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8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理)(解析版)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理) 1.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 氮分子的电子式 B. CO2的电子式: C. NH4Cl的电子式: D. 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氮分子两个N原子用三个电子形成叁键,氮分子的电子式,故A正确; B.CO2中碳最外层4个电子,各用两个电子与氧形成碳氧双键,CO2的电子式:,故B正确; C.氯离子是阴离子,最外层是8个电子,不能省略,NH4Cl的电子式:,故C错误; D.氯最外层7个电子,与氢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后,H、Cl均达到稳定结构,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为:,故D正确; 故选C。 2.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 NaCl MgCl2 Na2O B. H2O Na2O CO2 C. CaCl2 NaOH H2SO4 D. NH4Cl H2O CO2 【答案】A 【解析】 【分析】一般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非金属性之间形成共价键,铵盐含离子键和共价键,原子团中含共价键,以此来解答。 【详解】A、NaCl、MgCl2和Na2O中均只含离子键,故A正确; B、Na2O只含离子键,H2O和CO2只含共价键,故B错误; C、CaCl2只含离子键,NaOH含离子键和共价键,H2SO4只含共价键,故C错误; D、NH4Cl含离子键和共价键,H2O和CO2只含共价键,故D错误。 3.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简易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锌片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 电子由碳棒经导线流向锌片 C. 每有1molZn溶解,即有2NA的电子流经电解液 D. 碳棒上有气泡产生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Zn为负极,负极上Zn失去电子,碳棒为正极,氢离子在正极上得到电子,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详解】A.电池工作时,Zn失去电子,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B.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碳棒,故B错误; C.溶液导电是通过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进行,溶液中没有电子定向流动,故C错误; D.碳棒正极,氢离子在正极上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有气泡产生,故D正确; 故选D。 4.已知R2-离子的核内有n个中子,R的质量数为M,则mgR2-离子里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R2-离子的核内有n个中子,R的质量数为M,则其质子数为(M-n),1个R2- 离子里含有电子(M-n+2),mgR2-离子的物质的量为,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故A正确。 故选:A。 5.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小的是( ) A. v(A)=0.04mol/(L·s) B. v(B)=0.06mol/(L·s) C. v(C)=0.05mol/(L·s) D. v(D)=0.02mol/(L·s) 【答案】D 【解析】 【详解】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对于反应A(g)+3B(g)⇌2C(g)+2D(g), A.=0.04mol/(L·s) B.=0.02mol/(L·s) C.=0.025mol/(L·s) D.=0.01mol/(L·s) 其中反应速率最小是D,答案选D。 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将稀硫酸换为98%的浓硫酸,可加快反应速率 B. 在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中,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应速率 C.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D. 无论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加热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A. 98%的浓硫酸与金属反应,表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产物为二氧化硫,不产生氢气,故A错误; B.水是纯液体,增加用量没有改变浓度,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故B错误; C.压强只影响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而酸碱中和反应中没有气态产物,因此增大压强对其反应速率无影响,故C错误; D. 无论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加热都可以给反应物提供能量,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D。 7.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3+、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A>B>D>C B. 离子半径 C3->D->B+>A3+ C. 原子序数d>c>b>a D. A与B、C、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能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3+、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有:a-3=b-1=c+3=d+1,且A、B在周期表中C、D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数:a>b>d>c, A.A、B在周期表中C、D的下一周期,并且原子序数:a>b>d>c,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有原子半径:B>A>C>D,故A错误; B.aA3+、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核电荷数a>b>d>c,所以离子半径C3->D->B+>A3+,故B正确; C.aA3+、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有:a-3=b-1=c+3=d+1,所以原子序数为a>b>d>c,故C错误; D.由于是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3+、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不可能为氯离子,故假设A、B、C、D分别为Al,Na,N,F,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铝,一氧化氮的水,A与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D没有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故D错误; 答案选B。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有离子键 ②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③氯化钠的熔化与冰的融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相同 ④液态水气化是一个吸热反应 ⑤生石灰溶于水是一个放热的物理过程 ⑥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⑦已知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760,锑有两种以上天然同位素,则127.760是按照锑的各种天然同位素的质量数与这些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计算出来的平均值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故正确; ②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铵盐,属于离子化合物,故错误; ③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熔化时破坏离子键,冰是分子晶体,其融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故错误; ④液态水气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吸热反应,故错误; ⑤生石灰溶于水会与水发生反应产生氢氧化钙,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错误; ⑥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构成,熔融状态下离子可以自由移动,可以导电,可利用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特点判断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故正确; ⑦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照各种天然同位素的质量数与这些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计算出来的平均值,故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有①⑥⑦共3个,故答案选C。 9.短周期元素X和Y,可组成化合物X2Y3。当Y的原子序数为a时,X的原子序数可能是①a-3②a+5③a-8④a-1,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短周期元素X和Y,可组成化合物X2Y3,X为+3价,X可能为ⅢA族、ⅤA族、 ⅦA族,Y为-2价,Y为ⅥA族,据此分析。 【详解】短周期元素X和Y,可组成化合物X2Y3,X为+3价,X可能为ⅢA族、ⅤA族、 ⅦA族,Y为-2价,Y为ⅥA族, X为B元素,Y可能为O、S,当Y的原子序数为a时,X的原子序数a-3,化合物为B2O3,① 符合; X为N元素,Y可能为O、S,当Y的原子序数为a时,X的原子序数a-1,化合物为N2O3,④符合; X为Al元素,Y可能为O、S,当Y的原子序数为a时,X的原子序数a+5,化合物为Al2O3,②符合; X为P元素,Y可能为O、S,当Y的原子序数为a时,X的原子序数a+7,化合物为P4O6,a-1,化合物为P4S6(不稳定); X为Cl元素,Y可能为O、S,当Y的原子序数为a时,X的原子序数a+7,化合物为Cl2O3,硫的氯化物有S2Cl2 SCl2 SCCl4等几种,不形成化合物为Cl2S3,不用来判断a-1是否成立,不影响解题。 故选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之差为2的两种元素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B. 位于同一主族相邻的甲、乙两种元素,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是x+4 C. D‾ 核外有36个电子,则D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ⅦA族 D. 位于同一周期的甲、乙两种元素,甲位于第ⅠA族,原子序数为x;乙位于第ⅢA族,则乙原子序数可能为x+19 【答案】C 【解析】 【详解】A. H和Li的原子序数之差为2,这两种元素位于同一主族,选项A不正确; B. 位于同一主族相邻的甲、乙两种元素,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是x+2或x+8或x+18或x+32,选项B不正确; C. D‾ 核外有36个电子,则D元素的原子有35个电子、是35号元素,故其位于第四周期第ⅦA族,选项C正确; D. 位于同一周期的甲、乙两种元素,甲位于第ⅠA族,原子序数为x;乙位于第ⅢA族,则乙原子序数可能为x+2或x+12或x+16,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C。 1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 元素代号 X Y Z M R 原子半径/nm 0.186 0.102 0.075 0.074 0.143 主要化合价 +1 +6、-2 +5、-3 -2 +3 已知X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且与R同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离子半径大小:R3+<X+<M2- B. 因为M氢化物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所以其氢化物为同主族氢化物中最稳定的 C. 将YM2通入Ba(NO3)2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 D. M氢化物的熔沸点高于Z氢化物的熔沸点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Y存在+6、-2价,则Y为S元素;M只有-2价,则M为O;X为+1价,原子半径大于S,且X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且与R同周期,则X为Na元素;R的化合价为+3,原子半径大于S,则R为Al;Z的化合价为+5、-3,原子半径与O接近,则Z为N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Na,Y为S,Z为N,M为O,R为Al元素。 A.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Al3+<Na+<O2-,即R3+<X+<M2-,故A正确; B.N、O元素氢化物NH3、H2O中均存在分子间氢键,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键无关,故B错误; C.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C正确; D.水分子和氨气分子间都存在氢键,但水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更多,熔沸点更高,故D正确; 故选B。 12.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得出错误结论。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 A. SiH4的熔沸点比CH4高,则PH3的熔沸点比NH3高 B. HCl水溶液为强酸,则HF水溶液也为强酸 C. Al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则铊也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D. 同族元素有Ca(OH)2的碱性强于Mg(OH)2,Pb(OH)4的碱性也应强于Sn(OH)4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氨气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导致熔沸点高于PH3,A错误; B.氟原子半径最小且电负性最大,使得HF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不易分解,同时由于HF在水溶液中能形成氢键,从而降低了HF的电离度,故HF是一种弱酸,B错误; C.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铊的金属性比Al强,不一定能和氢氧化钠反应,C错误; D.Ca和Mg为同主族元素,Ca位于Mg的下方,金属性更强,所以Ca(OH)2的碱性强于Mg(OH)2,同理Pb、Sn位于同一主族,Pb位于Sn下方, Pb的金属性强于Sn,所以碱性应该是 Pb(OH)4>Sn(OH)4,D正确; 答案选D。 13.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Z是金属元素,Y与Z能形成Z2Y、Z2Y2型化合物,Z与T形成化学式为Z2T的化合物,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C.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D. 由X、Y、Z、T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则R可能为C或S,由图示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关系可知R应为C;Z是金属元素,Y与Z能形成、型化合物,即为、,则Y为O,Z为Na;Z与T可形成,则T为S;由图示知X的原子半径最小,原子序数最小,则X为H, 【详解】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 的半径小于,A项错误; B.的酸性强于,B项错误; C. 非金属性:氧大于硫,所以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C正确; D.由X、Y、Z、T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其水溶液呈酸性,D项错误; 答案选C。 14.分析下图所示的三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 ①②中Mg作负极 B. ③中电流方向由Cu流向Fe C. ②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2H2O+2e-=2OH-+H2↑ D. ③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②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金属铝和氢氧化钠之间,失电子的是金属铝,为负极,故A错误; B.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铜与浓硝酸反应;原电池中,电子的移动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电流的方向从正极到负极,铜是负极,铁是正极,③中电流方向由Fe流向Cu,故B错误; C.②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金属铝和氢氧化钠之间,失电子的是金属铝,为负极,Mg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故C正确; D.金属铁在常温下遇浓硝酸钝化,金属铜可以和浓硝酸之间反应,从而形成原电池,金属铜是负极,Cu−2e−═Cu2+,故D错误; 答案选C。 15.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A+2D3B+4C B. 0~1s内,v(A)=v(B) C. 5s时,v(A)=v(B)=v(C)=v(D) D. 0~5s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mol/(L·s)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B、C的物质的量减少,A、D的物质的量增加,则B、C为反应物、A、D为生成物,结合图中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可知,(1-0.4):(1-0.2):(1.2-0):(0.4-0)=3:4:6:2,6s达到平衡,则反应为3B+4C6A+2D,结合v=及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解答。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为3B+4C6A+2D,故A错误; B.反应进行到1s时,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A)=2v(B),故B错误; C.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故C错误; D.反应进行到5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mol/(L·s),故D正确; 故选D。 16.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下列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C﹣H C﹣F H﹣F F﹣F 键能/(kJ•mol﹣1) 414 489 565 155 根据键能数据估算反应CH4+4F2═CF4+4HF每消耗1molCH4的热效应( ) A. 放热1940kJ B. 吸热1940kJ C. 放热485kJ D. 吸热485kJ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Δ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解答。 【详解】根据键能数据可知反应CH4+4F2=CF4+4HF的ΔH=(4×414+4×155-4×489-4×565)kJ·mol=-1940 kJ·mol,因此每消耗1molCH4的热效应为放热1940 kJ。 答案选A。 17.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总反应式为Ag2O+Zn+H2O===2Ag+Zn(OH)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Zn B. 负极发生的反应是Zn+2OH−−2e−===Zn(OH)2 C. 工作时,负极区溶液c(OH−)减小 D. 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总反应式Ag2O+Zn+H2O===2Ag+Zn(OH)2分析化合价变化可知,Zn在负极上失电子,Ag2O在正极上得电子,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所以负极反应为Zn+2OH−−2e−===Zn(OH)2,正极反应为Ag2O+2e−+H2O===2Ag+2OH−。在负极区,OH−被消耗,溶液碱性减弱,溶液中的OH−作定向移动到负极来补充,正极区生成OH−,溶液碱性增强,故D项错误。 【详解】A、根据电池反应式知,Z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氧化银作正极,故A正确; B、负极发生反应Zn+2OH--2e-=Zn(OH)2,故B正确; C、负极发生反应Zn+2OH--2e-=Zn(OH)2,溶液pH值减小,正极上发生反应:Ag2O+H2O+2e-═2Ag+2OH-,溶液pH增大,故C正确;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OH-向负极移动,K+、H+向正极移动,故D错误。 故选D。 18.一种用于驱动潜艇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电池工作时,每消耗22.4LNH3转移3mol电子 B. 电子由电极A经外电路流向电极B C. 电池工作时,OH-向电极B移动 D. 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H2O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液氨−-液氧燃料电池可知,负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A是负极,B是正极,碱性条件下,氧气在正极生成氢氧根离子,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是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2N2+6H2O,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详解】A.没有指明状态,不能计算,A错误; B.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即从电极A流向电极B,B正确; C.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OH−向负极A移动,C错误; D在碱性条件下,氧气在正极生成氢氧根离子,其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D错误; 答案选B。 19.下表列出了①~⑩10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 周期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⑤ ⑥ ⑩ 3 ① ③ ④ ⑦ ⑧ 4 ② ⑨ (1)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填元素符号,下同)________,③④⑤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元素⑥的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该氢化物与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比较⑥和⑦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 K (2). Mg>Al>C (3). HClO4 (4). (5). NH3+HNO3=NH4NO3 (6). NH3>PH3 【解析】 【分析】根据周期表中位置,各元素分别为①Na②K③Mg④Al⑤C⑥N⑦P⑧Cl⑨Br⑩Ne。 【详解】(1)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向左、向下,元素金属性越强,越向右、向上,元素的非金属越强。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金属性最强的是K;Mg、Al、Si是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C、Si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③④⑤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Mg>Al>Si>C。故答案为:K;Mg>Al>C; (2)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也就是越靠元素周期表右上角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由于氟元素无正价,所以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故答案为:HClO4; (3)元素⑥的氢化物是NH3,N最外层5个电子,与3个氢形成3个共价键,留下一个孤电子对,电子式为,该氢化物与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NO3=NH4NO3。故答案为:;NH3+HNO3=NH4NO3; (4)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N和P是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⑥和⑦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NH3>PH3。故答案为:NH3>PH3。 20.(1)下列8种化学符号:、、、、、、、 ①表示核素的符号共________种。 ②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为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请回答: ①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填选项),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 A.Na2S溶液 B.Na2SO3溶液 C.Na2SO4溶液 ②能证明氯元素比硫元素非金属性强的依据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A.盐酸为强酸,氢硫酸为弱酸 B.次氯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 C.S2-比Cl-还原性强 D.HCl比H2S稳定 (3)在2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4molN2O5,发生如下反应:2N2O5(g)4NO2(g)+O2(g)。反应至5min时,测得N2O5转化了20%,则v(NO2)为_________;5min时,N2O5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 【答案】(1). 6 (2). (3). (4). A (5). 产生淡黄色沉淀 (6). CD (7). 0.16mol·L-1·min-1 (8). 61.5% 【解析】 【详解】(1)①表示核素的符号有、、、、、,共6种。故答案为:6; ②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的是和。故答案为:;; (2)①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可用置换法,用氯气将硫从硫化物中置换出来,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Na2S溶液,故选A,化学方程式为Na2S+Cl2=2NaCl+S↓,离子方程式为S2-+Cl2=2Cl-+S↓,实验现象为产生淡黄色沉淀。 故答案为:A;产生淡黄色沉淀; ②可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与氢气反应的难以程度、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等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对Cl和S来说,可具体为:HClO4的酸性比H2SO4的酸性强;氯气的氧化性强于单质S的氧化性,或是S2-比Cl-易被氧化;还可以根据单质将变价金属氧化到的价态高低来确定单质的氧化性,进而确定元素得非金属性强弱; 故答案为:CD; (3) v(NO2)= =0.16mol·L-1·min-1; 所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3.2mol+1.6mol+0.4mol=5.2 mol,混合气体中N2O5的物质的量为(4-0.8)mol=3.2mol,N2O5占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100%=61.5%; 故答案为:0.16mol·L-1·min-1;61.5%。 21.《自然》杂志曾报道我国科学家通过测量SiO2中26Al和10Be两种元素的比例确定“北京人”年龄的研究结果,这种测量方法叫“铝铍测年法”。完成下列填空: (1)l0Be和9Be___(填序号)。 a.是同一种原子 b.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互为同位素 (2)写出A1(OH)3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研究表明28A1可以衰变为26Mg,可以比较这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__(填序号)。 a.比较Mg(OH)2与A1(OH)3的碱性强弱 b.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c.将打磨过表面积相同的镁条和铝片分别和100℃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金属的硬度和熔点 (4)目前还有一种测量方法叫“钾氩测年法”。 两种常见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r相同,两者的半径大小关系为:___(用化学符号表示);其中一种离子与钾同周期相邻元素的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可用作干燥剂,用电子式表示该物质的形成过程:___。 【答案】(1). cd (2). 2Al+2H2O+2NaOH= 2NaAlO2+3H2↑ (3). ac (4). S2->Cl- (5). 【解析】 【详解】(1)l0Be和9Be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Be的两种核素,互为同位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答案为:cd; (2)A1(OH)3具有两性,能与NaOH溶液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为2Al+2H2O+2NaOH= 2NaAlO2+3H2↑,故答案为:2Al+2H2O+2NaOH= 2NaAlO2+3H2↑; (3)a.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比较Mg(OH)2与A1(OH)3的碱性强弱,可以比较这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故a正确; b.金属性为元素是否容易失去电子,而不是失去几个电子,则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不能比较这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故b错误; c.判断金属性可以用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进行判断,镁条能与热水发生反应,而铝几乎与水不发生反应,则可以比较这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故c正确; d.硬度和熔点属于物理性质,不能用于比较金属性,故d错误; 综上所述,故答案为:ac; (4)核外电子排布与Ar相同的阴离子可以为S2-、Cl-,二者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小的半径大,则S2->Cl-;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钙的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S2->Cl-;。 22.(1)已知2H→H2放出437.6kJ的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氢气分子内每个氢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B.氢气分子的能量比两个氢原子的能量低 C.1molH2离解成2molH要放出437.6kJ热量D.氢原子比氢气分子稳定 (2)原电池是直接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I.航天技术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的装置图。则: ①溶液中OH-移向________电极(填“a”或“b”)。 ②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电极附近pH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电池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碱性将__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④若线路中转移2mol电子,则上述氢氧燃料电池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 II.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两电极间连接一个电流计。若该电池中两电极总质量为60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g,试计算: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____L。(标准状况) 【答案】(1). AB (2). a (3). H2-2e-+2OH-=2H2O (4). O2+4e-+2H2O=4OH- (5). 增大 (6). 减弱 (7). 11.2L (8). 4.48L 【解析】 【分析】氢气分子中氢原子间共用一对电子;分子拆分成原子要吸收热量,原子组合成分子时要放出热量,物质所含能量越低,越稳定;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电子由负极移向正极。 【详解】(1) A.氢气分子内氢原子间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每个氢原子都达到2电子的稳定结构,A正确; B.因2H→H2要放出热量,故氢气分子的能量比两个氢原子的能量低,B正确; C.根据已知,1molH2离解成2molH要吸收437.6kJ热量,C错误; D.能量越低越稳定,根据已知,氢气分子比氢原子稳定,D错误; 答案选AB。 (2)I.①根据电子流动方向可知,a为负极,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OH-移向a电极。 ②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氢气失电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则反应式为H2-2e-+2OH-=2H2O;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氧气得电子与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反应式为O2+4e-+2H2O=4OH-。 ③根据电极反应式,b电极生成氢氧根离子,附近pH增大,电池总反应式为2H2+O2=2H2O;该电池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反应生成水,溶液的碱性将减弱。 ④根据电极反应式O2+4e-+2H2O=4OH-,若线路中转移2mol电子,则氢氧燃料电池消耗的氧气的量为0.5mol,在标况下的体积为11.2L; II.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锌做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银做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H2,则锌片质量减小,银片质量不变,锌片减小的质量为60-47=13g,根据电极反应Zn-2e-=Zn2+可知,反应13g锌转移电子的量为0.4mol,标况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为0.4mol×0.5×22.4L/mol=4.48L。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