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案
考点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1.废丞相 (1)背景: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2)措施: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________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设内阁 (1)原因:朱元璋废丞相职位,政务集中于皇帝一身。 (2)设立:明成祖朱棣设立,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3)特点:皇帝为________而建立的政治机构;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4)评价:内阁是________强化的产物,并不能对君主起到有效制约作用。 二 军机处 1.设立:清朝________年间设立,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 2.地位: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________。 3.特点 (1)军机大臣均由皇帝钦定,秉承 ________办事。 (2)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 (3)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高。 (4)决策________特征更为明显。 4.影响 (1)进一步加强了____________。 (2)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目的: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 3.措施 (1)设________主管边疆和民族事务。 (2)重视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范。 (3)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实行大规模的“________”。 4.作用 (1)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2)清朝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3)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安定团结。 (4)推动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发展。 答案:六部 加强专制 君主专制 雍正 中枢机构 皇帝旨意 封闭性 君主专制制度 理藩院 改土归流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解读:废丞相、设内阁、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同时,君主专制的强化,还表现在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如大兴文字狱,实行八股取士、强化理学的统治地位等。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则间接地反映出了君主专制的强化。 [重点理解] 1.中国古代宰相与明代内阁首辅的不同 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内阁的任命和职权的大小,完全由皇帝决定。内阁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具体比较如下: 项目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 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任免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2.八股取士 明清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故名八股取士。明清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 3.运用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 提示:明朝对地方三司的管理从六部直接管理演变为由巡抚管理,巡抚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巡抚总管地方三司,这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2)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提示:从制度上说,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必须完全遵照皇帝的旨意行事,所以内阁实质上仍是皇权的组成部分,是君主集权加强的表现。到明代中后期,虽然由于皇帝昏庸等原因而出现了如严嵩和张居正等权重一时的事例,但他们的权力来自君主的信任。 (3)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 提示:清朝设军机处,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扩大到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国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由材料中“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说明军机处的职能是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4)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提示:贯穿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这两对矛盾演变的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集中,君权不断加强。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5)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提示:“惟揣摹此样本为急”可知,清代内阁官员处理公务拘泥规制,不敢创新,这说明清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其政治体制已经僵化。 [跟进题组] 1.“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这说明当时的内阁( ) A.是国家主要决策机构 B.成为国家正式的行政机构 C.成为位高权重的事实上的宰相 D.属于皇帝的参谋、秘书机构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可知内阁不是国家的决策机构,故A、B两项错误;内阁成员仅备皇帝顾问,不置官属,所以地位并不高,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内阁属于皇帝的参谋、秘书机构,故D项正确。 2.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 B.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 C.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 答案:C 解析:明代内阁没有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的权力,故A项错误;明代内阁、清代军机处两个机构都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C项正确;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都无权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故D项错误。 3.17世纪40年代,伴随着明王朝的灭亡,清王朝建立起在全中国的统治。而同一时期的英国,也经历了一场不同含义的“革命”,这一“革命”最终结束了旧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东方的没落和西方的崛起都明显加快。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东西方“天平”失衡主要是指( ) A.东西方文明的衰亡和兴起 B.东西方经济实力的对比和变化 C.东西方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 D.东西方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答案:C 解析:东方文明未能及时跟上历史发展的趋势进行转型,但不是“衰亡”,故A项错误;不仅仅是“经济实力”,B项以偏概全,错误;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西方资本主义兴起,而东方封建专制加强,故C项正确;不仅仅是“军事力量”,D项以偏概全,错误。 主题一 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1.图片证史——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 论从史出 图中从左至右,皇帝都坐着,而大臣则由坐到站再到跪,反映出皇帝独尊、君权强化的趋势。 2.史料探史——中枢机构的演变 史料一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史料二 (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莞库,悉隶三司。 ——〔元〕脱脱等《宋史》 史料三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檐曝杂记》 探究 史料一反映了古代宰相的地位如何?唐宋清君主专制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答案:地位:古代丞相是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统领百官的重要助手,位高权重。 趋势:唐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共议国事,分散了宰相权力。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相权被进一步分割。清代军机大臣无决策权,只是奉承皇帝旨意,表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归纳总结——社会转型的“绊脚石”——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力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4.方法总结——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趋势 主题二 明代的内阁制 1.图片探史——明代内阁的权力 探究 明代票拟权的出现能否说明内阁拥有决策权? 答案:票拟权的出现并不能说明内阁拥有决策权,因为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2.中外比较——明朝内阁制与西方内阁制的比较 (1)形成条件 ①明朝内阁是封建经济发展、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②西方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产物。 (2)权力与地位 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宰相,其职权与地位完全取决于皇帝。 ②西方内阁是国家法定的行政机构,如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掌握实际的行政权。 (3)影响 ①明朝内阁是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②西方内阁制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