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作业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
[A级 全员必做题]
1.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SO2氧化为SO3,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2SO2(g)+O2(g)2SO3(g)
B.500 ℃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ΔH<0
C.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加深H2(g)+I2(g)2HI(g)
D.实验室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l2+H2OH++Cl-+HClO
解析 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但不会引起平衡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项错误;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500 ℃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是从反应速率不能太低和催化剂的活性两方面考虑,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项错误;在H2(g)+I2(g)2HI(g)平衡中,增大压强,浓度增加,颜色加深,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项错误;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大,化学平衡逆向进行,减小氯气溶解度,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项正确。
答案 D
2.在1 L定容的密闭容器中,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c(N2)∶c(H2)∶c(NH3)=1∶3∶2
B.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生成
C.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2v正(N2)=3v逆(NH3)
解析 A项,c(N2)∶c(H2)∶c(NH3)=1∶3∶2不能说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因而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错误;B项,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生成,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正确;C项,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不能说明达到反应平衡,错误;D项,2v正(N2)=v逆(NH3
)时,正、逆反应速率才相等,才达到平衡,错误。
答案 B
3.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同时升高温度,平衡一定向右移动的是( )
A.2AB(g)A2(g)+B2(g) ΔH>0
B.A2(g)+3B2(g)2AB3(g) ΔH<0
C.A(s)+B(g)C(g)+D(g) ΔH>0
D.2A(g)+B(g)3C(g)+D(s) ΔH<0
解析 A项,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故正确;B项,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最后结果不确定;C项,增大压强平衡向左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结果也不确定;D项,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故不正确。
答案 A
4.下列措施会使平衡向左移动的是( )
A.恒温时,增大平衡体系N2+3H22NH3的压强
B.恒压下,降低平衡体系H2(g)+I2(g)2HI(g) ΔH<0的温度
C.向FeCl3+3KSCNFe(SCN)3+3KCl中加入少量固体KCl
D.恒温恒压下向平衡体系N2+3H22NH3中充入氦气
解析 由勒夏特列原理知A项、B项中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项从离子反应角度看,KCl与平衡状态无关;恒压下充入稀有气体相当于对体系减压,平衡向左移动,D正确。
答案 D
5.一定量混合气体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 mol·L-1。在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A的浓度为0.3 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x+y
z,C的体积分数降低,B的转化率降低。
答案 C
6.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3 mol X和3 mol Y发生反应:3X(g)+Y(g)2Z(g) ΔH>0,经60 s达到平衡,生成0.4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 s内平均反应速率v(X)=0.05 mol/(L·s)
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其他条件不变,若初始投入2 mol X和2 mol Y,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D.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变为4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解析 60 s内在2 L的容器中消耗0.6 mol X,故v(X)=0.005 mol/(L·s),A错误;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增大,B错误;其他条件不变,若初始投入2 mol X和2 mol Y,相当于减压,平衡逆向移动,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C正确;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变为4 L,平衡逆向移动,Z的平衡浓度小于原来的一半,D错误。
答案 C
7.容器中各充入2 mol NO2气体,发生反应:2NO2(g)N2O4(g) ΔH=-56.9 kJ·mol-1,达到平衡后,Ⅰ、Ⅱ两个容器中NO2的转化率分别为α1和α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转化率大小:α1<α2
B.Ⅱ中混合气体颜色较浅
C.Ⅰ中混合气体密度较大
D.Ⅱ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解析 开始时只充入NO2气体,NO2显红棕色,N2O4呈无色,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在容器Ⅱ中,随着反应进行,容器内温度升高,相当于容器Ⅰ达到平衡之后加热,平衡向左移动,故容器Ⅰ中NO2的转化率较大,A项错误;容器Ⅱ中NO2的浓度较大,颜色较深,B项错误;两个容器的体积相同,气体总质量相等,故密度相等,C项错误;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越大,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相对于容器Ⅰ,容器Ⅱ中NO2体积分数较大,故Ⅱ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小,D项正确。
答案 D
8.工业上,利用CO和H2合成二甲醚:3CO(g)+3H2(g)CH3OCH3(g)+CO2(g),为了寻找合适的温度,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每次实验保持原料气组成(3 mol CO、3 mol H2)、容器体积(10 L)、反应时间等因素不变,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点对应的CO正反应速率相等
B.合成二甲醚的正反应ΔH>0
C.反应温度应控制在240 ℃~260 ℃
D.选择合适催化剂,可以提高CO的转化率
解析 A项,X、Y点CO的转化率均为70%,但温度不同,CO的正反应速率不相同,错误。B项,从开始到图像最高点之前属于未平衡,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升高温度,反应加快,CO的转化率增大;达到最高点及该点之后,属于平衡状态,升高温度,CO的转化率降低,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错误。C项,从图像看,在反应温度控制在240 ℃~260 ℃之间时,CO的转化率较大,正确。D项,催化剂不能使平衡移动,不能提高CO的转化率,错误。
答案 C
9.在一定温度下,将H2和N2两种气体按不同比例通入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H2(g)+N2(g)2NH3(g)。起始时H2和N2的物质的量之和相等,平衡后分别测出H2、N2的转化率。能正确表示H2、N2的转化率与起始时关系的图像是( )
解析 反应物按化学计量数之比投料时,达到平衡时转化率相等,增加一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该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 A
10.(1)在一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一定量的水,发生反应2N2(g)+6H2O(l)4NH3(g)+3O2(g),经过20 min达到平衡,此过程有9.6 mol电子转移,则v(O2)=________,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对于反应:2N2(g)+6H2O(l)4NH3(g)+3O2(g) ΔH>0,下列做法不能提高N2的转化率的是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增加H2O的量 C.移走部分NH3 D.使用催化剂 E.增大压强
(3)能够说明反应2N2(g)+6H2O(l)4NH3(g)+3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压强不再变化
B.N2的浓度不再变化
C.NH3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D.反应停止速率为0
E.消耗N2物质的量和生成O2物质的量为2∶3
解析 (1)根据方程式知2 mol N2完全反应转移12 mol e-,则转移9.6 mol电子时,反应的N2为1.6 mol,则v(N2)==0.04 mol/(L·min),根据速率比等于系数比,v(O2)=0.06 mol/(L·min),N2的转化率为×100%=80%。(2)要提高N2的转化率,则平衡应正向移动,水为液体,增加水的量对平衡无影响,平衡不移动;使用催化剂不能使平衡移动;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3)NH3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C错误;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不为0,D错误;消耗N2和生成O2是同一反应方向,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E错误。
答案 (1)0.06 mol/(L·min) 80% (2)BDE
(3)AB
11.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光催化、光电催化或电解水制氢来进行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O2(g)+3H2(g)CH3OH(g)+H2O(g)。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该反应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标号)。
(2)常压下,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时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
(3)在2 L恒容密闭容器a和b中分别投入2 mol CO2和6 mol H2,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反应,各容器中甲醇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若容器a、容器b中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则判断T1________T2
(填“>”“<”或“=”)。若容器b中改变条件时,反应情况会由曲线b变为曲线c,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
②计算容器b中0~10 min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mol·L-1·min-1。
解析 (1)a.随着时间的延长甲醇的浓度最终保持稳定,不会变小,故错误;b.t1时二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保持恒定,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正确;c.t1时甲醇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达到平衡,故正确;d.t1时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在减小,甲醇的物质的量在增加,故未达到平衡,错误,故选bc。(2)常压下,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的ΔH=2 914 kJ·mol-1-2 960 kJ·mol-1=-46 kJ·mol-1。(3)①若容器a、容器b中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a先达到平衡,对应的温度高,则判断T1>T2;若容器b中改变条件时,反应情况会由曲线b变为曲线c,反应速率变快,平衡不移动,则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②CO2(g)+3H2(g)CH3OH(g)+H2O(g),平衡时容器b中甲醇的物质的量为1.5 mol,氢气的变化量为4.5 mol,0~10 min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0.225 mol·L-1·min-1。
答案 (1)bc (2)-46 kJ·mol-1 (3)①> 加入催化剂 ②0.225
[B级 拔高选做题]
12.一定条件下合成乙烯:6H2(g)+2CO2(g)CH2===CH2(g)+4H2O(g)。已知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B.若投料比n(H2)∶n(CO2)=4∶1,则图中M点乙烯的体积分数为5.88%
C.250 ℃,催化剂对CO2平衡转化率的影响最大
D.当温度高于250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导致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由图可得,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有可能小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故A项错误;设开始投料n(H2)为4 mol,则n(CO2)为1 mol,如图当在M点平衡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50%,列三段式得:
所以乙烯的体积分数为0.25÷(2.5+0.5+0.25+1)×100%≈5.88%,故B项正确;催化剂不影响平衡转化率,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故C项错误;根据图像,当温度高于250 ℃,升高温度,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降低,则说明平衡逆向移动,但催化剂与化学平衡没有关系,并不是平衡逆向移动导致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故D项错误。
答案 B
13.T ℃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ΔH<0。反应达到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与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达平衡时,升高体系温度,CO转化率升高
B.反应达平衡时,再充入一定量Ar,平衡右移,平衡常数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2.5时达到平衡状态:CH3OH的体积分数可能是图中的F点
解析 气体投料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平衡时生成物的体积分数最大,当=2.5时,达到平衡状态,CH3OH的体积分数比C点时对应的CH3OH的体积分数小,可能是图中的F点,D项正确。该反应的ΔH
<0,反应达平衡时,升高体系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A项错误;该反应在T ℃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平衡时,再充入一定量Ar,平衡不移动,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B项错误;因该反应前后均是气体,故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又容器容积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C项错误。
答案 D
14.T ℃下,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O和CO,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NO和CO浓度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5
c(NO)×10-4 mol/L
10.0
4.50
c1
1.50
1.00
1.00
c(CO)×10-3 mol/L
3.60
3.05
c2
2.75
2.70
2.70
(1)则c2合理的数值为________(填字母标号)。
A.4.20 B.4.00 C.2.95 D.2.80
(2)将不同物质的量的H2O(g)和CO(g)分别通入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O(g)+C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 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
CO
CO
H2
Ⅰ
650
2
4
2.4
1.6
5
Ⅱ
900
1
2
1.6
0.4
3
Ⅲ
900
a
b
c
d
t
若a=2,b=1,则c=________________,达平衡时实验组Ⅱ中H2O(g)和实验组Ⅲ中CO的转化率的关系为αⅡ(H2O)________αⅢ(CO)(填“<”、“>”或“=”)。
(3)二甲醚是清洁能源,用CO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g)+4H2(g)CH3OCH3(g)+H2O(g),已知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中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投料比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a、b、c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为________。
②根据图像可以判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于CO为反应物,逐渐被消耗,故c2应介于2.75~3.05之间,又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即3.05-c2>c2-2.75,故应选D。
(2)由H2O(g)+CO(g)CO2(g)+H2(g)可知Ⅱ中平衡时n(H2O)=0.6 mol,Ⅱ可看作向容器中加入1 mol CO、1 mol H2O建立平衡后又加1 mol CO重新建立的平衡,Ⅲ可看作向容器中加入1 mol CO、1 mol H2O建立平衡后又加1 mol H2O重新建立的平衡,故对平衡右移的促进作用完全相同。故c=0.6,αⅡ(H2O)=αⅢ(CO)。
(3)①α(CO)越大,越大,故a>b>c,②由图像知温度越高,α(CO)越小,平衡左移,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 (1)D (2)0.6 = (3)①a>b>c ②投料比相同,温度越高,α(CO)越小,平衡左移,该反应为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