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7 发布 |
- 37.5 KB |
- 4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A)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知识-2
(A)初级放射医学技士专业知识-2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B}}{{/B}}(总题数:45,score:90 分)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 线管窗口射出的是平形线束 • 【B】X 线束入射于曝光面的大小称照射野 • 【C】摄影时照射野应适当 • 【D】X 线束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 【E】锥形 X 线束的中心部位为中心线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X 线管窗口射出的是锥形线束。 2.对 CT 图像密度分辨率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信噪比 • 【B】待检物体形状 • 【C】待检物体密度 • 【D】噪声 • 【E】扫描参数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扫描参数对 CT 图像密度分辨率影 响最小。 3.滤线栅使用原则中,被照体厚度应超过 • 【A】15cm • 【B】12cm • 【C】10cm • 【D】8cm • 【E】5cm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在普通摄影检查原则中,一般被 照体厚度超过 15cm 应使用滤线器。 4.静脉团注法 CT 增强扫描,成人常用的对比剂剂量 是 • 【A】10~20ml • 【B】20~40ml • 【C】40~60ml • 【D】80~100ml • 【E】100~150ml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静脉团注法作 CT 增强扫描,常用 的碘对比剂剂量是 80~100ml。 5.以下有关像素和体素的表达,正确的是 • 【A】像素是扫描层被按矩阵排列分隔的基本成 像单元 • 【B】体素是像素在成像时的表现 • 【C】像素是一个二维概念 • 【D】像素越小,图像的分辨率相对越差 • 【E】CT 图像的基本组成单元称为体素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我们将成像的体层分成按矩阵排 列的若干个小的基本单元,以一个 CT 值综合代表每 个小单元内的物质的密度,这些小单元称之为体素。 一幅 CT 图像是由许多按矩阵排列的小单元组成,这 些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被称之为像素。像素实际上是 体素在成像时的表现。影像上一个像素对应于扫描层 上的一个体素。 6.X 线照片适合人眼观察的密度范围是 • 【A】0.20~2.0 • 【B】0.10~1.0 • 【C】0.10~2.5 • 【D】0.30~3.0 • 【E】0.30~3.5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X 线照片的密度是指透明性照片 的暗度或不透明程度,也称黑化度。适合人眼观片的 密度值为 0.20~2.0,最适合肉眼观察的密度值是 1.0。 7.与照片颗粒度关系最密切的是 • 【A】X 线管焦点尺寸 • 【B】被照体的移动 • 【C】X 线的光子数 • 【D】增感屏 • 【E】显影温度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照片图像由密度颗粒组成,其物 理测定值为颗粒度,颗粒度与 X 线的光子数密切相 关。 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 X 线照片密度值的因素 • 【A】照射量 • 【B】管电压 • 【C】摄影距离 • 【D】增感屏 • 【E】人体对 X 线的吸收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影响 X 线照片密度值的因素包括 照射量、管电压、摄影距离、增感屏、被照体厚度和 密度及照片冲洗因素等。 9.下列哪项不是影响 X 线对比度的因素 • 【A】吸收系数 • 【B】人体组织的原子序数 • 【C】人体组织的密度 • 【D】照射量 • 【E】物体的厚度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影响 X 线对比度的因素有 X 线的 吸收系数、物体厚度、人体组织的原子序数、人体组 织的密度及 X 线波长等。 10.X 线影像的转换介质不包括 • 【A】IP • 【B】荧光屏 • 【C】影像增强器 • 【D】滤线栅 • 【E】屏-片系统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滤线栅的作用是吸收散射线,不 属于 X 线影像的转换介质。 11.与形成 X 线照片影像的要素无关的是 • 【A】照片密度 • 【B】照片的对比度 • 【C】照片的锐利度 • 【D】照片的颗粒度 • 【E】照片的几何精度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X 线照片影像的要素是照片密 度、对比度、锐利度和颗粒度。 12.屏/片与数字平板 X 线摄影的共同之处是 • 【A】图像存储 • 【B】成像能源 • 【C】转换介质 • 【D】成像方式 • 【E】传输方式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屏/片与数字平板 X 线摄影的成像 能源都是 X 线。 13.CT 与常规 X 线检查相比突出的特点是 • 【A】空间分辨率高 • 【B】密度分辨率高 • 【C】曝光时间短 • 【D】病变定位定性明确 • 【E】适合全身各部位检查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CT 突出的特点是密度分辨率高。 14.关于高千伏摄影选用设备及条件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选用 150kV 管电压的 X 线机 • 【B】选用低栅比滤线器 • 【C】选用密纹滤线栅 • 【D】可用空气间隙效应代替滤线栅 • 【E】采用自动曝光控制(AEC)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高千伏摄影应选用高栅比滤线 器。 15.DR 与 CR 比较所具有的优势,错误的是 • 【A】图像清晰度高 • 【B】噪声源少 • 【C】拍片速度快 • 【D】X 线转换效率低,射线剂量大 • 【E】探测器的寿命长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DR 比 CR 的 X 线转换效率高,射 线剂量低。 16.关于放大摄影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影像放大降低了空间分辨力 • 【B】摄影时增加肢体与胶片之间的距离 • 【C】影像放大率必须在允许的范围内 • 【D】几何学模糊控制在 0.2mm 以内 • 【E】细微结构显示清晰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影像放大提高了空间分辨力。 17.关于照片影像对比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选用低电压技术提高乳腺各组织对比 • 【B】骨骼照片有很高的对比 • 【C】活体肺组织照片的对比度高 • 【D】消化道借助对比剂形成组织对比 • 【E】高电压摄影的照片,对比度高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高电压摄影的照片对比度低。 18.X 线照片上相邻两点之间的密度差是 • 【A】密度 • 【B】对比度 • 【C】清晰度 • 【D】锐利度 • 【E】失真度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X 线照片上相邻两点之间的密度 差称为对比度。 19.适合激光成像的医用 X 线胶片的结构中不包括 • 【A】保护层 • 【B】乳剂层 • 【C】片基 • 【D】防反射层 • 【E】影像记录层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影像记录层是直接热敏胶片的结 构。 20.钨酸钙屏的发射光谱为 • 【A】300~450nm • 【B】320~480nm • 【C】350~560nm • 【D】370~590nm • 【E】390~620nm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钨酸钙屏的发射光谱范围在 350~560nm。 21.关于动脉 DSA(IADSA)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对比剂用量大,浓度高 • 【B】稀释的对比剂减少了病人不适,从而减少 了移动性伪影 • 【C】血管相互重叠少 • 【D】明显改善小血管的显示 • 【E】灵活性大,便于介入治疗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IADSA 对比剂用量少,浓度低。 22.关于静脉 DSA(IVDSA)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需要对比剂浓度高 • 【B】需要对比剂剂量大 • 【C】对比剂到达兴趣区前会被稀释 • 【D】显影血管相互重叠少,小血管显示清晰 • 【E】并非无损伤性,特别是中心静脉法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IVDSA 显影血管相互重叠较多, 对小血管显示不满意。 23.能将 X 线束中的低能成分预吸收的措施是 • 【A】遮光筒 • 【B】遮线器 • 【C】滤过板 • 【D】滤线栅 • 【E】缩小照射野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铝滤过板能将 X 线束中的低能成 分预吸收。 24.一幅脑部 CT 图像的窗宽(W)和窗位(C)分别是 80 和 40,它所显示的 CT 值范围是 • 【A】-40~40 • 【B】0~40 • 【C】-80~40 • 【D】-80~80 • 【E】0~80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CT 值显示范围为:C-W/2~ C+W/2,即为 0~80。 25.CT 机中扫描视野一般是 • 【A】30cm • 【B】40cm • 【C】50cm • 【D】60cm • 【E】70cm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CT 机中扫描视野一般是 50cm。 26.胸部的摄影距离大体为 • 【A】150cm • 【B】160cm • 【C】170cm • 【D】180cm • 【E】190cm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大体规定胸部的摄影距离为 180cm。 27.软 X 线的管电压在多少以下 • 【A】20kV • 【B】30kV • 【C】40kV • 【D】50kV • 【E】60kV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40kV 以下管电压产生的 X 线,能 量低,波长较长,穿透能力弱,称为“软 X 线”。 28.体素是 CT 容积数据采集中最小的 • 【A】密度单位 • 【B】长度单位 • 【C】宽度单位 • 【D】面积单位 • 【E】体积单位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体素是一个三维的概念,是 CT 容 积数据采集中最小的体积单位。 29.软组织摄影用 X 线管阳极的靶面材料是 • 【A】钨 • 【B】铁 • 【C】金 • 【D】铝 • 【E】钼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软组织摄影用 X 线管阳极的靶面 材料是钼。 30.关于调制传递函数 MTF,不正确的是 • 【A】MTF 是描述 X 线管焦点这个面光源在照片 影像上产生半影模糊而使像质受损的函数 • 【B】域值 H(ω)范围是 0 到 1 • 【C】H(ω)=1 时表示影像的对比度与物体的对 比度一致 • 【D】H(ω)=0 时表示影像的对比度=0,即影像 消失 • 【E】测试方法是星形测试卡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MTF 的测试方法是狭缝照相法。 31.CT 的成像方式是 • 【A】利用 X 线直接成像 • 【B】由探测器直接成像 • 【C】由非晶硒板直接成像 • 【D】经 IP 读取,计算机扫描成像 • 【E】X 线经模/数转换后,计算机重建成像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CT 的成像方式是将探测器接收到 的模拟信号经模/数转换后,由计算机重建成像。 32.半影模糊阈值是 • 【A】H=0.1mm • 【B】H=0.2mm • 【C】H=0.3mm • 【D】H=0.4mm • 【E】H=0.5mm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半影的模糊阈值是 H=0.2mm。 33.X 线散射线含有率随管电压的升高而加大,但在 管电压多大时含有率趋向平稳 • 【A】70~90kV • 【B】70~80kV • 【C】80~90kV • 【D】80~100kV • 【E】90~100kV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X 线的散射线含有率随管电压的 升高而加大,但在管电压 80~90kV 以上时散射线含 有率趋向平稳。 34.X 线散射线含有率在多大的照射野达到饱和 • 【A】15cm×15cm • 【B】20cm×20cm • 【C】25cm×25cm • 【D】30cm×30cm • 【E】35cm×35cm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照射野是产生散射线的重要因 素,照射野增大时,散射线含有率大幅上升。X 线散 射线含有率在 30cm×30cm 的照射野达到饱和。 35.X 线照片斑点中,量子斑点约占整个 X 线照片斑 点的 • 【A】70% • 【B】75% • 【C】80% • 【D】85% • 【E】92%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照片斑点由量子斑点、屏斑点及 胶片颗粒性三要素构成。人们所看到的 X 线照片斑点 (噪声)通常被认为主要是量子斑点形成的,约占整个 X 线照片斑点的 92%。 36.影响 X 线照片颗粒性的主要因素中,不包括 • 【A】X 线量子斑点 • 【B】胶片卤化银颗粒的尺寸和分布 • 【C】胶片对比度 • 【D】增感屏荧光体的尺寸和分布 • 【E】滤线栅的栅密度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X 线照片颗粒性的影响因素最重 要的有 4 种,即 X 线量子斑点(噪声)、胶片卤化银颗 粒的尺寸和分布、胶片对比度和增感屏荧光体的尺寸 和分布。 37.当肢一片距为多大时,空气间隙效应可代替滤线 栅的作用 • 【A】10cm • 【B】15cm • 【C】20cm • 【D】25cm • 【E】30cm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当肢一片距为 20cm 时,空气间隙 效应可代替滤线栅的作用。 38.热敏胶片的保存温度应控制在 • 【A】20℃以下 • 【B】24℃以下 • 【C】26℃以下 • 【D】28℃以下 • 【E】30℃以下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对于热敏胶片的保存,温度要求 很严格,保存温度要控制在 24℃以下。 39.高分辨率 CT 扫描的特点是 • 【A】图像显示相对较为柔和 • 【B】空间分辨率相对较高 • 【C】密度分辨率相对较高 • 【D】图像噪声相对较低 • 【E】黑白更为分明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高分辨率 CT 扫描是通过重建图像 时所采用的滤波函数形式等的改变,获得空间分辨率 相对较高的 CT 图像。 40.根据窗口技术原理,CT 值最小的像素在图像上表 现为 • 【A】白色 • 【B】灰白 • 【C】灰 • 【D】深灰 • 【E】黑色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CT 值最小的像素在图像上表现为 黑色。 41.CT 与常规 X 线检查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 • 【A】空间分辨率高 • 【B】密度分辨率高 • 【C】以 X 线做能源 • 【D】可进行全身检查 • 【E】能作长度、面积的测量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CT 与常规 X 线检查相比,密度分 辨率高。 42.CT 成像的物理基础是 • 【A】计算机图像重建 • 【B】X 射线的衰减特性 • 【C】像素的分布与大小 • 【D】原始扫描数据的比值 • 【E】图像的灰度和矩阵大小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X 线具有穿透能力,当 X 线束遇 到物体时,物体对射入的 X 线有衰减作用。所以 CT 成像的物理基础是 X 射线的衰减特性。 43.下列病变宜选影像学检查的组合中,不妥的是 • 【A】骨折——X 线摄影 • 【B】脑出血——CT • 【C】胸水——MRI • 【D】冠状动脉显示——DSA • 【E】胆结石——B 超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胸水病人应摄立位胸片或行 CT 扫 描。 44.密度分辨率又称为 • 【A】密度函数 • 【B】密度可见度 • 【C】密度响应曲线 • 【D】低对比分辨率 • 【E】高对比分辨率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密度分辨率又称为低对比分辨 率。 45.特性曲线可提供感光材料的参数中不包括 • 【A】本底灰雾 • 【B】感光度 • 【C】对比度 • 【D】最大密度 • 【E】最小密度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特性曲线可提供感光材料的本底 灰雾、感光度、对比度、最大密度、宽容度等参数, 以表示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 二、{{B}}{{/B}}(总题数:5,score:10 分) 46.有关摄影距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焦-片距又称 FFD • 【B】焦-片距增大,模糊度增大 • 【C】焦-物距增大,模糊度增大 • 【D】物-片距减小,模糊度增大 • 【E】焦-物距减小,模糊度增大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FFD(focus film distance)即焦 点一胶片距离,焦一物距减小时模糊度增大。 47.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减少影像的部分容积效应 • 【A】缩小扫描视野 • 【B】减小扫描层厚 • 【C】缩短扫描时间 • 【D】改变重建方法 • 【E】选择适当的窗宽、窗位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在同一扫描层面内含有两种以上 不同密度的组织相互重叠时,所测得的 CT 值不能如 实反映该单位体素内任何一种组织真实的 CT 值,而 是这些组织的平均 CT 值,这种现象称部分容积效 应。减少部分容积效应可采用薄层扫描、小扫描视野 及大矩阵等方法。 48.胶片特性曲线可以反映下列哪些特性 • 【A】感光度 • 【B】本底灰雾 • 【C】反差系数 • 【D】宽容度 • 【E】最大密度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完整的胶片特性曲线可反映以上 各项特性值。 49.增感屏结构中保护层的作用是 • 【A】有助于防止静电现象 • 【B】对质脆的荧光体进行物理保护 • 【C】表面清洁时,荧光体免受损害 • 【D】使荧光反射,提高发光效率 • 【E】吸收部分反射光,提高影像清晰度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A、B、C 三项是增感屏保护层的 基本作用,D 项属反射层作用,E 项属吸收层作用。 50.增感屏保护层的作用是 • 【A】有助于防止静电现象 • 【B】对质脆的荧光体进行物理保护 • 【C】进行表面清洁时可保护荧光体不受损害 • 【D】增强对 X 线的吸收 • 【E】增强荧光的转换效率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增感屏保护层有三种作用:有助 于防止静电现象,对质脆的荧光体进行物理保护,进 行表面清洁时可保护荧光体不受损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