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沈阳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朝诸王常以鬼神、排序等意思的字取名,如辛、乙、丁等;而周代诸王多用文、武、成、康等字为名号,并在青铜器铭文中也涉及“懿德”、“天德”、“敬德”等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文化的传承受到严重挑战 B. 王权打破了当时的宗教权威 C. 贵族的人伦观念明显淡化 D. 政治生活中德治观念的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而周代诸王多用文、武、成、康等字为名号,并在青铜器铭文中也涉及‘懿德’、‘天德’、‘敬德’等内容”可知,这体现了周代诸王重视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故D正确;材料信息涉及的是商朝到西周诸王起名特征的变化,不能说明文化传承受到严重挑战,没有涉及宗教权威被打破的信息,更与人伦观念没有必然联系,ABC错误。 2.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宗法制及宗法观念 ( ) 记述 出处 “(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 《周礼·春官》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北宋)刘恕《通鉴外纪》 “谱系之作,所以敦孝悌、重人伦、睦宗族、厚风俗。” (清)李希莲《重修李氏族谱序》 A. 始于西周并在古代中国长期传承 B. 逐渐渗透到社会和民众日常生活 C. 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 D. 成为传统史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 【答案】B - 19 - 【解析】 【详解】根据“奠系世,辩昭穆”“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处”“谱系之作,所以敦孝悌、重人伦、睦宗族、厚风俗”可知编修家谱体现了宗法制,宗法观念逐渐渗透到社会和民众日常生活,故B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宗法观念始于西周并在古代中国长期传承,也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AC;材料无法体现传统史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是宗法制及宗法观念,D错误。 3.“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日: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qiān,罪过之意)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这主要表明作者 A. 反对施行仁政 B. 主张礼法并用 C. 强调人性本善 D. 重视继承传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材料认为要让百姓受到恩惠,就要行先王之道,遵循昔日典章,故D项符合题意;A项,作者并未反对国君的仁爱之心与仁爱之誉,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礼法并用主张,排除B;材料未涉及对人性的探讨,排除C项。故选D。 4.北朝西魏实际统治者宇文泰常给臣下赐胡姓,同时又为其改名,所改之名为汉名,多是儒家文化用语,如独孤信、长孙俭。这一行为 A. 有助于民族文化认同 B. 反映少数民族文化落后 C. 促进了儒学思想发展 D. 加速少数民族文明衰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北朝西魏实际统治者”、“赐胡姓”、“所改之名为汉名,多是儒家文化用语”结合所学,反映了当时统治者对于汉族文化的认可,有助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故A正确;根据材料,没有涉及到少数民族文化落后的内容,B错误;根据材料,无法体现儒学开始兴起,故C错误;根据材料,无法体现少数民族文明在衰落,D错误。 5.北魏寇谦之在“以礼度为首”的总原则指导下对道教进行改革,强调修身以求内圣外王, 并教生民,佐国扶命。这表明 A. 三教合一趋势得到发展 B.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道教的挑战 C. 道教主动适应社会变革 D. 修身、齐家、治国成为道教宗旨 - 19 -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知,道教的改革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景响,道教主动适应社会变革,但不能说明儒道佛出现了融合,故A错误,C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儒学正统地位,B错误;修身齐家治国是儒家所奉行的,故D错误。 6."仁”是儒家追求的道德至高境界,孔子提出“克已复礼为仁”,程颢则提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认为人只有把万事万物之理与自身合而为一,才能真正体会到“万物一体”的仁者之乐。据此可知,程颢 A. 否定了孔子对仁的认知 B. 追求宇宙秩序与道德规范的统一 C. 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D. 继承了汉代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可知,程颢将作为至高道德境界的仁与万事万物的理相结合,将仁的境界上升到天理高度,体现了宋代理学家力图使道德规范与宇宙秩序有机结合,故B项正确;程颢并未否定孔子赋予“仁”的道德自律内涵,排除A项;程颢所推崇的天理具有唯心主义成分,排除C项;汉代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天命与人君的关系,并非理学家的天理观,排除D项。故选B。 7.下列三部农书在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上带有各自鲜明的特色,这客观上反映了这一时期 农书 成书时间 主要内容 陈敷《农书》 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 年) 我国现存最早的专论江南地区水田农事和生产技术的 综合性农书 《农桑辑要》 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 年) 由司农司撰写一部官方农业著作,以北方农业为研 究对象 王桢《农书》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 年) 兼论南北方农业技术,对耕作、农具、桑蚕等的记述,都 顾及南北差别,致意于其相互交流 - 19 - A. 农业科技领先世界 B. 经济重心南移趋势 C. 统一局面渐趋形成 D. 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专论江南地区水田农事和生产技术的综合性农书”“以北方农业为研究对象”“兼论南北方农业技术”可知,这一时期的农业著作由南北方分离到南北兼论,客观上反映了统一局面渐趋形成,故C正确;题干信息没有与其它科技进行对比,无法说明农业科技最为发达,A错误;这些农业著作无法说明经济重心南移趋势,B错误;题干信息无法体现民族交融,D错误。 8.下图是唐宋时期国家铸币(铜钱)额的变化情况示意图(单位:万贯)。此图可用于研究 A. 唐代流通货币的短缺程度 B.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 C. 宋代私营手工业发展程度 D. 唐宋时期货币的贬值程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宋代铸钱额是唐代的数倍,说明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繁荣,超过唐代,故选B;唐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唐代铸钱额少于宋代并不能说明唐代货币量不足,故排除A项;不管唐朝还是宋朝都是私营手工业,并且国家铸币额的变化,并不能说只用在手工业方面,C错误;唐宋时期通用铜钱,本身具有一定价值,不能说明贬值严重,故排除D项。 9.明太祖时,邢部侍郎茹太素上奏折,长达1.7万字,从开头到第6千字时,还未谈及正题,被太祖狠揍一顿。太祖继续阅读奏折,发现其在结尾提出五条建议,采纳合理的四条,并由此命令制定文书规范,“使言者陈得失,无繁文”。这主要体现出明朝 A.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工作作风极其简单粗暴 C. 八股取士扼杀思想 D. 注重简约文书提高效率 【答案】D - 19 -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明太祖时制定文书规范有利于避免奏折陈述内容的冗长繁杂,有利于提高处理奏折的效率,故D项正确;清代雍正时军机处设立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A项;对明太祖措施以简单粗暴的评价是对材料信息的误读,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科举选官向八股取士的蜕变,排除C项。故选D。 10.下表1868年进口棉布在通商口岸的未税口岸价和内地市场价格对比(单位:两) 通商口岸 内地市场 名称 价格 名称 价格 牛庄 2.20 吉林长春 2.30 汉口 2.20—2.34 湖南湘潭 2.35—2.55 上海 2.17—2.20 江苏苏州 2.23—2.30 汕头 2.95—3.10 广东潮州 3.10—3.20 上表反映出当时中国 A. 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 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C.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 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进口棉布在通商口岸价格和内地市场价格差距不大,说明当时对进口棉布征收的内地税较低,这不利于本国棉布销售,便利了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A正确;题干与贸易中心无关,排除B;题干描述对象是进口棉布,未涉及民族工业,排除C;国内统一市场在古代大一统王朝时期就已形成,排除D。 11.下图为19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政治性社团成立年份分布图。据此可知当时 - 19 - A. 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B. 清政府支持维新变法 C. 政治变革的氛围逐渐形成 D. 改良已成为主流思潮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知,1896年后,国内知识分子成立的政治性社团数量急剧增加,说明这时期政治变革的氛围较浓厚,政治变革的氛围逐渐形成,C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当时中国政治性社团的成立,不代表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觉醒,A项错误;维新变法收到光绪帝的支持,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清政府对维新变法的态度,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19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政治性社团的成立情况,无法得出改良思潮成为社会主流的结论,D项错误。 12.1897年,《时务报》司事上书当地官员,称翻印之书雠校不详,错误甚多,又大失原意,误人不浅,要求地方政府予以保护,引起了朝廷和社会的关注,1910年,朝廷通过《著作权律》,满足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多年保护版权的要求。朝廷的这一举措 A. 增强了国人对版权保护的意识 B. 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C. 强化了国家对社会舆论控制 D. 保证了出版业的稳健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时务报》司事通过上书当地官员,最终使朝廷“通过《著作权律》,满足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多年保护版权的要求”,这是版权意识增强的结果,同时政府的做法又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版权意识,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B;CD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 13.1895—1898年维新派在全国共设立学堂19所,他们不再要求青年学子潜心训诂词章,而是引进西方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倡导学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思想。据此可知,维新派 A. 开创西式教育先河 B. 促成教育形成完整体系 C. 注重培养技术人才 D. 教育理念符合时代潮流 - 19 -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不再要求青年学子潜心训诂词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引进西方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思想的做法符合了时代的潮流,有利于推动救亡图存运动的发展,故D项正确;仅凭材料无法得出维新派开创西式教育先河的结论,并且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B项完整的体系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维新派不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还注重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因此注重培养技术人才不能体现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 14.康有为认为:“以皇上之圣武行之,中国之强,可计日而待也”。这种思维使光绪皇帝过分相信自己的皇威,在变法中不分轻重缓急,而是冒进改革,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不仅在宪法制度上力求速变,还在服式、发式、纪元等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上力求突变,结果逼得保守派疯狂反扑。这段话主要说明 A. 变法内容无法满足社会要求 B. 康有为为实现理想不避风险 C. 当事人的认知影响变法走势 D. 封建保守势力坚决反对变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所述,在维新变法中光绪帝没有充分认识到当时自身未真正掌握实权的现实,同时在变法中又不分轻重缓急,而是冒进改革,在各方面都力求突变,这种对自身实力和改革的认识的不足,导致了在保守派疯狂反扑下,变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未说明变法内容和社会需求的关系,A项错误;材料中只有康有为鼓动光绪帝变法的信息,无法表明康有为为实现理想而不避风险,B项错误;D项不是材料表达的主旨,排除。故选C。 15.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科举制。革命派几乎不注意此事,改良派反应也不热烈,甚至保守派都未表现出太多不满,农村地区的下层读书人虽然悲愤,却也无可奈何。这反映出当时 A. 传统价值观念崩溃 B. 维新成为社会共识 C. 新式教育体系形成 D. 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答案】D 【解析】 - 19 - 【详解】题干提及清政府废除科举制,革命派、改良派、保守派并未就此而争论不休,只有部分下层读书人悲愤,但也无可奈何,反映了废除科举制这样的重大举措,在清朝内外并没有引起较大反应,说明当时社会矛盾复杂,不同阶层社会关注点不同,故D正确;联系所学可知,传统价值观念是儒家思想,与题干废除科举制无关,A错误;题干提及针对废除科举制时,清政府的各个派别的态度,不能说维新成为社会共识,B错误;题干提及的是废除科举制,但并未反映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C错误。 16.《万国公报》编辑范玮曾言:“至每月发行之《万国公报》,尤明目张胆讲平等,说自由,推美国之民主主义与立宪政体,而叹息痛恨于满洲朝廷之不进步。后来种族思想勃发而不可遏,中华民国成立于一举之间,则广学会之书报与之有劳也。”据此可知 A. 舆论宣传促进戊戌变法运动 B. 《万国公报》是近代报刊的先驱 C. 清政府的舆论控制彻底失效 D. 公共传媒具有启迪民智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则广学会之书报与之有劳也”可知,材料强调《万国公报》等报纸传媒有启迪民智的作用,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戊戌变法运动,排除A项;“先驱”表述不正确,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是清政府的行为,排除C。 17.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举家从北平搬到上海,他编了《抗金兵》、《生死恨》等剧,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唱词中“山河万里几多愁,金酋铁骑豺狼寇”成为梅派名段。梅兰芳这些活动旨在 A. 推动“梅派”艺术的新发展 B. 唤醒广大民众的民主革命意识 C. 借助传统艺术宣传民族救亡 D. 迎合经济萧条带来的社会心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梅兰芳创作《抗金兵》《生死恨》等以爱国救国为主题的戏剧,适应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入侵下宣传民族救亡的需要,故C正确;梅兰芳创作爱国戏剧是对时代形势的反应,并非单纯的发展“梅派”艺术,故A错误;材料反映的30年代是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梅兰芳的行为体现的不是民主革命意识,B错误;D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18.清末民初,林纾以文言文翻译《茶花女》、《鲁滨逊漂流记》等西方小说,畅销全国,一时洛阳纸贵。但在而后被“重估一切价值”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其译著方式又被中国文坛批判为守旧。这一变化说明 A. 传统价值观难以适应社会变革 B. 追求新文学形式成为风尚 - 19 - C. 西方小说流行遭到了国人抵制 D. 读书人文化品味根本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清末民初林纾翻译《茶花女》《鲁滨逊漂流记》进行重新认识,认为早期的译著方式守旧,是因为新文化运动时期“重估一切价值”,就是重估一切的事物,重新认识世界,追求新文学形式造成的,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变革,A错误;国人对小说译著形式批判,不是抵制,C错误;对译著方式的批判不能说文化品味的根本改变,D错误。 19.下表是在20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古代史分期大讨论中影响最大的两种观点。这反映出当时 西周封建说和战国封建说 学说 主要依据 西周封建说 私田构成封建土地所有制、宗法制则为其上层建筑 战国封建说 以“初税亩”为标志,地主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逐渐通过战国的变法夺取政权 A. 官方意识形态影响学术研究 B. “双百方针”没有得到贯彻 C. 土地问题是史学研究的重点 D. 古代史研究很难有统一观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西周封建说中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上层建筑,战国说中的地主阶级等内容说明当时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历史研究影响深刻,即官方意识形态影响学术研究,A正确;古史分期中出现了不同学说,这种学术争鸣贯彻了“双百方针”,B错误;题干主旨是古史分期,而不是土地问题,C错误;D表述描误,排除。 20.从1950年到195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解放区土地制度改革使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了土地,党和国家还从减税、推广技术、发放贷款等方面帮助农民。这些举措 - 19 - A. 强化了农民的宗族血缘观念 B. 增强了农民对共产党的政治认同 C. 淡化了农村的阶级斗争意识 D. 加大了农村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从1950年到195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新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同时还从减税、推广技术、发放贷款等方面帮助农民,这些举措使新解放区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同时获得了党的帮助,从而使他们增强了对共产党的政治认同,B项正确;材料同宗族血缘观念无关,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就是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农村的阶级斗争主要是农民反对地主阶级的,C项同材料无关;此次土地改革主要是把土地分给农民,是私有制,不是公有化,D项错误。故选B。 21.古雅典政治家尼西阿斯性格温和,稳健而有责任感,颇受贵族派拥戴,在民众面前谦卑顺从、仗义疏财,有人因此评价“他由于被认为敬畏人民而得以控制人民”。这表明当时的雅典 A. 道德水准决定政治家的地位 B. 直接民主制弊端暴露无遗 C. 贵族与平民的分歧得以弥合 D. 精英阶层受民主政治制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政治家在雅典民众面前谦卑顺从、仗义疏财和“敬畏人民而得以控制人民”的评价,说明古代雅典精英阶层受民主政治制约,D项正确;“道德水准”不是“政治家地位”的决定因素,A项错误;材料与直接民主弊端表现无关,B项错误;一个政治家与民众的互动不能说明贵族与平民的分歧得以“弥合”,C项错误。 22.12—16世纪,欧洲各国先后出现对罗马法进行注释、评论和解释,并将其基本原则和念适用于法律实践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这一热潮的出现 A. 奠定了西方近现代法治理念的基础 B. 缘于罗马法承载着时代需求和价值 C. 反映了对古罗马文明的继承和创新 D. 说明罗马法的法律条文具有普遍性 【答案】B 【解析】 - 19 - 【详解】12-16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萌生、兴起和扩张的时明,此时对罗马法的注释、评论、解释和适用于法律实践,是为了从罗马法中寻找适应当时时代需要的法律观念和内容,说明罗马法承载了时代的需求和价值,故选B;这一热潮和西方近现代法治理念的基础无关,排除A;这一热潮是基于罗马法的创新,井不是继承古罗马文明,排除C;D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 23.下表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英国从欧洲大陆商品进口统计数据(除爱尔兰),由此可知英国 英国从欧洲大陆商品进口统计(单位:千英镑) 产品 1699—1701 1722—1724 1752—1754 亚麻布 846 922 853 食品 864 843 659 原材料 1507 1748 2200 A. 工业革命导致原料进口增加 B. 对欧洲大陆的经济依赖增强 C. 重商主义推动了制造业发展 D. 对欧陆贸易赚取了巨额利润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反映了在重商主义政策影响下,17—18世纪英国从欧洲大陆进口的制成品减少,原材料增加,进而促进英国制造业的发展,说明重商主义推动了制造业发展,故C正确;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错误;这一时期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因此英国对欧洲大陆的贸易依赖在减弱,B错误;材料数据无法得出从欧陆贸易赚取了巨额利润的结论,故D错误。 24.19世纪中后期,英国给进入英国及其殖民地内的德国仿制英国品牌的次货打上“德国制造”的商标,结果,后来此商标却成为了制作精巧和质量优良的标志。这一变化表明 A. 英国丧失了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B. 英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C. 德国工业科技取得了重大进步 D. 德国注重维护自主品牌的地位 【答案】C 【解析】 - 19 - 【详解】从德国仿制英国品牌的次货被打上“德国制造”到“德国制造”成为制作精巧和质量优良的标志,表明德国工业科技取得了重大进步,故选C;材料讲述的是德国产品的变化,没有提到市场优势地位,A错误;B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德国制造”本来是仿制英国的次货,是英国对德国产品的歧视,不是自主品牌,D错误。 25.围绕一战责任问题,德国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20世纪20年代,德国史学家普遍认为战争的责任并不全在德国,协约国也应负其责。到60年代,德国史学家费舍尔等则认为德国的战争计划早就做出,一战就是一场阴谋,德意志帝国要承担完全的历史责任。上述争议 A. 均未准确揭示一战的根源 B. 使德国战争责任愈加明确 C. 说明史学研究结论取决于时代需求 D. 说明综合多种观点可还原历史事实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叙述中的内容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德国史学家对一战责任划分有着不同的结论,但是并没有分析出一战爆发的根源,A正确;B夸大了德国的战争责任,排除;时代的发展影响了史学研究的结论,但取决于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材料信息并没有还原一战爆发的真相,排除D。 26.有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点来看,一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下列史实可以作为材料中“粗看一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主要依据 A. 英法击败并瓜分德国殖民地 B. 国际联盟由英法两国操控 C.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确立 D. 欧洲大国间矛盾彻底解决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战后,在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积极鼓吹下,战胜国列强同意并成立了国际联盟,但是由于美国国内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的反对,美国最终未加入国联,因此国联被英法操控。英法对国联的操控一定程度上表明一战后欧洲霸权比大战前更广泛、更完整。故选B项;德国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A错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仅确立了列强在欧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还确立了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体现的不仅仅是欧洲的霸权,与题意主旨不符。C项错误;D说法绝对化,大国间矛盾不可能彻底解决,排除。 27.一五计划完成后,苏联基本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参与集体农庄农户已占 65%,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播种面积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 83%,社会主义工业已占全国工业的99%,成了工业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领导力量。由此可知,一五计划期间苏联 A. 工农业获得了均衡发展 B. 社会主义政权得到巩固 - 19 - C. 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D. 计划体制推动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一五计划完成后,苏联的农业集体化程度高,社会主义工业成了工业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领导力量,可知,一五计划巩固了社会主义政权,故选B项;一五计划并没有使苏联工农业均衡发展,而是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A错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标志苏联工业化大幅度提高,C项错误;计划体制推动经济发展不是材料的主旨,1936年建成指令性计划模式,不符合一五计划的史实,D错误。 28.1955年,苏联《外国文学》发表了美国作家厄斯金考德威尔的小说《男人群》,其内容包括美国企业的无赖行径、黑人的贫困与自暴自弃。苏联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揭露黑奴制度的罪恶历史 B. 借助文化交流宣扬和平共处 C. 服务国内改革的实际需要 D. 在美苏对抗中占据舆论优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1955年美苏争霸时期,苏联发表揭露美国社会问题与矛盾的小说,意在借此在美苏对抗中占据舆论优势,D项正确;揭露黑奴制度的罪恶历史不是此举的主要目的,A项错误;小说中揭露的美国社会问题,与美苏“和平共处”和苏联的“国内改革”无关,BC两项错误。 29.下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国家(主要包括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5个国家)加入的主要国际组织状况统计。从中可以看出 名称 性质 东亚国家 联合国 政治性国际组织 中国、日本、韩国、蒙古、朝鲜 世贸组织 世界性经济组织 中国、日本、韩国、蒙古 亚太经合组织 区域性经济组织 中国、日本、韩国 东盟“10+3” 政府间区域性组织 中国、日本、韩国 A. 东亚国家区域合作的基础较为脆弱 B. 东亚国家间区域合作不断加强 C. 全球化趋势在东亚地区进一步深化 D. 东亚各国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 19 -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统计表数据,可以看出东亚国家都参加了很多国际性和区域性的组织,但是东亚各国之间没有组建区域组织,加之各国的历史恩怨,特別是中日、日韩的历史矛盾,这都限制了东亚各国之间建立区域合作性组织的可能,故东亚国家区域合作的基础较为脆弱,故选A;材料中表明东亚国家缺乏区域性组织,B错误;全球化趋势不是在某个区域进行,C错误;材料没有东亚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信息,只是表明参加的国际组织,D项错误。 30.家庭生活是一些作家创作小说的重要来源。在这些作家看来,一向温情脉脉的家庭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令人触目惊心的“戏剧”最能反映道德伦理、社会价值标准的巨变,从而成为作家描绘社会生活的一个绝好的视角。运用这种创作手法的文学作品是 A. 《巴黎圣母院》 B. 《人间喜剧》 C. 《等待戈多》 D. 《唐璜》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种种令人触目惊心的‘戏刷’最能反映道德伦理、社会价值标的巨变,从而成为作家描绘社会生活的一个绝好的视角”可知这些小说旨在阐述社会现实生活的矛盾,体现了现实主义特点,《人间戏剧》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故B项正确;《巴黎圣母院》为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排除A项;《等待戈多》均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排除C项;《唐璜》属于浪漫主义作品,排除D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自古以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广为流传,但相关历史记载多有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嬖(宠爱)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给予),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 ——《清华简•系年》(注:《清华简》是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中晚期竹简) 材料二 - 19 - 周宅丰、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祷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悦而笑,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为天下笑。……周避犬戎难,(平王)东迁洛邑。 ——《吕氏春秋》 材料三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1)综合三则史料,简述从中我们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在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原因。 【答案】(1)事实:周幽王宠溺褒姒;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受到冲击;西周灭亡与少数民族进攻有密切关系(或:西周亡于犬戎);西周亡于幽王时期,平王东迁洛邑,开创东周。结论:“烽火戏诸侯”故事在距当时最近的史料中未见记载,战国晚期始有“击鼓戏诸侯”之说,汉代才出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由此可见“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未必真实。 (2)《史记》等历史典籍的记载与传播;轻视女子的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对后世人尤其是历代統治者具有一定的启迪警示意义。 【解析】 - 19 - 【详解】(1)事实:据材料“褒姒嬖(宠爱)于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得出周幽王宠溺褒姒;据材料“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中,中人甲弗畀(给予),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击鼓,诸候兵不至”“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得出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受到冲击;据材料“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候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中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得出西周灭亡与少数民族进攻有密切关系;据材料“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平王)东迁洛邑”“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于是诸侯乃即中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得出西周亡于幽王时期,平王东迁洛邑,开创东周。结论:《清华简》是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中晚期竹简,据材料“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中,中人甲弗畀(给予),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得出没有记载“烽火戏诸侯”,《吕氏春秋》成书于战国晚期,据材料“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悦而笑,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得出始有“击鼓戏诸侯”之说,《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据材料“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可知,汉代才出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由此可见“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未必真实。 (2)据材料“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可知《史记》等历史典籍的记载与传播;结合所学可从轻视女子的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对后世人尤其是历代统治者具有一定的启迪警示意义等角度入手回答。 32.“阿云案”为宋神宗时期轰动朝野的重大案件,围绕其审理,变法派与保守派在适用“律”或“敕”上展开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68年,登州女子阿云在服母丧期间,行聘于韦阿大,持刀将其砍伤,被抓后交待所犯之事。同年,神宗下救令:“谋杀已伤,按问欲举自首者,从谋杀减二等论。”知州许遵依皇帝敕令拟减刑免死意见。审刑院和大理寺依《宋刑统》条款“诸谋杀人者,徒三年;已伤者,绞;已杀者,斩”,判阿云“谋杀已伤”论绞。这引发以王安石和司马光为首的两派分歧,王安石以皇权为尊敕书为大,主张轻判阿云;司马光以法律为大,维护祖宗成法、夫为妻纲,坚持以谋杀亲夫的罪名判死刑。此谓“律敕之争”。宋神宗支持王安石意见,下诏赦免阿云死罪。17年后,宋哲宗继位,司马光上台,将阿云斩首示众。 ——李庆刚《北宋天字一号案件》 材料二 宋朝第一部刑法典是《宋刑统》,修成于宋太祖时。《宋刑统》颁布后,中经宋神宗、哲宗、高宗几朝数次修改。由于它是宋代开国以来第一部法典,继承皇位的几代君主都不敢轻易修改,所以,每次改动都很小。所谓“刑统”,是封建社会刑法和刑律统类的省称,“敕”是皇帝发布命令的一种形式,具有补充、修改甚至废弃律的法律效力。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对“阿云案”的态度及其政治用意。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案件结局一定程度上反映王安石改革结果,试由此分析影响此次改革成败的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贯穿“阿云案”的几对矛盾,指出这些矛盾所反映的实质。 【答案】(1)态度:遵照皇帝的教令:轻判。 - 19 - 政治用意:维护皇权,推行变法。 (2)皇权支持:守旧势力大小:改革者自身素质;改革措施的影响。 (3)矛盾:皇权与相权;改革与中旧;礼教纲常与人情。 实质:维护封建统治。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知州许遵依皇帝敕令拟减刑免死意见……王安石以皇权为尊敕书为大,主张轻判阿云”进行概括;其政治用意结合所学从维护皇权及推动变法需要进行回答。 (2)根据材料一“司马光以法律为大,维护祖宗成法……宋神宗支持王安石意见,下诏赦免阿云死罪……司马光上台,将阿云斩首示众”结合所学从统治者支持、反对势力、改革者自身素质及改革措施的影响进行分析。 (3)根据上述材料可知贯穿“阿云案”的矛盾主要涉及皇权与相权、改革派与中旧派、礼教纲常与人情等矛盾,实质综合材料信息从维护统治的角度进行回答。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1916年8月,索姆河战役中的最后阶段,陆军元帅兴登堡与鲁登道夫将军接管了德国的军事指挥权,随后,他们做出了建造兴登堡防线的决定,工程的建设期为1916年至1917年。1917年,在西线战线上,法国的尼韦勒将军取代了一向谨小慎微的霞飞将军,他决定用闪电战取得战争的胜利。兴登堡鉴于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的失败,决定在西线采取守势。由于兴登堡防线的修筑,德军的战线缩短了50公里,从而确保德军从此释放出13个师的储备军事力量。 当时,传统的进攻方式是大批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发起冲锋,但是这种冲锋在深壕沟、巧布地雷和机枪掩体相结合的防御设施面前没有多大效果。尼韦勒将军的军队跃出壕沟发动攻击遭受了巨大的失败。这条防线使得协约国蒙受了四十万人的伤亡,而德国人伤亡只有二十五万人。1918年9月,协约国多国联军组织军队在西线发起大规模进攻,突破了号称固若金汤的兴登堡防线。 ——据马丁·吉尔伯特《第一次世界大战》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做出建造“兴登堡防线”决定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兴登堡防线”的影响。 【答案】(1)背景:德国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的失败;协约国在西线逐渐掌握主导权;法国调整军事战术,德国实行军事守势。 - 19 - (2)影响:防线的修建使德军的战线得以缩短,释放了大量军事力量,增强了其军事上的灵活性;在应对欧洲传统战争时作用明显;但最终无法挽救德国在一战中失败的定局。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兴登堡鉴于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的失败”和所学得出德国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的失败;根据“在西线战线上,法国的尼韦勒将军取代了一向谨小慎微的霞飞将军,他决定用闪电战取得战争的胜利”得出协约国在西线逐渐掌握主导权,法国调整军事战术。 (2)影响:根据“德军的战线缩短了50公里,从而确保德军从此释放出13个师的储备军事力量”得出防线的修建使德军的战线得以缩短,释放了大量军事力量,增强了其军事上的灵活性;根据“传统的进攻方式是大批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发起冲锋,但是这种冲锋在深壕沟、巧布地雷和机枪掩体相结合的防御设施面前没有多大效果”得出在应对欧洲传统战争时作用明显;根据“协约国多国联军组织军队在西线发起大规模进攻,突破了号称固若金汤的兴登堡防线”得出但最终无法挽救德国在一战中失败的定局。 - 19 - - 1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