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6 发布 |
- 37.5 KB |
- 4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届二轮复习反应热与盖斯定律课件(43张)(全国通用)
2017 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 反应热与盖斯定律 专题练习 C 【 解析 】 由盖斯定律可知 Δ H 1 =- (Δ H 2 + Δ H 3 ) , C 项错。 【 答案 】C B 【 解析 】 根据盖斯定律,得: S(s ,单斜 )===S(s ,正交 ) Δ H =- 0.33 kJ·mol - 1 ,可知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时要放出热量,正交硫的能量要低,较稳定,故 A 项错误、 B 项正确;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应该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低, C 项错误;①表示断裂 1 mol S(s ,单斜 ) 和 1 mol O 2 (g) 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 1 mol SO 2 (g) 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 297.16 kJ , D 项错误。 【 答案 】B A 【 解析 】 Δ H = 2Δ H 1 - Δ H 2 + Δ H 3 =- 80 kJ·mol - 1 。 【 答案 】A B 【 解析 】 根据图可知 12 g C(s) 与一定量 O 2 (g) 反应生成 28 g CO(g) 放出的热量为 110.5 kJ , A 项错误; 2 mol C(s) 与足量 O 2 (g) 反应生成 CO(g) 放出热量为 221 kJ ,由于 CO(g) 与 O 2 (g) 反应生成 CO 2 (g) 放热,因此 2 mol C(s) 与足量 O 2 (g) 反应生成 CO 2 (g) 放出热量大于 221 kJ , B 项正确;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C(s) + O 2 (g)===2CO(g) Δ H =- 221 kJ·mol - 1 , C 项错误;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 C 与 O 2 断键吸收的能量与 CO 成键放出的能量差, D 项错误。 【 答案 】B B 【 解析 】 由题中的图像可以看出断裂 1 mol N 2 H 4 (g) 和 1 mol O 2 (g) 中的化学键所要吸收的能量为: 2 752 kJ - 534 kJ = 2 218 kJ 设断裂 1 mol N—H 键所需要的能量为 x 则: 154 kJ + 4 x + 500 kJ = 2 218 kJ 解得 x = 391 kJ 【 答案 】B A D 8. 已知:① H 2 O(g)===H 2 O(l) Δ H =- Q 1 kJ·mol - 1 ② C 2 H 5 OH(g)===C 2 H 5 OH(l) Δ H =- Q 2 kJ·mol - 1 ③ C 2 H 5 OH(g) + 3O 2 (g)===2CO 2 (g) + 3H 2 O(g) Δ H =- Q 3 kJ·mol - 1 下列判断正确是 ( ) A .酒精的燃烧热 Δ H =- Q 3 kJ·mol - 1 B .由③可知 1 mol C 2 H 5 OH(g) 的能量高于 2 mol CO 2 (g) 和 3 mol H 2 O(g) 的总能量 C . H 2 O(g) → H 2 O(l) 释放出了热量,所以该过程为放热反应 D . 23 g 液体酒精完全燃烧生成 CO 2 (g) 和 H 2 O(l) ,释放出的热量为 (0.5 Q 3 - 0.5 Q 2 + 1.5Q 1 )kJ·mol - 1 D 【 解析 】 掌握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涵义及燃烧热的定义。燃烧热指 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 H 2 O 应为液态, A 错误;反应③只能说明 1 mol C 2 H 5 OH(g) 和 3O 2 (g) 的总能量高于 2 mol CO 2 (g) 和 3 mol H 2 O(g) 的总能量, B 错误; H 2 O(g) → H 2 O(l) 不是化学变化, C 错误;由反应③-②+① ×3 得: C 2 H 5 OH(l) + 3O 2 (g)===2CO 2 (g) + 3H 2 O(l) Δ H =- (Q 3 - Q 2 + Q 1 ×3)kJ·mol - 1 , D 正确。 【 答案 】D C 【 解析 】 解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图像的意义。不难看出, E 1 >E 2 ,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Δ H = E 1 - E 2 >0 ,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 A 、 D 均错。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故 B 错, C 对。 【 答案 】C A 【 解析 】 B 中生成物水应为气态, B 错。 H 2 燃烧放热 (Δ H 为负值 ) ,则 H 2 O 分解必为吸热反应 (Δ H 为正值 ) , A 正确, C 、 D 错。 【 答案 】A A D 13. 已知: HCN(aq) 与 NaOH(aq) 反应的 Δ H =- 12.1 kJ·mol - 1 ; HCl(aq) 与 NaOH(aq) 反应的 Δ H =- 55.6 kJ·mol - 1 ,则 HCN 在水溶液中电离的 Δ H 等于 ( ) A .- 67.7 kJ·mol - 1 B .- 43.5 kJ·mol - 1 C .+ 43.5 kJ·mol - 1 D .+ 67.7 kJ·mol - 1 C 14. 将盛有 NH 4 HCO 3 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见 ( ) A . NH 4 HCO 3 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H 4 HCO 3 + HCl― → NH 4 Cl + CO 2 ↑+ H 2 O Δ H = Q (Q>0) 【 解析 】 醋酸凝固,说明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反应吸热。因而产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B 正确; D 项未注明物质的状态。 【 答案 】B B A 【 解析 】 B 项,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了变化,但是分子数目不一定发生变化; C 项,化学反应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 项,有能量的变化,不一定有热量的变化。 【 答案 】A B 【 解析 】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拆开 1 mol N 2 和 1 mol O 2 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946 kJ 和 498kJ ,生成 2 mol NO(g) 放出的能量= 2 mol×632 kJ·mol - 1 ,故反应吸收的热量为 180 kJ ;选项 B , N 2 和 O 2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选项 C , N 2 与 O 2 在高压放电时才能化合生成 NO ;选项 D , NO 不是酸性氧化物,不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 答案 】B 17. 一种化学冰袋含有 Na 2 SO 4 ·10H 2 O 和 NH 4 NO 3 ,用时将它们混合并用手搓揉就可制冷,且制冷效果能维持一段时间。以下关于其制冷原因的推测中肯定错误的是 ( ) A . Na 2 SO 4 ·10H 2 O 脱水是吸热过程 B .较长时间制冷是由于 Na 2 SO 4 ·10H 2 O 脱水过程较慢 C . Na 2 SO 4 ·10H 2 O 在该条件下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D . NH 4 NO 3 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 解析 】 该冰袋的制冷原理为 NH 4 NO 3 溶于 Na 2 SO 4 ·10H 2 O 脱去的结晶水, Na 2 SO 4 ·10H 2 O 的脱水及 NH 4 NO 3 的溶解这两个过程均为吸热过程,二者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 C 项错误。 【 答案 】C C 【 解析 】 (1) 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可得到 A 和 C 所表示的意义, E 为活化能与反应热无关,但是用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 (2) 图中表示的是 2 mol SO 2 的反应,因此 Δ H =- 99×2 kJ·mol - 1 ; (3) 依题意即可写出: SO 2 + V 2 O 5 ===SO 3 + 2VO 2, 4VO 2 + O 2 ===2V 2 O 5 ; (4) 分别写出硫燃烧和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热化学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即可计算出 Δ H 。 【 解析 】 (1)23 g NO 2 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 ,则生成 2 mol NO 2 吸收的热量为 67.8 kJ 。吸热反应 Δ H 为正值,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 2 (g) + 2O 2 (g)===2NO 2 (g) Δ H = + 67.8 kJ·mol - 1 。 (2)18 g 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 ,故 1 mol 葡萄糖燃烧生成 CO 2 和液态水放出 2 804 kJ 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 6 H 12 O 6 (s) + 6O 2 (g)===6H 2 O(l) + 6CO 2 (g) Δ H =- 2 804 kJ·mol - 1 。 (3)2 g SiH 4 自燃放出热量 89.2 kJ,1 mol SiH 4 自燃放出热量 1 427.2 kJ ,故热化学方程式为 SiH 4 (g) + 2O 2 (g)===SiO 2 (s) + 2H 2 O(l) Δ H =- 1 427.2 kJ·mol - 1 。 (4) 由图可知放出能量: Δ E = 368 kJ·mol - 1 - 134 kJ·mol - 1 = 234 kJ·mol - 1 。 (5) 用 (1) 式- (2) 式即可得目标方程式。 【 答案 】 (1)N 2 (g) + 2O 2 (g)===2NO 2 (g) Δ H =+ 67.8 kJ·mol - 1 (2)C 6 H 12 O 6 (s) + 6O 2 (g)===6H 2 O(l) + 6CO 2 (g) Δ H =- 2 804 kJ·mol - 1 (3)SiH 4 (g) + 2O 2 (g)===SiO 2 (s) + 2H 2 O(l) Δ H =- 1 427.2 kJ·mol - 1 (4)NO 2 (g) + CO(g)===CO 2 (g) + NO(g) Δ H =- 234 kJ·mol - 1 (5)CH 4 (g) + N 2 O 4 (g)===N 2 (g) + CO 2 (g) + 2H 2 O(g) Δ H =- 810.1 kJ·mol - 1 【 解析 】 (1) E 1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