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2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找出两个集合中的公共元素即可. 详解:,故选C. 点睛:本题考察集合的交运算,属于基础题. 2.已知复数满足,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把复数写成,利用复数的除法化简即可. 详解:,故选B. 点睛:本题考察复数的四则运算,属于基础题. 3.函数的定义域为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解不等式即得函数的定义域. 详解:由可以得到,故定义域为,故选C. 点睛:本题考察函数的定义域,一般地,函数的定义域须从四个方面考虑:(1)分母不为零;(2)偶次根号下非负;(3)对数的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4)零的零次幂没有意义. 4.在等差数列中,,则( ) A. 6 B. 7 C. 8 D. 9 【答案】B 【解析】分析:观察下标的特点,因成等差数列,则有成等差数列,故可求 的大小. 详解:因为,故,故选B. 点睛:一般地,如果为等差数列,为其前项和,则有性质: (1)若,则; (2) 且 ; (3)且为等差数列; (4) 为等差数列. 5.设,则“”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分析:若,则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有成立,但推不出,据此判断充分必要性. 详解:当时,,取,则,当,故“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点睛:充分性与必要性的判断,可以依据命题的真假来判断,若“若则”是真命题,“若则”是假命题,则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若“若则”是真命题,“若则”是真命题,则是的充分必要条件;若“若则”是假命题,“若则”是真命题,则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若“若则”是假命题,“若则”是假命题,则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先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再把函数看成的复合函数,利用同增异减来求给定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详解:函数的定义域为, 令,在上,是减函数, 在上,是增函数, 故的单调增区间为,故选C. 点睛:求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要先求函数的定义域,再根据“同增异减”求单调区间. 7.若,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用含的解析式表示双曲线的离心率,求此函数在上的值域即可. 详解:离心率, 因为,故,故,故选C. 点睛:离心率范围的计算,关键在于构建的不等式关系.此题中为定值,为变量,只需构建离心率与的函数关系并求出函数的值域即可. 8.已知函数,且,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用换元法求出,再解方程即可. 详解:,则, 故, 令,则,故选A. 点睛: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有:(1)换元法;(2)配凑法;(3)待定系数法;(4)函数方程法.注意针对问题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 9.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三视图可以得到几何体为个圆柱和一个三棱锥组合而成,分别计算各自体积即可. 详解:几何体为如图所示的组合体,它由个圆柱和一个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组成,其体积为,故选D. 点睛:本题考察三视图,要求依据三视图复原几何体,注意复原前后点、线、面的对应关系. 10.规定:对任意的各位数字不全相同的三位数,若将各位数字按照从大到小、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得到的三位数,称为原三位数的“和谐数”;若将各位数字按照从小到大、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得到的三位数,称为原三位数的“新时代数”.如图,若输入的,则输出的为 ( ) A. 2 B. 3 C. 4 D. 5 【答案】B 【解析】分析:从流程图上看,算法是计算两个数的差,只要两个数的差为就终止循环,输出,因此只要逐步计算差可得的值. 详解:执行第一次判断时,;执行第二次判断时,;执行第三次判断时,,此时,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流程图,要求能看懂流程图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解决此类问题时应注意在流程图中选择一个点(如此题中的判断前),逐步计算各变量在此点处的值,再对照判断条件决定是否终止循环. 11.若直线被圆所截得的弦长为6,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 先求出圆的半径为,因此直线必过圆心,故,所以,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的最小值. 详解:圆心为,半径为,因此弦长为,故直线过圆心,所以. 又, 所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的最小值为.故选D. 点睛:二元等式或不等式条件下的二元代数式的最值问题,可用基本不等式来求解,但需要对原有代数式适当变形,凑成和为定值或积为定值的代数结构,注意需要验证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否满足. 12.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对任意的,且,均有.若关于的不等式对任意的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为偶函数可把原不等式化成,再根据得在上是增函数,故在上是减函数,从原不等式可进一步化为在上恒成立,参变分离后得在上恒成立,利用导数分别求两个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即可. 详解:因为,故为上的偶函数且原不等式可化为① , 又不妨设,则, 故在上是增函数,所以在上是减函数, 故①可化为在上恒成立, 所以在上恒成立, 也就是在上恒成立. 令,则, 当时,,故为增函数; 当时,,故为减函数,所以. 令,则, 当时,,故为减函数,所以. 综上,,故选A. 点睛:函数的单调性可用不同的代数形式来体现:如在区间上,当,总有(或),则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另外,不等式在上恒成立等价于在上恒成立,而在上恒成立等价于在上恒成立或在在上恒成立. 二、填空题 13.函数的值域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分析:根据自变量的范围求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因为,所以,故,故的值域为. 点睛:本题考察函数值域的求法,属于基础题. 14.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恒有,则___. 【答案】0 【解析】分析:根据得到的周期为且,故. 详解:,故是周期函数且周期为, 故,又, 而,所以,故. 点睛:一般地,若(),则为周期函数且周期为;若,则为周期函数且周期为. 15.重庆一中开展的“第十届校园田径运动会”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每人参加了一个项目,且参加的项目各不相同,这个四个项目分别是:跳高、跳远、铅球、跑步.下面是关于他们各自参加的活动的一些判断: ①甲不参加跳高,也不参加跳远;②乙不参加跳远,也不参加铅球; ③丙不参加跳高,也不参加跳远;④如果甲不参加跑步,则丁也不参加跳远. 已知这些判断都是正确的,则乙参加了__________. 【答案】跳高 【解析】分析:就甲是否参加跑步分类讨论即可. 详解:如果甲参加跑步,则乙参加跳高,丙参加铅球,丁参加跳远;如果甲不参加跑步,则甲参加铅球,丙参加跑步,乙参加跳高,丁参加跳远,与④矛盾.故乙参加了跳高. 点睛:本题为推理题,分析时应关注关键语句,如本题中的“如果甲不参加跑步,则丁也不参加跳远.” 16.设函数,若函数有且仅有一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 【答案】 【解析】分析:因当时,,故只要考虑在上有一个零点,注意此时为减函数且,故由 可得的取值范围. 详解:因为当,,故在上没有零点,所以在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又当时,,所以,故. 点睛: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应先考虑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等,必要时需刻画函数的图像,注意考虑函数图像的渐进线. 三、解答题 17.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其面积为.已知. (1)求; (2)若,求的周长. 【答案】(1) (2) 【解析】分析:(1)利用余弦定理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得到的值即可. (2)由面积及(1)的可求得,再根据余弦定理求出后可求周长. 详解:(1) , ∴.又∵,∴. (2),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的周长为. 点睛:三角形中共有七个几何量(三边三角以及外接圆的半径),一般地,知道其中的三个量(除三个角外),可以求得其余的四个量. (1)如果知道三边或两边及其夹角,用余弦定理; (2)如果知道两边即一边所对的角,用正弦定理(也可以用余弦定理求第三条边); (3)如果知道两角及一边,用正弦定理. 18.我校高二年级共2000名学生,其中男生1200人.为调查学生们的手机使用情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00位学生每周平均使用手机上网时间的样本数据(单位:小时).根据这100个数据,得到学生每周平均使用手机上网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样本数据分组区间分别为. (1)应收集男生、女生样本数据各多少人? (2)估计我校高二年级学生每周平均使用手机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的概率. (3)将平均每周使用手机上网时间在内定义为“长时间使用手机”,在内定义为“短时间使用手机”.在样本数据中,有25名学生不近视.请完成下列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9.5%的把握认为“学生每周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与近视程度有关”. 近视 不近视 合计 长时间使用手机上网 短时间使用手机上网 15 合计 25 附: 0.100 0.050 0.010 0.005 2.706 3.841 6.635 7.879 【答案】(1)60人,40人,(2)0.75(3) 有99.5%的把握认为“学生每周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与近视程度有关”. 【解析】分析:(1)高二年级男女生之比为,故按比例抽取的男生人数为,女生人数为. (2)用样本中的频率代替概率,计算上网时间小于4的频率(也就是概率)可得上网时间不少于4小时的概率. (3)根据(2)的概率得到百人中长时间上网的人数为,从而可得表中缺省的各数据.通过计算的值来判断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与近视的相关程度. 详解:(1)男生人数:(人),女生人数:(人); (2)学生每周平均使用手机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的概率 ; (3)由(2)问可知,的人数为75人,的人数为25人.则2×2列联表如下: 近视 不近视 合计 长时间使用手机上网 65 10 75 短时间使用手机上网 10 15 25 合计 75 25 100 , 故有的把握认为“学生每周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与近视程度有关”. 点睛:(1)分层抽样就是按比例抽样,而系统抽样是先分组再按规则抽取. (2)通过频率分布直方图计算频率时,注意频率是矩形的高与组距的乘积. (3)两类变量的相关程度取决于的大小. 19.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正方形,面,点为线段上异于的点,连接,并延长和交于点,连接. (1)求证:面面; (2)若三棱锥的体积为2,求的长度.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分析:(1)由平面可以得到,从而可证平面,由此即得面面垂直. (2),注意到平面的距离为,从而利用体积得到的面积,也就得到了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到的长,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到的长. 详解:(1)因为面面,所以, 又因为四边形是正方形,所以,又, 所以面,又面,所以面面; (2)因为. 又因为,则, 于是在中,. 点睛:面面垂直的判定可归结为线面垂直,证明时注意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及面面垂直关系的转化.三棱锥体积的计算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底面,以顶点到该面的距离容易计算为宜. 20.已知椭圆的焦距为,且长轴与短轴的比为.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椭圆的上、下顶点分别为,点是椭圆上异于的任意一点,轴于点,,直线与直线交于点,点为线段的中点,点为坐标原点,求证:恒为定值,并求出该定值. 【答案】(1) (2)见解析 【解析】分析:(1)根据题设条件直接得到,再根据长短轴的比得到的值. (2)可设,则由得到的坐标,再根据直线的方程得到坐标,通过中点坐标公式得到的坐标,最后计算并利用在椭圆上化简该式可得定值. 详解:(1)由题意,所以椭圆方程为; (2)设点,则由题意. 因为点在椭圆上,所以, 由(1)知,,所以, 令,则点. 又∵,∴. 于是, ,所以,恒为定值. 点睛:对于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我们可通过设出椭圆上动点的坐标并用它来表示目标关系式,最后利用动点的横纵坐标满足的关系式化简前者得到定点或定值. 21.已知函数. (1)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且. ①求的取值范围; ②求证:. 【答案】(1) (2) ①,②见解析 【解析】分析:(1)求出,它是切线的斜率,利用点斜式写出切线方程. (2)根据得有两个极值点等价于在有两个不同的根,利用判断式大于零得到的取值范围.要证明,需证明,但,故只要证明 在上恒成立,可令 ,通过导数讨论其单调性即可. 详解:(1)当时,,则, ∴, ∴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2)①函数的定义域为,且, 因为函数有两个极值点,所以有两个不同的正实根, ∴有两个不同的正实根, ∴, 即的取值范围是. ②由题意,的两根为,由韦达定理,, 其中, 于是 , 令,则在上恒成立, 即函数在上为减函数, 又因为,所以,即. 点睛:曲线的切线的斜率是函数在切点横坐标处的导数.与函数极值的相关的不等式,往往需要利用极值点满足的方程消去不等式中的参数,再通过构建新函数来证明不等式成立. 22.(选修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求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两点,求的面积. 【答案】(1) (2) 【解析】分析:(1)把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化成,利用可得其直角坐标方程. (2)把直线的参数方程改写为,利用的几何意义求出的长度,再把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计算到直线的距离后可计算的面积. 详解:(1)因为, 所以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为参数)代入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得,设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则, 于是, 直线的普通方程为,则原点到直线的距离, 所以. 点睛:极坐标方程转为直角坐标方程的关键是利用公式,必要时需要对极坐标方程变形使得方程中尽量出现.另外在计算弦长时注意利用直线的参数方程 (为直线的倾斜角,为参数)来简化计算,因为的几何意义是、之间的距离. 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其中. (1)当时,求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 (2)若对任意的,都有,使得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析】分析:(1)利用零点分段讨论可得不等式的解. (2)因为对任意的,都有,使得成立,故的值域为的子集,故可求得实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1)当时,, 由得或或,解得或, 所以,解集为; (2)设,则由题意, 又∵, ∴,解得, 因此,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含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通常可通过讨论绝对值内代数式的符号来求解不等式(也就是零点分段讨论法).对于形如“对任意的,都有,使得成立”题设条件,要能合理转化两个函数的值域的关系,类似地,还有“对任意的,都有唯一的,使得成立”,它可转化的值域是的值域的子集且是单调函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