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 ‎ ‎1. 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①在农田中焚烧植物秸秆;②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③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④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⑤集中掩埋废旧电池.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④⑤‎ ‎ ‎ ‎2. 苹果汁是人们常喝的饮料,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碱性 D.酸性 ‎ ‎ ‎3.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11.2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5‎NA B.标准状况下,‎7.1 g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D.‎100 g 17%‎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NA ‎ ‎ ‎4.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 ‎ A.Cl‎2‎+H‎2‎O=HCl+HClO B.‎2Na+2H‎2‎O=‎2NaOH+H‎2‎↑‎ C.‎2F‎2‎+2H‎2‎O=‎4HF+‎O‎2‎ D.‎2Na‎2‎O‎2‎+2H‎2‎O=‎4NaOH+O‎2‎↑‎ ‎ ‎ ‎ ‎5. “纳米材料”是指微粒直径为几纳米‎(1nm=‎1×‎10‎‎−9‎m)‎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不同纳米材料分散到水中,得到的分散系具有的性质中,不可能有下列的( ) ‎ A.一定能通过半透膜 B.一定能通过滤纸 C.有丁达尔现象 D.有电泳现象 ‎ ‎ ‎ ‎6. 在‎0.5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molNa‎+‎,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溶液中含有‎58.5gNaCl B.配制‎100mL该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NaCl C.量取‎100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mol D.将‎0.5molNaCl溶于‎0.5L水中可得到该溶液 ‎ ‎ ‎7. 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 A.NaCl溶液 B.液态 HCl C.熔融的KOH D.铜 ‎ ‎ ‎8. 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确认其是铵盐的方法是( ) ‎ 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紫色石蕊试剂 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剂 D.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 ‎ ‎9.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 B.往碳酸钙粉末上滴加稀盐酸:CO‎3‎‎2−‎+2‎H‎+‎=‎CO‎2‎↑+H‎2‎O C.少量金属钠放入水中:‎Na+2H‎2‎O=Na‎+‎+20H‎−‎+‎H‎2‎ 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20H‎−‎+CO‎2‎=CO‎3‎‎2−‎+H‎2‎O ‎ ‎ ‎10. 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4‎中H为‎−1‎价)( ) ‎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NaBH‎4‎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C.NaBH‎4‎中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之比为‎1:1‎ ‎ ‎ ‎11.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 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则说明原溶液中-定有CO‎3‎‎2−‎ 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再滴加氯水,溶液变红,说明原溶液有Fe‎2+‎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溶液定容时,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加入蒸馏水,到凹液面恰好与刻线相切 ‎ ‎ ‎12. 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跟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该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3‎ B.‎2:3‎ C.‎3:4‎ D.‎‎4:5‎ ‎ ‎ ‎13. 下列各种物质中,常温下能持续发生反应,且产生多量气体的是( ) ‎ A.铁跟浓硫酸 B.碳跟稀硫酸 C.铜跟稀盐酸 D.铜跟浓硝酸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 ‎ ‎14. 现有下列反应式,据两式判断,下列各组离子中,还原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1)‎2Fe‎3+‎+2‎I‎−‎=‎2Fe‎2+‎+I‎2‎ (2)Br‎2‎+2Fe‎2+‎=‎2Fe‎3+‎+2Br‎−‎. ‎ 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 ‎ ‎ ‎15.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Na‎+‎、Cu‎2+‎、Cl‎−‎、‎OH‎−‎ B.H‎+‎、Ca‎2+‎、HCO‎3‎‎−‎、‎NO‎3‎‎−‎ C.Fe‎2+‎、H‎+‎、SO‎4‎‎2−‎、‎NO‎3‎‎−‎ D.Na‎+‎、CO‎3‎‎2−‎、OH‎−‎、‎K‎+‎ ‎ ‎ ‎16. 下列各组反应中,硝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 ) ‎ A.C+HNO‎3‎ B.H‎2‎S+HNO‎3‎ C.Fe(OH‎)‎‎3‎+HNO‎3‎ D.Cu+HNO‎3‎ ‎ ‎ ‎ ‎17. 把SO‎2‎通入下列各组物质的混合溶液中,肯定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 A.Ba(NO‎3‎‎)‎‎2‎,HCl B.BaCl‎2‎,NaCl C.NH‎3‎⋅H‎2‎O,CaCl‎2‎ D.MgCl‎2‎,‎(NH‎4‎‎)‎‎2‎SO‎4‎ ‎ ‎ ‎ ‎18. 在标准状况下,有同质量的SO‎2‎和SO‎3‎,则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占体积相同 B.含硫原子数比为‎1:1‎ C.含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D.含氧原子个数比为‎2:3‎ ‎ ‎ ‎ ‎19. 把‎4.48L CO‎2‎通过一定量的固体过氧化钠后收集到‎3.36L气体(气体的测量均在标准状况下),则这‎3.36L气体的质量是( ) ‎ A.‎6.0g B.‎5.6g C.‎4.8g D.‎‎3.8g ‎ ‎ ‎20. 下列各组中,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物质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物质存在的一组是( ) ‎ A.BaCl‎2‎溶液、NaNO‎3‎溶液、AgNO‎3‎溶液 B.Ba(OH‎)‎‎2‎溶液、CuCl‎2‎溶液、Na‎2‎SO‎4‎溶液 C.FeCl‎3‎ 溶液、NaCl 溶液、NaOH溶液 D.Na‎2‎CO‎3‎溶液、FeCl‎2‎溶液、H‎2‎SO‎4‎溶液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 ‎ ‎ (1)在‎12g某二价金属的硫酸盐中,含有‎0.4mol氧原子,此硫酸盐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g⋅mol‎−1‎. ‎ ‎(2)质量分数为‎49%‎的硫酸溶液,其密度为‎1.8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 ‎ ‎ 将铁粉、铜粉、氯化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混合于容积合适的烧杯内,充分反应后,试填写下列空白。 ‎ ‎(1)若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从Fe‎3+‎、Cu‎2+‎、Fe‎2+‎中选填)。‎ ‎ ‎ ‎(2)若溶液中氯化铁和氯化铜都有剩余,则不可能有的金属单质是________(从Fe、Cu中选填)。‎ ‎ ‎ ‎(3)若铜粉有剩余,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从Fe‎3+‎、Cu‎2+‎、Fe‎2+‎中选填)‎ ‎ ‎ ‎ 对于氨气的催化氧化反应:‎4NH‎3‎+‎‎50‎‎2‎=‎4NO+6H‎2‎O ‎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 ‎ ‎ ‎(2)用单线桥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NH‎3‎+‎‎50‎‎2‎=‎4NO+6H‎2‎O________‎ ‎ ‎ ‎(3)若反应转移了‎2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体积约为________。‎ ‎ ‎ ‎ (1)某实验需要‎1mol/LNaOH溶液‎500mL.配制该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和________。 配制实验操作步骤有: a.在天平上称量NaOH固体,加水溶解,冷却至室温。 b.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一定容积容量瓶中。 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刻度线lc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d.用少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并摇匀。 e.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填写下列空白: ‎ ‎(2)操作步骤和正确顺序为________。‎ ‎ ‎ ‎(3)该配制过程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 ‎ ‎(4)定容时,若俯视刻度线,会使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 ‎ 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乙________‎ ‎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 反应③________‎ ‎ ‎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④________ 反应⑥________.‎ ‎ ‎ ‎ 已知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 ‎ ‎(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 ‎(2)试用图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 编号 ‎1‎ ‎2‎ ‎3‎ ‎4‎ 装置 ‎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中导管口的编号): 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1.‎ ‎【答案】‎ B ‎【考点】‎ 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解析】‎ ‎①焚烧植物秸秆能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判断; ②根据水污染的来源判断; ③根据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判断; ④树木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同时生产一次性筷子需要消耗能源; ⑤掩埋废旧电池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 ‎【解答】‎ ‎①焚烧植物秸秆能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判断,如产生大量黑烟、CO、CO‎2‎等,故①错误; ②城市生活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不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水源,故②正确; ③SO‎2‎污染空气导致酸雨,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可减少SO‎2‎的排放,故③正确; ④树木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同时生产一次性筷子需要消耗能源,故④正确; ⑤废旧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掩埋废旧电池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故⑤错误。‎ ‎2.‎ ‎【答案】‎ B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根据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可知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而加入维生素C,能使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并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 ‎【解答】‎ 在空气中,氧气能够把‎+2‎价铁氧化成‎+3‎价,而加入维生素C则能防止这种氧化,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三价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 ‎3.‎ ‎【答案】‎ C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 A‎、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B、求出氯气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氯气与氢氧化钠转移‎1mol电子来分析; C、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 D、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3‎⋅H‎2‎O;‎ ‎【解答】‎ A‎、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11.2L混合物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则含有的碳原子个数小于‎0.5‎NA个,故A错误; B、‎7.1g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1mol氯气与氢氧化钠转移‎1mol电子,故‎0.1mol氯气中转移‎0.1mol电子即‎0.1‎NA个,故B错误; C、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故‎92g混合物中含有的NO‎2‎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含有‎6mol原子即‎6‎NA个,故C正确; D、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3‎⋅H‎2‎O,故溶液中含有的氨气分子个数小于NA个,故D错误。‎ ‎4.‎ ‎【答案】‎ B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解答】‎ A‎、反应物水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 B、‎2Na+2H‎2‎O=‎2NaOH+H‎2‎↑‎中,N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作氧化剂,故B正确; C、水中的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水作还原剂,故C错误; D、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只有过氧化钠中的氧元素,水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D错误。‎ ‎5.‎ ‎【答案】‎ A ‎【考点】‎ 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解析】‎ 根据胶体的性质判断,‎ ‎【解答】‎ 胶体有以下性质: ‎1‎、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2‎、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3‎、胶粒带有电荷,能产生电泳现象;‎ ‎6.‎ ‎【答案】‎ C ‎【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解析】‎ ‎0.5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mol Na‎+‎,钠离子浓度为‎0.5mol‎0.5L‎=1mol/L, A、钠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判断; B、托盘天平只能读到小数点后一位; C、根据n=cV计算; D、将‎0.5molNaCl溶于‎0.5L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0.5L。‎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解答】‎ A‎.该溶液中含有NaCl的质量为‎1.0mol/L×0.5L×58.5g/mol=‎29.25g,故A错误; B.托盘天平只能读到小数点后一位,故B错误; C.量取‎100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的物质的量n=cV=‎1.0mol/L×0.1L=‎0.1mol,故C正确; D.将‎0.5molNaCl溶于‎0.5L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0.5L,所以溶液的浓度不是‎1.0mol/L,故D错误。‎ ‎7.‎ ‎【答案】‎ C ‎【考点】‎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解析】‎ 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而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的物质能导电,以此来解答.‎ ‎【解答】‎ A‎.氯化钠溶液导电,属于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A错误; B.液态的氯化氢溶于水导电,本身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电子,不能导电,HCl是电解质,故B错误; C.熔融的KOH为电解质,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C正确; D、铜能导电,但是单质不是化合物,不是电解质,故D错误;‎ ‎8.‎ ‎【答案】‎ D ‎【考点】‎ 铵盐 ‎【解析】‎ A‎.铵盐和水混合不会产生氨气; B.氢氧化钠和氨水均能使石蕊试液显示蓝色; C.氢氧化钠和氨水均能使酚酞显示红色; D.氨气具有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解答】‎ A‎.铵盐和水混合不会产生氨气,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无任何变化,不能检验,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和氨水均是碱性的,均能使石蕊试液显示蓝色,如果氢氧化钠相对于氨水过量则会干扰检验,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和氨水均是碱性,氢氧化钠会干扰氨气的检验,故C错误; D.铵根离子与碱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具有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D正确;‎ ‎9.‎ ‎【答案】‎ A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 A‎.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二氧化碳; B.碳酸钙为沉淀,应保留化学式; C.电荷不守恒; D.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解答】‎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离子方程式:HCO‎3‎‎−‎+H‎+‎=CO‎2‎↑+H‎2‎O,故A正确; B.往碳酸钙粉末上滴加稀盐酸,离子方程式:CaCO‎3‎+2‎H‎+‎=CO‎2‎↑+H‎2‎O+Ca‎2+‎,故B错误; C.少量金属钠放入水中,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0H‎−‎+H‎2‎↑‎,故C错误; 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a‎2+‎+20H‎−‎+CO‎2‎=CaCO‎3‎↓+H‎2‎O,故D错误;‎ ‎10.‎ ‎【答案】‎ D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在NaBH‎4‎+2H‎2‎O=NaBO‎2‎+4H‎2‎↑‎反应中,NaBH‎4‎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NaBH‎4‎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解答】‎ 在NaBH‎4‎+2H‎2‎O=NaBO‎2‎+4H‎2‎↑‎反应中,NaBH‎4‎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NaBH‎4‎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反应中B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中化合价变化的数值相等,则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 ‎11.‎ ‎【答案】‎ C ‎【考点】‎ 常见离子的检验 ‎【解析】‎ A‎.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硫酸钡; B.该气体为二氧化碳,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离子不一定为碳酸根离子; C.三价铁离子遇到硫氰酸根会生成血红色溶液,用于三价铁离子的检验; D.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 ‎【解答】‎ 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有SO‎4‎‎2−‎,可能有Ag‎+‎等,故A错误;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为二氧化碳,原溶液中可能有CO‎3‎‎2−‎,可能有HCO‎3‎‎−‎,故B错误; 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说明溶液中不含有Fe‎3+‎,再滴加氯水,溶液变红,则此时溶液中含有Fe‎3+‎,从而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故C正确; D.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凹液面恰好与刻线相切,故D错误。‎ ‎12.‎ ‎【答案】‎ A ‎【考点】‎ 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钠的重要化合物 ‎【解析】‎ 令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碳元素守恒表示出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故方程式可知碳酸钠与盐酸按‎1:2‎反应,碳酸氢钠与盐酸按‎1:1‎反应,据此表示出消耗的氢离子物质的量,再根据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解答.‎ ‎【解答】‎ 解:令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n(CO‎2‎)=(x+y)mol,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碳酸钠与盐酸按‎1:2‎反应,碳酸氢钠与盐酸按‎1:1‎反应,故消耗n(H‎+‎)=2xmol+ymol=(2x+y)mol, 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则:‎(2x+y)mol:‎(x+y)mol=5:4‎,整理得x:y=1:3‎, 故选A.‎ ‎13.‎ ‎【答案】‎ D ‎【考点】‎ 浓硫酸的性质 硝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 A‎.常温下铁跟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 B.碳和稀硫酸不反应; C.铜和稀盐酸不反应; D.常温下,铜和浓硝酸反应.‎ ‎【解答】‎ A‎.常温下铁跟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不能持续发生反应且产生多量气体,故A错误; B.稀硫酸氧化性较弱,与碳不反应,故B错误; C.铜为不活泼金属,不与盐酸反应,故C错误; D.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就能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能持续发生反应且产生多量气体,故D正确。‎ ‎14.‎ ‎【答案】‎ B ‎【考点】‎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解析】‎ 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来判断还原剂,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来解答.‎ ‎【解答】‎ ‎2Fe‎3+‎+2‎I‎−‎‎=‎2Fe‎2+‎+‎I‎2‎中,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由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I‎−‎‎>Fe‎2+‎, Br‎2‎+2Fe‎2+‎=‎2Fe‎3+‎+2Br‎−‎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由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Fe‎2+‎>Br‎−‎, 所以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I‎−‎‎>Fe‎2+‎>Br‎−‎,‎ ‎15.‎ ‎【答案】‎ D ‎【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 ‎【解析】‎ 根据离子的性质,判断离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络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如不反应,则能共存.‎ ‎【解答】‎ A‎.Cu‎2+‎与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H‎+‎与HCO‎3‎‎−‎反应生成CO‎2‎气体,不能共存,故B错误; C.在酸性条件下Fe‎2+‎与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类型的反应,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 ‎16.‎ ‎【答案】‎ D ‎【考点】‎ 硝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 根据硝酸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表现氧化性,生成硝酸盐,则表现酸性,以此来解答.‎ ‎【解答】‎ A‎、C+H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全由‎+5‎降低为‎+4‎,则只表现硝酸的氧化性,故A错误; B、H‎2‎S+H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全由‎+5‎降低为‎+4‎,则只表现硝酸的氧化性,故B错误; C、Fe(OH‎)‎‎3‎+HNO‎3‎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不变,生成硝酸铁,只表现酸性,故C错误; D、Cu+HNO‎3‎中N元素部分化合价降低,部分不变,化合价降低时表现氧化性,生成硝酸铜时表现酸性,故D正确;‎ ‎17.‎ ‎【答案】‎ A ‎【考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解析】‎ A‎.SO‎2‎通入Ba(NO‎3‎‎)‎‎2‎、HCl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B.亚硫酸酸性比盐酸弱,除去SO‎2‎与水反应外,物质之间均不发生反应,不生成沉淀; C.如二氧化硫过量,则生成亚硫酸氢钙; D.亚硫酸酸性比硫酸弱,除去SO‎2‎与水反应外,物质之间均不发生反应,不生成沉淀。‎ ‎【解答】‎ A‎.SO‎2‎通入Ba(NO‎3‎‎)‎‎2‎、HCl溶液中,反应为:‎3SO‎2‎+2NO‎3‎‎−‎+2H‎2‎O=‎3SO‎4‎‎2−‎+2NO+4‎H‎+‎,Ba‎2+‎+SO‎4‎‎2−‎=Ba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A选; B.SO‎2‎通入BaCl‎2‎、NaCl混合溶液中,除去SO‎2‎与水反应外,没有沉淀反应发生,故B不选; C.若少量SO‎2‎通入NH‎3‎⋅H‎2‎O、CaCl‎2‎混合溶液中,会生成CaSO‎3‎白色沉淀,但若SO‎2‎过量,则起初生成的CaSO‎3‎又会溶解,生成Ca(HSO‎3‎‎)‎‎2‎,故C不选; D.SO‎2‎通入MgCl‎2‎、‎(NH‎4‎‎)‎‎2‎SO‎4‎混合溶液中,除去SO‎2‎与水反应外,没有沉淀反应发生,故D不选;‎ ‎18.‎ ‎【答案】‎ C ‎【考点】‎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解析】‎ 根据n=NNA=mM=‎VVm结合SO‎2‎和SO‎3‎的分子组成计算.‎ ‎【解答】‎ A‎、在标准状况下,SO‎2‎为气体,SO‎3‎为液体,二者体积不同,故A错误; B、设质量都为mg,则相同质量时,n(SO‎2‎)‎:n(SO‎3‎)=m‎64‎:m‎80‎=5:4‎,含硫原子数比为‎5:4‎,故B错误; C、设质量都为mg,则相同质量时,n(SO‎2‎)‎:‎n(SO‎3‎)=m‎64‎:m‎80‎=5:4‎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含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故C正确; D、设质量都为mg,则相同质量时,n(SO‎2‎)‎:n(SO‎3‎)=m‎64‎:m‎80‎=5:4‎,含氧原子个数比为‎(5×2)‎:‎(4×3)‎=‎5:6‎,故D错误。‎ ‎19.‎ ‎【答案】‎ A ‎【考点】‎ 钠的重要化合物 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解析】‎ 根据气体的体积差,通过差量法计算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体积、生成的氧气的体积,判断‎3.36L气体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再根据n=‎VVm计算各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利用m=nM计算质量.‎ ‎【解答】‎ 令参加反应的CO‎2‎气体的体积为a,生成的O‎2‎的体积为b,则: ‎2CO‎2‎+2Na‎2‎O‎2‎=‎2Na‎2‎CO‎3‎+‎O‎2‎,气体体积减小‎△V ‎2 1 1‎ a b 4.48L−3.36L=‎1.12L 解得:a=‎2.24L,b=‎1.12L, 生成氧气的体积‎1.12L,小于‎3.36L,故二氧化碳有剩余, 所以:‎3.36L气体中CO‎2‎体积为‎4.48L−2.24L=‎2.24L,O‎2‎的体积为‎1.12L, 所以‎4.48L气体的质量为‎2.24L‎22.4L/mol‎×44g/mol+‎1.12L‎22.4L/mol×32g/mol=‎6.0g。‎ ‎20.‎ ‎【答案】‎ D ‎【考点】‎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解析】‎ 三种物质等浓度等体积的混合,说明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可溶性的.‎ ‎【解答】‎ A‎.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的氯化银沉淀,所以有沉淀生成,故A错误; B.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硫酸钡沉淀,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所以有沉淀生成,故B错误; C.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的氢氧化铁沉淀,所以有沉淀生成,故C错误; D.等物质的量的硫酸和碳酸钠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亚铁和硫酸钠不反应,所以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生成,故D正确;‎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答案】‎ ‎120‎ ‎9‎ ‎【考点】‎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解析】‎ ‎(1)二价金属的硫酸盐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根的物质的量,n(SO‎4‎‎2−‎)=‎1‎‎4‎n(O)‎,再根据M=‎mn计算; (2)根据c=‎‎1000ρωM计算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 n(SO‎4‎‎2−‎)=‎1‎‎4‎n(O)=‎1‎‎4‎×0.4mol‎=‎0.1mol,二价金属的硫酸盐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根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该硫酸盐的摩尔质量为‎12g‎0.1mol‎=120g/mol, 故答案为:‎120‎;‎ 质量分数为‎49%‎的硫酸溶液,其密度为‎1.8g/cm‎3‎,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1000ρωM=‎1000×1.8×49%‎‎98‎mol/L=‎9mol/L, 故答案为:‎9‎.‎ ‎【答案】‎ Fe‎3+‎‎、‎Cu‎2+‎ Cu‎、‎Fe Fe‎3+‎ ‎【考点】‎ 铁的化学性质 ‎【解析】‎ 根据反应的先后顺序:先是铁与氯化铁反应,接着是铁与氯化铜反应,最后是铜与氯化铁反应。‎ ‎【解答】‎ 铁粉有剩余,根据反应顺序判断:氯化铁、氯化铜已全部反应,铜未反应,溶液中只有氯化亚铁,即溶液中只有Fe‎2+‎,故答案为:(1)Fe‎3+‎、Cu‎2+‎;‎ 溶液中氯化铁和氯化铜都有剩余,根据反应顺序判断:Cu、Fe已全部反应,故答案为:Cu、Fe;‎ 铜粉有剩余,根据反应顺序判断:铁已完全反应,一定有氯化亚铁,可能有氯化铜,不可能有氯化铁, 故答案为:Fe‎3+‎。‎ ‎【答案】‎ NH‎3‎‎(氨气),O(氧或氧元素)‎ ‎8.96L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解析】‎ 反应‎4NH‎3‎+‎‎50‎‎2‎=‎4NO+6H‎2‎O中,NH‎3‎的‎−3‎价N元素升高到‎+2‎价,O‎2‎中的O元素由‎0‎价降低到‎−2‎价。 (1)该反应中,还原剂是含有化合价降低元素的反应物,被还原的元素是反应物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 (2)用单线桥标出该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方向,是从反应物中化合价升高元素指向化合价降低元素,数目是得电子总数或失电子总数;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3)确定本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然后建立NO与电子转移数目关系式,利用反应转移的‎2mol电子,算出生成NO的物质的量,从而算出其在标准状态下体积。‎ ‎【解答】‎ 该反应中,NH‎3‎的‎−3‎价N元素升高到‎+2‎价,O‎2‎中的O元素由‎0‎价降低到‎−2‎价,还原剂是含有化合价降低元素的反应物,则还原剂是NH‎3‎(氨气),被还原的元素是反应物中化合价降低的O(氧或氧元素)素; 故答案为:NH‎3‎(氨气);O(氧或氧元素);‎ 反应‎4NH‎3‎+‎‎50‎‎2‎=‎4NO+6H‎2‎O中,NH‎3‎的‎−3‎价N元素升高到‎+2‎价,O‎2‎中的O元素由‎0‎价降低到‎−2‎价,用单线桥标出该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和数目为, 故答案为:;‎ 由可得关系式:NO∼5‎e‎−‎,若反应转移了‎2mol电子子,则n(NO)=‎2mol‎5‎=0.4mol,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体积约:V(NO)‎=‎0.4mol×22.4L/mol=‎8.96L, 故答案为:‎8.96L。‎ ‎【答案】‎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abdce 搅拌,引流 偏高 ‎【考点】‎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 ‎(1)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来分析需要的仪器,依据容量瓶规格及所配溶液体积选择合适容量瓶;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基本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据此排序; (3)该配制过程中,溶解和移液两次用到玻璃棒,溶解操作用玻璃棒搅拌,移液操作用玻璃棒引流; (4)定容时,若俯视刻度线,则溶液的液面低于刻度线,依据c=‎nV进行误差分析。‎ ‎【解答】‎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量取水加入烧杯),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所以所需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配制‎1mol/LNaOH溶液‎500mL,应选择‎500mL容量瓶,故所需的仪器还有‎51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基本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bdce; 故答案为:abdce;‎ 该配制过程中,溶解和移液两次用到玻璃棒,溶解操作用玻璃棒搅拌,移液操作用玻璃棒引流; 故答案为:搅拌;引流;‎ 定容时,若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依据c=‎nV可知溶液浓度偏高; 故答案为:偏高。‎ ‎【答案】‎ Na‎,Al,Fe,‎Cl‎2‎ ‎2Na+2H‎2‎O‎=‎2NaOH+H‎2‎↑‎,‎2NaOH+2H‎2‎O+2Al=‎‎2NaAlO‎2‎+3H‎2‎↑‎ Fe+2‎H‎+‎‎=Fe‎2+‎+H‎2‎↑‎,Fe‎3+‎+30‎H‎−‎=‎Fe(OH‎)‎‎3‎↓‎ ‎【考点】‎ 无机物的推断 ‎【解析】‎ 金属A焰色反应为黄色,故A为金属Na,乙是黄绿色气体,乙为Cl‎2‎,红褐色沉淀为Fe(OH‎)‎‎3‎; 由反应①Na→‎气体甲‎+D,为Na与水的反应,生成甲为H‎2‎,D为NaOH,由NaOH+‎金属B→‎H‎2‎可知,B为金属Al,由甲+乙‎→‎丙,故丙为HCl,HCl溶于水的物质E,故E为盐酸; G+NaOH→Fe(OH‎)‎‎3‎,G含有Fe‎3+‎,由E(盐酸)‎→‎CF‎→‎Cl‎2‎G可知,盐酸与金属C反应,生成的产物F还能继续与氯气反应,则金属B为变价金属,应为Fe,所以F为FeCl‎2‎,G为FeCl‎3‎,结合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 ‎【解答】‎ 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Na,B为Al,C为Fe,乙为Cl‎2‎,故答案为:Na;Al;Fe;Cl‎2‎;‎ 反应①为钠和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反应③是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2H‎2‎O+2Al=‎2NaAlO‎2‎+3H‎2‎↑‎, 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2NaOH+2H‎2‎O+2Al=‎2NaAlO‎2‎+3H‎2‎↑‎;‎ 反应④为铁和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反应⑥为氯化铁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0‎H‎−‎=Fe(OH‎)‎‎3‎↓‎, 故答案为:Fe+2‎H‎+‎=Fe‎2+‎+H‎2‎↑‎;Fe‎3+‎+30‎H‎−‎=Fe(OH‎)‎‎3‎↓‎.‎ ‎【答案】‎ C+2H‎2‎SO‎4‎‎(浓)‎‎△‎‎​‎‎​‎CO‎2‎↑+2SO‎2‎↑+2H‎2‎O g‎,c(或d),d(或c),a,b,‎f ‎【考点】‎ 浓硫酸的性质实验 ‎【解析】‎ ‎(1)C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 (2)装置‎1‎的作用分别是检验SO‎2‎的存在、除去SO‎2‎、检验SO‎2‎是否除尽;装置‎2‎的作用是检验水蒸气的存在;装置‎3‎的作用是检验CO‎2‎的存在;装置‎4‎的作用是制取SO‎2‎,因为检验SO‎2‎、CO‎2‎都需经过溶液,所以检验反应产生的水蒸气,应在检验SO‎2‎、CO‎2‎之前进行,据此解答。‎ ‎【解答】‎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C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SO‎2‎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故答案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装置‎1‎的作用分别是检验SO‎2‎的存在、除去SO‎2‎、检验SO‎2‎是否除尽;装置‎2‎的作用是检验水蒸气的存在;装置‎3‎的作用是检验CO‎2‎的存在;装置‎4‎的作用是制取SO‎2‎,因为检验SO‎2‎、CO‎2‎都需经过溶液,所以检验反应产生的水蒸气,应在检验SO‎2‎、CO‎2‎之前进行,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制取SO‎2‎、检验水蒸气的存在、检验SO‎2‎的存在、检验CO‎2‎的存在,由此确定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g接c(或d),d(或c)接a,b接f, 故答案为:g;c(或d);d(或c);a;b;f。‎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