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上学期第六次双周考(2017
mei2017—2018学年上学期2016级 第六次双周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17年12月21日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司马迁《史记太公自序》中评价诸子百家中的某学派“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 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下列思想主张也属 于该学派的是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治大国,若烹小鲜 D.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2.《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乃使相土相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八门;水八门,以法地八聪。”这反映 A.董仲舒儒学影响深 B.天人合一的思想由来以久 C.古代政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D.古代文化具有深厚的神学思想 3.明代理学家吕坤曾说:“天地间唯理与势为最尊,虽然,理又尊之尊者也,庙堂之上言理,则天子不得以势相夺。即夺焉,而理常伸于天下万世。故势者帝王之权,理者圣人之权也。帝王无圣人之理,则其权有时而屈。”这材料表明 A.理学家希望通过帝王的“正心诚意”树立良好的政治典范 B.封建帝王有意识的将理学树立为统治臣民的工具 C.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在理学的流变中被严重的曲解了 D.理学家的“理”也是政治领域中对抗君主专制的手段 4.唐代节度使冯宿曾奏请朝廷:“剑南两川及举证=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材料反映了 A.活字印刷提高印制效率 B.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C.科技进步助推商业活动 D.民间私印动摇统治基础 5.元代作家夏伯和指出“院本大率不过谑浪调笑,杂剧则不然,君臣如《伊尹扶汤》、母子如《伯俞泣杖》、夫妇如《杀狗劝夫》、朋友如《管鲍分金》……又非唐之传奇,宋之戏文、金之院本所可同日而语矣。”据此可知作者强调元杂剧 A.注重演绎历史故事 B.达到古代戏曲的高峰 C.呈现世俗化、娱乐化趋势 D.具有伦理教化功能 6.康有为在1888年致他人的信中说:“中西之本末绝异有二焉,一曰势,一曰俗,二者既异,不能复以中国之是非绳之也”。这表明康有为 A.肯定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优点 B.将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 C.开始探索学习西方、救亡图存的途径 D.冲破了传统复夷观念 7.近代有人指出“若事之无利于个人或社会现实生活者,皆虚文也,诳人之事也,诳人之事,虽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此人应该属于 A.中体西用的倡导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民主科学的提倡者 8.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9.1912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国家社会主义……兄弟欲办铁路,每主张铁路国有,是国家社会主义,为民国富强之基。”据此推断孙中山 A.发展了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思想 B.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以改造中国 D.认为铁路交通为国家富强的根本 10.毛泽东的某文献如下论述:“在这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在革命的阵线上说来,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该文献应该发表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1.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他们的观点,事实上是主张只要照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原话,照抄照搬就行了。要不然,就说这是违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违反了中央精神。”当时这一讲话的现实意义是 A.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C.有利于打破“右”的思想的禁锢 D.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的锐利武器 12.智者学派指出:“对于他们来就,没有什么绝对正确或错误的东西——对一个人是正确的东西或许对另一个人就是错误的。真正的智慧应该是能觉察并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A.使人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开始觉醒 B.怀疑神灵挑战正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C.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D.提高了雅典公民的道德修养 13.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公元前4—公元前65)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民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那些品性。此观点 A.顺应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 B.表明人类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C.力图把人们从封建等级制度中解放出来 D.从自然权利的角度论证平等法则 14.16世纪初,英王亨利八世刚刚即位时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曾得到基督教世界的君主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金玫瑰”。但时隔不久,他就走上了公开对抗教廷和教皇的道路,英国国教替代了天主教在英国的地位。此举的深远影响是 A.英国国教成为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B.英国封建专制王权得到巩固 C.英国民族意识增强及民族国家发展 D.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15.某西方学者指出:“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这些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材料中“这些思想家” A.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 B.开启了人与上帝的直接对话 C.提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D.设计了“理性王国”的政治蓝图 16.1748年孟德斯鸠发表《论法的精神》,他主张立法机关为贵族院和众议院,贵族院由世袭的贵族组成,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由各区域的人民选出的平民代表组成,两院同时有立法权,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各自的见解和利益。这一见解 A.反映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B.体现了近代代议制的特征 C.深刻影响了英美等国议会制度的建立 D.有效防止了专制独裁 17.某学者曾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像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为人类特创的特殊优越性,将人类视为动物的后裔。”据此推断“两次重大的打击” A.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B.打击了基督神学权威 C.对人类的自身价值观造成冲击 D.推动自然科学体系的初步建立 18.下表列出了19、20世纪之交,物理学上有重大意义的实验发现 年代 人物 贡献 年代 人物 贡献 1895 伦琴 发现X射线 1900 维拉德 GA.MMA.射线 1897 汤姆 发现电子 1901 考夫曼 电子的质量随速度增加 1898 居里夫妇 钋和镭 1902 勒那德 光电效应基本规律 这些发现 A.弥补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B.为量子论这一现代物理理论的诞生奠定基础 C.从根本上动摇了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 D.促使人们冲破原有物理学理论的框架 19.近年来,互联行业的发展轰轰烈烈,有人评论说实际上每个互联企事业基本都是“互联+企业”。例如:淘宝是互联+零售;小米是互联+制造;QQ是互联+通信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互联已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B.互联发展颠颠覆了传统行业 C.互联已经部分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D.互联的迅猛发展给行业都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0.二战后,某戏剧在巴黎比伦剧院首演,演出尚未结束,观众便成群结队地离开剧场,只有一小部分人坚持下来。而且对该剧给了高度赞扬,后来这出戏在美国一所监狱上演时,出人意料的受到囚犯们的热烈欢迎。据此分析,下列作品与该戏剧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格尔尼卡》 B.《巴黎圣母院》 C.《战争与和平》 D.《马拉之死》 21.在纽约苏富比举办的秋拍中,梵高油画《静物,插满雏 菊和罂粟花的花瓶》落槌,加上佣金拍价合计为人民币 3.77 亿元。 这幅画堪称其短暂绚丽的艺术生活中巅峰之 作。对这幅画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用热情奔放的笔调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B.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世界并忠实地描述它们 C.用强烈的色彩和火一样热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D.利用下意识和几何形体的排列表达猛烈的情绪 22. 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提出了“使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的主张。此主张旨在 A.废除世卿世禄制 B.整顿官场风气 C.削弱王室的特权 D.废除分封制 23. 有史家在评价商鞅立木为信的史事时写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 保于 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该史家关切的是 A.“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精神 B.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C.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 D.史家当具史才、史学、史识、史德 24.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梭伦改革将公民按财产多少划分为四个等级,,每个等级享有相应的 政治权利,而计算财产的标准完全是个人土地上的收获。这反映了 A.农业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B.农业在雅典社会中的地位较高 C.梭伦改革维护的是农民的利益 D.雅典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 25.中国当代作家柏杨称商鞅变法是在黄金大时代的一次惊心动魄的大魔术。这次变法使秦国 A.出现迁徙与择业的相对宽松环境 B.私人工商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士人阶层冲破束缚出现思想争鸣 D.创建新权力结构实现富国强兵 二.非选择题 共4个小题,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3分,29题13分。 26.战国时代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期。在国家体制转型过程中,制度的变迁与创新成为时代的 主旋律,同时也为体制转型设置了有利的制度环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今当世之用事者,皆欲为上圣,举法之谓也。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舡(chuán)、楫也。今夫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苟非明法以守之也,与危亡为邻。故明主察法,境内之民无辟淫之心,游处之士迫于战阵,万民疾于耕战。有以知其然也。 ——《商君书.弱民》 材料二 商鞅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坚定不移地对现存制度进行变革与创新,从而促进了战国时代的历史进程,改变了国家制度,创新了新兴地主阶级国家体制中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反映了时代的潮流。……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建立便于地主阶级发展的新制度,进而确立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商鞅把“田里不鬻”的旧制改为“为田开阡陌封疆”的新制,目的是为了打开地界,重新丈量土地,按亩征税,均平赋税负担,进而达到“赋税平”。 ——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为制度创新设置了怎样的“制度环境”?并分析其原因。 (4分) (2)据材料二,列出商鞅创新“国家体制中各项政治、经济制度”的表现及目的。 (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商鞅变法的影响,指出制度创新成功应注意的时代和社会 因素。(2分) 27.阅读材料,宪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西文化的一个根本差异是中国人对实际活动的兴趣远在其对于纯粹活动的兴趣之上。以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我国的《大学》《中庸》来比,是极饶兴趣的事。亚里士多德认为至善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真理的观玩,至善的生活,是无所为而为的观玩真理的生活。《大学》所谓止于至善,则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差别还不够明显么? ——摘编自张荫麟《论中西文化的差异》 材料二 怪不得维特福格尔说:“在现在的日益走向解体过程中的中国,上层阶级和最高官厅也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并加以奖动。但他们所怀抱的意义和西洋完全不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谁也不能否认。”据阂所著《西学东渐记》载:“谓同治六年,曾文正公方初定捻军回到上海,去就南京两江总督任,极注意于其亲自手创之江南创造厂,丈正见之,大为欢喜。”容阂因劝其设立兵工学校,以期中国将来不必需用外国机器及外国工程师,大为文正所赞许。 ——摘编自雄特福格尔《东方专制侧主义》等 (1)报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代与近代中西科技与文化的主要特 点,并分析二者对近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的主要原 因。(6分) 28.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革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并深刻影响着此后中国思想文化的百年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新青年》创刊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几乎所有的西学门类以及各种各样的主义、思潮、学说等,都先后传入中国。……可以说,《新青年》的创刊既是中国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产物,又对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开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青年》的创刊以及由此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历史进程。……《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大贡献,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颠覆了其延续两千余年的独尊地位与话语霸权,从而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促进了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 ——郑大华、王余辉《循着中国近代文化走向回望〈新青年〉》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转型是与反省激活传统文化相联系的,并不是以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应当承认它对于儒学和传统文化的批判,开启了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传统文化研究……在新文化运动中,不只是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所接受、认同,而且已经萌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思想端倪。新文化运动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如何在中西文化结合的基础上,创造一种新文化。而创造新文化的最终目标指向,不只是文化上的,更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关,是推动中华民族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保守走向进步、从落后走向昌盛。 ——陈卫平《走出新文化运动的认识误区》 材料三 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与解构深入到核心层面,荡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从而为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现代重建中“破”的历史任务提供了可能性。……新文化运动构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由“破”到“立”的历史分界线,此后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主旋律则是要寻求中国文化的现代重建。 ——李翔海《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青年》创刊前后中国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原因。 (4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化转型的运动”。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9分) 29.(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我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耻和守分,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 ——梭伦 材料三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结合材料三指出商鞅和梭伦所采取 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6分) (2)材料二的诗句体现了梭伦怎样的改革理念?指出梭伦的这一改革理念在当时 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4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 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3分) 高二年级上学期第六次周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5 CBDCD 6-10 DDCAC 11-15 DADCD 16-20 BBDC A 21-25 CBBB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0分) 26(12分) (1)制度环境:厉行法治原因:实行法治可以统一民众思想,实现富国强兵。(4分) (2)政治制度表现:废除世卿禄制,建立军功爵制;目的是建立君主专制。经济制度表现: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目的,缓和社会矛盾。(6分) (3)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符合民众的利益。 (2分) 27(12分) (1)特点与影响:中国人重视实用技术的探讨与经验总结,忽视理论和规律的研究,受儒家伦理影响明显,束缚了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西方人崇尚理性,追求真理,推动了古代科技发展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6分) (2)原因:西方列强侵略加剧,统治危机加深;在与列强打交道过程中,认识到西方军事和科技上的先进性;地主阶级中部分开明人士强烈民族意识的驱使。(6分) 28.(13分) (1)原因:民主共和制的建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 的影响。 (4 分) (2)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化转型的运动(1 分) :新文化运动推动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 (2 分)新文化运动通过反省激活了传统文化,如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民间文学第 一次真正进入学术殿堂等(2 分) ;在中西文化结合的基础上创造新文化,如马克思主 义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 分) ;利用西方现代文化(民主、科学)对中国文化 传统的批判与解构,为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现代重建提供了可能。 (2 分) 评分要求: 第一等(9—7 分) :观点方面:理解准确,即提及四个方面。论证方面:有机结合材 料和所学知识,按清晰的逻辑关系充分论证。表述方面: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第二等(6—4 分) :观点方面:理解基本准确。论证方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合理 论证。表述方面:有层次,详略欠当。 第三等(3—0)分:观点方面:不够准确。论证方面:未能或很少结合材料和所学知 识,缺乏逻辑关系。表述方面:缺乏层次,详略不当。 29.(13分)(1)危害: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4分) 指导思想:商鞅:重农抑商(1分)梭伦:农商并重。(1分) (2)理念:中庸(或折中、不偏不倚)(2分) 影响:缓解社会矛盾,减少变法阻力,推动改革成功。(2分) (3)逐步消除贵族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和工商业发展奠定基础。(3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