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作业

考案[7]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45分钟,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河南洛阳期中)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4D(s),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9 mol·L-1,则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①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D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 ④用A、B、C来表示反应速率,其速率之比为213‎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D.③④‎ ‎[解析] ①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9 mol·L-1,则有v(C)==0.45 mol·L-1·s-1,根据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v(A)=v(C)=×0.45 mol·L-1·s-1=0.3 mol·L-1·s-1,正确;②D为固体,不能用其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错误;③2 s时,消耗A的物质的量为0.3 mol·L-1·s-1×2 s×2 L=1.2 mol,故物质A的转化率为×100%=30%,正确;④用A、B、C来表示反应速率,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即A、B、C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13,正确。‎ ‎2.(2019·浙江检测)对水样中溶质M的分解速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相同温度下,M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随时间(min)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         时间 M的物质的量浓度 ‎ 水样         ‎ ‎0‎ ‎5‎ ‎10‎ ‎15‎ ‎20‎ ‎25‎ Ⅰ(pH=2)‎ ‎0.40‎ ‎0.28‎ ‎0.19‎ ‎0.13‎ ‎0.10‎ ‎0.09‎ Ⅱ(pH=4)‎ ‎0.40‎ ‎0.31‎ ‎0.24‎ ‎0.20‎ ‎0.18‎ ‎0.16‎ Ⅲ(pH=4)‎ ‎0.20‎ ‎0.15‎ ‎0.12‎ ‎0.09‎ ‎0.07‎ ‎0.05‎ Ⅳ(pH=4,含Cu2+)‎ ‎0.20‎ ‎0.09‎ ‎0.05‎ ‎0.03‎ ‎0.01‎ ‎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在0~20 min内,Ⅰ中M的分解速率为0.015 mol·L-1·min-1‎ B.水样酸性越强,M的分解速率越快 C.在0~25 min内,Ⅲ中M的分解百分率比Ⅱ大 D.由于Cu2+存在,Ⅳ中M的分解速率比Ⅰ快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及其简单计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0~20 min内,水样Ⅰ中vM=(0.40-0.10) mol·L-1÷20 min=0.015 mol·L-1·min-1,A项正确;比较水样Ⅰ和Ⅱ可知,水样酸性越强,M的分解速率越快,B项正确;在0~25 min内,水样Ⅲ中M的分解百分率为75%,而水样Ⅱ中M的分解百分率为60%,C项正确;虽然水样Ⅳ中有Cu2+存在,但是在相同时间内,Ⅰ中M的分解速率仍比Ⅳ快,D项错误。‎ ‎3.(2019·河南洛阳第一次统考)T℃时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T2>T1)时,Y的体积分数(或Y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4X(g)+Y(g)2Z(g)‎ B.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v(X)=0.3 mol·L-1·min-1‎ C.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及平衡常数,考查的化学核心素养是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要求考生能多角度、动态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由题图1可知,0~3 min内,X减少0.6 mol、Y减少0.2 mol,Z增加0.4 mol,根据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知X、Y、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0.60.20.4=312,故化学方程式为:3X(g)+Y(g)2Z(g),A项错误;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v(X)==0.1 mol·(L·min)-1,B项错误;根据题图2,温度升高,Y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平衡3X(g)+Y(g)2Z(g)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C项正确;由题图1和题图3知,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不变,但达到平衡所用时间减少,说明改变的条件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只影响反应速率,且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所以改变的条件只能是使用催化剂,D项错误。‎ ‎4.(2019·湖南湘东五校第一次联考)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B(g)cC(g)+dD(g),达到平衡时测得B气体的浓度为0.6 mol·L-1,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一倍,重新达到平衡时,测得B气体的浓度为0.4 mol·L-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a+b>c+d B.平衡向右移动 C.重新达平衡时,A气体浓度增大 D.重新达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减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考查的化学核心素养是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要求考生能多角度、动态分析平衡移动,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一倍,若平衡不移动,则B的浓度为0.3 mol·L-1,而实际上B的浓度为0.4 mol·L-1,B的浓度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可知逆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故a+b>c+d,A项正确;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向左移动,B项错误;增大容器容积,尽管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体系中各物质浓度均减小,C项错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的体积分数增大,D项错误。‎ ‎5.(2019·山西八校第一次联考)T℃下,向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NO2和O2,发生反应:4NO2(g)+O2(g)2N2O5(g) ΔH<0,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时间/s ‎0‎ ‎5‎ ‎10‎ ‎15‎ n(NO2)/mol ‎8.00‎ n1‎ n2‎ ‎4.00‎ n(O2)/mol ‎2.00‎ ‎1.25‎ ‎1.00‎ n3‎ A.5 s内N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1·s-1‎ B.若10 s时,再向容器中充入2 mol N2O5(g),则新平衡下,NO2的体积分数将增大 C.若5 s时,改在绝热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则新平衡下的平衡常数比原平衡的小 D.T℃,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125,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均为50%‎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平衡移动原理、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考查的化学核心素养是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要求考生能多角度、动态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5 s内v(O2)==0.075 mol·L-1·s-1,v(NO2)=4v(O2)=0.075 mol·L-1·s-1×4=0.3 mol·L-1·s-1,A项正确;根据表中提供数据,可以计算出n2=4.00,n3=1.00,显然10 s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若10 s时,再向容器中充入2 mol N2O5(g),等效于将容器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体系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新平衡下,NO2的体积分数减小,B项错误;若5 s时,改在绝热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由于反应正向进行放热,反应体系温度升高,而升温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新平衡下平衡常数比原平衡的小,C项正确;NO2、O2的起始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二者的平衡转化率相等,由题表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均为50%,此时c(NO2)=2 mol·L-1,c(O2)=0.5 mol·L-1,c(N2O5)=1 mol·L-1,平衡常数K==0.125,D项正确。‎ ‎6.(2018·江苏)(双选)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1‎ 容器2‎ 容器3‎ 反应温度T/K ‎700‎ ‎700‎ ‎800‎ 反应物投入量 ‎2 mol SO2、‎ ‎1 mol O2‎ ‎4 mol SO3‎ ‎2 mol SO2、‎ ‎1 mol O2‎ 平衡v正(SO2)/‎ mol·L-1·s-1‎ v1‎ v2‎ v3‎ 平衡c(SO3)/mol·L-1‎ c1‎ c2‎ c3‎ 平衡体系总压强p/Pa p1‎ p2‎ p3‎ 物质的平衡转化率α α1(SO2)‎ α2(SO3)‎ α3(SO2)‎ 平衡常数K K1‎ K2‎ K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v1K3,p2>2p3‎ C.v1α3(SO2)‎ D.c2>2c3,α2(SO3)+α3(SO2)<1‎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及等效平衡的应用,较难。容器2中反应物投入量相当于容器1中反应物投入量的2倍,平衡时,容器2中SO2的反应速率大,容器2中反应达到的平衡相当于容器1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压,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平衡时SO3的浓度:c2>2c1,A项错误;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容器3中温度高,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则K1>K3,容器1和容器2中温度相同,投料量不同,平衡时p2<2p1,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则平衡时p1v1,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S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即α1(SO2)>α3(SO2),C项正确;平衡时c2>2c1,c1>c3,故c2>2c3,假设容器2中投入2 mol SO3且保持容器2和容器3的反应温度相同,则两容器中的反应达到的平衡完全等效,则有α2(SO3)+α3(SO2)=1,对于容器2而言,相当于对容器3加压并降低温度,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加压、降温均会使平衡正向移动,则α2(SO3)减小,所以α2(SO3)+α3(SO2)<1,D项正确。‎ ‎7.(2019·湖北黄冈调研)已知反应:CH2===CHCH3(g)+Cl2(g)CH2===CHCH2Cl(g)+HCl(g)。在一定压强下,按w=向密闭容器中充入氯气与丙烯。图甲表示平衡时,丙烯的体积分数(φ)与温度(T)、w的关系,图乙表示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图甲中,w2>1‎ B.图乙中,A线表示逆反应的平衡常数 C.温度为T1、w=2时,Cl2的平衡转化率为50%‎ D.若在恒容绝热装置中进行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装置内的气体压强将增大 ‎[解析] 本题结合图像考查化学平衡知识,考查的化学核心素养是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由上述分析可知:w2>w1=1,A项正确;图乙中曲线A、B分别表示逆反应的平衡常数、正反应的平衡常数,B项正确;由图乙可知,T1时平衡常数为1,设起始时CH2===CHCH3和Cl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和2a mol,达到平衡时转化的Cl2的物质的量为x mol,根据三段式法进行计算:‎ CH2===CHCH3(g)+Cl2(g)CH2===CHCH2Cl(g)+HCl(g)‎ 起始/mol  a   2a   0   0‎ 转化/mol   x   x   x   x 平衡/mol   a-x   2a-x   x   x 则=1,解得x= a,则Cl2的平衡转化率为a÷2a×100%≈33.3%,C项错误;该反应在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正反应放热,在恒容绝热装置中进行题述反应,体系内温度升高,根据pV=nRT知,达到平衡时装置内的气体压强将增大,D项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8.(12分)(2019·陕西西安一中期中)向容积为2 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 mol X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X(g)Y(g)+3Z(g)。‎ ‎(1)经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则用Y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0.03___mol·L-1·min-1。‎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丙、丁四个同样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同一段时间内测得容器内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X)=3.5 mol·L-1·min-1;乙:v(Y)=2 mol·L-1·min-1;丙:v(Z)=4.5 mol·L-1·min-1;丁:v(X)=0.075 mol·L-1·s-1。若其他条件相同,温度不同,则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丁>乙>甲>丙___(填序号)。‎ ‎(3)若向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充入氦气,则平衡__不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若从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移走部分Y气体,则平衡__向右___(填“向左”“向右”或“不”)‎ 移动。‎ ‎(4)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达到(1)所述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 mol X气体,则平衡后X的转化率与(1)的平衡中X的转化率相比较,__D___(填序号)。‎ A.无法确定  B.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C.前者一定等于后者  D.前者一定小于后者 ‎(5)若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b mol、c mol,达到平衡时仍与(1)的平衡等效,则a、b、c应该满足的关系为__c=3b,a≥0___。‎ ‎[解析] (1)经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设生成的Y为x mol,根据恒温恒容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有=1.2,解得x=0.3,故用Y表示的速率v(Y)==0.03 mol·L-1·min-1。‎ ‎(2)相同条件下进行题述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将四个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均转化为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单位为mol·L-1·min-1,则甲、乙、丙、丁分别为3.5、4、3、4.5,则反应速率:丁>乙>甲>丙,从而推知温度:丁>乙>甲>丙。‎ ‎(3)向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充入氦气,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从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移走部分Y气体,则c(Y)减小,平衡向右移动。‎ ‎(4)在相同条件下向达到(1)所述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 mol X气体,由于反应物只有一种,相当于保持(1)的n(X)不变,缩小容器的容积,增大体系的压强,平衡逆向移动,X的转化率降低,故平衡后X的转化率比(1)平衡中X的转化率小。‎ ‎(5)若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起始时加入的X、Y、Z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b mol、c mol,达到平衡时仍与(1)的平衡等效,则将b mol Y和c mol Z能完全转化为X,二者无剩余,故应满足条件:c=3b,a≥0。‎ ‎9.(16分)(2019·河北保定、唐山模拟)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700‎ ‎800‎ ‎90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0.5‎ ‎0.6‎ ‎1.0‎ ‎1.6‎ ‎2.0‎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ΔH=__>___0(填“<”“>”或“=”)。‎ ‎(2)900 ℃时,向一个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的A和0.80 mol的B,若反应初始到2 s内A浓度变化0.05 mol·L-1,则A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0.025_mol·L-1·s-1___。该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80%___,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不变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为__c___(填字母代号)。‎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 ℃时,若向另一相同容器中充入0.30 mol A、0.40 mol B、0.40 mol C和0.50 mol D,此时v(正)__大于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析] (1)A(g)+B(g)C(g)+D(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由表中数据可知,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 ‎(2)A的平均反应速率v(A)= ‎=0.025 mol·L-1·s-1‎ 设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则:‎ A(g)+  B(g)  C(g)+  D(g)‎ 起始浓度/(mol·L-1):  0.1   0.4   0   0‎ 变化浓度/(mol·L-1):  x   x   x   x 平衡浓度/(mol·L-1):  0.1-x  0.4-x   x   x 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则=1.0,解得x=0.08 mol·L-1,故A的转化率为×100%=80%;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A的转化率不变。‎ ‎(3)a.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压强始终不变。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a错误;‎ 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容积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b错误。‎ c.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故c(A)不随时间改变可以说明反应到达平衡,c正确;‎ d.不管反应是否到达平衡,反应始终按物质的量比11生成C、D,故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不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d错误。答案为c。‎ ‎(4)保持温度不变,此时Qc==1.67v(逆)。‎ ‎10.(12分)(2019·山东名校联考)已知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 ΔH<0。某温度下,若将1 mol N2和2.8 mol H2分别投入到初始体积为2 L的恒温恒容、‎ 恒温恒压和恒容绝热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测得反应过程中三个容器(用a、b、c表示)内N2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代表反应在恒容绝热容器中进行的曲线是__c___(用a、b、c表示)。‎ ‎(2)曲线a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800___。‎ ‎(3)b容器中M点,v(正)__小于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析] (1)由于反应的ΔH<0,故恒容绝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温度高,反应快,到达平衡的时间短,但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小,α(N2)小,故选曲线c。‎ ‎(2)达到平衡时恒温恒容比恒温恒压容器中的压强小,N2的转化率小,故a对应恒温恒压,b对应恒温恒容;由于二者对应的温度相同,故化学平衡常数相同。‎ ‎         N2(g)+   3H2(g)   2NH3(g)‎ c始/(mol·L-1)  0.5   1.4   0‎ Δc/(mol·L-1)  0.5×80%  3×0.5×80%  2×0.5×80%‎ c平/(mol·L-1)   0.1   0.2   0.8‎ Kb==800=Ka。‎ ‎(3)b容器中M点对应的N2的转化率比平衡时大,反应逆向进行,故M点v(正)___K丙(填“>”“<”或“=”)。‎ ‎②达到平衡时N2的浓度c(N2)甲__>___c(N2)乙,c(N2)乙__<___c(N2)丙(填“>”“<”或“=”)。‎ ‎③对甲、乙、丙三容器中平衡体系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CD___。‎ A.乙容器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说明此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在甲中充入稀有气体He,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向甲容器中充入氨气的瞬间,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丙容器中温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解析] v(NH3)=2v(N2)=2×=0.008 mol·L-1·min-1。与实验①相比,实验②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没有移动,可知实验②改变的条件为使用催化剂。与实验①相比,实验③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时N2浓度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了,故实验③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 ‎(2)①合成氨为放热反应,升温时平衡逆向移动,且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其对应的平衡常数越小,故K甲=K乙>K丙。②甲容器中的反应相当于在乙容器中反应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增大压强的瞬间所造成的结果是反应物及生成物的浓度均增大,而该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虽然右移,但根据勒夏特到原理可知,平衡时c(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甲>c(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乙,故c(N2)甲>c(N2)乙。丙为绝热容器,平衡时丙容器中温度高于乙容器中温度,则丙容器中反应的限度小于乙容器中反应的限度,故c(N2)乙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