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重难点训练:化学平衡状态及影响因素
2020-2021 学年高二化学重难点训练:化学平衡状态及影响因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 10*6 分) 1.( 2020 江苏高考真题改编)CH4 与 CO2 重整生成 H2 和 CO 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1 422CH (g)CO (g)2H (g)2CO(g)247.1kJmolH 1 2 2 2H (g) CO (g) H O(g) CO(g) 41.2kJ molH 在恒压、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比 42CH:CO1:1nn 条件下,CH4 和 CO2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 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均有利于提高 CH4 的平衡转化率 B.曲线 A 表示 CH4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C.相同条件下,改用高效催化剂能使曲线 A 和曲线 B 相重叠 D.恒压、800K、n(CH4):n(CO2)=1:1 条件下,反应至 CH4 转化率达到 X 点的值,改变除温度外的特定条件继 续反应,CH4 转化率能达到 Y 点的值 【答案】D 【解析】A.甲烷和二氧化碳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即正向移动,甲烷转化率增大, 甲烷和二氧化碳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甲烷转化率减小,故 A 错误;B.根据 两个反应得到总反应为 CH4(g)+2CO2(g) H2(g)+3CO(g) +H2O (g),加入的 CH4 与 CO2 物质的量相等, CO2 消耗量大于 CH4,因此 CO2 的转化率大于 CH4,因此曲线 B 表示 CH4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故 B 错误; C.使用高效催化剂,只能提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故 C 错误;D.800K 时甲烷的转化率为 X 点,可以通过改变二氧化碳的量来提高甲烷的转化率达到 Y 点的值,故 D 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 D。 2.在一绝热(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 C(g)+D(g),下列描述中 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个 ①容器内温度不变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③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⑤ 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⑥容器内 A、C、D 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 2:1:1⑦某时刻 v(A)=2v(C)且不等于 零⑧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D,同时生成 2n mol A A.4 B.5 C.6 D.7 【答案】C 【解析】①该容器为绝热容器,容器内温度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②由于 B 呈固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的总质量增大,恒容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达到 平衡时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③该 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建立平衡过程中混合气体分子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由于是绝热容器,建 立平衡过程中容器温度变化,混合气体压强发生变化,达到平衡时温度不变,混合气体压强不变,混合气 体的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④由于 B 呈固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的总质量增 大,混合气体分子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总质量 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⑤ 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是化学平衡的特征标志,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⑥达到平衡时 A、C、D 的浓度 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等于 2:1:1,A、C、D 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 2:1:1 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⑦某 时刻υ(A)=2υ(C)且不等于零,没有指明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⑧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D 一定消耗 2n mol A,同时生成 2n mol A,A 的浓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①②③④⑤⑧,共 6 个,答案选 C。 3.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SO2 和 NO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 SO2(g)+NO2(g) SO3(g)+NO(g) 达到平 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 c 点达到平衡状态 B.△t1=△t2 时,SO2 的转化率:a~b 段小于 b~c 段 C.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 b 点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B 【解析】反应开始时反应物浓度最大,但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正反 应速率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正反应速率也逐渐减小。A. 当正反应速率不变时, 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虽然 c 点时正反应速率最大,但 c 点后正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继续向正反应 方向进行,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 A 错误;B. a 点到 c 点,正反应速率增大,消耗 SO2 的物质的量增大,即 SO2 转化率增大,所以△t1=△t2 时,SO2 的转化率:a~b 段小于 b~c 段,故 B 正确;C. a 点到 b 点时,反应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所以反应物浓度:a 点大于 b 点,故 C 错误;D. 由上述分析可 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 D 错误;答案选 B。 4.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A2(g)+B2(g) xC(g),符合图Ⅰ所示关系。对图Ⅱ的说法正确的是(T 为温度、P 为压强、t 为时间) ( ) A.P3<P4,y 为 A2 转化率 B.P3<P4,y 为 A2 浓度 C.P3>P4,y 为混合气密度 D.P3>P4,y 为 C 的体积分数 【答案】D 【解析】由图Ⅰ,a、b 曲线温度相等,则先达到平衡的 b 曲线对应的压强 P2 更大,曲线 b 的 C 物质的含量 比压强小的 P1 大,所以反应后气体系数更小,即 1+1>x,x 只能等于 1。b、c 曲线压强相等,则先达到平衡 的 b 曲线对应的温度 T1 更高,曲线 b 的 C 物质含量比温度低的 T2 的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 反应为放热反应。A. 对于图Ⅱ,等温时 p3 的 y 值更大。如果 P3<P4,压强由 P3 变化到 P4,压强增大时平衡 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 A2 的转化率增大,因此,当 y 表示 A2 的转化率时,温度相同时 压强为 P4 的曲线应当位于压强为 P3 的曲线上方,所以 A 错误;B. 温度升高时,上述放热反应平衡向逆反应 方向移动,A2 的浓度增大,因此,当 y 表示 A2 浓度时,曲线的走向应当是逐渐增大,所以 B 错误;C. 由于 容器体积一定、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当 y 表示混合气体密度时,每条图 线均为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因此 C 错误;D. P3>P4,压强由 P3 变化到 P4,压强减小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 动,产物 C 不断消耗,当温度相同时,压强更小的 P4 对应的产物 C 体积分数更小,曲线位于下方,图Ⅱ符 合;而温度升高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产物 C 不断消耗,y 表示 C 的体积分数时,曲线走向逐渐向下, 图Ⅱ也符合,所以 D 正确;正确答案 D。 5.2.0molPCl3 和 1.0molCl2 充入体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 PCl5(g);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 为 0.4mol;如果此时移走 1.0molPCl3 和 0.5molCl2,在相同的温度下再达 到平衡时,PCl5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小于 0.1mol/L B.0.1mol/L C.0.2mol/L D.大于 0.1mol/L,小于 0.2mol/L 【答案】A 【解析】达平衡后移走 1 mol PCl3 和 0.5 mol C12,重新到达的平衡,利用等效平衡的思想,与原平衡相比 相当于压强减小。达平衡后移走 1 mol PCl3 和 0.5 mol C12,重新到达的平衡,可以等效为开始加入 1 mol PC13 和 0.5 mol C12 到达的平衡,与原平衡相比压强减小,该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则平衡向逆反应移动, 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达新平衡时 PC15 的物质的量小于原平衡的 1 2 ,即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 PCl5 的物 质的量<0.4mol× = 0.2 mol,则其浓度小于 0 .2? 2? m o l L = 0.1 mol/L,故 A 项正确;答案选 A。 6.关节炎首次发作一般在寒冷季节,原因是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NaUr),易诱发关节疼痛,其 化学机理是:①HUr(aq)+H2O(1) Ur-(aq)+H3O+(aq) ② Ur-(aq)+Na+(aq) NaUr(s) △H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降低温度,反应②平衡正向移动 B.反应②正方向是吸热反应 C.降低关节滑液中 HUr 及 Na+含量是治疗方法之一 D.关节保暖可以缓解疼痛,原理是平衡②逆向移动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知关节的疼痛是尿酸钠晶体引起的,从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的角度分析是否有力于形成 尿酸钠晶体。关节炎是因为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易诱发关节疼痛,反应②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 A 正确;说明温度降低有利于生成尿酸钠,则生成尿酸钠的反应②是放热反应, 故 B 错误;降低关节滑液中 HUr 及 Na+含量,生成的尿酸钠晶体就少,可以减轻疼痛,故 C 正确;保暖促使 平衡②逆向移动,减少尿酸钠晶体的形成,故 D 正确。故选 B。 7.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g)+2B(g) 3C(g)+2D(s) △H=-219kJ•mol-1,在 2L 密闭容器中,把 1molA 和 2molB 混合,5min 后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 1.5mol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 A 计算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0.25mol•L-1•min-1 B.反应达平衡时气体 B 的体积分数占 33.3% C.升高体系的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将逆向移动 D.压缩容器的体积使装置的压强增大,则平衡将逆向移动 【答案】B 【解析】列出反应的三段式分析: A g +2B g 3C g +2D s 12 0.5 1.0 1.5 0.5 1.0 1.5 mol mol mol 开始 变化 平衡 ,注意 D 是固态。 A.用 A 计算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0.5 2?5m in m ol L =0.05mol·L−1·min−1,故 A 错误;B.通过三段式的计算,反应 达平衡时气体 B 的体积分数占 1 .0 0 .5 1 .0 1 .5 ×100%= 33.3%,故 B 正确;C.升高体系的温度,正反应速率 增大,逆反应速率也增大,平衡将逆向移动,故 C 错误;D.因为是等体积反应,压缩容器的体积使装置的 压强增大,平衡不会移动,故 D 错误;故选 B。 8.某温度下,在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可逆反应:X(g)+2Y(g) 2Z(g)。平衡时,X、Y、 Z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1mol、1mol、2mol,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分别充入 1mol、1mol、2mol 的 X、Y、 Z,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刚充入时,反应速率 v 正减小,v 逆增大 B.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C.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两倍 D.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百分组成和原来相同 【答案】B 【解析】平衡时,X、Y、Z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1mol、1mol、2mol,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分别充入 1mol、 1mol、2mol 的 X、Y、Z,等效为体积缩小一倍,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刚充入时,反应物、 生成物的浓度都增大,正、逆速率都增大,故 A 错误;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 减小,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故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故 B 正确;C.假设平衡不移动,压 强为原来 2 倍,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压强小于原来的 2 倍,故 C 错误;D.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容器内气体的百分组成发生了变化,故 D 错误;故选 B。 9.将等物质的量的 X、Y 气体充入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 X(g)+Y(g) 3Z(g) △H<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达到新平衡,下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 衡的比较,正确的是( ) 选择 改变的条件 正、逆反应速率变化 新平衡和原平衡比较 A 增大压强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量 Z 的浓度减小 B 充入少量 Z 逆反应速率增大 X 的体积分数不变 C 充入少量 Z v(逆)>v(正) Z 的浓度减小 D 升高温度 逆反应速率增大量大于 正反应速率增大量 Z 的体积分数变大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X(g)+Y(g) 3Z(g) △H<0,则 A、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 Z 的浓度仍然增大, A 错误;B、压强不变,充入少量 Z,平衡等效,X 的体积分数不变,B 正确;C、压强不变,充入少量 Z,平 衡等效,平衡不移动,C 错误;D、升高温度,平衡左移,Z 的体积分数变小,D 错误;答案选 B。 10.室温下,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XC(g),经 2 s 后反应达平衡,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 ,B 的物质的量为 1.4 mo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s) ②反应前容器内的压强与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之比为 1:1 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 30% ④ X="2"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平衡时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B 的物质的量为 1.4 mol,因此消耗 B 的物质的量是 2mol— 1.4mol=0.6mol。生成 C 是 0.6mol/L×2L=1.2mol,则根据化学计量数可判断 x=2,则 2A(g)+B(g) 2C(g) 起始量(mol) 4 2 0 转化量(mol) 1.2 0.6 1.2 平衡量(mol) 2.8 1.4 1.2 ①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s);②反应前容器内的压强与平衡后容器内 的压强之比为 ;③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 30%;④X=2,答案选 A。 二、主观题(共 2 小题,共 40 分) 11.( 22 分)现有反应:mA(g)+nB(g) 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 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 压强时,混合体系中 C 的质量分数减小,则: (1)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热反应,且 m+n________p(填“>”、“=”或“<”)。 以下各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________。 (3)若体积不变加入 B,则 A 的转化率________,B 的转化率________。 (4)减压时,A 的质量分数________;增压时,B 的质量分数________。 (5)若升高温度,则 B 的浓度________,平衡时 B、C 的浓度之比 c ( B ) c ( C ) 将________。 (6)若 B 是有色物质,A、C 均无色,则加入 C(体积不变)达到新平衡时混合物颜色________;若压强不变, 则加入 C 达到新平衡时混合物颜色___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答案】(每空 2 分)(1)吸 > (2)不变 (3)增大 减小 (4)增大 减小 (5)减小 减小 (6)变深 变浅 【解析】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 的转化率变大,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吸 热;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 C 的质量分数也减小,说明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方程 式中反应物的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 (1)升高温度,B 的转化率变大,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 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分析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 C 的质量分数减小,说 明压强减小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 移动,逆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分析,所以 m+n>p; (2)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而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因此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 质的量不变; (3)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加入 B 物质,由于 B 是反应物,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A 的转化 率增大,但 B 的转化率却减小; (4)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 C 的质量分数也减小,说明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逆反应方向 移动,因此 A 的质量分数增大; 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达到平衡时 B 的质量分数会减小; (5)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 升高温度,B 的浓度会减小,C 的浓度会增大,当达到平衡时二者的浓度之比 cB cC 减小; (6)若 B 是有色物质,A、C 均无色,则加入 C(体积不变)时,化学平衡逆向移动,B 的浓度增加,使混合物 颜色变深;若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 C 物质时,容器的容积会增加,使 B 的浓度减小,因而混合物颜 色变浅。 12.(18 分)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2 mol A、0.6 mol C 和一定量的 B 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 生反应 2A(g) + B(g)⇌ 3C(g) ΔH>0,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 1 所示。图 2 为 t2 时刻后改变反应条 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已知 t3~t4 阶段为使用 催化剂;图 1 中 t0~t1 阶段 c(B)未画出。 (1)若 t1=15 min,则 t0~t1 阶段以 C 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v(C)=________。 (2)t4~t5 阶段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B 的起始物质的量为______。 (3)t5~t6 阶段保持容器内温度不变,若 A 的物质的量共变化了 0.01 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 总量为 a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A(g) + B(g)⇌ 3C(g) ΔH,用含有 a 的代数式表达 ΔH = ________。 (4)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容器中加入 4mol A、2 mol B 和 1.2 mol C,达到平衡时,体系中 C 的百分含 量比 t1 时刻 C 的百分含量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 (5)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v(A)=2v(B)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2v 逆(c)=3v 正(A)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6)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 a.及时分离出 C 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 O2 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答案】(1)0.02 mol•L−1•min−1(3 分)(2)减小压强(2 分)1mol (2 分) (3)+200a kJ•mol-1(3 分) (4) 等于(2 分)(5) c(3 分)(6)bc(3 分) 【解析】(1)15min 内,以 C 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6mol/L-0.3mol/LvC==0.02mol/Lmin15min ; (2)t3~t4 和 t4~t5 这两段平衡是不移动的,则只能是压强和催化剂影响的,因此应该推断该反应为等体 积变化的反应;t3~t4 的平衡比原平衡的速率要快,而 t4~t5 的速率又变慢,则前者应是加催化剂,因为条 件只能用一次,t4~t5 段为减压;反应物的浓度降低,生成物的浓度增大,结合图一可知,A 为反应物,C 为生成物,A 的变化为 0.2mol/L,C 的变化量为 0.3mol/L.又由于该反应为等体积变化的反应,所以 B 为 反应物,根据化学反应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前的计量系数比,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2Ag+Bg3Cg ,所以, 11ΔcB= ΔnA=0.2mol/L=0.1mol/L22 ,起始 2molA 所对应的浓 度为 1mol/L,则体积应是 1mol/ 2mol L =1L,故 B 的起始物质的量为 n(B)=(0.1mol/L+0.4mol/L)×2L=1mol; (3)根据方程式计算,若 A 的物质的量共变化了 0.01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 a kJ, 则反应 2molA 时,交换热量 200akJ;由图象可知,t5~t6 阶段应为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有反应:2A(g) + B(g)⇌ 3C(g) ΔH=+200a kJ•mol-1; (4)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①加入 2 mol A、0.6 mol C 和 1molB,②加入 4mol A、2 mol B 和 1.2 mol C;可知条件②在①的基础上进行了物质的量的加倍,该反应反应物的总系数等于生成物的总系数,平衡不 受压强的变化而移动,故在①的基础上,平衡②不移动;达到平衡时,体系中 C 的百分含量与 t1 时刻 C 的 百分含量相等; (5)a.v(A)=2v(B),未标明正逆反应方向,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a 不选;b.该反应化学计量 数总和不变,平衡不受压强的改变而移动,故 b 不选;c.各物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且 2v 逆(c)=3v 正(A),标明正逆方向,c 选;d.该反应总质量,总体积均不变,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 衡状态,d 不选;综上所诉,答案为 c; (6)a.及时分离出 C 气体,减小了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 不选;b.升 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平衡正向移动,b 选; c.增大 O2 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正向移动,c 选;d.选择高效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但平衡不 移动,d 不选;综上所诉,答案为 bc。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