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9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为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某市教育局拟从3000名小学生,2500名初中生和1500名高中生中抽取700人参与“城市文明知识”问卷调查活动,应采用的最佳抽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法 B.分层抽样法 C.系统抽样法 D.简单随机抽样法或系统抽样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总体明显分层的特点采用分层抽样. 【详解】 根据题意,所有学生明显分成互不交叉的三层,即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故采用分层抽样法.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分层抽样的概念,属基础题. 2.甲乙两名同学在班级演讲比赛中,得分情况如茎叶图所示,则甲乙两人得分的中位数之和为( ) A.176 B.174 C.14 D.16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茎叶图中的数据,计算甲、乙得分的中位数即可. 【详解】 由茎叶图知,甲的得分情况为76,77,88,90,94, 甲的中位数为88; 乙的得分情况为75,86,88,88,93,乙的中位数为88; 故甲乙两人得分的中位数之和为88+88=176.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茎叶图表示的数据的中位数的计算,注意先把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先排序即可.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事件与事件互斥,则 B.若事件与事件满足,则事件与事件为对立事件 C.“事件与事件互斥”是“事件与事件对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D.某人打靶时连续射击两次,则事件“至少有一次中靶”与事件“至多有一次中靶”互为对立事件 【答案】C 【解析】 【分析】 对A,由互斥的定义判断即可,对B选项,利用几何概型判断即可,对C由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概念可判断结论,对D由对立事件定义判断,所以错误. 【详解】 对A,基本事件可能的有C,D…,故事件与事件互斥,但不一定有 对B,由几何概型知,则事件与事件不一定为对立事件,; 对C,由对立,互斥的定义知,对立一定互斥,但互斥不一定对立,故C正确, 对D, “至少有一次中靶”的对立事件为“两次都不中”,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概率的基本概念,属基础题,选项B易忽略几何概型的情况. 4.设平面内有两个定点,和一个动点,命题甲:为定值;命题乙: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的双曲线,则甲是乙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命题乙由点P的轨迹是以,为焦点的双曲线可得到动点P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定值,即命题乙推得命题甲;再根据||PF1|﹣|PF2||是定值可得到动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或射线,即命题甲不一定推出乙,从而可得到答案. 【详解】 命题甲:||PF1|﹣|PF2||是定值可得到动点M的轨迹是双曲线或以为端点的射线 ,不一定推出命题乙,故不充分 命题乙: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则可得到P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一常数,即可推出命题甲,故必要; ∴命题甲是命题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双曲线的定义,若||PF1|﹣|PF2||是定值,则动点P的轨迹:若||PF1|﹣|PF2||>,P的轨迹为双曲线;||PF1|﹣|PF2||=,P的轨迹为两条射线. 5.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到,的距离之和为,过焦点且垂直于轴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若线段的长为,则椭圆的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知2a= ,设点A(c,),代入椭圆方程解得 = ,得AB=2== ,解得a,b即可. 【详解】 由题知2a=,得a=,设A(c,),代入椭圆,即 ,解得 , ,得b=2,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椭圆的几何性质,过焦点且垂直于轴的焦点弦长为 . 6.已知,,是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是空间向量的另一组基底,若向量在基底,,下的坐标为,则向量在基底,,下的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向量在基底,{,,}下的坐标为(x,y,z),则423x()+y()+z,由此能求出向量在基底{,,}下的坐标. 【详解】 设向量在基底,{,,}下的坐标为(x,y,z), 则423x()+y()+z, 整理得:423(x+y)(x﹣y)z, ∴,解得x=3,y=1,z=3, ∴向量在基底{,,}下的坐标是(3,1,3).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在基底下的坐标的求法,是基础题,充分利用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构造x,y,z的方程组是关键. 7.执行如题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值为6,则判断框内可填入的条件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条件成立,运行第一次, 条件成立,运行第二次, 条件成立,运行第三次, 条件不成立,输出 由此可知判断框内可填入的条件是: 故选C. 考点:循环结构. 视频 8.已知三棱锥,在该三棱锥内取一点,使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取高线的三等分点,过该点作平行于底的平面,若VP﹣ABCVS﹣ABC,则P点在平面EFG与底面ABC之间,所以概率为棱台与原棱锥体积之比,用相似比计算即可. 【详解】 作出S在底面△ABC的射影为O, 若VP﹣ABCVS﹣ABC,则高OPSO, 即此时P在三棱锥VS﹣ABC的面DEF上, 则VP﹣ABCVS﹣ABC的点P位于在三棱锥VS﹣ABC的面DEF以下的棱台内, 则对应的概率P=1﹣()3,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求出对应的体积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根据比例关系,得到面积之比是相似比的平方,体积之比是相似比的立方. 9.如图,四面体中,,,两两垂直,,点是的中点,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面ABE,过B作BF,证明BF 面ACD, 为直线与平面 所成角,BF即为到平面的距离,利用三角形等面积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知AB面BCD, ABCD,又BC=BD,点是的中点, BECD, 且BE= 又,CD面ABE, 过B作BF于E,则CDBF,又AECD=E, BF 面ACD, 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BF即为到平面的距离. ,解得BA=4 , ,利用 等面积知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线面角,点面距,过B作BF,证明BF 面ACD是关键. 10.已知点,动圆与直线切于点,过与圆相切的两直线相交于点,则点的轨迹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由题意画出图形,可见⊙C是△PMN的内切圆,则由切线长定理得|MA|=|MB|、|ND|=|NB|、|PA|=|PD|;此时求|PM|﹣|PN|可得定值,即满足双曲线的定义;然后求出a、b,写出方程即可(要注意x的取值范围). 【详解】 由题意画图如下 可见|MA|=|MB|=4,|ND|=|NB|=2,且|PA|=|PD|, 那么|PM|﹣|PN|=(|PA|+|MA|)﹣(|PD|+|ND|)=|MA|﹣|ND|=4﹣2=2<|MN|, 所以点P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右支(右顶点除外), 又2a=2,c=3,则a=1,b2=9﹣1=8, 所以点P的轨迹方程为(x>1).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属于中档题. 11.如图,在四面体中,平面平面,与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点在线段(不含端点)上运动.若线段(不含端点)上存在点,使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为,则线段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设的中点为,连,因,故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则,所以,,所以,即,也即,由此可得,结合可得,所以,则,即,应选答案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将题设中的异面直线所成角这一条件翻译出来,因为这是求解线段长度范围的先决条件与前提,也是解答本题是突破口。求解由于变量较多,因此运用消元思想和整体代换的数学思想,使得问题的求解有章可循,进而获得答案,本题对计算能力要求较高,具有一定的难度。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2.对于下列表格中的五对数据,已求得的线性回归方程为,则实数的值为( ) 196 107 200 203 204 1 3 6 7 A.8.5 B.8.4 C.8.2 D.8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选D. 考点:线性回归方程 13.写出命题“若,则,,不成等比数列”的逆否命题:__________. 【答案】若成等比数列,则 【解析】 【分析】 根据命题“若p,则q”的逆否命题是“若¬q,则¬p”,直接写出即可. 【详解】 命题“若b2≠ac,则a,b,c不成等比数列” 的逆否命题是“若a,b,c成等比数列,则b2=ac”. 故答案为若成等比数列,则.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的关系,解题时根据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的关系可以直接写出结论,四种命题及其关系要熟练掌握. 14.执行如图语句,若输入的,则输出的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 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当x=1时不满足条件x<0,计算并输出y的值为-2. 【详解】 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x=1,不满足条件x<0,执行y=x-3=-2,即输出-2 ,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程序框图的应用,是基础题. 15.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正方形,底面,以为起点,再从,,,四个点中任取两点分别为终点得到两个向量,记这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为,则事件“”的概率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通过列举法,列出所有满足条件的基本向量,计算即可. 【详解】 底面, , 以为起点,再从,,,四个点中任取两点分别为终点得到两个向量所有的基本事件为: 共6个, 事件“”的基本事件为:共4个, 则事件“”的概率为 . 故答案为 . 【点睛】 本题考查古典概型,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找准线线垂直是关键. 16.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过点作斜率为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点,,直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直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若,则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图形关于x轴对称,A,B,P三点共线,可得.由焦半径公式|AF|=x1+1=|NF|,||BF|=x2+1=|MF|,18,(y1+y2)2=20y1y2,再利用韦达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由题意,图形关于x轴对称,A,B,P三点共线,可得. 由焦半径公式|AF|=x1+1=|NF|,|BF|=x2+1=|MF|, ∴18,∴(y1+y2)2=20y1y2, 由,可得ky2﹣4y+4k=0, ∴y1+y2,y1y2=4,∴80, ∵k>0,∴k.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考查韦达定理的运用,由题判断A,B,P三点共线,可得,结合焦半径公式的运用是关键.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17.我国西部某贫困地区2011年至2017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千元)的数据如下表: 年份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年份代号 1 2 3 4 5 6 7 人均年收入 2.9 3.3 3.6 4.4 4.8 5.2 5.9 (1)求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 (2)利用(1)中的回归方程,预测该地区201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将达到多少千元. 附:线性回归方程中,,. 参考数据:,. 【答案】(1); (2)预测该地区在201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千元. 【解析】 【分析】 (1)求出求出b 经过回归直线,再求出a即可; (2)令x=9 代入回归直线方程求得 【详解】 (1)依题意, 从而,, 故所求线性回归方程为. (2)令,得. 预测该地区在201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千元. 【点睛】 本题考查回归直线求法,注意样本中心点 经过回归直线. 18.已知命题:“曲线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命题:不等式对于任意恒成立. (1)若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命题为真,为假,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解析】 【分析】 (1)由命题得命题由命题为真,得为真命题或为真命题,列m的不等式求解即可; (2)由命题为真,为假判断均为真命题或均为假命题,分情况列出m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详解】 , (1)由于为真命题,故为真命题或为真命题,从而有或,即 . (2)由于为真命题,为假命题,所以均为真命题或均为假命题,从而有或,解得 即:. 【点睛】 本题考查命题真假,注意命题p焦点在y轴上审题要注意,对于命题p,q的真假判断要准确. 19.已知抛物线,过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线段的长度为8,且的中点到轴的距离为3.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已知抛物线与直线交于,两点,判断坐标原点是否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并说明理由. 【答案】(1); (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利用焦点弦长公式得的中点到轴的距离(2)联立方程组消去并化简得:即可. 【详解】 (1)依条件有,故,抛物线. (2)设,联立方程组消去并化简得: , ,从而. 所以坐标原点在以为直径的圆上 【点睛】 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韦达定理应用,注意点在圆上经常转化为向量数量积为0. 20.某学校为了解其下属后勤处的服务情况,随机访问了50名教职工,根据这50名教职工对后勤处的评分情况,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样本数据分组区间为,,,,. (1)估计该学校的教职工对后勤处评分的中位数(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从评分在的受访教职工中,随机抽取2人,求此2人中至少有1人对后勤处评分在内的概率. 【答案】(1)该学校的教职工对后勤处评分的中位数约为; (2). 【解析】 【分析】 (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求出a,设中位数为(2)受访教职工评分在内的人数为(人),受访教职工评分在内的人数为(人). 设受访教职工评分在内的两人分别为,在内的三人为 ,利用列举法能求出从评分在[40,60)的受访职工中,随机抽取2人,至少有一人评分在[50,60)的概率. 【详解】 (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 解得. 设该学校的教职工对后勤处评分的中位数为,有: ,解得: (分) 故该学校的教职工对后勤处评分的中位数约为 (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受访教职工评分在内的人数为(人),受访教职工评分在内的人数为(人). 设受访教职工评分在内的两人分别为,在内的三人为,则从评分在的受访教职工中随机抽取人, 其基本事件有,,,,,,,,,,共10种,其中2人评分至少有一人在内的基本事件有9种,故2人评分至少有1人在内的概率为. 【点睛】 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考查概率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列举法的合理运用. 21.如图(1),等腰中,,,以边上的中线为折痕,将沿折起,构成二面角,在平面内作,且,连,,,如图(2)所示. (1)求证:平面; (2)如果二面角为直二面角,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答案】(1)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 (1)证明进而证明,(2)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依条件,所以平面. 分别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计算平面平面 【详解】 (1). (2)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依条件,所以平面. 分别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取,则, 故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又,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取,则, 故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 根据图形知,二面角为钝二面角,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点睛】 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明,空间向量求二面角,是基础题. 22.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与,椭圆上的点到右焦点的最短距离为,为坐标平面上的一点,过点作直线和分别与椭圆交于点,和,,如图所示.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设点在双曲线(顶点除外)上运动,证明为定值,并求出此定值. 【答案】(1); (2). 【解析】 【分析】 (1)由题可知,解方程可求c,b,进而可求椭圆方程, (2)设直线与的斜率都存在,分别设为,,,与椭圆方程联立,设,由韦达定理得=,同理得进而化简. 【详解】 (1)依题意有,而,故,, 从而椭圆:. (2)设,则,因双曲线的顶点恰为椭圆的焦点,而因而直线与的斜率都存在,分别设为,则 由于,设直线的斜率为,则,代入椭圆方程并化简得 设,则 从而. 同理有, 从而有 从而为定值. 【点睛】 本题考查椭圆方程,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韦达定理的应用,对(2)推得直线与的斜率的乘积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