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0-2021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0-2021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石家庄二中教育集团 2020 一 2021 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时间: 60 分钟,分值: 100 分,命题人尹加加,苏宇逃) 一、选择题(50 题,每题 1.5 分,共 75 分) 1. 距今约 5000 年左右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典型的文化代表有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北 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这些遗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和较大规模的 祭坛和神庙。这可以用来说明 A. 世界各区域文明中我国最早 B. 中华文明具有多源性特点 C. 以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D. 家国一体的早期政治形态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黄河、辽河、长江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都出土了玉器、祭坛、神庙, 表明黄河、辽河、长江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明起源有多个中心,体现了中华文明 的多源性。B 正确;材料只反映了我国的文明特点,‘我国最早’的说法材料不能反映,A 错 误;礼乐制度是周代维护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时间不符,C 错误;家国一体指的是 一个人既是家族的族长,又是国家的掌权者,家既是国,国就是家,材料未体现,D 错误。故 选 B。 2.《国语.鲁语》记载:仲尼曰:“丘闻之,普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这表明 A. 禹实行独裁专制 B.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 王权已出现雏形 D. 禹对地方直接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禹已经对其他邦国或者部族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这就是王权的雏形,故选 C;材料不 能体现禹实行专制独裁,A 错误;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夏启开始的,B 错误;郡县制实现了中 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禹没有实行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 错误。 3. 商朝历史成为“信史”得益于 A. 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 B. 甲骨卜辞与姜寨遗址的印证 C. 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 D. 《史记》记载与神话传说的印证 【答案】A 【解析】 所谓的“信史”就是较为翔实可信的史书,商朝的历史之所以详尽可靠是因为当时已经有文 字记载,留下来的文献、甲骨文等都可以进行印证,因此本题选择 A 选项。B 选项过于局限, 只涉及到一部分;C 选项错误,二里头遗址是夏朝的遗址;D 选项错误,《史记》并不是当代 人记载的历史。 4.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荀子》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 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出西周实行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可知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 人口分封给亲属、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封他们为诸侯,以拱卫周王室,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 分封制,答案为 B;禅让制发生在原始社会,不是西周时期,A 错误;郡县制是从东周的春秋 时期出现,B 错误不符题意,排除。行省制度是元朝对地方管理的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D 错误。 5.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 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与这一文化现象紧密相关的是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皇帝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家谱是根据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体现的是中国的宗法制原则,故选 B;禅 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选举部落首领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 A;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王或皇 帝分封诸侯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 C;皇帝制是中国古代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 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 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联系所学宗法制的 内容和特点分析解答。 6. 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的要旨在“分”,通过分封子弟、功臣,以分治领土,屏卫王室; 宗法制的要旨在“合”,通过血缘纽带达到合族目标。通过这一“分”“合”,西周 A. 政府行政管理逐渐垂直化 B. 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C. 国家疆域得到了一定拓展 D. 宗族权威日渐突出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周分封制“通过分封子弟、功臣,以分治领土,屏卫王室”,宗法制则“通过血 缘纽带达到合族目标”。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拓展了国家的疆域, 故 C 项正确;政府行政管理逐渐垂直化和中央集权得以加强是郡县制的作用,故 AB 错误;材 料不是强调宗族权威,故 D 错误。 7. 历来的政治斗争本质上都是权力和利益之争,而政治制度则是实现和维护权力与利益的重 要工具。以此角度来认识先秦时期的重要制度,如图中①至④依次应填入 A. ①王位世袭制 ②礼乐制度 ③分封制 ④井田制 B. ①王位世袭制 ②分封制 ③礼乐制度 ④井田制 C. ①分封制 ②王位世袭制 ③礼乐制度 ④井田制 D. ①王位世袭制 ②井田制 ③礼乐制度 ④分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王位世袭制是权力继承的制度,分封制是分配权力的制度,礼乐制度是维护等级权 力的制度,井田制是权力的基础,故 B 正确;ACD 不符合题意,排除。 8.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之后,周边各族也逐 渐融入华夏族。这一过程反映了 A. 生产力水平不断进步 B. 中外交流渐趋频繁 C. “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形成 D. 少数民族南迁 【答案】C 【解析】 【详解】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先进而自称华夏,战国时期周边各族也融入华夏族,说明当 时“华夏族”这一观念被周边民族接受认可,意味着“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形成,C 正确;周边各 族融入华夏族并不能直接证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变化,排除 A;周边民族和华夏族的关系不属 于中外关系,排除 B;周边民族融入华夏族更多的是观念上的认同,而非地理位置上的变化, 排除 D。 9.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这一历史转 折的根本因素是 A. 诸侯争霸 B. 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 铁农具的使用 D. “初税 亩”的出现与推广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随着铁农具的出现,生产力进步,使得土地 所有制、社会阶层等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推动了社会转型,选项 C 正确;诸侯争霸、土地 私有制和“初税亩”的出现均会推动社会转型,但是不是根本因素,选项 A、B、D 排除。 10. 桓王十三年(公元前 707 年),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 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这表明当时 A. 分封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B. 宗法体系彻底瓦解 C. 传统隶属关系完全消亡 D.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周郑交恶”,反映周王室衰微,周王室失去对诸侯国的约束力,表明分 封等级秩序遭到破坏,故选 A;BCD 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 11. 如图为商鞅变法时县及其以下组织的结构示意图。这表明商鞅变法 A. 激化了阶级矛盾 B. 瓦解了宗法制度 C. 加强了地方统治 D. 扩大了统治范围 【答案】C 【解析】 【详解】商鞅变法时,通过“令民什伍”等,在县以下,建立起“县-乡-亭-邮-里-什-伍” 的严密系统的地方组织结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 项正确;通过商鞅变法建立起 的地方基层社会组织,体系严密,管理有效,不是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A 项错误;对社会基 层的管理不是“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瓦解的原因,B 项错误;商鞅变法严格基层 管理,并不能扩大其统治范围,D 项错误。 12. 春秋后期,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 张。他思想的核心观念是 A. “仁” B. “尚贤” C. “道” D. “天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A 正确;B 是墨家的主张,排除;C 是道家的主张,排除;D 是理学的主张,排除。故选 A。 13.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这句话出自下列 哪位思想家之口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直”与“屈”“巧”与“拙”“静”与“躁”“寒”与“热”等矛盾双 方相互转化,符合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故 D 正确;孔子主要思想主张是“仁”和“礼”,孟 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仁政”,韩非的核心思想是“法治”,ABC 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联 系所学老子的思想分析解答。 14. “这一学派要求君主为民、利民,反对过分剥削劳动人民;提出薄葬、短丧的观点”。“这 一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家主张“君主为民、利民”、“提出薄葬、短丧的观点”。 因此“这一学派”是墨家,故 C 正确;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 ABD 错 误。 15.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有 ①“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 ②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③民间的学术活动逐渐兴起 ④士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主要和私学的 出现、民间学术活动的兴起、社会变革以及由于社会变革而带来的士受到重用有关,①②③④ 说法正确,故选 D 项,排除 ABC 项。 16.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建立。赢政为这个新生帝国的长久, 实施的政策有 A. 三省六部制、郡县制 B. 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C. 内阁制度、 科举制 D. 内外朝制度、刺史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统一后制定了三公九卿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进行国家的治 理,故选 B;三省六部制形成完善于隋唐时期,排除 A;内阁制度设立于明朝,刺史制度出现 于汉代,排除 CD。 17.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 A. 世代相袭 B. 考试选拔 C. 皇帝任命 D. 地方推举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属于官僚政治,其官员的产生方式是皇帝任命,因此 C 正确,ABD 排除。故选 C。 18. 秦始皇沿着新修的弛道、直道等巡游天下,并在琅邪等地刻石纪功称“皇帝之功,勤劳本 事”“皇帝之明,临察四方”“皇帝之德,存定四极”。秦始皇此举( ) A. 树立了君主勤政爱民形象 B. 得到各地百姓普遍认同 C. 复兴了周代礼乐制的传统 D. 致力于巩固大一统国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干“巡游天下……临察四方……存定四极”可以看出目的在于巩固统一,故选 D 项;题干中没有体现爱民之意,排除 A 项;秦始皇巡查各地无法体现“普遍”认同,尤其是 六国故地,排除 B 项;周代礼乐制与分封制和宗法制相匹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排 除 C 项。 19. 秦朝统一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轮”。所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有 A. 建立了秦朝君主专制统治 B. 导致秦朝的统治暴虐而亡 C.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D. 便利了分封制度的推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经济、文化和道德伦理的深远影响在于增强了民族凝 聚力,C 项正确;“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轮”与建立君主专制统治同样都是巩固统一的措施, A 项不符合题意; 经济文化和思想的一致,有利于巩固统治,不是秦朝暴政的体现,B 项不 符合题意; 秦朝废除了分封制,D 项不符合史实。 20. 1975 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了大量秦代的简牍,简文主要记载了秦代施行的 20 多个单 行法规,共计法条多达 600 条,并且多数为残酷的死刑、肉刑等。由此可以看出秦代 A. 法律细密,社会秩序稳定 B. 宽严相济,律法深入人心 C. 以法治国,统治基础牢固 D. 刑罚众多,隐含统治危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20 多个单行法规,共计法条多达 600 条,并且多数为残酷的死刑、肉刑等” 可知,当时秦朝推行严刑峻法,而严刑峻法,如肉刑、死刑等容易激化社会矛盾,隐含统治 危机,D 正确;通过题干无法判断社会秩序稳定,排除 A;法律中多数是死刑、肉刑,明显不 是宽严相济,排除 B;推行严刑酷法,实行专制,不等于依法治国,秦朝二世而亡,统治基础 并不牢固,排除 C。 21. 安车是西汉时期一种坐乘车,常驾四匹马。西汉初期,社会残破,为皇帝套马拉车都找不 到四匹同样颜色的马。但到汉武帝时期,马匹遍布街巷。这主要得益于下列哪项政策 A. 休养生息 B. 推恩令 C. 均输平准 D. 整顿吏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经过几十年 的发展,形成文景之治,最终在汉武帝时期国力达到鼎盛,A 正确;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的举 措,其作用在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 B;均输平准是指在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由国家在各地统一 征购和运输货物的经济政策,目的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C;整顿吏治 不能直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排除 D。 22. 如图位古代中国某朝代的中央权力架构示意图。该朝代是 A. 秦朝 B. 西汉 C. 西晋 D. 隋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中朝”是汉代设立的,目的是加强皇权,故 B 项正确;排除 ACD 项。 23. 汉文帝时贾谊提出分封诸侯王子弟为王的策略。据此,汉文帝分齐国为七,分淮南为三, 汉景帝分梁国为五。到汉武帝时,通过“推恩令”,王子封侯者达一百多人。据此可知 A. 汉文帝是分封诸侯王子弟的始作俑者 B. 汉武帝时期郡国并行的局面得以结 束 C. 汉代王国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过程 D. 汉代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 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汉文帝时分封诸侯王子弟为王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可看出,汉代为解决地方封国 问题历经了三代皇帝,说明汉代王国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工程,故选 C;AB 项与题意主旨 不符,且没有全面涵盖题意,排除;汉代初期分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后来逐渐演 变为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 D。故选 C。 24. 汉武帝在位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 ①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实行盐铁官营 ③国家插手并经营商贸 ④“废井田,开阡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财政收入,采取了统一铸币、 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插手并经营商贸的经济措施,①②③说法正确,A 选项符合题意;“废 井田,开阡陌”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与汉武帝的经济措施无关,说法④错误,与之组合的 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 25. 汉武帝时期设置一种官职,以督察郡国守相、强宗豪右为宗旨,周行郡国,代表中央负监 察之责,这种官职是 A. 丞相 B. 郡守 C. 刺史 D. 御史大夫 【答案】C 【解析】 【详解】汉武帝时期设立十三部州刺史以监察地方高官和王侯,C 正确;丞相的职责是辅佐皇 帝处理政事,A 错误;郡守属于地方郡的最高长官,负责地方行政,B 错误;御史大夫是中央 负责监察的机构,D 错误。 26.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 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B. 法家思想的至尊地位 C. 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化趋势 D. 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古代思想领域从多元化走向大一统,反映岀政治领域的变化, 而思想的统一适应了政治统的需要,故排除 C,D 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的局面,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之一,秦代“定法家于一尊”,儒学的地位低下,故 A 不符合题 意;秦代法家思想才是处于至尊地位,故 B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27. 公元前 60 年,西汉设置军政机构管理西域。该机构是 A. 西域都护府 B. 安西都护府 C. 北庭都护府 D. 北庭都元 帅府 【答案】A 【解析】 【详解】公元前 60 年设置西域都护府,治理西域全境,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标志西汉开始在西 域行使国家主权,故选 A;BC 是唐朝管理西域的机构,排除;D 是元朝地方军事建置,排除。 28. 与如图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玄奘西行 B. 鉴真东渡 C. 张骞出使西城 D. 郑和下西 洋 【答案】 C 【解析】 【详解】图片中出现了“大秦”“安息”“长安”等地,说明这是丝绸之路,开辟者是张骞, 选项 C 正确;玄奘西行抵达的是南亚,在图片中并未出现,排除 A;图片内容是西行,而非 东渡,排除 B;郑和下西洋是海路,而非陆路,排除 D。 29. 东汉初年,刘秀下诏采取了如下措施:释放囚徒,不断扩大赦免范围;有计划、有步骤地 七次释放奴婢,不断地重申“卖人法”、“略人法”等禁令;对诸侯王的政治行为进行限制 等。刘秀的上述措施 A. 针对当时突出的人地矛盾 B. 意在彻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C. 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D. 旨在控制全国农业劳动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多次释放奴婢,禁止买卖人口,有利于增加地 方劳动力,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 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对诸侯王苛刻的政治行为进行 限制,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巩固政权,A 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没有废除地主土地私有 制,不可能彻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B 项不符合题意;释放奴婢,减弱了人身控制关系,D 项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30.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下列史实不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 A. 刘秀建汉 B. 武王伐纣 C. 陈胜吴广起义 D. 秦始皇统 一度量衡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为西汉司马迁所著,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故它不可能记载东汉初年刘秀建汉的历史,A 项符合题意;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武王伐纣是商朝末期事件,能够查到,B 项不符 合题意;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事件,能够查到,C 项不符合题意;《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 武帝时期的史实,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能够查到,D 项不符合题意。 31.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下列示意图,请你根据所 学知识判断这段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B.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的图片信息可得出强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政 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 项正确;ABC 项不符合题意。 32. 《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 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孝文帝此项改革 A. 强迫官员放弃本民族习俗 B. 实现了北魏的富国强兵 C. 有利于北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D. 大大加剧了民族间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诏令朝臣说汉话,尤其 是年龄三十以下的大臣必须改说汉语,否则降爵黜官,这有利于北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C 正确;A 不是材料主旨;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封建化,B 夸大其词;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 卑族汉化---封建化过程,D 理解片面。 33. 下列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途径的有 ①民族迁徙 ②友好往来 ③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④士族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民族大融合途径有民族迁徙、联合斗争、友好往来以及少数民族首 领的改革等,①②③符合题意;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发展属于汉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变化, 与民族融合没有关系,排除④,选择 A 正确;B、C 和 D 项错误。 34. 《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历史的书)中写道:“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 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气候有利于农业发展 ③江南地区土地肥沃 ④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江南经济得到发展,变得富庶,是因为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的战 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江南地区土地肥沃、江南气候有利于农 业发展,故①②③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北魏的经济发展,不会推动南朝刘宋的发展, ④错误。故答案为 A;BCD 不符合题意,排除。 35.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教授论述隋唐与东南财富时提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 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 通南北的河道的。”白教授所谈到的“新形势”是指 A. 江南已得到开发,需要加强南北联系与经济交流 B. 发动对高丽的战争的需要运输军粮 C. 农民起义爆发需要派军队镇压 D. 当时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开通与当时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有密切关系,是加强 南北经济交流的需要,故选 A 项;发动对高丽的战争不是新形势,故 B 项错误;农民起义爆 发更不属于新形势,故 C 项错误;两宋之际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故 D 项错误。 36. 《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 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唐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确立 B. 先进文明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 C. 唐蕃互派使者维持两个政权的友好关系 D. 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答案】B 【解析】 材料“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步 辇图》实质上反映了汉族先进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向心力,故 B 项正确;A 项错误,错在 “册封制度的确立”;材料反映的是双方通婚的情况,故 C 项错误;通过和亲,唐朝与吐蕃 的关系日益密切,不是加强唐朝对吐蕃的管辖,故 D 项错误。 37. 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这则材 料说的是 A. 宦官和朋党的矛盾 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结合 所学可知,体现了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的现象,即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 项正确; 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不是宦官和朋党的矛盾,A 项错误;材料“贡赋不 入于朝廷”体现的是地方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的现象,没有体现文臣与武将的矛盾,C 项错误; 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没有体现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 项错误。 38. 由于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的不断膨胀,以往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 显露。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政府委任。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 行 A. 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查 B.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彻底解决了察举制弊端 D. 触犯了地主豪强势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察举征辟制由地方官员举荐,而九品中正制中的中正官由中央政府委任。依据所学 知识可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中央集权,故 B 正确;察举制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查,故 A 错误;“彻底解决了”说法绝对,故 C 错误;九品中正制适应了地主豪强势力发展,故 D 说 法错误。 39. 隋朝时,科举制度形成。唐朝时,继承并完善科举制度。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度 A. 按品德和家世选拔人才 B. 由中正官评定人才 C. 缩小了人才的选拔范围 D. 更加的公开和公平 【答案】D 【解析】 【详解】九品中正制注重德才来选取官吏,但是在后期被世家大族垄断,而科举制度是注重 人才的学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显示出更加的公开和公平,故答案为 D;AB 是九品 中正制的选拔人才方法,排除;科举制扩大了人才的选拔范围,C 错误。 40. 开元十一年(公元 723 年),唐玄宗改政事堂(宰相议政之所)为“中书门下”,将中书 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简化了中枢机构的决策程序。这一变化 A.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行政效率 B. 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C. 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 使中枢机构的分工更加明确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简化了中枢机构的决策程序”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政府简化机构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A 选项符合题意;中书省和门下省职权的合并 使相权缺少制约,不利于削弱相权,B 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属于中 央机构的调整,C 选项排除;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合并与选项“中枢机构的分工更加明确”的说 法相冲突,D 选项排除。 41. 据如图“汉至唐三省制的形成”,可得出的结论是 A. 中央官员品位较低 B. 制度建设具有延续性 C. 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 中书省地位逐步下降 【答案】B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中的图片信息可以看出,隋唐时期三省制是从西汉以来的政治制度逐步演 变而形成的,这说明制度建设具有延续性,故 B 正确;中央官员品位较低的说法在材料中无 法体现,排除 A;材料体现的是中枢权力的变化,而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 C;材料 不能看出中书省地位下降,排除 D。故选 B。 42. 《旧唐书·崔植传》记载,唐宪宗元和年间,宰相奏请减内外官俸禄,但敕书在审议时被 给事中崔植驳回。据此判断,崔植任职的机构是 A. 尚书省 B. 门下省 C. 礼部 D. 内阁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三省六部制下的运作机制是,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诏令, 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故 B 正确;尚书省负责执行,与材料无关,故 A 不正确; 礼部是尚书省下辖的一个执行机构,故 C 不正确;内阁制产生于明朝,故 D 不正确。 43. 780 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 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下列对两税 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简化了税收名目②改变了自西周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③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④是在均田制遭到破坏的背景下实行的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 税、杂役;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可知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①项正确;根据材料 中“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改变了自 战国以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②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 亩缴纳地税”,可知两税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③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 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④项正确。 根据分析可知①③④正确,故选 C;ABD 不符合题意,排除。 44. 学者指出,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儒孝伦理在汉译佛经中被提升到相当突出的地位,如 梵文佛经《六方礼经》在汉译过程中增加了子女事亲尽孝的义务规范。据此可知 A. 佛教逐渐儒家化发展 B. 儒释思想开始出现融合 C. 中外之间的交流频繁 D. 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增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佛教经典中出现了儒家思想,而且地位比较突出,表明佛教思想融入儒学的趋势加 强。A 正确;B 项材料未体现儒家思想对佛教思想的融合,排除;C 项材料未体现,排除;D 项佛教吸收儒家思想与民族融合无关,排除。故选 A。 45. 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是 A. 《黄帝内经》 B. 《神农本草经》 C. 《千金方》 D. 《唐本草》 【答案】D 【解析】 【详解】《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故选 D;A 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排 除;B 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排除;C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排除。 46.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 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以上现象反 映出唐朝文化的特征是 A. 兼收并蓄 B. 风格单一 C. 反映市民生活 D. 固守传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隋唐时期“飞天”形象是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羽衣霓裳舞》包含南 亚和中亚元素,结合所学可知,这些现象反映了唐朝文化兼容并蓄的特征,A 选项符合题意; 风格单一与“多元文化混合物”矛盾,B 选项错误;《羽衣霓裳舞曲》反映的是贵族生活而非 市民生活,C 选项错误;唐朝文化吸收了南亚、中亚等多种文化元素,并不“固守传统”,D 选项错误。 47. 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坚持“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原则,有针对性的采取了一系列不同 于以往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是针对( ) A. 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教训 B. 契丹族对中原形成的严重威胁 C. 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的局面 D. 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事为之防,曲为之制”指对任何需要考虑的方面都事先制订了完善的制度,对于 需要预防的隐患都有了妥善的准备和安排。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吸取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 政局动荡的教训,采取多种措施削弱地方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故选 A;契丹族对中原形成 的严重威胁属于民族矛盾,北宋统治者没有在民族矛盾问题上采取“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的措施,排除 B;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 C;D 不是北宋加强中 央集权的主要原因,排除。 48. 读图,如图中①②③依次对应的是 A. 军事;监察;财政 B. 财政;监察;军事 C. 监察;军事;财政 D. 财政;军事;监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北宋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结合所学可知,三司使 分割丞相财政权,枢密使分割丞相的军事权,御史中丞、知谏院负责监察,故 D 符合题意; 三司使分割丞相财政权,故排除 AC;枢密使分割丞相的军事权,故排除 B。 49. 北宋人尹源在《唐说》中说:“夫弱唐者, 诸侯也”。宋初为了防止“弱唐”局面再次 出现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派文臣任知州 B. 设置参知政事 C. 派三司使出任地方 D. 设置刺史 巡视地方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夫弱唐者, 诸侯也”可以看出,唐朝是由于地方节度使权力太大导致分裂割据, 联系所学可知,宋初为了防止“弱唐”局面再次出现而采取的措施是派文臣任知州,故答案 为 A 项;设置参知政事是分割宰相的权力,排除 B 项;三司使是中央官吏,分割宰相权力, 不是针对地方采取的措施,排除 C 项;西汉时期设置刺史巡视地方,排除 D 项。 【点睛】北宋时期为改变唐朝中期以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由中央派文官 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这一措施对解决中唐、五代以来藩镇跋扈的局面,对 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措施却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50. 北宋时期,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同时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 的地位。由此可知宋代 A. 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 B.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 实行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 D. 分散了机构的权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罢免宿将兵权,枢密院长官由文官出任,扩大科举 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地位等措施,体现了宋代“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C 选项正确;科举 制进一步发展只是部分内容,不是材料主旨,A 选项不符合题意;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分 散”机构的权力,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BD 两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5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记载,周成王封建鲁国,很重要的目的即在于使其“保彼东方,为周室辅“。 齐国受封时,召康公也一再对太公讲:“五侯九伯, 汝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西周封建韩 国时,周王也一再告诫韩侯“无废联命…… (gan)不庭方,以佐戒辟(意为整治不朝诸方 国,以显示辅佐君王才能). ——摘编 自周书灿《西周王朝国家结构探论》 材料二 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果,“富国 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秦国 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战国时期,国都未被他国攻破的只有秦国。秦国内部纷争较 少,从秦献公时起的 150 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赢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 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但也没有因王位的继承而引起 内部分裂。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 造成的结果。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秦朝建立后,确立郡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在郡县制下,地方管理层次分明,县 下有乡、里、什、伍组织。各级官员职责明确。中央的政令可以通达全国各地。汉时,虽然 郡县与分封并存,然而从武帝时代起,诸侯王在政治.上的影响甚微。汉承秦制,郡县制成为 汉代主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摘编自易宁《秦汉的统一-与罗马的征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封建”的含义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汉地方治理对古代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1)含义:实行分封制,将土地和人民封赐给诸侯。目的:稳定统治秩序,扩展统 治疆域,传播周文化。 (2)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地理位置优越;内部纷争较少,相对稳定;历代秦王 的励精图治。 (3)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 【解析】 【详解】(1)根据“周成王封建鲁国”可知封建指的是分封制,所以含义是实行分封制,将土地 和人民封赐给诸侯。实行的目的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为了稳定统治秩序,扩展统治疆域, 传播周文化。 (2)根据“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果”得出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根据“秦国地 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得出地理位置优越;根据“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 150 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赢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 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但也没有因王位的继承而引起内部分裂”得出内部纷争较 少,相对稳定;历代秦王的励精图治。 (3)“确立郡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在郡县制下,地方管理层次分明,县下有乡、里、什、伍组 织。各级官员职责明确。中央的政令可以通达全国各地”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汉地方治理 的意义主要是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