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1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东城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期末 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0分) 1.若集合A={x|-2<x≤0},B={-2,-1,0,1,2},则A∩B=(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交集运算得答案. 【详解】∵集合表示到0的所有实数, 集合表示5个整数的集合,∴,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交集的概念及其运算,是基础题. 2.下列复数为纯虚数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复数的运算对每个选项逐一求解即可得答案. 【详解】∵,,,, ∴为纯虚数的是,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复数的基本运算及基本概念,是基础题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角α以Ox为始边,终边在射线y=2x(x≥0)上,则cosα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终边上任意取一点,再利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的值. 【详解】角以为始边,终边在射线上,在终边上任意取一点, 则,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在角的终边上任取一点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4.若满足 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的几何意义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由,得,平移直线,由图象可知当直线经过点时, 直线的截距最小,此时最小,此时,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中利用可行域求目标函数的最值,属简单题.求目标函数最值的一般步骤是“一画、二移、三求” :(1)作出可行域(一定要注意是实线还是虚线);(2)找到目标函数对应的最优解对应点(在可行域内平移变形后的目标函数,最先通过或最后通过的顶点就是最优解);(3)将最优解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值. 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入,那么输出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程序框图的实质是计算排列数的值,由,即可计算得解. 【详解】模拟执行程序框图,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的值, 可得程序框图实质是计算排列数的值, 当,时,可得:,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程序框图和算法,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 6.设a,b,c,d为实数,则“a>b,c>d”是“a+c>b+d”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不等式的可加性可得成立;反之不成立,例如取,,, . 【详解】根据不等式的可加性可得成立; 反之不成立,例如取,,,,满足,但是不成立,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简易逻辑的判定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7.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在此三棱锥的六条棱中,最长棱的长度为( ) A. 2 B. C. D. 3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三棱锥的三视图知该三棱锥是三棱锥,其中底面,,,,由此能求出在该三棱锥中,最长的棱长. 【详解】由三棱锥的三视图知该三棱锥是如图所示的三棱锥, 其中底面,,,, ∴, ∴在该三棱锥中,最长的棱长为,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三棱锥中最长棱长的求法,考查三棱锥性质及其三视图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 8.地震里氏震级是地震强度大小的一种度量.地震释放的能量E (单位:焦耳)与地震里氏震级M之间的关系为lgE=4.8+1.5M.已知两次地震的里氏震级分别为8.0级和7.5级,若它们释放的能量分别为E1和E2,则的值所在的区间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把数据代入已知解析式,再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即可得出. 【详解】, ∴,, ∴,,∴, ∵,,, ∴, ∴的值所在的区间为,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数的运用以及运算,熟练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 9.已知向量=(1,-2),=(2,m),若⊥,则m=______. 【答案】1 【解析】 【分析】 根据即可得出,进行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即可求出. 【详解】∵;∴,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以及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属于基础题. 10.在△ABC中,已知a=1,,,则c=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求出,再根据正弦定理即可求出. 【详解】在中,已知,,,∴, 由正弦定理可得,∴,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和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考查了运算和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1.若等差数列{an}和等比数列{bn}满足a1=-1,b1=2,a3+b2=-1,试写出一组满足条件的数列{an}和{bn}的通项公式:an=______,bn=______. 【答案】 (1). -n (2). 2 【解析】 【分析】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解方程可得,,即可得到所求通项公式,注意答案不唯一. 【详解】等差数列的公差设为,等比数列的公比设为, ,,,可得, 即为, 可取,可得,则,,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运用,考查方程思想和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2.过双曲线的右焦点F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双曲线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若△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利用已知条件列出方程,转化为求解即可. 【详解】过双曲线的右焦点作垂直于轴的直线,交双曲线于,两点,为坐标原点,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可得,即,可得:,,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的应用,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常见双曲线离心率的求法有:1、直接求出,求解;2、变用公式整体求出;3、构造的齐次式解出等. 13.小菲在学校选修课中了解到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为了解自己记忆一组单词的情况,她记录了随后一个月的有关数据,绘制散点图,拟合了记忆保持量与时间(天)之间的函数关系: 某同学根据小菲拟合后的信息得到以下结论: ①随着时间的增加,小菲的单词记忆保持量降低; ②9天后,小菲的单词记忆保持量低于40%; ③26天后,小菲的单词记忆保持量不足20%. 其中正确的结论序号有______.(注:请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答案】①② 【解析】 【分析】 由分段函数可得函数的单调性,可判断①;由的值可判断②;由的值可判断③. 【详解】, 可得随着的增加而减少,故①正确; 当时,,, 9天后,小菲的单词记忆保持量低于,故②正确; ,故③错误,故答案为①②. 【点睛】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主要是单调性和函数的取值范围的求法,考查判断能力和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4.已知函数f(x)=x3-4x,g(x)=sinωx(ω>0).若∀x∈[-a,a],都有f(x)g(x)≤0,则a的最大值为______;此时ω=______. 【答案】 (1). 4 (2). 【解析】 【分析】 函数,均为奇函数,只需考虑,都有即可,结合图象可得当且仅当在上,在满足,才能取到最大值,进而可得. 【详解】∵函数,均为奇函数. ∴只需考虑,都有即可. ∵函数在满足,在满足, ∴当且仅当在上,在满足,才能取到最大值,(如图). 此时,,.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对称性应用,数形结合法,最终将题意转化为与0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0分) 15.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1=1,a2+a4=10. (Ⅰ)求{an}的通项公式; (Ⅱ)若,求数列{bn}的前n项和. 【答案】(Ⅰ) (Ⅱ) 【解析】 【分析】 (Ⅰ)利用等差数列,求出数列的公差,然后求解的通项公式;(Ⅱ)通过,利用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解数列的前项和. 【详解】(I)设的公差为, 因为,所以. 所以,解得. 所以. (Ⅱ)由(I)知,, 所以的前项和为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以及数列的求和,属于高考中常考知识点,难度不大;常见的数列求和的方法有公式法即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分组求和类似于,其中和分别为特殊数列,裂项相消法类似于,错位相减法类似于,其中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等. 16.已知函数. (Ⅰ)求f(x)的最小正周期; (Ⅱ)求证:对于任意的,都有. 【答案】(Ⅰ)(Ⅱ)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Ⅰ)先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化简函数的解析式,再利用正弦函数的周期性,求得f(x)的最小正周期;(Ⅱ)利用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证得. 【详解】(Ⅰ)===, 所以,的最小正周期. (Ⅱ)证明:∵,∴,∴, ∴,∴, 所以对于任意的,都有.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正弦函数的周期性,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属于中档题. 17.某中学有学生500人,学校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收集了他们2018年10月课外阅读时间(单位:小时)的数据,并将数据进行整理,分为5组:[10,12),[12,14),[14,16),[16,18),[18,20],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Ⅰ)试估计该校所有学生中,2018年10月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16小时的学生人数; (Ⅱ)已知这50名学生中恰有2名女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在[18,20],现从课外阅读时间在[18,20]的样本对应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人,求至少抽到1名女生的概率; (Ⅲ)假设同组中的每个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替,试估计该校学生2018年10月课外阅读时间的平均数. 【答案】(Ⅰ)150(Ⅱ)(Ⅲ)14.68 【解析】 【分析】 (Ⅰ)由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出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16小时的样本的频率为0.30,由此能估计该校所有学生中,2018年10月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16小时的学生人数;(Ⅱ)阅读时间在[18,20]的样本的频率为0.10.从而课外阅读时间在[18,20]的样本对应的学生人数为5.这5名学生中有2名女生,3名男生,设女生为A,B,男生为C,D,E,从中抽取2人,利用列举法能求出至少抽到1名女生的概率;(Ⅲ)由频率分布直方图能估计该校学生2018年10月课外阅读时间的平均数. 【详解】(Ⅰ)0.10×2+0.05×2=0.30, 即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16小时的样本的频率为0.30. 因为500×0.30=150, 所以估计该校所有学生中,2018年10月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16小时的学生人数为150. (Ⅱ)阅读时间在[18,20]的样本的频率为0.05×2=0.10. 因为50×0.10=5,即课外阅读时间在[18,20]的样本对应的学生人数为5. 这5名学生中有2名女生,3名男生,设女生为A,B,男生为C,D,E, 从中抽取2人的所有可能结果是:(A,B),(A,C),(A,D),(A,E),(B,C),(B,D),(B,E),(C,D),(C,E),(D,E). 其中至少抽到1名女生的结果有7个, 所以从课外阅读时间在[18,20]的样本对应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人,至少抽到1名女生的概率为p= (Ⅲ)根据题意,0.08×2×11+0.12×2×13+0.15×2×15+0.10×2×17+0.05×2×19=14.68(小时). 由此估计该校学生2018年10月课外阅读时间的平均数为14.68小时. 【点睛】本题考查频数、概率、平均数的求法,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列举法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是基础题. 18.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垂直于底面,A1B1⊥B1C1,AA1=AB=2,BC=1,E为A1C1中点. (Ⅰ)求证:A1B⊥平面AB1C1; (Ⅱ)求三棱锥B-ECC1的体积; (Ⅲ)设平面EAB与直线B1C1交于点H,求线段B1H的长. 【答案】(Ⅰ)详见解析(Ⅱ)(Ⅲ) 【解析】 【分析】 (Ⅰ)证明平面,推出,然后证明平面,得到,,即可证明平面;(Ⅱ)说明,证明平面,通过求解即可;(Ⅲ)证明,说明为中点,然后求解即可. 【详解】(Ⅰ)因为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垂直于底面, 所以BB1⊥平面A1B1C1. 因为B1C1⊂平面A1B1C1, 所以BB1⊥B1C1. 又因为B1C1⊥A1B1,A1B1∩BB1=B1, 所以B1C1⊥平面AA1B1B. 因为A1B⊂平面AA1B1B, 所以A1B⊥B1C1. 因为AA1=AB=2,所以四边形AA1B1B为菱形. 所以A1B⊥AB1. 因为B1C1∩AB1=B1, 所以A1B⊥平面AB1C1. (Ⅱ) 由已知,BB1⊥平面A1B1C1,A1B1⊂平面A1B1C1, 所以BB1⊥A1B1. 因为A1B1⊥B1C1,B1C1∩BB1=B1, 所以A1B1⊥平面BB1C1C. 又A1B1=AB=2,故A1到平面BB1C1C的距离为2. 因为E为A1C1中点,所以E点到平面BB1C1C距离为1. 所以. (Ⅲ)在三棱柱ABC-A1B1C1中, 因为E,H为平面EAB与平面A1B1C1的公共点, 所以平面EAB∩平面A1B1C1=EH. 因为平面ABC∥平面A1B1C1,AB⊂平面ABC, 所以AB∥平面A1B1C1. 又平面A1B1C1∩平面EAB=EH, 所以EH∥AB. 又AB∥A1B1,所以EH∥A1B1. 因为E为A1C1中点,所以H为B1C1中点. 所以.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断定理以及性质定理的应用,直线与平面平行以及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由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整个证明过程围绕着线面垂直这个核心而展开,这是化解空间垂直关系难点的技巧所在. 19.已知函数,a∈R. (Ⅰ)当a=1时,求曲线y=f(x)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f(x)的单调区间. 【答案】(Ⅰ)y=0(Ⅱ)单调递减区间为(-1,-),单调递增区间为(-∞,-1),(-,+∞) 【解析】 【分析】 (Ⅰ)当时,求出函数,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处的切线的斜率,利用点斜式求出切线方程;(II)当时,令,得,,分三种情况①,②当,③当,讨论的单调区间. 【详解】(Ⅰ)f(x)的定义域为R,. 当a=1时,f′(0)=0,f(0)=0, 所以曲线y=f(x)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为y=0. (Ⅱ)f′(x)=aex(x+1)-x-1=(x+1)(aex-1). (1)当a≤0时,aex-1<0, 所以当x>-1时,f′(x)<0;当x<-1时,f′(x)>0. 所以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单调递减区间为(-1,+∞). (2)当a>0时,令f′(x)=0,得x1=-1,x2=-lna. ①当-lna=-1,即a=e时,f′(x)≥0, 所以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无单调递减区间; ②当-lna<-1,即a>e时, 当-lna<x<-1时,f′(x)<0;当x<-lna或x>-1时,f′(x)>0. 所以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lna,-1),单调递增区间为(-∞,-lna),(-1,+∞); ③当-lna>-1,即0<a<e时, 当-1<x<-lna时,f′(x)<0;当x<-1或x>-lna时,f′(x)>0. 所以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lna),单调递增区间为(-∞,-1),(-ln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曲线的切线方程、函数零点、解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了计算能力和分类讨论的思想,第一步确定切点;第二步求斜率,即求曲线上该点的导数;第三步利用点斜式求出直线方程 20.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为,其左焦点为F1(-1,0).直线l:y=k(x+2)(k≠0)交椭圆C于不同的两点A,B,直线BF1与椭圆C的另一个交点为E.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当时,求△F1AB的面积; (Ⅲ)证明:直线AE与x轴垂直. 【答案】(Ⅰ)(Ⅱ)(Ⅲ)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Ⅰ)利用椭圆的离心率以及已知条件求解,,即可得到椭圆的方程;(Ⅱ)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利用韦达定理,以及弦长公式,得到直线距离然后求解的面积;(Ⅲ)当时,求出直线的斜率;设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与椭圆联立,利用韦达定理,转化求解证明即可. 【详解】解:(I)由已知有解得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 (II)由消去y,整理得(1+2k2)x2+8k2x+(8k2-2)=0. 由已知,△=(8k2)2-4(1+2k2)(8k2-2)>0,解得. 设A(x1,y1),B(x2,y2),则, . 直线l的方程为x-2y+2=0,F1(-1,0)到直线l的距离. 所以△F1AB的面积为. (III)当x2=-1时,. 此时直线l的斜率为,由(II)知不符合题意,所以x2≠-1. 设直线BF1的斜率为. 则直线BF1的方程为y=t(x+1). 由消去y,整理得(1+2t2)x2+4t2x+(2t2-2)=0. 设E(x3,y3),则有. 由得,代入上式整理得, 解得. 因为, 将,代入,整理得x3-x1=0, 所以x3=x1.所以直线AE与x轴垂直.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椭圆方程的求法,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计算量较大,有一定难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