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5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浙江省丽水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9月阶段性联考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丽水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9月阶段性联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S-32 Ne-20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物质化学式正确的是( ) A. 硫酸铵:NH4SO4 B. 氯酸钾:KCl C. 氢硫酸:H2S D. 氨气:NH4 【答案】C 【解析】 【详解】A. NH4+带一个单位正电荷,SO42-带两个单位负电荷,所以硫酸铵的化学式应为(NH4)2SO4,故A不选; B.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KCl是氯化钾,故B不选; C.氢硫酸是硫化氢的水溶液,所以氢硫酸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H2S,故C选; D.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故D不选。 故选C。 2.下列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 A. CO B. SiO2 C. H2O2 D. MgO 【答案】B 【解析】 【分析】酸性氧化物是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详解】A.CO不能跟碱反应,所以C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A不选; B. SiO2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iO2+2OH-=SiO32-+H2O,所以SiO2是酸性氧化物,故B选; C. H2O2是二元弱酸,不是酸性氧化物,故C不选; D. MgO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MgO +2H+=Mg2++H2O,所以MgO是碱性氧化物,故D不选。 故选B。 3.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纯碱、烧碱均属于碱 B. 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C. 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D. CuSO4·5H2O属于纯净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烧碱是NaOH,属于碱,但纯碱是Na2CO3,属于盐,故A不选; B.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才属于酸,如NaHSO4电离出的阳离子除了H+还有Na+,所以NaHSO4不是酸,而属于酸式盐,故B不选; C.盐类物质可能不含金属阳离子,如铵盐NH4Cl、NH4NO3等,故C不选; D. CuSO4·5H2O是由一种化合物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D选。 故选D。 4.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AgNO3+NaCl=AgCl↓+NaNO3 B. CaCO3CaO+CO2↑ C. Na2O+H2O=2NaOH D. Fe2O3+3CO2Fe+3CO2 【答案】D 【解析】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变化,凡是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A.在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钙、碳、氧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钠、氧、氢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铁的化合价由+3降低到0价,碳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4价,有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选。 故选D。 5.下列物质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Al2(SO4)3 = 2Al3+ + 3SO42- B. NaHCO3 = Na+ + H++ CO32- C. NaHSO4= Na+ + HSO4- D. KClO3 = K+ + Cl-+ 3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 Al2(SO4)3能够完全电离成Al3+和SO42-,故A选; B.碳酸是弱酸,HCO3-不能拆开写,故B不选; C.硫酸是强酸,HSO4-要拆成H+和SO42-,故C不选; D.ClO3-是一个原子团,不能拆开写,故D不选。 故选A。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 化合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 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则置换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则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不是复分解反应,D正确;答案选B。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可以理解为物质的质量或数量 B. 1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原子数都相同 C. 物质的量是量度物质所含微观粒子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D. 国际上规定,0.012kg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mol 【答案】C 【解析】 【详解】A.物质的量是衡量一定数目的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故A不选; B.1molO2和1molO3中所含有的氧原子数是不同的,故B不选; C. 物质的量是衡量一定数目的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即量度物质所含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故C选; D. 国际上规定,0.012kg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mol,故D不选。 故选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氧气的质量是16g,它所占的体积是22.4L B. H2O的摩尔质量为18g C. 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分子 D.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H2和CO2混合物22.4L,含有的分子数为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 1mol氧气的质量是32g,在标准状况下它所占的体积是22.4L,故A不选; B.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故B不选; C.有的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如NaCl,1molNaCl中含有约6.02×1023个Na+和6.02×1023个Cl-,故C不选; D. 标准状况下, 22.4L H2和CO2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分子数为NA,故D选。 故选D。 9.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直径小于10-10m的分散系 B.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分散质 C. CuSO4溶液是一种胶体 D. 用一束光线照射胶体,在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答案】D 【解析】 【详解】A.胶体中胶粒的直径是10-10m~10-7m,故A不选; B.胶粒能透过滤纸,故B不选; C. CuSO4溶液中的Cu2+和SO42-的直径都小于10-10m,不是胶体,故C不选; D.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D选。 故选D。 10.常温常压下,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 A. 分子的大小 B. 分子的质量 C. 分子的数目 D.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微观上看,物质 体积由构成物质的粒子数量、粒子大小和粒子间的距离决定。对于固体和液体来说,粒子之间的距离很小,它们的体积主要取决于粒子数量和粒子的大小;对于气体来说,粒子(即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分子本身的大小对气体体积影响不大,而分子间的距离又由温度和压强决定,所以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分子数目。故选C。 11.质量相同的下列物质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 甲烷 B. 氨气 C. 氧气 D. 一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n=N/NA可知,分子数和物质的量成正比,又根据n=m/M可知,当质量一定时,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分子数和摩尔质量成反比。摩尔质量最小的分子数最多。摩尔质量在数值上和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甲烷的摩尔质量是16g/mol,氨气的摩尔质量是17g/mol,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mol,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28g/mol,故选A。 12.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是( ) A. 0.3 molO2和0.3mol H2O B. 0.1 mol H2SO4和0.2NA个CO2 C. 0.1 mol CuSO4和0.1 mol CH3COOH D. 6.02×1023个CO2与0.1 mol KCl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 0.3 molO2中含氧原子0.6mol,0.3mol H2O中含氧原子0.3mol,故A不选; B. 0.1 mol H2SO4中含氧原子0.4mol,0.2NA个CO2即0.2molCO2中含氧原子0.4mol,故B选; C. 0.1 mol CuSO4中含氧原子0.4mol,0.1 mol CH3COOH含氧原子0.2mol,故C不选; D. 6.02×1023个CO2即1mol CO2,含氧原子2mol,0.1 mol KClO3中含氧原子0.3mol,故D不选。 故选B。 13.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B.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C. 溶液与胶体:不同的本质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D.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本身的导电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纯净物是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组成的物质。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为纯净物,也可能为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只有一种元素,但把两者混合,可以组成混合物,故A不选; B.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有无元素的化合价的升降,故B选; C.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的粒子直径不同,胶体粒子直径为10-10m~10-7m,溶液中的溶质粒子直径小于10-10m,故C不选; D.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不是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本身的导电性,故D不选。 故选B。 14.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氢气、干冰、氯化银均为化合物 ②空气、盐酸、碘酒均为混合物 ③硝酸钾、醋酸、水均为电解质 ④食盐水、牛奶、豆浆均为胶体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氢气为单质,①错误;空气由氮气、氧气等多种分子组成,是混合物,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混合物,②正确;硝酸钾是盐,醋酸是酸,酸、碱、盐、水都是电解质,③正确;食盐水是NaCl的水溶液,是溶液,不是胶体,牛奶和豆浆的蛋白质溶液是胶体,④错误。 故选B。 15.下列有关萃取和分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萃取过程是化学变化 B. 能用酒精萃取溴水中溴单质 C. 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 D. 可以用分液将酒精和水分离 【答案】C 【解析】 【详解】A.萃取是利用一种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它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此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A不选; B.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故B不选; C.碘溶于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故C选; D.酒精和水互溶,而分液是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操作,故D不选。 故选C。 16. 下列混合物能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分离的是( ) A. 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B. 食盐和蔗糖的混合物 C. 氯化钾和氯化银的混合物 D. 硫酸钡和水的混合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和酒精混溶,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不用过滤操作,故A错误; B.蔗糖和食盐均易溶于水,不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B错误; C.氯化钾溶于水,氯化银不溶于水,可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分离,故C正确; D.硫酸钡不溶于水,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D错误; 故选C。 1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蒸发操作时,应残留少许液体,停止加热,再利用余热使水分完全蒸干 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蒸发操作时,应残留少许水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水分完全蒸干,不能把水分完全蒸干再停止加热,若水完全蒸干,会造成固体溅出伤人,故A不选; B. 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是测蒸气的温度,所以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不选; C. 分液操作时,先把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然后关闭活塞,再把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不选; D.萃取操作时,萃取剂的选择原则是:和原溶剂不互溶,被萃取物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对萃取剂是否为有机物和萃取剂的密度没有要求,故D选。 故选D。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化钠晶体不导电是没有离子存在 B. 石墨能导电,但是石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C. KNO3在电流作用下在水中电离出K+和NO3- D. 液态氯化氢存在着自由移动的氯离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氯化钠晶体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故A不选; B.石墨是单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选; C. KNO3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或在热的作用下电离出K+和NO3-,故C不选; D. 液态氯化氢中只有氯化氢分子,没有氯离子,故D不选。 故选B。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铵根离子 B.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含Cl- C.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只含有Na+,不含有K+ D. 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存在SO42-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4+,而不是使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故A错误; B.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沉淀为氯化银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Cl-,故B正确; C.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因黄色可掩盖紫光,则观察K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以滤去黄光,因此可能含有K+,故C错误; D.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硝酸,沉淀不消失,沉淀可能为AgCl或亚硫酸钡,则原溶液不一定有SO42-,故D错误; 故选B。 20.下列物质既能导电又是电解质的是( ) A. 稀硫酸 B. 液氨 C. 熔融的NaCl D. 硫酸钡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硫酸中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导电,但稀硫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A不选; B.液氨中只有分子,不能导电,液氨也不是电解质,故B不选; C.熔融的NaCl里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可以导电,同时熔融的NaCl是纯净物,是电解质,故C选; D.硫酸钡是电解质,但硫酸钡固体不能导电,故D不选。 故选C。 21.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NA个分子 B. 0.5 mol CO2含有的原子数目为0.5NA C. 40g氖气所含的分子数目为NA D. 常温常压下,1.6g O2和O3混合气体中质子总数为0.8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标准状况下,H2O是液体,22.4L水不是1mol,故A不选; B. 0.5 mol CO2含有的原子数目为0.5×3=1.5NA,故B不选; C. 40g氖气为40g/20g·mol-1=2mol,氖气是单原子分子,所含的分子数目为2NA,故C不选; D. 由于O2和O3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所以1.6g O2和O3混合气体可以看做是1.6g氧原子,即0.1mol氧原子,质子总数为0.8NA,故D选。 故选D。 22.相同质量的SO2和SO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含氧原子个数比为2:3 B. 含硫元素质量比为4:5 C. 含氧元素质量比为5:6 D. 含硫原子个数比为1: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相同质量的SO2和SO3,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所以氧原子个数比为5×2: 4×3=5:6,故A错误;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所以硫元素质量比为5:4,故B错误;氧原子个数比为5:6,故C正确;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所以硫原子个数比为5:4,故D错误。 23.ng金属溶于足量的盐酸时生成mmolH2,若该金属的化合价为+2价,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g·mol-1 D. g·mol-1 【答案】A 【解析】 【详解】+2价金属M和足量的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2HCl=MCl2+H2↑,生成mmolH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金属为mmol,所以该金属的摩尔质量为ng/mmol=g·mol-1,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和摩尔质量相等,所以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故选A。 24.能把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瓶无色溶液加以区别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以加热) ( ) A. BaCl2 B. NaOH C. Ba(OH)2 D. AgNO3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BaCl2与Na2SO4、(NH4)2SO4两瓶无色溶液均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实验现象相同,无法区别,BaCl2与NH4NO3、KCl两瓶无色溶液均不反应,无法区别,故A错误; B项、NaOH与NH4NO3、(NH4)2SO4两瓶无色溶液均反应,均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现象相同,无法区别,BaCl2与Na2SO4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KCl溶液不反应,故B错误; C项、向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瓶无色溶液中分别加入Ba(OH)2溶液,实验现象分别为:生成白色沉淀、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不反应无现象、既有沉淀生成又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实验现象各不相同,可以区别,故C正确; D项、AgNO3与Na2SO4、KCl、(NH4)2SO4三瓶无色溶液均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实验现象相同,不能区别,故D错误。 故选C。 25.一定量的Fe2 (SO4)3、ZnSO4、Na2SO4三种溶液分别与足量BaCl2溶液反应。若生成BaSO4沉淀质量比为1︰1︰1,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比为( ) A. 1:6:9 B. 1:2:3 C. 1:3:3 D. 1:3:6 【答案】C 【解析】 【详解】生成BaSO4沉淀质量相等,即生成BaSO4沉淀的物质的量相等,即三种硫酸盐提供的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化学式,如果提供等物质的量的硫酸根离子,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3。 故选C。 二.填空题 26.现有四种元素:Fe、O、S、H,由这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许多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这些物质中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只写一种): 酸性氧化物_______,无氧酸_______,正盐_______。 (2)写出这些物质中符合下列要求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_______。 碱性氧化物和含氧酸_________。 【答案】(1). SO2或SO3 (2). H2S (3). Fe2(SO4)3或FeSO4或FeS (4). 3Fe +2O2Fe3O4 (5). Fe2O3+3H2SO4=Fe2(SO4)3+3H2O 【解析】 【详解】(1)酸性氧化物是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SO2和SO3都可以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无氧酸是酸根中没有氧元素的酸,H2S溶于水是氢硫酸,为无氧酸。正盐是酸碱完全中和的生成物,可以是Fe2(SO4)3或FeSO4或FeS。故答案为:SO2或SO3;H2S;Fe2(SO4)3或FeSO4或FeS。 (2)金属单质铁和非金属单质硫以及氧气都能发生反应:Fe+SFeS、3Fe +2O2Fe3O4;碱性氧化物Fe2O3和含氧酸H2SO4 能发生复分解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答案为:Fe+SFeS或3Fe +2O2Fe3O4;Fe2O3+3H2SO4=Fe2(SO4)3+3H2O。 27.下列物质:①烧碱 ②液态HCl ③SO2 ④铁片 ⑤石墨 ⑥蔗糖 ⑦硫酸 ⑧熔融的KCl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 【答案】(1). ①②⑦⑧ (2). ③⑥ (3). ④⑤⑧ 【解析】 【分析】电解质是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水等都是电解质,除水外的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的有机物、氨等都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导电,需要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详解】①烧碱是NaOH的俗名,是碱,是电解质,但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②液态HCl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可以导电,故液态HCl是电解质,但在液态HCl里只有氯化氢分子,没有离子,不能导电 ③SO2是非金属氧化物,是非电解质,而且也不能导电 ④铁片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铁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可以导电⑤石墨是碳的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石墨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可以导电⑥蔗糖是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⑦硫酸是酸,是电解质,但硫酸里没有离子,不能导电⑧熔融KCl是盐,是电解质,而且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所以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②⑦⑧,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⑥,能导电的是④⑤⑧。 三.实验题 28.Ⅰ.如图1所示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__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氯离子等杂质选择装置____。 (2)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_____,该分离方法名称为____。 (3)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进水的方向是____。 Ⅱ.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在实验室中取少量海水,进行如图2流程的实验: (1)粗盐中含Ca2+、Mg2+、SO42-等杂质,需要提纯后才能综合利用。粗盐提纯的步骤有: ①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③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入盐酸调节溶液至中性;⑤溶解;⑥过滤;⑦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写序号字母)______。 a.⑤②③①④⑥⑦ b.⑤①②③⑥④⑦ c.⑤②①③④⑥⑦ d.⑤③②①⑥④⑦ (2)由海水到氯化钠晶体的实验过程中要用到的主要装置是(从图1中给定的四种装置中选择)____。 【答案】(1). D (2). A (3). B (4). 萃取、分液 (5). 蒸馏烧瓶 (6). 下口进水 (7). d (8). CD 【解析】 【详解】Ⅰ.(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所以选择装置D;除去自来水中的氯离子等杂质可以用蒸馏的方法,所以选择装置A。 (2)利用碘不易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从碘水中分离出I2可以选择合适的萃取剂进行萃取,然后分液,所以选择装置B,故答案为:B,萃取、分液。 (3)装置A中仪器a是蒸馏烧瓶,为了充分冷凝气体,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和气体的流向应该相反,所以从冷凝管的下口进水。故答案为:蒸馏烧瓶,下口。 Ⅱ.(1)先把粗盐溶于水,用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粗盐中含有的Mg2+,用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SO42-,用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2+和过量的Ba2+,然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至中性,除去过量的OH-和CO32-,最后蒸发掉水,得到纯净的NaCl。加Na2CO3溶液之前必须先加入BaCl2溶液,利用后加入的Na2CO3溶液除去先加入的过量的Ba2+,过量的CO32-可以利用过滤后加入的盐酸除去,NaOH溶液只要在过滤之前加入即可。所以选d。 (2)由海水到氯化钠晶体,需要先进行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经提纯(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和可溶性杂质离子Ca2+、Mg2+、SO42-等)得到食盐水,最后再蒸发得到纯净的食盐。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和可溶性杂质离子Ca2+、Mg2+、SO42-等需要用到过滤的装置,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需要蒸发,所以选择装置CD。 四.计算题 29.实验室用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制得标准状况下4.48L氢气。求: (1)需要锌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 (2)需要消耗20%的硫酸(密度为1.14g·cm-3)的体积。_________ 【答案】(1). 0.2mol (2). 85.96cm3 【解析】 【详解】标准状况下4.48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生成0.2mol氢气,需要消耗0.2mol锌和0.2mol硫酸。0.2mol硫酸的质量为0.2mol×98g/mol=19.6g,则20%的硫酸的质量为19.6g/20%=98g,所以需要消耗的硫酸溶液的体积为:98g/1.14g·cm-3=85.96cm3。故答案为:0.2mol,85.96cm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