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1第4章 第2节 第1课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化学必修1第4章 第2节 第1课时

第四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2015·广东省揭阳市一中高二期末)可以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是(  )‎ A.H2 B.Cl2‎ C.HCl D.CO2‎ ‎【解析】 Cl2、HCl、CO2都能与碱石灰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A项正确。‎ ‎【答案】 A ‎2.(2015·广东省揭阳市一中高二期末)下列氯化物,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FeCl2 B.FeCl3‎ C.MgCl2 D.CuCl2‎ ‎【解析】 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A错误;Fe与HCl反应生成FeCl2,B错误;Cu与HCl不反应,D错误。‎ ‎【答案】 C ‎3.(2015·江苏省射汨县盈湾中学高一期末)生产自来水时要用氯气消毒。市场上某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出售。为辨别真伪,可用下列某种试剂检验,该试剂是(  )‎ A.酚酞 B.硝酸银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解析】 A选项中的酚酞是酸碱指示剂,遇酸无色遇碱变红;B选项中银离子遇到氯离子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现象明显,故可以检测溶液中是否含氯离子,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中就含有氯离子,故此选项正确。‎ ‎【答案】 B ‎4.(2015·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一期末)下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 A.浓H2SO4‎ B.饱和Na2CO3溶液 C.浓NaOH溶液 D.饱和NaCl溶液 ‎【解析】 A.浓硫酸为干燥剂,能够吸收水蒸气,当氯气通过盛有浓硫酸的D瓶时,出来的仍然是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A错误;B.D中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氯气通过D时与饱和碳酸钠反应,可吸收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B错误;C.D中装有氢氧化钠,氯气通过D时与氢氧化钠反应,被吸收,从D中出来的气体中不含氯气,不能是有色布条褪色,C错误;D.干燥的氯气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D装置,出来的气体中含有氯气和水蒸气,产生的次氯酸能够使有色布条褪色,D正确;答案选D。‎ ‎【答案】 D ‎5.(2015·杭州市西湖中学高一月考)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存在 C.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解析】 A.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次氯酸,不是氯气,不选A;B.在溶液中只有氯气是黄绿色的,所以溶液呈黄绿色,说明有氯气存在,选B;C.加入盐酸,引入了氯离子,不能说明溶液中有氯离子存在,不选C;D.加入氢氧化钠黄绿色消失,是因为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说明次氯酸分子存在,不选D。‎ ‎【答案】 B ‎6.(2015·河南省郑州盛同学校高三月考)实验表明:将氯水滴加到一张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上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半径慢慢扩大的内外两个圆环,且两环颜色不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实验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 B.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色 C.内外环上颜色的差异表明此变化过程中,中和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快 D.氯水中形成次氯酸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HClO ‎【解析】 A.由题目可知,内外两环颜色不同,说明两种物质起作用,表现出酸性和漂白性,故A说法正确;B.内环HClO表现强氧化性漂白,外环H+表现酸性而呈红色或浅红色,故B说法正确;C.由现象可知外环是由于H+表现酸性的结果,说明中和反应快。内环是HClO的强氧化性的表现,氧化还原反应慢些,故C说法正确;D.HClO是Cl元素价升高的产物为氧化产物,故D说法不正确。‎ ‎【答案】 D ‎7.(2015·白银市会宁县五中高一期末)在抗震救灾中要用大量漂白粉和漂白液杀菌消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D.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2O2‎ ‎【解析】 A.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是混合物;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也是混合物,错误;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正确;C.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浓度太低成本较高,工业上通常用石灰乳与氯气反应制取漂白粉,错误;D.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错误。‎ ‎【答案】 B ‎8.(2015·江西省新余市高一期末)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5.0 g,与足量氯气反应,共用去0.1 mol氯气,则该合金可能的组成是(  )‎ A.钙和铜 B.锌和铜 C.钠和铝 D.铝和铁 ‎【解析】 两种金属看作一种金属为R,和氯气反应的方程式:R+Cl2=RCl2,则R的平均分子量为50,要求一种元素的原子量大于50,另一个小于50,A、Ca40,Cu64,混合后平均原子量能达到为50,正确;B.Zn65,Cu64,混合后平均原子量大于50,错误;C.Na的化合价为+1价,而R为+2价,原子量可看成为46,同样铝的原子量变为18,混合后平均原子量小于50,错误;D.Al18、Fe56,混合后平均原子量小于50,错误。‎ ‎【答案】 A ‎9.(2015·益阳市六中高二期末)已知标况下氯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共22.4 L,经过点燃充分反应之后,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完全后,共消耗氢氧化钠1.5 mol,求原混合气体中氯气和氢气的体积比(  )‎ A.2︰1 B.1︰1‎ C.1︰2 D.3︰1‎ ‎【解析】 氢气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设氢气的物质的量是x mol,与氢气反应的氯气是x mol,生成氯化氢是2x mol。过量的氯气是1 mol-x mol-x mol,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氯气是1 mol-2x mol,则根据反应式H2+Cl2===2HCl、HCl+NaOH===NaCl+H2O、Cl2+2NaOH===NaCl+NaClO+H2O可知,2x+2-4x=1.5,解得x=0.25 mol,则氯气是0.75 mol,所以混合气体中氯气和氢气的体积比3︰1.‎ ‎【答案】 D ‎【点评】 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的原理,然后结合方程式灵活运用即可。‎ ‎10.(2015·湖北省荆门市高一期末)Cl2在70 ℃的NaOH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反应后,测得溶液中NaClO与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溶液中NaCl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5︰1‎ C.9︰4 D.11︰2‎ ‎【解析】 Cl2在70 ℃的NaOH水溶液中发生的两个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和3Cl2+6NaOH===5NaCl+NaClO3+3H2O,NaClO与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把第一个方程式乘以4得4Cl2+8NaOH===4NaCl+4NaClO+4H2O,则NaCl共有9分子,NaClO为4分子,故NaCl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4,选C。‎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1.(2015·长沙市望城区高二期末)新制氯水中含有Cl2、H2O、HClO、H+、Cl-等粒子,根据下列性质选择恰当的粒子进行填空。‎ ‎①使新制氯水呈现浅黄绿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②能起杀菌消毒作用,光照易分解的弱酸是________________;‎ ‎③能与硝酸银作用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新制氯水中含有Cl2黄绿色,HClO有强氧化性,能起杀菌消毒作用,H+显酸性,能使指示剂变色,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①使新制氯水呈现浅黄绿色的物质是Cl2;②能起杀菌消毒作用,光照易分解的弱酸是HClO;③能与硝酸银作用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是Cl-。‎ ‎【答案】 Cl2 HClO Cl-‎ ‎12.(2015·广东省肇庆市高一期末)小王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发现:把新制氯水逐滴加到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当加到最后一滴时溶液的红色突然消失。‎ 知识储备:将氯气通入水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氯水中具有强氧化性的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 探究“溶液的红色突然消失”的原因:‎ ‎①猜想:a.是氯水中的盐酸中和了NaOH,使酚酞由红色变成无色;‎ b.是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往已褪色的溶液中连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若现象为________,则证明“猜想a”正确;若现象为________,则“猜想b”正确。‎ ‎【解析】 (1)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 ‎=HCl+HClO,氯水中溶解有氯气分子和次氯酸,两者均具有强氧化性;(2)①盐酸和次氯酸具有酸性,能够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酚酞在碱性环境下才显红色;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也可能使红色的酚酞变成无色;②要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或②可以通过以下实验:在已经褪色的溶液中继续加入NaOH溶液,直至溶液呈碱性,若溶液恢复红色,则说明是碱性被中和导致褪色,反之,则是被漂白而褪色。‎ ‎【答案】 (1)Cl2+H2O===HCl+HClO;Cl2、HClO ‎(2)①b.氯水中的HClO的强氧化性(或漂白性)将酚酞氧化而褪色 ‎②红色重新出现;红色不再出现 ‎13.(2015·娄底市湘中名校高一期末)科学探究结果的准确性来自于探究活动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过程的计划性、研究目的的明确性。某学生用下图所示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氯气(含有空气和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3)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解析】 (1)比较干燥的氯气和次氯酸(潮湿的氯气)的漂白性(或研究氯气的漂白性实验);(2)吸收气体A中的水;(3)B中有色布条不褪色,C中有色布条褪色。‎ ‎【答案】 (1)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氯气,B、C集气瓶中分别是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所以该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氯气的漂白性实验;(2)氯气必须是干燥的,所以用浓硫酸吸收气体A中的水;(3)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B中有色布条不褪色,C中有色布条褪色。‎ ‎14.(2015·长沙市望城区高一期末)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漂白粉的成分为CaCl2和Ca(ClO)2‎ ‎,有效成分是Ca(ClO)2;(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a(ClO)2+CO2+H2O===CaCO3↓+CaCl2+2HClO。‎ ‎【答案】 (1)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Ca(ClO)2‎ ‎(3)2Ca(ClO)2+CO2+H2O===CaCO3↓+CaCl2+2HClO ‎15.100 mL 2 mol/L的溴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固体16.15 g。求:‎ ‎(1)通入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 ‎(2)所得固体的成分及各自物质的量。‎ ‎【解析】 100 mL 2 mol/L的NaBr溶液中含NaBr的质量为:‎ ‎0.1 L×2 mol/L×103 g/mol=20.6 g ‎16.15 g固体含NaBr和NaCl两种物质 根据题意:‎ Cl2 + 2NaBr===2NaCl+Br2 Δm ‎22.4 L 2 mol  2 mol  206 g-117 g=89 g V(Cl2)  n(NaBr) n(NaCl) 20.6 g-16.15 g=4.45 g V(Cl2)=1.12 L n(NaCl)=0.1 mol n(NaBr)=0.1 mol 所得固体中的NaBr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0.1 mol 本题首先要求出原NaBr的质量20.6 g,然后通过化学方程式确定被氧化的NaBr为0.1 mol,通入的Cl2为1.12 L,所得固体为NaBr和NaCl,其物质的量均为0.1 mol。‎ ‎【答案】 (1)1.12 L ‎(2)NaBr:0.1 mol NaCl:0.1 mol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