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1.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 A. 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 B.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 C. 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 D. 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故正确;B.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不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不符合节能减排,故错误;C. 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所以可以减少污染,故正确;‎ D.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后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对空气无污染,故正确,故选B。‎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热指的是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B. 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 伴随着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反应 D. 单液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和热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A. 反应热指的是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B. 中和反应均放热;C. 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但是伴随着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反应,浓硫酸溶于水伴随有能量变化,但该过程不属于化学反应;D. 在单液原电池中由于电极与电解液直接接触,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和热能。‎ ‎【详解】A.反应热不一定指放出的热量,吸收的热量也属于反应热,A项错误。B.中和反应均放热,B项正确;C.浓硫酸溶于水伴随有能量变化,但该过程不属于化学反应,C项正确。D.在单液原电池中由于电极与电解液直接接触,故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和热能,D项正确;正确选项A。‎ ‎3.下列过程中ΔH小于零的是(  )‎ A. Ba(OH)2与NH4Cl固体混合 B. 氯化铵分解得氨气 C. 实验室制备氢气 D. 碳酸钙分解得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详解】下列过程中ΔH小于零的反应为放热反应。A. Ba(OH)2与NH4Cl固体混合为吸热反应,故错误;B. 氯化铵分解得氨气为吸热反应,故错误;C. 实验室制备氢气是用锌和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正确;D. 碳酸钙分解得二氧化碳是吸热反应,故错误。故选C。‎ ‎4.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 B.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C. 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 D. 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放热反应的焓变小于0,吸热反应的焓变大于0,故△H>0表示吸热反应,△H<0表示放热反应,故A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数,所以可用分数或小数表示,故B正确;C.中和热是指稀的强酸和强碱当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而1mol硫酸和1mol氢氧化钡反应时生成了2mol水,故此时放出的热量不是中和热,故C错误;D.燃烧热是指在101K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此时生成的水必须为液态,而1mol氢气和0.5mol氧气反应生成的水的状态未知,故此时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是燃烧热,故D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中和热、燃烧热的概念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的含义。‎ ‎【名师点晴】准确理解中和热、燃烧热的概念是解题关键,中和热是指稀的强酸和强碱当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是指在101K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此时生成的水必须为液态,特别注意反应热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据此解题。‎ ‎5.已知298 K时,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 ΔH=-92.0 kJ·mol-1‎ ‎,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假定测量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  )‎ A. 一定大于92.0 kJ B. 一定小于92.0 kJ C. 一定等于92.0 kJ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N2和H2完全反应生成2molNH3时放出的热量为92.0kJ,但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转化为NH3,由此分析解答.‎ 解:N2和H2反应生成NH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为:N2+3H2⇌2NH3,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此温度下的1molN2和3mol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不能生成2molNH3,则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0kJ,故选A.‎ ‎6.已知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121 kJ,且O2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形成1 mol H—O键时放出热量463 kJ,则H2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  )‎ A. 920 kJ B. 557 kJ C. 488 kJ D. 436 kJ ‎【答案】D ‎【解析】‎ ‎【详解】已知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121 kJ,则2mol氢气的燃烧热为484kJ,根据H=反应物的键能和-生成物的键能和,设H2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x kJ,可得2x+496-4×463=-484,解x=463 kJ。‎ ‎【点睛】掌握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并注意物质中的化学键的数目。‎ ‎7.下列变化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 A. H2O(g)===H2O(l) ΔH=-44.0 kJ·mol-1‎ B. 2HI(g)===H2(g)+I2(g) ΔH=+14.9 kJ·mol-1‎ C. 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862 kJ能量的化学反应 D. 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放热,属于物理变化,不是放热反应,A错误;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错误;C、形成化学键过程中放出862 kJ热量的化学反应中不能确定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C错误;D、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所以是放热反应,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反应热的有关判断 ‎8.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 Na2O2(s)+CO2(g)===Na2CO3(s)+1/2O2(g) ΔH=-266 kJ·mol-1‎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的燃烧热为283 kJ B. 下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 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4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D. 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532 kJ·mol-1‎ ‎【答案】D ‎【解析】‎ ‎【详解】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由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可知,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ΔH=-283 kJ·mol-1,故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中为2mol一氧化碳反应,但图上为1mol一氧化碳,故错误;C. ① 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②Na2O2(s)+CO2(g)===Na2CO3(s)+1/2O2(g) ΔH=-266 kJ·mol-1,结合盖斯定律①÷2+②可知,得到Na2O2(s)+CO (s)=== Na2CO3(s) ΔH=-566/2-266=-549 kJ·mol-1,所以当反应放出549kJ的热量时,有2mol电子转移,故错误;D。Na2O2(s)+CO2(g)=Na2CO3(s)+1/2O2(g) ΔH=-266 kJ·mol-1,二氧化碳气体的能量比固体高,所以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532 kJ·mol-1,故正确。故选D。‎ ‎9.白磷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烧伤,白磷(P4)分子结构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已知P4(白磷,s)+3O2(g)===2P2O3(s) ΔH=-Q kJ·mol-1,则白磷的燃烧热为Q kJ·mol-1‎ B. 白磷着火点低,在空气中可自燃 C. 白磷、红磷互为同素异形体 D. 31 g白磷中,含P—P键1.5 mol ‎【答案】A ‎【解析】‎ ‎【详解】A.磷的燃烧热是指生成稳定的化合物五氧化二磷时放出的热量,故错误; B.白磷的着火点为40℃,所以在空气中能够自燃,故正确;C.白磷和红磷是有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正确;D.1mol白磷含有6mol共价键、4mol磷原子,1mol磷原子平均1.5molP-P键,31克白磷有1mol磷原子,故正确。故选A。‎ ‎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  )‎ A. CO(g)+1/2O2(g)===CO2(g) ΔH=-283 kJ·mol-1‎ B. CH4(g)+2O2(g)===CO2(g)+2H2O(g) ΔH=-802.3 kJ·mol-1‎ C.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D. H2(g)+Cl2(g)===2HCl(g) ΔH=-184.6 kJ·mol-1‎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故正确;B.气态水不是稳定的氧化物,故错误;C.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燃烧,方程式中为2mol氢气,故错误;D.氯化氢不是氧化物,不符合燃烧热的概念要求,故错误。故选A。‎ ‎【点睛】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或其他稳定的物质)时的反应热,所谓稳定的氧化物,是指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硫气体或液态水等物质。‎ ‎11.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1、1 411.0 kJ·mol-1和1 366.8 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ΔH为(  )‎ A. +44.2 kJ·mol-1 B. -44.2 kJ·mol-1‎ C. -330 kJ·mol-1 D. +330 kJ·mol-1‎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燃烧热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为①C2H4(g)+3O2(g)=2CO2(g)+2H2O(l) ΔH=-1411.0kJ·mol-1,②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366.8 kJ·mol-1,结合盖斯定律分析,①-②可得热化学方程式为:C2H4(g)+ H2O(l)= C2H5OH(l) ΔH=-1411.0-(-1366.8) kJ·mol-1=-44.2 kJ·mol-1。故选B。‎ ‎12.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574 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1 160 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还原NO2生成N2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为173.4 kJ B. 由反应①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l) ΔH<-574 kJ·mol-1‎ C. 反应①②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D. 反应②中当4.48 L CH4反应完全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60 mol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可知CH4(g)+2NO2(g)=CO2(g)+2H2O(g)+N2(g)△H=-867kJ/mol,标准状况下4.48LCH4其物质的量为0.2mol,则放出的热量为0.2mol×867kJ=173.4kJ,故A正确;B、由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放出热量,则CH4(g)+4NO2(g)=4NO(g)+CO2(g)+2H2O(l)△H=-Q,Q>574kJ•mol-1,ΔH<-574 kJ·mol-1;故B正确;C、两个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均由-4价升高到+4价,则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分别参加反应①、②,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故C正确;D、未注明是否是标准状况,4.48LCH4的物质的量不一定0.2mol,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不一定为0.2mol×8=1.6mol,故D错误;故选D。‎ 考点:考查了热化学反应及盖斯定律的相关知识。‎ ‎13.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H2O(g) ΔH=a kJ·mol-1‎ H2(g)+1/2O2(g)===H2O(l) ΔH=b kJ·mol-1‎ ‎2H2(g)+O2(g)===2H2O(l) ΔH=c kJ·mol-1‎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 a、b和c均为正值 C. 2b=c D. a=b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三个反应都为放热反应,故错误;B.三个反应都为放热,焓变为负值,故错误;C.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反应热之比,所以2b=c,故正确;D.水的状态不同,所以反应热不同,故错误。故选C。‎ ‎【点睛】氢气的燃烧反应都为放热反应,反应热与氢气的物质的量和生成水的状态有关。‎ ‎14.已知3.6 g碳在6.4 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测得放出热量a kJ。又知12.0 g碳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 b kJ。则热化学方程式C(s)+1/2O2(g)===CO(g) ΔH=Q中Q等于(  )‎ A. -(5a-0.5b) kJ·mol-1 B. -(a-b) kJ·mol-1‎ C. -(a+b) kJ·mol-1 D. -(10a-b) kJ·mol-1‎ ‎【答案】A ‎【解析】‎ ‎【详解】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不足生成一氧化碳,氧气足量生成二氧化碳,3.6‎ 克碳的物质的量为3.6/12=0.3mol,6.4克氧气的物质的量为6.4/32=0.2mol,假设生成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mo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有x+y=0.3 x/2+y=0.2,解x=0.2 ,y=0.1,则热化学方程式为①3C(s)+2O2(g)===2CO(g)+ CO2(g) ΔH=-10a kJ·mol-1,12.0 g碳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 b 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为:②C(s)+O2(g)== CO2(g) ΔH=-b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分析,(①-②)/2可得热化学方程式C(s)+1/2O2(g)===CO(g) ΔH=(-10a+b)/2=-(5a-0.5b) kJ·mol-1。故选A。‎ ‎15.(2017·江苏化学,8)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C(s)+H2O(g)===CO(g)+H2(g) ΔH1=a kJ·mol-1‎ ‎②CO(g)+H2O(g)===CO2(g)+H2(g) ΔH2=b kJ·mol-1‎ ‎③CO2(g)+3H2(g)===CH3OH(g)+H2O(g) ΔH3=c kJ·mol-1‎ ‎④2CH3OH(g)===CH3OCH3(g)+H2O(g) ΔH4=d kJ·mol-1‎ A. 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 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C. 反应CH3OH(g)===1/2CH3OCH3(g)+1/2H2O(l)的ΔH=d/2kJ·mol-1‎ D. 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的ΔH=(2b+2c+d) kJ·mol-1‎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反应③中的反应物为二氧化碳和氢气,由反应可知,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故正确;B. 反应③的反应物为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则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故正确;C. 由反应④可知,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且气态水的能量比液态是的能量高,则反应CH3OH(g)===1/2CH3OCH3(g)+1/2H2O(l)的ΔH≠d/2kJ·mol-1,故错误;D. 由盖斯定律可知,②×2+③×2+④得到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的ΔH=(2b+2c+d) kJ·mol-1,故正确。故选C。‎ ‎16.已知:H2(g)+F2(g) === 2HF(g) △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B. 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 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放出270kJ热量 ‎【答案】C ‎【解析】‎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A错误;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能量守恒,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270kJ,故B错误;C、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故C正确;D、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故D错误;故选C。‎ ‎17.H2与O2发生反应的过程用模型图示如下(“﹣”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Ⅰ是吸热过程 B. 过程Ⅲ一定是放热过程 C. 该反应过程所有旧化学键都断裂,且形成了新化学键 D. 该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过程Ⅰ分子化学键断裂形成原子,属于吸热过程,故A正确;B.过程Ⅲ为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是放热过程,故B正确;C.过程Ⅰ中所有的旧化学键断裂,过程Ⅲ为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故C正确;D.该反应可通过燃料电池,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故D错误;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反应的本质以及能量的变化 ‎【名师点晴】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是解题关键,断裂化学键吸收形成化学键放热,能量的转化形式多样,由图可知,过程Ⅰ分子化学键断裂形成原子,属于吸热过程;过程Ⅲ由原子重新形成新的化学键,属于放热过程,该反应可通过燃料电池,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据此分析解答。‎ ‎18.下列过程都与热量变化有关,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表示CO(g)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1/2O2(g)═CO2(g);△H=﹣283.0kJ/mol B. 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则表示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2H2SO4(l)+KOH(l)═1/2K2SO4(l)+H2O(l);‎ ‎△H=﹣57.3kJ/mol C. 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足够的热量才能使反应发生 D. 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答案】B ‎【解析】‎ ‎【详解】A.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说明1mol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283.0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O(g)+1/2O2(g)═CO2(g);△H=﹣283.0kJ/mol,故正确;B. 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则表示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2H2SO4(aq)+KOH(aq)═1/2K2SO4(aq)+H2O(l);△H=﹣57.3kJ/mol,故错误;C. 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足够的热量才能使反应发生 D. CaCO3(s)═CaO(s)+CO2(g),反应是熵增的,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即△G=△H-T△S >0,说明该反应的△H>0,故正确。故选B。‎ ‎【点睛】对于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需要考虑综合判据,即△G=△H-T△S, △G <0当时反应能自发进行。一般情况下焓变小于0或熵增的反应能自发进行。‎ ‎19.为了研究化学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试剂B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A和B的总能量比C和D的总能量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3)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释放出来。‎ ‎(4)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________(填“高”或“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 ‎(5)写出一个符合题中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放热 (2). 高 (3). 化学反应 (4). 热能 (5). 低 (6).‎ ‎ 2Al+6HCl===2AlCl3+3H2↑(或2Na+2H2O===2NaOH+H2↑或NaOH+HCl===NaCl+H2O等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气体受热膨胀,表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A和B的总能量比C和D的总能量高。‎ ‎(3)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热能释放出来。‎ ‎(4)该反应的△H=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0,所以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 ‎(5)符合题中条件的是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或2Na+2H2O=2NaOH+H2↑或NaOH+HCl=NaCl+H2O等合理答案均可)。‎ ‎20.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燃烧时,若氧气不足生成一氧化碳,若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 ‎(1)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________(填“金刚石”或“石墨”)放出的热量更多,写出表示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通常状况下,________(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写出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 g石墨在一定量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36 g,该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金刚石 (2). C(石墨,s)+O2(g)===CO2(g) ΔH=-393.5 kJ·mol-1 (3). 石墨 (4). 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 kJ·mol-1 (5). 252.0 kJ ‎【解析】‎ ‎【详解】(1)从图分析,等质量的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的高,所以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热量多。结合图中数据分析,石墨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石墨,s)+O2(g)===CO2(g) ΔH=-110.5 kJ·mol-1 -283.0 kJ·mol-1 =-393.5 kJ·mol-1 。(2)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比较,石墨的能量低,所以石墨比较稳定。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石墨,s)===C(金刚石,s) ΔH=-393.5+395.4=+1.9 kJ·mol-1 。(3)12克石墨的物质的量为1mol,36克气体不是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应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假设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mol,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ymol,有x+y=1,44x+28y=36,解x=y=0.5mol,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分析,C(石墨,s)+O2(g)===CO2(g) ΔH=-393.5 kJ·mol-1 ,和C(石墨,s)+1/2O2(g)===CO(g) ΔH=-110.5 kJ·mol-1 ,生成0.5mol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393.5/2kJ,生成0.5mol一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110.5/2kJ,则总共放出的热量为393.5/2+110.5/2=252.0 kJ。‎ ‎21.据《参考消息》报道,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 ‎(1)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O2(g)===SiO2(s) ΔH=-989.2 kJ·mol-1,有关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Si—O O===O Si—Si 键能/kJ·mol-1‎ x ‎498.8‎ ‎176‎ 已知1 mol Si中含2 mol Si—Si键,1 mol SiO2中含4 mol Si—O键,则x的值为____________。‎ ‎(2)硅光电池作为电源已广泛应用于人造卫星、灯塔和无人气象站等。硅光电池是一种把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装置。‎ ‎(3)假如硅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妥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最佳的燃料 B.硅的来源丰富,易于开采,且可再生 C.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容易有效控制 D.寻找高效新催化剂,使硅的生产耗能很低,是硅能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 ‎(4)工业制备纯硅的反应为2H2(g)+SiCl4(g)===Si(s)+4HCl(g) ΔH=+240.4 kJ·mol-1,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1‎ 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则反应过程中_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kJ。‎ ‎【答案】 (1). 460 (2). 光(或太阳) (3). 电 (4). D (5). 吸收 (6). 6.01‎ ‎【解析】‎ ‎(1)、1mol晶体硅中含有2molSi−Si,1molSiO2中含有4molSi−O,1molO2中含有1molO=O,根据Si(s)+O2(g)=SiO2(s)△H=−989.2kJ⋅mol−1,则反应焓变△H=2×176+498.8−4x=−989.2,解得x=460,故答案为:460;‎ ‎(2)、硅光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答案是:光(或太阳能); 电。‎ ‎(3)、A.硅常温下为固体,性质较稳定,便于贮存,较为安全,故A正确;‎ B. 硅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主要以硅酸盐和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且可再生,故B正确;‎ C. 硅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说明燃烧放出的热量大,硅燃烧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固体,容易得到有效控制,故C正确;‎ D.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不改变反应热,所以不能使硅的生产耗能降低,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4)、根据题中所给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在制备纯硅的过程中吸收热量;通入100mL 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说明生成的氯化氢为0.1mol,设反应吸收的热量为x,‎ ‎2H2(g)+SiCl4(g)═Si(s)+4HCl(g) △H=+240.4kJ⋅mol−1‎ ‎                                             4                  240.4‎ ‎                                              0.1                x 解得X=6.01kJ,故答案为:吸收、6.01。‎ ‎22.(1)根据如图所示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 ‎ A.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 ΔH=41 kJ·mol-1‎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若当H2O为液态时反应热为ΔH2,则ΔH2>ΔH ‎(2)25℃、101 kPa下,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的热量,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已知反应:N2(g) + O2 (g) = 2NO(g) △H1 ‎ ‎2H2(g) + O2(g) = 2H2O(g) △H2 ‎ N2(g) + 3H2(g) = 2NH3(g) △H3 ‎ 利用上述三个反应,计算4NH3(g) + 5O2(g) = 4NO(g) + 6H2O(g) △H4 的反应焓变为________________(用含△H1、△H2、△H3的式子表示)。‎ ‎(4)在25 ℃、101 kPa下,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 kJ,其燃烧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吸收可得100 g CaCO3沉淀,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 (2). H2(g) +1/2O2(g) = H2O(1) △H2=-285.8kJ·mol-1 (3). 2△H1+3△H2—2△H3 (4). 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2Q kJ·mol-1‎ ‎【解析】‎ ‎【详解】(1).根据图分析,一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图显示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为吸热反应,故正确;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错误;D.从气态水变成液态水需要放热,所以该反应吸收的热量减少,数值变小,故错误。故选B。 (2) 25℃、101 kPa下,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的热量,即1mol氢气完全反应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285.8kJ,热化学方程式为:H2(g) +1/2O2(g) = H2O(1) △H2=-285.8kJ·mol-1;(3) ①N2(g) + O2 (g) = 2NO(g) △H1 ;②2H2(g) + O2(g) = 2H2O(g) △H2 ;③N2(g) + 3H2(g) = 2NH3(g) △H3 ,根据盖斯定律分析,①×2+②×3-③×2即可得热化学方程式4NH3(g) + 5O2(g) = 4NO(g) + 6H2O(g) △H4=2△H1+3△H2—2△H3 。 (4)100克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说明有0.5mol乙醇反应,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2Q kJ·mol-1。‎ ‎【点睛】注意反应的方向和热量的关系,正反应为放热,则逆反应为吸热,且数值不变。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为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与反应热成正比例关系。‎ ‎23.某实验小组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用同样的实验仪器和方法步骤进行两组中和热测定的实验,实验试剂及其用量如表所示。‎ 反应物 起始温度/℃‎ 终了温度/℃‎ 中和热/ kJ·mol-1‎ 硫酸 碱溶液 ‎①0.5 mol·L-1 H2SO4溶液50 mL、1.1 mol·L-1 NaOH溶液50 mL ‎25.1‎ ‎25.1‎ ΔH1‎ ‎②0.5 mol·L-1 H2SO4溶液50 mL、1.1 mol·L-1 NH3·H2O溶液50 mL ‎25.1‎ ‎25.1‎ ΔH2‎ ‎(1)实验①中碱液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预计ΔH1≠ΔH2,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测得①中终了温度为31.8 ℃,则该反应的中和热ΔH1=________(已知硫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 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 kJ·g-1·℃-1)。‎ ‎(4)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若测定硫酸的温度计未用水洗涤就直接测量碱溶液的温度,则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5)若实验①中硫酸用盐酸代替,且中和反应时有少量HCl挥发,则测得中和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Q________。‎ ‎【答案】 (1). 保证酸完全反应,减少实验误差 (2). NH3·H2O是弱碱,其电离过程会吸收热量 (3). -56 kJ/mol (4). 偏大 (5). 偏小 ‎【解析】‎ ‎【详解】(1)实验过程中碱过量是为了保证酸完全反应,减少实验误差。 (2). NH3·H2O是弱碱,存在电离平衡,其电离过程会吸收热量,所以反应热会比强碱的少。 (3)反应中总质量为100克,温度变化为31.8-25.1=6.7℃,反应中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5×0.05×2=0.05mol,则中和热=0.418×6.7/0.05= -56 kJ/mol。 (4)‎ 在实验过程中,测定硫酸的温度计未用水洗涤就直接测量碱溶液的温度,则酸碱中和放热,会使碱溶液的温度偏高,最后测定实验中温度差变小,中和热偏大。 (5)用盐酸代替硫酸, 且中和反应时有少量氯化氢挥发,则中和反应生成的水少,放热偏小。‎ ‎【点睛】中和热的数值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在进行误差分析时注意反应生成水的量的改变和热量的改变,同时要注意中和热为负值。‎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