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后练习一及详解
题 1: 任何经济政策(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政策(体制)在不同时期所起 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①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②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③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④美国的自由放任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 2: 下列关于唐代农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牛耕开始普及全国 ②出现结构更完备的曲辕犁 ③设置渠堰使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 ④使用高转筒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题 3: 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题 4: “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各项理解正确的是( ) ①破坏了“工商食官”制度 ②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③抑制了产业资本的扩大 ④隔绝了中国的对外交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题 5: 粱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 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方的航海技术远比中国先进 B.明朝的国力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C.由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决定的 D.中国人热爱和平,西方人热衷海外殖民 题 6: 唐朝时,洛阳和扬州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下列各项属于其原因的是( ) A.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大运河的开通 C.取消了对城市的管理 D.对交易场所不再加以限制 题 7: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 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题 8: 史载:明孝宗弘治年间“家居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为“一时之三代”。至武宗正德 末、世宗嘉靖初“则稍异矣,出贾既多,土田不重,操赀交捷,起落不常”。造成以上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 )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明代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C.政府对商业态度变化 D.政府加强对商业的控制 题 9: 下图出自《天工开物》。这一组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注:耙:碎土.平地; 耔:培土。)( ) ①农业精耕细作 ②农业技术先进 ③农民辛勤劳作 ④水利设施的完善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题 10: 明朝万历年间,在福建地区,“其日番钱者,则银也,来自海舶,上有文如城堞,或有若鸟兽、 人物形者,泉(州)、漳(州)通用之”。材料反映了当时( ) A.泉、漳成为全国外贸中心 B.福建地区海外贸易发达 C.福建银元铸造技术发达 D.尚未实行“海禁”政策 课后练习详解 题 1: 答案:D 解析: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后期则主要起消极作用,①项正确; 苏俄新经济政策自始至终起积极作用,②项错误;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 20 世纪 30 年代起了一定作用,但二战后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③项正确;自由放任政策在自由资本主 义时期起积极作用,但后来成为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的重要原因,④项正确。 题 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唐代农业发展的有关知识点,结合教材所学,第①项说法错误,在春秋战 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 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本题选 D 项。 题 3: 答案:C 解析:本题从材料可以反映出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吸引着 各族人民与之交往;在交往中与唐朝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同时中原的技术与文 化传播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经济 文化生活。边疆各族发展迅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强,对边疆开发、 祖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第④项中“商帮”指按地域结成的商人团体,活跃于明清时期, 与唐民族融合无联系。 题 4: 答案:B 解析:组合选择题用排除法。“工商食官”制度是西周时期的制度,“重农抑商”开始实行于 战国时期,与“工商食官”制度的破坏无关,所以排除①。④说“重农抑商”政策隔绝了中 国的对外交往,也不符合史实,应予排除。 题 5: 答案:C 解析:中国的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萌芽,中国的封建社会日趋衰落, 远洋航行难以有足够的物力、财力为继。而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西方国家日益加以对 外扩张,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故远洋航行的动力十足。故正确答案为 C。 题 6: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唐朝洛阳和扬州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的主要原因 是隋唐时期交通运输的改善:大运河的开通。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B。 题 7: 答案:B 解析:“凡农之道,厚之为宝”“时至而作,竭时而止”等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 排农业生产和尊重自然规律,但与题意不符合,因为题干问题是“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中 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产生,是人多地少、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因素导致的,为提高单位产量, 进行精耕细作,如套种或轮种,“麦黄种麻,麻黄种麦”就是轮种,因此,正确选项为 B;中 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在材料中并未得到反映。 题 8: 答案:A 解析:从材料来看,明弘治年间还在强调农耕经济的富足,但到了正德末嘉靖初却是“出贾 既多,土田不重”,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应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因为商业的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基础之上的。从材料中看不出 B、C、D。答案为 A。 题 9: 答案:A 解析:考查考生依据考查知识点分析理解题干材料的能力。从图中可反映出古代中国小农经 济的生产力水平低下,通过精耕细作来提高产量,从注解中可知,耙是碎土工具,而耔是培 土工具,都是古代中国农业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先进的反映;题干问题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 特点,③项与题意不符,而④项无从体现,因此正确选项为 A。 题 10: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日番钱”是银,“来自海舶”,并在泉漳两地都能通用。“日番钱”为何能在 泉漳两州通用?这就说明了福建地区海外贸易发达,B 项正确。A、C、D 材料不能体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