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9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理(重点、平行班)卷·2019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10)
长安一中高2016级(高二阶段)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数学试题(理科重点平行) 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南宏波 审题人:谈荣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则”的逆否命题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2. 设,为非零向量,则“存在负数,使得”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命题,则( ) A.是假命题, B.是假命题, C.是真命题, D.是真命题, 4.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成72°角,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内经过斜足的直线所成角中最大角等于( ) A.72° B.90° C.108° D.180° 5.已知向量,,且∥,则实数的值等于( ) A. B.-2 C.0 D. 或-2 6.已知非零向量,不共线,如果,,,则四点( ) A.一定共圆 B.恰是空间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C.一定共面 D.肯定不共面 7.已知,则最大值为( ) A. B. C. D. 8. 如图,60°的二面角的棱上有两点,直线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且都垂直于.已知,则的长为( ) A. B.7 C. D.9 9.如图,将绘有函数部分图象的纸片沿轴折成直二面角,若之间的空间距离为,则=( ) A.﹣1 B.1 C. D. 10.若顶点的坐标分别为(-4, 0), (4, 0),边上的中线长之和为30,则的重心的轨迹方程为( ) A. B. C. D. 11.设是椭圆长轴的两个端点,若上存在点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2.已知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为,且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与直线相切,则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相应空格中) 13. 已知实数4,,9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则椭圆的焦距为 14. 设有两个命题,: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为真命题,为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5.如图,空间四边形中,分别是对边的中点,点在线段上,分所成的定比为2,,则的值分别为 .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分别为椭圆的右、下、上顶点,是椭圆的右焦点.若,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17. 是两个平面,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 (1)如果,那么. (2)如果,那么. (3)如果,那么. (4)如果,那么与所成的角和与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5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18.(12分)已知,命题对任意,不等式恒成立;命题存在,使得成立。 (1)若为真命题,求的取值范围; (2)当时,若为假,为真,求的取值范围. 19. (12分)如图,三棱锥中,平面 ,,。分别为线段 上的点,且。 . (1)证明:平面; (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20. (12分)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是,,且椭圆经过点.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若过椭圆的左焦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求线段的长。 21. (14分)如图:等边三角形所在的平面与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分别为边中点.已知,, 。 (1)证明:平面; (2)证明:; (3)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22. (14分)已知椭圆的右焦点为,点在椭圆上. (1)求椭圆的方程; (2)过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点在椭圆上,坐标原点恰为的重心,求直线的方程. 长安一中高2016级(高二阶段)第一学期第第一次月考 数学试题答案(理科重点平行) 一、选择题: C A C B B C D C D B A A 二、填空题 13. 14. 15. 16. 17. (2)、(4 ) 三、解答题: 18.(12分)已知m∈R,命题p:对任意x∈[0,1],不等式2x﹣2≥m2﹣3m 恒成立;命题q:存在x∈[﹣1,1],使得m≤ax 成立. (1)若p为真命题,求m 的取值范围; (2)当a=1 时,若p且q为假,p或q为真,求m的取值范围. 解:(1)对任意x∈[0,1],不等式2x﹣2≥m2﹣3m 恒成立,∴﹣2≥m2﹣3m,解得1≤m≤2. (2)a=1时,存在x∈[﹣1,1],使得m≤ax 成立.∴m≤1. ∵p且q为假,p或q为真, ∴p与q必然一真一假, ∴或, 解得1<m≤2或m<1. ∴m的取值范围是(﹣∞,1)∪(1,2]. 19. (12分)如图,三棱锥P-ABC中,PC⊥平面 ABC,PC=3,∠ACB=.D,E分别为线段AB,BC上的点, 且CD=DE=,CE=2EB=2 . (1)证明:DE⊥平面PCD; (2)求二面角A-PD-C的余弦值 (1)由PC⊥平面ABC,DE⊂平面ABC,故PC⊥DE,CE=2,CD=DE=得△C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CD⊥DE. 由PC∩CD=C,DE垂直于平面PCD内两条相交直线, 故DE⊥平面PCD. (2)由(1)知,△C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CE=,如图,过D作DF垂直CE于F, 易知DF=FC=FE=1, 又已知EB=1, 故FB=2. ∠ACB=得DF∥AC,==, 故AC=DF=.以C为坐标原点,分别以,,的方向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0,0,0),P(0,0,3),A,E(0,2,0),D(1,1,0),=(1,-1,0),=(-1,-1,3),=.设平面PAD的法向量为n 1=(x1,y1,z1),由n1·=0,n1·=0,得 故可取n1=(2,1,1). 由(1)可知DE⊥平面PCD,故平面PCD的法向量n2可取为,即n2=(1,-1,0). 从而法向量n1,n2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cos〈n1,n2〉==, 所求二面角A-PD-C的余弦值为. 20. (12分)已知椭圆C的两个焦点是F1(﹣2,0),F2(2,0),且椭圆C经过点A(0,).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若过椭圆C的左焦点F1(﹣2,0)且斜率为1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P、Q两点,求线段PQ的长 解:(1)由题意可知椭圆焦点在x轴上,设椭圆方程为(a>b>0), 由题意可知,∴a=3,b=.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2)直线l的方程为y=x+2, 联立方程组,得14x2+36x﹣9=0, 设P(x1,y1),Q(x2,y2),则x1+x2=﹣,x1x2=﹣, ∴|PQ|=|x1﹣x2|===. 21. (14分)如图:等边三角形PAB所在的平面与Rt△ABC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D、E分别为AB、AC边中点.已知AB⊥BC,AB=2,BC=2 (Ⅰ)证明:DE∥平面PBC; (Ⅱ)证明:AB⊥PE; (Ⅲ)求点D到平面PBE的距离. (Ⅰ)证明:∵D、E分别为AB、AC边中点, ∴DE∥BC, ∵DE⊄平面PBC,BC⊂平面PBC, ∴DE∥平面PBC; (Ⅱ)证明:连接PD,则 ∵AB⊥BC,DE∥BC, ∴AB⊥DE, ∵等边三角形PAB,D为AB的中点, ∴PD⊥AB, ∵PD∩DE=D, ∴AB⊥平面PDE, ∵PE⊂平面PDE, ∴AB⊥PE; (Ⅲ)解:∵平面PAB⊥平面ABC,PD⊥AB, ∴PD⊥平面ABC, ∵D为AB中点,AB=2, ∴PD=, ∴VP﹣ABC==2, ∵E是AC的中点, ∴S△ABE=, ∴S△BDE=, ∴VP﹣BCE=VP﹣ABC=, ∵BE==2,∴PE==, ∵B到PE的距离为=, ∴S△BPE==, 设点D到平面PBE的距离为h,则=,∴h=. 法二:空间向量法 22. (14分)已知椭圆C:=1(a>b>0)的右焦点为F(2,0),点P(2,)在椭圆上.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过点F的直线,交椭圆C于A、B两点,点M在椭圆C上,坐标原点O恰为△ABM的重心,求直线l的方程. 解:(Ⅰ)由题意可得c=2,左焦点F1(﹣2,0),|PF|=, 所以|PF1|==,即2a=|PF|+|PF1|=2, 即a2=6,b2=a2﹣c2=2, 故椭圆C的方程为+=1; (Ⅱ)显然直线l与x轴不垂直, 设l:y=k(x﹣2),A(x1,y1),B(x2,y2). 将l的方程代入C得(1+3k2)x2﹣12k2x+12k2﹣6=0, 可得x1+x2=, 所以AB的中点N (,), 由坐标原点O恰为△ABM的重心,可得M (,). 由点M在C上,可得15k4+2k2﹣1=0, 解得k2=或﹣(舍),即k=±. 故直线l的方程为y=±(x﹣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