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卷·2018届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卷·2018届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 A.分子个数 B.物质的量 C.物质的质量 D.原子个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虽然不参加化学反应,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3.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 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再加入30mL 3mol/L盐酸 ②改用30mL 6mol/L盐酸 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 ④适当升高温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高压有利于氢气与氮气合成氨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C.用V2O5催化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 D.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的过程中,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5.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υ(A)=0.5mol/(L•min) B.υ(B)=1.2mol/(L•s)‎ C.υ(C)=0.1mol/(L•s) D.υ(D)=0.4mol/(L•min)‎ ‎6.100mL 6mol/L的硫酸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①硫酸钠固体,②醋酸钠固体,③硫酸钾溶液,④硝酸钾溶液.‎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H=﹣890.3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 B.一定条件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放热a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2akJ/mol 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571.6kJ/mol D.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114.6kJ/mol ‎8.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9.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O2(g)═2CO2(g)△H=﹣566kJ•mol﹣1‎ 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 由1mol CO和3mol 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该条件下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 A.2912 kJ B.3236 kJ C.2953 kJ D.3867 kJ ‎10.在相同温度下,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中充入1g N2和1g H2,乙容器中充入2g N2和2g H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平衡后N2的浓度:乙>甲 C.H2的转化率:乙>甲 D.平衡混合气中H2的体积分数:乙>甲 ‎11.化学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min)﹣1‎ B.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 C.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min)﹣1‎ D.2 min内,v正(B)和v逆(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 ‎12.在两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甲)2X(g)⇌Y(g);(乙)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反应容器中生成物的百分含量 ③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其中能表明(甲) (乙)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有.‎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⑥ C.②③⑤ D.②③④‎ ‎13.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反应: Fe2O3(s)+CO(g)⇌Fe(s)+CO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温度/°C ‎1000‎ ‎1150‎ ‎1300‎ 平衡常数 ‎4.0‎ ‎3.7‎ ‎3.5‎ A.△H>0‎ B.1000℃时,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某时刻测得上述体系中,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mol、1.8mol,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C.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充入CO2气体,K值减小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以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 ‎14.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N2(g)+CO2(g)△H=﹣373.2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C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C.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D.降低温度同时减小压强 ‎15.将一定量A、B装入容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m B(g)⇌n C(g),1min时达到平衡,C的浓度为x mol/L.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1/2,达到新的平衡时C的浓度为1.8x mol/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为:2+m>n B.容器的容积缩小,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原容器中用B表示的该反应在1 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nx/m mol/(L•min)‎ D.若保持温度和容器容积不变,充入氦气(不参加反应),平衡不发生移动 ‎16.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g)+O2(g)═SO2(g)+H2O(g)△H1‎ ‎2H2S(g)+SO2(g)═S2(g)+2H2O(g)△H2‎ H2S(g)+O2(g)═S(g)+H2O(g)△H3‎ ‎2S(g)═S2(g)△H4‎ 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  )‎ A.△H4=(△H1+△H2﹣3△H3) B.△H4=(3△H3﹣△H1﹣△H2 )‎ C.△H4=(△H1+△H2﹣3△H3) D.△H4=(△H1﹣△H2﹣3△H3)‎ ‎17.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 ‎18.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最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8min时表示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B.前20minA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 C.反应方程式中的x=1,30min时表示增大压强 D.40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9.已知:2CH3OH(g)⇌CH3OCH3(g)+H2O(g)△H=﹣25kJ/mol,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c/(mol•L﹣1)‎ ‎0.8‎ ‎1.24‎ ‎1.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400‎ ‎②平衡时,c(CH3OCH3)=1.6mol/L ‎③平衡吋,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20kJ ‎④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达新平衡后CH3OH转化率增大 ‎⑤此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⑥平衡时CH3OH的浓度为0.08mol/L.‎ A.①②④⑤ B.②⑥ C.②③④⑥ D.②④⑥‎ ‎20.已知:N2(g)+3H2(g)⇌2NH3(g)△H=﹣92kJ•mol﹣1,相关数据如下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3mol H2充分反应,放出热量Q1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2(g)‎ N2(g)‎ NH3(g)‎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出的能量/kJ ‎436‎ ‎946‎ a A.‎ 如图可表示合成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a的数值为391‎ C.Q1的数值为92‎ D.相同条件下,反应物若为2 mol N2和6 mol H2,放出热量Q2>2Q1‎ ‎21.合成氨反应:N2(g)+3H2(g)⇌2ΝΗ3(g)△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t1时增大了压强 B.t2时增大了压强 C.t3时降低了温度 D.t4时降低了温度 ‎22.2L容器中,分别将物质的量均为2.00mol的SO2、O2混合,在不同温度(T)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并在第10s时分别测定其中SO3的体积分数(SO3%)并绘成如图所示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A、B两点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vA>vB C.以O2表示T0对应的平均反应速率(O2)=0.04 mol/(L•s)‎ D.温度T<T0时,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SO3%逐渐增大 ‎23.在下列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微粒组是(  )‎ 化学式 电离常数(25℃)‎ CH3COOH Ki=1.7×10﹣5‎ HClO Ki=3.0×10﹣8‎ H2CO3‎ Ki1=4.3×10﹣7‎ Ki2=5.6×10﹣11‎ A.c(H+)=1×10﹣14mol/L的溶液:K+、Na+、AlO2﹣、S2O32﹣‎ B.右表提供的数据下:HClO、HCO3﹣、ClO﹣、CO32﹣‎ C.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NH4+、Ca2+、NO3﹣、I﹣‎ D.中性的溶液中:CO32﹣、Na+、SO42﹣、AlO2﹣‎ ‎24.pH=1的两种酸溶液X和Y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酸X比酸Y产生的氢气多,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X是强酸,Y是弱酸 B.X是弱酸,Y是强酸 C.X是二元酸,Y是一元酸 D.无法判断X、Y的上述性质 ‎25.某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A和1.0mol B,反应A(g)+B(g)⇌C(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 ‎0‎ ‎5‎ ‎15‎ ‎25‎ ‎35‎ n(A)/mol ‎1.0‎ ‎0.85‎ ‎0.81‎ ‎0.80‎ ‎0.80‎ A.反应在前5s的平均速率v(A)=0.17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A)=0.41mol•L﹣1,则反应的△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 C,达到平衡时,C的转化率大于80%‎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mol A、0.20mol B和1.0mol C,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 ‎ 二、填空题(共计50分)‎ ‎26.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NaHCO3  ;(2)NaHSO4  .‎ ‎27.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用符号表示)‎ ‎(1)当其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能力的顺序是  .导电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  ‎ ‎(3)当其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当其c(H+)相同、体积相同时,分别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8.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需要测定并记录的实验数据有  (填序号).‎ A.盐酸的浓度B.盐酸的温度C.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D.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E.水的比热容F.反应后混合溶液的终止温度 ‎(3)中和反应,三次实验温度平均升高3.4℃.已知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为4.18J/(g•℃),酸与碱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通过计算可得中和热△H=  ,‎ ‎(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正确的实验操作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或“不相等”).‎ ‎29.两只密闭容器A和B,A能保持恒压,B能保持恒容.起始时向容积相等的A、B中分别通入体积比为2:1的等量的SO2和O2,在保持400℃的条件下使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2SO2(g)+O2(g)⇌2SO3(g),则(填>、=、<;向左、向右、不;增大、减小、不变).‎ ‎(1)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t(A)  t(B),SO2的转化率:a(A)  a(B).‎ ‎(2)起始时的反应速率:v(A)  v(B),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A)  v(B).‎ ‎(3)达到平衡时,在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Ar气.A中的化学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B中的化学反应速率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达到平衡后,向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原反应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A容器中SO2的百分含量  ,B容器中SO2的百分含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碳、氮和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1)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Al2O3(s)+2AlCl3(g)+6C(s)═6AlCl(g)+6CO(g)△H=akJ•mol﹣1‎ ‎3AlCl(g)═2Al(l)+AlCl3(g)△H=bkJ•mol﹣1‎ 反应Al2O3(s)+3C(s)═2Al(l)+3CO(g)的△H=  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H=QkJ•mol﹣1.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 浓度(mol•L﹣1)‎ ‎0‎ ‎10‎ ‎20‎ ‎30‎ ‎40‎ ‎50‎ NO ‎1.00‎ ‎0.68‎ ‎0.50‎ ‎0.50‎ ‎0.60‎ ‎0.60‎ N2‎ ‎0‎ ‎0.16‎ ‎0.25‎ ‎0.25‎ ‎0.30‎ ‎0.30‎ CO2‎ ‎0‎ ‎0.16‎ ‎0.25‎ ‎0.25‎ ‎0.30‎ ‎0.30‎ ‎①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字母编号).‎ a.通入一定量的NO 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3:1:1,则Q  0(填“>”或“<”).‎ ‎④在绝热恒容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选项编号).‎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 NO(g)的同时消耗nmol CO2(g)‎ b.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d.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 ‎ ‎ ‎2016-2017学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 A.分子个数 B.物质的量 C.物质的质量 D.原子个数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表示的是物质的量,可以为分数,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微粒数,表示的是物质的量,所以各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故选B.‎ ‎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虽然不参加化学反应,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而增大压强、增大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但百分数不变,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但百分数不变,故A错误;‎ B.增大压强,可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但百分数不变,故B错误;‎ C.升高温度,可使更多的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C正确;‎ D.催化剂参加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 ‎ ‎3.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 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再加入30mL 3mol/L盐酸 ②改用30mL 6mol/L盐酸 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 ④适当升高温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x射线、固体物质的表面积等.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使反应速率加快.温度:升高温度,使反应速率加快.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除体积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使反应速率加快.使用正催化剂,使反应物速率加快.‎ ‎【解答】解:用3克块状大理石与30毫升3摩/升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发生的反应为:CaCO3+2HCl═CaCl2+CO2↑+H2O 要增大反应速率,则:‎ ‎①再加入30毫升3摩/升盐酸,盐酸浓度未变,反应速率不变,故①错误;‎ ‎②改用30毫升6摩/升盐酸.盐酸浓度增大,增加了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的数目,从而增加有效碰撞,反应速率加快.故②正确;‎ ‎③改用3克粉末状大理石 固体大理石的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③正确;‎ ‎④适当升高温度.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获得能量,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分子变成活化分子,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得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反应速率加大.故④正确;‎ 故选B.‎ ‎ ‎ ‎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高压有利于氢气与氮气合成氨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C.用V2O5催化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 D.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的过程中,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等,若平衡不移动,则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 ‎【解答】解:A、合成氨是正反应体积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故A正确;‎ B、氯气和水反应是可逆反应,生成氯离子,食盐水中有大量氯离子,可抑制氯气与水反应,故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故B正确;‎ C、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只能加快反应速率,故C错误;‎ D、增大氧气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故D正确;‎ 故选C.‎ ‎ ‎ ‎5.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υ(A)=0.5mol/(L•min) B.υ(B)=1.2mol/(L•s)‎ C.υ(C)=0.1mol/(L•s) D.υ(D)=0.4mol/(L•min)‎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分析】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将各种物质转化成A,以此可比较反应速率大小,注意反应速率的单位必须相同.‎ ‎【解答】解:A.v(A)=0.5mol/(L•min)≈0.0083mol/(L•s);‎ B.B为固体,不能用B表示反应速率;‎ C.v(A)=v(C)=0.05mol/(L•s);‎ D.v(A)=v(D)=0.0067mol/(L•s);‎ 根据分析可知,反应速率最大的为C,‎ 故选C.‎ ‎ ‎ ‎6.100mL 6mol/L的硫酸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①硫酸钠固体,②醋酸钠固体,③硫酸钾溶液,④硝酸钾溶液.‎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过量的锌粉反应,硫酸完全反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减小氢离子浓度但不改变其物质的量,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①硫酸钠固体不反应,浓度不变,则速率不变,故不选; ‎ ‎②醋酸钠固体,减小氢离子浓度但不改变其物质的量,反应速率减小,生成氢气的量不变,故选; ‎ ‎③加硫酸钾溶液,不反应,由于体积变大,减小氢离子浓度但不改变其物质的量,反应速率减小,生成氢气的量不变,故选; ‎ ‎④加入硝酸钾,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与锌反应不生成氢气,故不选;‎ 故选C.‎ ‎ ‎ ‎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H=﹣890.3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 B.一定条件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放热a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2akJ/mol 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571.6kJ/mol D.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114.6kJ/mol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A.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水的状态液态为液态水;‎ B.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生成1mol氨气放出的热量大于akJ;‎ C.计算出氢气的物质的量,然后可得出2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D.中和热只生成1mol液态水放出热量,且该反应中有硫酸钡沉淀生成.‎ ‎【解答】解:A.甲烷的燃烧热△H=﹣890.3kJ/mol,燃烧热中生成水的状态应该为液态,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故A错误;‎ B.一定条件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放热akJ,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则生成2mol氨气放出的热量大于2akJ,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2akJ/mol,故B错误;‎ 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2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1mol,则2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285.8kJ×2=571.6kJ,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571.6kJ/mol,故C正确;‎ D.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仍然为△H=﹣57.3kJ/mol,由于硫酸与氢氧化钡还生成硫酸钡沉淀,放热热量增大,则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H<﹣114.6kJ/mol,故D错误;‎ 故选C.‎ ‎ ‎ ‎8.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产物百分含量与压强的关系曲线.‎ ‎【分析】一定温度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减小,据此结合选项解答.‎ ‎【解答】解:A、图象中压强p1到达平衡时间短,故图象中p1>p2,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 B、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p2,增大压强,平衡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减小,与实际相符,故B正确;‎ C、图象中压强p1到达平衡时间短,故图象中p1>p2,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 D、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p2,增大压强,平衡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增大,与实际不相符,故D错误;‎ 故选B.‎ ‎ ‎ ‎9.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O2(g)═2CO2(g)△H=﹣566kJ•mol﹣1‎ 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 由1mol CO和3mol 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该条件下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 A.2912 kJ B.3236 kJ C.2953 kJ D.3867 kJ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与放出的热量之间的关系然后求得1mol CO和3mol CH4燃烧后放出的热量.‎ ‎【解答】解:由2CO(g)+O2(g)═2CO2(g)△H=﹣566kJ•mol﹣1,则1molCO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KJ=283KJ,‎ 由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则1mol CH4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890KJ,则3mol CH4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890KJ×3=2670KJ,‎ 所以1mol CO和3mol 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该条件下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283KJ+2670KJ=2953KJ,故选:C.‎ ‎ ‎ ‎10.在相同温度下,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中充入1g N2和1g H2,乙容器中充入2g N2和2g H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平衡后N2的浓度:乙>甲 C.H2的转化率:乙>甲 D.平衡混合气中H2的体积分数:乙>甲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在相同温度下,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且保持体积不变,加入氮气和氢气发生的反应为:N2+3H2=2NH3,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甲容器中和乙容器中相比,乙容器中压强大于甲,反应速率快,氢气转化率增大;‎ ‎【解答】解:在相同温度下,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且保持体积不变,加入氮气和氢气发生的反应为:N2+3H2=2NH3,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甲容器中和乙容器中相比,乙容器中压强大于甲,反应速率快,氢气转化率增大;‎ A、乙容器中压强大于甲,反应速率快,故A正确;‎ B、甲容器中充入1g N2和1g H2,乙容器中充入2g N2和2g H2,平衡后氮气浓度乙大于甲,故B正确;‎ C、乙容器中压强大于甲,反应速率快,氢气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 D、乙容器中压强大于甲,反应速率快,氢气转化率增大,平衡混合气中H2的体积分数:甲>乙,故D错误;‎ 故选D.‎ ‎ ‎ ‎11.化学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min)﹣1‎ B.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 C.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min)﹣1‎ D.2 min内,v正(B)和v逆(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分析】A.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反应速率;‎ 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C.化学反应速率为一段时间内平均速率,不是即时速率;‎ D.反应物浓度降低,生成物浓度增大.‎ ‎【解答】解:A.物质A是固体,浓度不变,不能用A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故A错误;‎ 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B):v(C):v(D)=3:2:1,故B正确;‎ C.2min末的反应速率为即时速率,用B表示速率0.3mol/(L∙min)是2min内的平均速率,故C错误;‎ D.B是反应物,浓度降低,C是生成物,浓度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 ‎ ‎12.在两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甲)2X(g)⇌Y(g);(乙)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反应容器中生成物的百分含量 ③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其中能表明(甲) (乙)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有.‎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⑥ C.②③⑤ D.②③④‎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答】解:①甲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能作平衡状态的标志,故不选; ‎ ‎②反应容器中生成物的百分含量,说明各组分的量不变,达平衡状态,故选; ‎ ‎③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选;‎ ‎④乙混合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故不选; ‎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选; ‎ ‎⑥乙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故不选; ‎ 故选C.‎ ‎ ‎ ‎13.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反应: Fe2O3(s)+CO(g)⇌Fe(s)+CO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温度/°C ‎1000‎ ‎1150‎ ‎1300‎ 平衡常数 ‎4.0‎ ‎3.7‎ ‎3.5‎ A.△H>0‎ B.1000℃时,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某时刻测得上述体系中,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mol、1.8mol,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C.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充入CO2气体,K值减小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以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分析】对于反应: Fe2O3(s)+CO(g)⇌Fe(s)+CO2(g),K=,由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依据图表数据分析,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减小,平衡逆向进行,逆向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故A错误;‎ B.对于反应: Fe2O3(s)+CO(g)⇌Fe(s)+CO2(g),K=,1000℃时,K=4,某时刻测得上述体系中,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mol、1.8mol,则Qc==3.6<4,则反应向正向移动,故B正确;‎ C.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故C错误;‎ 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 ‎ ‎14.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N2(g)+CO2(g)△H=﹣373.2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C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C.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D.降低温度同时减小压强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为提高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可增大浓度、压强或加入催化剂、升高温度,提高NO的转化率,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平衡逆向移动,NO转化率降低,故A错误;‎ B.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的转化率降低,故B错误;‎ C.加入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的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可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 ‎ ‎15.将一定量A、B装入容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m B(g)⇌n C(g),1min时达到平衡,C的浓度为x mol/L.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1/2,达到新的平衡时C的浓度为1.8x mol/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为:2+m>n B.容器的容积缩小,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原容器中用B表示的该反应在1 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nx/m mol/(L•min)‎ D.若保持温度和容器容积不变,充入氦气(不参加反应),平衡不发生移动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反应2A(s)+mB(g)⇌nC(g),1min时达到平衡,C的浓度为x mol•L﹣1.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重新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为1.8x mol•L﹣1,则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C的浓度应为2xmol/L,达到新的平衡时C的浓度为1.8x mol/L,说明体积改变压强增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则C的浓度小于1.8xmol/L,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反应2A(s)+mB(g)⇌nC(g),1min时达到平衡,C的浓度为x mol•L﹣1.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重新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为1.8x mol•L﹣1,则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C的浓度应为2xmol/L,达到新的平衡时C的浓度为1.8x mol/L,说明体积改变压强增大,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则C的浓度小于1.8xmol/L;‎ A.增大压强,平衡逆向进行,则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所以2+m<n,故A错误;‎ B.容器的容积减小后,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压强增大,所以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B错误;‎ C.1min时达到平衡,C的浓度为x mol•L﹣1,v(C)=xmol•L﹣1•min﹣1,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B)=mol•L﹣1•min﹣1,故C错误;‎ D.若保持温度和容器的容积不变,充入氦气(不参与反应),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 ‎ ‎16.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g)+O2(g)═SO2(g)+H2O(g)△H1‎ ‎2H2S(g)+SO2(g)═S2(g)+2H2O(g)△H2‎ H2S(g)+O2(g)═S(g)+H2O(g)△H3‎ ‎2S(g)═S2(g)△H4‎ 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  )‎ A.△H4=(△H1+△H2﹣3△H3) B.△H4=(3△H3﹣△H1﹣△H2 )‎ C.△H4=(△H1+△H2﹣3△H3) D.△H4=(△H1﹣△H2﹣3△H3)‎ ‎【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分析】H2S(g)+O2(g)═SO2(g)+H2O(g)△H1①‎ ‎2H2S(g)+SO2(g)═S2(g)+2H2O(g)△H2 ②‎ H2S(g)+O2(g)═S(g)+H2O(g)△H3③,‎ 将方程式①+②﹣③×2得2S(g)═S2(g),△H4进行相应的改变.‎ ‎【解答】解:H2S(g)+O2(g)═SO2(g)+H2O(g)△H1①‎ ‎2H2S(g)+SO2(g)═S2(g)+2H2O(g)△H2 ②‎ H2S(g)+O2(g)═S(g)+H2O(g)△H3③,‎ 将方程式①+②﹣③×2得2S(g)═S2(g),△H4=×△H1+×△H2﹣2×△H3=(△H1+△H2﹣3△H3),故选A.‎ ‎ ‎ ‎17.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甲为恒温恒容,乙为恒温恒压,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平衡时混合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则平衡时甲中压强小于乙中压强,乙中平衡等效为在甲中平衡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解答】解:甲为恒温恒容,乙为恒温恒压,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平衡时混合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则平衡时甲中压强小于乙中压强,乙中平衡等效为在甲中平衡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乙的SO2的转化率将大于甲的,即大于P%,‎ 故选B.‎ ‎ ‎ ‎18.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最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8min时表示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B.前20minA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 C.反应方程式中的x=1,30min时表示增大压强 D.40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 ‎【分析】本题为化学平衡图象题,解化学平衡图象题,看图象:一看轴,弄清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二看点,弄清图象上点的意义,看起点,交点,转折点,终点,三看量的变化,利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知:8min时B、C的浓度相等,此时仍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即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A错误;‎ B、前20minA的反应速率为v(A)=v(C)==0.05mol/(L•min ),故B正确;‎ C、在反应中B、C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之比为1: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x=1,故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即反应过程中气体的压强不变,增大压强,B、C的物质的量浓度都将增大,故C错误;‎ D、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即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 ‎ ‎19.已知:2CH3OH(g)⇌CH3OCH3(g)+H2O(g)△H=﹣25kJ/mol,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c/(mol•L﹣1)‎ ‎0.8‎ ‎1.24‎ ‎1.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400‎ ‎②平衡时,c(CH3OCH3)=1.6mol/L ‎③平衡吋,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20kJ ‎④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达新平衡后CH3OH转化率增大 ‎⑤此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⑥平衡时CH3OH的浓度为0.08mol/L.‎ A.①②④⑤ B.②⑥ C.②③④⑥ D.②④⑥‎ ‎【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①、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平衡常数降低;‎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CH3OH的起始浓度为0.8mol/L+2×1.24mol/L=3.28mol/L,令平衡后c(CH3OCH3)=xmol/L,根据方程式可知平衡时c(CH3OH)=(3.28﹣2x)mol/L,c(H2O)=xmol/L,代入平衡常数k=计算;‎ ‎③、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等于反应放出的热量,根据②计算中可知生成的n(CH3OCH3),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放出的热量;‎ ‎④、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等效为增大压强,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与原平衡等效,平衡后CH3OH转化率不变;‎ ‎⑤、根据②计算中可知平衡时c(CH3OCH3)是否等于1.24mol/L来判断;‎ ‎⑥、根据②计算中可知平衡时c(CH3OH)的量来判断;‎ ‎【解答】解:①、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平衡常数降低,故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400,故①错误;‎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CH3OH的起始浓度为0.8mol/L+2×1.24mol/L=3.28mol/L,令平衡后c(CH3OCH3)=xmol/L,根据方程式可知平衡时c(CH3OH)=(3.28﹣2x)mol/L,c(H2O)=xmol/L,所以=400,解得x=1.6,故②正确;‎ ‎③、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等于反应放出的热量,由②中可知,平衡时后c(CH3OCH3)=1.6mol/L,所以平衡时n(CH3OCH3)=1.6mol/L×1L=1.6mol,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5kJ/mol×1.6mol=40kJ,故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40kJ,故③错误;‎ ‎④、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等效为增大压强,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与原平衡等效,平衡后CH3OH转化率不变,故④错误;‎ ‎⑤、由②中可知,平衡时c(CH3OCH3)=1.6mol/L,不等于1.24mol/L,所以此时刻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故⑤错误;‎ ‎⑥、由②中可知,平衡时c(CH3OH)=(3.28﹣2x)mol/L=(3.28﹣2×1.6)mol/L=0.08mol/L,故⑥正确;‎ 故选B.‎ ‎ ‎ ‎20.已知:N2(g)+3H2(g)⇌2NH3(g)△H=﹣92kJ•mol﹣1,相关数据如下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3mol H2充分反应,放出热量Q1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2(g)‎ N2(g)‎ NH3(g)‎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出的能量/kJ ‎436‎ ‎946‎ a A.‎ 如图可表示合成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a的数值为391‎ C.Q1的数值为92‎ D.相同条件下,反应物若为2 mol N2和6 mol H2,放出热量Q2>2Q1‎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A、反应放热,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 B、据△H=反应物键能和﹣生成物键能和计算;‎ C、合成氨是可逆反应;‎ D、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1L容器中,反应物越多反应物转化率越高.‎ ‎【解答】解:A、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故A错误;‎ B、△H=反应物键能和﹣生成物键能和,有﹣92KJ/mol=946KJ/mol+3×436KJ/mol﹣6aKJ/mol,a=360KJ/mol,故B错误;‎ C、合成氨是可逆反应,1molN2和3molH2不能完全转化,故C错误;‎ D、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1L容器中,反应物越多反应物转化率越高,所以相同条件下,反应物若为2molN2和6molH2,放出热量Q2>2Q1,故D正确;‎ 故选:D.‎ ‎ ‎ ‎21.合成氨反应:N2(g)+3H2(g)⇌2ΝΗ3(g)△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t1时增大了压强 B.t2时增大了压强 C.t3时降低了温度 D.t4时降低了温度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由图象可知,t1时正反应速率增大,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t3时正反应速率减小,t4时反应速率瞬间不变,然后减小,结合影响因素来解答.‎ ‎【解答】解:A、t1时正反应速率增大,且大于逆反应速率,则应为增大压强,故A正确;‎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则为使用了催化剂,故B错误;‎ C、t3时正反应速率减小,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则为减小压强,故C错误;‎ D、t4时反应速率瞬间不变,然后减小,应为减小生成物浓度,故D错误;‎ 故选A.‎ ‎ ‎ ‎22.2L容器中,分别将物质的量均为2.00mol的SO2、O2混合,在不同温度(T)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并在第10s时分别测定其中SO3的体积分数(SO3%)并绘成如图所示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A、B两点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vA>vB C.以O2表示T0对应的平均反应速率(O2)=0.04 mol/(L•s)‎ D.温度T<T0时,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SO3%逐渐增大 ‎【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 ‎【分析】A、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T0时达平衡状态),SO3%的物质的量分数逐渐减小,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左移;‎ B、根据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判断;‎ C、先根据三段式计算参加反应的O2的量,再v(O2)=求出反应速率;‎ D、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当温度达到T0时,W的物质的量分数最大,说明达到反应的最大限度,即平衡状态.‎ ‎【解答】解:A、由图象得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T0时达平衡状态),SO3%的物质的量分数逐渐减小,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左移,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所以A、B两点正反应速率关系vA<vB,故B错误;‎ C、设参加反应的氧气为xmol ‎ 2X(g)+Y(g)⇌2W(g)‎ 起始的量:2mol 2mol 0‎ 转化的量:2x x 2x 平衡的量:2﹣2x 2﹣x 2x T0SO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50%,所以×100%=50%,所以x=0.8mol,则v(O2)===0.04 mol/(L•s),故C正确;‎ D、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当温度达到T0时,SO3%的物质的量分数最大,说明达到反应的最大限度,即平衡状态,温度T<T0时,反应一直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不能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 ‎ ‎23.在下列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微粒组是(  )‎ 化学式 电离常数(25℃)‎ CH3COOH Ki=1.7×10﹣5‎ HClO Ki=3.0×10﹣8‎ H2CO3‎ Ki1=4.3×10﹣7‎ Ki2=5.6×10﹣11‎ A.c(H+)=1×10﹣14mol/L的溶液:K+、Na+、AlO2﹣、S2O32﹣‎ B.右表提供的数据下:HClO、HCO3﹣、ClO﹣、CO32﹣‎ C.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NH4+、Ca2+、NO3﹣、I﹣‎ D.中性的溶液中:CO32﹣、Na+、SO42﹣、AlO2﹣‎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A.c(H+)=1×10﹣14mol/L的溶液,显碱性;‎ B.由表中的数据可知,酸性HClO>CO32﹣;‎ C.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 D.中性溶液中不能存在水解显碱性的离子.‎ ‎【解答】解:A.c(H+)=1×10﹣14mol/L的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正确;‎ B.由表中的数据可知,酸性HClO>CO32﹣,二者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不能共存,故B错误;‎ C.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碱溶液中不能存在NH4+,酸溶液中NO3﹣、I﹣(或A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C错误;‎ D.CO32﹣、AlO2﹣均水解显碱性,与中性溶液不符,故D错误;‎ 故选A.‎ ‎ ‎ ‎24.pH=1的两种酸溶液X和Y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酸X比酸Y产生的氢气多,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X是强酸,Y是弱酸 B.X是弱酸,Y是强酸 C.X是二元酸,Y是一元酸 D.无法判断X、Y的上述性质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pH=1的两种酸溶液,强酸完全电离,弱酸部分电离,与足量的金属锌反应,酸性弱的酸产生的氢气多.‎ ‎【解答】解:pH=1的两种酸溶液,强酸完全电离,弱酸部分电离,与足量的金属锌反应,弱酸中氢离子被消耗会继续电离出氢离子,则产生的氢气多,酸X比酸Y产生的氢气多,所以X酸性比Y弱,但是Y不一定为强酸.‎ 故选D.‎ ‎ ‎ ‎25.某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A和1.0mol B,反应A(g)+B(g)⇌C(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 ‎0‎ ‎5‎ ‎15‎ ‎25‎ ‎35‎ n(A)/mol ‎1.0‎ ‎0.85‎ ‎0.81‎ ‎0.80‎ ‎0.80‎ A.反应在前5s的平均速率v(A)=0.17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A)=0.41mol•L﹣1,则反应的△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 C,达到平衡时,C的转化率大于80%‎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mol A、0.20mol B和1.0mol C,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 ‎ A(g)+B(g)⇌C(g)‎ 起始量(mol) 1.0 1.0 0‎ 变化量(mol) 0.20 0.20 0.20‎ 平衡量(mol) 0.80 0.80 0.20‎ A、依据V(A)=计算;‎ B、平衡状态A的物质的量为0.8mol,升高温度,平衡时c(A)=0.41mol•L﹣1,物质的量为0.82mol,物质的量增大,说明平衡逆向进行;‎ C、等效为起始加入2.0mol A和2.0mol B,与原平衡相比,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的AB转化率较原平衡高,故平衡时AB的物质的量小于1.6mol,C的物质的量大于0.4mol,即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C,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大于0.4mol,参加反应的C的物质的量小于1.6mol,据此判断.‎ D、计算平衡常数,结合起始量计算浓度商计算与平衡常数对比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解答】解:A的物质的量达到0.80mol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 ‎ A(g)+B(g)⇌C(g)‎ 起始量(mol) 1.0 1.0 0‎ 变化量(mol) 0.20 0.20 0.20‎ 平衡量(mol) 0.80 0.80 0.20‎ K==0.625‎ A、反应在前5s的平均速率v(A)==0.015mol•L﹣1•s﹣1 ,故A错误;‎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A)=0.41mol•L﹣1,A物质的量为0.41mol/L×2L=0.82mol>0.80mol,说明升温平衡逆向进行,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反应的△H<0,故B错误;‎ C、等效为起始加入2.0mol A和2.0mol B,与原平衡相比,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的AB转化率较原平衡高,故平衡时AB的物质的量小于1.6mol,C的物质的量大于0.4mol,即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C,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大于0.4mol,参加反应的C的物质的量小于1.6mol,转化率下雨80%,故C错误;‎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mol A、0.20mol B和1.0mol C,Qc==50>K,反应逆向进行,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故D正确;‎ 故选D.‎ ‎ ‎ 二、填空题(共计50分)‎ ‎26.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NaHCO3 NaHCO3═Na++HCO3﹣ ;(2)NaHSO4 NaHSO4═Na++H++SO42﹣ .‎ ‎【考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1)碳酸氢钠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2)NaHSO4是强电解质,NaHSO4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 ‎【解答】解:(1)碳酸氢钠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 故答案为:NaHCO3═Na++HCO3﹣;‎ ‎(2)NaHSO4是强电解质,NaHSO4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NaHSO4═Na++H++SO42﹣,‎ 故答案为:NaHSO4═Na++H++SO42﹣.‎ ‎ ‎ ‎27.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用符号表示)‎ ‎(1)当其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 .‎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能力的顺序是 b>a=c .导电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 b>a>c ‎ ‎(3)当其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a>b .‎ ‎(4)当其c(H+)相同、体积相同时,分别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a=b .‎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pH的简单计算.‎ ‎【分析】(1)硫酸为二元酸,盐酸为强酸,醋酸为弱酸;‎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醋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相等,但硫酸为二元酸;‎ ‎(3)相同浓度时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越大,所需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 ‎(4)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盐酸、硫酸完全电离,只有醋酸在继续电离.‎ ‎【解答】解:(1)硫酸为二元酸,盐酸为强酸,醋酸为弱酸,则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故答案为:b>a>c;‎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醋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相等,但硫酸为二元酸,则中和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消耗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等浓度时,硫酸为二元强酸,导电能力最强,醋酸为一元弱酸,导电能力最弱,则导电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故答案为:b>a=c;b>a>c;‎ ‎(3)相同浓度时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越大,所需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所以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H2SO4(硫酸),最大的是醋酸,‎ 故答案为:c>a>b;‎ ‎(4)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盐酸、硫酸完全电离,只有醋酸在继续电离,则分别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产生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b,‎ 故答案为:c>a=b.‎ ‎ ‎ ‎28.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环形玻璃搅拌棒 ‎ ‎(2)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需要测定并记录的实验数据有 BDF (填序号).‎ A.盐酸的浓度B.盐酸的温度C.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D.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E.水的比热容F.反应后混合溶液的终止温度 ‎(3)中和反应,三次实验温度平均升高3.4℃.已知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为4.18J/(g•℃),酸与碱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通过计算可得中和热△H= ﹣56.8kJ•mol﹣1 ,‎ ‎(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正确的实验操作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不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 ‎【考点】中和热的测定.‎ ‎【分析】(1)根据中和热的操作步骤判断使用仪器及缺少仪器;‎ ‎(2)根据反应放出热量Q=m•c•△T判断;‎ ‎(3)先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生成水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比热容计算放出的热量,放出的热量除以水的物质的量就是中和热;‎ ‎(4)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 ‎【解答】解:(1)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为了使酸碱充分反应,还需要用到环形玻璃搅拌棒,图示装置中还缺少的仪器为环形玻璃搅拌棒,‎ 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 ‎(2)计算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表达式为Q=m•c•△T,则在该实验过程中,该同学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有:B.盐酸的温度、D.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F.反应后混合溶液的终止温度,‎ 故答案为:BDF;‎ ‎(3)放出的热量Q=4.18J/(g•℃)×100g×3.4℃=1421.2J=1.4212kJ,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的稀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是:0.50mol/L×0.05L=0.025mol,所以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 =56.8kJ/mol,则中和热△H=﹣56.8kJ•mol﹣1,‎ 故答案为:﹣56.8kJ•mol﹣1;‎ ‎(4)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时生成水的量增多,放出的热量会偏高;由于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实验,与用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的实验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 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 ‎ ‎ ‎29.两只密闭容器A和B,A能保持恒压,B能保持恒容.起始时向容积相等的A、B中分别通入体积比为2:1的等量的SO2和O2,在保持400℃的条件下使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2SO2(g)+O2(g)⇌2SO3(g),则(填>、=、<;向左、向右、不;增大、减小、不变).‎ ‎(1)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t(A) < t(B),SO2的转化率:a(A) > a(B).‎ ‎(2)起始时的反应速率:v(A) = v(B),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A) > v(B).‎ ‎(3)达到平衡时,在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Ar气.A中的化学平衡 向左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B中的化学反应速率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达到平衡后,向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原反应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A容器中SO2的百分含量 不变 ,B容器中SO2的百分含量 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1)A能保持恒压,B能保持恒容,固定B不变,A中发生2SO2(g)+O2(g)⇌2SO3(g),n减小,V减小,相当于P增大;‎ ‎(2)开始浓度相同,反应过程中A的压强大于B中压强;‎ ‎(3)分别通入等量的Ar气,A中反应体系的压强减小,B中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4)向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原反应气体,A中浓度不变,B中浓度增大,压强增大,B中平衡正向移动.‎ ‎【解答】解:(1)A能保持恒压,B能保持恒容,固定B不变,A中发生2SO2(g)+O2(g)⇌2SO3(g),n减小,V减小,相当于P增大,则A中反应速率快,A中正向移动的程度大,t(A)<t(B),SO2的转化率:a(A)>a(B),故答案为:<;>;‎ ‎(2)开始浓度相同,则起始时的反应速率:v(A)=v(B),反应过程中A的压强大于B中压强,则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A)>v(B),‎ 故答案为:=;>;‎ ‎(3)分别通入等量的Ar气,A中反应体系的压强减小,A中平衡逆向移动,B中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B中的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故答案为:向左;不变;‎ ‎(4)向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原反应气体,A中浓度不变,B中浓度增大,压强增大,B中平衡正向移动,则再次达到平衡时,A容器中SO2的百分含量不变,B容器中SO2的百分含量减小,故答案为:不变;减小.‎ ‎ ‎ ‎30.碳、氮和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1)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Al2O3(s)+2AlCl3(g)+6C(s)═6AlCl(g)+6CO(g)△H=akJ•mol﹣1‎ ‎3AlCl(g)═2Al(l)+AlCl3(g)△H=bkJ•mol﹣1‎ 反应Al2O3(s)+3C(s)═2Al(l)+3CO(g)的△H= (0.5a+b) 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H=QkJ•mol﹣1.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 浓度(mol•L﹣1)‎ ‎0‎ ‎10‎ ‎20‎ ‎30‎ ‎40‎ ‎50‎ NO ‎1.00‎ ‎0.68‎ ‎0.50‎ ‎0.50‎ ‎0.60‎ ‎0.60‎ N2‎ ‎0‎ ‎0.16‎ ‎0.25‎ ‎0.25‎ ‎0.30‎ ‎0.30‎ CO2‎ ‎0‎ ‎0.16‎ ‎0.25‎ ‎0.25‎ ‎0.30‎ ‎0.30‎ ‎①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0.032 mol•L﹣1•min﹣1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0.25 ;‎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d (填字母编号).‎ a.通入一定量的NO 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3:1:1,则Q < 0(填“>”或“<”).‎ ‎④在绝热恒容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bcd (填选项编号).‎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 NO(g)的同时消耗nmol CO2(g)‎ b.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d.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1)已知:①2Al2O3(s)+2AlCl3(g)+6C(s)═6AlCl(g)+6CO(g)△H=akJ•mol﹣1‎ ‎②3AlCl(g)═2Al(l)+AlCl3(g)△H=b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 +②可得:Al2O3(s)+3C(s)═2Al(l)+3CO(g);‎ ‎(2)①根据v=计算v(NO);‎ ‎20min处于平衡常数,平衡时NO浓度为0.5mol/L,N2、CO2的浓度均为0.25mol/L,代入K=计算平衡常数;‎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40minNO、N2、CO2的浓度均增大,均变为30min时的1.2倍,平衡不移动,应是缩小体积或适当加入一定量的NO;‎ ‎③30min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2:1:1,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3:1:1,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④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同种物质的正逆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含量保持不变,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变,判断平衡的物理量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该物理量由变化到不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 ‎【解答】解:(1)已知:①2Al2O3(s)+2AlCl3(g)+6C(s)═6AlCl(g)+6CO(g)△H=akJ•mol﹣1‎ ‎②3AlCl(g)═2Al(l)+AlCl3(g)△H=b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 +②可得:Al2O3(s)+3C(s)═2Al(l)+3CO(g),故△H=(0.5a+b)kJ•mol﹣1,‎ 故答案为:(0.5a+b);‎ ‎(2)①0~10min内,NO的浓度变化量为(1﹣0.68)mol/L=0.32mol/L,则v(NO)==0.032 mol•L﹣1•min﹣1;‎ ‎20min处于平衡常数,平衡时NO浓度为0.5mol/L,N2、CO2的浓度均为0.25mol/L,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25,‎ 故答案为:0.032 mol•L﹣1•min﹣1;0.25;‎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40minNO、N2、CO2的浓度均增大,均变为30min时的1.2倍,平衡不移动,应是适当缩小体积或适当加入一定量的NO,故选:ad;‎ ‎③30min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2:1:1,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3:1:1,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H<0,故答案为:<;‎ ‎④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 NO(g)的同时消耗nmol CO2(g),均表示逆反应速率,反应始终按该比例关系进行,故a错误;‎ b.绝热条件下,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改变,说明各组分物质的量不变,反应到达平衡,故b正确;‎ c.随反应进行混合气体总质量增大,容器的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当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发生改变,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c正确;‎ d.随反应进行混合气体总质量增大,则总物质的量增大,绝热恒容下,容器内压强变化,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d正确,‎ 故选:bcd.‎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