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7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人教版
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四次月考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全集,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因为全集,集合或,,,故选C. 2. 已知点在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上,则( ) A. B. 3 C. 2 D. 【答案】B 【解析】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 ,将 代入,得,,即故选B. 3. 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A. 命题“若,则”的逆命题为“若,则” B. 对于命题,使得,则,则 C.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D. 若为假命题,则均为假命题 【答案】D 【解析】对于,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为“若,则”,满足逆否命题的形式,所以正确;对于,对于命题,使得,则,则,满足特称命题的否定形式,所以正确;对于,“”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因为时,也成立,所以正确;对于,若为假命题,则均为假命题,显然不正确,因为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则也为假命题,所以不正确,故选D. - 14 - 4. 《算法统综》是明朝程大位所著数学名著,其中有这样一段表述:“远看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其意大致为:有一七层宝塔,每层悬挂的红灯数为上一层的两倍,共有381盏灯,则塔从上至下的第三层有( )盏灯. A. 14 B. 12 C. 10 D. 8 【答案】B 【解析】设第一层有a盏灯, 则由题意知第一层至第七层的灯的盏数构成一个以a1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解得a1=192, ∴a5=a1×()4=192×=12, 故选:B. 5. 已知点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则点到点的距离与点到轴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 A. 2 B. C. D. 【答案】C 【解析】抛物线,可得:y2=4x,抛物线的焦点坐标(1,0). 依题点P到点A(0,1)的距离与点P到y轴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就是P到(0,1)与P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的和减去1.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则点P到点A(0,1)的距离与P到该抛物线焦点坐标的距离之和减1, 可得:﹣1=. 故选:C. 6. 已知,则下列三个数,,( ) A. 都大于6 B.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 C. 都小于6 D.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6 【答案】D - 14 - 【解析】假设3个数,,都小于6,则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反证法,考查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属于中档题,正确运用反证法是关键. 7. 动圆与圆外切,与圆内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 ) A. B. C. D. 【答案】B ........................ 因此动圆圆心M的轨迹是以为焦点的椭圆,所以 ,选B. 点睛:求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时,根据题设条件的不同常采用以下方法: ①直接法:直接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列出方程. ②定义法:根据圆、直线等定义列方程. ③几何法: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列方程. ④代入法:找到要求点与已知点的关系,代入已知点满足的关系式等. 8.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当时,输出的的值为( ) A. 26 B. 25 C. 24 D. 23 【答案】C 【解析】由已知中的程序框图可知:该程序的功能是计算S=+++…+= - 14 - 的值, ∵A=,退出循环的条件为S≥A, 当k=24时,=满足条件, 故输出k=24, 故选:C 点睛:算法与流程图的考查,侧重于对流程图循环结构的考查.先明晰算法及流程图的相关概念,包括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其次要重视循环起点条件、循环次数、循环终止条件,更要通过循环规律,明确流程图研究的数学问题,是求和还是求项. 9. 艺术节对射影类的四项参赛作品,只评一项一等奖,在评奖揭晓前,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这四项参赛作品预测如下: 甲说:“是或作品获得一等奖”; 乙说:“作品获得一等奖”; 丙说:“两项作品未获得一等奖”; 丁说:“是作品获得一等奖”. 若这四位同学中只有两位说的话是对的,则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是( ) A. 作品 B. 作品 C. 作品 D. 作品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A,B,C,D作品进行评奖,只评一项一等奖, 假设参赛的作品A为一等奖,则甲、乙、丙、丁的说法都错误,不符合题意; 假设参赛的作品B为一等奖,则甲、丁的说法都错误,乙、丙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假设参赛的作品C为一等奖,则乙的说法都错误,甲、丙、丁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假设参赛的作品D为一等奖,则乙、丙、丁的说法都错误,甲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获得参赛的作品B为一等奖; 故选:B. 10. 设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2,则的最小值为( ) A. 2 B. C. 4 D. - 14 - 【答案】A 【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下图所示。因为,所以当x,y均取最大值时z取最大值,即直线过点时,Z取最大值,即. 故选A. 点睛:线性规划的实质是把代数问题几何化,即数形结合的思想.需要注意的是:一、准确无误地作出可行域;二、画标准函数所对应的直线时,要注意与约束条件中的直线的斜率进行比较,避免出错;三、一般情况下,目标函数的最大或最小会在可行域的端点或边界上取得. 11. 将正正数排成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则在表中数字2017出现在( ) A. 第44行第80列 B. 第45行第80列 C. 第44行第81列 D. 第45行第81列 【答案】D 【解析】因为每行的最后一个数分别为1,4,9,16,…,所以由此归纳出第n行的最后一个数为n2. 因为442=1936,452=2025, 所以2017出现在第45行上. 又由2017﹣1936=81, - 14 - 故2014出现在第81列, 故选:D 12. 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为,是抛物线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设线段的中点在上的投影为,则的最大值是( ) A. 2 B. C. D. 1 【答案】D 【解析】 设,连接,由抛物线定义,得,在梯形中,,由余弦定理得,,配方得,又,,得到,即的最大值为,故选D. 【 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定义和几何性质,以及余弦定理与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属于难题. 与焦点、准线有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都与拋物线的定义有关,解决这类问题一定要注意点到点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转化:(1)将抛线上的点到准线距转化为该点到焦点的距离;(2)将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 抛物线的焦点坐标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抛物线化为标准方程为抛物线的焦点在轴上,且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故答案为. 14.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为,通过类比的方法,可求得:在空间中,点到平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 - 14 - 【答案】 【解析】类比点到直线的距离,可知在空间中,点到平面的距离为,故答案为. 15. 与双曲线有相同渐近线,且过的双曲线方程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双曲线过点所求双曲线方程为化为,故答案为. 16. 已知椭圆的离心率是,是椭圆的左、右顶点,是椭圆上不同于的一点,直线斜倾角分别为,则__________. 【答案】7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A,B是椭圆的左右顶点,P为椭圆上不同于AB的动点, ,, 考点:本题考查椭圆的另外一个定义 点评:椭圆的定义不只是书上给的第一定义,还有其他的定义,本题中椭圆上的点与两顶点连线的斜率乘积为定值,这也是定义,将三角公式展开分子分母同除以,得到斜率乘积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 (1)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为真命题,“”为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m≥4.(2) [-3,-2)∪(4,7] - 14 - 【解析】试题分析:(1)通过解不等式化简命题p,将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转化为[-2,4]是[2﹣m,2+m]的真子集,列出不等式组,求出m的范围. (2)将复合命题的真假转化为构成其简单命题的真假,分类讨论,列出不等式组,求出x的范围 试题解析: (1)记命题p的解集为A=[-2,4], 命题q的解集为B=[2-m,2+m],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解得:. (2)∵“”为真命题,“”为假命题, ∴命题p与q一真一假, ①若p真q假,则,无解, ②若p假q真,则,解得:. 综上得:. 18. 已知在中,角的对边分别是,且有. (1)求; (2)若,求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2). 【解析】试题分析:(Ⅰ)已知等式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公式及诱导公式,结合sinC不为0求出cosC的值,即可确定出C的度数; (2)利用余弦定理列出关系式,结合不等式可得ab≤9,进而求得面积的最大值. 试题解析:∵在△ABC中,0<C<π,∴sinC≠0 已知等式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得:2cosC(sinAcosB+sinBcosA)=sinC, 整理得:2cosCsin(A+B)=sinC, 即2cosCsin(π-(A+B))=sinC 2cosCsinC=sinC ∴cosC=, C∈(0,π). - 14 - ∴C=. (2)由余弦定理可得:9=c2=a2+b2-2abcosC≥2ab-ab=ab, 可得ab≤9, S=absinC≤ 当且仅当a=b=3时取等号 ∴△ABC面积的最大值 19. 数列满足,,. (1)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试题分析:(1)证明:在原等式两边同除以,得,即,所以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2)由(1)得,所以,从而. 用错位相减法求得. 试题解析:(1)证:由已知可得,即 所以是以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解:由(1)得, 所以,从而 ①-②得: 所以12分 考点:1.等差数列的证明;2.错位相减法求和. - 14 - 20. 已知是数列的前项和,并且,对任意正整数,,设(). (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的通项公式; (2)设,求证:数列不可能为等比数列. 【答案】(1)答案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an+1=Sn+1-Sn可知证明an+1=4(an-an-1),通过bn=an+1-2an可知bn+1=2(an+1-2an),通过作商可知{bn}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通过a1=1可知b1=3,进而可得结论; (2)假设为等比数列,则有, n≥2, 则有,故假设不成立,则数列不可能为等比数列 . 试题解析:(I)∵Sn+1=4an+2,∴Sn=4an-1+2(n≥2), 两式相减:an+1=4an-4an-1(n≥2),∴an+1=4(an-an-1)(n≥2), ∴bn=an+1-2an, ∴bn+1=an+2-2an+1=4(an+1-an)-2an+1,bn+1=2(an+1-2an)=2bn(n∈N*), ∴,∴{bn}是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b1=a2-2a1,而a1+a2=4a1+2,∴a2=3a1+2=5,b1=5-2=3, ∴bn=3•2n-1(n∈N*) (II),假设为等比数列,则有 , n≥2, 则有=0 与 ≥1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则原结论成立,即 数列不可能为等比数列 21. 已知抛物线,点在轴的正半轴上,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为坐标原点. - 14 - (1)若,且直线的斜率为1,求以为直径的圆的方程; (2)是否存在定点,使得不论直线绕点如何转动,恒为定值? 【答案】(1);(2) 存在定点,满足题意. 【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得,直线的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可得圆心坐标和圆的半径,从而可得圆的方程. (2)若存在定点这样的点,使得恒为定值;直线:与抛物线C:联立,计算,,利用恒为定值,可求出点的坐标. 试题解析:(1)当时,,此时,点M为抛物线C的焦点, 直线的方程为,设,联立, 消去y得,,∴,,∴圆心坐标为. 又,∴圆的半径为4,∴圆的方程为. (2)由题意可设直线的方程为,则直线的方程与抛物线C:联立, 消去x得:,则,, 对任意恒为定值, 于是,此时. ∴存在定点,满足题意. 考点:1、圆的方程;2、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3、定点定值问题. - 14 - 【思路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圆的方程的求法、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恒成立问题等,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难题;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解题方法都是联立方程,正确运用韦达定理是关键;对于存在性问题,先假设存在,根据恒为定值的条件,求出点的坐标即可;如果求出来是空集,则不存在. 22. 已知圆,圆心为,定点,为圆上一点,线段上一点满足,直线上一点,满足. (1)求点的轨迹的方程; (2)为坐标原点,圆是以为直径的圆,直线与圆相切,并与轨迹交于不同的两点,当且满足时,求面积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 【解析】试题分析:(Ⅰ)分析题意可得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根据椭圆的定义可得轨迹,从而可求得轨迹方程;(Ⅱ)先由直线与相切得到,将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并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由且,进一步得到k的范围,最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并结合函数的单调性求的取值范围。 试题解析: (Ⅰ)∵ ∴为线段中点 ∵ ∴为线段的中垂线 ∴ ∵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的轨迹是以为焦点,长轴长为的椭圆, 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则,, ∴。 ∴点的轨迹的方程为。 (Ⅱ)∵圆与直线相切, - 14 - ∴,即, 由,消去. ∵直线与椭圆交于两个不同点, ∴, 将代入上式,可得, 设,, 则,, ∴ , ∴ ∴, ∵,解得.满足。 又, 设,则. ∴ , ∴ 故面积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解决解析几何综合题时一般会涉及到复杂的运算,解题时要注意解题技巧的运用,如常用的“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的方法,以简化计算。另外,对于解析几何中的范围、最值的问题,要结合函数的性质求解或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 14 - - 1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