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2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08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之纠错笔记系列(原卷版)
专题 08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易错点 1 混淆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1.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 A.BaCl2溶液 B.K2SO4溶液 C.CuSO4溶液 D.NH4NO3溶液 【错因分析】金属钠性质活泼,与溶液反应时应先与水或者酸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然 后继续与溶质反应,若搞不清反应顺序容易出错。 【试题解析】因为是溶液中的反应,所以都有 H2产生,NH4NO3溶液还产生 NH3,CuSO4溶液还产生 Cu(OH)2 沉淀。 【参考答案】C (1)钠投入到 NaCl溶液中,只有氢气放出。 2Na +2H2O 2NaOH+H2↑。 (2)钠投入到 CuSO4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2Na+2H2O+CuSO4 Cu(OH)2↓+Na2SO4+H2↑。 (3)钠投入到铵盐(如 NH4Cl)溶液中,有 H2和 NH3逸出。 2Na+2H2O 2NaOH+H2↑, NH4Cl+NaOH NaCl+NH3↑+H2O。[来源:学*科*网] 1.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________。 ①MgSO4溶液 ②NaCl溶液 ③Na2SO4溶液 ④Ca(HCO3)2溶液 ⑤CuSO4溶液 ⑥饱和 NaCl溶液 易错点 2 Na2O2与 H2O、CO2反应的关系掌握不牢 2.将 O2、CH4、Na2O2放入密闭容器中,在 150 ℃条件下用电火花引燃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容器中 的压强为零,由此得出原混合物中 O2、CH4、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1 B.2∶2∶6 C.1∶2∶6 D.无法确定 【错因分析】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的反应存在一定规律,若不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容易造成解题无 从下手,或者解题复杂。 【试题解析】由题意知,三种物质完全反应后压强为零,说明最终剩余固体为 Na2CO3和 NaOH。根据凡是 分子组成符合(CO)n(H2)m形式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与足量 Na2O2反应,固体 Na2O2增加的质量等于该 混合物的质量的规律,要使 O2和 CH4的组成符合(CO)n(H2)m的形式,则必须有 n(O2)∶n(CH4)=1∶2。假设 有 1 mol O2、2 mol CH4与 n mol Na2O2反应:2CH4+O2+Na2O2→Na2CO3+NaOH,然后由氢原子守恒确定NaOH 的物质的量为 8 mol,由碳原子守恒确定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 2 mol,最后求出 Na2O2的物质的量为 6 mol, 即可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4+O2+6Na2O2 2Na2CO3+8NaOH,即 C项正确。 【参考答案】C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的规律 2Na2O2+2CO2 2Na2CO3+O2① 2Na2O2+2H2O 4NaOH+O2↑② 以上反应中 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O2和 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1.物质的量关系 无论是 CO2、H2O(g)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 Na2O2时,CO2、H2O(g)与放出 O2的 物质的量之比均为 2∶1,解答此类问题可借助物质的量守恒关系。 2.电子转移关系 根据上式,由电子转移关系可知,存在关系:2 mol Na2O2~1 mol O2~2 mol 电子。 3.固体质量关系 将 CO2看作 CO燃烧所得:2CO+O2 2CO2①;2Na2O2+2CO2 2Na2CO3+O2②。 由①②,推知 CO+Na2O2 Na2CO3。 将 H2O看作 H2燃烧所得:2H2+O2 2H2O①;2Na2O2+2H2O 4NaOH+O2↑②。 由①②,推知 H2+Na2O2 2NaOH。 所以 Na2O2与 CO2、H2O反应增加的质量为与 CO2、H2O等物质的量的 CO、H2的质量。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将 CO或 H2的燃烧产物 CO2或 H2O通过 Na2O2固体,可以看成 CO或 H2直接与 Na2O2反应,所 以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 CO或 H2的质量。 (2)凡是分子组成符合(CO)n(H2)m形式的一种或几种物质,w g该物质在 O2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CO2 和水蒸气)通过足量的 Na2O2固体后,Na2O2固体增加的质量必为 w g。 中学阶段常见的符合这一关系的物质有①无机物:H2、CO及 H2和 CO的混合气体;②有机物:CH3OH、 HCHO、CH3COOH、HCOOCH3、CH3CH(OH)COOH(乳酸)、C6H12O6(葡萄糖)等。 4.气体体积关系 CO2、H2O(g)与过量的 Na2O2反应,所得 O2的体积为相同状况下 CO2或 H2O(g)体积的一半。 5.反应的先后问题 一定量的 Na2O2与一定量的 CO2和 H2O(g)的混合物反应,可视作 Na2O2先与 CO2反应,待 CO2反应完 后,Na2O2再与 H2O(g)发生反应。[即便 Na2O2先与 H2O(g)反应,生成的 NaOH又消耗 CO2而生成 H2O(g), 故 CO2先反应。 6.反应的固体产物判断 根据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 2Na2CO3+O2、2Na2O2+2H2O(g) 4NaOH+O2,结合 CO2先反 应,H2O(g)后反应的顺序,可以推知反应后固体产物的成分: ①当 n(CO2)≥n(Na2O2)时,固体产物为 Na2CO3; ②当 n(CO2)<n(Na2O2)时,固体产物为 Na2CO3和 NaOH; ③当 n(CO2)+n(H2O)<n(Na2O2)时,固体产物为 Na2CO3和 NaOH。 2.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 Na2O2或 K2O2颗粒 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下列关于 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1∶1 B.Na2O2分别与水及 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 O2时,需要水和 CO2的质量相等 C.Na2O2分别与水及 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 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D.Na2O2的漂白原理与 SO2的漂白原理相同 易错点 3 混淆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规律 3.将一定体积的CO2通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为了测定所得溶液的成分,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1 mol·L−1的盐酸。所加盐酸的体积与产生 CO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图所示。 (1)加入 35 mL盐酸时,产生的 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__mL。 (2)溶液中所含溶质及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错因分析】若不能通过图像中所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 CO2的体积关系确定该溶液的溶质,容易出错。 【试题解析】(1)由图像所示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 CO2的体积可知,该溶液的溶质是 NaOH和 Na2CO3。 OA 段 H+先与 OH−反应生成 H2O,待 OH−消耗完,H+再与 2 3CO 反应生成 3HCO 。AB 段发生反应 H++ 3HCO CO2↑+H2O,加入 35 mL 盐酸时,产生的 n(CO2)=n(H+)=(35−25) mL×10−3 L·mL−1×1 mol·L−1=0.01 mol,则 V(CO2)=22.4 L·mol−1×0.01 mol=0.224 L=224 mL。(2)由 H++ 2 3CO 3HCO 及 H++ 3HCO CO2↑+H2O可知,n( 2 3CO )=(45−25) mL×10−3 L·mL−1×1 mol·L−1=0.02 mol,故 OA段与 H+反应的 OH−为 25 mL×10−3L·mL−1×1 mol·L−1-0.02 mol=0.005 mol,即溶液中含 NaOH 0.005 mol、Na2CO3 0.02 mol。 【参考答案】(1)224 (2)NaOH 0.005 mol、Na2CO3 0.02 mol 1.与酸反应放出 CO2的速率快慢不同的原因分析 NaHCO3 溶 液 与 盐 酸 反 应 只 需 一 步 即 可 放 出 CO2 气 体 , 故 放 出 气 体 的 速 率 较 快 : NaHCO3+HCl NaCl+CO2↑+H2O。 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时,第一步生成 NaHCO3,此时尚无气体放出:Na2CO3+HCl NaHCO3+NaCl; 第二步是生成的 NaHCO3与盐酸反应放出 CO2。故将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分别滴入等体积等物质的 量浓度的 NaHCO3溶液和 Na2CO3溶液中,前者放出气体的速率较快。 2.不用任何试剂鉴别 Na2CO3溶液和盐酸的化学原理 Na2CO3溶液与盐酸作用时,滴加方式不同,现象不同,产生 CO2的量也不一定相同。以此可作为鉴别 Na2CO3溶液和盐酸的依据。 ( 1 ) 把 Na2CO3 溶 液 逐 滴 加 入 盐 酸 中 , 开 始 时 盐 酸 相 对 过 量 , 则 发 生 反 应 : Na2CO3+2HCl 2NaCl+CO2↑+H2O,即开始就有 CO2气体放出。 ( 2 ) 把 盐 酸 逐 滴 加 入 Na2CO3 溶 液 中 , 开 始 时 Na2CO3 相 对 过 量 , 则 先 发 生 反 应 : Na2CO3+HCl NaCl+NaHCO3 , 继 续 滴 加 盐 酸 则 进 行 下 一 步 反 应 : NaHCO3+HCl NaCl+CO2↑+H2O,即开始阶段无明显现象,之后才有气体产生。 3.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常见图像 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先转化为与 Na2CO3等物质的量的 NaHCO3,没有 CO2生成,且 Na2CO3转化为 NaHCO3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与新生成的NaHCO3放出CO2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相等(如图 2所示), 这是处理该类问题的关键点。抓住 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这一特点,就很容易推出 Na2CO3、NaOH 的混合溶液以及 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特点,常见图像如下: (1)向 Na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的 HCl与产生的 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 1所示; (2)向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的 HCl与产生的 CO2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 2所示; (3)向 Na2CO3、NaOH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的 HCl与产生的 CO2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 3 所示; (4)向 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的 HCl的物质的量与产生的 CO2的物质的 量的关系如图 4所示。 3.向 NaOH和 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 0.1 mol·L−1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 0~a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 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3CO +2H+ CO2↑+H2O C.a=0.3 D.原混合溶液中 NaOH与 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易错点 4 不理解焰色反应的原理导致出错 4.下列有关焰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可以用来检测某些金属离子的存在 B.可以利用金属的焰色反应制备节日的烟花 C.可以用稀硫酸清洗用过的铂丝 D.钠元素的焰色必须通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 【错因分析】若不了解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的性质则容易出错。[来源:学,科,网] 【试题解析】焰色反应可以用来检测某些金属元素(金属化合物和金属单质)的存在,故 A错。部分金属元素 能发生焰色反应,不同金属的焰色反应不同,所有可以利用金属的焰色反应制备节日的烟花,故 B正确。 不能用稀硫酸清洗用过的铂丝,只能用盐酸清洗,故 C错。钾元素的焰色必须通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故 D错。 【参考答案】B 常见元素的焰色 Na:黄色;K:紫色;Li:紫红色;Ca:砖红色;Cu:绿色。 (1)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焰色属于元素的性质,即同种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固体或相应的溶液均会 产生同样的焰色。 (2)焰色反应适用于检验某些常规化学方法不能鉴定的金属元素,如 Na、K等。 (3)观察钾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这是因为大部分钾的化合物里含有少量的钠,钠的黄色火 焰会影响观察结果,用蓝色钴玻璃可以滤去杂质钠的焰色。 (4)用稀盐酸清洗铂丝而不用稀硫酸的原因:铂丝表面的杂质与盐酸反应生成沸点较低的氯化物易气化挥 发,而硫酸盐的沸点较高不易气化挥发。 4.下列有关焰色反应或其应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 B.“焰色”属于对应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C.利用焰色反应确定 NaCl中是否含有 KCl时必须使用蓝色的钴玻璃 D.烟花燃放中发出的“五光十色”与焰色反应有关 易错点 5 忽视二氧化硅与特殊酸反应 5.据报道,科学家通过对稻壳进行控制性焚烧热解,从中提取到一种叫作生物质纳米结构二氧化硅的超高 活性材料,将少量这种材料掺入混凝土中,即可制备出超高强度的高性能混凝土。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溶于水显酸性,所以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 B.将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可以得到硅酸 C.因为高温时二氧化硅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错因分析】忽视二氧化硅可以与特殊酸(氢氟酸)发生反应,误认为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而不与任何 酸反应,从而错选 D。 【试题解析】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是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反应生成硅酸,A错误;碳酸的 酸性比硅酸强,B正确;高温下二氧化硅与碳酸钠的反应是在非溶液状态下进行的,属于用不挥发性的酸酐 来制取挥发性的酸酐,所以该反应不能作为判断硅酸与碳酸酸性强弱的依据,C错误;二氧化硅可以与氢氟 酸发生反应,D错误。 【参考答案】B 一般情况,碱性氧化物+酸→盐+水,SiO2是酸性氧化物却能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 SiF4↑+ 2H2O(SiF4不属于盐)。 5.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①硅与 NaOH溶液 ②硅与盐酸 ③硅与氢氟酸 ④二氧化硅与碳酸钠 ⑤二氧化硅与 NaOH溶液 ⑥二氧化硅与浓硝酸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②④⑥ 易错点 6 混淆常见含硅材料成分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 B.常用氢氟酸(HF)来刻蚀玻璃 C.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烧碱、石灰石、石英 D.实验室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氢氧化钠溶液 【错因分析】混淆光导纤维和晶体硅的主要成分,误认为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而错选 A。 【试题解析】A项,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错误;C项,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 石英,错误;D项,保存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因为 NaOH与玻璃的主要成分 SiO2反应 生成硅酸钠,长时间会使瓶塞和瓶口黏结在一起,错误。 【参考答案】B 对于常用的含硅材料应分清楚其主要成分是单质硅(如硅芯片,硅可用于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等半 导体器件,还可制成太阳能电池)、二氧化硅(如石英、水晶、玛瑙,二氧化硅是制取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其可用于光纤通信、光学仪器、电子部件等)还是硅酸盐(如玻璃、水泥、陶瓷等)。 6.有些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半导体材料的硅在太阳能发电过程中具有重要 的作用。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B.高温下,可在试管内完成焦炭和石英砂(SiO2)制取硅的反应 C.透闪石的化学成分为Ca2Mg5Si8O22(OH)2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2CaO•5MgO•8SiO2•H2O D.自然界中硅元素的贮量丰富,并存在大量的单质硅 易错点 7 不能正确理解较强酸制备较弱酸的原理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SiO2+Na2CO3 Na2SiO3+CO2↑,说明 H2SiO3的酸性大于 H2CO3的酸性 B.可在试管内完成焦炭和石英砂(SiO2)制取硅的反应 C.二氧化硅是生产光导纤维、玻璃的基本原料 D.CO2、CH4、N2是温室气体 【错因分析】该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较强酸制备较弱酸的原理。 【试题解析】强酸制弱酸的规律适用于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而 SiO2和 Na2CO3是高温下固体之间的反应, 由于生成 CO2气体逸出,有利于反应的进行,A项错误;在高温下试管会熔化,玻璃中的 SiO2也会与焦炭 反应,B项错误;N2不是温室气体,D项错误。 【参考答案】C 熟记可用 CO2制取的弱酸: 碳酸酸性比硅酸、次氯酸、偏铝酸等强,将 CO2气体通入 Na2SiO3、NaClO、NaAlO2盐溶液中,均能 发生反应而生成相应的弱酸和碳酸(氢)盐,这是“强酸制弱酸”原理的应用。如: 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CO2+Na2SiO3+H2O Na2CO3+H2SiO3↓、(或 CO2+Na2SiO3+2H2O H4SiO4↓+Na2CO3)、 CO2+Ca(ClO)2+H2O CaCO3↓+2HClO、 CO2(过量)+NaAlO2+2H2O Al(OH)3↓+NaHCO3、 CO2(少量)+2NaAlO2+3H2O 2Al(OH)3↓+Na2CO3。 注意:不能依据 Na2CO3+SiO2 Na2SiO3+CO2↑、CaCO3+SiO2 CaSiO3+CO2↑说明 H2SiO3的酸性比 H2CO3强,这是由于强酸制弱酸的规律:强酸+弱酸盐=强酸盐+弱酸,仅适用于常温下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而该反应是在高温且干态下进行,因此不能说明 H2SiO3的酸性比 H2CO3强。而上述反应之所以能进行,是 因为该反应是在高温干态条件下进行的,可从化学平衡角度理解,高温时,SiO2这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固 体制得了低沸点、易挥发的 CO2气体,因 CO2生成后离开反应体系,使反应向右进行到底。 7.下列有关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Al、Fe、Cu都能导电,它们的氧化物都能与酸反应 B.CO2、NO、SO2都是非金属氧化物,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C.铝热反应是指铝能将所有的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 D.CaCO3+SiO2 CaSiO3+CO2↑的发生,说明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易错点 8 忽视浓硫酸“量变”引起的“质变” 8.在一定体积的 18 mol·L−1的浓 H2SO4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为 0.9 mol,则浓硫酸的 体积 A.等于 50 mL B.大于 50 mL C.等于 100 mL D.大于 100 mL 【错因分析】容易忽视反应过程中硫酸被逐渐稀释,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而出错。 【试题解析】由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知,当还原 0.9 mol H2SO4时参加反应的 H2SO4 为 0.9 mol×2=1.8 mol。由于 Cu不与稀 H2SO4反应,因此即使铜片过量,硫酸也不能完全反应,即原浓 H2SO4 中 n(H2SO4)>1.8 mol,所以原浓硫酸的体积大于 -1 1.8mol 18mol L =0.1 L=100 mL。 【参考答案】D 浓硫酸“量变”引起的“质变”,性质和发生的反应均会发生变化,考生容易忽视这个问题。如将 64 g铜 箔加入到盛有含 2 mol H2SO4的浓硫酸试管中加热。 (1)铜箔能否完全溶解?说明理由。 (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少量 NaNO3晶体,铜箔表面又有气泡冒出,请解释原因。 在理解浓硫酸与铜、锌、铁、铝以及与碳、硫等反应时,我们要动态地看待反应过程,例如在浓硫酸 与铜的反应中,开始是浓硫酸,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最后变成了稀硫酸,稀硫酸与铜 不反应(与此类似的还有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反应)。浓硫酸与锌反应,开始时生成气体使 SO2,变成了稀硫 酸后,生成气体是 H2。 8.[2016上海]一定条件下,一种反应物过量,另一种反应物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是 A.过量的氢气与氮气 B.过量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 C.过量的铜与浓硫酸 D.过量的锌与 18 mol/L硫酸 易错点 9 混淆不同漂白剂的漂白原理而出错 9.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SO2使溴水或酸性 KMnO4溶液褪色,说明 SO2有漂白性 C.SO2、次氯酸钠溶液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两者都有漂白性 D.SO2和 Cl2都有漂白性,所以两者混合后能增强漂白效果 【错因分析】若不能分清不同的漂白剂不同的漂白原理容易出错。 【试题解析】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强氧化性,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和 品红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使品红溶液褪色,只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不能说明其具有氧化性,A项错 误;SO2可使溴水或酸性 KMnO4溶液褪色,都不是 SO2的漂白性所致,褪色的原因是 SO2的还原性,分别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Br2+2H2O H2SO4+2HBr,5SO2+2KMnO4+2H2O K2SO4+2MnSO4+ 2H2SO4, B项错误;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是由于其具有漂白性,次氯酸钠溶液因为具有强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 故可使品红溶液褪色,C项正确;SO2和 Cl2按物质的量之比 1∶1混合后,生成硫酸和盐酸,则没有漂白性, D项错误。 【参考答案】C ①漂白是指使有机色质褪色,漂白剂不一定能使无机色质(如 KMnO4、CuSO4·5H2O等)褪色,即使 能使无机色质褪色(如 SO2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也不称为漂白作用。 ②某些漂白剂也可用于消毒,如新制氯水、漂白粉、H2O2、O3等,它们的漂白与消毒都是以强氧化性 为基础。SO2也可用于漂白和消毒,但 Na2O2不能作消毒剂,原因是其会与水反应生成强腐蚀性的 NaOH。 ③氧化型和加合型漂白剂漂白有色物质时都发生了化学变化,而吸附型漂白剂漂白有色物质是一种物 理过程。 ④SO2具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和湿润氯气的漂白原理不同。SO2的漂白性是 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 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或日久复原;而湿润氯气的漂白性是利用了 HClO的强氧化性。 ⑤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只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但不能使之褪色。 9.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 A.还原性 B.氧化性 C.漂白性 D.酸性 易错点 10 混淆氯水、液氯的区别 10.实验室为了使用方便,通常将氯气溶解于水形成氯水或将其降温加压形成液氯来使用。下列有关这两 种液体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红布条褪色 B.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用这两种液体都可以给自来水消毒 D.分别向这两种液体中投入几颗金属锌粒均有气泡产生 【错因分析】氯气、氯水、液氯的体系并不相同,分不清就容易对物质的性质判断出错。 【试题解析】氯水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 HCl、HClO,HClO 具有漂白性,能使干燥的布条褪色,液氯 中只含有氯气分子,氯气没有漂白性,A项不符合题意;氯水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 HCl、HClO,可以 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项不符合题意;液氯与氯水均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自来水消毒, C项符合题意; Zn 与氯水中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通常条件下,Zn不能与液氯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参考答案】C 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的比较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 颜色 黄绿色 浅黄绿色 无色 性质 氧化性 酸性、氧化性、漂白性 酸性 粒子种类 Cl2 Cl2、HClO、H2O、H+、Cl−、 ClO−、OH− H2O、H+、 Cl−、OH− 10.新制氯水中含有多种粒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其性质,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 完成相关问题: (1)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 HCl和 O2。请设计实验证明有 O2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对于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认为氯水中存 在的几种粒子都有可能。请你设计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提出问题 收集资料 提出假设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氯水中何种 物质能使湿润 的红色布条褪 色? ①氯气有强氧化性; ②氯气与冷水反应生成 盐酸和次氯酸; ③次氯酸有强氧化性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H2O使红色布条 褪色 实验①:把红色干布条 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 中,布条不褪色; 实验②:______; 实验③:把红色布条放 在水里,布条不褪色 ________ 易错点 11 混淆物质性质造成错误迁移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2具有漂白性和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其具有氧化性 C.测氢氧化钠的熔点时,可以将氢氧化钠放入石英坩埚中加热 D.SiO2可以用于制造光纤 【错因分析】若忽视干燥的 Cl2不具有漂白性,易错选 A项;若不清楚 SO2的漂白原理,将其漂白性误认为 是其氧化性所致的,易错选 B项;若不了解石英坩埚的成分,易错选 C项。 【试题解析】A项,干燥的 Cl2无漂白性,错误;B项,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因为 SO2能与品红反应生 成无色物质,体现了 SO2的漂白性,而不是氧化性,错误;C项,石英坩埚的主要成分是 SiO2,高温下能 与 NaOH反应,错误。 【参考答案】D 对于物质之间的转化,应注意以下三点: (1)注意牢记一些重要的转化关系,在解题时与题给转化关系进行对照,确定范围,如“铝三角”、“铁三角” 等。 (2)注意对比总结,加深对实验过程的分析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加深对物质性质的认识,提高应用实验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意读懂题目中的信息,并挖掘题目中隐含的信息。 11.下列溶液中:①澄清石灰水 ②氯化钡溶液 ③KMnO4溶液 ④溴水 ⑤酸化的 Ba(NO3)2溶液 ⑥品红溶液 ⑦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⑧三氯化铁溶液 ⑨浓硫酸,不能用来区别 SO2和 CO2气体的是 A.①②⑦⑨ B.①③⑧ C.①④⑤ D.③④⑤⑥ 易错点 12 不理解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导致错误判断 12.已知 A、B、D、E均为中学化学常见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D可能是钠的化合物 B.A、B、D可能是铁及其化合物 C.A、B、D可能是铝的化合物 D.A、B、D不可能是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错因分析】在分析选项 A时,若不清楚 A、B、D究竟哪一个是 NaOH将导致错解,实际上,钠的化合 物的转化就是 NaOH、Na2CO3、NaHCO3之间的转化,再结合“过量 CO2和少量 CO2”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再 如由于铁的转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不紧扣这一点也易出现错误判断。 【试题解析】选项 A,A为 NaOH、B为 NaHCO3、D为 Na2CO3、E为 CO2时满足框图转化关系。选项 B, A为 Fe、E为稀硝酸、D为 Fe(NO3)2、B为 Fe(NO3)3时满足框图转化关系。选项 C,A为 AlCl3、E为 NaOH、 B为 NaAlO2、D为 Al(OH)3时满足框图转化关系。选项 D,A为 C、E 为 O2、B 为 CO2、D为 CO 时满足 框图转化关系,所以 A、B、D可能是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参考答案】D 对于物质之间的转化,应注意以下三点: (1)注意牢记一些重要的转化关系,在解题时与题给转化关系进行对照,确定范围,如“铝三角”、“铁三角” 等。 (2)注意对比总结,加深对实验过程的分析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加深对物质性质的认识,提高应用实验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意读懂题目中的信息,并挖掘题目中隐含的信息。 “三角”转化的误区点拨 “铝三角”之间的转化:铝既可以跟酸反应,又可以跟强碱反应,分别生成铝盐和偏铝酸盐。而氧化铝是 两性氧化物,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它们都既可以和酸反应生成铝盐,又可以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 盐。“铁三角”是单质铁、亚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之间的转化,三者之间的转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金属性质易错点击 解题时应注意金属性质的相似性、不同点及反应条件或规律的使用范围,不能机械照搬,否则易出错。 如镁、铝作电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则镁为负极;若强碱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则铝为负极。再如金属 间的置换反应,通常较活泼的金属能从较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中将其置换出来,但也有例外,如特别活泼 的金属钠在水溶液中并不能置换出铜。 12.向 20 mL某浓度的AlCl3溶液中滴加 2 mol·L−1的NaOH溶液时,得到Al(OH)3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加NaOH 溶液的体积(mL)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点表示的物质是 ,原 AlCl3溶液的浓度为 。 (2)O点到 B点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 ( 3 ) 向 图 中 B 点 溶 液 中 滴 加 10 mL 1 mol·L−1 的 HCl 溶 液 , 可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向 20 mL该 AlCl3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 2 mol·L−1的 NaOH溶液,生成 0.39g沉淀,则加入 NaOH 溶液体积为 。 易错点 13 错析物质性质导致流程题解读失误 13.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2O3,含 Fe2O3等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剂 X为稀硫酸 B.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 CO2+ 2AlO +2H2O Al(OH)3↓+ 3HCO C.反应Ⅰ、Ⅱ、Ⅲ、Ⅳ的反应类型完全相同 D.反应Ⅰ所得的沉淀无任何价值 【错因分析】不清楚 Al2O3、Fe2O3的性质差异,错误判断试剂 X为稀硫酸。不仔细阅读流程信息,思维单 一,不能根据反应Ⅱ的产物写出其离子方程式。在解答化工生产流程类试题时,不要力求把工艺流程图中 的每个细节都弄清楚,只需把握大的方向,弄清每个环节的目的,再根据题中所提的问题,结合平时所学 的知识进行作答。如果考生拘泥于流程图的每个细节,把过多的精力用于分析流程图,则会使解题误入“歧 途”。 【试题解析】选项 A,试剂 X应是 NaOH溶液。选项 B,溶液乙中含有 2AlO , 2AlO 与过量 CO2、H2O反 应生成 Al(OH)3沉淀,正确。选项 C,反应Ⅰ、Ⅱ是复分解反应,反应Ⅲ是分解反应,反应 Ⅳ是电解 Al2O3 生成 Al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该反应有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选项 D,反应Ⅰ所得沉淀的主要 成分为 Fe2O3,经提纯后可用于作颜料或冶铁等。 【参考答案】B 物质性质应用常见错误 (1)忽视性质,现象错位:物质推断与反应现象关系密切,若将反应现象与具体物质对应错位,易造成解 题错误。[来源:学_科_网] (2)以偏概全,类推错误:如 NH4Cl 受热分解的产物为 NH3、HCl,有些考生依此推断出 NH4I受热分解 的产物为 NH3、HI,忽视了 HI的不稳定性。 (3)不谙性质,错用转化:无论哪一种推断题,其实质都是物质性质的应用,如离子之间的转化、框图转 化、工艺流程转化等,不谙性质,错用转化是解答框图推断题最易出现的问题。 13.某研究小组用电镀锡渣(主要含 Sn、SnO)联合生产氯化亚锡和硫酸亚锡晶体,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Sn的原子序数为 50;SnCl2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Sn(OH)Cl];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 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为 Sn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Ⅰ得到的沉淀是 SnO,产生气体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滤液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酸溶时一般加入浓盐酸进行溶解,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镀锡渣中的锡与烧碱、硝酸钠溶液反应可生产锡酸钠,并产生一种碱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点 14 不能快速找准“题眼”导致推断受阻 14.现有五种 1~20号元素组成的 A~I物质(试剂 X、H除外),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相关信息: (a)反应④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且 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43.5; (b)在常温下,A、I都是气态单质,且 A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I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具有比 I更强的氧 化性; (c)除反应③外,其他反应都在水中进行,1 mol B含 28 mol 电子; (d)C是由第 3周期的两种元素组成的MZ3型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 X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C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 4 ) 向 G 的 水 溶 液 中 通 入 过 量 二 氧 化 碳 , 写 出 发 生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因分析】本题易忽视氧化铜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氯气与 KOH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等知识点,导致 无法正确推断。误认为 E为次氯酸钾,导致其他推断错误。 【试题解析】除 X、H外,其余物质只含 1~20 号元素中的五种元素,暗示可能含钾元素或钙元素,由信 息(a)知,H为氯化银(M=143.5 g/mol),X为硝酸银溶液,推知 D中含有氯离子;由信息(b)知,A为 氯气,I为氧气,联系已有知识“氧化铜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E可能是氯酸钾,D可能是氯化钾;B为 强碱,若 B为 KOH,1 mol KOH含 28 mol 电子,符合信息(c)。所以 B为 KOH,D为 KCl,E为 KClO3。 再 由 信 息 (d) 推 知 , C 为 氯 化 铝 , G 为 偏 铝 酸 钾 。 有 关 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 : 反 应 ① 为 3Cl2+6KOH 5KCl+KClO3+3H2O;反应②为 AlCl3+4KOH KAlO2+3KCl+2H2O;反应④为 KCl+AgNO3 AgCl↓+KNO3。因为氢氧化铝不溶于弱酸,向偏铝酸钾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生成 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钾:KAlO2+CO2+2H2O KHCO3+Al(OH)3↓。 【参考答案】(1)硝酸银 (2)2KClO3 CuO △ 2KCl+3O2↑ 3Cl2+6OH− 5Cl−+ 3ClO +3H2O (3)Al3++3H2O Al(OH)3+3H+ (4) 2AlO+CO2+2H2O Al(OH)3↓+ 3HCO 快速解决推断题的关键是根据题中的信息来找“题眼”,“题眼”就是有效信息,即解题的突破口。 (1)从题干信息中寻找,“题眼”可以是物质的特性(物理特性或化学特性)等,在读题中要抓住此类关键 信息。 (2)从题给框图中寻找,从框图中抓住物质的特殊转化关系以及反应条件等。 (3)从要回答的问题中寻找,读懂问题中的一些暗示,如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则暗示该反应一定在溶液 中发生等。 14.已知 A、B、C、E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其中 B常作食品的膨化剂,A与 C按任意比例混合,溶于足 量的水中,得到的溶质也只含有一种,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 D放出。X为一种黑色固体单质,X也 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氧化物之一参与大气循环,为温室气体,G为冶炼铁的原料,G溶于盐酸中得 到两种盐。A~H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未写出):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 (2)物质 C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3)写出 G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 D→G 转化过程中,转移 4 mol 电子时释放出 a 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用物质 X的一种同素异形体为电极,在酸性介质中用 N2、H2为原料,采用电解原理制得 NH3,写出电解池阴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硅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1)硅的特性 ①硅的非金属性弱于碳,但碳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而硅却只有化合态。 ②硅的还原性强于碳,但碳能还原 SiO2:SiO2+2C 2CO↑+Si。 ③非金属单质一般不跟非氧化性酸反应,但硅能跟氢氟酸反应。 ④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但硅为半导体。 ⑤硅是能与 NaOH溶液反应放出 H2的非金属单质,铝是能与 NaOH溶液反应放出 H2的金属单质,推 断题中常以此作为解题突破口。 (2)二氧化硅的特性 ①非金属氧化物的熔沸点一般较低,但 SiO2的熔点却很高。 ②酸性氧化物一般不跟酸反应,但 SiO2能跟氢氟酸反应。 (3)硅酸的特性 ①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但 H2SiO3难溶于水。 ② H2CO3 的酸性强于 H2SiO3 ,所以有 Na2SiO3+CO2+H2O Na2CO3+H2SiO3↓,但在高温下 Na2CO3+SiO2 Na2SiO3+CO2↑能发生是因为生成的 CO2容易挥发。 2.浓硫酸的性质 (1)稀 H2SO4和浓 H2SO4氧化性的比较 稀 H2SO4 浓 H2SO4 成分 H+ 、 2 4SO 、水 以 H2SO4分子存在,少量电离,少量水 与金属 与氢前面的金属发生 置换反应 ①常温下使 Fe、Al钝化 ②加热时氧化 Cu、Hg、Ag、Fe 等 与非金属 不反应 加热时氧化 C、S、P等 与低价态[来源:学科网] 化合物 不反应 能氧化 Fe2+、S2-、Br-、I-、H2S、HBr、 HI等 表现氧化 性的微粒 H+ H2SO4分子 还原产物 H2 SO2 是否是氧 化性酸 不是 是 (2)硫酸与金属反应的一般规律 ①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反应放出 H2,与氢后面的金属不反应。 ②Au、Pt与浓、稀硫酸均不发生反应。除 Au、Pt外的大部分金属,在加热条件下均能与浓硫酸发生反 应。浓硫酸的还原产物一般是 SO2而不是 H2。 ③浓硫酸与铜、锌、铁、铝以及与碳、硫等反应时,要动态地看待反应过程,例如在浓硫酸与铜的反应 中,开始是浓硫酸与铜反应,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最后变成稀硫酸,稀硫酸与铜不 反应。 3.常见的能用于漂白的物质的比较 用于漂白的 物质 实际参加漂 白的物质 漂白原理 变化类别 漂白特点 能漂白的物质 活性炭 活性炭 吸附漂白 物理变化 物理漂白不可 逆转 一般用于溶液 漂白 氯气 次氯酸 利用次氯酸的 强氧化性进行 漂白 化学变化 氧化还原漂白, 不可逆 可以漂白所有 有机色质 次氯酸盐 次氯酸 过氧化钠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的强 氧化性 化学变化 氧化还原漂白, 不可逆 可以漂白所有 有机色质过氧化氢 二氧化硫 亚硫酸 亚硫酸与有色 物质化合生成 不稳定的无色 物质 化学变化 非氧化还原漂 白,可逆 具有选择性,如 品红、棉、麻、 草等 用于漂白的 物质 实际参加漂 白的物质 漂白原理 变化类别 漂白特点 能漂白的物质 活性炭 活性炭 吸附漂白 物理变化 物理漂白不可 逆转 一般用于溶液 漂白 氯气 次氯酸 利用次氯酸的 强氧化性进行 漂白 化学变化 氧化还原漂白, 不可逆 可以漂白所有 有机色质 4.“铝三角”及其应用 (1)具体反应 Al(OH)3+OH− 2AlO +2H2O Al(OH)3+3H+ Al3++3H2O Al3++3OH− Al(OH)3↓ 2AlO +H++H2O Al(OH)3↓ 2AlO +4H+ Al3++2H2O Al3++4OH− 2AlO +2H2O Al3++3 2AlO +6H2O 4Al(OH)3↓ (2)应用 ①判断离子共存问题 Al3+与 OH−及 2AlO 、 2 3CO 、S2−等弱酸根阴离子或 2AlO 与 H+、 3HCO 以及弱碱阳离子 Al3+、Fe3+等 因生成沉淀或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②鉴别(利用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a.向 AlCl3溶液中滴加 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b.向 NaOH溶液中滴加 AlCl3溶液,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③分离提纯 a.利用 Al能溶于强碱溶液,分离 Al与其他金属的混合物。 b.利用 Al2O3,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分离 Al2O3与其他金属氧化物。 c.利用 Al(OH)3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分离 Al3+与其他金属阳离子。 1.[2018新课标 1卷]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 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 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 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2.[2018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3.[2018江苏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4.[2017北京]根据 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溶液 现象 结论 A 含 HCl、BaCl2的 3FeCl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2有还原性 B H2S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2有氧化性 C 酸性 KMnO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D Na2SiO3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H2SO3>H2SiO3 5.[2017江苏]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2O2吸收 CO2产生 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6.氯气的水溶液称“氯水”,氯水中含有多种分子和离子,因此氯水有多重性质,下列有关新制氯水的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氯水中含有 Cl2 B.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可说明氯水中含有 Cl2 C.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成蓝色,说明 Cl2可以与盐发生置换反应 D.新制氯水滴到 Na2CO3溶液中,有气体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 H+ 7.曾经在西非国家暴发的埃博拉病毒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醇、高锰酸钾溶液、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等消 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感染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B.高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的消毒原理相同 C.双氧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皮肤的消毒 D.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到亚硫酸钠和次氯酸 8.半导体工业中,有一句行话:“从沙滩到用户”,即由 SiO2制取 Si。制取过程中不涉及的化学反应是 A.2C+SiO2 Si+2CO↑ B.SiO2+2NaOH Na2SiO3+H2O C.Si+2Cl2 SiCl4 D.SiCl4+2H2 Si+4HCl 9.标准状况下,将 3.36 L CO2气体通入 200 mL 1.00 mol·L-1 NaOH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 c( 2 3CO ) 与 c( 3HCO )的比值为(不考虑 2 3CO 、 3HCO 的水解) A.1∶1 B.1∶2 C.2∶1 D.1∶3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 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 KMnO4溶液、石蕊试液褪色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 SO2 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且原理相同 D.等物质的量的 SO2和 Cl2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g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造信号弹 B.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铝的弱,可用铜罐代替铝罐贮运浓硝酸 C.明矾可用于除去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D.MgO、Al2O3是耐高温材料,工业上常用其电解冶炼对应的金属单质 12.向 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 0.2 mol·L-1的 盐酸,产生 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 NaOH溶液的浓度为 0.1 mol·L-1 B.最终产生的 CO2的体积为 448 mL 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NaOH)∶n(Na2CO3)=1∶3 D.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NaHCO3)∶n(Na2CO3)=2∶1 13.已知 X、Y、Z、W四种物质均含有钠元素,且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可以为 Na、Na2O2、Na2O B.Y+W→Z和W→Z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相同 C.Z→Y的离子反应可能为:Ca2++ 2 3CO CaCO3↓ D.若 X为单质,则工业制取 X的反应为:2NaCl 2Na+Cl2↑ 14.[2018天津卷]下图中反应①是制备 SiH4的一种方法,其副产物MgCl2·6NH3是优质的镁资源。回答下 列问题: (1)MgCl2·6NH3所含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H- 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Mg(OH)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A2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____。上图中可以循环使用 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由 SiH4和 CH4反应生成 H2和一种固体耐磨材料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为实现燃煤脱硫,向煤中加入浆状Mg(OH)2,使燃烧产生的 SO2转化为稳定的Mg化合物,写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用Mg 制成的格氏试剂(RMgBr)常用于有机合成,例如制备醇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依据上述信息,写出制备 所需醛的可能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15.[2017新课标Ⅱ]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 CaO、SiO2,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 镁等金属的氧化物。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分解水泥样品过程中,以盐酸为溶剂,氯化铵为助溶剂,还需加入几滴硝酸。加入硝酸的目的 是__________,还可使用___________代替硝酸。 (2)沉淀 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氨水过程中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沉淀 B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草酸钙沉淀经稀 H2SO4处理后,用 KMnO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获知钙的含 量,滴定反应为: 4MnO +H++H2C2O4→Mn2++CO2+H2O。实验中称取 0.400 g 水泥样品,滴定时消 耗了 0.0500 mol·L−1的 KMnO4溶液 36.00 mL,则该水泥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16.活性氧化锌是一种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由菱锌矿(主要成分为 ZnCO3及少量+2价的 Pb、Cu、 Cd的化合物)采用氨浸−碳化法制活性氧化锌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实验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硫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ZnS(s)+Cu2+(aq) CuS(s)+Zn2+(aq),则过滤 1所得 溶液中 2+ 2+ (Zn ) (Cu ) c c =________(已知 ZnS的溶度积为 1.2×10−23,CuS的溶度积为 1.2×10−36)。 (3)上述流程中能够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 (4)母液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少量碳酸氢铵与足量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由菱锌矿的主要成分形成[Zn(NH3)4]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已知 A、B、C、D、E、F、G、H、X、Y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E、F、H、X、Y中含有同种元素,F 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反应①是置换反应,A是一种活泼金属,D是一种黑色固体。它们之间在一定条 件下存在下列转化关系:[来源:学+科+网Z+X+X+K] 根据上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__,E__________,H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中每转移 2 mol e−,标况下产生的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体积差为_______L。 (4)D和 G在高温下反应可制取工业原料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要确定反应④的生成物,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浓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出现,其成 分是__________;然后过滤出沉淀并对滤液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 分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发现试纸变蓝。根据上述现象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利用海水资源能得到食盐、镁、溴、KCl和 Na2SO4等。某工厂综合 利用海水提取硫酸钾和溴的工艺流程如下: (1)苦卤中含有高浓度的 K2SO4,可用石膏(CaSO4·2H2O)沉淀法提取 K2SO4。写出苦卤中加入石膏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操作⑨的名称是______。 (2)粗盐中含有较多的 Ca2+、Mg2+、 2 4SO ,需进一步精制,才能作为食用盐。下列除杂试剂和添加 顺序均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A.Ba(OH)2、Na2CO3、HCl B.Na2CO3、NaOH、BaCl2、HCl C.Na2CO3、Ba(OH)2、HCl D.NaOH、BaCl2、Na2CO3、HCl (3)步骤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液溴微溶于水,步骤⑧中溴蒸气冷凝后得到液溴与溴水的混合物,若在实验室中分离该混合物, 所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⑥的蒸馏过程中,溴出口温度要控制在 80℃~9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