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真题——理科数学(天津卷)原卷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高考真题——理科数学(天津卷)原卷版

绝密★启用前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数学(理工类)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第Ⅰ卷 1 至 2 页,第Ⅱ卷 3 至 5 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考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 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 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 A,B 互斥,那么 ·如果事件 A,B 相互独立,那么 P(A∪B)=P(A)+P(B). P(AB)=P(A) P(B). ·棱柱的体积公式 V=Sh. ·球的体积公式 . 其中 S 表示棱柱的底面面积, 其中 表示球的半径. h 表示棱柱的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 ,则 (A) (B) (C) (D) (2)设变量 满足约束条件 则目标函数 的最大值为 (A) (B)1(C) (D)3 34 3V R  R {1,2,6}, {2,4}, { | 1 5}A B C x x      R ( )A B C   {2} {1,2,4} {1,2,4,6} { | 1 5}x x   R ,x y 2 0, 2 2 0, 0, 3, x y x y x y          z x y  2 3 3 2 (3)阅读右面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输入 的值为 24,则输出 的值为 (A)0 (B)1(C)2(D)3 (4)设 ,则“ ”是“ ”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已知双曲线 的左焦点为 ,离心率为 .若经过 和 两点的直线平 行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 (B) (C) (D) (6)已知奇函数 在 R 上是增函数, .若 , , ,则 a,b, c 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 (7)设函数 , ,其中 , .若 , ,且 的最小 正周期大于 ,则 (A) , (B) , (C) , (D) , (8)已知函数 设 ,若关于 x 的不等式 在 R 上恒成立,则 a 的取 值范围是 N N  R π π| |12 12   1sin 2  2 2 2 2 1( 0, 0)x y a ba b    F 2 F (0,4)P 2 2 14 4 x y  2 2 18 8 x y  2 2 14 8 x y  2 2 18 4 x y  ( )f x ( ) ( )g x xf x 2( log 5.1)a g  0.8(2 )b g (3)c g a b c  c b a  b a c  b c a  ( ) 2sin( )f x x   xR 0  | |   5( ) 28f   ( ) 08f   ( )f x 2 2 3  12  2 3  12   1 3  24   1 3  24  2 3, 1, ( ) 2 , 1. x x x f x x xx        aR ( ) | |2 xf x a  (A) (B) (C) (D)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 12 小题,共 110 分。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9)已知 ,i 为虚数单位,若 为实数,则 a 的值为 . (10)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所有顶点在一个球面上,若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 18,则这个球的体积为 . (11)在极坐标系中,直线 与圆 的公共点的个数为___________. (12)若 , ,则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 13 ) 在 中 , , , . 若 , , 且 ,则 的值为___________. (14)用数字 1,2,3,4,5,6,7,8,9 组成没有重复数字,且至多有一个数字是偶数的四位数,这样 的四位数一共有___________个.(用数字作答)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8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 13 分) 在 中,内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已知 , , . (Ⅰ)求 和 的值; (Ⅱ)求 的值. 16.(本小题满分 13 分) 从甲地到乙地要经过 3 个十字路口,设各路口信号灯工作相互独立,且在各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分别为 . (Ⅰ)设 表示一辆车从甲地到乙地遇到红灯的个数,求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Ⅱ)若有 2 辆车独立地从甲地到乙地,求这 2 辆车共遇到 1 个红灯的概率. 47[ ,2]16 47 39[ , ]16 16 [ 2 3,2] 39[ 2 3, ]16 aR i 2 i a   4 cos( ) 1 06     2sin  ,a bR 0ab  4 44 1a b ab   ABC△ 60A  ∠ 3AB  2AC  2BD DC  ( )AE AC AB    R   4AD AE     ABC△ , ,A B C , ,a b c a b 5, 6a c  3sin 5B  b sin A πsin(2 )4A 1 1 1, ,2 3 4 X X (17)(本小题满分 13 分) 如图,在三棱锥 P-ABC 中,PA⊥底面 ABC, .点 D,E,N 分别为棱 PA,PC,BC 的中点,M 是线段 AD 的中点,PA=AC=4,AB=2. (Ⅰ)求证:MN∥平面 BDE; (Ⅱ)求二面角 C-EM-N 的正弦值; (Ⅲ)已知点 H 在棱 PA 上,且直线 NH 与直线 B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求线段 AH 的长. 18.(本小题满分 13 分) 已 知 为 等 差 数 列 , 前 n 项 和 为 , 是 首 项 为 2 的 等 比 数 列 , 且 公 比 大 于 0 , , , . (Ⅰ)求 和 的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 的前 n 项和 . (19)(本小题满分 14 分) 设椭圆 的左焦点为 ,右顶点为 ,离心率为 .已知 是抛物线 的焦点, 到抛物线的准线 的距离为 . (I)求椭圆的方程和抛物线的方程; (II)设 上两点 , 关于 轴对称,直线 与椭圆相交于点 ( 异于点 ),直线 与 轴相交 于点 .若 的面积为 ,求直线 的方程. 90BAC   7 21 { }na ( )nS n N { }nb 2 3 12b b  3 4 12b a a  11 411S b { }na { }nb 2 2 1{ }n na b  ( )n N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F A 1 2 A 2 2 ( 0)y px p  F l 1 2 l P Q x AP B B A BQ x D APD△ 6 2 AP (20)(本小题满分 14 分) 设 ,已知定义在 R 上的函数 在区间 内有一个零点 , 为 的导函数. (Ⅰ)求 的单调区间; (Ⅱ)设 ,函数 ,求证: ; ( Ⅲ ) 求 证 : 存 在 大 于 0 的 常 数 , 使 得 对 于 任 意 的 正 整 数 , 且 满 足 . aZ 4 3 2( ) 2 3 3 6f x x x x x a     (1,2) 0x ( )g x ( )f x ( )g x 0 0[1, ) ( ,2]m x x  0( ) ( )( ) ( )h x g x m x f m   0( ) ( ) 0h m h x  A ,p q 0 0[1, ) ( ,2],p x xq   0 4 1| |p xq Aq  天津理数答案 1-4BDCA 5-8BCAA 9.−2; 10. ; 11.2; 12.4 ; 13. ; 14.1080 15.(Ⅰ)解:在 中,因为 ,故由 ,可得 .由已知及余弦定理,有 ,所以 . 由正弦定理 ,得 . 所以, 的值为 , 的值为 . (Ⅱ)解:由(Ⅰ)及 ,得 ,所以 , .故 . 16.(Ⅰ)解:随机变量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0,1,2,3. , , , . 所以,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为 0 1 2 3 9π 2 3 11 ABC△ a b 3sin 5B  4cos 5B  2 2 2 2 cos 13b a c ac B    13b  sin sin a b A B sin 3 13sin 13 a BA b  b 13 sin A 3 13 13 a c 2 13cos 13A  12sin 2 2sin cos 13A A A  2 5cos2 1 2sin 13A A    π π π 7 2sin(2 ) sin 2 cos cos2 sin4 4 4 26A A A    X 1 1 1 1( 0) (1 ) (1 ) (1 )2 3 4 4P X         1 1 1 1 1 1 1 1 1 11( 1) (1 ) (1 ) (1 ) (1 ) (1 ) (1 )2 3 4 2 3 4 2 3 4 24P X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 (1 ) (1 )2 3 4 2 3 4 2 3 4 4P X               1 1 1 1( 3) 2 3 4 24P X      X X P 1 4 11 24 1 4 1 24 随机变量 的数学期望 . (Ⅱ)解:设 表示第一辆车遇到红灯的个数, 表示第二辆车遇到红灯的个数,则所求事件的概率为 . 所以,这 2 辆车共遇到 1 个红灯的概率为 . (17)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二面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等基础知识.考查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 几何问题的方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满分 13 分. 如图,以 A 为原点,分别以 , , 方向为 x 轴、y 轴、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可得 A(0,0,0),B(2,0,0),C(0,4,0),P(0,0,4),D(0,0,2),E(0,2,2),M(0,0,1), N(1,2,0). (Ⅰ)证明: =(0,2,0), =(2,0, ).设 ,为平面 BDE 的法向量, 则 ,即 .不妨设 ,可得 .又 =(1,2, ),可得 . 因为 平面 BDE,所以 MN//平面 BDE. ( Ⅱ ) 解 : 易 知 为 平 面 CEM 的 一 个 法 向 量 . 设 为 平 面 EMN 的 法 向 量 , 则 , 因 为 , , 所 以 . 不 妨 设 , 可 得 . 因此有 ,于是 . X 1 11 1 1 13( ) 0 1 2 34 24 4 24 12E X          Y Z ( 1) ( 0, 1) ( 1, 0) ( 0) ( 1) ( 1) ( 0)P Y Z P Y Z P Y Z P Y P Z P Y P Z              1 11 11 1 11 4 24 24 4 48     11 48 AB AC AP DE DB 2 ( , , )x y zn 0 0 DE DB        n n 2 0 2 2 0 y x z     1z  (1,0,1)n MN 1 0MN   n MN  1 (1,0,0)n 2 ( , , )x y zn 2 2 0 0 EM MN        n n (0, 2, 1)EM    (1,2, 1)MN   2 0 2 0 y z x y z        1y  2 ( 4,1, 2)  n 1 2 1 2 1 2 4cos , || | 21    n nn n | n n 1 2 105sin , 21 n n 所以,二面角 C—EM—N 的正弦值为 . (Ⅲ)解:依题意,设 AH=h( ),则 H(0,0,h),进而可得 , .由 已 知 , 得 , 整 理 得 , 解 得 , 或 . 所以,线段 AH 的长为 或 . 18.【解析】(I)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 . 由已知 ,得 ,而 ,所以 . 又因为 ,解得 .所以, . 由 ,可得 ①. 由 ,可得 ②, 联立①②,解得 , ,由此可得 . 所以,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 (II)解: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 由 , ,有 , 故 , , 上述两式相减,得 得 . 所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 105 21 0 4h  ( 1, 2, )NH h   ( 2,2,2)BE   2 | | | 2 2 | 7| cos , | 21| || | 5 2 3 NH BE hNH BE NH BE h              210 21 8 0h h   8 5h  1 2h  8 5 1 2 { }na d { }nb q 2 3 12b b  2 1( ) 12b q q  1 2b  2 6 0q q   0q  2q  2n nb  3 4 12b a a  13 8d a  11 4=11S b 1 5 16a d  1 1a  3d  3 2na n  { }na 3 2na n  { }nb 2n nb  2 2 1{ }n na b  n nT 2 6 2na n  1 2 1 2 4n nb     2 2 1 (3 1) 4n n na b n    2 32 4 5 4 8 4 (3 1) 4n nT n          2 3 4 14 2 4 5 4 8 4 (3 4) 4 (3 1) 4n n nT n n              2 3 13 2 4 3 4 3 4 3 4 (3 1) 4n n nT n              1 1 12 (1 4 ) 4 (3 1) 41 4 (3 2) 4 8. n n n n n              13 2 843 3 n n nT    2 2 1{ }n na b  n 13 2 843 3 nn    19.(Ⅰ)解:设 的坐标为 .依题意, , , ,解得 , , , 于是 .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抛物线的方程为 . (Ⅱ)解:设直线 的方程为 ,与直线 的方程 联立,可得点 ,故 .将 与 联立,消去 ,整理得 ,解得 ,或 .由点 异于点 ,可得点 .由 ,可学*科.网得直线 的方 程为 ,令 ,解得 ,故 . 所以 .又因为 的面积为 ,故 ,整理得 ,解得 ,所以 . 所以,直线 的方程为 ,或 . 20.(Ⅰ)解:由 ,可得 , 进而可得 .令 ,解得 ,或 . 当 x 变化时,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 + - + ↗ ↘ ↗ 所以,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单调递减区间是 . (Ⅱ)证明:由 ,得 , . 令 函 数 , 则 . 由 ( Ⅰ ) 知 , 当 时 , F ( ,0)c 1 2 c a  2 p a 1 2a c  1a  1 2c  2p  2 2 2 3 4b a c   2 2 4 13 yx   2 4y x AP 1( 0)x my m   l 1x   2( 1, )P m  2( 1, )Q m 1x my  2 2 4 13 yx   x 2 2(3 4) 6 0m y my   0y  2 6 3 4 my m   B A 2 2 2 3 4 6( , )3 4 3 4 m mB m m      2( 1, )Q m BQ 2 2 2 6 2 3 4 2( )( 1) ( 1)( ) 03 4 3 4 m mx ym m m m          0y  2 2 2 3 3 2 mx m   2 2 2 3( ,0)3 2 mD m   2 2 2 2 2 3 6| | 1 3 2 3 2 m mAD m m     APD△ 6 2 2 2 1 6 2 6 2 3 2 | | 2 m m m   23 2 6 | | 2 0m m   6| | 3m  6 3m   AP 3 6 3 0x y   3 6 3 0x y   4 3 2( ) 2 3 3 6f x x x x x a     3 2( ) ( ) 8 9 6 6g x f x x x x     2( ) 24 18 6g x x x    ( ) 0g x  1x   1 4x  ( ), ( )g x g x ( , 1)  1( 1, )4 1( , )4  ( )g x ( )g x ( )g x ( , 1)  1( , )4  1( 1, )4 0( ) ( )( ) ( )h x g x m x f m   0( ) ( )( ) ( )h m g m m x f m   0 0 0( ) ( )( ) ( )h x g x m x f m   1 0( ) ( )( ) ( )H x g x x x f x   1 0( ) ( )( )H x g x x x   [1,2]x ,故当 时, , 单调递减;当 时, , 单调递增.因此,当 时, ,可得 . 令函数 ,则 .由(Ⅰ)知, 在 上单调递 增,故当 时, , 单调递增;当 时, , 单调递 减.因此,当 时, ,可得 . 所以, . (III)证明:对于任意的正整数 , ,且 , 令 ,函数 . 由(II)知,当 时, 在区间 内有零点; 当 时, 在区间 内有零点. 所以 在 内至少有一个零点,不妨设为 ,则 . 由(I)知 在 上单调递增,故 , 于是 . 因为当 时, ,故 在 上单调递增, 所以 在区间 上除 外没有其他的零点,而 ,故 . 又因为 , , 均为整数,所以 是正整数, 从而 . 所以 .所以,只要取 ,就有 . ( ) 0g x  0[1, )x x 1 ( ) 0H x  1( )H x 0( ,2]x x 1 ( ) 0H x  1( )H x 0 0[1, ) ( ,2]x x x  1 1 0 0( ) ( ) ( ) 0H x H x f x    1( ) 0, ( ) 0H m h m 即 2 0 0( ) ( )( ) ( )H x g x x x f x   2 0( ) ( ) ( )H x g x g x   ( )g x [1,2] 0[1, )x x 2 ( ) 0H x  2 ( )H x 0( ,2]x x 2 ( ) 0H x  2 ( )H x 0 0[1, ) ( ,2]x x x  2 2 0( ) ( ) 0H x H x  2 0( ) 0, ( ) 0H m h x 即 0( ) ( ) 0h m h x  p q 0 0[1 ) ( , ], 2p x xq   pm q 0( ) ( )( ) ( )h g m xx x mf   0[1 ),m x ( )h x 0( , )m x 0( ,2]m x ( )h x 0( ),x m ( )h x (1,2) 1x 1 1 0( ) ( )( ) ( ) 0p ph g x fqx qx    ( )g x [1,2] 10 ( ) ( )1 2( )g xg g   4 3 2 2 3 4 0 4 1 ( ) | ( ) | | 2 3 3 6 || | | |( ) ( ) (2 )2 p pf fp p p q p q pq aqq qxq g x g g q        [1 2],x ( ) 0g x  ( )f x [1,2] ( )f x [1,2] 0x 0 p xq  ( ) 0pf q  p q a 4 3 2 2 3 4| 2 3 3 6 |p p q p q pq aq    4 3 2 2 3 4| 2 3 3 6 | 1p p q p q pq aq     0 4 1| 2| ( ) p xq g q  ( )2A g 0 4 1| |p xq Aq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