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模块诊断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
高二上学期9月模块诊断化学试题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
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B.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D.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 溶解度:Na2CO3>NaHCO3 B. 热稳定性:HCl<PH3
C. 沸点:H2O<H2S D. 碱性:LiOH<Be(OH)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aCl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所以属于离子化合物
B. H2O汽化成水蒸气、分解为H2和O2,都需要破坏共价键
C. C4H10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因为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不同,因而沸点不同
D. CH3COOH和CH3COOCH3互为同系物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油脂皂化反应可用硫酸作催化剂
B. 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 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加热4~5min,再加入少量银氨溶液,加热,有光亮银镜生成
D. 花生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5.反应 A+B→C(△H>0)分两步进行 :①A+B→X (△H<0),②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6.一定温度下,浓度均为1mol/L的A2和B2两种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气体C,达平衡后,测得:c(A2)=0.58mol/L,c(B2)=0.16mol/L,c(C)=0.84mol/L,则该反应的正确表达式为
A. 2A2+B22A2B B. A2+2B22AB2
C. A2+B2A2B2 D. A2+B22AB
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将温室气体CO2转化为燃料气体C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极a表面发生还原反应
B. 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移动
C. 该装置中每生成2 mol CO,同时生成1 mol O2
D. 反应过程中,电极a附近溶液的pH值将增大
8.苯乙烯(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与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D. 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9.下图甲和乙是双液原电池装置。由图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乙图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s)+2Ag+(aq)=2Ag(s)+Co2+(aq)
B. 反应2Ag(s)+Cd2+(aq)=Cd(s)+2Ag+(aq) 不能发生
C. 盐桥的作用是形成闭合回路,并使两边溶液保持电中性
D. 甲图当有1mol电子通过外电路时,正极有59g Co析出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s)+3/2O2(g)=SO3 (g) △H=-315kJ·mol-1(燃烧热)(△H的数值正确)
B.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kJ•mol-1,则2H2O(l)=2H2(g)+O2(g) △H=+285.5kJ•mol-1
C. 已知:500℃、30MPa下,N2(g)+3H2(g)2NH3(g) △H=-92.4kJ•mol-1;将3 mol 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
D. 已知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Cl(aq)+NaOH(aq)=NaCl(aq)+H2O(aq) △H=-57.3 kJ·mol-1
11.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12.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A(g)+B(g)C(g)+D(s) △H>0,一定能使其逆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 减少A或B的物质的量 B. 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
C. 升高温度 D. 增大D的物质的量
13.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NaOH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改用60mL 0.50mol/L盐酸跟50mL 0.55 mol/L NaOH溶液反应,求得中和热数值和原来相同
B. 用50mL 0.50mol/L盐酸和5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实验比用50mL0.50mol/L盐酸和50mL 0.50mol/L NaOH测得的数值准确
C. 酸碱混合时,量筒中NaOH溶液应慢慢倒入小烧杯中,再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
D. 装置中的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14.把5mol A和2.5mol B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2B(s)xC(g)+D(g),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容器内压强变小,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1•min-1,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 B. 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0.9倍
C. 平衡时,C的浓度为0.25mol•L-1 D.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1•min-1
15.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 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16.已知:a.C2H2(g)+H2(g)=C2H4(g) △H<0; b.2CH4(g)=C2H4(g)+2H2(g) △H>0
判断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H3的大小顺序是
①C(s)+2H2(g)=CH4(g) △H1 ②C(s)+H2(g)=1/2C2H4(g) △H2
③C(s)+1/2H2(g)=1/2C2H2(g) △H3
A. △H2>△H3>△H1 B. △H3>△H2>△H1
C. △H3>△H1>△H2 D. △H1>△H2>△H3
17.已知反应:2NO(g)+Br2(g)2NOBr(g) △H=-a kJ·mol-1(a>0),其反应机理是
① NO(g)+Br2 (g)NOBr2 (g) 快 ② NOBr2(g)+NO(g)2NOBr(g) 慢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①的快慢
B. NOBr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增大Br2 (g)的浓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
D. 总反应中生成物的总键能比反应物的总键能大a kJ·mol-1
18.氮化硅陶瓷能代替金属制造发动机的耐热部件。工业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硅,其反应如下:3SiCl4(g)+2N2(g)+6H2(g)Si3N4(s)+12HCl(g) △H<0。若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反应,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的温度保持不变 B. 容器的压强保持不变
C. υ正(N2)=6υ逆(HCl) D. 容器内的气体c(N2)∶c(H2)∶c(HCl)=1∶3∶6
19.用吸附了H2的碳纳米管等材料制作的二次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2H+
B. 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Ni(OH)2+OH--e-=NiO(OH)+H2O
C. 充电时,将电池的碳电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
D. 放电时,OH-向镍电极作定向移动
20.某化学反应中,反应混合物A、B、C的物质的量浓度(c )与时间(t)关系如下所表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4B+C B.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C. 4min时A的转化率约为31% D. 4~6min时,反应处于动态平衡
21.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 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 ①→②吸收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 该催化剂选择性活化了甲烷分子
二、推断题
22.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英文小写字母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f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d、e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______________。
(3)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4)已知1mol e的单质在足量d2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元素f、h形成的物质X与由元素x、z形成的化合物Y可发生以下反应:
①写出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工业上制备f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有果香味的物质C和化合物D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B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⑧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D的相对分子量为118,有酸性且只含有一种官能团,其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68%、5.08%,其余为氧元素,则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4.某研究性小组决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证明化学反应具有一定的限度。取5mL 0.1mol/L KI溶液于试管中,滴加0.1mol/L FeCl3溶液2mL,发生如下反应:2Fe3++2I-2Fe2++I2。为证明该反应具有可逆性且具有限度,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反应液,滴加AgNO3溶液,发现有少量黄色沉淀(AgI),证明反应物没有反应完全;
②再取少量反应液,加入少量CCl4,振荡,发现CCl4层显浅紫色,证明萃取到I2,即有I2生成。综合①②的结论,他们得出该反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在一定条件下会达到反应限度。
(1)老师指出他们上述实验中①不合理,你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的前提下,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步骤②适合检验生成I2较多的情况下,还有一种简便方法可以灵敏地检验是否生成了I2,这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
①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_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流计读数为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在甲中加入FeCl2固体,发现电流计又发生偏转,则甲中的石墨作_______(填“正”或“负”)极,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25.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和系统(Ⅱ)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_____________。
(2)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 +H2O(g)。在610 K时,将0.10 mol CO2与0.40 mol H2S充入2.5 L的空钢瓶中。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水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① H2S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
②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用H2O2氧化H2S。随着参加反应的n(H2O2)/n(H2S)变化,氧化产物不同。在酸性溶液中,当n(H2O2)/n(H2S)=4时,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
高二上学期9月模块诊断化学试题
化学 答 案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项,瓷器属于硅酸盐产品,它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A项合理;
B项,司母戊鼎是青铜制品,其中含铜84.8%、锡11.6%、铅2.8%,青铜属于铜合金,B项合理;
C项,谷物中的主要成分为淀粉,由淀粉酿造出酒和醋的过程为:淀粉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H3CH2OH和CO2,CH3CH2OH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H3COOH,酿造过程中不是只发生水解反应,C项不合理;
D项,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该过程属于萃取操作,D项合理;
答案选C。
2.A
【解析】
【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律、分子晶体熔沸点的比较、具体物质的性质判断。
【详解】
A项,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的溶解度,A项正确;
B项,Cl、P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根据“同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Cl>P,热稳定性:HCl>PH3,B项错误;
C项,H2O和H2S固态都属于分子晶体,H2O分子间存在氢键,H2S分子间不存在氢键,沸点:H2O>H2S,C项错误;
D项,Li、Be都是第二周期元素,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金属性:Li>Be,碱性:LiOH>Be(OH)2,D项错误;
答案选A。
3.C
【解析】
【详解】
A项,CaCl2中只有离子键,CaCl2属于离子化合物,A项错误;
B项,H2O汽化成水蒸气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H2O分解为H2和O2需要破坏共价键,B项错误;
C项,C4H10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两种同分异构体的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不同,所以两种同分异构体的沸点不同,C项正确;
D项,CH3COOH中官能团为羧基,CH3COOH属于羧酸,CH3COOCH3中官能团为酯基,CH3COOCH3属于酯类,CH3COOH和CH3COOCH3的结构不相似,两者不互为同系物,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与分子间作用力(有的还与氢键)有关,分子晶体的化学性质与分子中原子间的共价键有关。同系物的判断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结构相似和分子组成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4.B
【解析】
【详解】
A项,油脂皂化反应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不能用硫酸作催化剂,A项错误;
B项,油脂中含酯基,油脂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能发生水解反应,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B项正确;
C项,银氨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硫酸银,银氨溶液失效,故不能产生光亮的银镜,C项错误;
D项,花生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小分子,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银镜反应成功的关键是溶液呈碱性,淀粉水解时稀硫酸起催化作用,淀粉水解液呈酸性,直接加入银氨溶液不可能发生银镜反应;正确的操作为: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加热4~5min,冷却后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少量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5.A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与ΔH的关系”分析。
【详解】
第①步的ΔH<0,A和B的总能量>X的总能量;第②步的ΔH>0,X的总能量
0,A和B的总能量Co,乙装置中,Co为负极,Ag为正极,金属活动性:Co>Ag,则金属活动性:Cd>Co>Ag,反应2Ag(s)+Cd2+(aq)=2Ag+(aq)+Cd(s)不能发生,B项正确;
C项,盐桥的作用是形成闭合回路和平衡电荷,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使两边溶液保持电中性,C项正确;
D项,甲装置中,Co为正极,Co极电极反应式为Co2++2e-=Co,当有1mol电子通过外电路时正极析出0.5molCo,即有29.5gCo析出,D项错误;
答案选D。
10.C
【解析】
【详解】
A项,S(s)完全燃烧生成的稳定氧化物为SO2(g),不是SO3(g),A项错误;
B项,H2的燃烧热为285.5kJ/mol,指1molH2完全燃烧生成1molH2O(l)放出285.5kJ的热量,H2燃烧热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ΔH=-285.5kJ/mol,则2H2O(l)=2H2(g)+O2(g) ΔH=+571kJ/mol,B项错误;
C项,由于N2与H2化合成NH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3molH2不可能完全反应,3molH2与过量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C项正确;
D项,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Cl(aq)+NaOH(aq)=NaCl(aq)+H2O(l)ΔH=-57.3kJ/mol,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正确理解燃烧热、中和热、可逆反应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理解燃烧热时注意两点:(1)可燃物物质的量为1mol;(2)生成物为稳定氧化物,如H→H2O(l),C→CO2(g),S→SO2(g)等。
11.A
【解析】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证明乙烯与溴反应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A正确;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但是两个反应的剧烈程度是不同的,所以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的活性是不相同的,B不正确;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水垢中有碳酸钙,说明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C不正确;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是因为生成的HCl水溶液具有酸性,D不正确。本题选A。
12.C
【解析】
【分析】
根据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作答。
【详解】
A项,减少A或B的物质的量,逆反应速率瞬时不变,后逆反应速率减小;
B项,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由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逆反应速率不变;
C项,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都加快;
D项,D呈固态,增大D的物质的量,逆反应速率不变;
一定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的是升高温度,答案选C。
【点睛】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1)气体反应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不参加反应的气体)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恒温恒压: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物质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2)增大固态物质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13.C
【解析】
【详解】
A项,改用60mL0.50mol/L盐酸跟50mL0.55mol/LNaOH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不相等,但中和热以生成1molH2O(l)为标准,求得中和热数值和原来相同,A项正确;
B项,用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实验比用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0mol/LNaOH测得的数值准确,原因是NaOH溶液稍过量能保证盐酸完全中和,B项正确;
C项,酸碱混合时,应将量筒中NaOH溶液一次性快速倒入小烧杯中,盖好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拌,以减少热量的损失,C项错误;
D项,装置中的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D项正确;
答案选C。
14.A
【解析】
【分析】
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由υ(D)计算其它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的压强变小,则3>x+1,x只能取1,用三段式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进一步计算平衡时压强与起始压强的关系。
【详解】
B呈固态,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的压强变小,则3>x+1,x只能取1,从起始到平衡转化D的浓度Δc(D)=0.05mol/(L·min)×5min=0.25mol/L,用三段式
3A(g)+2B(s)C(g)+D(g)
c(起始)(mol/L)2.5 0 0
c(转化)(mol/L)0.75 0.25 0.25
c(平衡)(mol/L)1.75 0.25 0.25
A项,B呈固态,不能用B表示反应速率,A项错误;
B项,根据恒温恒容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之比,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0.9倍,B项正确;
C项,根据计算,平衡时C的浓度为0.25mol/L,C项正确;
D项,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υ(A):υ(D)=3:1,υ(D)=0.05mol/(L·min),则υ(A)=0.15mol/(L·min),D项正确;
答案选A。
【点睛】
由于B呈固态,不能用B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同时结合压强的变化确定x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B
【解析】
【详解】
A、灼烧碎海带应用坩埚,A错误;
B、海带灰的浸泡液用过滤法分离,以获得含I-的溶液,B正确;
C、MnO2与浓盐酸常温不反应,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需要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C错误;
D、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用饱和NaCl溶液吸收尾气Cl2,尾气Cl2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D错误;
答案选B。
16.B
【解析】
【分析】
应用盖斯定律分析反应①、②、③与反应a、b的关系,结合反应a、b的ΔH分析。
【详解】
应用盖斯定律,将②×2-③×2得a,2ΔH2-2ΔH3<0,则ΔH3>ΔH2;将②×2-①×2得b,2ΔH2-2ΔH1>0,则ΔH2>ΔH1;则ΔH3>ΔH2>ΔH1,答案选B。
17.D
【解析】
【详解】
A项,①反应快,②反应慢,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②的快慢,A项错误;
B项,将反应①和反应②相加得总反应,NOBr2是反应①的生成物、反应②的反应物之一,NOBr2为中间产物,不是反应的催化剂,B项错误;
C项,增大Br2(g)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C项错误;
D项,总反应的ΔH=-akJ/mol,根据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akJ/mol(a>0),总反应中生成物的总键能比反应物的总键能大akJ/mol,D项正确;
答案选D。
18.A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平衡的本质标志(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和特征标志(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详解】
A项,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建立平衡过程中温度升高,平衡时温度不变,容器的温度保持不变能表明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项,该容器为恒压绝热容器,容器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容器的压强保持不变不能表明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项,达到化学平衡时用不同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达到平衡时6υ正(N2)=υ逆(HCl),故υ正(N2)=6υ逆(HCl)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
D项,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不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容器内的气体c(N2):c(H2):c(HCl)=1:3:6不能表明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答案选A。
【点睛】
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逆向相等,变量不变。“逆向相等”指必须有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且两者相等,“变量不变”指可变的物理量不变是平衡的标志,不变的物理量不变不能作为平衡的标志;注意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也不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解答本题时还需注意容器为恒压绝热容器。
19.B
【解析】
【分析】
放电时为原电池原理,吸附H2的碳纳米管为负极,镍电极为正极;充电时为电解原理,碳电极为阴极,镍电极为阳极;根据图示和电解质溶液书写电极反应式,结合工作原理作答。
【详解】
A项,放电时为原电池原理,吸附H2的碳纳米管为负极,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负极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A项错误;
B项,充电时为电解原理,镍电极为阳极,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阳极的电极反应为:Ni(OH)2-e-+OH-=NiO(OH)+H2O,B项正确;
C项,充电时碳电极为阴极,将碳电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C项错误;
D项,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OH-向碳电极作定向移动,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二次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在充电时为阴极,放电时的正极在充电时为阳极;充电时的阴极电极反应式是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的逆过程,充电时的阳极电极反应式是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的逆过程。
20.B
【解析】
【详解】
A项,随着时间的推移,A逐渐减少,B、C逐渐增多,A为反应物,B、C为生成物,从初始到2min,A、B、C浓度的改变值依次为0.17mol/L(1.45mol/L-1.28mol/L=0.17mol/L)、0.34mol/L(0.72mol/L-0.38mol/L=0.34mol/L)、0.085mol/L(0.18mol/L-0.095mol/L=0.085mol/L),则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0.17mol/L:0.34mol/L:0.085mol/L=2:4:1,6min和4min时各物质浓度相等保持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4B+C,A项正确;
B项,初始到2min各物质浓度的改变值<2min到4min各物质浓度的改变值,初始到2min内平均反应速率<2min到4min内平均反应速率,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为吸热反应,B项错误;
C项,4min时A的转化率为×100%≈31%,C项正确;
D项,6min和4min时各物质浓度相等保持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4~6min时反应处于动态平衡,D项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的难点是B项,必须从速率的变化上分析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从而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21.C
【解析】
【详解】
A项,根据图示CH4与CO2在催化剂存在时生成CH3COOH,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只有CH3COOH一种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A项正确;
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的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B项正确;
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对比①和②,①→②形成C-C键,C项错误;
D项,根据图示,该催化剂选择性活化了甲烷分子,D项正确;
答案选C。
22.第三周期第ⅢA族 O2->Na+ HClO4>H2SO4 (或,答案合理即可) 2Na(s)+O2(g)=Na2O2(s) △H=-511kJ·mol-1 Al3++3NH3·H2O=Al(OH)3↓+3NH4+ (或Al3++3NH3+3H2O=Al(OH)3↓+3NH4+) 2Al2O3(熔融)4Al+3O2↑
【解析】
【分析】
根据八种元素的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分析,x、y、z、d、e、f、g、h依次处于第IA族、第IVA族、第VA族、第VIA族、第IA族、第IIIA族、第VIA族、第VIIA族,结合原子序数和原子半径的图像,x、y、z、d、e、f、g、h依次为H、C、N、O、Na、Al、S、Cl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和相关化学用语作答。
【详解】
根据八种元素的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分析,x、y、z、d、e、f、g、h依次处于第IA族、第IVA族、第VA族、第VIA族、第IA族、第IIIA族、第VIA族、第VIIA族,结合原子序数和原子半径的图像,x、y、z、d、e、f、g、h依次为H、C、N、O、Na、Al、S、Cl元素。
(1)f为Al元素,Al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IIIA族。
(2)d、e的简单离子依次为O2-、Na+,O2-、Na+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O2-r(Na+)。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SH2SO4。
(3)上述元素组成的常见四原子共价化合物有:C2H2、NH3、H2O2等,它们的电子式依次为、、。
(4)Na(s)在O2(g)中燃烧生成Na2O2(s),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s)+O2(g)=Na2O2(s)ΔH=-255.5kJ/mol(或2Na(s)+O2(g)=Na2O2(s)ΔH=-511kJ/mol)。
(5)由f、h组成的物质X为AlCl3,由x、z形成的化合物Y为NH3;X与Y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M和Z,M是仅含非金属元素的盐,M为NH4Cl,Z为Al(OH)3,Al(OH)3受热分解生成的N为Al2O3,电解熔融Al2O3生成Al和O2。
①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l3+3NH3+3H2O=Al(OH)3↓+3NH4Cl(或AlCl3+3NH3·H2O=Al(OH)3↓+3NH4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3H2O=Al(OH)3↓+3NH4+(或Al3++3NH3·H2O=Al(OH)3↓+3NH4+)。
②工业上电解熔融Al2O3制备Al,工业上制备Al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熔融)4Al+3O2↑。
23.CH3CHO 羧基 CH2=CH2 +Br2 → CH2BrCH2Br 取代反应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HOOC-CH2-CH2-COOH
【解析】
【分析】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乙烯与X反应生成C2H4Br2,则X为Br2,C2H4Br2的结构简式为BrCH2CH2Br;BrCH2CH2Br与NaCN反应生成C2H4(CN)2,该反应为取代反应,C2H4(CN)2的结构简式为NCCH2CH2CN;CH3CH2OH在Cu存在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CH3CHO,CH3CHO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H3COOH,CH3CH2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具有果香味的CH3COOCH2CH3,A、B、C的结构简式依次为CH3CHO、CH3COOH、CH3COOCH2CH3;根据上述推断作答。
【详解】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乙烯与X反应生成C2H4Br2,则X为Br2,C2H4Br2的结构简式为BrCH2CH2Br;BrCH2CH2Br与NaCN反应生成C2H4(CN)2,该反应为取代反应,C2H4(CN)2的结构简式为NCCH2CH2CN;CH3CH2OH在Cu存在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CH3CHO,CH3CHO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H3COOH,CH3CH2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具有果香味的CH3COOCH2CH3,A、B、C的结构简式依次为CH3CHO、CH3COOH、CH3COOCH2CH3。
(1)根据上述分析,A的结构简式为CH3CHO。B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B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羧基。
(2)反应⑦为乙烯与Br2的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BrCH2CH2Br。对比C2H4Br2和C2H4(CN)2,可见反应⑧为C2H4Br2与NaCN的取代反应。
(3)反应⑤为CH3CH2OH与CH3COOH的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4)1个D分子含碳原子数N(C)==4个,1个D分子中含氢原子数N(H)==6个,1个D分子中含氧原子数N(O)=(118-4×12-6×1)÷16=4个,D的分子式为C4H6O4;D有酸性且只含有一种官能团,C2H4(CN)2的结构简式为NCCH2CH2CN,反应⑨发生题给已知的反应,D的结构简式为HOOCCH2CH2COOH。
24.该反应中KI过量,故不能直接检验是否存在I-取少量反应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证明还有Fe3+未完全反应取少量反应液,滴加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则说明生成了I2 氧化 2I--2e-=I2 负 Fe2+-e-=Fe3+
【解析】
【分析】
(1)根据实验①中KI溶液、FeCl3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知,KI过量,不能直接检验I-判断反应具有可逆性。要证明反应有一定的限度,应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含Fe3+。
(2)检验I2用淀粉溶液。
(3)①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I-发生氧化反应生成I2。
②在甲中加入FeCl2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电极上Fe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3+。
【详解】
(1)实验①中n(KI)=0.1mol/L×0.005L=0.0005mol,n(FeCl3)=0.1mol/L×0.002L=0.0002mol,该反应中KI过量,不能直接检验是否含I-判断反应的可逆性,实验①不合理。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的前提下,要证明反应有一定的限度,应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含Fe3+,改进的方法是:取少量反应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证明还有Fe3+未完全反应,证明反应具有可逆性。
(2)检验I2可用淀粉溶液,方法是:取少量反应液,滴加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则说明生成了I2。
(3)①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发生还原反应生成Fe2+,乙中石墨电极上I-发生氧化反应生成I2,电极反应式为2I--2e-=I2。
②在甲中加入FeCl2固体,Fe2+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中Fe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3+,甲中的石墨作负极,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3+。
25.H2O(l)=H2(g)+1/2O2(g) ΔH=+286 kJ/mol H2S(g)=H2(g)+S(s) ΔH=+20 kJ/mol 系统(II) 2.5 0.002mol/(L•min) 4H2O2+H2S=SO42—+ 2H++ 4H2O
【解析】
【分析】
(1)根据盖斯定律分别计算系统(I)和系统(II)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进一步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分析比较。
(2)用三段式和转化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公式计算。
(3)H2O2将H2S氧化,H2O2被还原成H2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确定H2S的氧化产物,进一步书写离子方程式。
【详解】
(1)系统(I)中发生的反应有:H2SO4(aq)=SO2(g)+H2O(l)+O2(g)ΔH1=327kJ/mol(①)、SO2(g)+I2(s)+2H2O(l)=2HI(aq)+H2SO4(aq)ΔH2=-151kJ/mol(②)、2HI(aq)=H2(g)+I2(s)ΔH 3=110kJ/mol(③),应用盖斯定律,将①+②+③得,系统(I)中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O(l)=H2(g)+O2(g)ΔH=327kJ/mol+(-151kJ/mol)+110kJ/mol=+286kJ/mol。系统(II)中发生的反应有:SO2(g)+I2(s)+2H2O(l)=2HI(aq)+H2SO4(aq)ΔH2=-151kJ/mol(②)、2HI(aq)=H2(g)+I2(s)ΔH 3=110kJ/mol(③)、H2S(g)+H2SO4(aq)=S(s)+SO2(g)+2H2O(l)ΔH4=61kJ/mol(④),应用盖斯定律,将②+③+④得,系统(II)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g)=H2(g)+S(s)ΔH=(-151kJ/mol)+110kJ/mol+61kJ/mol=+20kJ/mol。根据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系统(II)。
(2)用三段式, H2S(g)+CO2(g)COS(g)+H2O(g)
c(起始)(mol/L)0.16 0.04 0 0
c(转化)(mol/L)0.004 0.004 0.004 0.004
c(平衡)(mol/L)0.156 0.036 0.004 0.004
①H2S的平衡转化率α=×100%=2.5%。
②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O2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2)==0.002mol/(L·min)。
(3)H2O2将H2S氧化,H2O2被还原成H2O,1molH2O2得到2mol电子,4molH2O2参与反应得到8mol电子,当n(H2O2)/n(H2S)=4时,根据得失电子守恒,1molH2S参与反应失去8mol电子,H2S的氧化产物为H2SO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当n(H2O2)/n(H2S)=4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O2+H2S=SO42-+2H++4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