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四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四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国华纪中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1.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用青铜铸造。关于铜的一种核素6429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6429Cu的核电荷数为29 B. 6429Cu的质子数为64‎ C. 6429Cu的质量数为35 D. 6429Cu的核外电子数为35‎ ‎【答案】A ‎【解析】‎ ‎【详解】6429Cu的质量数为64,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29,中子数=64-29=35,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的构成,注意明确核素中的数字的所代表的意义及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是解答关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煤的干馏属于物理变化 B. 石油的分馏属于化学变化 C. 葡萄糖和麦芽糖属于同分异构体 D. 甲烷分子中只含极性共价键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煤的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生成煤焦油、焦炭、焦炉煤气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项、石油分馏是指通过石油中含有的物质的沸点不同而使各种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项、葡萄糖为单糖,分子式为C6H12O6,麦芽糖为二糖,分子式为C12H22O11,两者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项、甲烷的分子式为CH4,为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故D正确;‎ 故选D。‎ ‎3.对氢元素的不同微粒描述错误的是:‎ A. H+ 只含有质子 B. H-的半径比Li+的小 C. 2H 和1H互为同位素 D. H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H+的质量数为1,质子数为1,不含中子和电子,故A正确;‎ B项、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H-与Li+电子层结构相同,则H-的半径比Li+的大,故B错误;‎ C项、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2H 和1H的质子数都为1,中子数分别为1和0,则两者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 D项、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介于—1和+1之间,为中间价态,即表现氧化性,也表现还原性,故D正确;‎ 故选B。‎ ‎4.将Cl2和CH4混合在试管中并倒置在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内,在光照下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有四种新的气态有机物生成 B. 发生了置换反应 C. 饱和食盐水中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 D. 大量的氯气溶解在饱和食盐水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 CH4和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气体)、CH2Cl2、CHCl3、CCl4、HCl,随着反应进行,Cl2不断消耗,黄绿色逐渐消失,生成的CH2Cl2、CHCl3、CCl4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不溶于水,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油状液滴;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反应后,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食盐水位在试管内上升。‎ ‎【详解】A项、生成的CH2Cl2、CHCl3、CCl4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故A错误;‎ B项、CH4和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故B错误;‎ C项、反应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使饱和食盐水中氯离子浓度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平衡向结晶方向移动,析出氯化钠固体,故C正确;‎ D项、氯气溶于水,不溶于饱和食盐水,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甲烷的取代反应,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能够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实验现象是解答关键。‎ ‎5.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与图一致的是( )‎ A. 2Al+Fe2O32Fe+Al2O3‎ B. C+CO22CO C. CaCO3CaO+CO2↑‎ D. C+H2OCO+H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按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通常把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①放热反应: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因为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常见放热反应:燃烧与缓慢氧化,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生石灰和水反应等。②吸热反应:有热量吸收的化学反应,因为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常见的吸热反应:C(s)+H2O(g)→CO(g)+H2O; C+CO2→CO的反应,以及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故A选项正确;B、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故B选项错误;‎ C、碳酸钙分解生成吸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故C选项错误;‎ D、碳和水蒸气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故D选项不正确。‎ 答案选A。‎ ‎6.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B位于第ⅤA族,A和C同主族,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D>C>B B. 元素A、B、C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C. 单质的还原性:D>C D. 元素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B位于第VA族,可推知A为H元素、B为N元素;A和C同主族,C的原子序数大于N元素,则C为Na元素;D原子序数大于N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则D为Al元素。‎ ‎【详解】A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则原子半径Na>Al>N,故A错误;‎ B项、H元素和N元素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Na元素的氧化物属于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 C项、一般而言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Na>Al,则单质的还原性Na>Al,故C错误;‎ D项、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硝酸、氢氧化钠反应,硝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侧重对元素周期律的考查,注意结构、性质、位置关系,依据题给信息推断元素是解答关键。‎ ‎7.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沸点:HF> H2O>NH3 B. 原子半径大小:Na>S>O C. 碱性强弱:KOH>NaOH>LiOH D. 金属性强弱:Na>Mg>Al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由于氢键的作用,使NH3、H2O、HF在同主族氢化氢中的沸点反常,水分子间氢键数目多,常温下为液体,则沸点高低顺序为H2O>HF>NH3,故A错误;‎ B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则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Na>S>O,故B正确;‎ C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增强,则碱性强弱顺序为KOH>NaOH>LiOH,故C正确;‎ D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依次减弱,则金属性强弱顺序为Na>Mg>Al,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侧重于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周期律的内涵及应用,注意氢键对反应物性质的影响是解答关键。‎ ‎8.与金属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均能反应的是:‎ A. CH3CH2OH B. 苯 C. 乙烯 D. CH3COOH ‎【答案】D ‎【解析】‎ ‎【详解】能和金属钠反应的官能团有羟基、羧基;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官能团有酚羟基、羧基、酯基、卤素原子等;能和碳酸钠反应的官能团有羧基和酚羟基,所以与金属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有机物是含有羧基或酚羟基的物质,乙酸含有羧基,既与金属钠反应,又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故选D。‎ ‎9.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 苯分子的比例模型:‎ B. CO2的电子式:‎ C. 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乙烯的结构式:CH2=C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苯分子中存在6个C和6个H,其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苯的碳碳键为一种完全相同的独特键,苯的比例模型为:,故A正确;‎ B.二氧化碳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两个碳氧双键,氧原子和碳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二氧化碳正确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氯离子核电荷数为17,最外层电子数为8,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 D.乙烯分子中存在1个碳碳双键和4个碳氢键,乙烯的电子式为:,其结构式中需要用短线表示出所有的共价键,乙烯正确的结构式为:,故D错误。答案选A。‎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23 g Na与氧气充分燃烧,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大于NA小于2NA B. 1 mol甲醇中含有共价键数为5NA C. 标准状况下22.4L C6H6充分燃烧消耗氧气7.5 NA D. 0.2mol/L的Na2SO4溶液中含Na+ 数为0.4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Na2O和Na2O2中都含有钠离子,23gNa物质的量为1mol,与O2完全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共生成1mol钠离子,转移的电子数为NA,故A错误;‎ B项、甲醇的结构简式为CH3OH,含有5个共价键,则1 mol甲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5NA,故B正确;‎ C项、标准状况下C6H6为液态,无法计算标准状况下22.4LC6H6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 D项、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注意掌握有关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等之间的转化关系是解答关键。‎ ‎11.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①‎ ‎②‎ ‎③‎ 实验结论 A 稀盐酸 CaCO3‎ Na2SiO3溶液 非金属性:Cl>C>Si B 浓硫酸 蔗糖 Ba(NO3)2溶液 验证SO2与可溶性钡盐可生成白色沉淀 C 浓氨水 生石灰 酚酞溶液 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D 浓硝酸 Fe NaOH溶液 铁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2‎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HCl能够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且盐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A错误;‎ B.SO2通入硝酸钡溶液中,溶液显酸性,硝酸根能把SO2氧化为硫酸根,B错误;‎ C.浓氨水滴在生石灰上产生氨气,氨气通入酚酞试液中溶液显碱性,溶液变红色,C正确;‎ D.常温下浓硝酸与Fe发生钝化现象,无法观察到有二氧化氮气体生成,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钝化现象、常见气体制备及检验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即可解答。选项B 是易错点,注意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的强氧化性。‎ ‎12.能说明在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3H2(g)+N2(g) ⇌ 2NH3(g) 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A. c(H2):c(N2):c(NH3)=3:1:2 B.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 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D. 氢气消耗的速率是氮气消耗速率的3倍 ‎【答案】C ‎【解析】‎ ‎【分析】‎ 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指用同一种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详解】A项、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取决于起始配料比以及转化的程度,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A错误;‎ B项、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平衡前后气体质量始终不变,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项、该反应是一个体积体积减小的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平衡前后气体质量不变,反应中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则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项、氢气消耗的速率和氮气消耗速率均为正反应速率,氢气消耗的速率是氮气消耗速率的3倍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平衡平衡状态,注意抓住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明确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是解答关键。‎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B. 乙烯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溴水退色,溴水退色原理一致 C. 苯能和氢气加成,说明苯结构中存在C=C键 D. CH3COOH的官能团是羟基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若甲烷为平面正方形结构,二氯甲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若为正四面体结构,二氯甲烷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项、二氧化硫和溴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溴水褪色,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二者原理不一样,故B错误;‎ C项、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不含有碳碳双键,故C错误;‎ D项、CH3COOH的官能团是羧基,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的异同是解答关键。‎ ‎14.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H2XO3 B. HXO3 C. H3XO4 D. H2XO4‎ ‎【答案】D ‎【解析】‎ ‎【详解】氢化物中X的化合价为-2价,则其最高价为+6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4,故选D。‎ ‎15.用3.0g乙酸和4.6g乙醇反应,若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67%,则可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为:‎ A. 2.95g B. 4.4g C. 7.48g D. 8.8g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酸和乙醇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 +CH3CH2OHCH3COOCH2CH3 +H2O,根据题给乙酸和乙醇的质量关系判断反应的过量问题,再结合方程式计算。‎ ‎【详解】3.0g乙酸的物质的量为=0.05mol,4.6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乙醇过量,0.05mol乙酸完全反应生成0.05mol乙酸乙酯,由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67%可得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为0.05mol×67%,则乙酸乙酯的质量为0.05mol×67%×88g/mol=2.95g,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注意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的理论产率的运用是解答关键。‎ ‎16.如图所示的铜锌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由铜电极经导线达到锌片上 B. 随着反应的进行,锌片的质量越来越小 C. 铜片的质量减小,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D. 该装置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铜锌原电池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详解】A项、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则铜锌原电池中,电子由锌电极经导线达到铜片上,故A错误;‎ B项、铜锌原电池中,Zn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Zn2+被消耗,质量减少,故B正确;‎ C项、铜锌原电池中,Cu为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铜片的质量不变,故C错误;‎ D项、该装置为原电池,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铜锌原电池,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为解答的关键。‎ ‎17.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构成糖类的元素除C、H、O外还有少量的N B. 双糖和多糖最终水解都成为葡萄糖 C.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称为皂化反应 D. 蛋白质是人类必须的营养物质,经加热后发生变化,冷却后可以复原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构成糖类的元素只含有C、H、O,不含有N,故A错误;‎ B项、蔗糖为双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故B错误;‎ C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称为皂化反应,故C正确;‎ D项、蛋白质经加热后发生变性,变性的过程是不可逆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1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关系如下图所示。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T单质但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R>T B. 氢化物的沸点一定是Y>R C.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YR,故A错误;‎ B项、R为C元素,对应的氢化物为烃,含碳原子数较多的烃,常温下为固体,沸点较高于水,故B错误;‎ C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则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Na>O,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Na+与O2—电子层结构相同,离子半径O2->Na+,故C错误;‎ D项、由H、O、S、Na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HSO3,NaHSO3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元素周期表结构,利用题给信息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 ‎19.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 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 B. 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金刚石 C. 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 D. 混合物: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盐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是纯净的化合物,冰水混合物成分为水是纯净的化合物,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纯净的化合物,故A正确;‎ B.活性炭,C60,金刚石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 C,乙醇、四氯化碳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漂白粉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纯净矿泉水含有电解质的水属于混合物,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考查物质分类方法,物质组成判断,掌握概念实质、物质组成与名称是解题关键,注意:化合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非电解质是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混合物是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 ‎20.安全气囊碰撞时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每生成16 mol N2转移30 mol电子 B. NaN3中N元素被还原 C. 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质量之比为1∶15‎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方程式可知NaN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1/3升高到0价,作还原剂。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0价,作氧化剂,因此每生成16 mol N2转移10 mol电子,A错误;‎ B、NaN3中N元素被氧化,B错误;‎ C、氮气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C错误;‎ D、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质量之比为1:15,D正确。‎ 答案选D。‎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上是通过电解氯化铝、氯化镁制备金属铝和镁的 B. 石油经过减压分馏主要得到C5~C11的汽油制品 C. 将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获取汽油等产品 D. 有机玻璃是将普通硅酸盐玻璃中加入一些有机物混合而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导电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金属铝,故A错误;‎ B项、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常压分馏得到汽油,故B错误;‎ C项、含C18以上的烷烃为重油,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可以获取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等产品,故正确;‎ D项、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发生加聚反应而制得,故D错误;‎ 故选C。‎ ‎22.下列有关海水资源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A. 从海水中制取镁、钾、溴及其化工产品,是在传统海水制盐工业上的发展 B. 海带中的碘是以I-形式存在,向海水中滴加淀粉,有蓝色出现 C. 海水中提溴的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 D. 海水的淡化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海水制盐得到的苦卤中含有镁、钾、溴的化合物,从苦卤中可制取镁、钾、溴及其化工产品,故A正确;‎ B项、海带中的碘是以I-形式存在,单质碘遇淀粉变蓝色,I-遇淀粉不变蓝色,故B错误;‎ C项、海水中提溴的过程主要包括海水与氯气反应生成单质溴、单质溴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氢溴酸、氢溴酸与氯气反应生成单质溴,这些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项、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等,故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海水资源的利用,注意海水淡化、海水提溴、海水提镁的过程分析是解答关键。‎ ‎23.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B. 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结合 C. 氢键不是化学键 D. 非极性键不是化学键 ‎【答案】D ‎【解析】‎ ‎【分析】‎ 化学键是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包含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氢键不是化学键,是一种分子间的作用力。‎ ‎【详解】A项、化学键是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故A正确;‎ B项、形成化学键的微粒可能是离子,也可能是原子,但不能是分子,故B正确;‎ C项、氢键不是化学键,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故C正确;‎ D项、化学键包含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非极性键和极性键都是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键,明确化学键的含义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化学键中必须是“相邻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既包含吸引力也包含排斥力,配位键也属于化学键,但氢键不属于化学键,为易错点。‎ ‎24.对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性质表述错误的是:‎ A. 乙醇可以和乙酸反应生成一种具有香味的液体 B.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以向其中加入无水硫酸铜固体,观察固体是否变蓝 C. 乙酸具有酸的通性,和乙醇反应生成酯的过程中乙酸脱去氢原子 D. 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常可以来除碳酸盐水垢 ‎【答案】C ‎【解析】‎ ‎【分析】‎ 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和消去反应,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中和和取代反应。‎ ‎【详解】A项、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和乙酸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是一种具有香味的无色液体,故A正确;‎ B项、无水硫酸铜固体为白色固体,与水结合生成蓝色的五水硫酸铜晶体,常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故B正确;‎ C项、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过程中,乙酸脱去羟基,醇脱去氢原子,故C错误;‎ D项、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能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熟悉有机反应的机理是解答关键。‎ ‎25.一定条件下将容器中充入0.8molSO2, 0.2molO2, 0.6molSO3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 (g)+ O2 (g)⇌2SO3(g),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SO3物质的量可能是:( )mol A. 0 B. 0.3 C. 1.0 D. 1.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某一时刻SO2、O2、SO3物质的量分别为0.8mol、0.2mo、0.6mol,可利用极限转化分析各物质的最大物质的量,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最大物质的量,大于最小物质的量。‎ ‎【详解】该反应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达到化学反应限度,也可向逆反应方向进行达到化学反应限度,则极限转化的量如下:‎ ‎2SO2 (g)+ O2 (g) 2SO3(g)‎ 某时刻 0.8mol 0.2mol 0.6mol 极限转化1.4mol 0.5mol 0‎ 极限转化 04mol 0 1.0mol 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SO3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最大物质的量1.0mol,大于最小物质的量0,则可能为0.3mol,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可逆反应,注意可逆反应的特点为不完全转化性,学会利用极限转化的思想来分析物质的最大量和最小量是解答关键。‎ ‎2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简化后的一部分,请用标出的元素以及对应的物质回答有关问题:‎ ‎ 主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1‎ ‎①‎ ‎2‎ ‎②‎ ‎③‎ ‎④‎ ‎⑤‎ ‎3‎ ‎⑥‎ ‎⑦‎ ‎⑧‎ ‎⑨‎ ‎4‎ ‎⑩‎ ‎(1)写出由①和③两种元素组成的不带电的两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①~⑩号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 ‎(3)⑩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盐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⑤的单质通入④的常规氢化物中,反应剧烈,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相同条件下⑤⑥⑦⑧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H3 (2). N2H4 (3). HClO4 (4). Ca(OH)2+ SiO2CaSiO3 + H2O (5). 2F2+2H2O=4HF+O2 (6). r(Na)>r(Al)>r(Si)>r(F)‎ ‎【解析】‎ ‎【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H元素、②为C元素、③为N元素、④为O元素、⑤为F元素、⑥为Na元素、⑦为Al元素、⑧为Si元素、⑨为Cl元素、⑩为Ca元素。‎ ‎【详解】(1)①为H元素、③为N元素,H元素和N元素可以组成的分子为NH3;N2H4;‎ ‎(2)10种元素中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ClO4的酸性最强,故答案为:HClO4;‎ ‎(3)⑩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Ca(OH)2,⑧的最高价氧化物为SiO2,Ca(OH)2与SiO2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硅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SiO2CaSiO3 + H2O,故答案为:Ca(OH)2+ SiO2CaSiO3 + H2O;‎ ‎(4)④为O元素、⑤为F元素,F2与H2O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F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故答案为:2F2+2H2O=4HF+O2;‎ ‎(5)⑤为F元素、⑥为Na元素、⑦为Al元素、⑧为Si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则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Na)>r(Al)>r(Si)>r(F),故答案为:r(Na)>r(Al)>r(Si)>r(F)。‎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注意对元素周期表整体把握,注意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是解答关键。‎ ‎27.现有常见金属单质A、B、C和常见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具体化学式表示)‎ ‎(2)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乙气体时,先将气体生成物通过 _____以除去________________。‎ ‎(4)向烧杯中装有的物质F中加入物质D,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物质F同价态阳离子的碳酸盐在隔绝空气时加强热,可以得到红色固体,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答案】 (1). Na>Al>Fe (2). 2Al+2OH-+2H2O=2AlO2-+3H2↑ (3). 饱和食盐水 (4). HCl(氯化氢) (5).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然后立刻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6). 2FeCO3Fe2O3+CO↑+CO2↑‎ ‎【解析】‎ ‎【分析】‎ 由金属A焰色反应为黄色可知A为金属Na,由反应①可知,D为NaOH,气体甲为H2;氢氧化钠与金属B反应生成氢气,则B为金属Al;黄绿色气体乙为Cl2,与氢气反应生成丙为HCl,HCl溶于水得物质E为盐酸;氢氧化钠与物质G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是Fe(OH)3,故物质G中含有Fe3+,由转化关系可知C为Fe金属,物质F为FeCl2,物质G为FeCl3。‎ ‎【详解】(1) A为金属Na,B为金属Al, C为Fe金属,由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由强到弱的顺序是Na>Al>Fe,故答案为:Na>Al>Fe;‎ ‎(2)反应③为铝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3‎ ‎)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反应制取氯气,浓盐酸受热易挥发,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先将气体生成物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可以除去极易溶于水的氯化氢气体,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 HCl(氯化氢);‎ ‎(4)向装有为Fe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NaOH溶液与Fe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亚铁沉淀不稳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白色沉淀立刻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物质F同价态阳离子的碳酸盐为FeCO3,在隔绝空气时加强热,得到红色固体为Fe2O3,化学方程式为2FeCO3Fe2O3+CO↑+CO2↑,‎ 故答案为:先有白色沉淀生成,,然后立刻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2FeCO3Fe2O3+CO↑+CO2↑。‎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推断与性质,注意特殊的颜色与特殊反应是推断的突破口,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8.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实验是高一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是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 ‎①进行实验①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进行实验②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____。‎ A.乙醇 B.四氯化碳 C.苯 D. 乙酸 ‎③从I2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的装置如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④向含I-的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A试管中加入试剂的顺序是___________ (填以下字母序号)。‎ a.先浓硫酸再乙醇后乙酸 b.先浓硫酸再乙酸后乙醇 c.先乙醇再浓硫酸后乙酸 ‎②在试管B中常加入_______________ 来接收乙酸乙酯。‎ ‎【答案】 (1). 过滤 (2). BC (3). 蒸馏烧瓶 (4). Cl2 +2I-=2Cl-+I2 (5). C (6). 饱和碳酸钠(溶液)‎ ‎【解析】‎ ‎【分析】‎ ‎(1)由题给流程图可知,海带灼烧得到海带灰,将海带灰溶于水得到悬浊液,悬浊液过滤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向含碘离子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氯气与碘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得到含碘单质的溶液,然后向含碘单质的溶液加入有机溶剂萃取剂,萃取分液得到含单质碘的有机溶液,最后加热蒸馏得到单质碘。‎ ‎(2)题给实验装置为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装置A中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和乙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装置B中盛有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详解】(1)①实验①为海带灰悬浊液过滤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故答案为:过滤;‎ ‎②实验②为向含碘单质的溶液加入难溶于水、且碘的溶解度较大的有机溶剂萃取剂四氯化碳或苯,萃取分液得到含单质碘的有机溶液,故答案为:BC;‎ ‎③从I2有机溶液中提取碘的装置为蒸馏装置,由图可知,仪器a为蒸馏烧瓶,故答案为:蒸馏烧瓶;‎ ‎④向含I-的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气,氯气与碘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得到含碘单质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 +2I-=2Cl-+I2,故答案为:Cl2 +2I-=2Cl-+I2;‎ ‎(2)①浓硫酸的密度比乙醇大,在A试管中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先在大试管中加入乙醇,然后慢慢向其中注入硫酸,并不断搅拌,最后向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物的大试管中加入乙酸,故答案为:C;‎ ‎②在试管B 中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29.在已经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外,非金属元素只有十多种,但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1)短周期中可以做半导体材料的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与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2)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常将其气化或液化,其中一种液化是将气化得到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氮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合成氨的反应对人类解决粮食问题贡献巨大,反应如下:N2(g)+3H2(g)2NH3(g)。‎ ‎①合成氨的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在一定条件下,将2.5mol N2和7.5mol H2的混合气体充入体积为2L的固定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 3H2(g) 2NH3(g),5分钟末时达到平衡,测得容器内的压强是开始时的0.9倍,则5分钟内用氨气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V(NH3)=____________;氢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了一种新型装置,其构造如图所示:‎ 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将上述装置中的氢气换成甲烷,其余都不改变,对应装置的负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SiO2+2OH- =SiO32-+H2O (2). CO+2H2CH3OH (3). 放热 (4). 0.1mol·L-1·min-1 (5). 20.0% (6). O2 +4e-+2H2O=4OH- (7). CH4–8e-+10OH-=CO32-+7H2O ‎【解析】‎ ‎【分析】‎ ‎(1)短周期中可以做半导体材料的元素为Si元素,Si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SiO2;‎ ‎(2)煤的液化是将气化得到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 ‎(3)①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由题给数据建立如下三段式计算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4)由题给燃料电池示意图可知,通入氢气或甲烷的一极负极,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 ‎【详解】(1)短周期中可以做半导体材料的元素为Si元素,Si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SiO2,Si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 =SiO32-+H2O,故答案为:SiO2+2OH- =SiO32-+H2O;‎ ‎(2)煤的液化是将气化得到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故答案为:CO+2H2CH3OH;‎ ‎(3)①由合成氨的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说明合成氨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反应;‎ ‎②设反应消耗N2的物质的量为xmol,由题给数据建立如下三段式:‎ N2(g)+ 3H2(g) 2NH3(g)‎ 起(mol) 2.5 7.5 0‎ 变(mol) x 3x 2x 平(mol)2.5—x 7.5—3x 2x 由=可得=,解得x=0.5,则V(NH3)=== 0.1mol·L-1·min-1,氢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100%=×100%=20%,故答案为:0.1mol·L-1·min-1;20%;‎ ‎(4)由题给燃料电池示意图可知,通入氢气的一极负极,氢气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氧气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式为O2 +4e-+2H2O=4OH-;若将氢气换成甲烷,甲烷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碳酸根,电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32-+7H2O,故答案为:O2 +4e-+2H2O=4OH-;CH4–8e-+10OH-=CO32-+7H2O。‎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