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18-2019学年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产物是 ( )‎ A、NaOH B、Na2O C、Na2O2 D、Na2CO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硅酸可由二氧化硅与水反应制得 B. Na2SiO3是硅酸盐,但不能溶于水 C. 硅是非金属元素,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D. 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玛瑙 ‎3.Cl2用来消毒生活用水的原因是 ( )‎ A.Cl2能杀灭细菌 B.Cl2有毒 C.Cl2是氧化性很强的气体  D.Cl2与水反应生成HClO有强氧化性,可杀灭水中的细菌 ‎4、下列氯化物中不能用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而制得的是( )‎ A. CuCl2 B. FeCl2 C. MgCl2 D. KCl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钠保存在煤油里的原因之一是它极易与氧气反应 B. 铝在空气中很容易燃烧 C. 镁表面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 D.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3O4‎ ‎6. 下列检验Fe3+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加入NaOH溶液,生成灰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B. 加入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C. 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显示红色 D. 加入氨水,生成红褐色沉淀 ‎7.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 ‎ A.Na和O2 B.Na2CO3和HCl ‎ C.AlCl3和NaOH D.NaOH和NaHCO3‎ ‎8、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A. AlO2- B.Cu2+ C. Al3+ D. Mg2+ ‎ ‎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硬铝 B.黄铜 C. 钢铁 D.金箔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硅在自然界中常以单质形式存在 B.SiO2是酸性氧化物, 所以不与任何酸反应 C.可用Na2SiO3溶液和CO2反应来制备H2SiO3‎ D.NaOH溶液可以盛装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 ‎11.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选用的试剂是 ( ) ‎ A.稀盐酸溶液 B.稀硝酸溶液 C.稀氨水 D.稀氢氧化钠溶液 ‎12.为了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3,最好的方法是向此溶液中( )‎ A、通入氯气; B、加入Zn; C、加入Fe; D、加入Cu ‎13.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 )‎ ‎  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 ‎  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 ‎  C.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  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14.相同质量的两份铝粉,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的氢气在 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之比是( )‎ ‎ A、 1:1 B、 1:6 C、 2:3 D 、 3:2‎ ‎15. 在实验室里,要想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 A、石灰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 D、氨水 ‎16. 含有HCl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和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的大致图像为 ( ) ‎ ‎17. 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e3O4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 B.Fe(OH)2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C.Fe2(SO4)3与KSCN反应产生血红色沉淀 D.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 ‎18.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 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a+H2O===Na++OH-+H2↑‎ B.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H2O≒2H++Cl-+ClO-‎ C. AlCl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 D. 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Cu2+===2Na++Cu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B. 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C. 在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一定含SO D. 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20、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常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黄 B. 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 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之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D. SO2通入饱和H2S溶液中析出浅黄色沉淀说明SO2具有氧化性 ‎21.下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的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 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 C. 氨水很稳定,将烧瓶内的红色溶液加热颜色不会发生变化 D. 形成“喷泉”的主要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22. 把铁、铜、盐酸、FeCl3、FeCl2和CuCl2溶液混在一起,铁有剩余,则溶液中所含最多的阳离子是( )‎ A.H+ B. Cu2+ C.Fe3+ D. Fe2+‎ ‎23. 在标准状况下将2.24 LCO2通过一定量的固体过氧化钠后收集到1.68L气体,则收集到的 气体中O2 的体积为( )‎ ‎ A.0.28L B.0. 56L C.1.12L D.2.24L ‎24、200mL 1mol•L—1的氯化铝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2mol•L—1的NaOH溶液,最终产生7.8g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 ‎ ①350mL ②90mL ③150mL ④200mL ‎ A.只有①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5.1.92g铜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mL气体(标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积可能是 ( )‎ A.504mL B.168mL C.336mL D.224mL 第Ⅱ卷 二、填空题(共50分)‎ ‎26、(10分)有三种金属单质A、B、C,其中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B、C是常见金属。三种金属单质A、B、C能与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之间发生如下转化关系(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H ____________; G__________;乙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F溶液与气体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7. (15分)实验室通常采用以下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回答下列问题:‎ ‎ ‎ ‎(1)写出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反应中MnO2发生______(填“氧化”或“还原”,下同)反应,Cl2是______产物。‎ ‎(3)装置C中所装试剂为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氯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中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上常用氯气与石灰水反应制备漂白粉,而久置漂白粉容易失效,请写出漂白粉失效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8.(13分)实验室用图示装置制取干燥的氨气:‎ ‎(1)实验室制备氨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想制得干燥的氨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填“甲”“乙”或“丙”),不能用乙装置干燥氨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检验试管C中氨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管口放置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收集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收集氨气的原理是向下排空气法 B.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C.当烧杯中的水变红时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D.该装置会形成红色喷泉 ‎29.(12分,每空2分) 在一定质量的AlCl3和MgCl2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1)O-X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Y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成Mg(OH)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g;‎ ‎ (4)X=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期末试卷答案 一、 选择题(共25道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D B A A D A D C D C D A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D C A A C D B B C 二、非选择题(共4道题,共50分)‎ ‎26、(10分)‎ (1) ‎ A Na ;H Fe(OH)3 ;G FeCl3 ;乙 Cl2 ;(每空1分)‎ ‎(2)反应①:Fe+2HCl=FeCl2+H2↑ (2分)‎ 反应②:2Al+2NaOH+2H2O=2NaAlO2+3H2↑ (2分)‎ ‎(3)2Fe2++Cl2=2Fe3++2Cl- (2分)‎ 27、 ‎(15分)‎ ‎(1)MnO2+4HCl(浓)=MnCl2+Cl2↑+2H2O(2分)‎ ‎(2)还原 (1分);氧化(1分)‎ ‎(3)饱和食盐水 (1分);吸收Cl2中混有的HCl(2分)‎ ‎(4)在集气瓶口放置一片湿润的淀粉KI试纸,若试纸变蓝,则已收集满(2分)‎ ‎(5)Cl2+2OH-=Cl-+ClO-+H2O (2分)‎ ‎(6)Ca(ClO)2+CO2=CaCO3↓+2HClO (2分) ; 2HClO=2HCl+O2↑ (2分)‎ ‎28、(13分)‎ ‎(1)2NH4Cl+Ca(OH)2=CaCl2+2NH3↑+H2O (2分)‎ ‎(2)N2+3H2 ≒ 2NH3 (2分)‎ ‎(3)丙 (1分) ; 2NH3+H2SO4=(NH4)2SO4 (2分)‎ ‎(4)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已收集满 ‎(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生成,则说明已收集满)(2分)‎ ‎(5)防止空气与氨气对流,收集不到纯净的氨气 (2分)‎ ‎(6)D (2分)‎ ‎29、(12分,每空2分)‎ ‎(1)Al3++3OH-=Al(OH)3↓ (2分) ; Mg2++2OH-=Mg(OH)2↓ (2分)‎ ‎(2)Al(OH)3+OH-=AlO2-+2H2O (2分)‎ ‎(3)5.8 (2分)‎ ‎(4)0.5 (2分) ; 0.6 (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