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三)数学(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三)数学(理)试题

南宁三中 2019~2020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月考(三) 理科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   | 3 2, , | 2 4A x x n n Z B x x        ,则 A B  ( ) A. B. 1,2 C. 1 D. 2 2.若复数 2( 1) ( 1)z x x i    为纯虚数,则实数 x 的值为 ( ) A.1 B. 0 C. 1 D. 1 或1 3. 1 0 ( 2 )xe x dx 等于( ) A.1 B.-1 C. e D. 1e  4.i 为虚数单位,复数 2 1 iz i  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已知函数 3 21 1( ) 3 2f x x mx  在区间 [1,2] 上是增函数,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为( ) A. 1m  B. 2m  C. 1m  D. 2m  6.2 位男生和 3 位女生共 5 位同学站成一排,若 3 位女生中有且只有两位女生相邻,则不同 排法的种数是( ) A.36 B.24 C.72 D.144 7.已知 0 1 2 2 3 32 2 2 2 729n n n n n n nC C C C C     ,则 1 2 3 n n n n nC C C C   ( ) A.63 B.64 C.31 D.32 8.函数   2 1 sin1 xf x xe      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 A. B. C. D. 9.将杨辉三角中的奇数换成 1,偶数换成 0,便可以得到如图的“0-1 三角”.在“0-1 三角” 中,从第 1 行起,设第 n(n∈N+)次出现全行为 1 时,1 的个数为 na ,则 4a 等于 ( ) A.13 B.14 C.15 D.16 10.椭圆 C: 2 2 2 2 1x y a b   (a>b>0)的左右焦点为 F1,F2,过 F2 作 x 轴的垂线与 C 交于 A, B 两点,F1A 与 y 轴相交于点 D,若 BD⊥F1A,则椭圆 C 的离心率等于( ) A. 1 3 B. 3 C. 1 2 D. 3 3 11.某人设计一项单人游戏,规则如下:先将一棋子放在如图所示正方形 ABCD (边长为 2 个单位)的顶点 A 处,然后通过掷骰子来确定棋子沿正方形的边按逆时针方向行走的单位, 如果掷出的点数为 ( 1,2, ,6)i i   ,则棋子就按逆时针方向行走i 个单位,一直循环下去.则 某人抛掷三次骰子后棋子恰好又回到点 A 处的所有不同走法共有( ) A.22 种 B.24 种 C.25 种 D.27 种 12.已知函数 2 , 0 ( ) 1 15, 02 4 x x f x a x x       „ ,函数 2xxg )( ,若函数 )()( xgxfy  有 4 个零点,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 ) A. )5( , B. 155, 2      C. 195, 2      D. 0,15 2     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在 2 31( )x x  的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之和是_______. 14.在 12 n x x     的展开式中第 3 项 与第 7 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该展开式中 2 1 x 的系数为 _______. 15.某城市有 3 个演习点同时进行消防演习,现将 5 个消防队分配到这 3 个演习点,若每个 演习点至少安排 1 个 消防队,则不同的分配方案种数为_______. 16.已知函数   1 3ln 14 4f x x x x     ,   2 2 4g x x bx   ,若对任意  1 0,2x  ,存在  2 1,2x  ,使    1 2f x g x ,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每 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60 分。 17.已知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且 1 1 4 3 3n nS a   , 1 4a  .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若 2logn nb a , 求数列 1 1 n nb b        的前 n 项和 nT . 18.在 ABC 中,设内角 、 、A B C 的对边分别是 a b c、 、 , (cos , 2), ( 2,sin )m A n A    ,且 5m n   . (1)求角 A 的大小; (2)若 4 2b  ,且 2c a ,求 ABC 的面积. 19.如图,已知四棱锥 P ABCD ,底面 ABCD 为菱形, 4AB  , 60DAB   ,AP PD , 2 3AP  , 4BP  , M 为 AD 的中点. (1)求证:平面 BPM  平面 APD ; (2)若点 N 在线段 BC 上,当直线 PN 与平面 PM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6 8 时,求线段 BN 的长. 20.已知函数 2 1( ) 2 ln ( )af x x a x a Rx     .[来源:Zxxk.Com] (1)若函数 ( )f x 在 2x  时取得极值,求实数 a 的值; (2)若 ( ) 0f x  对任意 [1, )x  恒成立,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21.如图,已知椭圆 2 2 14 2 x y  ,点 A、B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顶点,点 P 是直线 : 4l x   上的一个动点(与 x 轴交点除外),直线 PA 交椭圆于另一点 M. (1)记直线 BP、BM 的斜率分别为 1k 、 2k ,求证: 1 2 2 k k 为定值; (2)求 PB PM  的最小值. [来源:学,科,网 Z,X,X,K] (二)选考题:共 10 分。 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 8 ,2 4 2 x t ty t      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 为 极点, 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 2sin  . (1)求直线 l 的普通方程和曲线 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射线 = 4  ( 0  )与直线l 和曲线C 分别交于 A , B 两点,求 AB 的值. 23.已知正实数 x, y 满足 1x y  . (1)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52 2x y x y    ; (2)证明: 2 2 1 11 1 9 x y           南宁三中 2019~2020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月考(三) 理科数学试题答案 1.B【解析】    | 3 2, = ..., 4, 1,2,5,...A x x n n Z      ,  | 2 4B x x    ,故  1,2A B   .故选: B 2.C【解析】因为 2 2( 1) ( 1) 1 0 x-1 0z x x i x       且 ,故 x= -1,选 C。 3.C【解析】. 1 2 1 00 ( 2 ) ( ) | 1 1x xe x dx e x e e       .故选:C. 4.B【解析】由 2 1 iz i   ,则 2 (1 ) 1(1 )(1 ) i iz ii i      ,则复数 2 1 iz i  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 的坐标为  1,1 ,即复数 2 1 iz i  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故选:B. 5.A【解析】已知函数 3 21 1( ) 3 2f x x mx  ,所以 2( )f x x mx   ,因为 ( )f x 在区间 [1, 2] 上是增函数,所以 2( ) 0f x x mx    在区间 [1, 2] 上恒成立,所以 m x 在区间 [1, 2] 上恒成立,所以 1m £ .故选:A 6.C【解析】根据题意,把 3 位女生的两位捆绑在一起看做一个复合元素,和剩下的一位女生, 插入到 2 位男生全排列后形成的 3 个空中的 2 个空中,故有 2 2 2 3 2 3 72A A A  种,故选:C . 7.A【解析】根据二项式定理展开式的 逆运算可知  0 1 2 2 3 32 2 2 2 1 2 nn n n n n n nC C C C C      ,所以 63 729 3n   ,所以 6n  ,则 1 2 3 6 0 62 2 1 63n n n n n nC C C C C        ,故选:A 8.C【解析】   2 11 sin sin1 1 x x x ef x x xe e        ,则    1 sin1 x x ef x xe          1 1sin sin1 1 x x x x e ex x f xe e       ,是偶函数,排除 B、D.当 0, 2x     时, e 1x  , sin 0x  ,即   0f x  ,排除 A。故选:C. 9.D【解析】第1行和第3行全是1,已经出现了 2 次,依题意,第 6行原来的数是 6 rC ,而 1 6 6C  为偶数,不合题意;第 7 行原来的数是 7 rC ,即1,7,21,35,35,21,7,1全为奇数,一共有8 个, 全部转化为1,这是第三次出现全为1的情况.故选 D. 10.D【解析】由题意知正方形 ABCD (边长为 2 个单位)的周长是8 , 抛掷三次骰子后棋子恰好又回到点 A 处的表示三次骰子的点数之和是8,16 , 列举出在点数中三个数字能够使得和为8,16 的有125;134;116;224;233;466;556 , 共有 7 种组合,前 2 种组合125;134 ,每种情况可以排列出 3 3 6A  种结果, 共有 3 32 2 6 12A    种结果; 116;224;233;466;556 各有3种结果,共有5 3 15  种结果,[来源:学,科,网 Z,X,X,K] 根据分类计数原理知共有12 15 27  种结果,故选 D. 11.D【解析】由题意可得, 2 ( , )bA c a , 2 ( , )bB c a  ,则点 D 为 1F A的中点, 2 (0, )2 bD a  ,由 1BD F A ,得 1 1BD F Ak k   ,即 2 2 2 2 12 b b b a a a c c     ,整理得 23 2b ac ,  2 23( ) 2a c ac  ,∴ 23 +2 3 0e e   ,解得 3 3e  .故选 D . 12.B【解析】分段讨论:当 0x  时, ( ) 2xf x  与 2( )g x x 有两个交点 (2,4),(4,16) ,两个 零点.要使 ( ) ( )y f x g x  有 4 个零点,则当 0x  时 1 15( ) 2 4f x a x   与 2( )g x x 有 两个交点即可(如图). 过点 1 15( , )2 4   作 2( ) ( 0)g x x x  的切线,设切点为 2( , )( 0)m m m  ,则 =2k m切 ,即切 线方程为 2 2 ( )y m m x m   ,把点 1 15( , )2 4   代入切线方程,得 5 2m   或 3 2m  ,又 0m  ,则 5 2m   , =2 = 5k m 切 ,又 1 150 02 4a    ,解得 15 2a  ,所以实数 a 的 取值范围是 15(5, )2 ,故选:B. 13.0 14.448【解析】由 12 n x x     的展开式中第 3 项与第 7 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 2 6 n nC C ,即 2 6 8n    ,则 812x x     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 8 8 8 2 1 8 8 1(2 ) ( ) 2r r r r r r rT C x C xx       ,令 8 2 2r   ,则 = 5r ,则该展开式中 2 1 x 的系数为 8 5 5 82 448C  , 15.150【解析】由题意得,把 5个消防队分成三组,可分为1,1,3,1,2,2 两类方法,(1)分 为1,1,3,共有 1 1 3 5 4 3 2 2 10C C C A  种不同的分组方法;(2)分为1,2,2 ,共有 1 2 2 5 4 2 2 2 15C C C A  种 不同的分组方法;所以分配到三个演习点,共有 3 3(10 15) 150A   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16. 【解析】函数 的导函数 2 2 1 1 3 ( 1)( 3)( ) 4 4 4 x xf x x x x       , ( ) 0f x  ,若 ( ) 0f x  , , 为增函数;若 ( ) 0f x  , 或 , 为减函数; 在 上有极值, 在 处取极小值也是最小值 ; ,对称轴 , ,当 时, 在 处取最小值 ;当 时, 在 处取最小值 ;当 时, 在 上是减函 数, ; 对任意 ,存在 ,使 , 只要 的最小值大于等于 的最小值即可,当 时, ,计算得出 ,故 无解;当 时, ,计 算得出 ,综 上: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 17.【解析】(1)由题知,当 2n  时, 1 1 4 3 3n nS a   ,又 1 1 4 3 3n nS a   , 两式相减可得 1 1 1 3 3n n na a a  ,即 1 4n na a  , 当 1n  时,可得 2 1 44 3 3a  ,解得 2 16a  ,则  4 2,n na n n N   , 当 1n  时,满足 4n na  ,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为 4n na  , n N . (2) 2 2log log 4 2n n nb a n   , 1 1 1 1 1 1 2 2( 1) 4 1n nb b n n n n          ,[来源:学&科&网 Z&X&X&K] 1 1 1 1 1 1 1 11 14 2 2 3 1 4 1 4( 1)n nT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解析】(1) 2 2 2(cos 2) ( 2 sin )m n A A      5 2 2(sin cos )A A    5 4sin( )4A   5 4sin( ) 5,4A     sin( ) 0,4A    又因为 (0, )A  ,故 04A   ,∴ 4A  ; (2)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 cosa b c bc A   , 即 2 2 2(4 2) ( 2 ) 2 4 2 2 cos 4a a a      ,解得 4 2a  ,∴ 8c  , ∴ . 19.【解析】(1)证明:由题 意易得 BM AD ,且 2 3BM  , 在 Rt APD 中, 2 24 (2 3) 2PD    ,∴ 60PDA  ,∴ 2PM  , 在 PMB 中, 2 2 2PM BM BP  ,∴ PM MB ,又 AD PM M ,[来源:学科网] ∴ BM  面 APD ,又∴ BM  面 BPM ,∴平面 BPM  平面 APD . (2)由(1)可知 BM  面 APD ,所以以点 M 为坐标原点,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 )0,0,0M ,  0,1, 3P ,  2 3,4,0C , 设 (2 3 )(0 4,0 ),N a a# ,则 2 3, -1,- 3 0,1 3 2 3 4 0PN a MP MC    ( ), ( , ), ( ,,) 设平面 PMC 的一个法向量为 ( , , )m x y z , 由 3 00 0 2 3 4 0 y zm MP m MC x y             ,则令 2x  , 3y   , 1z  ,所以 (2, 3,1)m   , ∴ 2 4 3 3( 1) 3 cos , 4 3 1 12 ( 1) 3 a m PN a              6 8  , 解得 2a  或 8a  (舍),故 BN=2. 20.【解析】(1)   2 2 1 21 a af x x x     , 依题意有  2 0f   ,即 2 11 04 a a   ,解得 3 2a  . 检验:当 3 2a  时,     2 2 2 2 1 22 3 3 21 x xx xf x x x x x         . 此时,函数  f x 在 1,2 上单调递减,在 2, 上单调递增,满足在 2x  时取得极值. 综上可知 3 2a  . (2)依题意可得:   0f x  对任意  1,x  恒成立等价转化为  min 0f x  在  1,x  上恒成立. 因为        2 2 2 2 2 1 12 2 12 1 21 x a xx ax aa af x x x x x             , 令   0f x  得: 1 2 1x a  , 2 1x  . ①当 2 1 1a   ,即 1a  时,函数   0f x  在 1, 上恒成立, 则  f x 在 1, 上单调递增,于是    min 1 2 2 0f x f a    , 解得 1a  ,此时 1a  ; ②当 2 1 1a   ,即 1a  时,  1,2 1x a  时,   0f x  ;  2 1,x a   时,   0f x  , 所以函数  f x 在 1,2 1a  上单调递减,在 2 1,a   上单调递增, 于是      min 2 1 1 2 2 0f x f a f a      ,不合题意,此时 a. 综上所述,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1 . 21.【解析】(1)由题意知 ,A B 的坐标分别为 ( 2,0),(2,0) , 设点 M 的坐标为 0 0( , )x y ,有 2 2 0 0 14 2 x y  ,可得 2 2 0 0 1 (4 )2y x  , 则直线 AM 的方程为 0 0 ( 2)2 yy xx   , 令 4x   ,得 0 0 2 2 yy x    ,则点 P 的坐标为 0 0 2( 4, )2 y x    , 由 0 0 0 1 0 2 2 6 3( 2) y x yk x    , 0 2 0 2 yk x   , 有 2 2 0 0 1 2 2 2 0 0 1 (4 ) 12 3( 4) 3( 4) 6 xyk k x x       ,则 1 2 2 12k k   为定值; (2)由(1)知, 0 0 0 0 0 0 2 ( 4)(6, ), ( 4, )2 2 y x yPB PM xx x       , 则 2 2 0 0 0 0 0 02 2 0 0 12( 4) (4 )2( 4) 26( 4) 6( 4)( 2) ( 2) x xx yPB PM x xx x             0 0 0 0 ( 4)(2 )6( 4) 2 x xx x      , 由题意知, 02 2x   ,令 0 2(0 4)t x t    ,则 2( 2)(4 ) 2 8 8 86( 2) 6 12 5 14 2 5 14t t t tPB PM t t t tt t t t                   4 10 14  (当且仅当 85t t  ,即 2 10 5t  时取等号),此时 0 2 10 25x   . 22.【解析】(1)由 8 2x t   得 0x  , 将 8 ,2 4 2 x t ty t       (t 为参数)消去参数t ,得直线 l 的普通方程为 4 0x y   ( 0x  ). 由 2sin  得 2 2 sin   , 将 siny   , 2 2 2x y   代入上式,得 2 2 2 0x y y   , 所以曲线 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 2 2 0x y y   . (2)由(1)可知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 4 0x y   ( 0x  ), 化为极坐标方程得 cos sin 4 0      ( 2   ), 当 4   ( 0  )时,设 A , B 两点的极坐标分别为 , 4A      , , 4B      , 则 2 2A  , 2sin 24B    , 所以| | | 2 2 2 | 2A BAB       . 23.【解析】 (1) 1, 0, 0x y x y    且 0 152 52 2 2 1 2 x x y x y x x             0 10 1 1 11 2 12 1 2 22 xx x x xx x                     解得 1 16 x 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1 ,16     (2)解法 1: 1,x y  且 0, 0x y  ,    2 22 2 2 2 2 2 1 11 1 x y x x y y x y x y               2 2 2 2 2 2xy y xy x x y    2 2 2 2 2 2y y x x x x y y           2 2 5x y y x    2 22 5 9x y y x     . 当且仅当 1 2x y  时,等号成立. 解法 2: 1,x y  且 0, 0x y  , 2 2 2 2 2 2 1 1 1 11 1 x y x y x y                    2 2 1 1 1 1x x y y x y          2 2 1 1x y y x x y    1 x y xy xy    2 1xy   2 2 1 9 2 x y         当且仅当 1 2x y  时,等号成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