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中高考一模化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中高考一模化学

2017 年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中高考一模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 1.(6 分)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积累了不少对化学物质变化的认识.例如,晋代炼丹家、医 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这句话中的丹 砂指的是 HgS,下列关于这句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 B.这个过程是可逆反应 C.这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D.“丹砂烧之成水银”过程中还可能产生 SO2 解析:A.反应中涉及 HgS 的分解和生成,为化学变化,故 A 错误; B.HgS Hg+S 与 Hg+S=HgS 的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故 B 错误; C.丹砂烧之成水银,发生 HgS Hg+S,为分解反应,温度降低时,又可发生 Hg+S=HgS, 为化合反应,无复分解反应,故 C 错误; D.“丹砂烧之成水银”的过程中,分解生成的 S 可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故 D 正确。 答案:D 2.(6 分)下列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错误的是( ) 选项 有机物 同分异构体数目 A 分子式为 C5H12 3 B 分子式为 C5H10,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5 C 分子式为 C4H10O,能与 Na 反应生成氢气 4 D 分子式为 C4H8O2,能与 NaHCO3 反应 3 A.A B.B C.C D.D 解析:A、戊烷有 3 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正戊烷、异戊烷与新戊烷,故 A 正确; B、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为戊烯,分别为 1﹣戊烯、2﹣戊烯、2﹣甲基﹣1﹣丁 烯、2﹣甲基﹣2﹣丁烯、3﹣甲基﹣1﹣丁烯,故总共有 5 种,故 B 正确; C、能与 Na 反应生成氢气,说明为醇类,C4H10O 可写成 C4H9OH,丁基的个数为 4,故总共应 有 4 种醇,故 C 正确; D、能与 NaHCO3 反应说明为羧酸,C4H8O2 可写成 C3H7COOH,丙基有 2 种,故 D 错误。 答案:D 3.(6 分)某同学进行 SO2 的性质实验.在点滴板 a、b、c 处分别滴有不同的试剂,再向 Na2S O3 固体上滴加数滴浓 H2SO4 后,在整个点滴板上盖上培养皿,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试剂 实验现象 a 品红溶液 红色褪去 b 酸性 KMnO4 溶液 紫色褪去 c NaOH 溶液(含 2 滴酚酞) 红色褪去 A.浓硫酸与 Na2SO3 固体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a、b 均表明 SO2 具有漂白性 C.c 中只可能发生反应:SO2+2OH﹣═SO3 2﹣+H2O D.c 中所得溶液的离子浓度一定存在关系:c(Na+)+c(H+)=2c(SO3 2﹣)+c(HSO3 ﹣)+c(OH﹣) 解析:A、浓硫酸与 Na2SO3 固体发生生成硫酸钠和二氧化硫,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 A 错误; B、二氧化硫与高锰酸钾是发生氧化还原而褪色;二氧化硫与品红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所 以 a 是漂白性、b 是还原性,故 B 错误; C、也可能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所以 c 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性酸碱中和,也可能是二 氧化硫的漂白性,故 C 错误; D、根据电荷守恒,c 中所得溶液的离子浓度一定存在关系:c(Na+)+c(H+)=2c(SO3 2﹣)+c(HSO3 ﹣)+c(OH﹣),故 D 正确。 答案:D 4.(6 分)下列污水处理的方法中,表示其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混凝法,用明矾做混凝剂:Al3++3H2O⇌ Al(OH)3+3H+ B.中和法,用过量 CO2 中和碱性废水:CO2+2OH﹣═CO3 2﹣ C.沉淀法,用 Na2S 处理含 Hg2+废水:Hg2++S2﹣═HgS↓ D.氧化还原法,用FeSO4 将酸性废水中Cr2O7 2﹣还原为Cr3+:Cr2O7 2﹣+6Fe2++14H+═2Cr3++6Fe3++7H2O 解析:A.用明矾做混凝剂,发生离子反应为 Al3++3H2O⇌ Al(OH)3+3H+,故 A 正确; B.用过量 CO2 中和碱性废水的离子反应为 CO2+OH﹣═HCO3 ﹣,故 B 错误; C.用 Na2S 处理含 Hg2+废水的离子反应为 Hg2++S2﹣═HgS↓,故 C 正确; D. 用 FeSO4 将 酸 性 废 水 中 Cr2O7 2 ﹣ 还 原 为 Cr3+ 的 离 子 反 应 为 Cr2O7 2 ﹣ +6Fe2++14H+ ═ 2Cr3++6Fe3++7H2O,故 D 正确。 答案:B 5.(6 分)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 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结论 A 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醋酸铅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水沉淀 不消失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B 测定浓度均为 0.1mol•L﹣1 CH3COONa 与 HCOONa 溶液的 pH, CH3COONa 溶液的 pH 较大 酸性:CH3COOH > HCOOH C 苯酚的浊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溶液变为无色 酸性:苯酚>碳酸氢 钠溶液 D 向浓度均为 0.1mol•L﹣1 NaCl 和 NaI 混合溶液中滴加 3 滴 0.1mol•L﹣1 AgNO3 溶液,出现黄色沉淀 溶解度:AgI<AgCl A.A B.B C.C D.D 解析:A.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醋酸铅溶液,发生变性,为不可逆过程,则产生白色沉淀,加水 沉淀不消失,故 A 正确; B.等浓度时,盐的水解程度越大,对应酸的酸性越弱,由 CH3COONa 溶液的 pH 较大可知,酸 性:CH3COOH<HCOOH,故 B 错误; C.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由苯酚的浊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溶液变为无色,可知酸性: 苯酚>碳酸氢钠溶液,故 C 正确; D.Ksp 小的先沉淀,由出现黄色沉淀,可知溶解度:AgI<AgCl,故 D 正确。 答案:B 6.(6 分)已知 W、X、Y、Z 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 同主族,X、Y、Z 同周期, 其中只有 X 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X>Y>Z B.酸性:W 的含氧酸强于 Z 的含氧酸 C.稳定性:Z 的气态氢化物强于 Y 气态氢化物 D.X 与 Z 形成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解析:A.W 为 H 或 B,原子半径较小,故 A 错误; B.如 W 为 H,不存在含氧酸,如为 B,则对应的含氧酸为弱酸,故 B 错误; C.Y、Z 同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 Z 的非金属性较强,对应的氢化物较稳定,故 C 正确; D.如 X 为 B 在,如为 BCl3 等,则为共价化合物,故 D 错误。 答案:C 7.(6 分)如图是工业“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易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流程中试剂 a 为 NaOH 溶液,试剂 b 为盐酸 B.操作 2 的具体方法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C.操作 3 是将晶体置于 HCl 气体氛围中脱水 D.电解 MgCl2 时,阳极生成 Cl2,阴极生成 Mg 解析:试剂a为氢氧化钙加入到海水或苦卤中沉淀镁离子,操作1是过滤得到氢氧化镁沉淀, 加入试剂 b 盐酸溶解,通过操作 2 为浓缩蒸发、冷却结晶方法得到氯化镁晶体,操作 3 是在 氯化氢气流中脱水得到氯化镁固体,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备镁, A.试剂 a 应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碱性强价格高,试剂 b 为盐酸溶解氢氧化镁沉淀,故 A 错误; B.操作 2 是从溶液中得到溶质晶体的操作,方法是加热浓缩蒸发、冷却结晶得到氯化镁晶体, 故 B 正确; C.操作 3 为氯化氢气流中加热氯化镁晶体失去结晶水,故 C 正确; D.电解熔融氯化镁,阳极是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镁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电子生成镁,故 D 正确。 答案:A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作答; 第 33 题-39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8.(15 分)Mg3N2 是一种在工业上应用非常广泛的离子化合物,室温下为黄绿色固体,遇水发 生水解反应,需密封保存.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 N2,并用 N2 制备 Mg3N2. (1)已知饱和NH4Cl溶液与NaNO2 晶体混合加热可制备氮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饱和氯化铵溶液与亚硝酸钠晶体混合加热制备氮气,根据氮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守恒,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NO2+NH4Cl NaCl+N2↑+2H2O。 答案:NaNO2+NH4Cl NaCl+N2↑+2H2O (2)装置 B 的作用是 ,装置 D 中所装的试剂名称是 ,实验开始时,需要排除装置内 的氧气,为了达到此目的,在装置 C 中盛放了酸性 FeCl2 溶液,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 。 解析:B 为安全瓶,可防止倒吸,产生的氮气需干燥才能通入玻璃管中反应,D 为干燥氮气 的装置,选用浓硫酸作干燥剂;C 中放氯化亚铁是为了检验装置中的空气是否除尽,若有氧 气,二价铁会被氧化为三价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Fe2++O2+4H+═4Fe3++2H2O。 答案:防止发生倒吸 浓硫酸 4Fe2++O2+4H +4Fe3+2H2O (3)实验结束后,取装置 E 的硬质玻璃管中的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把润湿的 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实验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氮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Mg3N2+6H2O=2NH3↑+3Mg(OH)2↓, 把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可观察到试纸变蓝, 答案:试纸变蓝;Mg3N2+6H2O=2NH3↑+3Mg(OH)2↓ (4)你认为产物中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请设计实验证明: 。 解析:固体于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以除去 Mg3N2;弃去上层清液,加入盐酸,观察是否 有气泡产生,该操作的目的是验证产物中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若有应该产生气泡。 答案: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振荡,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若 有气泡产生,则 证明产物中含有未反应的镁;若没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产物中没有未反应 的镁 (5)写出 E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3N2 的电子式为 。 解析:A 装置制备氮气,B 为安全瓶,防止 C 中的溶液倒吸进入 A 中,C 中放氯化亚铁是为 了检验装置中的空气是否除尽,D 中浓硫酸干燥氮气,E 装置中氮气与 Mg 反应生成氮化镁, 加热条件下装置中氧气与 Mg 反应生成 MgO,应先用氮气排尽装置内空气后再制备氮化镁,E 装置为氮气与镁高温加热发生反应生成氮化镁的装置,反应的方程式为 3Mg+N2 Mg3N2, 氮化镁的电子式为 。 答案:3Mg+N2 Mg3N2 9.(16 分)NH3 可用于制造硝酸、纯碱等,还可用于烟气脱硝. (1)NH3 催化氧化可制备硝酸. ①NH3 氧化时发生如下反应: 4NH3(g)+5O2(g)=4NO(g)+6H2O(g)△H1=﹣907.28kJ•mol﹣1 4NH3(g)+3O2(g)=2N2(g)+6H2O(g)△H2=﹣1269.02kJ•mol﹣1 则 4NH3(g)+6NO(g)=5N2(g)+6H2O(g)△H3= . ②NO 被 O2 氧化为 NO2.其他条件不变时,NO 的氧化率[α(NO)]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1 所示.则 p1 p2(填“>”、“<”或“=”);温度高于 800℃时,α(NO)几乎为 0 的原因 是 。 解析:①4NH3(g)+5O2(g)═4NO(g)+6H2O(g)△H1=﹣907.28kJ•mol ﹣ 1 ;②4NH3(g)+3O2(g)═ 2N2(g)+6H2O(g)△H2=﹣1 269.02kJ•mol﹣1;目标反应的反应热为: =1811.63 kJ•mol﹣1,②温度相同时 p1 的一氧化氮的氮率大,所以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 p1> p2;α(NO)几乎为 0 的原因是无二氧化氮,NO2 几乎完全分解。 答案:﹣1811.63 kJ•mol﹣1 > NO2 几乎完全分解 (2)“候氏”制碱工艺示意图如图 2 所示.“碳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联 合 制 碱 工 艺 示 意 图 如 图 2 所示,“碳化”时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CO2+NH3+H2O+NaCl═NaHCO3↓+NH4C1。 答案:CO2+NH3+H2O+NaCl═NaHCO3↓+NH4C1 (3)利用反应 NO2+NH3→N2+H2O(未配平)消除 NO2 的简易装置如图 3 所示.电极 b 的电极反应式 为 ;消耗标准状况下 4.48L NH3 时,被消除的 NO2 的物质的量为 mol。 解析:电极 b 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二氧化氮转化生成氮气,电极反应式为 2NO2+8e﹣+4H2O ═8OH﹣+N2;标准状况下 4.48L NH3 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 4NH3~3NO2,所以被消除的 NO2 的物质的量为 =0.15mol。 答案:2NO2+8e﹣+4H2O═8OH﹣+N2 0.15 (4)合成氨的原料气需脱硫处理.一种脱硫方法是:先用 Na2CO3 溶液吸收 H2S 生成 NaHS;NaHS 再与 NaVO3 反应生浅黄色沉淀、Na2V4O9 等物质.生成浅黄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NaHS 再与 NaVO3 反应生浅黄色沉淀是硫单质和 Na2V4O9,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化学方 程式为:2NaHS+4NaVO3+H2O═Na2V4O9+2S↓+4NaOH。 答案:2NaHS+4NaVO3+H2O═Na2V4O9+2S↓+4NaOH (5)25℃时,pH=2 的盐酸和醋酸各 1mL 分别加水稀释,pH 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 4 所 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 I 代表盐酸的稀释过程 B.a 溶液的导电性比 c 溶液的导电性强 C.a 溶液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强于 b 溶液 D.将 a、b 两溶液加热至 30℃, c(Cl−) c(CH3COO−)变小。 解析:A.溶液稀释时,醋酸进一步电离,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盐酸的离子浓度,故曲线 I 代表盐酸的稀释过程、II 应为醋酸稀释时的 pH 值变化曲线,故 A 正确; B.稀释后盐酸溶液中氯离子、氢离子浓度减小,则溶液导电性较弱,故 a 溶液的导电性比 c 溶液的导电性强,故 B 正确; C.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则 a 点溶液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能力小于 b,故 C 错误; D.升高温度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而氯离子浓度基本不变,则 c(Cl−) c(CH3COO−)的比值减小,故 D 正确。 答案:C 10.(12 分)锡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已知:Sn 的熔点为 231℃;Sn2+ 易水解、易被氧化;SnCl4 极易水解、熔点为﹣33℃、沸点为 114℃.请按要求回答下列相 关问题: (1)用于微电子器件生产的锡粉纯度测定:①取 1.19g 试样溶于稀硫酸中(杂质不参与反应), 使 Sn 完全转化为 Sn2+;②加入过量的 Fe2(SO4)3;③用 0.1000mol/L K2Cr2O7 溶液滴定(产物中 Cr 呈+3 价),消耗 20.00mL.步骤②中加入 Fe2(SO4)3 的作用是 ;此锡粉样品中锡的质量 分数 。 解析:Fe2(SO4)3 将 Sn2+全部氧化为 Sn4+,再用溶液 K2Cr2O7 溶液滴定,将 Fe2+氧化为 Fe3+, 设粉中锡的质量分数为 x,则: 3Sn~3Sn2+~6Fe3+~6Fe2+~K2Cr2O7 3×119g 1mol 1.19g×x 0.100mol/L×0.02L 故 3×119g:1.19g×x=1mol:0.100mol/L×0.02L 解得 x=60%。 答案:将 Sn2+全部氧化为 Sn4+ 60% (2)用于镀锡工业的硫酸亚锡(SnSO4)的制备路线如图: ①步骤Ⅰ加入 Sn 粉的作用: 及调节溶液 pH。 ②步骤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 。 ③步骤Ⅲ生成 SnO 的离子方程式: 。 ④步骤Ⅳ中检验 SnO 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证明已洗净。 ⑤步骤Ⅴ操作依次为 、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解析:由于 Sn2+易水解、易被氧化,加入盐酸,抑制 Sn2+水解,加入 Sn 粉可以与盐酸反应, 调节溶液 pH,还防止 Sn2+被氧化,步骤Ⅱ为过滤,得 SnCl2 溶液,向其中加碳酸氢钠,调节 溶液 pH,使 Mn 元素以 SnO 形式沉淀,再过滤洗涤得纯净的 SnO,加稀硫酸,得 SnSO4 溶液, 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制得 SnSO4 晶体,滤液 D 中含有大量的 NaCl 等。 ①由信息可知,Sn2+易被氧化,加入 Sn 粉除调节溶液 pH 外,还防止 Sn2+被氧化;②步骤Ⅱ 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漏斗、玻璃棒,③得到沉淀是 SnO,Sn 元素化合价 为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变质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Sn(OH)2 与二氧化碳,Sn(OH)2 再脱水 得到 SnO,反应离子方程为:Sn2++2HCO3 ﹣=SnO↓+2CO2↑+H2O,④沉淀为 SnO 表面附着着 Cl﹣, 要想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用硝酸、硝酸银溶液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 Cl﹣,具 体方案为:取最后一次滤液少许于试管中,依次滴加足量硝酸、少量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无 白色沉淀,说明洗涤干净,⑤由流程图可知,操作 V 是从溶液中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只能 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 答案:防止 Sn2+被氧化 漏斗、玻璃棒 Sn2++2HCO3 ﹣=SnO↓+2CO2↑+H2O 取最后一次滤 液少许于试管中,依次滴加足量硝酸、少量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无白色沉淀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11.(15 分)已知 A、B、C、D、E 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 中 A 元素原子的核外 p 电子数比 s 电子数少 1.C 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D 原子次外层电子 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 倍,E 是第Ⅷ族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 (1)写出基态 C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解析:氟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s22s22p5。 答案:1s22s22p5 (2)A、B 两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因是 。 解析:N、O 两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因氮元素的 2p 轨道处于半满状态,所以氮的第一电离 能大于氧的第一电离能,所以大到小的顺序为 N>O。 答案:N>O;N 原子的 2p 能级处于较稳定的半满状态 (3)已知 DC4 常温下为气体,则该物质的晶体类型是 ,组成微粒的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 类型为 ,空间构型是 。 解析:已知四氟化硅常温下为气体,所以四氟化硅是分子晶体,中心原子硅是 sp3 杂化,空 间构型是正四面体结构。 答案:分子晶体 sp3 正四面体 (4)Cu2+容易与 AH3 形成配离子[Cu(AH3)4]2+,但 AC3 不易与 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 。 解析:NF3 分子中,共用电子对偏向 F 原子,使得 N 原子上孤电子对难与铜离子形成配位键, 所以 NF3 不易与 Cu2+形成配离子。 答案:电负性 F>N>H,在 NF3 分子中,共用电子对偏向 F 原子,使得 N 原子上孤电子对难 与铜离子形成配位键 (5)A、B 两元素分别与 D 形成的共价键中,极性较强的是 。A、B 两元素间能形成多种二 元化合物,其中与 A3 ﹣互为等电子体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解析:因为 O 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 N,则极性 O﹣Si 键>N﹣Si 键;等电子体中原子个数相 等及价电子数相等,N3 ﹣中含有 3 个原子、价电子数是 16,与该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氮氧化 物为 N2O。 答案:O﹣Si 键 N2O (6)已知 E 单质的晶胞如图所示,则晶体中 E 原子的配位数为 ,一个 E 的晶胞质量为 。 考点:8F: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解析:该晶胞是体心立方晶胞,所以铁原子的配位数为 8,该晶胞中 Fe 原子个数=1+8×1 8=2, 体心上的 Fe 原子被顶点上的 8 个原子包围,所以其配合物是 8,每个 Fe 原子的质量= M NA g, 则该晶胞质量就是两个 Fe 原子质量=2× M NA g=2×56 NA g= 112 NA g。 答案:8 112 NA g [有机化学]选做 12.(12 分)化合物 H(C13H16O2)是一种香料,存在于金橘中,以烷烃 A 为原料合成 H 的路线如 图: 已知: 请回答: (1)②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 解析:(1)②为 B→D 的反应条件是 NaOH 的乙醇溶液加热,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答案:消去 (2)H 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 解析:(2)根据以上分析,H 为 ,含氧官能团名称是酯基。 答案:酯基 (3)F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它的分子具有反式结构,则 F 的结构是 。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F 为 。 答案: (4)B 是 A 的一卤代物,经测定 B 分子中有 3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则 A 的名称(系统命名) 是 。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B 为(CH3)2CClCH3,B 是 A 的一卤代物,A 为(CH3)2CHCH3,名称为:2 ﹣甲基丙烷。 答案:2﹣甲基丙烷 (5)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 解析:反应③是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CH3)2CHCH2OH H2O+ 。 答案: +(CH3)2CHCH2OH H2O+ (6)芳香族化合物 I 是 G 的同分异构体,与 G 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则 I 的结构可能有 种(不 包括顺反异构);其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 2 种的 I 的结构简式是 。 解析:芳香族化合物 I 是 G 的同分异构体,与 G 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如果取代基为﹣CH=CH2 和﹣COOH,有邻间对三种同分异构体;如果取代基为﹣C(COOH)=CH2,有一种结构,所以符 合条件的有 4 种,其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 2 种的 I 的结构简式是 。 答案: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