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2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化学专题5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第一单元第1课时糖类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5
糖类 [A组 基础篇] 题组一 糖类的组成、结构与分类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糖类物质的分子都可以用Cm(H2O)n来表示 B.凡能溶于水、具有甜味的物质都属于糖类 C.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能生成它们的化合物 答案 D 解析 并不是所有的糖类都可以用Cm(H2O)n来表示,如脱氧核糖为C5H10O4,A项错误;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都属于糖类,如木糖醇、糖精等有甜味,但不属于糖类,B项错误;单糖不能水解,C项错误;D项叙述符合对糖类的定义,D项正确。 2.下列物质中符合Cm(H2O)n的组成,但不属于糖类的是( ) ①纤维素 ②甲酸甲酯 ③淀粉 ④甲醛 ⑤丙酸 ⑥乳酸(α羟基丙酸) ⑦乙二醇 ⑧乙酸 A.②③④⑥ B.②④⑥⑧ C.①③④⑦ D.②④⑤⑧ 答案 B 解析 纤维素、淀粉属于糖类;甲酸甲酯、甲醛、乳酸和乙酸的分子式可分别变形为C2(H2O)2、C(H2O)、C3(H2O)3、C2(H2O)2,都符合通式Cm(H2O)n,但都不属于糖;丙酸分子式为C3H6O2,乙二醇分子式为C2H6O2,不符合通式Cm(H2O)n,故B项正确。 题组二 糖类的性质与应用 3.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B.葡萄糖是多羟基醛,因而具有醛和多元醇的性质 C.葡萄糖是最简单的醛糖 D.葡萄糖可以通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 答案 C 解析 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A项正确;葡萄糖是多羟基醛,因而具有醛和多元醇的性质,B项正确;核糖、脱氧核糖是五碳糖,葡萄糖、果糖是六碳糖,核糖、脱氧核糖是醛糖,且比葡萄糖简单,C项错误;葡萄糖可以通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D项正确。 4.下列反应中能用于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的是( ) A.加入金属钠看是否有氢气放出 B.与新制的Cu(OH)2混合后共热,观察是否有红色沉淀生成 C.加入醋酸和浓硫酸共热,闻是否有果香味物质生成 D.加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答案 B 解析 检验葡萄糖可利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将其与新制的Cu(OH)2混合后共热,观察是否有红色沉淀生成,也可利用银镜反应检验。 - 8 - 5.有关麦芽糖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麦芽糖易溶于水,有甜味 B.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是一种还原性糖 C.1 mol麦芽糖水解得到1 mol葡萄糖和1 mol果糖 D.麦芽糖和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C 解析 1 mol麦芽糖水解生成2 mol葡萄糖;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是一种还原性糖;麦芽糖和蔗糖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选C。 6.下列关于蔗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可观察到颜色变黑,并有泡沫生成 B.纯净的蔗糖配成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微热,不发生银镜反应 C.在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看不到银镜 D.蔗糖是最重要的二糖,它的式量是葡萄糖的二倍 答案 D 解析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脱水炭化,可观察到颜色变黑,碳接着被浓硫酸氧化为二氧化碳,所以有泡沫生成,A正确;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纯净的蔗糖配成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微热,不发生银镜反应,B正确;因银镜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在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如果不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硫酸,直接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看不到银镜,C正确;蔗糖是最重要的二糖,其分子式为C12H22O11,相对分子质量为342,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相对分子质量是180,D不正确。 7.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混合物 B.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它们是同分异构体 D.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答案 C 解析 淀粉、纤维素的聚合度(n值)不确定,分别是由长短不一的聚合物混合在一起,所以它们都是混合物,故A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且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淀粉和纤维素虽具有相同的表示式(C6H10O5)n,但n值不同,则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故D正确。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糖是很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分子内脱水结合而成的 B.多糖在性质上跟单糖、双糖不同,通常不溶于水,没有甜味,没有还原性 C.淀粉和纤维素都是重要的多糖,它们的通式都是(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答案 B 解析 多糖是通过多个单糖分子间脱水结合而成,A项错误;多糖通常不溶于水,没有甜味,没有还原性,如淀粉和纤维素,B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中的n - 8 - 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错误;淀粉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D项错误。 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在世界权威杂志《自然》上曾发表论文证实:“面条是中国首创”。面条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经过的下列变化中:淀粉→单糖→酒精→乙烯→…→草酸。下列反应类型一定没有发生的是( ) ①加成反应 ②氧化反应 ③加氢反应 ④消去反应 ⑤取代反应 ⑥水解反应 ⑦酯化反应 ⑧加聚反应 ⑨分解反应 A.①③④⑤ B.③⑦⑧ C.④⑥⑨ D.①④⑥⑨ 答案 B 解析 变化过程为:淀粉→葡萄糖→酒精→乙烯→1,2二溴乙烷→乙二醇→乙二酸(草酸),发生反应类型依次为:水解、分解、消去、加成(加溴)、水解、氧化。 [B组 综合篇] 10.近几年一种新型的甜味剂——木糖醇悄悄地走入生活,进入人们的视野,因为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代替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优点。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晶体,分子式为C5H12O5,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H2OH,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木糖醇分子中无—CHO,不属于糖类物质 B.已知木糖醇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木糖醇的溶解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C.木糖醇是一种五元醇 D.木糖醇是一种无糖型植物甜味剂 答案 B 解析 由题目信息可知,木糖醇为含有5个—OH和5个C原子的多元醇类物质,不是多羟基醛或酮,故不为糖类物质,A、C正确;一般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NaOH固体,但其溶解过程放热,即溶解过程的热效应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无直接联系,B错误;由题意可知木糖醇甜味足,故D正确。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油脂、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肌醇与葡萄糖的元素组成相同,化学式均为C6H12O6,满足Cm(H2O)n,因此均属于糖类化合物 答案 A - 8 - 解析 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项错误;糖类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肌醇属于醇,不属于糖类化合物,D项错误。 12.用纤维素为主要原料制备乙酸乙酯的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用淀粉替代纤维素,一定条件下也能按照此路线制备乙酸乙酯 B.M虽然分子结构中无醛基,但仍然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C.步骤②中1 mol M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 mol乙醇 D.③和④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A 解析 纤维素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淀粉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按照此路线制备乙酸乙酯,A项正确;反应①是纤维素的水解,纤维素完全水解产物是葡萄糖,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B项错误;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产生乙醇和CO2:C6H12O62C2H5OH+2CO2↑,C项错误;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酸,③属于氧化反应,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④属于取代反应,D项错误。 13.蔗糖3.42 g和淀粉3.24 g混合并完全水解,若生成m g葡萄糖和n g果糖,则m∶n为( ) A.1∶3 B.1∶5 C.5∶1 D.3∶1 答案 D 解析 n(蔗糖)==0.01 mol,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各0.01 mol,n(淀粉)== mol,生成葡萄糖0.02 mol,葡萄糖与果糖的摩尔质量相同,因此生成葡萄糖与果糖的质量比为3∶1。 14.18 g某有机物A,完全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无水氯化钙和碱石灰后,它们增加的质量分别为10.8 g和26.4 g。求: (1)A的最简式________。 (2)若常温下A为气体,则A的电子式________。 (3)若A在低于16 ℃时为无色晶体,且有酸性。则A的分子式________。 (4)若A能与NaOH溶液作用,又具有香味,则A的结构简式________。 (5)若1 mol A含有32 - 8 - mol电子,且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A还原银氨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0.1 mol A含9.6 g氧,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________。 答案 (1)CH2O (2) (3)C2H4O2 (4)HCOOCH3 (6)CH2OH(CHOH)4CHO或 CH2OH(CHOH)3COCH2OH 解析 本题经计算和推断知A是具有相同最简式的一系列物质。 (1)有机物燃烧生成n(CO2)==0.6 mol,生成n(H2O)==0.6 mol 所以C、H、O的原子个数比为:0.6∶(0.6×2)∶=1∶2∶1即A的最简式为CH2O。 (2)烃的含氧衍生物中,甲醛在常温下为气体,电子式为。 (3)根据A有酸性,所以A是冰醋酸C2H4O2。 (4)A能与NaOH溶液作用,且有香味,所以A是HCOOCH3。 (5)因为1 mol A含32 mol电子,最简式CH2O中的电子数为16,即16n=32,n=2,所以A的分子式为C2H4O2;又因为A既含醛基又可能含羟基或羰基,再根据分子式知,A只能含醛基和羟基,所以A的结构为HO—CH2CHO。A还原银氨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 8 - (6)0.1 mol A含氧9.6 g,即1 mol A含6 mol氧原子,所以A是葡萄糖CH2OH(CHOH)4CHO或果糖。 15.下列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工业上制镜和热水瓶胆镀银,常利用上述反应________(填序号)。 (2)①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A.氧化反应 B.加成反应 C.水解反应 D.消去反应 (3)反应⑦可用于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的血糖含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葡萄糖在人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⑥ (2)C (3)CH2OH(CHOH)4CHO+2Cu(OH)2+NaOH CH2OH(CHOH)4COONa+Cu2O↓+3H2O (4)C6H12O6+6O26CO2+6H2O - 8 - 解析 工业上制镜和热水瓶胆镀银都是利用葡萄糖和银氨溶液反应,还原出单质银的性质,所以应为反应⑥;反应①②是淀粉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16.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作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_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_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3)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结论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 答案 (1)(C6H10O5)n+nH2On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2)温度 催化剂 (3)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 (4)氢氧化钠与碘反应 (5)abcd 解析 (1)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化学方程式是(C6H10O5)n+nH2On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2)甲与乙的反应物均相同,但甲加热,乙未加热,所以甲、乙实验是探究温度对淀粉水解的影响;甲中有稀硫酸,而丙中无稀硫酸,其他条件相同,所以甲、丙实验是探究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 8 - (3)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而加入氢氧化铜悬浊液产生砖红色沉淀时应在碱性条件下,所以应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酸,再加入氢氧化铜悬浊液,所以实验1无现象。 (4)加入的碘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碘无法与淀粉反应,所以实验3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5)根据实验可知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a正确;因为碘易升华,所以冷却后加入碘,可判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b正确;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根据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检验产物的还原性,c正确;唾液中含有淀粉酶,且为中性,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所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1,可达到预期的现象,d正确。 - 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