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9届山西省应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月考(2018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山西省应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月考(2018

‎2017-2018学年山西省应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月考 历 史 试 题 2018.4‎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达136 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男性人口比女性多3 376万人。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 A.宗法制    B.科举制 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 D.郡县制 中国历史悠久,凭着相当完整的官僚体系,才能维持整个国家的运作,其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专断的,但也有例外。下列哪一朝代中央政府的运作是通过协商,而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  )‎ A.秦汉三公制 B.隋唐三省六部制 C.宋代三司使制 D.元代的中书省制 17世纪西方人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是(  )‎ A.军功爵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 某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考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试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C.使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D.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东汉尚书台、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 A.宰相权力不断削弱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文臣地位不断提高 D.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一特权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7.《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 民族丰碑”是 (  )‎ A.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C.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D.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8.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 A.国民党决心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 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战场 D.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 ‎9.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当时世人议论纷纷。下列评述中,哪一种更接近事实本质(  )‎ 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B.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寇 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 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 ‎10.民主人士张澜在一次发言中讲道:“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张澜在发言中讲的“它”是指(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著名油画家董希文在1952年创作了一幅巨型油画《开国大典》。后来,该作品经历了两次大的改动,其中一次改动就是在画作中去掉刘少奇的画像,换上董必武的全身像。这一次改动可能发生在(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B.“三反”“五反”运动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2.“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这是1999年中国流行的一首歌曲,哪些因素促使Macao回到了母亲身边(  )‎ ‎①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③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不断加强 ④香港回归祖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上海世博会香港馆举办了“一国两制”专题展览。展览分三个部分,其中前两个部分是昔日香港和回归祖国。你认为下面哪一项最适合作为第三部分(  )‎ A.“一国两制”的特色和成就 B.中英两国签署联合声明 C.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 D.珠港澳大桥动工 ‎14.2008年,海峡两岸直接“三通”变成了现实。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  )‎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一国两制”的提出 C.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 D.“九二共识”的达成 ‎15.‎ 下面是周恩来在1954年参加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你认为这次会议应该是(  )‎ A.第26届联大 B.中苏建交谈判 C.日内瓦会议 D.亚非会议 ‎16.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高度评价中国近年来积极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做法,认为中国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对当地产生了“变革性和根本性的影响”。下面有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史实,能够体现中非之间“亲缘”关系的有(  )‎ ‎①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④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某校高一(3)班的学生准备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为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确定了研究的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主题与材料对应正确的是(  )‎ A.中苏外交关系的建立——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中美外交关系正式建立——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C.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8.由上海合作组织首脑会议六国元首签署的《上海合作组织宪章》,重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原则。这其中的“尊重多样文明”不包括(  )‎ A.尊重各成员国不同的发展模式 B.尊重各成员国不同的文化传统 C.尊重各成员国选择的社会制度 D.肯定各成员国历史上的对华政策 ‎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1929年被沙俄强占、历经79年沧桑的黑瞎子岛于2008年回归祖国。这意味着继香港、澳门回归后,又一块游离多年的中国领土回到祖国怀抱。这一重大事件表明(  )‎ ‎①新时期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用和平方式收回被别国强占的领土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国际影响力增大,黑瞎子岛的回归是中国外交的一次重大胜利 ‎③这是中俄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双赢成果 ‎④中国在实力上超过了俄罗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近代中国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和则民族福,分则民族祸。两党合作时间较长且对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贡献较大的一次开始于(  )‎ A.20世纪20年代中期 B.20世纪30年代早期 C.20世纪30年代晚期 D.20世纪40年代末期 ‎21.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认识正确的是(  )‎ A.两次合作都是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的 B.两次合作都是中途破裂,合作的目标都没实现 C.两党性质不同,只能通过武力解决矛盾 D.合则两利、分则不利 ‎22.我国在中美关系上一贯主张:“中美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一些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中国对解决中美间分歧的态度是真诚的、积极的,但也是讲原则的,任何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主权和尊严的做法,我们都是不能接受的。”这段话主要强调(  )‎ A.中国不谋求霸权,也不与任何国家结盟 B.中美两国之间没有利害冲突 C.我国主张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我国政府坚持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中美关系 ‎23.《十二铜表法》中,设有“获得物占有权法”,其一是“占有土地的时效为两年,其他一切物品则为一年”,其二是“不愿意确定丈夫对自己有支配权的妇女,每年应离开其家三夜,因而中断占有的一年时效”,下列各项对材料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强调了物品所有者对物品的占有权 B.强调了妇女在社会活动中的自主地位 C.突出了物品的所有权及归属的理念 D.是奴隶制度在意识、观念上的表现 ‎24.“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它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且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全体公民的素质高低 D.革命的彻底性 ‎25.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到:“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这段话表明美国建国之初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A.加强中央集权与维护共和的矛盾 B.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C.解决州权问题 D.南北生产方式的差异 ‎26.“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 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明显的(  )‎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27.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的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三个最先进的国家”指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英、法、美三国 B.“三种主要思潮”指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 C.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共同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马、恩汲取德、英、法优秀文化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8.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对此你的看法应该是(  )‎ 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预言是错误的 B.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的,其结果已经证明 C.俄国十月革命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D.十月革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 ‎29.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30.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变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尼克松的这段话反映出(  )‎ A.欧洲经济崛起,其控制欧洲的计划破产 ‎ B.美、日、欧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C.欧洲联盟成立 ‎ D.美苏争霸受挫,迫使其调整对欧政策 ‎31.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趋向于建立单极格局 B.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 D.鉴于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政策 ‎32.苏联解体后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关于多极化趋势加强给世界带来的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B.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C.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D.多极化趋势加强后,世界出现天下太平的大好形势 二、非选择题(第33题20分,第34题14分,第35题18分,共52分)‎ ‎33.(20分)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开展以“古代、近代中西政治文明”为主题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问题一:中国古代的政体与选官制度 材料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 ‎——赵翼《廿二史札记》‎ ‎(1)分析材料一,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2分)‎ 材料二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 ‎——钱穆《国史新论》‎ ‎(2)材料二中的“这两种制度”各是什么?(2分)为什么说它们“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4分)‎ 探究问题二: 英美民主政治的评价 下表是某中学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两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得出的结论。‎ 英国组 材料:‎ ‎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制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 ‎《欧洲文化史》‎ ‎《权利法案》的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 ‎ ‎——《全球通史》‎ 结论:‎ ‎17世纪后期—19世纪上半期,英国民主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美国组 材料:‎ 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 ‎ ——H.科特《欧洲的美国精神》‎ 结论:‎ 美国通过革命建立起的民主政体,是世界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最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之一。‎ ‎(3)有同学认为,英国组的材料不足以得出最后的结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充相关的史实。(2分)‎ ‎(4)指出美国组材料中关于“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民主政治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的表现。(4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建设的看法。(2分)‎ ‎34.(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 ‎,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4分)‎ ‎(2)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是怎样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的?(4分)‎ ‎(3)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6分)‎ ‎35.(18分)近代以来,实现民主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1)材料一表达了什么观点?(2分)与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制相比,近代英法的民主政治有何明显不同?(2分)‎ 材料二 17~19世纪,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2) 英、德、美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所呈现的特点各异”,请用史实加以说明。(6分)‎ 材料三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 ‎(3)改革开放后30年我国实现的“民主增量”主要有哪些?(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2分)‎ 高二月考六历史答案2018.4‎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5 ABDBD 6----10 AADCA 11---15 CDADC 16---20 ACDAC ‎ 21---25 DDBBA 26---30 BDCCA 31---32 CD 二、非选择题(第33题20分,第34题14分,第35题18分,共52分)‎ ‎33.(20分)答案:‎ ‎(1)“天下变局”:统治阶级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多出身布衣。(2分) 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2分) (2)制度: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2分) 原因: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为历朝沿用。(2分) 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此后历朝基本都沿袭这种制度。(2分) (3)史实: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等。(2分) (4)含义: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2分) 表现: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两党交替执政;实行共和政体。(4分) (5)看法: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民主制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2分,答出1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34.(14分)【答案】‎ ‎(1)主题:外争独立,内争民主(或独立与民主、反帝反封建)。(2分)‎ 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或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封建专制的统治)。(2分)‎ ‎(2)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4分)‎ ‎(3)中国人民为了争取独立和民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6分)‎ ‎35.(18分)【答案】‎ ‎(1)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成果为后世英、法等国所借鉴。(2分)不同:雅典是直接民主,而英法则是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2分) (2)英国确立的是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制;德国确立专制主义色彩浓厚的君主立宪制;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6分) (3)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制等政治制度;健全法制,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实行依法治国;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6分) (4)人类社会的民主政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民主政治的实施由于国情不同而呈现不同特点。(言之成理皆可,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