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讲义微专题36 向量的数量积——寻找合适的基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数学讲义微专题36 向量的数量积——寻找合适的基底

微专题 36 向量的数量积——寻找合适的基底 在高考中经常会遇到几何图形中计算某两个向量 数量积的问题,如果无法寻找到计算 数量积的要素( 模长,夹角)那么可考虑用合适的两个向量(称为基底)将 两个向量 表示出来,进而进行运算。这也是在几何图形中处理向量数量积的一个重要方法 一、基础知识: (一)所涉及的平面向量定理及数量积运算法则: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若向量 为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平面上任意的一个向量 ,均存在唯一一对实数 ,使得 。其中 成为平面向量的一组基底。 (简而言之,不共线的两个向量可以表示所有向量) 2、向量数量积运算 ,其中 为向量 的夹角 3、向量夹角的确定:向量 的夹角 指的是将 的起点重合所成的角, 其中 :同向 :反向 : 4、数量积运算法则: (1)交换律: (2)系数结合律: (3)分配律: 因为向量数量积存在交换律与分配律,才使得有些向量数量积运算的展开式与实数因式相乘 的展开式规律相同: 例如: 5、若 ,则 由此可见,只要知道基底的模与数量积,以及将 用基底表示出来,则可计算 (二)选择合适基底解题的步骤与技巧: 1、如何选择“合适”的基底:题目中是否有两个向量模长已知,数量积可求呢?如果有,那 就是它们了。所以在此类题目中首先可先确定那些向量的数量积与模长已知。常见的可以边 ,a b  ,a b  ,a b  1 2e e , a 1 2,  1 1 2 2a e e     1 2e e , cosa b a b        ,a b  ,a b   ,a b   0,  0    2   a b  a b b a            a b a b a b R               a b c a c b c             2 2 2 2a b a a b b              0a b a b       1 1 2 2 1 1 2 2+ , +a e e b e e               2 2 1 1 2 2 1 1 2 2 1 1 1 2 2 2 1 2 2 1 1 2+ + =a b e e e e e e e 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b  a b  所成向量作基底的图形有:等边三角形,已知两边的直角三角形,矩形,特殊角的菱形等。 2、向量的表示:尝试所求数量积的两个向量是否能被你所选中的基底进行表示,常用的方法 有: (1)向量的加减运算 (2)“爪”字型图:在 中, 是 上的点,如果 ,则 ,其 中 知二可求一。特别的,如果 是 边上的 中 线,则 3、计算数量积:将所求向量用基地表示后,代入到所求表达式计算即可,但在计算过程中要 注意基底的夹角 二、例题精炼 例 1:如图,在 中, 是边 上一点, , 则 _______________ 思路: 模长未知( 尚可求出),夹角未知, 所以很难直接求出数量积。考虑是否有合适基底, ,可计算出 ,进而对于 ,模长均已知,数量积已求,条件齐备, 适合作为基底。用 表示 : , , 答案: 例 2:如图,已知在 中, ,则 ______ 思路:观察条件, 很难直接利用公式求解.考虑 选 择两个向量表示 ,条件中 (数量积有了), (模 长 有了),所以考虑用 作为基底。下一步只需将 表示出来, ABC D BC : :BD CD m n m nAD AC ABm n m n      , ,AD AB AC   AD BC 1 1 2 2AD AC AB    ABC 120 , 2, 1,BAC AB AC D    BC 2DC BD AD BC   ,AD BC  BC 120 , 2, 1BAC AB AC    cos120 1AB AC AB AC        ,AB AC  ,AB AC  AD BC  BC AC AB    1 2 3 3AD AC AB      2 21 2 1 1 2 8 3 3 3 3 3 3AD BC AC AB AC AB AC AB AC A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3AD BC    ABC , 3 , 1AD AB BC BD AD     AC AD   ,AC AD  ,AC AD  0AD AB AD AB     1AD  ,AB AD  AC B C A D B C A D m n A B CD B C A D E (底边比值——联想到“爪”字型图) ,解得: 所以 答案: 例 3:在边长为 1 的正三角形 中,设 ,则 __________ 思路:如图,等边三角形三边已知,夹角已知,由此对于三边所成的向量, 两两数量 积均可计算,所以考虑 用三边向量进行表示,表示的方法很多, 例如 观察“爪”字形图可得 , (注意向量夹角) 答案: 小炼有话说:这道题由于是等边三角形,故可以建系去做,以 为坐标原点, 所在直线 为 轴, 所在直线为 轴。 坐标完成之时,就是 计算的完成之日,且此法 在计算上更为简便。 例 4:如图,在 中,已知 ,点 分别在边 上, 且 ,点 为 中点,则 的值是( ) A. B. C. D. 思路:在本题中已知 及两个向量的夹角,所 以考虑将 作为一组基底。则考虑将 用 进行表示,再做数量积即可 解: 且 ,所以有:  3 : 1: 3 1BC BD BD CD     3 1 1 3 3 AD AB AC     3 3 1AC AD AB        2 3 3 1 3 3AC AD AD AB AD AD            3AC AD   ABC 2 , 3BC BD CA CE     AD BE   ,AD BE   1 2AD AB AC    2 1 3 3BE BC BA     1 2 1 1 2 3 3 4AD BE AB AC BC BA                 1 4AD BE    D BC x AD y ,D E AD BE  ABC 4, 6, 60AB AC BAC     ,D E ,AB AC 2 , 3AB AD AC AE     F DE BF DE  2 3 4 5 ,AB AC  ,AB AC  ,BF DE  ,AB AC  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3 2BF BD DF BA DE BA AE AD AB AC A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6 4AC AB   1 1 3 2DE AE AD AC AB        F A B C D E 由已知可得: 答案:C 例 5:已知向量 的夹角是 ,且 ,若 ,且 ,则实数 的值是____________ 思路:题中 模长夹角已知,所以选择它们作为基底,表示 ,再根据 求出 即可 解: 即 ① ①式变为: 解得 答案: 例 6:在边长为 的正三角形 中, ,则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 答案: 思路:所给 为等边三角形,则三边所成向量两两数量 积可解。所以用三边向量将 表示出来,再作数量积 运算并利用 消元即可求出最值 解: 2 21 3 1 1 1 1 3 6 4 3 2 18 3 8BF DE AC AB AC AB AC AB AC A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16, 36, cos 12AB AC AB AC AB AC BAC           4BF DE    ,AB AC  120 2, 3AB AC   AP AB AC    AP BC   ,AB AC  ,AP BC  AP BC   BC AC AB    AP BC      0 0AP BC AB AC AC AB              2 2 1 0AB AC AB AC          2 2 4, 9, cos 3AB AC AB AC AB AC BAC               4 9 3 1 0      12 7  12 7 1 ABC , , 0, 0, 1BD xBA CE yCA x y x y         CD BE  3 8 ABC ,CD BE  1x y  CD CB BD CB xBA        BE BC CE BC yCA            2 CD BE CB xBA BC yCA BC yCB CA xBA BC xyBA C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B C D E 且 等号成立条件: 答案: 小炼有话说:(1)本题在最后求最值时还可以利用均值不等式迅速把问题解决: (2)在消元时要注意,如果所消去的元本身有范围,则这个范围由主元来承担,比如本题中 用 把 消掉,则 所满足的条件除了已知的 之外,还有 ,即 例 7:如图,在四边形 中, 是等边三角形,则 的值为_____________ 思路:从条件中可分析 , 的边所成的向量两 两之 间数量积可求,其公共边为 ,所以以 作为突破口, 所求 数量积中只有 需要转换,可得 ,所以 ,进而可 解 解: 在 中, 在等边三角形 中,  1 1 1 1 1 1 11 12 2 2 2 2 2 2y x xy y x xy xy             1x y  1y x   0 1x      2 21 1 1 1 1 3 31 12 2 2 2 2 4 8CD BE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x   max 3 8CD BE    3 8     21 1 1 1 1 1 31 1 12 2 2 2 2 2 8 8 x yCD BE y x xy y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x y x 0x  0 1 0y y x     1x  ABCD , 3, 4,AB BC AB BC ACD    AC BD  ABC ADC AC AC BD BD BC CD     AC BD AC BC CD AC BC AC CD                BD BC CD     AC BD AC BC CD AC BC AC CD                 Rt ABC 2 2 5AC AB BC    ADC 5DC AC  2 cos 16BCAC BC AC BC ACB AC BC BCAC               A B C D 答案: 小炼有话说:(1)在求 时要注意夹角不是 ,而是它的补角! (2)在求 也可以用投影定义来解,即 在 上的投影为 ,所以 例 8:如图,四边形 满足 ,若 是 的 中点,则 ( ) A. B. C. D. 思路:本题要抓住 这个条件,所 求表达式中主要解决 。从图中可发现 分别是 的中线,从而 可用条件中的向量进行表示: ,从而求 得表达式的值 解: 答案:D 例 9:菱形 边长为 , ,点 分别在 上,且 ,若   25cos 2AC CD AC CD ACD         7 2AC BD    7 2 AC CD  ACD AC BC  AC BC BC 2 AC BC BC    ABCD 0, 2 2AB AC DB DC AB DC           M BC AB AM DM DC       1 1 3 2 3 2 0AB AC DB DC       ,AM DM  ,AM DM ,ABC BDC  ,AM DM     1 1,2 2AM AB AC DM DB DC            1 1,2 2AM AB AC DM DB DC            1 1 2 2AB AM DM DC AB AB AC DC DB DC                   2 21 1 1 1 2 2 2 2AB AB AC DC DB DC           0, 2 2AB AC DB DC AB DC            1DC  2 21 1 3 2 2 2AB AM DM DC AB DC            ABCD 2 120BAD   ,E F ,BC CD ,BE BC DF DC      B C A D E F ,则 ( ) A. B. C. D. 思路:本题已知菱形边长和两边夹角,所以菱形四条边所成向量两两数量积可求,所以可以 考虑将题目中所给的 所涉及的向量用菱形的边和 进行表示, 进而列出关于 的方程,解出方程便可求出 解: 答案:D 例 10:已知向量 满足条件: ,且 , 点 是 内一动点,则 _________ 思路:本题已知 模长,可对 进行变形得到更多条件: ,同理 ,从而可将所求式子中的向量均用 表示再进行计算即 可。 解: ,代入 31, 2AE AF CE CF           1 2 3 2 5 4 7 12 31, 2AE AF CE CF        ,  ,    ,AE AB BE AB BC AF AD DF AD DC                     1 , 1CE CB CF CD           AE AF AB BC AD DC            2 4 4 2AB AD BC AD DC AB BC D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2 1CE CF CB C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32 4 2 1 2 1223 112 1 2 3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A OB OC   0OA OB OC      2OA OB OC     P ABC AB AP BC BP CA CP           , ,OA OB OC   0OA OB OC       2 2 0 2OA OB OC OA OB OC OA OB OC OA O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OB OC OC OA        , ,OA OB OC      2 2 0OA OB OC OA OB OC OA OB OC                    2 2 2 2OA OB OA OB OC         2OA OB OC     可得: ,同理 答案: 小炼有话说:(1)本题在处理 关系时,从 入手两边同时模长 平方,得到数量积的关系,这也是“向量等式→数量积等式”的常见变形方法 (2)在处理 关系时也可以通过数形结合,从 和 中发现 在图像上的特点,推断出两两夹角 从而计算 出它们的数量积 (3) 为动点,但从所求来看表达式有极大可能是一个定值,所以在应试时如果想不到正规 方法,也可以考虑利用特殊值进行处理,比如利用条件构造出一个特殊模型,即 为等 边三角形,且 是中心,然后再给 选择一个特殊位置(比如与 重合)计算出结果。 2OA OB    2OB OC OC OA OA OB            AB AP BC BP CA CP                      OB OA OP OA OC OB OP OB OA OC OP O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B OA OP OB OA OA OC OB OP OC OB O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A OC OP OA OC OC                  OB OA OC OB OA OC OP OB OA OC OB OA O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2 OA OB OC      6 12 18     18 , ,OA OB OC   OA OB OC     , ,OA OB OC   0OA OB OC      2OA OB OC     , ,OA OB OC   120 P ABC O P O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