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卷·2018届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6
2016年崇仁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卷
第I卷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 共48分)
1.313 K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3.0×10-14,则在313 K时,c(H+)=1.0×10-7 mol·L-1的溶液
A.呈酸性
B.呈中性
C.呈碱性
D.无法判断
2.下列关于溶液中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c(Na+)=2c()+2c()+2c(H2CO3)
B.常温下,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醋酸使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醋酸已过量
C.0.2 mol·L-1的HCl和0.1 mol·L-1的NH3·H2O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
c(Cl-)>c()>c(H+)>c(OH-)
D.0.1 mol·L-1的NaHS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S2-)+c(OH-)=c(H+)+c(H2S)
3.100 ℃时,水中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0-6 mol·L-1,若把0.01 mol NaOH固体溶于100 ℃水中配成1 L溶液,则溶液的pH为
A.4
B.10
C.2
D.12
4.c(H+)相同的两种一元酸HX和HY溶液,分别取100mL加入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H2的体积分别为VHX和VHY。若相同条件下VHX>VHY,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X可能是强酸
B.HY一定是强酸
C.HX的酸性强于HY的酸性
D.反应开始时二者生成H2的速率相同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除了水分子外,不存在其他分子的是
A.HCl
B.NH4NO3
C.Na2S
D.HClO
6.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
B.H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HS-+H2OS2-+H3O+
C.水解的离子方程式:+H2O+OH-
D.AlCl3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2Al3++3Al2(CO3)3↓
7.下列各组数据中,其比值为2:1的是
A.pH =7的氨水与(NH4)2SO4的混合液中, c()与c()之比
B.相同温度下,0. 2 mol•L-1HCOOH溶液与0. 1mol•L-1 HCOOH溶液中c(H+)之比
C.Na2CO3溶液中,c(Na+)与c()之比
D.pH = 12的氨水与pH = 2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8.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Cl-、
B.K+、Mg2+、OH-、
C.H+、Ca2+、、
D.K+、Al3+、ClO-、
9.常温下,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比为 ( )
A.1∶9
B.1∶1
C.1∶2
D.1∶4
10.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下,pH=3的氢氟酸加水稀释后,电离常数Ka(HF)和pH均减小
B.室温下,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C.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增大
D.室温下,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c()
11.已知AgI为黄色沉淀,AgCl为白色沉淀,25 ℃时,AgI饱和溶液中c(Ag+)=1.22×10-8 mol·L-1,AgCl饱和溶液中c(Ag+)=1.30×10-5 mol·L-1。若在5 mL含有KCl和KI浓度均为0.01 mol· 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8 mL 0.01 mol·L-1的AgNO3溶液,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c(K+)>c(Cl-)>c(I-)>c(Ag+)
B.溶液中先产生的是AgI沉淀
C.AgCl的Ksp的数值为1.69×10-10
D.若在AgI悬浊液中滴加KCl溶液,黄色沉淀可能转变成白色沉淀
12.下列有关酸碱反应的分析判断不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与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c(Na+)>c(CH3COO-)>c(OH-)>c(H+)
B.常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N)>c(Cl-)>c(OH-)>c(H+)
C.某温度下,Ba(OH)2溶液中KW=10-12,向pH=8的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4的盐酸,混合溶液pH=6
D.常温下,向10 mL pH=12的NaOH溶液中加入pH=2的HA至pH=7,所得溶液的总体积V≥20 mL
13.下列坐标图均涉及平衡原理,其中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室温下,用0.1mol·L-1氨水吸收HCl气体时,溶液的粒子浓度随吸收HCl的变化,实线表示 c(NH3·H2O),虚线表示c(NH4+),处于M点时溶液呈中性
B.图②表示2SO2(g)+O2(g) 2SO3(g) △H<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图③表示反应2NH3(g) 3H2(g)+N2(g)在恒温恒压装置中达平衡时,N2的物质的量与通入NH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
D.图④表示AgCl(s) Ag+(aq)+Cl-(aq)的离子的浓度关系,当处于b点时,蒸发部分的水后,可以到达平衡线的a点处
14.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下列有关的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①NaCN+HNO2HCN+NaNO2,②NaCN+HFHCN+NaF,③NaNO2+HFHNO2+NaF,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K(HF)=7.2×10-4 B.K(HCN)<K(HNO2)<K(HF)
C.根据①③两个反应即可知三种酸的相对强弱,相同条件下HCN的酸性最弱
D.相同温度下,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平衡常数(K)不同
15.为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试剂不可以是
A.NH3·H2O
B.MgO
C.Mg(OH)2
D.MgCO3
16.下列有关图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图象
描述或解释
A
Ⅰ
a点表示向0.01 mol·L-1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的H2S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液的导电性为零
B
Ⅱ
向20 mL 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b点对应溶液中的c(Na+) = c(CH3COO-)
C
Ⅲ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时, Ob表示生成CO2的物质的量变化情况
D
Ⅳ
图象表明CO2(g)+C(s) 2CO(g) ΔH﹥0
第II卷(非选择题)
17.已知:电离度(α)和电离平衡常数(K)一样,可以用来衡量弱电解质在稀溶液中的电离能力,电离度α=×100%。25 ℃时,向20 mL 0.2 mol/L的氢氟酸中滴加0.2 mol/L的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氢氟酸(HF)是一元弱酸,在氢氟酸的稀溶液中,通过改变以下条件能使氢氟酸的电离度[α(HF)]增大的是
(填序号,下同),可使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HF)]增大的是 。
a.升高温度 b.滴入2滴浓盐酸 c.加入少量NaF固体 d.加水稀释
(2)在此温度下,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HF)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电离度α(HF)为 %。
(3)已知在此温度下:H+(aq)+OH-(aq) H2O(l) ΔH=-a kJ/mol;
HF(aq) H+(aq)+F-(aq) ΔH=+b kJ/mol
则该过程中,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在忽略F-水解的情况下,反应达到B点时,滴加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为 kJ(用只含a、b的式子表示)。
(4)下列有关图中各点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在A处溶液中:c(F-)+c(HF)=0.1 mol/L b.在B处溶液中:c(H+)+c(HF)=c(OH-)
c.在B处溶液中:c(Na+)>c(F-)>c(H+)>c(OH-) d.在A和B处溶液中都符合:=Ka(HF)
18.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的数据:
温度/℃
25
t1
t2
水的离子积
1×10-14
a
1×10-1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25
”、“<”或“=”)1×10-14,理由是 。
(2)25 ℃时,某Na2SO4溶液中c(S)=5×10-4 mol/L,取该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c(Na+)∶c(OH-)= 。
(3)t2 ℃时,测得某溶液的pH=7,该溶液显 (填“酸”、“碱”或“中”)性。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硫酸b L混合。
①若所得混合液呈中性,则a∶b= 。
②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 。
19.已知25 ℃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
衡常数
Ka=1.8×
10-5
=4.3×
10-7
=5.6×
10-11
Ka=3.0×
10-8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四种溶液:a.CH3COONa b.Na2CO3 c.NaClO d.NaHCO3pH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 (用编号填写)。
(2)常温下,0.1 mol·L-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 。
A.c(H+) B.c(H+)/c(CH3COOH)
C.c(H+)·c(OH-) D.c(OH-)/c(H+)
E.c(H+)·c(CH3COO-)/c(CH3COOH)
(3)体积均为100 mL pH=2的CH3COOH与一元酸HX,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理由是 。
(4)25 ℃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mol·L-1(填精确值),c(CH3COO-)/c(CH3COOH)= 。
20.下表是常温下,浓度为0.01 mol/L的NaOH溶液与几种酸或盐混合后的情况:
组别
混合前酸或盐的浓度(或pH)
混合比例及混合溶液的pH
A
c(HA)=0.02 mol/L
等体积混合,pH>7
B
HB溶液的pH=2
V1 mL NaOH溶液与V2 mL HB溶液,pH=7
C
c(H2C)=0.01 mol/L
等体积混合,pH>7
D
c(NaHD)=0.01 mol/L
等体积混合,pH=7
(1)A组混合溶液中,三种微粒的浓度c(HA)、c(A-)、c(Na+)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若pH=8,则c(Na+)-c(A-)= mol/L。
(2)由B组混合溶液的pH=7可推知,V1 V2(从“=”、“>”、“<”、“≥”或“≤”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填入)。
(3)C组混合溶液中,pH>7的原因是 。
(4)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的NaHD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为 mol/L。
(5)仅凭表中信息,能确定HA、HB、H2C、H2D四种酸中一定属于弱酸的是 。
21.某化学实验小组想要了解市场上所售食用白醋(主要是醋酸的水溶液)的准确浓度,现从市场上买来一瓶某品牌食用白醋,用实验室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下表是4种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甲基橙
甲基红
石蕊
酚酞
变色范围(pH)
3.1-4.4
4.4-6.2
5.0-8.0
8.2-10.0
(1)该实验应选用 作指示剂,向锥形瓶中移取一定体积的白醋所用的仪器是 (选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 。
(2)如图表示25 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 mL,A处的刻度为1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为 mL。设此时液体体积读数为a mL,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V (25 - a) mL(选填“<”、“>”或“=”)。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 mL,NaOH标准液浓度为a mol/L。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NaOH溶液体积/mL
21.02
20.32
20.28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C.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D.滴定NaOH溶液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
(4)根据所给数据,写出计算该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可以不化简):c= mol/L。
参考答案
1.C
【解析】313 K时,c(OH-)==3.0×10-7 mol·L-1。溶液中c(OH-)>c(H+),故溶液呈碱性。
【备注】无
2.C
【解析】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Na+)=2c()+2c()+2c(H2CO3),故A正确,不选。因为产物醋酸钠水解呈碱性,所以中和时作为碱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就应该比醋酸少点,故B正确,不选。0.2 mol·L-1的HCl和0.1 mol·L-1的NH3·H2O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为等浓度的盐酸和一水合氨的混合液,由于水可电离出氢离子,所以c(H+)>c(Cl-),故C错,选C。0.1mol•L-1的NaHS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 c(H+)= c(OH-)+c(HS-)+2c(S2-);存在物料守恒:c(Na+)=c(H2S)+ c(HS-)+ c(S2-);消去钠离子得到离子浓度关系:c(S2-)+c(OH-)=c(H+)+c(H2S),故D正确,不选。
【备注】无
3.B
【解析】100 ℃时,水中[H+] =1×10-6 mol·L-1,则[OH-] =1×10-6 mol·L-1,可求知KW=[H+]·[OH-]=1×10-12 mol2·L-2,当把 0.01 mol 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时,[OH-]=0.01 mol·L-1,[H+]= mol·L-1=1×10-10 mol·L-1,所以溶液的pH为10。
【备注】无
4.D
【解析】溶液中c(H+)相同,反应开始时二者生成H2的速率相等。加入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H2的体积关系为VHX>VHY,说明HX的物质的量比HY的大,因此HX的酸性弱于HY的酸性,HX不可能是强酸,HY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弱酸。
【备注】无
5.A
【解析】、S2-均能发生水解,可分别生成NH3·H2O和H2S,B、C项错;HClO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水溶液中存在分子,D项错。
【备注】无
6.C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判断,盐类的水解。A、钢铁发生腐蚀时负极是铁失去电子变成亚铁离子,正极是氧气反应,所以不选A;B、硫氢根离子水解生成硫化氢,所以不选B;C、碳酸根离子水解要分步,第一步水解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选C;D、铝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不选D。所以选C。
【备注】无
7.A
【解析】A项,由于pH=7,即c(H+)= c(OH-),所以c()=2c();B项, 0. 1 mol•L-1 HCOOH溶液相当于由0. 2 mol•L-1 HCOOH溶液加水稀释而得,加水促进电离,其c(H+)之比<
2:1;C项由于的水解,c(Na+):c() > 2:1; D项c(H2SO4)= 5×10-3mol•L-1,c(NH3•H2O)> 1×10-2 mol•L-1,所以c(NH3• H2O):c(H2SO4)>2:1。
【备注】无
8.A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共存。A组离子能共存;Mg2+和OH-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B组不能共存;H+和Ca2+能与反应分别生成硅酸沉淀和硅酸钙沉淀,C组不能共存;Al3+和在溶液中能发生双水解反应,D组不能共存;选A。
【备注】无
9.D
【解析】设Ba(OH)2溶液的体积为V1,NaHSO4溶液的体积为V2,NaH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由Ba2++SBaSO4↓得如下关系:
×10-2 mol/L×V1=V2×c2①
又由混合后溶液的pH=11,得出如下关系:
=10-3 mol/L②
综合①②可得:V1∶V2=1∶4。
【备注】无
10.B
【解析】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A、室温下,pH=3的氢氟酸加水稀释后,溶液的浓度减小,氢离子浓度减小,所以pH增大,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电离常数不变,错误;B、pH=11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0.001mol/L,pH=3的醋酸溶液中醋酸的浓度远远大于0.001mol/L,所以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醋酸过量,溶液显酸性,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正确;C、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了一水合氨的电离,则一水合氨的浓度增大,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减小,溶液中减小,错误;D、常温下,当溶液pH=7时,c(H+)=c(OH-),根据电荷守恒为2c()+c(OH-)=c(H+)+c(),所以2c()=c(),错误。答案选B。
【备注】无
11.A
【解析】本题考查了难溶电解质的电离平衡、Ksp的有关计算、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及计算能力。根据已知条件,若在含有KCl和KI的溶液中加入AgNO3
溶液,首先生成AgI沉淀,反应后剩余n(Ag+)=(0.008-0.005)L×0.01 mol·L-1=3×10-5 mol,继续生成AgCl沉淀,反应后剩余n(Cl-)=0.005 L×0.01 mol·L-1-3×10-5 mol=2×10-5 mol,c(Cl-)==1.54×10-3 mol·L-1,悬浊液中c(Ag+)===1.10×10-7(mol·L-1),c(I-)===1.35×10-9,混合溶液中n(K+)=1×10-4 mol,n(N)=0.008 L×0.01 mol·L-1=8.0×10-5 mol,则c(K+)>c(N),故c(K+)>c(N)>c(Cl-)>c(Ag+)>c(I-),A项错误;AgI比AgCl更难溶,先产生的是AgI沉淀,B项正确;AgCl的Ksp的数值为(1.30×10-5)2=1.69×10-10 ,C项正确;AgI饱和溶液中c(Ag+)=1.22×10-8 mol·L-1,Ksp(AgCl)=1.69×10-10,当溶液中c(Cl-)≥==1.39×10-2(mol·L-1)时,AgI可转化为AgCl,D项正确。
【备注】无
12.D
【解析】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荷守恒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对电解质溶液相关理论的应用能力。
选项A,混合溶液中溶质为CH3COONa,故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CH3COO-)>c(OH-)>c(H+)。选项B,混合溶液中溶质为NH4Cl与NH3·H2O的混合溶液,故离子浓度关系为:c(N)>c(Cl-)>c(OH-)>c(H+)。选项C,混合溶液中溶质为BaCl2,由该温度下KW=10-12可知,中性溶液pH=6。选项D,若HA为强酸,所得溶液的总体积V=20 mL,若HA为弱酸,所得溶液的总体积V<20 mL
【备注】无
1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平衡原理。图①M点时氨水中NH3·H2O与HCl恰好完全反应成NH4Cl,NH4Cl水解呈酸性,A不符合题意;B选项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其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相反,逆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不符合题意;C选项在恒温恒压下,不管通入多少NH3,达到的平衡状态不变,所以n(NH3)与n(N2)成正比,C符合题意;图④中b点溶液蒸发时,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会增大,不会到达a点,D不符合题意。
【备注】无
14.D
【解析】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及其应用。由强酸制取弱酸规律及①③两个反应可知三种弱酸的强弱顺序为HF>HNO2>HCN。相同温度下,酸的酸性越强,其电离平衡常数越大,由此可判断K(HCN)<K(HNO2)<K(HF),对应的数据依次为K(HF)=7.2×10-4,K(HNO2)=4.6×10-4,K(HF)=4.9×10-10,A、B、C正确。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相同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相同,D不正确。
【备注】无
15.A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A.加入氨水引入氯化铵杂质,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则NH3·H2O不能作为除杂试剂;B. MgO能与H+离子反应,起到调节溶液pH的作用,促进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且不引入新的杂质,则MgO可以作为除杂试剂;C.Mg(OH)2的除杂原理与能与MgO相同,可以作为除杂试剂;D.MgCO3的除杂原理与能与MgO相同,可以作为除杂试剂。答案选A。
【备注】无
16.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质溶液导电、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离子反应及化学能与热量间的转化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恰好反应时,根据水是极弱电解质及Ksp(BaSO4)的知识,知其导电性不为0,只能描述为“几乎为零或很微弱”,A选项错误;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 与NaOH溶液混合后生成CH3COONa溶液,但因CH3COONa水解显碱性,故c(OH-)>c(H+),由电荷守恒知,此时溶液中c(CH3COO-) 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水的离子积增大
(2)1 000∶1 (3)碱 ①1∶1 ②9∶11
【解析】(1)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增大。
(2)c(Na+)==1.0×10-4 mol/L,而25 ℃时水电离出的c(OH-)=1.0×10-7 mol/L,所以c(Na+)∶c(OH-)=1.0×10-4∶1.0×10-7=1 000∶1。
(3)t2 ℃时,pH=6的溶液呈中性,则pH=7的溶液显碱性。
①若所得混合液呈中性,即n(H+)=n(OH-),1×10-1 mol/L×b L= mol/L×a L,则a∶b=1∶1。
②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即酸过量,得c(H+)==1×10-2 mol/L,则a∶b=9∶11。
【备注】无
19.(1)aH2CO3>HClO>HC,因此对应钠盐溶液的碱性:CH3COONac(Na+)>c(A-) 9.9×10-7 (2)≥ (3)HC-的水解能力强于其电离能力 (4)1.0×10-12
(5)HA、H2C
【解析】本题考查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溶液的pH等,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电解质溶液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A组混合溶液中,生成的NaA与剩余的HA浓度相等,因混合溶液呈碱性,说明A-的水解能力强于HA的电离能力,故平衡体系中A-的浓度比Na+小,HA的浓度比Na+大;由电荷守恒可知c(Na+)-c(A-)=c(OH-)-c(H+)=9.9×10-7 mol/L。
(2)B组,若HB是强酸,与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时,恰好生成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若为弱酸,与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故当溶液呈中性时,NaOH溶液的体积一定大于酸溶液的体积。
(3)C组,等体积混合后生成酸式盐NaHC。HC-既可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又可电离,使溶液呈酸性。实际情况是溶液呈碱性,说明HC-的水解能力强于其电离能力。
(4)D组,浓度均为0.01 mol/L的NaOH溶液和NaHD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得到Na2D溶液。该溶液呈中性,说明Na2D不水解,故H2D是强酸,NaHD是强酸的酸式盐,则c(H+)=0.01 mol/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等于OH-的浓度,即1.0×10-12 mol/L。
(5)由上述信息可知,A-、HC-能水解,故HA、H2C是弱酸;HB的酸性强弱无法判断;H2D是强酸。
【备注】无
21.(1)酚酞,酸式滴定管。
(2)15.40, >
(3)BC
(4)(20.32+20.28)a /2V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酸碱中和滴定。(1)根据反应可知,生成了CH3COONa,为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应选择碱性变色范围内的指标剂,故选酚酞;白醋显酸性,应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故答案为酚酞,酸式滴定管;(2)A与C刻度间相差1 mL,说明两个小格之间是0.10 mL,A处的刻度为15,A和B之间是四个小格,所以相差0.4 mL,则B是15.40 mL;由于滴定管25.00 mL刻度下方还有液体,所以滴定管中液体的实际体积大于(25 - a) mL,故答案为15.40, >;(3)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试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测得的醋酸的浓度偏大,A项,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导致氢氧化钠体积偏小,所以测得醋酸浓度偏小,故A错误;B项,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时无气泡,导致氢氧化钠体积偏大,所以测得醋酸的浓度偏大,故B正确;C项,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氢氧化钠浓度偏小,所以所用氢氧化钠体积偏大,所测醋酸浓度偏大,故C正确;D项,滴定NaOH溶液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导致使用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小,所测醋酸浓度偏小,故D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C;(4)两次使用氢氧化钠的平均体积为(20.32+20.28) /2,据参加反应的醋酸和氢氧化钠物质的量相等,可知 ×a= c V,所以c =(20.32+20.28)a /2V ,故答案为(20.32+20.28)a /2V 。
【备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