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药师(专业实践技能)-试卷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级药师(专业实践技能)-试卷7

初级药师【专业实践技能】-试卷 7 (总分:62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 型题(总题数:22,score:44 分) 1.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包括 【score:2 分】 【A】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 的抗菌药物 【B】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 物 【C】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 的抗茵药物 【D】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 性影响较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药品价格昂贵 本题思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特殊 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 ①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 药物;②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 的抗菌药物;③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 抗菌药物;④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所以答案为 D。 2.产生耳鸣、听力减退、视力模糊等金鸡纳反应的药 物是 【score:2 分】 【A】利多卡因 【B】奎尼丁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苯妥英钠 【D】普罗帕酮 【E】普鲁卡因胺 本题思路:长时间应用奎尼丁可出现“金鸡纳反应” 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腹泻、恶心、视力模糊等 症状。所以答案为 B。 3.吗啡类镇痛药最危险的不良反应是 【score:2 分】 【A】依赖性 【B】抑制呼吸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神经系统反应 【D】胃肠道反应 【E】皮疹 本题思路:依赖性、抑制呼吸、神经系统反应、胃肠 道反应、皮疹、出汗等为吗啡类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其中呼吸抑制是最危险的不良反应。所以答案为 B。 4.在应用下列的药物时可以出现黄视、绿视的是 【score:2 分】 【A】地高辛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奎尼丁 【C】利多卡因 【D】维拉帕米 【E】卡托普利 本题思路:在使用地高辛过程中,可以出现中枢系统 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眩晕、头痛、失眠、疲倦和谵妄 以及视觉障碍,如黄视、绿视,并且视觉异常可作为 停药的指征。所以答案为 A。 5.下列可以引起局部缺血坏死的药物是 【score:2 分】 【A】多巴胺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异丙肾上腺素 【E】麻黄碱 本题思路: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时间过长、浓度过 高或药液露出血管,可引起局部缺血坏死。其余选项 没有引起局部缺血坏死的副作用。所以答案为 C。 6.关于Ⅰ类切口用药时机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score:2 分】 【A】Ⅰ类切口一清洁手术者,在术前 0.5~2 小 时内给药 【B】Ⅰ类切口-清洁手术者,在麻醉开始时给药 【C】手术时间超过 4 小时,可术中给予第 2 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手术时间较短(<2 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 用药一次即可 【E】手术失血量大(>1500 m1),可术中给予第 2 剂 本题思路: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手 术时间超过 3 小时,可术中给予第 2 剂。 7.阿托品用于治疗胃肠道痉挛时,引起口干、心悸、 尿潴留等反应属于 【score:2 分】 【A】毒性反应 【B】副作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后遗作用 【D】首剂效应 【E】继发反应 本题思路: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道痉挛时引起的口 干、心悸、尿潴留等反应,属于应用药物时所出现的 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所以答案为 B。 8.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损者服用伯氨喹 时可发生严重的溶血性贫血,这种情况属于 【score:2 分】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变态反应 【D】后遗效应 【E】特异质反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少数病人的特异性遗传因素使机体产生的 异常药物反应称特异质反应,如红细胞葡萄糖-6- 磷酸脱氢酶缺损者服用伯氨喹时可发生严重的溶血性 贫血。所以答案为 E 9.下列关于医疗机构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时限正 确的是 【score:2 分】 【A】死亡报告应当在 48 小时内 【B】一般报告应当在 90 日内 【C】新的报告应当在 10 日内 【D】严重报告应当在 15 日内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E】一般报告应当在 60 日内 本题思路:根据新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 办法》,一般报告应当在 30 日内,死亡病例须立即 报告。 10.可引起听觉损害的药物是 【score:2 分】 【A】莫西沙星 【B】阿米卡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替硝唑 【D】头孢替唑 【E】罗红霉素 本题思路:阿米卡星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不良 反应是耳毒性和肾毒性。 11.关于循证医学的五个证据分类,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score:2 分】 【A】一级证据系收集某病种所有质量可靠的随机 对照试验(RCT)后做出的系统评述 SR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B】二级证据系单个的样本量足够的随机对照试 验 【C】三级证据系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 的研究 【D】四级证据系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其可靠 性较上述为低 【E】五级系根据专家个人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的 诊治方案 本题思路:一级证据表述不正确,应该是:系按照特 定病种的特定疗法收集所有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后做出的系统评述 SR。 12.Ⅳ期临床试验的内容不包括 【score:2 分】 【A】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药品疗效和不良反应 【B】评价药品利益与风险关系 【C】改进剂量 【D】验证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E】观察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本题思路:Ⅳ期临床试验是上市后药品临床再评价, 是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查药品疗效和不良反应,包括 评价药品利益与风险关系、改进剂量、观察联合用药 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等。D 项是Ⅲ期临床试验 的内容与要求。 13.下列抗菌药物不能溶于 0.9%氯化钠注射液的是 【score:2 分】 【A】青霉素 【B】卡那霉素 【C】头孢呋辛 【D】两性霉素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庆大霉素 本题思路:两性霉素 B 加入 0.9%的氯化钠注射液 中可能析出沉淀。所以答案为 D。 14.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 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几种 【score:2 分】 【A】3 种 【B】4 种 【C】5 种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6 种 【E】7 种 本题思路:按照新的《处方管理办法》第六条(七)规 定,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 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5 种药品。故本题选 C。 15.C 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是 【score:2 分】 【A】发病机制为先天性代谢异常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B】潜伏期较短 【C】可以预测 【D】有清晰的时间联系 【E】多发生在长期用药后 本题思路:C 类不良反应的特点是非特异性,具有的 特点是(1)发生率高(2)用药与反应发生没有明确的时 间关系(3)潜伏期较长(4)反应不可重现,C 类不良反 应主要包括致畸,致癌,致突变。 16.药物经济学中的隐性成本不包括 【score:2 分】 【A】疾病引起的身体疼痛 【B】疾病引起的精神痛苦和紧张不安 【C】伤病造成的工资损失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疾病引起的生活与行动的不变 【E】诊疗过程中带来的担忧 本题思路:药物经济学中的隐性成本指因疾病引起的 疼痛、精神痛苦、紧张和不安,生活与行动的不便, 或诊断治疗过程中带来的担忧、痛苦等;多用于患者 生命质量考核。由于生病或死亡所造成的工资损失属 于间接成本。 17.下列因素哪个不是可能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机体 因素 【score:2 分】 【A】环境 【B】年龄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性别 【D】病理状况 【E】生理状况 本题思路: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包括药物因 素、机体因素以及工作和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其他 因素。其中年龄属于其他因素。所以答案为 B。 18.药物临床评价是指 【score:2 分】 【A】根据医药学的最新学术水平,从药理学、药 剂学、临床药学、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及药品 管理政策等方面,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在社会人群中 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用药方案、药物稳定性及费 用等是否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做出 科学的评估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根据医药学的最新学术水平,对批准上市的 药品,本着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 对其治疗效果做出评估 【C】根据医药学的最新学术水平,对批准上市的 药品,本着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 对其不良反应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估 【D】从药理学、药剂学、临床药学等方面,对已 批准上市的药品在社会人群中的用药方案、费用作出 科学的评估 【E】从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及药品管理政 策等方面,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在社会人群中的药物 稳定性作出科学的评估 本题思路:根据医药学的最新学术水平,从药理学、 药剂学、临床药学、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及药 品管理政策等方面,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在社会人群 中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用药方案、药物稳定性及 费用等是否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做 出科学的评估。 19.以下哪项是药物在体内代谢,排泄的速度与体内 药量之间的比例常数 【score:2 分】 【A】生物半衰期 【B】吸收速率常数 【C】吸收分数 【D】表观分布容积 【E】消除速率常数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T max 是指用药后达到最高浓度的时间,C max 是指用药后所能达到最高浓度,且通常与药物剂 量成正比,t 1/2 指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 间,CL 指单位时间内机体能将多少升体液中的药物 清除掉,反应药物从机体内的清除情况,而表示药物 吸收量的指标是 AUC。 20.医疗机构购进药品时,同一通用名称药品勺注射 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 【score:2 分】 【A】1 种 【B】2 种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3 种 【D】4 种 【E】5 种 本题思路:按照新的《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 构应当按照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 用名称购进药品。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 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 2 种。故答案选 B。 21.新生儿期用药最适宜的给药途径是 【score:2 分】 【A】局部用药 【B】肌内注射 【C】静脉给药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口服给药 【E】皮下注射 本题思路:新生儿皮肤角化层薄,体表面积相对较 大,吸收快而多可引起中毒,不宜局部用药;胃酸分 泌少,胃排空时间长,口服用药困难、起效慢;皮下 或肌肉循环不足影响吸收、分布,一般不做注射用 药。所以答案为 C。 22.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 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 方不得超过几日常用量 【score:2 分】 【A】1 日 【B】2 日 【C】3 日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5 日 【E】7 日 本题思路:根据《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 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 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 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3 日常用量;控缓释 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15 日常用量;其他剂型, 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7 日常用量。故答案选 C。 二、 B1 型题(总题数:3,score:18 分) A.禁忌 B.用法用量 C.药品成分 D.药品的适应证 E.不良反应【score:8 分】 (1).药品说明书最重要组成之一应实事求是全面列出 对人体有害或使用目的无关反应及补救措施的是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根据《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说明书 规范细则》规定,药品说明书不良反应部分应实事求 是全面列出对人体有害或使用目的无关反应及补救措 施,所以答案为 E。 (2).应尽量阐明原因,需单列一项而不能纳入注意事 项的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禁忌应尽量阐明原因,需单列一项而不能 纳入注意事项,所以答案为 A。 (3).药品说明书的核心部分,临床安全、有效用药的 重要基础是【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药品说明书的核心部分临床安全、有效用 药的重要基础是用法用量,所以答案为 B。 (4).应注意区分治疗、缓解症状和辅助治疗间的不同 的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药品的适应证应注意区分治疗、缓解症状 和辅助治疗间的不同,所以答案为 D。 A.形成磷酸化胆碱酯酶 B.破坏凝血功能及损坏微 小血管 C.损坏造血器官 D.迅速通过血脑屏障,竞 争性地阻止吗啡样物质与受体结合 E.降低脑血管阻 力,增加脑血流,改善大脑物质代谢【score:6 分】 (1).纳洛酮救治苯二氮革类药物的主要机制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纳洛酮为纯粹的阿片受体拮抗药,本身无 内在活性。但能竞争性拮抗各类阿片受体,对 μ 受 体有很强的亲和力,生效迅速,拮抗作用强。纳洛酮 同时逆转阿片激动剂所有作用,包括镇痛。另外其还 具有与拮抗阿片受体不相关的回苏作用。可迅速逆转 阿片镇痛药引起的呼吸抑制,可引起高度兴奋,使心 血管功能亢进。主要用于:①解救麻醉性镇痛药急性 中毒,拮抗这类药的呼吸抑制,并使病人苏醒。②拮 抗麻醉性镇痛药的残余作用。新生儿受其母体中麻醉 性镇痛药影响而致呼吸抑制,可用本品拮抗。③解救 急性乙醇中毒:静注纳洛酮 0.4~0.6 mg,可使患 者清醒。④对疑为麻醉性镇痛药成瘾者,静注 0.2~0.4 mg 可激发戒断症状,有诊断价值。⑤促 醒作用,可能通过胆碱能作用而激活生理性觉醒系统 使病人清醒,用于全麻催醒及抗休克和某些昏迷病 人。所以答案为 D。 (2).抗凝血类灭鼠药的主要毒理作用【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抗凝血灭鼠药的作用机制是竞争性的抑制 维生素 K 1 的作用,抑制肝脏产生凝血酶原及凝血因 子Ⅶ、Ⅸ、Ⅹ。此外,杀鼠灵分解生成亚苄基丙酮, 可引起毛细血管损害,造成出血,所以的答案为 B。 (3).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制【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制是毒物与胆碱酯酶 结合后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突触释放的乙酰胆碱不 能及时有效地水解而失活,造成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 蓄积,浓度增高而导致胆碱能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 患者出现如毒蕈碱样作用和烟碱样症状以及中枢神经 系统症状。所以答案为 A。 A.有机氟类 B.毒鼠强 C.香豆素类 D.磷化锌类 E.硫脲类【score:4 分】 (1).硫酸铜溶液催吐解救的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静滴维生素 K 1 解救的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磷化锌类中毒使用硫酸铜溶液催吐解救; 毒鼠强解救一般采用静注苯巴比妥或地西泮;静滴维 生素 K 1 可有效解救香豆素类中毒;有机氟类中毒采 用肌内注射乙酰胺;硫脲类中毒应用半胱氨酸降低毒 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