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河北省黄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1.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自发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 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C. 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 D. 自发反应常温下一定能实现 ‎【答案】C ‎【解析】‎ ‎【分析】‎ A、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B、有些熵减的反应也能自发进行;C、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D、有些自发反应需在高温下才能进行。‎ ‎【详解】A、焓变不是影响反应方向的唯一因素,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 B、熵变不是影响反应方向的唯一因素,有些熵减的反应也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 C、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故C正确;‎ D、 的反应,需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故D错误。‎ ‎【点睛】在判断反应是否自发时,应该综合考虑熵变和焓变,即必须根据△H-T△S进行分析,否则会得出错误的答案。‎ ‎2.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最适宜选用的试剂是 A. NaOH溶液 B. Ba(OH)2溶液 C. 盐酸 D. 氨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 加入碱性试剂可以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由于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 ‎【详解】A、AlCl3溶液中的加入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沉淀又会溶解,故不选A;‎ B、AlCl3溶液中的加入Ba(OH)2溶液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加入过量Ba(OH)2溶液,沉淀又会溶解,故不选B;‎ C、AlCl3溶液与盐酸不反应,故不选C;‎ D、AlCl3溶液中的加入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加入过量氨水,沉淀不溶解,故不选D。‎ ‎3.改变反应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变化中正确的是 A. 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 B. 某生成物的产率可能提高 C.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提高 D. 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不同,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不同,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详解】A、如果通过减小某生成物浓度导致平衡正向移动,则该生成物的平衡浓度减小,故A错误;‎ B、对于 ,增大A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若 生成物的产率提高,若 生成物的产率降低,故B正确;‎ C、如果增加某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但该反应物的转化率反而减小,故C错误;‎ D、如果增加某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大,但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不一定增大,故D错误。‎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碳酸的电离:H2CO32H++CO32-‎ B. 将金属钠加入水中:2Na+2H2O===2Na++2OH-+H2↑‎ C. 硫化钠水解:S2-+2H2OH2S↑+2OH-‎ D.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Al3++3OH-===Al(OH)3↓‎ ‎【答案】B ‎【解析】‎ ‎【分析】‎ A. 碳酸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 B、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C、S2-是二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 D.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生成偏铝酸钠。‎ ‎【详解】A. 碳酸是二元弱酸,电离方程式是H2CO3H++HCO3-,故A错误;‎ B、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是2Na+2H2O===2Na++2OH-+H2↑,故B正确;‎ C、S2-是二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S2-+H2OHS-+OH-,故C错误;‎ D.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反应离子方程式是Al3++4OH-===AlO2-+2H2O,故D错误。‎ ‎5. 准确量取25.00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 50mL量筒 B. 10mL量筒 C. 50mL酸式滴定管 D. 50mL碱式滴定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量取25.00mL溶液,精度为0.01mL,需用滴定管,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所以需要酸式滴定管,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仪器的使用。‎ ‎6.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KHSO4固体(温度不变),则溶液的 A. pH升高 B. c(H+)和c(OH-)的乘积增大 C. 溶液呈中性 D. OH-离子浓度减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水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H2OH++OH-,加入硫酸氢钾溶液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显示酸性,抑制了水的电离,电离平衡向着逆向移动;水的离子积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不变。‎ ‎【详解】A、加入硫酸氢钾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故A错误; B、由于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不变,即c(H+)和c(OH-)的乘积不变,故B错误; C、硫酸氢钾电离出氢离子,加入硫酸氢钾溶液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显示酸性,故C错误; D、加入硫酸氢钾固体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故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注意酸溶液和碱溶液能够抑制水的电离,能够水解的盐溶液能够促进水的电离,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 ‎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 对2HI(g)H2(g)+I2(g),增大压强可使平衡体系颜色变深 C. 反应CO+NO2CO2+NO ΔH<0,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合成NH3反应,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低温度的措施 ‎【答案】B ‎【解析】‎ ‎【分析】‎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列原理又叫平衡移动原理。 平衡移动原理适用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动态平衡。‎ ‎【详解】A、溴水中加入AgNO3溶液后,生成溴化银沉淀,溴离子浓度降低,使得化学平衡Br2+H2O⇌HBr+HBrO向右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符合;‎ B、对2HI(g)H2(g)+I2(g),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压强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气体的体积减小,碘的浓度增大,颜色变深,所以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符合;‎ C、反应CO+NO2CO2+NO ΔH<0,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符合;‎ D、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低温度的措施,所以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符合。‎ ‎8.用于人造地球卫星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极式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 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 负极,并被氧化 B. 正极,并被还原 C. 负极,并被还原 D. 正极,并被氧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原电池中,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详解】根据Zn+2OH--2e-======ZnO+H2O,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锌是负极;根据Ag2O+H2O+2e-======2Ag+2OH-,Ag2O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g2O是正极,故选B。‎ ‎9.向‎25 ℃‎时的纯水中通入一定量的HCl气体,当溶液的pH=2时,则由水电离出的c(H+)是 A. 1×10-2 mol·L-1 B. 1×10-8 mol·L-1‎ C. 1×10-12 mol·L-1 D. 1×10-4 mol·L-1‎ ‎【答案】C ‎【解析】‎ ‎【分析】‎ 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一定等于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盐酸抑制水电离。‎ ‎【详解】由pH=2,可知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1×10-2mol·L-1,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以求出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1×10-12 mol·L-1,因为氢氧根全部来自水的电离,可以知道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也为1×10-12mol·L-1。故选C。‎ ‎10. 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Ksp(AgCl)增大 B. 在C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平衡不移动 C. 可直接根据Ksp的数值大小比较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 D. ‎25 ℃‎时,Ksp(AgCl)>Ksp(AgI),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KI固体,有黄色沉淀生成 ‎【答案】D ‎【解析】‎ 难溶物的Ksp只与温度有关,A选项错;CaCO3沉淀溶解平衡为CaCO3(s)Ca2+(aq)+C(aq),加入盐酸后,C与H+结合为H2CO3,进一步分解为CO2逸出,平衡右移,B选项错;通过难溶物的Ksp数值判断难溶物的溶解度时要考虑化合物类型,C选项错;AgCl与AgI同为AB型化合物,Ksp大的AgCl可以转化为Ksp小的AgI,D选项正确。‎ ‎11. 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低于‎400℃‎)下列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固体是( )‎ A. 氯化镁溶液 B. 硫酸亚铁溶液 C. 碳酸氢钠溶液 D. 硫酸铝溶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氯化镁溶液中,Mg2+水解生成弱电解质Mg(OH)2,氢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盐酸,HCl具有挥发性,Mg(OH)2加热分解生成MgO,最终只能得到MgO,A错误;B.Fe2+易被氧化为Fe3+,加热硫酸亚铁溶液只能得到硫酸铁,B错误;C.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要分解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加热碳酸氢钠溶液只能得到碳酸钠,C错误;D.硫酸铝溶液中,硫酸铝电离的铝离子要水解,但是硫酸不是挥发性酸,最终得到的还是硫酸铝,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 ‎12.下列事实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A. 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 B. 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 C.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浓H2SO4溶液后速率加快 D. 镀锌铁不如镀锡铁耐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是否能构成原电池判断,如果金属能构成原电池的就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否则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锌比铁活泼,铁、锌构成原电池,锌被腐蚀而铁被保护,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可用原电池理论解释,故选A;‎ B、铝在空气中,表面被氧化为氧化膜,保护内部金属不再被腐蚀,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故不选B;‎ C.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浓H2SO4溶液,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没有构成原电池,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故不选C;‎ D、镀锌的铁被破坏后,锌被氧化,而铁被保护,镀锡的铁被破坏后,铁失电子被氧化,加快了腐蚀,镀锌铁比镀锡铁耐用,故D错误。‎ ‎13. 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 920 kJ B. 557 kJ C. 436 kJ D. 188 kJ ‎【答案】C ‎【解析】‎ 考查反应热的计算。根据题意1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242kJ能量。则有,解得X=436kJ。‎ ‎14.可逆反应aA(g)+bB(s) cC(g)+dD(g)在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C的物质的量分数和T或p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a<c+d B. 使用催化剂,C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 C. 温度降低,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无法根据图像确定改变温度后化学平衡移动方向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先拐先平”,可知 、;加压或升高温度,C的平衡百分含量减小,说明加压或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加压平衡向气体系数和减小的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 ‎【详解】A、,加压C的平衡百分含量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所以a<c+d,故A正确;‎ B、催化剂不能使平衡移动,使用催化剂,C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故B错误;‎ C、根据图像,温度降低,C的平衡百分含量增大,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 D、升高温度,C的平衡百分含量减小,说明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体积分数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的分析,难度不大,明确“先拐先平数值大”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的移动。‎ ‎15.25℃‎时,1 mol/L的NH4Cl、CH3COONH4、NH4HSO4三种溶液中,测得c(NH4+)分别为a、b、c(单位为 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b=c B. a>b>c C. a>c>b D. c>a>b ‎【答案】D ‎【解析】‎ ‎【分析】‎ 铵根离子的水解平衡,根据影响盐水解的因素分析。‎ ‎【详解】铵根离子的水解平衡 ,NH4Cl溶液中NH4+正常水解;NH4HSO4溶液中存在氢离子会抑制铵根的水解;醋酸根离子是弱酸根离子会促使铵根的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所以‎25℃‎时,1 mol/L的NH4Cl、CH3COONH4、NH4HSO4三种溶液中,c(NH4+)最大的是NH4HSO4溶液、最小的是CH3COONH4溶液,c>a>b,故选D。‎ ‎16.将①H+、②Cl-、③Al3+、④K+、⑤S2-、⑥OH-、⑦NO3-、⑧NH4+分别加入H2O中,基本上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 ①③⑤⑦⑧ B. ②④⑦ C. ①⑥ D. ②④⑥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H+、OH-抑制水电离,弱离子发生水解反应而促进水电离,所以①⑥抑制水电离,③⑤⑧属于弱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而促进水电离,则不影响水电离的离子有②④⑦,故选B。‎ 考点:以盐类水解为载体考查水的电离。‎ ‎17.已知:‎25℃‎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 ‎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 ‎25℃‎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氨水中的Ksp比在20 mL 0.01 mol/L NH4Cl溶液中的Ksp小 D. ‎25℃‎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 ‎【答案】B ‎【解析】‎ ‎【分析】‎ A、Mg(OH)2、MgF2结构相似,溶度积常数越大,c(Mg2+)越大;‎ B、加入少量的NH4Cl,促进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C、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D、只要c(Mg2+)×c(F-)2>7.42×10-11,就能生成MgF2沉淀。‎ ‎【详解】A、Mg(OH)2、MgF2结构相似,溶度积常数越大,c(Mg2+)越大,所以饱和MgF2‎ 溶液中的c(Mg2+)比饱和Mg(OH)2溶液大,故A错误;‎ B、加入少量的NH4Cl,铵根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促进氢氧化镁溶解,溶液c(Mg2+)增大,故B正确;‎ C、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25℃‎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氨水中的Ksp与在20 mL 0.01 mol/L NH4Cl溶液中的Ksp相同,故C错误;‎ D、不管氢氧化镁的ksp有多小,只要加入的氟化钠溶液的浓度适合,使溶液中c(Mg2+)×c(F-)2>7.42×10-11,可以使氢氧化镁转化为氟化镁沉淀,故D错误。‎ ‎18.把a,b,c三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b、c相连时,c不易被腐蚀。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a>b>c B. a>c>b C. c>b>a D. b>c>a ‎【答案】A ‎【解析】‎ ‎【分析】‎ 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腐蚀。‎ ‎【详解】若a、b相连时,a为负极,说明a的金属性强于b;b、c相连时,c不易被腐蚀,说明c的金属性比b的弱;所以金属性强弱顺序是a > b > c,故选A。‎ ‎19.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烧杯中酸过量 B. 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等量 C. 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 D. 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醋酸是弱酸,盐酸是强酸,同PH的盐酸、醋酸,c(CH3COOH)> c(HCl);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则n(CH3COOH)> n(HCl);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说明消耗醋酸、盐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消耗锌的质量也相同。‎ ‎【详解】A、n(CH3COOH)> n(HCl),消耗醋酸、盐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醋酸有剩余,故A错误;‎ B、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所以消耗锌的质量也相同,故B正确;‎ C、消耗锌的质量相同,醋酸有剩余,则放入醋酸中的锌完全反应,放入盐酸中的锌有剩余,所以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故C正确;‎ D、由于醋酸还能继续电离而盐酸不能,所以反应开始后,醋酸中的H+浓度大于盐酸中的氢离子浓度,则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大,故D正确。选A。‎ ‎【点睛】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酸与金属的反应,明确浓度与氢离子的关系,氢气与金属的质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但属于易错题。‎ ‎20.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和NaClO相比,NaCN溶液的pH较大,则同温同体积同浓度的HCN和HClO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离程度:HCN>HClO B. pH:HClO>HCN C. 酸根离子浓度:c(CN-)<c(ClO-)‎ D. 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HClO>HCN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盐类水解的规律是:有弱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 和NaClO相比,NaCN溶液的pH较大,说明CN-水解程度比ClO-大,酸性HCNc(OH-),故C错误;‎ D、由于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体积与原单一的溶液来讲,增大到原来的2倍,所以浓度变为,根据物料守恒,c(CH3COOH)+c(CH3COO-)=0.01 mol/L,故D错误。‎ ‎26. 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 ‎②用酸式滴定管加待测液时,刚用蒸馏水洗净后的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③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 ‎④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⑤终点读数时俯视,其他读数方法正确 A. ④⑤ B. ①④ C. ②③⑤ D. ②⑤‎ ‎【答案】D ‎【解析】‎ 略 ‎27.某同学为了使反应2HCl+2Ag==2AgCl+H2↑能进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因Ag与盐酸不反应,可设计为电解池,选择Ag为阳极,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即可。‎ ‎【详解】A装置是电解池,Ag作阴极,Ag不能失去电子,所以不能发生该反应,故A错误;‎ B装置是电解池,Ag作阴极,Ag不能失去电子,所以不能发生该反应,故B错误;‎ C装置是电解池,Ag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Ag-e-=Ag+,在阴极H+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H++2e-=H2↑;总反应方程式是2HCl+2Ag="=" 2AgCl↓+H2↑,故C正确;‎ D装置中,由于活动性Ag”“<”或“=”)。‎ ‎(2)H+浓度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盐酸和CH3COOH,分别与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粉,且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写序号)。‎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CH3COOH >HCl ‎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HCl>CH3COOH ‎③参加反应的锌粉物质的量HCl=CH3COOH ‎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CH3COOH>HCl ‎⑤HCl溶液里有锌粉剩余 ‎⑥CH3COOH溶液里有锌粉剩余 ‎(3)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3·H2O和NH4HSO4溶液混合后,升高温度(溶质不会分解)溶液pH随温度变化如图中的______曲线(填写序号)。‎ ‎(4)室温下,向0.01 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0.01 mol·L-1‎ ‎ NaOH溶液至中性,得到的溶液中:c(Na+)+c(NH4+) ______‎2c(SO42- )(填“>”“=”或“<”);用NH4HSO4与氢氧化钡溶液制取硫酸钡,若溶液中SO42- 完全沉淀,则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_7(填“>”“=”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25 ℃‎时,将a mol NH4NO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向该溶液滴加b 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_______(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 ‎【答案】 (1). < (2). ③④⑤ (3). ④ (4). = (5). > (6). NH4++H++SO42-+Ba2++2OH- BaSO4+H2O+NH3·H2O (7). NH4++H2ONH3·H2O+H+ (8). 逆向 ‎【解析】‎ ‎【分析】‎ ‎(1)一元强酸、一元强碱溶液,等物质的量混合溶液呈中性;一元强酸、一元弱碱溶液,等物质的量混合后恰好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 ‎(2)H+浓度相同,由于醋酸为弱酸、氯化氢为强电解质,说明盐酸的浓度小于CH3COOH的浓度,而体积相等,即醋酸的物质的量比盐酸的物质的量多,与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粉,且放出氢气的量相同,锌与盐酸反应盐酸不足,锌与醋酸反应锌不足,由此分析解题。‎ ‎(3)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3·H2O和NH4HSO4溶液混合后,恰好生成(NH4)2SO4,溶液呈酸性,PH<7;升高温度促进铵根离子水解,溶液酸性增强;‎ ‎(4)根据电荷守恒,c(Na+)+c(NH4+)+c(H+)=‎2c(SO42- )+c(OH-),溶液呈中性c(OH-)= c(H+);NH4HSO4与氢氧化钡溶液1:1混合,溶液中SO42- 恰好完全沉淀;‎ ‎(5) NH4NO3是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氨水抑制水电离。‎ ‎【详解】(1) ‎1 L pH=2的HCl溶液与0.01 mol· L-1的NaOH溶液‎1 L充分反应恰好呈中性;一元强酸、一元弱碱溶液,等物质的量混合后恰好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若使‎1 L pH=2的HCl溶液与0.01 mol· L-1的NH3· H2O溶液充分反应至中性,则氨水的体积大于‎1L,所以y7;‎ ‎(5) NH4NO3是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水解离子方程式是NH4++H2ONH3·H2O+H+;氨水抑制水电离,所以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逆向移动。‎ ‎【点睛】本题考查酸碱混合定性判断及溶液pH的判断、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明确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黄骅中学2018-2019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卷附加卷 ‎35.对下列各溶液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不会发生显著改变的是 A. 以石墨为电极,电解含甲基橙的0.1 mol/L硫酸溶液 B. 以铜为电极,电解1 mol/L硫酸溶液 C. 以石墨为电极,电解含酚酞的饱和食盐水 D. 以石墨为电极,电解1 mol/L溴化钾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 A. 以石墨为电极,电解稀硫酸,实质是电解水,硫酸浓度变化很小;‎ B、以铜为电极,电解1 mol/L硫酸溶液,阳极铜失电子生成铜离子,‎ 阴极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 C. 以石墨为电极,电解含酚酞的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气、氯气、氢氧化钠;‎ D. 以石墨为电极,电解1 mol/L溴化钾溶液,阴极生成氢气、氢氧化钾,阳极生成溴单质。‎ ‎【详解】A. 以石墨为电极,电解稀硫酸,实质是电解水,硫酸浓度变化很小,所以溶液颜色不会发生显著改变,故选A;‎ B、以铜为电极,电解1 mol/L硫酸溶液,阳极铜失电子生成铜离子,所以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故B错误;‎ C. 以石墨为电极,电解含酚酞的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气、氯气、氢氧化钠,溶液颜色变红,故C错误;‎ D. 以石墨为电极,电解1 mol/L溴化钾溶液,阳极生成溴单质,溶液变为橙色,故D错误。‎ ‎36.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A. 稀醋酸与0.1 mol·L-1 NaOH溶液反应:H+(aq)+OH-(aq)====H2O(l) ΔH =-57.3 kJ·mol-1‎ B. 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285.5 kJ·mol-1, 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 ΔH =285.5 kJ·mol-1‎ C. 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6 g时,放出19.12 kJ热量。 则Fe(s)+S(s)====FeS(s) ΔH =-95.6 kJ·mol-1‎ D. 已知‎2C(s)+O2(g)=2CO(g)ΔH =-221 kJ·mol-1,则可知C的标准燃烧热为110.5 kJ·mol-1‎ ‎【答案】C ‎【解析】‎ ‎【分析】‎ A、稀的强酸与强碱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 B、燃烧热是指在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C、生成硫化亚铁‎17.6 g即0.2mol时,放出19.12 kJ热量,注意物质的状态即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D、燃烧热必须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详解】A、稀的强酸与强碱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而醋酸为弱电解质,电离吸热,故反应热△H>-57.3 kJ•mol-1,而且醋酸为弱酸,不能拆,故A错误;‎ B、燃烧热必须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如果是2molH2,燃烧的燃烧放热571.50kJ,则水电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 ‎(g)△H=+571.0 kJ•mol-1,故B错误;‎ C、生成硫化亚铁‎17.6 g即0.2mol时,放出19.12 kJ热量,所以生成1mol硫化亚铁时,放出 95.6kJ热量,故热化学方程式为:Fe(s)+S(s)═FeS(s)△H=-95.6 kJ•mol-1,故C正确;‎ D、燃烧热必须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此反应是碳的不完全燃烧,故D错误。‎ ‎37.常温下,将pH=3的H2SO4和pH=12的NaOH溶液混合,当混合溶液的pH=10时,强酸和强碱的体积之比为 A. 1∶9 B. 9∶‎1 C. 10∶1 D. 1∶10‎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pH=3的H2SO4和pH=12的NaOH溶液混合,当混合溶液的pH=10时,溶液呈碱性,根据c(OH-)= 计算。‎ ‎【详解】根据c(OH-)=, , ,故选B。‎ ‎38.常温下,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 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c(H+)‎ B. 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 C. 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D.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 ‎【答案】D ‎【解析】‎ ‎【分析】‎ A. 点①是10 mL 0.100 0 mol·L-1 NaOH溶液与20.00 mL 0.100 0 mol·L-1 CH3COOH反应后的溶液,溶质是等浓度的CH3COONa、CH3COOH的混合液;‎ B、点②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分析;‎ C、 点③是20 mL 0.100 0 mol·L-1 NaOH溶液与20.00 mL 0.100 0 mol·L-1 CH3COOH反应后的溶液,溶质是CH3COONa溶液;‎ D.加入的NaOH比较少,形成CH3COONa、CH3COOH混合溶液时可能存在。‎ ‎【详解】A. 点①是等浓度的CH3COONa、CH3COOH的混合液,根据质子守恒c(CH3COO-)+‎2c(OH-)=c(CH3COOH)+‎2c(H+),故A错误;‎ B、根据电荷守恒,c(CH3COO-)+c(OH-)= c(Na+)+c(H+),点②溶液呈中性c(OH-)= c(H+),所以c(Na+)= c(CH3COO-),故B错误;‎ C、 点③是20 mL 0.100 0 mol·L-1 NaOH溶液与20.00 mL 0.100 0 mol·L-1 CH3COOH反应后的溶液,溶质是CH3COONa溶液,水解呈碱性,c(Na+) >c(CH3COO-)>c(OH-)>c(H+),故C错误;‎ D、加入的NaOH比较少,形成CH3COONa、CH3COOH混合溶液时可能存在c(CH3COOH)>c(CH3COO-)>c(H+)>c(Na+)>c(OH-),故D正确。‎ ‎【点睛】本题以滴定曲线为载体,考查弱电解质电离、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较好的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3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焓减或熵增的过程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 B. 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变大 C.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到沸水中可制备Fe(OH)3胶体 D. pH=5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 000倍后pH=8‎ ‎【答案】C ‎【解析】‎ ‎【分析】‎ A、不能只根据焓变或熵变分析判断反应方向;‎ B、Ksp只与温度有关;‎ C、加热促进FeCl3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D、酸溶液无限稀释后PH不能大于7。‎ ‎【详解】A、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取决于焓变和熵变及其温度,单独焓减不一定能自发进行,单独熵增也不一定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 B. 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盐酸,Ksp不变,故B错误;‎ C、加热促进FeCl3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到沸水中可制备Fe(OH)3胶体,故C正确;‎ D、酸溶液无限稀释后PH无限接近7,但不能大于7,故D错误。‎ ‎40.已知H‎2A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H2AH++HA-,HA-H++A2-。回答以下问题:‎ ‎(1)NaHA溶液_______(填“显酸性”“显碱性”“显中性”或“酸碱性无法确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温度下,向0.1 mol·L-1的NaHA溶液中滴入0.1 mol·L-1KOH溶液至中性,此时溶液中以下关系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c(H+)·c(OH-)=1×10-14‎ B.c(Na+)+c(K+)=c(HA-)+‎2c(A2-)‎ C.c(Na+)>c(K+)‎ D.c(Na+)+c(K+)=0.05 mol·L-1‎ ‎(3)已知常温下H‎2A的钙盐(CaA)饱和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CaA(s) Ca2+(aq)+A2-(aq) ΔH>0。‎ ‎①温度升高时,Ksp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②滴加少量浓盐酸,c(Ca2+)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说明)。‎ ‎(4)若向CaA悬浊液中加入CuSO4溶液,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写出该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酸碱性无法确定 (2). 不能确定HA-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大小 (3). BC (4). 增大 (5). 增大 (6). 加盐酸发生反应:A2-+H+HA- A2-浓度减小 CaA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n(Ca2+)显著增大 。而溶液体积变化不大所以c(Ca2+)增大 (7). CaA(s)+Cu2+(aq) Ca2+(aq)+CuA(s)‎ ‎【解析】‎ ‎【分析】‎ ‎(1) NaHA溶液中存在HA-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HA-电离呈酸性、HA-水解呈碱性;(2)‎ ‎ A.温度不确定,所以水的离子积常数不能确定;B.根据电荷守恒c(Na+)+c(K+)+ c(H+) =c(HA-)+‎2c(A2-)+ c(OH-);0.1 mol·L-1的NaHA溶液中与0.1 mol·L-1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时,溶质是Na‎2A、K‎2A,此时溶液呈碱性,所以向0.1 mol·L-1的NaHA溶液中滴入0.1 mol·L-1KOH溶液至中性时,NaHA的物质的量大于KOH; 0.1 mol·L-1的NaHA溶液中滴入0.1 mol·L-1KOH溶液,根据物料守恒分析c(Na+)+c(K+);(3) ① CaA(s) Ca2+(aq)+A2-(aq) ΔH>0,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离子浓度增大;②滴加少量浓盐酸,H+与A2-生成HA-,A2-浓度减小, CaA(s) Ca2+(aq)+A2-(aq)平衡正向移动;(4)若向CaA悬浊液中加入CuSO4溶液,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CuA,发生沉淀转化。‎ ‎【详解】(1) NaHA溶液中存在HA-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HA-电离呈酸性、HA-水解呈碱性,由于不能确定HA-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大小,所以溶液酸碱性无法确定;(2)A.温度不确定,所以水的离子积常数不能确定,所以某温度下,c(H+)·c(OH-)不一定等于1×10-14,故不选A;B.根据电荷守恒c(Na+)+c(K+)+ c(H+) =c(HA-)+‎2c(A2-)+ c(OH-),溶液呈中性c(H+)=c(OH-),所以c(Na+)+c(K+)=c(HA-)+‎2c(A2-),故选B;向0.1 mol·L-1的NaHA溶液中滴入0.1 mol·L-1KOH溶液至中性时,NaHA的物质的量大于KOH,所以c(Na+)>c(K+),故选C;V‎1L 0.1 mol·L-1的NaHA溶液中滴入V‎2L 0.1 mol·L-1KOH溶液,根据物料守恒,c(Na+)+c(K+)= mol·L-1,故不选D;(3) ① CaA(s) Ca2+(aq)+A2-(aq) ΔH>0,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离子浓度增大,所以温度升高时Ksp增大;②滴加少量浓盐酸,H+与A2-生成HA-,A2-浓度减小, CaA(s) Ca2+(aq)+A2-(aq)平衡正向移动,所以c(Ca2+)增大;(4)若向CaA悬浊液中加入CuSO4溶液,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CuA,发生沉淀转化,反应离子方程式是CaA(s)+Cu2+(aq) Ca2+(aq)+CuA(s)。‎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