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试题 H ‎1 C 12 O 16 Cl 35.5 Ca 40 Mg 24 Fe 56 Zn 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到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B. 制陶、冶金、酿酒等生产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C.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 我国化学家在1965年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为世界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答案】C ‎【解析】‎ ‎【详解】A、观察、实验、分类、比较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正确;‎ B、制陶、冶金、酿酒等生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正确;‎ C、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错误;‎ D、我国化学家在1965年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牛胰岛素,为世界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正确。‎ 答案选C ‎2.下列物质中,与氯气、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生成不同氯化物的是 A. Fe B. Al C. Cu D. Zn ‎【答案】A ‎【解析】‎ A.铁能够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Fe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生成的氯化物不同,故A正确;B.铝能够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l22FeCl3,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铝与氯气反应生成AlCl3,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 ‎,生成的氯化物相同,故B错误;C.铜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Cu+Cl2CuCl2,生成氯化铜,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后面,和盐酸不反应,故C错误;D.锌能够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l2ZnCl2,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锌与氯气反应生成ZnCl2,与盐酸反应生成ZnCl2,生成的氯化物相同,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注意常见金属的性质以及盐酸和氯气的氧化性的不同。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应为活泼金属,且与氯气反应生成不相同的氯化物,说明金属存在多种化合价。‎ ‎3.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钠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B. 将Na投入盐酸中,Na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HCl反应 C.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D. 钠和钾的合金在室温下呈液态,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钠为金属,为热和电的良导体,故A正确;‎ B. 将Na投入盐酸中,Na先与酸反应,故B错误;‎ C. 钠性质活泼,可与水、氧气等发生反应,在自然界中不能以游离态存在,故C正确;‎ D. 钠和钾的合金熔点低,常温下为液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故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钠为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结合氢氧化钠的性质解答该题。‎ ‎4.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2O两种分子 B. 新制氯水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 氯气、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D. 氯水放置数天后pH变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氯气溶于水发生可逆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氯化氢完全电离,次氯酸不完全电离。由此可知,氯水中存在的粒子种类,判断其具有的性质。‎ ‎【详解】A. 新制氯水中含有Cl2、H2O和HClO三种分子,A项错误;‎ B 新制氯水呈酸性,HClO有漂白性,故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项正确;‎ C. 氯气、液氯是同一物质的两种不同状态,属于纯净物;而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C项错误;‎ D. 氯水放置过程中,HClO分解成HCl和O2,故溶液pH变小,D项错误。‎ 本题选B。‎ ‎5.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物理量之一 B. 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 C. 科学上规定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任何粒子集合体为1mol D. 1mol氧含6.02×1023个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基本物理量,故A错误;‎ B.摩尔为物质的量的单位,质量单位为g,故B错误;‎ C.1mol的标准为: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合体为1mol,故C正确;‎ D.没有指明是1mol氧是氧原子和还是氧气分子,故D错误;‎ 故选C。‎ ‎6.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答案】C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没有。‎ ‎【详解】A. 草本燃烧、万物生长都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 B.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化学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 C. 铁杵久磨成针,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项符合题意;‎ D. 燃放烟花爆竹,是黑火药的爆炸反应,是化学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选C。‎ ‎7.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 g / 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44 B. ‎28 ‎C. 32 D. 16‎ ‎【答案】B ‎【解析】‎ 由关系式:,所以正确选项为B;‎ ‎8.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果晾置在空气中,过了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会更好的原因可能是( )‎ A. 漂白粉与氧气反应了 B. 有色布条与氧气反应了 C. 漂白粉跟空气中的 CO2反应生成了较多量的 HClO D. 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漂白时转化为强氧化性的次氯酸(漂白性),因而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 ‎【详解】漂白粉主要成分为CaCl2、Ca(ClO)2,其中Ca(ClO)2能与酸反应生成有强氧化性的HClO(漂白性),故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因HClO酸性弱于碳酸(H2CO3),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发生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增大了HClO浓度使漂白性增强。‎ 本题选C。‎ ‎【点睛】复分解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可以证明酸性:H2CO3>HClO。‎ ‎9.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观察到下列现象: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表面变暗;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后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析判断。‎ ‎【详解】金属钠熔点较低,加热时先熔化成钠球,继而着火燃烧,发出黄色火焰(钠元素焰色),生成淡黄色固体,化学方程式为2Na+O2Na2O2。‎ 本题选D。‎ ‎10.实验室里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用到的仪器和药品是( )‎ ‎①试管夹 ②镊子 ③小刀 ④滤纸 ⑤研钵 ⑥烧杯 ⑦坩埚 ⑧石棉网 ⑨玻璃片 ⑩药匙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⑥⑨ C. ③④⑧⑨⑩ D. ②⑤⑦⑨⑩‎ ‎【答案】B ‎【解析】‎ ‎【详解】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步骤:用镊子取一小块金属钠,将金属钠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一小块钠,用滤纸擦干表面的煤油,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即可,所以需要的仪器为:镊子、小刀、滤纸、玻璃片、烧杯,故选B。‎ ‎1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所含原子数是2NA B. ‎5.4g水所含的分子数为0.3NA C. 1mol硫酸钾中硫酸根离子数为NA D. 标准状况下,1molH2O的体积是‎22.4L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计算物质的量的几个公式分析判断。‎ ‎【详解】A. 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2mol氢原子,氢原子数是2NA,A项正确;‎ B. ‎5.4g水的物质的量为0.3mol,水分子数为0.3NA,B项正确;‎ C. 因K2SO4~SO42-,1mol硫酸钾中硫酸根(SO42-)离子数为NA,C项正确;‎ D. 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1molH2O的体积不是‎22.4L,D项错误。‎ 本题选D。‎ ‎12.下列反应中,反应条件与反应物用量改变时不影响其反应产物的是(  )‎ A. Na+O2 B. C+O‎2 ‎C. CO2+Ca(OH)2 D. Na2O2+CO2‎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钠和氧气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生成过氧化钠,故A错误;‎ B. 碳和少量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过量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B错误;‎ C. 氢氧化钙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故C错误;‎ D.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生成物与反应的条件和用量无关,故D正确。‎ 答案选D。‎ ‎13.已知两瓶气体,分别是HCl和Cl2,可以区别它们的方法或试剂是 ‎①观察颜色 ②打开瓶盖看有无白雾 ③硝酸银溶液 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⑤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①观察颜色:无色气体为氯化氢,黄绿色气体为氯气,可以区别;②打开瓶盖看有无白雾:产生白雾的为氯化氢,不产生白雾的为氯气,可以区别;③硝酸银溶液:两种气体溶于水后都会产生氯离子,氯离子都会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无法区别;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能使试纸变红的是氯化氢气体,能使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氯气,可以区别;⑤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能使试纸变红的是氯化氢,能使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氯气,可以区别;答案选C。‎ ‎14.下列物质不能使红墨水褪色的是(  )‎ A. 活性炭 B. 过氧化钠 C. NaCl溶液 D. 漂白粉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活性炭有吸附作用,所以能够使红墨水褪色,错误;‎ B.过氧化钠能够与水反应产生过氧化氢,有强的氧化性,所以能够使红墨水褪色,错误;‎ C.NaCl溶液无漂白性,不能使红墨水褪色;正确;‎ D.漂白粉与水混合会产生有漂白性的HClO,能够使红墨水褪色,错误。‎ 答案选C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 ‎③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④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 A. ① B. ①和② C. ①和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Na在Cl2中燃烧时生成白色烟,无雾产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雾,无烟产生;‎ ‎②CuCl2为棕黄色固体;‎ ‎③液氯为液态的氯气,为纯净物,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退色;‎ ‎④久置的氯水中,因HClO分解,已变为稀盐酸。‎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均不正确,故答案:D ‎16.自来水可用氯气进行消毒,如在实验室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 A. AgNO3 B. NaOH C. Na2CO3 D. FeCl3‎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用氯气消毒自来水时,氯气与水发生可逆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氯化氢完全电离,次氯酸不完全电离,水极弱电离。则氯水中存在三种分子(Cl2、H2O、HClO)、四种离子(H+、Cl-、ClO-、OH-)。‎ ‎【详解】A. AgNO3与自来水中Cl-反应生成AgCl沉淀而变质,A不符合题意;‎ B. NaOH与自来水中Cl2、HClO、H+反应而变质,B不符合题意;‎ C. Na2CO3与自来水中H+反应生成HCO3-而变质,C不符合题意;‎ D. FeCl3与自来水无明显化学反应,不会变质,D符合题意。‎ 本题选D。‎ ‎17.某一Na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1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则此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1‎mol/L B. 0.15 mol/L C. 0.2 mol/L D. 0.25 mol/L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电离方程式计算。‎ ‎【详解】设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则 Na2SO4=2Na+ + SO42-‎ ‎ x x/2‎ Al2(SO4)3=2Al3+ + 3SO42-‎ ‎0.5mol/L 0.75mol/L x/2+0.75mol/L=0.8 mol/L 解得x=0.1mol/L 本题选A。‎ ‎【点睛】因溶液电中性,故有电荷守恒c(Na+)+‎3c(Al3+)=‎2c(SO42-),代入已知数据,解得c(Na+)=0.1mol/L。‎ ‎18.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B. 金属钠比通金属铜活泼,金属钠放入CuSO4溶液:CuSO4+2Na=Cu+Na2SO4‎ C. 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 D. 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OH+H2↑‎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析。‎ ‎【详解】A. 金属Na切面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是钠与氧气常温下反应生成了氧化钠,发生的反应:4Na+O2=2Na2O,A项错误;‎ B. 金属钠比铜活泼,能与水剧烈反应,金属钠放入CuSO4溶液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B项错误;‎ C. 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潮解变成白色粘稠物(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2Na2O2+2H2O=4NaOH+O2↑,C项错误;‎ D. Na块放入水中剧烈反应,产生氢气,发生的反应:2Na+2H2O=2NaOH+H2↑,D项正确。‎ 本题选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19.某工厂在山坡坑道的仓库里贮有氯气钢瓶。某天,有一只贮有氯气的钢瓶损坏,造成氯气泄漏。‎ ‎(1)处理钢瓶的方法正确的是___。‎ A.钢瓶推到坡下的小河里 B.把钢瓶丢到深坑里,用石灰填埋 C.把钢瓶扔到农田中 ‎(2)钢瓶处理后,工人应立即___。‎ A.转移到坡下 B.转移到坡上 ‎(3)若在场工人没有防毒面具,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的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最适宜采用的物质是___。‎ A.NaOH B.NaCl C.Na2O2 D.Na2CO3‎ ‎(4)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方程式为___。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漂白粉受空气中的CO2作用,会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 (1). B (2). B (3). D (4). 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 (5). Ca(ClO)2 (6). Ca(ClO)2+CO2+H2O=CaCO3↓+2HClO ‎【解析】‎ ‎【分析】‎ 据氯气的理化性质、漂白粉的制法和作用原理解答。‎ ‎【详解】(1)钢瓶损坏造成氯气泄漏,有毒的氯气会污染空气。因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与碱性物质反应而被吸收,故将钢瓶丢到深坑里,并用石灰填埋。若丢小河或农田,仍会污染河水和农田,选B。‎ ‎(2)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易向下沉,工人处理钢瓶后,应立即转移到坡上,选B。‎ ‎(3)氯气能被碱性物质吸收,若没有防毒面具,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虽然也能吸收氯气,但NaOH具有强腐蚀性,不能使用NaOH和过氧化钠的水溶液,可以用浸有Na2CO3等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选D。‎ ‎(4)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故漂白粉主要含有Ca(ClO)2、CaCl2,其中Ca(ClO)2能转化为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HClO),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HClO的酸性弱于碳酸,使用漂白粉时与空气作用,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 ‎20.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而具有多种性质,根据氯水分别与如图四种物质作用(四种物质与氯水的重合部分代表物质间的反应,且氯水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是___(填“a”“b”“c”“d”或“e”)。‎ ‎(2)反应c过程中的现象是___,反应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反应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久置氯水最终会变成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 ‎(4)实验室保存氯水的方法是___。‎ ‎【答案】 (1). d (2). 有白色沉淀生成 (3). Cl2+2NaOH=NaCl+NaClO+H2O (4). Na2CO3+2HCl=2NaCl+H2O+CO2↑ (5). 盐酸 (6). 2HClO2HCl+O2↑ (7). 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阴凉处 ‎【解析】‎ ‎【分析】‎ 氯气溶于水时,与水发生可逆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氯化氢完全电离,次氯酸不完全电离,水极弱电离。则氯水中存在三种分子(Cl2、H2O、HClO)、四种离子(H+、Cl-、ClO-、OH-),氯水兼有这些分子、离子的性质。‎ ‎【详解】(1)氯水中HClO有漂白性(强氧化性),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氯水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酸性)、后褪色(HClO有漂白性),故选填d。‎ ‎(2)反应c是氯水中Cl-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Ag++Cl-=AgCl↓,故有白色沉淀。反应e是氯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反应b是氯水中H+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3)氯水久置过程中,次氯酸最终完全分解变成稀盐酸,化学方程式为2HClO2HCl+O2↑。‎ ‎(4)因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故实验室将氯水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阴凉处。‎ ‎【点睛】从氯气与水的作用过程理解氯水的成分,混合物兼有各成分的化学性质。‎ ‎21.图中,A是固体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呈黄色,B为淡黄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D_____。‎ A→C_____。‎ B→C_____。‎ ‎(2)写出B物质的一种重要用途___。‎ ‎(3)A的保存方法是___。‎ ‎【答案】 (1). 2Na2O2+2CO2=2Na2CO3+O2 (2). 2Na+2H2O=2NaOH+H2↑ (3). 2Na2O2+2H2O=4NaOH+O2↑ (4). 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5). 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解析】‎ ‎【分析】‎ 中学常见金属有钠、铝、铁、铜等,其中燃烧时火焰黄色、且生成淡黄色固体的只有钠。再结合转化关系进行判断,回答问题。‎ ‎【详解】常见金属中,只有钠燃烧时火焰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则A为钠(Na)、B 为过氧化钠(Na2O2)。图中,A、B都能与水反应生成C,则C为氢氧化钠(NaOH);B、C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D,则D为碳酸钠(Na2CO3)。‎ ‎(1)B→D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A→C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B→C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2)物质B(Na2O2)能与CO2反应放出O2,可用于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3)物质A(Na)易与氧气、水反应,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以隔绝空气。‎ ‎22.(1)6.02×1023个NH3 分子的质量为___g,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L,与___gCH4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相等。‎ ‎(2)将标准状况下2.24LHCl气体溶于水,得到100mL溶液,则:该溶液的浓度为___。取出20mL该溶液,所取出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g。‎ ‎【答案】 (1). 17 (2). 22.4 (3). 12 (4). 1mol·L-1 (5). 0.73‎ ‎【解析】‎ ‎【分析】‎ 据n=N÷NA,n=m÷M,n=V÷Vm,c=n÷V(aq)进行计算。‎ ‎【详解】(1)n(NH3)=6.02×1023÷(6.02×1023mol-1)=1mol,m(NH3)=1mol×‎17g/mol=‎17g,标准状况时V=1mol×‎22.4L/mol=‎22.4L。‎ n(H)=3mol,则n(CH4)=0.75mol,m(CH4)=0.75mol×‎16g/mol=‎12g。‎ ‎(2)n(HCl)=‎2.24L÷‎22.4L/mol=0.1mol,c(HCl)=0.1mol÷‎0.1L= 1mol·L-1。‎ ‎20mL溶液中m(HCl)=‎0.02L×1mol·L-1×‎36.5g/mol=‎0.73g。‎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