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4部分第11单元第31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4部分第11单元第31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第31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 ‎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黄金时期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2.“滞胀”时期 ‎20世纪70年代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3.调整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适当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 ‎[教材拓展]__“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 ‎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各国政府纷纷寻找医治这一新疾病的药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担任英国首相,率先采纳了货币学派的主张。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则以供应学派为依据,确立了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由于两人的经济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国的经济危机,并有一套理论体系支撑,因此经济学家们分别称之为“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实际上,“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有许多相同之处:二者都提倡“自由放任”,强调市场调节的作用,反对国家干预;二者都实行有利于富人的减税政策,因此都曾被攻击为“劫贫济富”;二者都大力增加军费开支,用加大政府消费来缓解危机。‎ 二、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 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 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 ‎3.历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20世纪70年代后受挫但是继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4.评价 ‎(1)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对社会稳定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福利国家”制度也有许多弊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 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表现 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 ‎3.作用 ‎(1)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2)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四、“新经济”的出现 ‎1.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展新兴产业;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2.形成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出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新经济”由此问世。‎ ‎3.特点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探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料一 凯恩斯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仅靠私人经济是不能达到经济最大化的,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以使国民收入全部用来生活消费和生产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的最大化。‎ ‎——何正斌《经济学300年》‎ 史料二 1973年危机以后,如果继续按照凯恩斯的办法去扩大社会需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失业,就势必会加剧通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物价上涨,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反过来实行缓和通货膨胀和控制物价上涨的紧缩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失业人数,甚至会加速触发新的经济危机。面对这种病症,凯恩斯主义一筹莫展。‎ ‎——高德步等《世界经济史》‎  (1)根据史料一,指出凯恩斯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这一理论的实践。‎ ‎(2)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济的“病症”和各国政府的解决办法。‎  (1)史料一中的关键信息“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说明凯恩斯认为政府需要通过干预经济的方式去纠正自由主义的弱点,以实现经济的最大发展。‎ ‎(2)史料二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 这表明凯恩斯主义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重新调整。‎  (1)定位:政府用经济办法调节有效需求,刺激消费,即国家对经济干预。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2)“病症”:“滞胀”。解决办法: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英美等国家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1)生产力发展: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美国形成了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2)生产关系调整:凯恩斯主义盛行,国家干预经济,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 ‎(3)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的进步和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4)阶级关系的变化:由于股票的分散和“新中间阶层”的兴起,阶级对立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以家国情怀感悟从福利国家到福利世界 ‎ 材料 “福利”——满足基本需求和提供社会保障的商品和服务——有多种来源:国家、市场(包括企业)、自愿的组织和慈善机构,以及血缘网络(包括家庭)。因此,把“社会福利”等同于“国家福利”就忽略了所有这些其他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的来源。一个社会的全部福利是所有这些的总合。其中一个福利部门的减弱并不必然意味着福利的净损失,因为,这可能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即只是把提供福利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因此近来在西方国家中所发生的事情主要是国家在总体福利项目中的主导地位的一种转变。 各种福利提供者之间的功能正在重新分配,而福利的总体水平将几乎仍然保持从前的规模。国家可能从直接提供福利的角色上退下来,鼓励雇主、自愿机构、家庭及其他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加]R·米什拉《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国家》‎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福利社会”的认识。‎ ‎【提示】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局限性和弊端日渐显露,各国重视对社会福利制度进行改革。虽然各国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的来看,各国的改革举措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的。用“选择性原则”代替“普遍性原则”,使社会福利切实流向最需要的人群。明确社会福利享受者的权责关系,推行与就业相关联的激励制度;最后是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以减少公共开支。改革之后,国家所承担的职责有所下降,而社会组织担负的职责有所上升,社会福利制度进一步完善。‎ ‎ 对“福利国家”制度的评价 积极作用 ‎(1)福利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缓和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2)扩大社会消费,推动经济的发展。“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使居民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福利,使他们在生活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从而可以促进社会消费,推动经济发展 消极影响 ‎(1)政府开支迅速增加,使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国债急剧膨胀,导致税收负担过重 ‎(2)福利制度是一种奖懒罚勤的不合理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风气和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竞争精神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加强对公路、铁路和电力的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电信、电力、铁路运输、煤气和自来水供应等公用事业实行国有化政策。材料反映了英国(  )‎ A.为应对经济危机持续影响采取措施 B.顺应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 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发展方向 D.强化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 D [20世纪30年代,英国是为了渡过经济危机而采取题干中的措施,‎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并不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电信、电力、铁路运输、煤气和自来水供应”可以判断是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新科技革命不相吻合,故B项错误;英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了强化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故D项正确。]‎ ‎2.二战后,英国实施国有化的程序各不相同,但大多数由政府新建立的公司来经营这些企业。如钢铁企业就全部由政府持股建的“大不列颠钢铁公司”接管,原有的股东得到政府特别发行的债券作为补偿。这反映出二战后英国(  )‎ A.遏制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局部调整 C.确立了公有制主导地位 D.逐步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 B [根据材料“英国实施国有化的程序各不相同”“原有的股东得到政府特别发行的债券作为补偿”可知,二战后英国通过国有化来干预经济,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故选B项。]‎ ‎3.德国政府希望利用“工业4.0”的巨大潜力来夯实德国制造的基石。如果零件本身能够与生产设备进行交互,或者如果零件在需要修理时能够自我完成修理,当人、机器和工业生产过程能够实现智能联网,那么就实现了“工业4.0”。这表明德国经济的变革(  )‎ A.兼顾到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 B.突出了信息革命的效用 C.致力于挖掘德国经济的潜能 D.构建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B [根据材料“交互”“智能联网”可知德国经济的变革突出了信息革命的效用,故B项正确。]‎ ‎4.下表为1947年至2000年美国制造业产值及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单位:十亿美元)。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  )‎ 年份 制造业 总产值 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1947‎ ‎60‎ ‎30‎ ‎1980‎ ‎527‎ ‎24‎ ‎1993‎ ‎1 118‎ ‎17.6‎ ‎2000‎ ‎1 566.6‎ ‎15.8‎ A.技术革新步伐减缓   B.国际竞争日益加剧 C.产业结构调整加速 D.知识经济开始崛起 C [材料中制造业总产值迅速增长,说明产业技术革新快,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情况,与国际竞争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制造业总产值虽迅速增长,但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却不断减少,这说明美国国民经济中制造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故C项正确;知识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且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故D项错误。]‎ ‎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 ‎2.内容 ‎(1)农业 ‎①措施: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②结果:农业有所好转,但冒进思想和恶劣气候使其再度出现危机。‎ ‎(2)工业 ‎①措施: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②局限性: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3)政治: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进行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活动。‎ ‎3.评价 ‎(1)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 和开创性。‎ ‎(2)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 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 ‎2.结果 ‎(1)冲击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军事实力、综合国力增强,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 ‎(2)由于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和过分追求稳定,改革步伐缓慢下来,经济发展停滞下降,苏联陷入困境。‎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内容 经济 制定“加速发展战略”‎ 政治 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倡导“民主化、公开性”;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国家结构 提出“更新联盟”的构想 ‎2.影响 ‎(1)“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国家政权发生质变,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 ‎(2)1991年12月21日,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2.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和挫折 ‎►探究 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史料一 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组作为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他毕竟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 史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史料三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一是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的?‎ ‎(2)根据史料二,指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结果如何?‎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三是如何评价戈尔巴乔夫改革的?‎  (1)史料一反映了对赫鲁晓夫改革的全面认识和评价。解读史料应注意转折词“但是”的运用。史料一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改革者,同时也说明赫鲁晓夫是一位失败的改革者。‎ ‎(2)史料二反映了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在重工业方面,特别是在军事工业方面,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未得到解决。‎ ‎(3)史料三反映了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否定,‎ 形象地说明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1)评价: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不会成功。‎ ‎(2)重点:放在重工业上。结果:导致苏联人民生活水平落后。‎ ‎(3)评价: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指向“肿瘤”,“肿瘤”是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体现了戈尔巴乔夫改革否定了党的领导,否定了社会主义方向,从而造成苏联解体。‎ ‎ 战后苏联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 项目 ‎“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劳动者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以家国情怀感悟赫鲁晓夫进行的农业改革 ‎ 材料 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 ‎——摘编自《苏联真相》‎ 思考:根据材料,指出苏联农业改革的特征。‎ ‎【提示】 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调整农产品收购制度;种植玉米。‎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改革的缺失和经验教训 ‎(1)缺失:①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模式”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增加了改革的阻力;②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③戈尔巴乔夫急于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 ‎(2)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1957年,赫鲁晓夫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中央部所辖企业下放给经济行政区和地方管理;1961年,又把全国分为17个大经济区,设立国民经济工作协调和计划委员会直接领导;1963年,把105个经济行政区合并为47个,设立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 A.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 B.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 C.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 D.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 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赫鲁晓夫经济改革中的经济区划分前后变化很大,管理这些经济区的部门也在变化。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故D项正确。]‎ ‎2.1955年,苏联《关于修改农业计划工作方法》的决议规定:农业发展由各区执行委员会下达计划任务,由集体农庄和农庄庄员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国家计划委员会只负责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协调平衡工作。由此可推知,这一做法(  )‎ A.恢复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B.提高了庄员的生产积极性 C.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 B [根据材料“由集体农庄和农庄庄员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国家计划委员会只负责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协调平衡工作”可知,农民由此获得了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这必然有利于庄员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故B项正确。]‎ ‎3.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试图(  )‎ A.发展私营企业    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C.放弃斯大林体制 D.推行市场经济体制 B [根据材料“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可知,苏联政府试图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故B项正确。]‎ ‎4.1990年莫斯科的第一家麦当劳开业,数千人排着长队等待就餐。一位公民回忆道:“我们在烈日下等了8个小时,这对我来说不是问题,因为为了获得配给的糖和茶叶,我们经常要站上几天。”这反映了(  )‎ A.快餐业开始改变苏联人的饮食习惯 B.苏联政府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资本 C.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D.苏联经济结构失调的局面没有改变 D [由材料可知,买麦当劳、茶叶、糖等生活用品仍然很困难,这说明经过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重工业发达、农业和轻工业停滞的局面,因此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故D项正确。]‎ ‎2015—2019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点 卷别 命题角度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全国卷Ⅰ ‎—‎ 全国卷Ⅱ ‎—‎ 全国卷Ⅲ ‎2019·二战后法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2017·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苏联经 济改革 全国卷Ⅰ ‎—‎ 全国卷Ⅱ ‎2017·《赫鲁晓夫回忆录》不同年代的不同版本 全国卷Ⅲ ‎2018·二战后苏联经济并未摆脱“斯大林模式”;2017·赫鲁晓夫农业方面的改革 ‎1.从考查内容看:高考命题集中在二战后资本主义政策的新变化和赫鲁晓夫改革。‎ ‎2.从考查题型看:高考命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3.从命题特点看: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和苏联经济改革,与社会热点问题联系紧密。‎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练点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 (2019·全国卷Ⅲ)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 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 A [根据材料可知,当时法国经济陷入“滞胀”,但密特朗仍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这只会加剧经济的恶化,故A项正确。]‎ 练点2:苏共二十一大通过的七年计划 ‎ (2018·全国卷Ⅲ)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A [根据材料可知苏共二十一大后,苏联仍将重点放在工业化发展方面,尤其注重重工业的发展,且仍是通过行政命令发展经济,这说明七年经济计划并未摆脱“斯大林模式”,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提出的,且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应对举措是1949年建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强调的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与题干中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仅提到了七年计划的内容,不能反映出这种计划的结果,所以根据材料不能判断出是否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故D项错误。]‎ ‎ ‎ 题号 命题特点 练点1‎ 计量史学 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下降,物价上涨,说明20世纪70年代法国出现了“滞胀”现象 练点2‎ 以史为鉴 吸取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今天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挖掘历史题源 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 练点3: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 (2017·全国卷Ⅲ)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A [由材料可知,针对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美国政府呼吁“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这体现了美国政府逐步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从而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故A项正确。]‎ 练点4:《赫鲁晓夫回忆录》的史料价值 ‎ (2017·全国卷Ⅱ)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D [材料“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说明《回忆录》在不同年代被多次修改,这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故D项正确;《回忆录》带有作者个人主观色彩,且版本内容受时代局限,故A项错误;《回忆录》被多次修改,其可信度未必比相关研究著作高,故B项错误;版本新旧与接近历史真相无必然关系,故C项错误。]‎ ‎ ‎ 题号 命题特点 练点3‎ 历史现象 尼克松“还权于州和地方”,扩大地方和州政府的自主性 提示本质 使联邦政府更有力地宏观领导美国经济、减轻联邦政府负担,增加联邦政府财政收入 练点4‎ 史料辨析 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 史料解读 任何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的,史料解读需剔除干扰信息和错误信息 史料推论 推导过程必须有着清晰的内在推演思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前总统竞选中,候选人的品德、魅力是取胜的关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因素的重要性明显下降,选民更多关注候选人对国家财政资金如何分配的许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对苏联威胁的担忧 C.福利政策已经深入人心 D.第三产业不断兴起 A [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选民更多关注候选人对国家财政资金如何分配的许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后,国家直接、间接与垄断资本发生关系,实现对国家经济的管理和调节,故A项正确。]‎ ‎2.(2019·洛阳统考)1946年法国实行了电力工业国有化,将1 390家私营电力企业收归国有,成立了法国电力公司(EDF),并被授权为半垄断式国营企业,在输电和电网方面享有垄断权;在发电方面,除工业企业自备电厂和罗讷河国家公司的水电站外,其余也都由EDF管理和经营。这一措施(  )‎ A.表明法国放弃了市场的调节作用 B.适应了欧洲一体化的要求 C.推动了战后法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D.体现了战后工党的经济主张 C [材料中法国实行国有化,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故A项错误;材料中法国实行国有化,没有涉及欧洲国家合作加强,因此与欧洲一体化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法国实行国有化,有利于克服市场调节的弊端,从而推动了战后法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故C项正确;战后工党主张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与材料政府的干预无关,故D项错误。]‎ ‎3.(2019·衡水中学全国统考)撒切尔夫人就任英国首相后,将20家大型国企私有化,包括捷豹汽车、英国电讯、英国石油及工厂和港口等。这些公司在上市时,把股价故意定得偏低,并面向所有的人销售。这一举措(  )‎ A.加强了国家干预力度    B.扩大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C.恢复了“自由放任”政策 D.提高了国民的工资收入 B [根据材料“将20家大型国企私有化”可知国家减少了干预,故A项错误;材料“这些公司在上市时,把股价故意定得偏低,并面向所有的人销售”说明撒切尔夫人利用市场实现国企私有化,故B项正确;“自由放任”政策是对市场的不干预,材料“把股价故意定得偏低”和“大型国企私有化”也是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错误;材料“把股价故意定得偏低,并面向所有的人销售”说明提高的是国民的财产性收入而不是工资收入,故D项错误。]‎ ‎4.有研究者指出,赫鲁晓夫“肯定没有把扫除他前任所建立的那种政治体制当成自己的任务,相反,‎ 为了巩固他自己的权力以及实施某些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他还充分利用了这种体制的独裁主义结构。”该观点意在说明赫鲁晓夫(  )‎ A.建立了新的官僚政治体制 B.加强苏联政治经济的集权 C.不自觉地延续“斯大林模式”‎ D.改革使苏联经济失去活力 C [根据材料“肯定没有把扫除他前任所建立的那种政治体制当成自己的任务……他还充分利用了这种体制的独裁主义结构”可知,赫鲁晓夫并未打算扫除“斯大林模式”,反而充分利用了“斯大林模式”,故C项正确。]‎ ‎5.1993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难以决断的岁月》一书中写道:“经济方面的改革,如果从农业、轻工业、食品工业方面开始改革,也就是从最有效、最快速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途径进行改革,那就要好得多。”这说明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  )‎ A.需转变经济管理关系 B.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C.突破口选择不当 D.需要优化经济结构 C [由材料可知,戈尔巴乔夫反思经济改革应该选择“从农业、轻工业、食品工业方面开始改革”,即选对经济改革的突破口,故选C项。]‎ ‎6.‎ 年份 电力 石油 钢 汽车 拖拉机 纺织品 鞋子 ‎ ‎1976-1978‎ ‎5‎ ‎5‎ ‎2.4‎ ‎3.1‎ ‎4.6‎ ‎1.4‎ ‎2‎ ‎1981-1983‎ ‎3‎ ‎0.8‎ ‎1.1‎ ‎0‎ ‎1.6‎ ‎0.2‎ ‎0‎ 上表是1976-1983年苏联主要工业产品的年均增长率统计表(单位:%)。这表明当时苏联(  )‎ A.以发展轻工业为重 B.国民经济比例协调 C.开始进行经济改革 D.工业发展速度减慢 D [根据材料可知,与1976-1978年相比较来看,1981-1983年苏联主要工业品的增长率下降,反映出其工业发展速度减慢,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苏联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 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苏联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执政之后,苏联开始进行改革,排除C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