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7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河北省黄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1.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自发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 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C. 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 D. 自发反应常温下一定能实现 【答案】C 【解析】 【分析】 A、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B、有些熵减的反应也能自发进行;C、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D、有些自发反应需在高温下才能进行。 【详解】A、焓变不是影响反应方向的唯一因素,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 B、熵变不是影响反应方向的唯一因素,有些熵减的反应也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 C、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故C正确; D、 的反应,需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故D错误。 【点睛】在判断反应是否自发时,应该综合考虑熵变和焓变,即必须根据△H-T△S进行分析,否则会得出错误的答案。 2.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最适宜选用的试剂是 A. NaOH溶液 B. Ba(OH)2溶液 C. 盐酸 D. 氨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 加入碱性试剂可以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由于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 【详解】A、AlCl3溶液中的加入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沉淀又会溶解,故不选A; B、AlCl3溶液中的加入Ba(OH)2溶液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加入过量Ba(OH)2溶液,沉淀又会溶解,故不选B; C、AlCl3溶液与盐酸不反应,故不选C; D、AlCl3溶液中的加入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加入过量氨水,沉淀不溶解,故不选D。 3.改变反应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变化中正确的是 A. 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 B. 某生成物的产率可能提高 C.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提高 D. 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不同,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不同,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详解】A、如果通过减小某生成物浓度导致平衡正向移动,则该生成物的平衡浓度减小,故A错误; B、对于 ,增大A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若 生成物的产率提高,若 生成物的产率降低,故B正确; C、如果增加某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但该反应物的转化率反而减小,故C错误; D、如果增加某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大,但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不一定增大,故D错误。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碳酸的电离:H2CO32H++CO32- B. 将金属钠加入水中:2Na+2H2O===2Na++2OH-+H2↑ C. 硫化钠水解:S2-+2H2OH2S↑+2OH- D.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Al3++3OH-===Al(OH)3↓ 【答案】B 【解析】 【分析】 A. 碳酸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 B、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C、S2-是二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 D.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生成偏铝酸钠。 【详解】A. 碳酸是二元弱酸,电离方程式是H2CO3H++HCO3-,故A错误; B、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是2Na+2H2O===2Na++2OH-+H2↑,故B正确; C、S2-是二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S2-+H2OHS-+OH-,故C错误; D.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反应离子方程式是Al3++4OH-===AlO2-+2H2O,故D错误。 5. 准确量取25.00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 50mL量筒 B. 10mL量筒 C. 50mL酸式滴定管 D. 50mL碱式滴定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量取25.00mL溶液,精度为0.01mL,需用滴定管,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所以需要酸式滴定管,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仪器的使用。 6.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KHSO4固体(温度不变),则溶液的 A. pH升高 B. c(H+)和c(OH-)的乘积增大 C. 溶液呈中性 D. OH-离子浓度减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水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H2OH++OH-,加入硫酸氢钾溶液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显示酸性,抑制了水的电离,电离平衡向着逆向移动;水的离子积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不变。 【详解】A、加入硫酸氢钾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故A错误; B、由于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不变,即c(H+)和c(OH-)的乘积不变,故B错误; C、硫酸氢钾电离出氢离子,加入硫酸氢钾溶液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显示酸性,故C错误; D、加入硫酸氢钾固体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故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注意酸溶液和碱溶液能够抑制水的电离,能够水解的盐溶液能够促进水的电离,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 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 对2HI(g)H2(g)+I2(g),增大压强可使平衡体系颜色变深 C. 反应CO+NO2CO2+NO ΔH<0,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合成NH3反应,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低温度的措施 【答案】B 【解析】 【分析】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列原理又叫平衡移动原理。 平衡移动原理适用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动态平衡。 【详解】A、溴水中加入AgNO3溶液后,生成溴化银沉淀,溴离子浓度降低,使得化学平衡Br2+H2O⇌HBr+HBrO向右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符合; B、对2HI(g)H2(g)+I2(g),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压强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气体的体积减小,碘的浓度增大,颜色变深,所以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符合; C、反应CO+NO2CO2+NO ΔH<0,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符合; D、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低温度的措施,所以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符合。 8.用于人造地球卫星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极式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 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 负极,并被氧化 B. 正极,并被还原 C. 负极,并被还原 D. 正极,并被氧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原电池中,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详解】根据Zn+2OH--2e-======ZnO+H2O,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锌是负极;根据Ag2O+H2O+2e-======2Ag+2OH-,Ag2O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g2O是正极,故选B。 9.向25 ℃时的纯水中通入一定量的HCl气体,当溶液的pH=2时,则由水电离出的c(H+)是 A. 1×10-2 mol·L-1 B. 1×10-8 mol·L-1 C. 1×10-12 mol·L-1 D. 1×10-4 mol·L-1 【答案】C 【解析】 【分析】 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一定等于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盐酸抑制水电离。 【详解】由pH=2,可知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1×10-2mol·L-1,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以求出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1×10-12 mol·L-1,因为氢氧根全部来自水的电离,可以知道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也为1×10-12mol·L-1。故选C。 10. 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Ksp(AgCl)增大 B. 在C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平衡不移动 C. 可直接根据Ksp的数值大小比较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 D. 25 ℃时,Ksp(AgCl)>Ksp(AgI),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KI固体,有黄色沉淀生成 【答案】D 【解析】 难溶物的Ksp只与温度有关,A选项错;CaCO3沉淀溶解平衡为CaCO3(s)Ca2+(aq)+C(aq),加入盐酸后,C与H+结合为H2CO3,进一步分解为CO2逸出,平衡右移,B选项错;通过难溶物的Ksp数值判断难溶物的溶解度时要考虑化合物类型,C选项错;AgCl与AgI同为AB型化合物,Ksp大的AgCl可以转化为Ksp小的AgI,D选项正确。 11. 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低于400℃)下列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固体是( ) A. 氯化镁溶液 B. 硫酸亚铁溶液 C. 碳酸氢钠溶液 D. 硫酸铝溶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氯化镁溶液中,Mg2+水解生成弱电解质Mg(OH)2,氢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盐酸,HCl具有挥发性,Mg(OH)2加热分解生成MgO,最终只能得到MgO,A错误;B.Fe2+易被氧化为Fe3+,加热硫酸亚铁溶液只能得到硫酸铁,B错误;C.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要分解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加热碳酸氢钠溶液只能得到碳酸钠,C错误;D.硫酸铝溶液中,硫酸铝电离的铝离子要水解,但是硫酸不是挥发性酸,最终得到的还是硫酸铝,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 12.下列事实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A. 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 B. 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 C.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浓H2SO4溶液后速率加快 D. 镀锌铁不如镀锡铁耐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是否能构成原电池判断,如果金属能构成原电池的就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否则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锌比铁活泼,铁、锌构成原电池,锌被腐蚀而铁被保护,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可用原电池理论解释,故选A; B、铝在空气中,表面被氧化为氧化膜,保护内部金属不再被腐蚀,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故不选B; C.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浓H2SO4溶液,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没有构成原电池,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故不选C; D、镀锌的铁被破坏后,锌被氧化,而铁被保护,镀锡的铁被破坏后,铁失电子被氧化,加快了腐蚀,镀锌铁比镀锡铁耐用,故D错误。 13. 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 920 kJ B. 557 kJ C. 436 kJ D. 188 kJ 【答案】C 【解析】 考查反应热的计算。根据题意1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242kJ能量。则有,解得X=436kJ。 14.可逆反应aA(g)+bB(s) cC(g)+dD(g)在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C的物质的量分数和T或p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a<c+d B. 使用催化剂,C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 C. 温度降低,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无法根据图像确定改变温度后化学平衡移动方向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先拐先平”,可知 、;加压或升高温度,C的平衡百分含量减小,说明加压或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加压平衡向气体系数和减小的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 【详解】A、,加压C的平衡百分含量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所以a<c+d,故A正确; B、催化剂不能使平衡移动,使用催化剂,C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故B错误; C、根据图像,温度降低,C的平衡百分含量增大,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 D、升高温度,C的平衡百分含量减小,说明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体积分数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的分析,难度不大,明确“先拐先平数值大”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的移动。 15.25℃时,1 mol/L的NH4Cl、CH3COONH4、NH4HSO4三种溶液中,测得c(NH4+)分别为a、b、c(单位为 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b=c B. a>b>c C. a>c>b D. c>a>b 【答案】D 【解析】 【分析】 铵根离子的水解平衡,根据影响盐水解的因素分析。 【详解】铵根离子的水解平衡 ,NH4Cl溶液中NH4+正常水解;NH4HSO4溶液中存在氢离子会抑制铵根的水解;醋酸根离子是弱酸根离子会促使铵根的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所以25℃时,1 mol/L的NH4Cl、CH3COONH4、NH4HSO4三种溶液中,c(NH4+)最大的是NH4HSO4溶液、最小的是CH3COONH4溶液,c>a>b,故选D。 16.将①H+、②Cl-、③Al3+、④K+、⑤S2-、⑥OH-、⑦NO3-、⑧NH4+分别加入H2O中,基本上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 ①③⑤⑦⑧ B. ②④⑦ C. ①⑥ D. ②④⑥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H+、OH-抑制水电离,弱离子发生水解反应而促进水电离,所以①⑥抑制水电离,③⑤⑧属于弱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而促进水电离,则不影响水电离的离子有②④⑦,故选B。 考点:以盐类水解为载体考查水的电离。 17.已知:25℃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 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 25℃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氨水中的Ksp比在20 mL 0.01 mol/L NH4Cl溶液中的Ksp小 D. 25℃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 【答案】B 【解析】 【分析】 A、Mg(OH)2、MgF2结构相似,溶度积常数越大,c(Mg2+)越大; B、加入少量的NH4Cl,促进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C、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D、只要c(Mg2+)×c(F-)2>7.42×10-11,就能生成MgF2沉淀。 【详解】A、Mg(OH)2、MgF2结构相似,溶度积常数越大,c(Mg2+)越大,所以饱和MgF2 溶液中的c(Mg2+)比饱和Mg(OH)2溶液大,故A错误; B、加入少量的NH4Cl,铵根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促进氢氧化镁溶解,溶液c(Mg2+)增大,故B正确; C、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25℃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氨水中的Ksp与在20 mL 0.01 mol/L NH4Cl溶液中的Ksp相同,故C错误; D、不管氢氧化镁的ksp有多小,只要加入的氟化钠溶液的浓度适合,使溶液中c(Mg2+)×c(F-)2>7.42×10-11,可以使氢氧化镁转化为氟化镁沉淀,故D错误。 18.把a,b,c三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b、c相连时,c不易被腐蚀。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a>b>c B. a>c>b C. c>b>a D. b>c>a 【答案】A 【解析】 【分析】 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腐蚀。 【详解】若a、b相连时,a为负极,说明a的金属性强于b;b、c相连时,c不易被腐蚀,说明c的金属性比b的弱;所以金属性强弱顺序是a > b > c,故选A。 19.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烧杯中酸过量 B. 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等量 C. 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 D. 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醋酸是弱酸,盐酸是强酸,同PH的盐酸、醋酸,c(CH3COOH)> c(HCl);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则n(CH3COOH)> n(HCl);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说明消耗醋酸、盐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消耗锌的质量也相同。 【详解】A、n(CH3COOH)> n(HCl),消耗醋酸、盐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醋酸有剩余,故A错误; B、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所以消耗锌的质量也相同,故B正确; C、消耗锌的质量相同,醋酸有剩余,则放入醋酸中的锌完全反应,放入盐酸中的锌有剩余,所以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故C正确; D、由于醋酸还能继续电离而盐酸不能,所以反应开始后,醋酸中的H+浓度大于盐酸中的氢离子浓度,则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大,故D正确。选A。 【点睛】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酸与金属的反应,明确浓度与氢离子的关系,氢气与金属的质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但属于易错题。 20.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和NaClO相比,NaCN溶液的pH较大,则同温同体积同浓度的HCN和HClO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离程度:HCN>HClO B. pH:HClO>HCN C. 酸根离子浓度:c(CN-)<c(ClO-) D. 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HClO>HCN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盐类水解的规律是:有弱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 和NaClO相比,NaCN溶液的pH较大,说明CN-水解程度比ClO-大,酸性HCN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