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6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卷·2018届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英博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英博学校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仅指反应放出的热量 B.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的个数 C.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的 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3.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 ①C(s)+O2(g)═CO2(g)△H1 C(s)+O2(g)═CO(g)△H2 ②S(g)+O2(g)═SO2(g)△H1 S(s)+O2(g)═SO2(g)△H2 ③H2(g)+O2(g)═H2O(l)△H1 2H2(g)+O2(g)═2H2O(l)△H2 ④CaCO3(s)═CaO(s)+CO2(g)△H1 CaO(s)+H2O(l)═Ca(OH)2(s)△H2. A.①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5.已知H2(g)+Cl2(g)═2HCl(g)△H=﹣184.6kJ•mol﹣1,则反应HCl(g)═ H2(g)+Cl2(g)的△H为( ) A.+184.6kJ•mol﹣1 B.﹣92.3kJ•mol﹣1 C.﹣69.2kJ•mol﹣1 D.+92.3kJ•mol﹣1 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7.25℃、101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H2(g)+O2(g)═2H2O(1)△H=﹣285.8kJ/mol B.2H2(g)+O2(g)═2H2O(1)△H=+571.6kJ/mol C.2H2(g)+O2(g)═2H2O(g)△H=﹣571.6kJ/mol D.H2(g)+O2(g)═H2O(1)△H=﹣285.8kJ/mol 8.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2(g)+O2(g)=H2O(l)△H=﹣285.8kJ/mol CO(g)+O2(g)=CO2(g)△H=﹣282.6kJ/mol C8H18(l)+O2(g)=8CO2(g)+9H2O(l)△H=﹣5472kJ/mol CH4(g)+2O2(g)=CO2(g)+2H2O(l);△H=﹣889.6kJ/mol 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 A.H2(g) B.CO(g) C.C8H18(l) D.CH4(g) 9.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O2(g)⇌SO3(g)△H=﹣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A.196.64kJ B.196.64kJ/mol C.<196.64kJ D.>196.64kJ 10.已知:CH4(g)+2O2(g)═CO2(g)+2H2O(l)△H=﹣Q1kJ/mol 2H2(g)+O2(g)═2H2O(g)△H=﹣Q2kJ/mol 2H2(g)+O2(g)═2H2O(l)△H=﹣Q3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kJ. A.0.4Q1+0.05Q3 B.0.4Q1+0.05Q2 C.0.4Q1+0.1Q3 D.0.4Q1+0.1Q2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 B.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每次实验需要测定三次温度数据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12.以下反应中,Q1>Q2的是(Q指反应放出的热量)( ) A.S(s)+O2(g)→SO2(g) Q1 kJ; S(g)+O2(g)→SO2(g) Q2 kJ B.2H2(g)+O2(g)→2H2O(g) Q1kJ; 2H2(g)+O2(g)→2H2O(l) Q2kJ C.NaOH(aq)+HCl(aq)→NaCl(aq)+H2O(l) Q1kJ; 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Q2 kJ D.H2(g)+Cl2(g)→2HCl(g) Q1kJ; H2(g)+F2(g)→2HF(g) Q2kJ 13.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i) I2(g)+H2(g)⇌2HI(g)+9.48kJ (ii) I2(S)+H2(g)⇌2HI(g)﹣26.48kJ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54g 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 kJ 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C.反应(Ⅰ)的产物比反应(Ⅱ)的产物稳定 D.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14.下列有关反应能量变化图象的判断错误的是( ) A.Ⅰ可表示需加热的放热反应 B.Ⅱ可表示需加热的放热反应 C.Ⅲ可表示爆炸反应 D.Ⅳ可表示醋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将碳与浓硫酸共热反应后的气体混合物通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CO2+SO2+4OH﹣=SO2﹣3+CO32﹣+2H2O 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Ca2++2ClO﹣+SO2+H2O=2HClO+CaSO3↓ C.向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NO3﹣+8H++6I﹣=3I2+2NO↑+4H2O D.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 16.在一定条件下,CH4和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H4(g)+2O2(g)⇌2H2O(l)+CO2(g)△H=﹣890kJ•mol﹣1 2CO(g)+O2(g)⇌2CO2(g)△H=﹣566kJ•mol﹣1 如果有CH4和CO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62.9kJ,生成的CO2用过量的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到50g白色沉淀.则混合气体中CH4和CO的体积比为( ) A.1:2 B.1:3 C.2:3 D.3:2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2分) 17.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 (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 (填“升高”或“降低”),△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图中△H= KJ•mol﹣1. 18.用5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9.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7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kPa下测得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又已知H2O(l)=H2O(g)△H=+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 20.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化学计量数相同)分别为△H1、△H2,△H1 △H2(填“>”、“<”或“=”,下同). (2)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 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比较下列反应中△H的大小:△H1 △H2. ①P4(白磷,s)+5O2(g)═2P2O5(s)△H1, ②4P(红磷,s)+5O2(g)═2P2O5(s)△H2. (4)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1 ,则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 57.3kJ. (5)已知:0.5mol CH4(g)与0.5mol水蒸气在t℃、p kPa时,完全反应生成CO和H2的混合气体,吸收了a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016-2017学年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英博学校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仅指反应放出的热量 B.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的个数 C.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的 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反应热可能为正或负,燃烧反应的焓变均为负,且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恒压条件下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均为反应热,故A错误; B.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不表示分子个数,故B正确; C.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的,其焓变为负,故C正确; 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D正确; 故选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分析; B.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形式有多种; C.物理过程也有能量变化; D.物质的变化是能量变化的基础. 【解答】解:A.化学变化的特征:一是有新物质生成,二是伴随着能量变化,故A正确; B.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形式有多种,主要表现为热量变化,也可以表现为其它形式的变化,如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C.物理过程也有能量变化,如某些物质溶解放热,故C错误; D.物质的变化是能量变化的基础,有能量的变化一定有物质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3.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分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都是新能源. 【解答】解: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能引起严重的空气污染,不是新能源.常见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这些能源对环境污染小,属于对环境友好型能源,故选B. 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 ①C(s)+O2(g)═CO2(g)△H1 C(s)+O2(g)═CO(g)△H2 ②S(g)+O2(g)═SO2(g)△H1 S(s)+O2(g)═SO2(g)△H2 ③H2(g)+O2(g)═H2O(l)△H1 2H2(g)+O2(g)═2H2O(l)△H2 ④CaCO3(s)═CaO(s)+CO2(g)△H1 CaO(s)+H2O(l)═Ca(OH)2 (s)△H2. A.①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分析】①碳不完全燃烧放热少,焓变包含负号比较大小; ②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 ③相同条件下量少的反应放热少,焓变包含负号比较大小; ④碳酸钙分解吸热焓变为正值,氧化钙和水反应是化合反应放热,焓变是负值. 【解答】解:①碳不完全燃烧放热少;焓变包含负号比较大小;所以△H1<△H2,故①不符合; ②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所以△H1<△H2,故②不符合; ③相同条件下量少的反应放热少,焓变包含负号比较大小;1mol氢气燃烧放热小于2mol氢气燃烧放热,所以△H1>△H2,故③符合; ④碳酸钙分解吸热焓变为正值,氧化钙和水反应是化合反应放热,焓变是负值;所以△H1>△H2,故④符合; 故选C. 5.已知H2(g)+Cl2(g)═2HCl(g)△H=﹣184.6kJ•mol﹣1,则反应HCl(g)═H2(g)+Cl2(g)的△H为( ) A.+184.6kJ•mol﹣1 B.﹣92.3kJ•mol﹣1 C.﹣69.2kJ•mol﹣1 D.+92.3kJ•mol﹣1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与反应热关系的方程式,书写和应用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意:反应热与反应方程式相互对应.若反应式的书写形式不同,则相应的化学计量系数不同,故反应热亦不同;反应方向改变,焓变数值符号改变. 【解答】解:依据热化学方程式 的书写原则和方法,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HCl(g)△H=﹣184.6kJ•mol﹣1, 改变方向,焓变变为正值,系数除以2,焓变也除以2,得到热化学方程式为:HCl(g)=H2(g)+Cl2(g)△H=+92.3kJ•mol﹣1, 故选D. 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考点】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 【分析】根据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说明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根据常见的吸热反应来回答. 【解答】解:A、碳酸钙受热分解是一个吸热反应,故A正确; B、乙醇的燃烧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B错误; C、铝与氧化铁粉末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C错误; D、氧化钙溶于水是一个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7.25℃、101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H2(g)+O2(g)═2H2O(1)△H=﹣285.8kJ/mol B.2H2(g)+O2(g)═2H2O(1)△H=+571.6kJ/mol C.2H2(g)+O2(g)═2H2O(g)△H=﹣571.6kJ/mol D.H2(g)+O2(g)═H2O(1)△H=﹣285.8kJ/mol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A、根据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来分析; B、根据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来分析; C、根据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来分析; D、根据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来分析; 【解答】解:A、因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571.6kJ,不是285.8kJ,故A错误; B、因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571.6kJ,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故B错误; C、因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不是气态水,放出热量571.6kJ,故C错误; D、因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故D正确; 故选:D. 8.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2(g)+O2(g)=H2O(l)△H=﹣285.8kJ/mol CO(g)+O2(g)=CO2(g)△H=﹣282.6kJ/mol C8H18(l)+O2(g)=8CO2(g)+9H2O(l)△H=﹣5472kJ/mol CH4(g)+2O2(g)=CO2(g)+2H2O(l);△H=﹣889.6kJ/mol 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 A.H2(g) B.CO(g) C.C8H18(l) D.CH4(g)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H是焓变,其值为负值时,反应放热,负号后面的数字越大,放出的热量就越大;负号后面的数字越小,放出的热量就越小,并利用物质的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来计算. 【解答】解:H2、CO、C8H18、CH4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28、114、16, 所以相同质量(假设均是1g)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7:4.07:1:7.125, 燃烧放出热量之比为(57×285.8):(4.07×282.6):(1×5472):(7.125×889.6)=16256.4:1150.182:5472:6362.4, 所以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氢气,最少的为CO. 故选B. 9.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O2(g)⇌SO3(g)△H=﹣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A.196.64kJ B.196.64kJ/mol C.<196.64kJ D.>196.64kJ 【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分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生成1molSO3时放出的热量,利用极限法计算出2mol SO2和1molO2反应生成SO3的物质的量,计算放出的热量,由于可逆反应的不完全性,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按极限法计算放出的热量. 【解答】解: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O2(g)+O2(g)⇌SO3(g)△H=﹣98.32kJ/mol的含义,可知SO2和O2反应生成1molSO3时放出的热量为98.32kJ,所以生成2molSO3时放出的热量为196.64kJ,由于是可逆反应,2mol SO2和1molO2不能完全反应,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196.64kJ. 故选C. 10.已知:CH4(g)+2O2(g)═CO2(g)+2H2O(l)△H=﹣Q1kJ/mol 2H2(g)+O2(g)═2H2O(g)△H=﹣Q2kJ/mol 2H2(g)+O2(g)═2H2O(l)△H=﹣Q3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kJ. A.0.4Q1+0.05Q3 B.0.4Q1+0.05Q2 C.0.4Q1+0.1Q3 D.0.4Q1+0.1Q2 【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分析】根据混合气体的体积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结合气体体积比计算甲烷、氢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放出的热量.注意燃烧后恢复至常温,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应选择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 【解答】解: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 所以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5mol, 甲烷和氢气的体积比为4:1,所以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mol=0.1mol. 由CH4(g)+2O2(g)═CO2(g)+2H2O(l);△H=﹣Q1kJ/mol可知, 0.4mol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4mol×Q1kJ/mol=0.4Q1kJ; 由2H2(g)+O2(g)═2H2O(l);△H=﹣Q3kJ/mol可知, 0.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0.1mol××Q3kJ/mol=0.05Q3kJ. 所以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3. 故选A.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 B.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每次实验需要测定三次温度数据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考点】中和热;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中和热的测定. 【分析】A、中和热是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但没明确酸碱的强弱; B、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与是否加热无关; C、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需要分别测定酸、碱和混合反应后的温度;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否则吸热. 【解答】解:A、中和热是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弱酸、弱碱的电离吸热,所测中和热小于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酸碱的强弱不同,中和热的数值不等,故A错误; B、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与是否加热无关,如铝热反应为放热过程,但需在高温下才能进行,而硫酸铵结晶水合物与氢氧化钡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但在常温下就能进行,故B错误; C、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需要分别测定酸、碱和混合反应后的温度,每次实验需要测定三次温度数据,故C正确;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否则吸热,故D错误. 故选C. 12.以下反应中,Q1>Q2的是(Q指反应放出的热量)( ) A.S(s)+O2(g)→SO2(g) Q1 kJ; S(g)+O2(g)→SO2(g) Q2 kJ B.2H2(g)+O2(g)→2H2O(g) Q1kJ; 2H2(g)+O2(g)→2H2O(l) Q2kJ C.NaOH(aq)+HCl(aq)→NaCl(aq)+H2O(l) Q1kJ; 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Q2 kJ D.H2(g)+Cl2(g)→2HCl(g) Q1kJ; H2(g)+F2(g)→2HF(g) Q2kJ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A.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物相同,反应物中气态S的能量大于固态S的能量; B.反应物相同,生成物中气态水的能量大于液态水的能量; C.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醋酸电离吸热; D.非金属性F>Cl,F2比Cl2能量高,HF更稳定. 【解答】解:A.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物相同,反应物中气态S的能量大于固态S的能量,则Q1<Q2,故A不选; B.反应物相同,生成物中气态水的能量大于液态水的能量,则Q1<Q2,故B不选; C.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醋酸电离吸热,则Q1>Q2,故C选; D.非金属性F>Cl,F2比Cl2能量高,HF更稳定,则Q1<Q2,故D不选; 故选C. 13.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i) I2(g)+H2(g)⇌2HI(g)+9.48kJ (ii) I2(S)+H2(g)⇌2HI(g)﹣26.48kJ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54g 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 kJ 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C.反应(Ⅰ)的产物比反应(Ⅱ)的产物稳定 D.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不能进行完全; B、根据盖斯定律,(Ⅰ)﹣(Ⅱ)得I2(g)=I2(S)+35.96kJ; C、反应(Ⅰ)、反应(Ⅱ)的产物都是HI(g); D、对于同一物质,固态物质的能量比气态物质能量低. 【解答】解:A.因为是可逆反应,所以不能进行完全,放热小于9.48kJ,故A错误; B.由盖斯定律知(Ⅰ)﹣(Ⅱ)得I2(g)=I2(S)+35.96kJ,故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35.96kJ,故B错误; C.反应(Ⅰ)、反应(Ⅱ)的产物都是HI(g),状态相同,稳定性一样,故C错误; D.对于同一物质,固态物质的能量比气态物质能量低,故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故D正确; 故选:D. 14.下列有关反应能量变化图象的判断错误的是( ) A.Ⅰ可表示需加热的放热反应 B.Ⅱ可表示需加热的放热反应 C.Ⅲ可表示爆炸反应 D.Ⅳ可表示醋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A.当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的能量时,反应是吸热反应; B.当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应是放热反应; C.爆炸可以看成是剧烈的燃烧过程,反应物和产物能量差距大; D.弱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生成物的能量较低. 【解答】解:A.根据图可以知道: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的能量,所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 B.当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应是放热反应,且反应需要加热引发,故B正确; C.爆炸是剧烈的燃烧过程,反应物和产物能量差距大,过程表现为放热,故C正确; D.弱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此时生成物的能量低于反应物的能量,故D正确. 故选A.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将碳与浓硫酸共热反应后的气体混合物通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CO2+SO2+4OH﹣=SO2﹣3+CO32﹣+2H2O 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Ca2++2ClO﹣+SO2+H2O=2HClO+CaSO3↓ C.向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NO3﹣+8H++6I﹣=3I2+2NO↑+4H2O D.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A、从碳与浓硫酸共热反应后生成CO2和SO2气体的物质的量关系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反应方程式为:C+2H2SO4CO2↑+2SO2↑+2H2O; B、从SO2的还原性和ClO﹣离子氧化性的性质来分析产物是否正确,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生成硫酸钙和Cl﹣离子; C、从Fe3+离子的氧化性考虑,加入过量HI溶液,Fe3+被还原为离子Fe2+; D、从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析反应的情况,以此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解答】解:A、由碳与浓硫酸共热反应方程式为:C+2H2SO4CO2↑+2SO2↑+2H2O,生成CO2和SO2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CO2+2SO2+6OH﹣=2SO2﹣3+CO32﹣+3H2O,故A错误; B、SO2具有还原性,ClO﹣离子具有氧化性,在溶液中反应应生成硫酸钙和Cl﹣离子,故B错误; C、Fe3+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加入过量HI溶液,Fe3+与H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被还原为离子Fe2+,本题不符合反应实际,故C错误;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与Ba(OH)2溶液中,NaHCO3和Ba(OH)2物质的量相等,涉及反应有: HCO﹣3+OH﹣=CO32﹣↓+H2O;CO32﹣+Ba2+=BaCO3↓,总反应为:HCO﹣3+Ba2++OH﹣=BaCO3↓+H2O,故D正确; 故选D. 16.在一定条件下,CH4和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H4(g)+2O2(g)⇌2H2O(l)+CO2(g)△H=﹣890kJ•mol﹣1 2CO(g)+O2(g)⇌2CO2(g)△H=﹣566kJ•mol﹣1 如果有CH4和CO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62.9kJ,生成的CO2用过量的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到50g白色沉淀.则混合气体中CH4和CO的体积比为( ) A.1:2 B.1:3 C.2:3 D.3:2 【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分析】沉淀为碳酸钙,n(C)==0.5mol,设混合气体中CH4和C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则 结合物质的量比等于体积比计算. 【解答】解:沉淀为碳酸钙,n(C)==0.5mol,设混合气体中CH4和C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则 解得x=0.2mol,y=0.3mol, 物质的量比等于体积比,则混合气体中CH4和CO的体积比为0.2mol:0.3mol=2:3, 故选C.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2分) 17.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 无 (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 降低 (填“升高”或“降低”),△H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图中△H= ﹣198 KJ•mol﹣1.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1)A、C分别表示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B为活化能,活化能的大小与反应热无关;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通过参与反应过程,降低活化能实现; (2)根据参加反应SO2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对应的△H之比进行解答; 【解答】解:(1)因图中A、C分别表示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B为活化能,反应热可表示为A、C活化能的大小之差,活化能的大小与反应热无关,加入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无;降低;不变; (2)因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H=﹣99kJ•mol﹣1,所以2molSO2(g)氧化为2molSO3的△H=﹣198kJ•mol﹣1,则2SO2(g)+O2(g)=2SO3(g)△H=﹣198KJ•mol﹣1, 故答案为:﹣198; 18.用5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环形玻璃搅拌棒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偏小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不相等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相等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偏小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考点】中和热的测定. 【分析】(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 (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 (3)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 (4)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 (5)根据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分析. 【解答】解:(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器,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器; (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故答案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故答案为:偏小; (4)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若用60mL0.25mol•L﹣1H2SO4溶液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 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氨水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答案为:偏小. 19.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7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kPa下测得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H4(g)+2H2O2(l)=N2(g)+4H2O(g)△H=﹣641.75kJ/mol . (2)又已知H2O(l)=H2O(g)△H=+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408.815 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产物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分析】(1)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定律关系判断,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恰好反应,所以1mol液态肼完全反应放出641.75kJ的热量; (2)H2O(l)=H2O(g)△H=+44kJ/mol;依据盖斯定律计算分析得到; (3)依据产物判断生成物质无污染. 【解答】解:(1)反应方程式为:N2H4+2H2O2=N2+4H2O,0.4mol液态肼放出256.7KJ的热量,则1mol液态肼放出的热量为=641.75kJ, 所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H=﹣641.75kJ/mol, 故答案为:N2H4(g)+2H2O2(l)=N2(g)+4H2O(g)△H=﹣641.75kJ/mol; (2)①N2H4(l)+2H2O2(l)═N2(g)+4H2O(g)△H=﹣641.75kJ/mol;②H2O(l)=H2O(g)△H=+44kJ/mol; 依据盖斯定律①﹣②×4得到N2H4(l)+2H2O2(l)═N2(g)+4H2O(l)△H=﹣817.75KJ/mol, 16g液态肼物质的量==0.5mol, 所以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408.875KJ,故答案为:408.875;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产物为氮气和水,是空气成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故答案为:产物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20.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化学计量数相同)分别为△H1、△H2,△H1 = △H2(填“>”、“<”或“=”,下同). (2)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 > 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比较下列反应中△H的大小:△H1 < △H2. ①P4(白磷,s)+5O2(g)═2P2O5(s)△H1, ②4P(红磷,s)+5O2(g)═2P2O5(s)△H2. (4)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1,则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 > 57.3kJ. (5)已知:0.5mol CH4(g)与0.5mol水蒸气在t℃、p kPa时,完全反应生成CO和H2的混合气体,吸收了a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CH4(g)+H2O(g)=CO(g)+3H2(g),△H=+2akJ/mol .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1)反应热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反应条件无关; (2)化学键断裂为吸热过程,新键生成放热的过程; (3)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说明白磷能量高,反应放出的热量较多; (4)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5)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以及书写方法来回答. 【解答】解:(1)反应热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反应条件无关,则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相同; 故答案为:=; (2)氢气分子生成氢原子要破坏化学键,需要吸热,则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故答案为:>; (3)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说明白磷能量高,反应放出的热量较多,因△H<0,则放出的能量越多反应热越小; 故答案为:<; (4)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故答案为:>; (5)甲烷和水蒸气之间的反应方程式为:CH4(g)+H2O(g)=CO(g)+3H2(g),0.5mol甲烷与0.5mol水蒸气在t℃、p kPa时,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合成气),吸收了a kJ热量,所以1mol甲烷与1mol水蒸气在t℃、p kPa时,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合成气),吸收了2a kJ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H2O(g)=CO(g)+3H2(g)△H=+2akJ/mol; 故答案为: CH4(g)+H2O(g)=CO(g)+3H2(g)△H=+2akJ/mol.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