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7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执业药师考试】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52-1-1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52-1-1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最佳选择题(总题数:40,score:100 分) 1.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是 【score:2.50】 【A】扑尔敏 【B】氨茶碱 【C】流感疫苗 【D】青霉素 G 钾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美妥昔单抗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来源与分类。药 物根据来源分为化学合成药物、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 物和生物技术药物。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是指从天 然药物中提取得到的有效单体、通过发酵方法得到的 抗生素以及半合成得到天然产物和半合成抗生素。青 霉素 G 钾为抗生素类,扑尔敏、氨茶碱为化学合成药 物,流感疫苗和美妥昔单抗为生物技术药物。故本题 答案应选 D。 2.混悬型药物剂型的分类方法是 【score:2.50】 【A】按形态分类 【B】按制法分类 【C】按分散系统分类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按给药途径分类 【E】按药物种类分类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剂型的分类。药物剂型 的分类方法包括:按形态学分类、按给药途径分类、 按分散体系分类、按制法分类和按作用时间分类。按 分散系统分类分为溶液型、混悬型、胶体型、乳剂 型、固体分散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故本题 答案应选 C。 3.两性霉素 B 注射液为胶体分散系统,若加入到含大 量电解质的输液中出现沉淀是由于 【score:2.50】 【A】直接反应引起 【B】盐析作用引起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离子作用引起 【D】pH 值改变引起 【E】溶剂组成改变引起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注射液配伍变化。注射 剂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pH 改变、盐析作用、 离子作用、直接反应、溶剂组成改变等。胶体分散体 系加到含有电解质的输液中,会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凝 聚。两性霉素 B 注射液,为胶体分散系统,只能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如果在大量电解质的输 液中则能被电解质盐析出来,以致胶体粒子凝聚而产 生沉淀。故本题答案应选 B。 4.有关药品的储存错误的叙述是 【score:2.50】 【A】按包装标示的温度要求储存药品 【B】储存药品相对湿度为 35%~75% 【C】按质量状态实行色标管理,合格药品为黄 色,不合格药品为红色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药品按批号堆码,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垛 【E】药品储存作业区内不得存放与储存管理无关 的物品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品的贮藏与养护。应 当根据药品的质量特性对药品进行合理贮藏:按包装 标示的温度要求储存药品,储存药品相对湿度为 35%~75%;按质量状态实行色标管理:合格药品为绿 色,不合格药品为红色,待确定药品为黄色;药品按 批号堆码,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垛;药品储存作业 区内不得存放与储存管理无关的物品。故本题答案应 选 C。 5.药效学是研究 【score:2.50】 【A】药物的临床疗效 【B】机体如何对药物处置 【C】提高药物疗效的途径 【D】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E】如何改善药物质量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学专业分支学科。药 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动力学,药效学)是药理学的主要 内容,涉及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药效 学包括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适应证、不良反应、 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禁忌证等内容。故本题答案应选 D。 6.有关颗粒剂叙述不正确的是 【score:2.50】 【A】颗粒剂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 颗粒状制剂 【B】颗粒剂一般可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 粒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颗粒剂溶出和吸收速度均较快 【D】应用携带比较方便 【E】颗粒剂需用温水冲服,且水温不宜过高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颗粒剂的特点、分类与 临床应用。颗粒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制成的 干燥颗粒状制剂;可分为可溶颗粒、混悬颗粒、泡腾 颗粒、肠溶颗粒、缓释颗粒和控释颗粒等;颗粒剂与 散剂相比,溶出和吸收速度均较快;应用携带比较方 便;颗粒剂供口服用,不可直接用水送服,需用温水 冲服,且水温不宜过高。故本题答案应选 B。 7.直接压片常选用的助流剂是 【score:2.50】 【A】糖浆 【B】硬脂酸镁 【C】微粉硅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PEG 6000 【E】微晶纤维素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片剂常用辅料与作用。 润滑剂(广义)按作用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助流剂、抗 黏剂和润滑剂(狭义)。微粉硅胶是直接压片常选用的 助流剂,糖浆为黏合剂,微晶纤维素具有较强的结合 力与良好的可压性,亦有“干黏合剂”之称,PEG 6000 可以作水溶性片剂的润滑剂,硬脂酸镁为疏水 性润滑剂,易与颗粒混匀,压片后片面光滑美观,应 用最广。故本题答案应选 C。 8.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的是 【score:2.50】 【A】纯化水 【B】制药用水 【C】注射用水 【D】灭菌蒸馏水 【E】灭菌注射用水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注射剂常用溶剂的特 点。药物配制过程中所用溶剂为制药用水,其中纯化 水为原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 宜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注射用 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灭菌注射用水为注射用 水经灭菌所得的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 水是常用的制药用水。纯化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 剂的溶剂或试验用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注射 用水为配制注射剂用的溶剂。灭菌注射用水主要用于 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故本题答 案应选 E。 9.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 【score:2.50】 【A】无菌 【B】无色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无热原 【D】pH 与血液相等或接近 【E】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或接近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注射剂质量要求。注射 剂的质量要求包括:①无菌;②无热原;③可见异物 和不溶性微粒,应符合药典规定;④安全性好;⑤渗 透压:渗透压应和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或接近; ⑥pH:pH 应和血液或组织具有相等或相近的 pH;⑦具 有一定的稳定性;⑧其降压物质需符合规定,确保安 全。故本题答案应选 B。 10.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不包括 【score:2.50】 【A】药物的极性 【B】溶剂 【C】温度 【D】药物的颜色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药物的晶型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溶解度和溶出速度的影 响因素。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有:①药物的极性; ②药物的晶型;③温度;④粒子大小;⑤加入第三种 物质。故本题答案应选 D。 11.二相气雾剂为 【score:2.50】 【A】溶液型气雾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吸入粉雾剂 【C】混悬型气雾剂 【D】W/O 乳剂型气雾剂 【E】O/W 乳剂型气雾剂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气雾剂的分类。气 雾剂按相的组成分为二相气雾剂、三相气雾剂。溶液 型气雾剂为二相气雾剂,混悬型和乳剂型气雾剂为三 相气雾剂。故本题答案应选 A。 12.能够减少肝脏首过效应的片剂为 【score:2.50】 【A】可溶片 【B】肠溶片 【C】泡腾片 【D】口崩片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薄膜衣片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口崩片的特点与质量要 求。口崩片(亦称口腔崩解片)系指在口腔内不需要用 水即能迅速崩解或溶解的片剂,口崩片可在唾液中于 几秒之内快速溶解,或在口腔内快速崩解,除大部分 随吞咽动作进入胃肠道外,有相当部分经口腔吸收, 因而起效快,首过效应小。泡腾片、肠溶片、薄膜衣 片、可溶片进入胃肠道进行吸收不能避免肝脏的首过 效应。故本题答案应选 D。 13.固体分散体的特点不包括 【score:2.50】 【A】可使液态药物固体化 【B】可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 【C】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 【D】采用水溶性载体材料可达到缓释作用 【此 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速释技术与释药原理。 固体分散体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 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利用载体的包蔽作用,增加药 物稳定性,所以可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掩盖药物 的不良臭味和刺激性;使液体药物固体化。此外,采 用难溶性载体材料可延缓或控制药物释放,采用水溶 性载体材料一般是为了达到速释作用。故本题答案应 选 D。 14.在体内大多数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是 【score:2.50】 【A】主动转运 【B】促进扩散 【C】被动转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膜动转运 【E】经离子通道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 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主要有被动转运、载体媒介转运 和膜动转运。被动转运是大多数药物的跨膜方式,分 为单纯扩散和膜孔转运,脂溶性药物主要以单纯扩散 的方式转运,而膜孔转运是水溶性小分子药物的转运 方式。在体内大多数药物以被动转运的方式跨膜。故 本题答案应选 C。 15.关于促进扩散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score:2.50】 【A】有饱和现象 【B】需要载体 【C】顺浓度梯度转运 【D】不消耗能量 【E】无结构特异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 促进扩散,又称中介转运或易化扩散,是指一些物质 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 侧扩散或转运的过程,其转运的速率大大超过被动扩 散;有饱和现象,透过速度符合米氏动力学方程,对 转运物质有结构特异性要求,可被结构类似物竞争性 抑制。故本题答案应选 E。 16.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转移过程中相关的因素 是 【score:2.50】 【A】血浆蛋白结合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制剂类型 【C】给药途径 【D】解离度 【E】溶解度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体内循环与血管透过性、血 浆和组织结合与蓄积,而解离度、溶解度、制剂类型 和给药途径均不影响这一过程。故本题答案应选 A。 17.连续用药较长时间,药效逐渐减弱,须加大剂量 才能出现药效的现象是 【score:2.50】 【A】耐受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耐药性 【C】成瘾性 【D】习惯性 【E】快速耐受性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多数情况下,患者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连续用药才能治 愈疾病。机体连续多次用药后,其反应性会逐渐降 低,需要加大药物剂量才能维持原有疗效,称之为耐 受性。耐受性在停药后可消失,冉次连续用药又可发 生。病原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 失,称耐药性或抗药性。成瘾性会使人产生一种要周 期性、连续性地用药欲望,产生强迫性用药行为,以 满足或避免不适感,也称成瘾,用药目的是追求精神 效应和欣快感,有强烈的渴求欲望,出现觅药行为, 是一种精神依赖性。有些药物在短时间内重复给予而 使机体反应减弱,最后虽然剂量加得很大也不能得到 原来的反应。药物的此种现象称为药物的快速耐受或 急性耐受,这种特性叫快速耐受性。习惯性指患者长 期用药后对药物产生了精神上的依赖,停药后患者主 观感觉不舒服、不习惯。在药学上,指对药物的一种 依赖性。故本题答案应选 A。 18.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药物 【score:2.50】 【A】作用增强 【B】转运加快 【C】排泄加快 【D】代谢加快 【E】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动学方面的药物相互 作用。药物被吸收入血后,有一部分与血浆蛋白发生 可逆性结合,称结合型,另一部分为游离型。结合型 药物有以下特性:①不呈现药理活性;②不能通过血 脑屏障;③不被肝脏代谢灭活;④不被肾排泄。只有 游离型药物才能起药物作用。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各不相同。故本题答案应选 E。 19.关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正确的是 【score:2.50】 【A】符合用药目的的作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C】补充治疗不能纠正的病因 【D】只改善症状,不是治疗作用 【E】主要指可消除致病因子的作用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治疗作用。药物 的治疗作用是指患者用药后所引起的符合用药目的、 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药物的治疗作用有利于改变患 者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 正常。根据药物所达到的治疗效果,可将治疗作用分 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对因治疗指用药后能消除原 发致病因子,治愈疾病的药物治疗。对症治疗指用药 后能改善患者疾病的症状。故本题答案应选 A。 20.以下属于质反应的药理效应指标有 【score:2.50】 【A】心率 【B】死亡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体重 【D】尿量 【E】血压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量-效关系。药理 效应按性质可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药理效应的强弱 呈连续性量的变化,可用数或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 表示,称为量反应。例如血压、心率、尿量、血糖浓 度等,研究对象为单一的生物个体。如果药理效应不 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 为反应的性质变化,则称之为质反应,一般以阳性或 阴性、全或无的方式表示,如存活与死亡、惊厥与不 惊厥、睡眠与否等,研究对象为一个群体。故本题答 案应选 B。 21.以下有关 ADR 叙述中,不属于“病因学 B 类药品 不良反应”的是 【score:2.50】 【A】与用药者体质相关 【B】与常规的药理作用无关 【C】又称为与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 【D】发生率较高,死亡率相对较高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E】用常规毒理学方法不能发现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和 分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传统分类分为 A 型不良反应、 B 型不良反应和 C 型不良反应。B 型不良反应,又称 为与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是指与药物常规药理作 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与用药者体质相关,包括遗传药 理学不良反应和药物变态反应。通常难以预测在具体 病人身上是否会出现,一般与用药剂量无关,发生率 较低但死亡率较高。故本题答案应选 D。 22.“非甾体抗炎药导致前列腺素合成障碍”显示药 源性疾病的发生原因是 【score:2.50】 【A】药物的多重药理作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病人因素 【C】药品质量 【D】药物相互作用 【E】医疗技术因素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源性疾病。诱发药源 性疾病既有病人本身的特异质、年龄、性别、饮食习 惯等因素,又有药物方面的质量、给药剂量和疗程等 因素,但从许多统计资料来看,不合理用药和机体易 感性是重要原因。在特定情况下,药物的多重药理作 用、病人因素、药品质量、药物相互作用、医疗技术 因素均会引起药源性疾病。“非甾体抗炎药导致前列 腺素合成障碍”显示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原因是药物的 多重药理作用。故本题答案应选 A。 23.下列关于药物流行病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score:2.50】 【A】药物流行病学是应用流行病学相关知识,推 理研究药物在人群中的效应 【B】药物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与药物有关的事 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 【C】药物流行病学是通过在少量的人群中研究药 物的应用及效果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药物流行病学侧重药物在人群中的应用效 应,尤其是药品不良反应 【E】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范畴包括药物有利作用 研究、药物经济学研究等 本题思路: 24.C 型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有 【score:2.50】 【A】可以预测 【B】多发生在长期用药后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潜伏期较短 【D】发病机制为先天性代谢异常 【E】有清晰的时间联系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与 分类。C 型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 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其潜伏期较长,药品和不良 反应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其特点是背景发生率 高,用药史复杂,难以用试验重复,其发生机制不 清,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故本题答案应选 B。 25.关于生物半衰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score:2.50】 【A】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 间,用 t1/2 表示 【B】对具有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而言,t1/2 是 药物的特征参数 【C】生物半衰期是衡量药物从体内消除快慢的指 标 【D】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相比,药物的 t1/2 不会 发生改变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同一药物用于不同个体时,由于病理或生理 状况的不同,t1/2 可能改变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半衰期。生物半衰 期简称半衰期,即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 要的时间,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消除速度常数一样可 以衡量药物消除速度的快慢。同一药物用于不同个体 时,由于病理或生理状况的不同,t 1/2 可能发生变 化,故应根据患者生理或病理状况制定个体化给药方 案,尤其对治疗浓度范围窄的药物应特别注意。在联 合用药情况下,可能产生酶诱导或酶抑制作用而使药 物 t 1/2 改变。故本题答案应选 D。 26.非线性动力学参数中两个最重要的常数是 【score:2.50】 【A】K,Vm 【B】Km,Vm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K,V 【D】K,Cl 【E】Km,V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米氏方程及米氏过程的 药动学特征。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米氏方程为: ,其中 V m 为药物在体内消除过程中理论上的最 大消除速率;K m 为米氏常数,指药物在体内的消除 速度为 V m 的一半时所对应的血药浓度;两者均是非 线性药动学过程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故本题答案应选 B。 27.某药的量一效曲线平行右移,说明 【score:2.50】 【A】效价增加 【B】作用受体改变 【C】作用机制改变 【D】有拮抗剂存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有激动剂存在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受体的激动药和姐抗 药。将与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称为激 动药,他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活受体而产生效应。拮 抗药虽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α=0), 故不能产生效应,但由于其占据了一定数量受体,反 而可拮抗激动药的作用。激动药和拮抗药对药物的量 -效曲线会产生影响,竞争性拮抗药可与激动药互相 竞争与相同受体结合,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可通过 增加激动药的浓度使其效应恢复到原先单用激动药时 的水平,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其最大 效应不变。故本题答案应选 D。 28.抗酸药中和胃酸,用于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是 【score:2.50】 【A】干扰核酸代谢 【B】影响酶的活性 【C】补充体内物质 【D】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性质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E】影响生物活性物质及其转运体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 作用机制是研究药物如何与机体细胞结合而发挥作用 的,药物与机体结合的部位就是药物作用的靶点。已 知药物作用靶点涉及受体、酶、离子通道、核酸转运 体、免疫系统、基因等。此外,有些药物通过理化作 用或补充体内所缺乏的物质而发挥作用。抗酸药中和 胃酸,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环境,从而用于治疗 胃溃疡。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D。 29.单室模型药物静脉滴注的稳态血药浓度主要取决 于 【score:2.50】 【A】.k 【B】t1/2 【C】.k0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Cl 【E】.V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 的药动学方程及参数。单室模型药物静脉滴注给药后 稳态血药浓度 ,而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 k,以及 表观分布容积 V 是定值,因此稳态血药浓度主要取决 于静脉滴注速率 k。故本题答案应选 C。 30.《中国药典》(二部)中规定,“贮藏”项下的冷 处是指 【score:2.50】 【A】不超过 20℃ 【B】避光并不超过 20℃ 【C】0℃~5℃ 【D】2℃~10℃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10℃~30℃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药典》凡例中 “贮藏”有关规定。阴凉处指不超过 20℃,凉暗处 指避光并不超过 20℃,冷处指 2℃~10℃,常温指 10℃~30℃。建议考生熟悉《中国药典》凡例中“贮 藏”有关规定。故本题答案应选 D。 31.《中国药典》规定,称取“2.0g”是指称取 【score:2.50】 【A】1.5~2.5g 【B】1.95~2.05g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1.4~2.4g 【D】1.995~2 分 5g 【E】1.94~2.06g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药典》凡例内 容。《中国药典》凡例是解释和使用中国药典、正确 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凡例规定共性,具法律约 束力。凡例的主要内容有:名称与编排、项目与要 求、检验方法与限度、标准品与对照品、计量、精确 度、试药、试液、指示液、试验动物、说明书、包 装、标签等。《中国药典》规定“称取”或“量取” 的量,其精确度可根据数值的有效位数来确定。称取 “0.1g”,是指称取重量可为 0.06~0.14g;称取 “2g”,是指称取重量可为 1.5~2.5g;称取 “2.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 1.95~2.05g;称取 “2 分 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 1.995~2 分 5g。建 议考生熟悉《中国药典》凡例的各种规定。故本题答 案应选 B。 32.酸类药物成酯后,其理化性质变化是 【score:2.50】 【A】脂溶性增大,易离子化 【B】脂溶性增大,不易通过生物膜 【C】脂溶性增大,刺激性增加 【D】脂溶性增大,易吸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脂溶性增大,与碱性药物作用强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典型官能团对生 物活性的影响。酸类药物成酯后,脂溶性增大,易吸 收,其他答案为错误答案,故本题答案应选 D。 33.利多卡因在体内代谢如下,其发生的第Ⅰ相生物 转化反应是 【score:2.50】 【A】O-脱烷基化 【B】N-脱烷基化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N-氧化 【D】C-环氧化 【E】S-氧化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胺类药物发生的第 1 相 生物转化反应的规律。利多卡因结构中含有叔胺部 分,根据代谢反应发生的第 1 相生物转化反应是 N- 脱烷基化反应(经过两次脱乙基代谢),其他答案与题 不相符。故本题答案应选 B。 34.属于非卤代的苯氧戊酸衍生物的降血脂药物是 【score:2.50】 【A】氯贝丁酯 【B】非诺贝特 【C】辛伐他汀 【D】吉非罗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福辛普利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以上药物的结构特 征和用途。A、B 为苯氧乙酸衍生物,C 具有多氢萘及 内酯结构,而 E 为 ACE 抑制剂,为降压药。故本题答 案应选 D。 35.左炔诺孕酮的化学结构式是 A. B. C. D. E. 【score:2.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左炔诺孕酮的化学结 构。A 为黄体酮,B 为炔雌醇,C 为醋酸甲地孕酮,D 为左炔诺孕酮,E 为炔诺酮。故本题答案应选 D。 36.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的注射溶液,不能和磷酸盐 类药物配伍使用,是因为 【score:2.50】 【A】发生 β-内酰胺开环,生成青霉酸 【B】发生 β-内酰胺开环,生成青霉醛酸 【C】发生 β-内酰胺开环,生成青霉醛 【D】发生 β-内酰胺开环,生成 2,5-吡嗪二 酮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发生 β-内酰胺开环,生成聚合产物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注 射液与其他药物合理配伍的问题及作用特点。氨苄西 林或阿莫西林注射液不能和磷酸盐类药物、硫酸锌及 多羟基药物(如葡萄糖、山梨醇、二乙醇胺等)配伍使 用。凶为配伍使用可以发生分子内成环反应,生成 2,5-吡嗪二酮化合物,而失去抗菌活性。A、B、C 及 E 答案均为青霉素的分解产物。故本题答案应选 D。 37.用于治疗甲型 H7N9 流感的首选药物是 【score:2.50】 【A】奥司他韦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金刚乙胺 【C】膦甲酸钠 【D】利巴韦林 【E】沙奎那韦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奥司他韦及以上药物的 临床应用及作用。故本题答案应选 A。 38.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Ⅱ的抗肿瘤药物是 【score:2.50】 【A】来曲唑 【B】依托泊苷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伊立替康 【D】紫杉醇 【E】顺铂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抗肿瘤药物的作用靶 点。作用于微管的抗肿瘤药物主要有长春新碱和紫杉 醇;作用于芳构酶的抗肿瘤药物主要有来曲唑和他莫 昔芬;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Ⅰ的抗肿瘤药物有羟基喜树 碱、伊立替康、拓扑替康;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Ⅱ的抗 肿瘤药物主要有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如依托泊苷 等;直接作用于 DNA 的抗肿瘤药物主要有烷化剂类及 顺铂等。故本题答案应选 B。 39.具有促进钙、磷吸收的药物是 【score:2.50】 【A】葡萄糖酸钙 【B】阿仑膦酸钠 【C】雷洛昔芬 【D】阿法骨化醇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维生素 A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本组药物的作用及作用 机制。具有促进钙、磷吸收的药物是阿法骨化醇。故 本题答案应选 D。 40.与氨氯地平的结构特点不符的是 【score:2.50】 【A】含有邻氯苯基 【B】含有邻硝基苯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含有二氢吡啶环 【D】含有双酯结构 【E】含有手性中心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氨氯地平的化学结构和 结构特征。氨氯地平不含硝基(为氯原子)。也有左氨 氯地平用于临床,其疗效优于氨氯地平。固本题答案 应选 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