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六校联考 高二数学 第Ⅰ卷(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 名世博会志愿者全部分配给 个不同的地方服务,不同的分配方案有(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每名志愿者有 种选择,利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得出分配方案的种数. 【详解】由题意可知,每名志愿者有 种选择,将 名世博会志愿者全部分配给 个不同的地 方服务,不同的分配方案种数为 种.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2.已知变量 与 正相关,且由观测数据算得样本平均数 , ,则由该观测的数据 算得的线性回归方程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 与 正相关,排除选项 C、D,又因为线性回归方程恒过样本点的中心 ,故排除选项 B;故选 A. 考点:线性回归直线. 3.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是 5 4 8 15 512 1024 4 4 5 4 54 1024= x y 3x = 3.5y =  0.4 2.3y x= +  2 2.4y x= −  2 9.5y x= − +  0.3 4.4y x= − + 51 22 x y −   2 3x y A. -20 B. -5 C. 5 D. 20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解所求项的系数即可 【详解】由二项式定理可知: ; 要求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 所以令 ,则 ; 所以 展开式中 的系数是是-20; 故答案选 A 【点睛】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的通项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4.某班举行了一次“心有灵犀”的活动,教师把一张写有成语的纸条出示给 A 组的某个同学,这 个同学再用身体语言把成语的意思传递给本组其他同学.若小组内同学甲猜对成语的概率是 0.4,同学乙猜对成语的概率是 0.5,且规定猜对得 1 分,猜不对得 0 分,则这两个同学各猜 1 次,得分之和 X(单位:分)的数学期望为 (  ). A. 0.9 B. 0.8 C. 1.2 D. 1.1 【答案】A 【解析】 依题意得,得分之和 X 的可能取值分别是 0、1、2,且 P(X=0)=(1-0.4)(1-0.5)=0.3,P(X= 1)=0.4×(1-0.5)+(1-0.4)×0.5=0.5,P(X=2)=0.4×0.5=0.2,∴得分之和 X 的分布列为 X 0 1 2 P 0.3 0.5 0.2 ∴E(X)=0×0.3+1×0.5+2×0.2=0.9. 的 5 1 5 1( ) ( 2 )2 r r r rT C x y− + = − 51 22 x y −   2 3x y 3r = 3 2 3 2 3 2 3 4 5 1 1( ) ( 2 ) =10 ( 8) 202 4T C x y x y x y= − × × − = − 51 22 x y −   2 3x y 5.在 的展开式中,有理项共有( ) A. 项 B. 项 C. 项 D. 项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二项式定理求出展开式的通项 ,令 的指数为整数,求出满足 的自然数 的个数,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展开式的通项为 ,其中 且 , 当 、 、 、 时,为有理项,因此理数项数为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考查系数为有理数的项数的求解,一般列举出符合条 件的自然数 的值即可,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6. 记者要为 5 名志愿者和他们帮助的 2 位老人拍照,要求排成一排,2 位老人相邻但不排在 两端,不同的排法共有(  ) A. 1440 种 B. 960 种 C. 720 种 D. 480 种 【答案】B 【解析】 5 名志愿者先排成一排,有 种方法,2 位老人作一组插入其中,且两位老人有左右顺序,共 有 =960 种不同的排法,选 B. 7.用数字 0,1,2,3,4,5 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其中比 40000 大的偶数共有 A. 144 个 B. 120 个 C. 96 个 D. 72 个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符合条件的五位数首位数字必须是 4、5 其中 1 个,末位数字为 0、2、 4 中其中 1 个;进而对首位数字分 2 种情况讨论,①首位数字为 5 时,②首位数字为 4 时, 20 3 12 x x  −   6 5 4 3 1rT + 2 0 20r≤ ≤ r ( ) ( ) 20 40 5203 3 6 1 20 20 12 1 2 r r rr rr r rT C x C x x − −− +  = ⋅ ⋅ − = ⋅ − ⋅ ⋅   0 20r≤ ≤ r N ∗∈ 2r = 8 14 20 4 r 5 5A 5 52 4 A⋅ ⋅ 每种情况下分析首位、末位数字的情况,再安排剩余的三个位置,由分步计数原理可得其情 况数目,进而由分类加法原理,计算可得答案. 解:根据题意,符合条件的五位数首位数字必须是 4、5 其中 1 个,末位数字为 0、2、4 中其 中 1 个; 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首位数字为 5 时,末位数字有 3 种情况,在剩余的 4 个数中任取 3 个,放在剩余的 3 个位 置上,有 A43=24 种情况,此时有 3×24=72 个, ②首位数字为 4 时,末位数字有 2 种情况,在剩余的 4 个数中任取 3 个,放在剩余的 3 个位 置上,有 A43=24 种情况,此时有 2×24=48 个, 共有 72+48=120 个. 故选 B 考点:排列、组合及简单计数问题. 8.在某地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中,有编号为 , , , , 的 名火炬手.若从中任选 人,则选出的火炬手的编号能组成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析:利用组合数列总事件数,根据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确定所求事件数,最后根据 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结果. 详解:共有 种事件数, 选出火炬手编号为 , 由 、 、 、 、 、 ,可得 种, 由 、 、 、 、 、 ,可得 种, 由 、 、 、 、 、 ,可得 种, . 选 . 点睛: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数的探求方法 1 2 3  18 18 3 3 1 51 1 68 1 306 1 408 3 18C 17 16 3= × × 1 3( 1)na a n= + − 1 4 7 10 13 16 4 2 5 8 11 14 17 4 3 6 9 12 15 18 4 4 3 1 17 16 3 68p ×= =× × B (1)列举法. (2)树状图法:适合于较为复杂的问题中的基本事件的探求.对于基本事件有“有序”与“无序”区 别的题目,常采用树状图法. (3)列表法:适用于多元素基本事件的求解问题,通过列表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抽象的题目 具体化. (4)排列组合法:适用于限制条件较多且元素数目较多的题目. 第Ⅱ卷(共 110 分) 二、填空题(每题 5 分,满分 3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9.已知随机变量 服从二项分布 ,若 , ,则 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二项分布的期望和方差公式得出关于 和 的方程组,即可解出 的值. 【详解】由二项分布的期望和方差公式得 ,解得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二项分布的期望和方差求参数,考查公式的应用,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属于基础题. 10.已知随机变量 X 服从正态分布 N(0,σ2)且 P(-2≤X≤0)=0.4,则 P(X>2)= ____________. 【答案】0.1 【解析】 随 机 变 量 服 从 正 态 分 布 , 且 ,故答案为 . 11.已知关于 x 的二项式 的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 32,常数项为 80,则 a 的 值为 X ( ),B n p ( ) 20E X = ( ) 15D X = p = 1 4 n p p ( ) ( ) ( ) 20 1 15 E X np D X np p  = = = − = 80 1 4 n p = = 1 4  ξ ( )20,N σ ( ) ( )2 0 0.4, 0 2 0.4,P X P X− ≤ ≤ = ∴ ≤ ≤ = ( )2 0.5 0.4 0.1P X∴ > = − = 0.1 3 nax x  +   【答案】 【解析】 由已知, ,所以,展开式的通项为 , 令 ,得 ,由 得 . 考点:二项式定理及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12.若 ,则 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二项式定理知 、 、 为正数, 、 、 为负数,然后令 可得出所求代数式 的值. 【详解】展开式通项为 , 当 为偶数时, ,即 、 、 为正数;当 为奇数时, ,即 、 、 为 负数.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赋值法求各项系数绝对值的和差计算,解题时要结合二项展开式通项 确定各系数的正负,便于去绝对值,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13.抛掷甲、乙两颗骰子,若事件 A:“甲骰子的点数大于 4”;事件 B:“甲、乙两骰子的点 数之和等于 7”,则 的值等于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求出甲骰子点数大于 4 的事件个数,再求出甲、乙两骰子点数和为 7 时,甲骰子点数大于 4 2 2 32, 5n n= = 15 5 5 6 1 5 53( ) ( ) r r r r r r r aT C x a C x x − − + = = 15 5 0r− = 3r = 3 3 5 80,C a = 2a = ( )5 2 3 4 5 0 1 2 3 4 52 x a a x a x a x a x a x− = + + + + + 0 1 2 3 4 5a a a a a a− + − + − = 1 0a 2a 4a 1a 3a 5a 1x = ( ) 5 5 1 5 0 2 rr r r r r r T C x a x− + = = ⋅ ⋅ − = ∑ r 0ra > 0a 2a 4a r 0ra < 1a 3a 5a ( )5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2 1 1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 + = − = 1 ( | )P B A 1 6 的事件个数,结合条件概率的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得, 为抛掷甲,乙两颗骰子,甲骰子的点数大于 4 时甲、乙两骰子的 点数之和等于 7 的概率. 因为抛掷甲、乙两骰子,甲骰子点数大于 4 的基本事件有 个,甲骰子点数大于 4 时, 甲、乙两骰子的点数之和等于 7,基本事件有(5,2),(6,1)共两个,所以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件概率的求法,属基础题. 14.一个非负整数的有序数对 ,如果在做 与 的加法时不用进位,则称 为“中国 梦数对”, 称为“中国梦数对” 的和,则和为 的“中国梦数对”的个数有 ____________(注:用数字作答). 【答案】 【解析】 【分析】 设 , ,分别列举出满足条件 的自然数对 、 、 、 ,然后利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可得出结果. 【详解】设 , , 则 , 根据题意得 ,其中 、 、 、 均为自然数, 满足条件 的自然数对 有: 、 、 ,共 对; 满足条件 的自然数对 只有 ; ( )P B A 2 6 12× = ( ) 2 1( ) ( ) 12 6 P ABP B A P A = = = 1 6 ( ),x y x y ( ),x y x y+ ( ),x y 2018 54 1 1 1 11000 100 10x a b c d= + + + 2 2 2 21000 100 10y a b c d= + + + 1 2 1 2 1 2 1 2 2 0 1 8 a a b b c c d d + =  + = + =  + = ( )1 2,a a ( )1 2,b b ( )1 2,c c ( )1 2,d d 1 1 1 11000 100 10x a b c d= + + + 2 2 2 21000 100 10y a b c d= + + + ( ) ( ) ( ) ( )1 2 1 2 1 2 1 21000 100 10x y a a b b c c d d+ = + + + + + + + 1 2 1 2 1 2 1 2 2 0 1 8 a a b b c c d d + =  + = + =  + = ia ib ic ( )1,2id i = 1 2 2a a+ = ( )1 2,a a ( )0,2 ( )1,1 ( )2,0 3 1 2 0b b+ = ( )1 2,b b ( )0,0 满足条件 自然数对 有: 、 ,共 对; 满足条件 的自然数对 有: 、 、 、 、 、 、 、 、 ,共 对. 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知,和为 的“中国梦数对”的个数为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排列组合中的新定义,考查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 等题. 三、解答题:共 8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将 个编号为 、 、 、 的不同小球全部放入 个编号为 、 、 、 的 个不同盒 子中.求: (1)每个盒至少一个球,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2)恰好有一个空盒,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3)每盒放一个球,并且恰好有一个球的编号与盒子的编号相同,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4)把已知中 个不同的小球换成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无编号),其余条件不变,恰有一个 空盒,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答案】(1) (种);(2) (种);(3) (种);(4) (种).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知,每个盒子里有且只有 个小球,利用排列数可得出结果; (2)先将 个小球分为 组,各组的球数分别为 、 、 ,然后分配给 个盒子中的 个盒 子,利用组合与排列计数原理可得出结果; (3)考查编号为 的盒子中放入编号为 的小球,列举出此种情况下其它 个球均未放入相应 编号的盒子里,在此种放法种数上乘以 可得结果; (4)空盒编号有 种情况,然后将 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放入其它 个盒子,没有空盒,利用 隔板法求出结果,乘以 即得所求放法种数. 【详解】(1)根据题意知,每个盒子里有且只有一个小球,所求放法种数 (种); (2)先将 个小球分为 组,各组的球数分别为 、 、 ,然后分配给 个盒子中的 个盒 子,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知,所求的放法种数为 (种); 的 为 1 2 1c c+ = ( )1 2,c c ( )0,1 ( )1,0 2 1 2 8d d+ = ( )1 2,d d ( )0,8 ( )1,7 ( )2,6 ( )3,5 ( )4,4 ( )5,3 ( )6,2 ( )7,1 ( )8,0 9 2018 3 1 2 9 54× × × = 54 4 1 2 3 4 4 1 2 3 4 4 4 24 144 8 12 1 4 3 2 1 1 4 3 1 1 3 4 4 4 3 4 4 4 24A = 4 3 2 1 1 4 3 2 3 4 4 144C A = (3)考查编号为 的盒子中放入编号为 的小球,则其它 个球均未放入相应编号的盒子,那 么编号为 、 、 的盒子中放入的小球编号可以依次为 、 、 或 、 、 , 因此,所求放法种数为 (种); (4)按两步进行,空盒编号有 种情况, 然后将 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放入其它 个盒子,没有空盒, 则只需在 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所形成的 个空(不包括两端)中插入 块板, 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知,所求的放法种数为 (种). 【点睛】本题考查计数应用题,涉及分步乘法计数原理、隔板法以及列举法的应用,考查计 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16.为了解某班学生喜欢数学是否与性别有关,对本班 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如下的列联 表,已知在全部 人中随机抽取 人抽到喜欢数学的学生的概率为 . 喜欢数学 不喜欢数学 合计 男生 女生 合计 (1)请将上面的列联表补充完整(不用写计算过程); (2)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的前提下认为喜欢数学与性别有关?说明你的理由; (3)现从女生中抽取 人进一步调查,设其中喜欢数学的女生人数为 ,求 的分布列与期 望. 下面的临界表供参考: (参考公式: ,其中 ) 1 1 3 2 3 4 3 4 2 4 2 3 2 4 8× = 4 4 3 4 3 2 2 34 12C = 50 50 1 3 5 5 10 50 0.005 2 ξ ξ ( )2 0P K k≥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0k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 ) ( )( )( )( ) 2 2 n ad bcK a b c d a c b d −= + + + + n a b c d= + + + 【答案】(1)列联表见解析;(2)能,理由见解析;(3)分布列见解析, .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可知,全部 人中喜欢数学的学生人数为 ,据此可完善列联表; (2)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计算出 的观测值,结合临界值表可得出结论; (3)由题意可知,随机变量 的可能取值有 、 、 ,利用超几何分布可得出随机变量 的 概率分布列,并由此可计算出随机变量 的数学期望值. 【详解】(1)列联表补充如下: 喜欢数学 不喜欢数学 合计 男生 女生 合计 (2) ,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的前提下,认为喜欢数学与性别有关; (3)喜欢数学的女生人数 的可能取值为 、 、 , 其概率分别为 , , , 故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 ) 4 5E ξ = 50 30 2K ξ 0 1 2 ξ ξ 20 5 25 10 15 25 30 20 50 ( )2 2 50 20 15 10 5 8.333 7.87930 20 25 25K × × − ×= ≈ >× × × ∴ 0.005 ξ 0 1 2 ( ) 0 2 10 15 2 25 70 20 C CP C ξ = = = ( ) 1 10 15 2 25 1 11 2 C CP C ξ = = = ( ) 2 0 10 15 2 25 32 20 C CP C ξ = = = ξ ξ 0 1 2 P 7 20 1 2 3 20 的期望值为 .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独立性检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考查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及其 数学期望的计算,涉及超几何分布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17. 已知二项式 的展开式中前三项的系数成等差数列. (1)求 的值; (2)设 . ①求 的值; ②求 的值; ③求 的最大值. 【答案】(1)由题设,得 , ………………………………2 分 即 ,解得 n=8,n=1(舍去). ……………………3 分 (2)① ,令 ……………………4 分 ②在等式的两边取 ,得 ……………6 分 (3)设第 r+1 项的系数最大,则 ……………8 分 即 解得 r=2 或 r=3. …………………………9 分 所以 系数最大值为 ………………10 分 【解析】 解:(1)由题设,得 , ………………………3 分 即 ,解得 n=8,n=1(舍去).……………………4 分 ξ ( ) 7 1 3 40 1 220 2 20 5E ξ = × + × + × = 1( )2 nx + n 2 0 1 2 1( )2 n n nx a a x a x a x+ = + + + + 5a 0 1 2 3 ( 1)n na a a a a− + − + + − ( 0,1,2, )ia i n=  0 2 11 1C C 2 C4 2n n n + × = × × 2 9 8 0n n− + = 8 1 8 1 2 r r r rT C x − +  =    1x = − 0 1 2 3 8 1 256a a a a a− + − + + = 1 8 81 1 8 81 1 1C C2 2{ 1 1C C .2 2 r r r r r r r r + + − − ≥ ≥ , 1 1 8 2( 1){ 1 1 .2 9 1 r r r ≥− + ≥ − , ia 7 0 2 11 1C C 2 C4 2n n n + × = × × 2 9 8 0n n− + = (2) ① ,令 ………………………6 分 ②在等式的两边取 ,得 ………8 分 ③设第 r+1 项的系数最大,则 …………………10 分 即 解得 r=2 或 r=3. 所以 系数最大值为 .………………12 分 18.已知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且满足 Sn-n=2(an-2),(n∈N*) (1)证明:数列{an-1}为等比数列. (2)若 bn=an•log2(an-1),数列{bn}的前项和为 Tn,求 Tn. 【答案】(1)见解析; (2) . 【解析】 【分析】 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常用的方法是作商法:当 时,证 =定值. 考查分组求和,其中又包含错位相减法及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法 【详解】(1)证明:∵Sn-n=2(an-2),n≥2 时,Sn-1-(n-1)=2(an-1-2), 两式相减 an-1=2an-2an-1 ,∴an=2an-1,∴an-1=2(an-1-1), ∴ (常数), 又 n=1 时,a1-1=2(a1-2)得 a1=3,a1-1=2 , 所以数列{an-1}是以 2 为首项,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8 1 8 1 2 r r r rT C x − +  =    5 78 5 3 4r r a− = ⇒ = ∴ = 1x = − 0 1 2 3 8 1 256a a a a a− + − + + = 1 8 81 1 8 81 1 1C C2 2{ 1 1C C .2 2 r r r r r r r r + + − − ≥ ≥ , 1 1 8 2( 1){ 1 1 .2 9 1 r r r ≥− + ≥ − , ia 7 ( ) ( )1 11 2 2 2 n n n nT n + += − ⋅ + + 2n ≥ 1 1 1 n n a a − − − 1 1 21 n n a a − − =− (2)由(1) ,∴ , 又 bn=an•log2(an-1),∴ , ∴Tn=b1+b2+b3+…+bn=(1×2+2×22+3×23+…+n×2n)+(1+2+3+…+n), 设 , , 两式相减 , ∴ ,又 , ∴ . 【点睛】(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可以利用作商或者等比中项法;同理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 一般用做差或者等差中项法(2)错位相减法运算一定要仔细. 19.某公司采用招考方式引进人才,规定必须在 、 、 三个测试点中任意选取两个进行测 试,若在这两个测试点都测试合格,则可参加面试,否则不被录用,已知考生在每个测试点 测试结果互不影响,若考生小李和小王一起前来参加招考,小李在测试点 、 、 测试合 格的概率分别为 、 、 ,小王在上述三个测试点测试合格的概率都是 . (1)问小李选择哪两个测试点测试才能使得可以参加面试的可能性最大?请说明理由; (2)假设小李选择测试点 、 进行测试,小王选择测试点 、 进行测试,记 为两人 在各测试点测试合格的测试点个数之和,求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 【答案】(1) 、 测试点,理由见解析;(2)分布列见解析, . 【解析】 【分析】 (1)利用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分别计算出小李选择 、 或 、 或 、 测试点测 试合格的概率,比较大小后可得出结论; (2)由题意可知,随机变量 可能取值有 、 、 、 、 ,利用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 公式计算出随机变量 在不同取值下的概率,可得出随机变量 的概率分布列,进而可求得 的 11 2 2 2n n na −− = × = 2 1n na = + ( )2 1n nb n= + ( )2 3 11 2 2 2 3 2 1 2 2n n nA n n−= × + × + × +… − × + × ( )2 3 12 1 2 2 2 1 2 2n n nA n n += × + × +…+ − × + × ( )2 3 1 12 1 2 2 2 2 2 2 21 2 n n n n nA n n+ + − − = + + +…+ − × = − ×− ( ) 11 2 2n nA n += − ⋅ + ( )11 2 3 2 n nn ++ + +…+ = ( ) ( )1 11 2 2 2 n n n nT n + += − ⋅ + + A B C A B C 2 3 1 3 1 2 2 3 A B A C X X ( )E X A C ( ) 7 3E X = A B A C B C X 0 1 2 3 4 X X 随机变量 的数学期望 的值. 【详解】(1)设考生小李在 、 、 各测试点测试合格记为事件 、 、 ,且各个事件 相互独立,由题意 , , , 若选择在 、 测试点测试,则参加面试的概率为 ; 若选择在 、 测试点测试,则参加面试的概率为 ; 若选择在 、 测试点测试,则参加面试的概率为 . 因为 ,所以小李选择在 、 测试点测试参加面试的可能性最大; (2)记小李在 、 测试点测试合格记为事件 、 ,记小王在 、 测试点测试合格 记为事件 、 ,则 , ,且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 、 、 、 . 所以 , , , , . 所以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X ( )E X A B C A B C ( ) 2 3P A = ( ) 1 3P B = ( ) 1 2P B = A B ( ) ( ) ( )1 2 1 2 3 3 9P P AB P A P B= = = × = A C ( ) ( ) ( )2 2 1 1 3 2 3P P AC P A P C= = = × = B C ( ) ( ) ( )3 1 1 1 3 2 6P P BC P B P C= = = × = 2 1 3P P P> > A C A B 1X 2X A C 1Y 2Y ( ) ( ) ( )1 1 2 2 3P X P Y P Y= = = ( )2 1 3P X = X 0 1 2 3 4 ( ) ( ) 2 1 2 1 2 1 2 1 20 3 3 3 81P X P X X Y Y  = = = × × =   ( ) (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1P X P X X Y Y X X Y Y X X Y Y X X YY= = + + + 2 2 42 1 1 133+3 3 3 81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2P X P X X Y Y X X Y Y X X YY X X YY X X Y Y X X YY= = + + + + + 3 32 1 1 2 103 33 3 3 3 27    = × × + × × =       ( ) (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3P X P X X YY X X YY X X YY X X Y Y= = + + + 2 2 41 2 2 283 3 3 3 8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 2 1 2 1 2 84 3 3 81P X P X X YY  = = = × =   X X 0 1 2 3 4 .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概率,同时也考查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分 布列及其数学期望的计算,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20.已知数列{ }的前 n 项和 ,数列{ }满足 = . (I)求证数列{ }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Ⅱ)设 ,数列{ }的前 n 项和为 Tn,求满足 的 n 的最大值. 【答案】(I) (Ⅱ) 【解析】 试 题 分 析 : ( 1 ) 由 和 项 求 通 项 , 注 意 分 类 讨 论 : 当 时 , 即 根 据 等 差 数 列 定 义 可 证 , 并 求 出 通 项 公 式 所 以 (2)因为 所以裂项相消法求和得 ,这是 一个递增数列,而 因此 的最大值为 4. 试题解析:解:(1):在 中,令 可得 当 时, 所以 即 而 即当 又 P 2 81 13 81 10 27 28 81 8 81 ( ) 2 13 30 28 8 70 1 2 3 481 81 81 81 81 3E X = × + × + × + × + × = na 1 *1( ) 2( )2 n n nS a n N−= − − + ∈ nb nb 2n na nb na 2logn n nc a = 2 2 n nc c + *25 ( )21nT n N< ∈ 2n ≥ 1 1 1 1 .2 n n n n n na S S a a − − −  = − = − + −   1 1 1 1 12 2 2 1.2 n n n n n n na a a a − − − −  = + ⇒ = +   1 1.n nb b −⇒ = + ( )1 1 1 ,nb n n= + − × = .2n n na = ,nc n= 2 2 1 1 .2n nc c n n+ = − + 1 1 11 2 1 2nT n n = + − −+ + 4 5 25 25 21 21T T, , n 11 22 n n ns a − = − − +   1,n = 1 1 1 1 11 2, .2a S a a= = − − + = 2n ≥ 1 1 1 1 2,2 n n nS a − − −  = − − +   1 1 1 1 .2 n n n n n na S S a a − − −  = − = − + −   1 1 1 1 12 ,2 2 1.2 n n n n n n na a a a − − − −  = + = +   12 , 1.n n n n nb a b b −= ∴ = + 12, 1.n nn b b −≥ − = 1 12 1,b a= = 所以,数列 是首项和公差均为 的等差数列. 于是 所以 (2)因为 所以 由 得 即 又 单调递减, 的最大值为 . 考点:等差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裂项相消法求和 【方法点睛】将数列 通项分成两个式子的代数和的形式,然后通过累加抵消中间若干项的 方法,裂项相消法适用于形如(其中{an}是各项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c 为常数)的数列. 裂项 相消法求和,常见的有相邻两项的裂项求和(如本例),还有一类隔一项的裂项求和,如 (n≥2)或. 的 { }nb 1 ( )1 1 1 ,nb n n= + − × = .2n n na = 2 2log log 2 ,n n n nc na = = = ( )2 2 2 1 1 .· 2 2n nc c n n n n+ = = −+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 ... 13 2 4 3 5 1 1 2 2 1 2nT n n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21nT < 1 1 1 251 ,2 1 2 21n n + − − <+ + 1 1 13 .1 2 42n n + >+ + ( ) 1 1 1 2f n n n = ++ + ( ) ( )11 134 , 5 ,30 42f f= = n∴ 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