 D.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经济危机 ‎18.1933年,德国国会通过的《授权法》规定:“法律由政府规定,只要不影响国会和参政院的地位,可以与宪法相违背,内阁总理发布的法律于次日生效。”这项法案 A.为纳粹党上台执政铺平道路 B.使希特勒获得独裁统治的权力 C.是针对《凡尔赛和约》有关内容规定的 D.是对德国君主立宪制的进一步完善 ‎19.20世纪的世界,一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局面,二战前形成了轴心国同盟,二战后又出现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格局。这些现象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A.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夺 B.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C.大国结盟威胁世界和平 D.“冷战”局面的形成 ‎20、1936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根本意图是 A.欺骗英法等国准备新的战争 B.反对共产党 C.镇压无产阶级革命 D.号召资本主义国家对抗苏联 ‎21、下图是根据从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农具绘制的,从左至右分别为锄、斧、铲、犁、铧。这些农具的使用 A.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 B.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C.说明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推广 D.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 ‎22、《荀子·富国》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 男耕女织 B. 铁犁牛耕 C. 精耕细作 D. 自产自销 ‎23、《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处的“市”是 A. 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 B. 地方自治的市镇 C. 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 D. 沿街开铺的晓市 ‎24、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 A. 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B. 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 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民族工业的产生 ‎25、20世纪初,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这主要表明他 A. 大力发展教育 B. 强调实业救国 C. 主张加强军备 D. 提倡革命救国 ‎26、下表是一战后中国第二大新式工业“面粉业”发展情况表(单位:关担)。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 B.中国面粉业生产技术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处于劣势 C.国民政府官僚资本的压迫使得民族资本陷入了困境 D.一战时中国主要发展轻工业战后转向重工业的发展 ‎27、如图所示为原汇昌花边线漂染厂的收据。收据上有“公私合营”字眼,这一历史遗存印证的是 A. 一五计划 B.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土地改革 D.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8、“‎ 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材料中反映的运动( )‎ A. 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 B. 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 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 D.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9、15—16世纪,一批英勇无畏、追逐利润的“亡命之徒”开始了海上探险活动。下列“新航路开辟图”中属于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探险航线的是 A.A B.B C.C D.D ‎30、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 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 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C. 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 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31、“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 A. 开始于棉纺织业部门 B. 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 C. 体现了科学和技术的真正结合 D. 以电力作为主要的能源 ‎32、下表是英、美、法、德四国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据此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年代 ‎1870‎ ‎1989—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A. 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B. 欧美发达国家开始盛极而衰 C. 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 世界各国工业差距明显缩小 ‎33、1876年爱迪生创办了第一个工业实验室。1889年贝尔电话实验室成立。1900年通用电气公司工业实验室成立。1902年杜邦工业实验室成立……这些工业实验室将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工人、生产后勤、资金拥有者密切结合起来。这些工业实验室的成立 A.催生了各类垄断组织 B.推动了科学理论创新 C.导致了“新经济”的兴起 D.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融合 ‎34.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在凡尔纳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尚未出现的交通工具有 ‎①三轮汽车 ②内燃机轮船 ③蒸汽机车 ④螺旋桨飞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5、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稳定物价 B. 整顿银行 C. 调节农业生产 D. 以工代赈 ‎36、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仅用十多年时间就成为欧洲资本主义第一经济大国,主要得益于当时的阿登纳政府采用了一种适合本国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通常被称为 A.社会市场经济 B.计划指导型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政府主导型经济 ‎3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具特色的国际组织相继成立。如图所示,国际组织的共同特征是 A. 发达国家加强合作 B. 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C. 倡导建立政治合作 D. 成员国经济均衡发展 ‎38、论及旗袍风尚,郑逸梅称“清代女子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民国后始御之”。至于具体年份,周锡保认为旗袍流行于1921年后,他以1923年的画报推断旗袍在当时上海数十人中不过一二,但1925年5月前,《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在1925年出现提供了佐证。在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1925年。据此推知 A.郑逸梅的看法是个人观点,主观臆断很强,旗袍可能出现在清末 B.周锡保以1923年的画报推断,旗袍流行在1921年以后较为可信 C.从多重证据观点出发,将旗袍流行起始时间视为1925年比较合理 D.报刊不是文献史料,史料价值较低,旗袍风行于1925年缺乏说服力 ‎39、下表是1987年任正非在深圳市龙岗区创办民营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愿景等,2017年华为居世界500强的83位,全球拥有18万多员工,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这体现了 A.互联网催生了当代中国经济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B.中国民营企业更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 C.华为的成功源于当代世界对信息网络过分依赖 D.华为创造了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信息产品 ‎40、在今天,英国下图行为已不仅仅是英国人和欧洲人的事情了。在公投结果统计过程中,欧洲金融市场还没开市,东半球的日本日经指数暴跌7.92%,随后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这一事件表明 A.欧盟对成员国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构成威胁 B.英国统治者从历史传统出发,坚持自由主义政策 C.日本经济与欧洲经济的联系最密切,反映最灵敏 D.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矛盾突出,面临严峻挑战 ‎41、材料阅读题 ‎ 人类在20世纪的前50年,以两次世界大战,认识战争与和平。中国在这50年中也完成凤凰涅磐,浴火而生。‎ 材料一 大国的争霸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采取多种手段来进行,而战争可以说在历史上一直是多种形式和手段中最高的形式或最后的手段。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征杀战伐都是在步、骑、车、船所能达到的平面上,在当时人们力所能及的有限范围里,主要由交战双方(或各方)‎ 的军队在前线进行的。只有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或者说帝国主义阶段,才提供了促使这种战争演变成世界大战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前线和后方的联系的依赖关系无比密切,经济因素和精神因素的作用大大提高,武装斗争的范围、规模和烈度空前增长。于是在二十世纪,终于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这种骇人听闻的現象。 ‎ ‎——摘编自任银睦《概论世界大战的起源和抑制因素》 ‎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二十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不得照抄原文)(10分) ‎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德国和英、日、俄等国相比,远不是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敌人。不过,由于德国败局几定,中国只有加入英法协约国一方,才可能在战后新的国际体系中赢得发言权,所以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选择对德宣战。……首先,十几万华工通过欧洲之行,成为了具有新思想新视野的新人,对世界对中国对自身都有了新的认识,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大大加强,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其次,中国外交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的挫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兼具的五四运动,对外而言,是中国建立战后国际秩序的继续努力和再次尝试。对内来讲,启蒙了几代国人,影响了今后中国百年的思想走向。第三,大战前后,国人从憧憬兴奋到失望幻灭,使部分精英转而停止了对欧美文明的亦步亦趋,寻求另一种形式的国际化——以俄为师,这对中国后来的历史发展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自明的。 ‎ ‎——(美)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 ‎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宣战的原因。(4分) ‎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促进了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6分)‎ 材料三 1935年7‎ 月,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通过了《法西斯的进攻和共产国际为工人阶级的反法西斯主义的统一而斗争的任务》的报告。会后不久,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了《中国苏堆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并于‎10月1日在法国巴黎的《救国报》上全文发表。宣言的核心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和全中国统一的抗日联军,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策略开始发生新的转变,并在社会各阶层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 ‎——摘编自《中固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 ‎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八一宣言》发表的背景和产生的历史作用。(10分) ‎ DCCAD,CBCAB,BDBBC,BABCA,BCCCB,ABDAD,BADBD,ABCAD ‎【答案】(1)大国霸权主义是其根源;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两次工业革命提供了交通、通讯等技术条件;垄断组织扩张的需要;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 ‎(2)德国败局已定,协约国占绝对优势;中国政府希望在战后新的国际体系中赢得发言权。(4分) ‎ ‎(3)政治上,一战后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引发五四运动,促使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增强,推动社会进步。(2分)经济上,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机遇。(2分)思想文化上,一战期间的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使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反思,转向以俄为师,探索新的救国方案。(2分)‎ ‎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八一宣言》发表的背景和产生的历史作用。‎ ‎【答案】(1)背景:共产国际“七大”会议精神要求;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 ‎(2)历史作用:促进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瓦窑堡会议);推动了国共两党的直接接触并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开辟了道路;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一二九和西安事变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