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阜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化学 考试说明:‎ ‎1.考查范围: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至必修2第二章 ‎2.试卷结构: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所有答案均要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Fe-56‎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答案涂到答题卡上。‎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 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 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清洁燃料 ‎【答案】C ‎【解析】‎ A项,PM2.5是指微粒直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正确;B项,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正确;C项,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理为2CaO+2SO2+O22CaSO4),但在加热时生石灰不能吸收CO2,不能减少CO2的排放,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错误;D项,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H8、C4H10)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正确;答案选C。‎ ‎2.《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李白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象 B. 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 C. 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答案】A ‎【解析】‎ - 21 -‎ ‎【详解】A.水产生的雾气是由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是一种液化现象,不是碘升华,故A错误;‎ B.“沙里淘金”说明了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故B正确;‎ C.爆竹爆竹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豆箕”是大豆的秸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燃烧纤维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D正确;‎ 故选A。‎ ‎3.科学家利用回旋加速器,用具有20个质子的钙元素的同位素反复轰击含95个质子的镅元素,结果4次成功制成4个第115号元素的原子。这4个原子在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113号元素。前者的一种核素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钙元素与镅元素制成第115号元素属于化合反应 B. 113号元素最高正价应为+3‎ C. 核素中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174‎ D. 115号与113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115:113‎ ‎【答案】B ‎【解析】‎ ‎【详解】A.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而115号元素衰变成113号元素是有元素形成,是核反应,A选项错误;‎ B.113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IIIA族,最外层有3个电子,所以元素最高正价应为+3,B选项正确;‎ C.核素中质量数为289,质子数为115,由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知,中子数=289-115=174,则中子数与质子数只差为174-115=59,C选项错误;‎ D.115号与113号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比是115:113,D选项错误;‎ 答案选B。‎ ‎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H、H、H+和H2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 B. 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位素 C. H2O2的电子式:‎ - 21 -‎ D. HClO的结构式:H—Cl—O ‎【答案】A ‎【解析】‎ ‎【详解】A.H、H、H+和H2分别表示: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的氢原子、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1的氢原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氢离子、氢气单质,同属于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A选项正确;‎ 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不属于同位素,是同素异形体,B选项错误;‎ C.H2O2中H原子和O原子形成共价键,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C选项错误;‎ D.HClO中O原子为中心原子,其结构式为H—O—Cl,D选项错误;‎ 答案选A。‎ ‎5.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H2SO4稀释④KClO3分解制O2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⑥CaCO3高温分解⑦CO2+C=2CO⑧Ba(OH)2⋅8H2O与固体NH4Cl混合⑨C+H2O(g)=CO+H2⑩Al与HCl反应。‎ A. ①②④⑥⑦⑧⑨ B. ①④⑥⑧‎ C. ②④⑥⑦⑧⑨ D. ①②④⑧⑨‎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液态水汽化,即水由液态到气态需要吸热,是物理变化过程,不是吸热反应,①错误;‎ ‎②胆矾加热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粉末,需要吸热,是吸热反应,②正确;‎ ‎③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是物理变化过程,③错误;‎ ‎④氯酸钾分解需要吸热,是吸热反应,④正确;‎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会放出大量的热,⑤错误;‎ ‎⑥CaCO3高温分解是吸热反应,⑥正确;‎ ‎⑦二氧化碳和碳反应是吸热反应,⑦正确;‎ ‎⑧Ba(OH)2•8H2O与固体NH4Cl反应是吸热反应,⑧正确;‎ ‎⑨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CO的反应是吸热反应,⑨正确;‎ ‎⑩Al与HCl反应是放热反应,⑩错误;‎ - 21 -‎ 综上所述,②④⑥⑦⑧⑨满足题意,C选项正确;‎ 答案选C。‎ ‎【点睛】熟记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氢气或CO作还原剂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另外需要注意物理变化中的放热或吸热不能称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6.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A. NH4HCO3NH3↑+CO2↑+H2O B NH3+HCl===NH4Cl C. 2KOH+Cl2===KCl+KClO+H2O D. 2K2O2+2CO2===2K2CO3+O2‎ ‎【答案】D ‎【解析】‎ A.NH4HCO3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则反应物中只有极性共价键、离子键的断裂,选项A错误;B.NH3、HCl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则反应物中只有极性共价键的断裂,选项B错误;C.KOH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Cl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则反应物中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断裂,没有极性键的断裂,选项C错误;D.K2O2为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CO2中含有极性键,则反应物中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断裂,选项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以化学反应与化学键的关系,难度不大,明确物质中存在化学键的类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但铵盐除外,铵盐中含有离子键。根据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共价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据此分析解答。‎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molN2与3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B. 14g乙烯(C2H4)和丙烯(C3H6)混合气体中的原子总数为3NA C. 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D. 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答案】B - 21 -‎ ‎【解析】‎ ‎【详解】A.1molN2与3molH2反应生成的NH3,因反应为可逆反应1mol氮气不能全部反应生成氨气,生成氨气分子数小于2NA,A选项错误;‎ B.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CH2物质的量==1mol,含氢原子数为2NA,B选项正确;‎ C.1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生成硝酸铁,电子转移为3mol,电子转移数为3NA,C选项错误;‎ D.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2.24L CCl4的物质的量不是0.1mol,D选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分析应用,主要是物质组成、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反应、气体摩尔体积等知识点的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8.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①酸性:HClO4>HBrO4>HIO4‎ ‎②离子还原性:S2->Cl->Br->I-‎ ‎③沸点:HF>HCl>HBr>HI ‎④金属性:K>Na>Mg>Al ‎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 ‎⑥半径:O2->F->Na+>Mg2+‎ A. ①②③ B. ①④⑤⑥ C. ①②④ D. ①③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非金属性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即酸性:HClO4>HBrO4>HIO4,故正确;‎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I>S,对应离子还原性S2−>I−>Br−>Cl−,故错误;‎ ‎③HF中含氢键,沸点最高,其它氢化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则沸点为HF>HI>HBr>HCl,故错误;‎ - 21 -‎ ‎④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K>Na,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即Na>Mg>Al,则金属性:K>Na>Mg>Al,故正确;‎ ‎⑤元素的非金属性F>Cl>S,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故正确;‎ ‎⑥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即O2−>F−>Na+>Mg2+,故正确;‎ 综上所述,①④⑤⑥正确,答案选B。‎ ‎9.已知25ºC、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C(石墨)+O2(g)=CO2(g)释放393.51kJ能量 ‎②C(金刚石)+O2(g)=CO2(g)释放395.41kJ能量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低 B.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高 C.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低 D.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高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写出金刚石与石墨转化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热比较金刚石与石墨的能量大小,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 ‎【详解】由题干信息,得到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①C(石墨)+O2(g)===CO2(g)△H=-393.51kJ•mol-1,②C(金刚石)+O2(g)===CO2(g)△H=-395.41kJ•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C(石墨)=C(金刚石)△H=+1.9kJ•mol-1,则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所以石墨比金刚石更高稳定,A选项正确;‎ 答案选A ‎10.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6s时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对该反应的推断正确的是( )‎ - 21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 B. 反应进行到1s时,v(A)=v(C)‎ C. 反应进行到6s时,B和D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4mol•L﹣1‎ D. 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s)‎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达到平衡时A物质增加了1.2mol、D物质增加了0.4mol、B物质减少了0.6mol、C物质了0.8mol,所以A、D为生成物,物质的量之比为3:1,B、C为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为3:4,反应方程式为:3B+4C⇌6A+2D,故A错误;‎ B.反应到1s时,v(A)==0.3mol/(L•s),v(C)==0.2mol/(L•s),则v(A)≠v(C),故B错误;‎ C.反应进行到6s时,B、D的物质的量都是0.4mol,B、D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故C错误;‎ D.反应进行到6s时,v(B)==0.05mol/(L•s),故D正确;‎ 故选D。‎ ‎1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X Y Z M N R 原子半径(nm)‎ ‎0.152‎ ‎0.160‎ ‎0.143‎ ‎0.099‎ ‎0.075‎ ‎0.074‎ 主要化合物 最高正价 ‎+1‎ ‎+2‎ ‎+3‎ ‎+7‎ ‎+5‎ ‎—‎ 最低负价 ‎—‎ ‎—‎ ‎—‎ ‎-1‎ ‎-3‎ ‎-2‎ - 21 -‎ A. 沸点:N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高 B. Y3N2与水反应后,所得溶液呈酸性 C. Z与M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M3‎ D. 以X单质为负极的电池比能量高、电压高、工作温度宽,可储存时间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表格信息可知,R主要化合价为-2价,没有正化合价,则R为O元素,N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最低化合价为-3,则N处于ⅤA族,且原子半径与O元素相差不大,则N与O元素处于同一周期,为N元素,X、Y、Z的化合价分别为+1、+2、+3,没有负价,且原子半径Y>X>Z>O,则X为Li元素,Y为Mg元素,Z为Al元素,M的原子半径大于O小于Al,最高正化合价为+7,最低负化合价为-1,则M为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详解】A.H2O常温下为液态,NH3常温下为气态,故沸点:H2O>NH3,A选项错误;‎ B.Mg2N3与水反应生成Mg(OH)2和NH3,所得溶液呈碱性,B选项错误;‎ C.Al和Cl形成的化合物为AlCl3,是共价化合物,C选项错误;‎ D.锂电池具有比能量高、电压高、工作温度宽,可储存时间长的特点,D选项正确;‎ 答案选D。‎ ‎12.下列检验离子的方法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检验Na+:将干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火焰呈浅紫色 B. 检验NH4+:滴入NaOH溶液后,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发现变蓝 C. 检验SO42-: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D. 检验Cl-:确定溶液中无SO42-后,加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答案】B ‎【解析】‎ ‎【分析】‎ A.N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B.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为氨气,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21 -‎ C.应该先加稀盐酸排除干扰;‎ D.应该先加稀硝酸排除干扰,如果有CO32-也能生成的沉淀。‎ ‎【详解】A.将干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N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A错误;‎ B.滴入NaOH溶液后,加热,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生成氨气,可证明含有NH4+,B正确;‎ C.应该先加稀盐酸排除干扰,否则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生成的沉淀也可能为AgCl,C错误;‎ D.应该先加稀硝酸排除干扰,若不加稀硝酸,如果有CO32-也能生成白色沉淀,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与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注意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注意实验方案的严密性。‎ ‎13.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所示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B. 若图甲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说明Fe3+一定比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好 C. 用图乙所示装置测定反应速率,可测定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 D. 为检查图乙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速率可以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判断,A选项正确;‎ B.若图甲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①>②,则能够说明FeCl3比CuSO4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但不一定是Fe3+和Cu2+,可能是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B选项错误;‎ - 21 -‎ C.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产生气体的快慢表示,需要测定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C选项正确;‎ D.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若气密性不好,气体就能够进入,活塞不能回到原位,D选项正确;‎ 答案选B。‎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FeCl3比CuSO4溶液中各含有2种不同的离子,解题时要克服定式思维。‎ ‎14.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 ‎①品红溶液②KMnO4酸性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⑤淀粉碘溶液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⑤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②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其还原性;‎ ‎③溴水褪色,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其还原性;‎ ‎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二氧化硫与碱反应,体现其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⑤含I2的淀粉溶液褪色,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其还原性;‎ 综上所述,②③⑤的实质相同,C选项正确;‎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注意使溶液褪色不一定为漂白性。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能与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还原性;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 ‎15.密封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X2+Y22Z,已知起始时X2、Y2、Z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到某一时刻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 )‎ A. c(X2)=0.2mol/L B. c(Y2)=0.35mol/L C. c(Y2)=0.2mol/L D. c(Z)=0.4mol/L ‎【答案】B ‎【解析】‎ ‎【详解】A.若c(X)=0.2mol∙L-1,则∆c(X)=0.1mol∙L-1,反应消耗∆c(Z)=0.2mol∙L-1,Z完全转化为反应物,不符合可逆反应的特征,A选项错误;‎ - 21 -‎ B.若c(Y2)=0.35mol∙L-1,则∆c(Y2)=0.05mol∙L-1,反应消耗∆c(Z)=0.1mol∙L-1,还存在Z物质,符合可逆反应的特征,B选项正确;‎ C.若c(Y2)=0.2mol∙L-1,则∆c(Y2)=0.1mol∙L-1,反应消耗∆c(Z)=0.2mol∙L-1,Z完全转化为反应物,不符合可逆反应的特征,C选项错误;‎ D.c(Z)=0.4mol∙L-1,则∆c(Z)=0.2mol∙L-1,反应消耗∆c(X)=0.1mol∙L-1,X完全转化为生成物,不符合可逆反应的特征,D选项错误;‎ 答案选B。‎ ‎1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 ‎ 实验操作、现象 结论 A 火柴梗上滴少量的浓硫酸;火柴梗变黑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B 含锈的铁浸泡在NH4Cl溶液里;铁锈逐渐溶解 NH4Cl溶液显酸性 C Ba(NO3)2溶液通入SO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 BaSO3难溶 D 某无色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有白色沉淀 一定含有AlO2-‎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火柴梗变黑,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故A错误;‎ B、NH4Cl属于强酸弱碱盐,NH4++H2ONH3·H2O+H+,说明溶液显酸性,Fe2O3+6H+=2Fe3++3H2O,故B正确;‎ C、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把SO32-氧化成SO42-,沉淀是BaSO4,故C错误;‎ D、此溶液可能是Na2SiO3,故D错误。‎ - 21 -‎ 答案选B。‎ ‎17.浓硫酸分别与三种钠盐反应,现象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②中试管口白雾是HCl遇水蒸气所致,说明酸性:H2SO4>HCl B. ①和③相比可说明氧化性:Br2>SO2‎ C. 对比①和②可以说明还原性:Br->Cl-‎ D. ③中浓H2SO4被还原成S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利用浓硫酸高沸点,HCl易挥发,反应②利用高沸点酸制取低沸点酸,不能得出酸性强弱,A选项错误;‎ B、反应①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产生Br2(g),Br-被氧化;反应③产生的气体为SO2,反应③发生Na2SO3+H2SO4=Na2SO4+SO2↑+H2O,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说明Br2的氧化性强于SO2,B选项错误;‎ C、反应①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产生Br2(g),Br-被氧化,反应②管口出现白雾,白雾是HCl的小液滴,Cl-没有被氧化,说明Br-的还原性强于Cl-,C选项正确;‎ D、反应③的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选项错误;‎ 答案选C。‎ ‎18.世界某著名学术刊物介绍了一种新型中温全瓷铁空气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 - 21 -‎ 下列有关该电池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极发生氧化反应 B.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Ox+2xe-=Fe+xO2-‎ C. 若有22.4 L(标准状况)空气参与反应,则电路中有4 mol电子转移 D. 铁表面发生的反应为xH2O(g)+Fe=FeOx+xH2‎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新型中温全瓷铁空气电池的装置图可知,a极空气中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铁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在b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 a极空气中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项错误;‎ B. O2在正极发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B项错误;‎ C. 若有22.4 L(标准状况)空气参与反应,则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电路中转移的电子为0.8mol,C项错误;‎ D. 由新型中温全瓷铁空气电池的装置图可知,铁表面H2O(g)参与反应生成H2,发生的反应为xH2O(g)+Fe=FeOx+xH2,D项正确;‎ 答案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19.现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质子数依次增多。‎ ‎①A的核电荷数大于2,可形成氢化物H2A,该氢化物在常温下是液体;‎ ‎②A和B两元素可形成B2A3化合物,该化合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③C+离子比B3+离子多8个电子;‎ ‎④C与D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CD;‎ ‎⑤CD的溶液中通入氯气后加淀粉溶液显蓝色;‎ ‎⑥E、C同主族,且E比C多两个电子层,E单质可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气.‎ 试回答:‎ ‎(1)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B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化合物NH4D(含D-的铵盐)的电子式___。‎ - 21 -‎ ‎(2)C的某种简单阳离子,其原子核中含22个中子,其化学符号为___;元素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为___。‎ ‎(3)B、C、E三种元素的金属性按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应为: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写出单质B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5)写出E与冷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答案】 (1). 第二周期第ⅥA族 (2). (3). (4). K+ (5). HIO4 (6). Cs>K>Al (7). 2Al+2OH-+2H2O=2AlO2-+3H2↑ (8). 2Cs+2H2O=2Cs++2OH-+H2↑‎ ‎【解析】‎ ‎【分析】‎ 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质子数依次增多,①A的核电荷数大于2可形成氢化物H2A该氢化物在常温下是液体则A为氧元素;②A和B两元素可形成B2A3化合物该化合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则B为铝元素;③B为铝元素,C+离子比B3+离子多8个电子则C为钾元素;④C与D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CD;⑤CD的溶液中通入氯气后加淀粉溶液显蓝色,则D为碘元素;⑥C为钾元素在周期表中E处于C的下两个周期E单质可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时E的单质与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E为+1价金属与钾元素同主族,则E为Cs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为O元素,是第8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ⅥA族,B为Al元素,核电荷数为13,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D为I元素,化合物NH4I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ⅥA族;;;‎ ‎(2)C为K元素,质子数为19,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知,K的某种简单阳离子,其原子核中含22个中子,其化学符号为K+,故答案为:K+;‎ - 21 -‎ ‎(3)同一周期元素金属性从左至右依次减弱,则金属性:Na>Al,同一主族元素金属性至上而下金属性依次增强,则金属性:Cs>K>Na,因此金属性:Cs>K>Al,故答案为:Cs>K>Al;‎ ‎(4)B为Al元素,Al单质具有两性,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5)Cs还原性很强,可将冷水中的氢还原为氢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s+2H2O=2Cs++2OH-+H2↑,故答案为:2Cs+2H2O=2Cs++2OH-+H2↑。‎ ‎20.(1)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N、1mol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946kJ、391kJ。则由N2和H2反应生成1molNH3需要放出___kJ的热量。‎ ‎(2)把0.2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4X(g)+5Y(g)=nZ(g)+6W(g);2min末生成0.3molW。若测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计算:‎ ‎①前2min内用Y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 ‎②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___。‎ ‎(3)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A、B、C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 A.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相同时间内消耗2nmol的A的同时生成4nmol的C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答案】 (1). 46 (2). 0.0625mol/(L⋅min) (3). 4 (4). A(g)+3B(g)2C(g) (5). AD ‎【解析】‎ - 21 -‎ ‎【详解】(1)拆1molH—H键、1molN≡N、1mol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946kJ、391kJ,在反应N2+3H22NH3中,断裂3mol H—H键,1molN≡N键共吸收的能量为:3×436kJ+946kJ=2254kJ;生成2mol NH3,共形成6molN-H键,放出的能量为:6×391kJ=2346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46kJ-2254kJ=92kJ,所以生成1mol NH3放出热量为46kJ,故答案为:46;‎ ‎(2)由题干信息列三段式有:‎ ‎①前2min内用Y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故答案为:0.0625mol/(L·min);‎ ‎②若测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1•min-1,,则n=4,故答案为:4;‎ ‎(3)①2分钟内,A减少了2.0-1.8=0.2mol,B减少了2.0-1.4=0.6mol,C增加了0.4mol,则A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三者物质的量的改变量的比等于系数比,方程式为A(g)+3B(g)2C(g),故答案为:A(g)+3B(g)2C(g);‎ ‎②A. 反应前后物质的量不同,所以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说明反应到平衡,故正确;‎ B.消耗A和同时生成C都为正反应速率,故不能说明反应到平衡,故错误;‎ C.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到平衡,故错误;‎ D.反应前后物质的量不同,故压强不变可以说明反应到平衡,故正确;‎ 综上,AD正确,故答案为:AD。‎ ‎21.(1)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回答以下问题:‎ - 21 -‎ ‎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 A.a电极是负极 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 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②若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则电极反应式为:a极__,b极___。‎ ‎(2)以硼氢化合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的燃料电池,负极材料采用Pt/C,正极材料采用MnO2,可用作空军通信卫星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池放电时Na+移动方向是:__(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 ‎②电极b采用MnO2,MnO2的作用是__。‎ ‎③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__。‎ ‎④每消耗3molH2O2,转移的电子数为__。‎ ‎【答案】 (1). B (2). 2H2-4e-+4OH-=4H2O (3). O2+4e-+2H2O=4OH- (4). 从左向右 (5). 催化作用或导电 (6). BH4-+8OH--8e-=BO2-+6H2O (7). 6NA ‎【解析】‎ ‎【分析】‎ ‎(1)①在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氢气的电极是负极,即a为负价,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即b为正极;‎ ‎②当电解质溶液是KOH时,负极上氢气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 ‎(2)根据装置图可知,H2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b电极为正极,a电极为负极,负极上BH4-得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BO2-,结合原电池原理分析解答。‎ ‎【详解】(1)①A. 在氢氧燃料电池中,H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因此通入氢气的a极为电源的负极,A选项正确;‎ - 21 -‎ B.在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O2的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正极上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要结合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来确定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B选项错误;‎ C.氢氧燃料电池的产物是水,环保无污染,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C选项正确;‎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②当电解质是碱溶液时,燃料氢气失电子生成的H+在碱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它和OH-反应生成H2O,所以负极(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4e-+4OH-=4H2O,正极(b极)上O2得电子和水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答案为:2H2-4e-+4OH-=4H2O;O2+4e-+2H2O=4OH-;‎ ‎(2)①在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正极得到电子,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b电极是双氧水放电,因此b电极是正极,a电极是负极,则Na+从a极区移向b极区,即从左向右,故答案为:从左向右;‎ ‎②MnO2除了作电极材料外,还可以对H2O2的还原反应有催化作用,故答案为:催化作用或导电;‎ ‎③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BO2-,电极反应式为BH4-+8OH--8e-=BO2-+6H2O,故答案为:BH4-+8OH--8e-=BO2-+6H2O;‎ ‎④正极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OH-,每消耗3molH2O2,转移的电子为6mol,数目为6NA,故答案为:6NA。‎ ‎【点睛】本题考查了燃料电池的特点及反应式的书写的知识,在氢氧燃料电池中,燃料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要注意的是:虽然燃料相同,但电解质溶液不同时,电极反应式不同,如氢氧燃料电池,在酸性介质和碱性介质中的电极反应式就不同,总反应方程式相同,书写电极反应要结合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判断。‎ ‎22.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x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 21 -‎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 ‎①Y管中_______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管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态水凝集 打开K2‎ ‎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或B) (2). 2NH4Cl+Ca(OH)22NH3↑+ CaCl2+2H2O(或B NH3·H2ONH3↑+H2O) (3). d→c→f→e→i (4). 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 (5). 8NH3+6NO27N2 +12H2O (6). 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 (7).‎ - 21 -‎ ‎ 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 ‎【解析】‎ ‎【详解】(1)①实验室可以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反应物状态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所以选择A为发生装置,反应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也可以选择装置B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制备氨气,反应方程式为NH3·H2ONH3↑+H2O,故答案为A (或B);Ca(OH)2+2NH4ClCaCl2+2NH3↑+2H2O(或B NH3·H2ONH3↑+H2O);‎ ‎②实验室制备的氨气中含有水蒸气,氨气为碱性气体,应选择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干燥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所以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可以用水吸收,注意防止倒吸的发生,所以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故答案为d→c→f→e→i;‎ ‎(2)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则氨气与二氧化氮发生归中反应 生成无色氮气,所以看到现象为: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根据反应8NH3+6NO27N2+12H2O以及装置恢复至室温后气态水凝聚可判断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装置内压强降低,所以打开K2在大气压的作用下Z中NaOH溶液发生倒吸,故答案为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8NH3+6NO27N2 +12H2O;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 - 21 -‎ - 21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