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3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处。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N-14O-16Na-23S-32Cl-35.5Fe-56Cu-64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NO2有关的是()A.臭氧空洞B.水体富营养化C.光化学烟雾D.温室效应【答案】C【解析】【详解】A.臭氧空洞与氟氯烃有关,故A错误;B.水体富营养化与乱排放含N、P、K三种的物质有关,故B错误;C.光化学烟雾与氮氧化物有关,符合题意,故C正确;D.温室效应与CO2有关,故D错误;答案选C。2.铊(81T1)是元素周期表ⅢA族元素,下列关于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铊比铝的金属性更强B.氢氧化铊一定具有两性C.铊在化合物中可以是+3价D.铊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答案】B【解析】【详解】A.Tl与Al在周期表中同主族,排在Al的下面,所以Tl比Al的金属性强,A项正确;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也逐渐增强,氢氧化铝有两性,所以氢氧化铊不具有两性,B项错误;\nC.Tl与Al同主族,所以Tl也有+3价,C项正确;D.Al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Tl的金属性比Al强,所以也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D项正确;答案选B。3.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液氨是纯净物B.实验室制氨气方法是加热NH4ClC.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D.氨极易溶于水,因此可用来作喷泉实验【答案】B【解析】【详解】A.液氨即液态的氨,只含有氨分子一种分子,所以为纯净物,A项正确;B.实验室制取氨气,可以采用NH4Cl与Ca(OH)2共热的方法;直接加热NH4Cl无法获得氨气,B项错误;C.氨易液化,液氨变为气体会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作制冷剂,C项正确;D.由于氨极易溶于水,会使喷泉实验中的圆底烧瓶内的气压迅速减小,产生喷泉现象,D项正确;答案选B4.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如图的是()A.碳酸钙的分解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D.铝热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从图上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正反应是放热反应。\nA.碳酸钙的分解是吸热反应,A项错误;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吸热反应,B项错误;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是吸热反应,C项错误;D.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D项正确;答案选D。5.如图是可逆反应X2+3Y22Z2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只有正反应方向B.T1时,反应到达限度C.t2-t3,反应不再发生D.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A.t1时,既有正反应方向又有逆反应方向,A错误;B.T1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没有到达限度,B错误;C.t2-t3时反应达到平衡,但反应速率不为0,反应仍然发生,C错误;D.t2-t3时反应达到平衡,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D正确。答案选D6.下列各组晶体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①SiO2和SO3 ②晶体硼和HCl ③CO2和SO2 ④晶体硅和金刚石 ⑤晶体氖和晶体氮⑥硫黄和碘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⑥D.①③⑤【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晶体的类型和所含化学键的类型分析,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含有共价键。【详解】①SiO2和SO3,固体SO3\n是分子晶体,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二氧化硅、二氧化碳都只含共价键,故①错误;②晶体硼和HCl,固体HCl是分子晶体,晶体硼是原子晶体,二者都只含共价键,故②错误;③CO2和SO2固体,CO2和SO2都是分子晶体,二者都只含共价键,故③正确;④晶体硅和金刚石都是原子晶体,二者都只含共价键,故④正确;⑤晶体氖和晶体氮都是分子晶体,晶体氖中不含共价键,晶体氮含共价键,故⑤错误;⑥硫磺和碘都是分子晶体,二者都只含共价键,故⑥正确。答案选C。7.锌空气电池具有蓄电量大、充电循环次数多等优点。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石墨正极B.电池放电时Zn电极逐渐溶解C.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Zn片D.电池放电时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答案】C【解析】【分析】由原理示意图可知,锌空气电池中,Zn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石墨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锌空气电池中石墨为正极,A项正确;B.通过分析可知,锌空气电池,锌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逐渐溶解,B项正确;C.通过分析可知,锌空气电池中,Zn为负极,石墨为正极,因此,电子是从Zn电极经过导线流向石墨电极,C项错误;D.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D项正确;答案选C。8.少量铁片与100mL0.01mol·L-1的稀盐酸反应(盐酸过量),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如下方法中的成立的是()A.加入少量铁粉\nB.加NaCl溶液C.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D.改用10mL0.1mol·L-1盐酸【答案】D【解析】【详解】A.盐酸过量,加入少量铁粉,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增多,A项错误;B.加NaCl溶液,相当于稀释盐酸,氢离子浓度降低,故反应速率变慢,B项错误;C.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铁把铜置换出来,形成原电池,故反应速率加快,但与盐酸反应的铁减少,故减少了产生氢气的量,C项错误;D.改用浓度大的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盐酸过量,由铁的量决定氢气的产量,则氢气的量不变,D项正确;答案选D。9.现有甲、乙、丙、丁四个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甲可作为制取NO2的发生装置B.装置乙可作为制取NO的收集装置C.装置丙可作为制取Cl2的尾气吸收装置D.装置丁可用于除去NH3中H2O【答案】B【解析】【详解】A.实验室利用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取NO2,为固液不加热制气体,装置甲可作为制取NO2的发生装置,选项A正确;B.\nNO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装置乙不可作为制取NO的收集装置,选项B错误;C.氢氧化钠能与氯气反应,能用于吸收氯气,装置丙可作为制取Cl2的尾气吸收装置且能防倒吸,选项C正确;D.氨气为碱性气体,能用碱石灰进行干燥,装置丁可用于除去NH3中H2O,选项D正确;答案选B。10.令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若、、、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令a、b、c、d分别为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表明它们的电子层数相同,各层容纳的电子数相同,离子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详解】A.对、来说,a-m=c+n,则,A错误;B.对、来说,a-m=b-n,则,B错误;C.对、来说,d+m=c+n,则,C错误;D.对、来说,d+m=b-n,则,D正确;故选D。11.在2A(g)+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15mol·(L·min)−1B.v(B)=18mol·(L·min)−1C.v(C)=0.8mol·(L·s)−1D.v(D)=1mol·(L·s)−1【答案】B【解析】【分析】因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时,速率可能不同,所以比较反应速率时,应使用同一种物质。【详解】我们以A物质为参照物,将其它选项中的物质都转化为A表示的反应速率。A.v(A)=15mol·(L·min)−1;B.v(B)=18mol·(L·min)−1,v(A)=36mol·(L·min)−1;\nC.v(C)=0.8mol·(L·s)−1,v(A)=32mol·(L·min)−1;D.v(D)=1mol·(L·s)−1,v(A)=30mol·(L·min)−1;比较以上数值,可得出反应最快的是B,故选B。12.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W>ZC.原子半径:W>Z>Y>XD.元素X、Z、W的最高正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W元素一定位于第三周期;又因为其质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即内层电子数之和10为最外层电子数的二倍,所以W为P元素;那么X为N元素,Z为Si元素,Y为O元素。【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X,W,Z三种元素分别为N,P,Si,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N>P>Si,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为X>W>Z,A项正确;B.通过分析可知,X,Y,Z,W四种元素分别为N,O,Si,P,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O>N>P>Si,因此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Y>X>W>Z,B项正确;C.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四种元素的半径大小顺序为:Z>W>X>Y,C项错误;D.主族元素能够形成的最高正价与族序数相等,D项正确;答案选C。13.如图所示,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b.\nA.图a表示的是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B.图a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图b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C.图a可以表示C与CO2反应生成CO的能量变化D.图b中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答案】D【解析】【详解】A.对于吸热反应,生成物的能量要高于反应物的能量,A项错误;B.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没有关系,B项错误;C.C与CO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图a表示的是放热反应,C项错误;D.物质所含能量越少越稳定,图b中反应物能量较低,更稳定,D项正确;答案选D。14.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Cl3溶液B.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SO4溶液C.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为Fe2(SO4)3溶液D.正极为Ag,负极为Cu,电解质为CuSO4溶液【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2Fe3++Fe=3Fe2+知,Fe易失电子而作负极,比Fe的活泼性弱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Fe3+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铁盐,据此判断。A.铁作负极,铜作正极,电解质为可溶性的氯化铁,则符合题意,A正确;B.铁作负极,碳作正极,电解质为FeSO4溶液,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符合题意,B错误;C.Zn作负极,Fe作正极,电解质为可溶性的硫酸铁,所以不能构成该条件下的原电池,则不符合题意,C错误;D.Cu作负极,银作正极,电解质为CuSO4溶液,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符合题意,D错误;答案选A。15.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c(N2)∶c(H2)∶c(NH3)=1∶3∶2\nB.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C.N2与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的物质的量2倍D.单位时间里每增加1molN2,同时增加3molH2【答案】B【解析】【详解】A.平衡时各物质的分子数之比取决于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和转化率,故c(N2)﹕c(H2)﹕c(NH3)=1﹕3﹕2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A错误;B.N2,H2和NH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C.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取决于反应起始物质的量以及转化的程度,不能用来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D.单位时间内每增加1molN2,同时增加3molH2都是向逆反应方向,故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答案为B。16.对于敞口容器中的化学反应:Zn(s)+H2SO4(aq)=ZnSO4(aq)+H2(g),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Zn和H2SO4的总能量大于ZnSO4和H2的总能量B.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用上图表示C.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Zn为负极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当有32.5g锌溶解时正极放出11.2L气体【答案】D【解析】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Zn和H2SO4的总能量大于ZnSO4和H2的总能量,故A正确;B.反应过程中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图示所示能量关系正确,故B正确;C.活泼金属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活泼的锌是负极,故C正确;D.状况不知无法求体积,所以当有32.5g锌溶解时,正极放出气体体积不一定是11.2 L,故D错误;故选D。\n17.下列晶体中,①冰②石英③足球烯(C60)④食盐⑤白磷⑥冰醋酸⑦晶体氩。晶体中除了存在原子与原子间的共价键外,同时也存在范德华力的有()A.3种B.4种C.5种D.6种【答案】B【解析】【分析】晶体中除了存在原子与原子间的共价键外,同时也存在范德华力,此类晶体通常为分子晶体。【详解】①冰为水分子形成的晶体,水分子内存在共价键,水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①符合题意;②石英,为Si、O原子形成的原子晶体,晶体内只存在共价键,②不合题意;③足球烯(C60),形成分子晶体,C60分子内C原子间形成共价键,C60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③符合题意;④食盐,形成离子晶体,晶体内只存在离子键,④不合题意;⑤白磷,形成分子晶体,白磷分子内存在共价键,白磷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⑤符合题意;⑥冰醋酸,形成分子晶体,CH3COOH分子内存在共价键,醋酸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⑥符合题意;⑦晶体氩,形成分子晶体,但属于单原子分子,分子内不存在共价键,只存在分子间的范德华力,⑦不合题意;综合以上分析,只有①③⑤⑥符合题意,故选B。1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主族序数是周期序数的3倍,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X)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