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技术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试卷19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输血技术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试卷19

输血技术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试卷 19 (总分:78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B1 型题(总题数:13,score:78 分) A.X、Y、D、EB.D—D 二聚体 C.γ—γ二聚体 D.纤维蛋白单体 E.纤溶酶【score:6 分】 (1).不属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纤维蛋白原能被何种物质降解【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3).在因子Ⅻ的作用下,何种物质转变为不可溶性纤 维蛋白【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纤溶酶首先作用于 Fg 的β(B)链,降解出 肽 Bβ1~42;随后,又作用于α(A)链,降解出极附 属物(碎片 A、B、C、H),剩余的 Fg 片段即为 X 碎 片;X 碎片继续被纤溶酶降解出 Y 碎片和 D 碎片,Y 碎片降解成碎片 D 和碎片 E。交联的纤维蛋白在纤溶 酶作用下,除降解出碎片 X′、Y′、D′和 E′外, 还生成 D—D 二聚体(D—Dimer,DD)、γ-γ二聚体、 复合物 1(DD/E)、复合物 2(DY/YD)和复合物 3(YY /DXD)等,纤溶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并最终将其降 解。 A.<2%B.2%~5%C.5%~30%D.30%~45% E.以上均不是【score:6 分】 (1).轻型血友病 A 是因子Ⅷ活性水平【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中型血友病 A 是因子Ⅷ活性水平【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3).重型血友病 A 是因子Ⅷ活性水平【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C.艾滋 病病毒抗体 D.梅毒 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core:6 分】 (1).RPR 方法是检测以上哪种传染病的方法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以上检测项目中不能用 ELISA 法检测的是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3).五项检测中检测的是抗原的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在我国,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血站必 须开展的输血相关疾病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为: (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LISA 方法。 (2)丙型 肝炎病毒抗体(抗一 HCV),ELISA 方法。 (3)艾滋病 病毒抗体(抗一 HIV1,2),ELISA 方法。 (4)梅毒试 验,RPR、TRUST 或 ELISA 方法。 (5)丙氨酸氨基转 移酶(ALT),赖氏法或速率法。 A.酶结合物 B.戊二醛交联法一步法 C.戊二醛交联 法二步法 D.过碘酸盐氧化法 E.Schiff 碱 【score:6 分】 (1).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称为【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将抗体(抗原)、酶和戊二醛同时反应连接而成酶 结合物的方法称为【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3).过碘酸盐将酶分子中与活性无关的多糖羟基氧化 为醛基,后者与抗体蛋白中的游离氨基结合形成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戊二醛是一种双功能团试剂,可以使酶与 抗体(蛋白质)的氨基通过它而耦联。戊二醛交联可用 一步法,也可用二步法。一步法是将抗体(抗原)、酶 和戊二醛同时反应连接而成。二步法则是将过量戊二 醛与酶反应,让酶分子上的氨基仅与戊二醛结合,除 去未与酶结合的多余戊二醛后,再加入抗体(抗原), 形成酶-戊二醛一抗体(抗原)结合物。 A.封闭 B.pH 9.6 的碳酸缓冲液 C.4℃过夜 D.包 被 E.1%~5%牛血清蛋白【score:6 分】 (1).将抗原或抗体固相化的过程称为【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以聚苯乙烯 ELISA 板为载体进行包被最常用的缓 冲液是【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3).常作为封闭液的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将抗原或抗体固相化的过程称为包被 (coating)。由于载体的不同,包被的方法也不同。 如以聚苯乙烯 ELISA 板为载体,通常将抗原或抗体溶 于缓冲液(最常用的为 pH 9.6 的碳酸缓冲液)中,加 于 ELISA 板孔中在 4℃过夜。 如果包被液中的蛋白 质浓度过低,固相载体表面能被此蛋白质完全覆盖, 其后加入的血清标本和酶结合物中的蛋白质也会部分 地吸附于固相栽体表面,最后产生非特异性显色而导 致本底偏高。在这种情况下,如在包被后再用 1%~ 5%牛血清蛋白包被一次,可以消除这种干扰。这一 过程称为封闭(blocking)。 A.抗原 B.抗体 C.钩状效应 D.双位点一步法 E.小分子抗原【score:6 分】 (1).双抗原夹心法测定标本中的【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当标本中待测抗原浓度相当高时,过量抗原分别 和固相抗体及酶标抗体结合,而不再形成夹心复合 物,所得结果将低于实际含量的现象称为【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抗原时,如应用针对抗原分 子上两个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分别作为固相 抗体和酶标抗体,则在测定时可使标本的加入和酶标 抗体的加入两步并作一步,该法称为【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双抗原夹心法、双抗体夹心法和双位点一 步法的基本原理都相同,不同在于双抗原夹心法包被 和酶标记的是抗原,用于检测抗体,后两者包被和酶 记的是抗体,用于检测抗原。后两者的区别是双位点 一步法测定抗原时,是应用针对抗原分子上两个不同 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分别作为固相抗体和酶标抗 体,则在测定时可使标本的加入和酶标抗体的加入两 步并作一步。 A.22℃左右 B.72℃左右 C.55℃左右 D.94℃左右 E.100℃左右【score:6 分】 (1).模板单链 DNA 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温度是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引物的延伸温度是【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3).模板 DNA 的变性温度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模板 DNA 的变性:模板 DNA 经加热至 94℃左右一定时间后,DNA 双螺旋氢键断裂后成为单 链。 模板单链 DNA 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温度降至 55℃左右,引物与单链模板 DNA 的互补序列配对结 合。 引物的延伸:温度升至 72℃,DNA 模板一引物 结合物在 Taq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以 dNTP 为反应原 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 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 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 链,重复循环变性一退火一延伸三个过程就可获得更 多的“半保留复制链”。 A.明显升高 B.轻度或中度升高或反复异常 C.快速 下降,胆红素不断升高 D.快速下降,胆红素不断下 降 E.不变,胆红素不断升高【score:6 分】 (1).急性肝炎时 ALT【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 ALT【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3).重型肝炎患者可出现 ALT【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急性肝炎时 ALT 明显升高。慢性肝炎和肝 硬化时 ALT 轻度或中度升高或反复异常。重型肝炎患 者可出现 ALT 快速下降,胆红素不断升高的胆酶分离 现象,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 A.IgGB.IgMC.IgED.血管内溶血 E.血管外溶血 【score:6 分】 (1).大部分 Rh 血型抗体属于【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ABO 新生儿溶血病易发生【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冷凝集素属于【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ABO 天然血型抗体属于 IgM,而大部分 Rh 血型抗体属于 IgG。IgM 抗体引起血管内溶血,所以 ABO 新生儿溶血病易发生血管内溶血。冷凝集素属于 IgM 抗体。 A.A 型细胞 B.B 型细胞 C.O 型细胞 D.A1 型细胞 E.A2 型细胞【score:6 分】 (1).抗体筛查使用的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在进行 ABO 血型鉴定时,如怀疑血清中有抗 A1 抗体时,应使用【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3).哪种红细胞含 H 抗原最多【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抗体筛查使用混合 O 型红细胞。在进行 ABO 血型鉴定时,如怀疑血清中有抗 A1 抗体时,应 使用 A2 红细胞,以避免 A 血型鉴定错误。O 型红细 胞含 H 抗原最多。 A.新鲜冰冻血浆 B.冷沉淀凝血因子 C.单采新鲜冰 冻血浆 D.单采少白细胞血小板 E.单采粒细胞 【score:6 分】 (1).按 1%抽检血型,稀有血型标签标示及 HB-sAg、 HCV—Ab、HIV-Ab、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ALT 及 纤维蛋白原含量和Ⅷ因子含量的是【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按 4 袋/月抽检血型,稀有血型标签标示及 HBsAg、HCV—Ab、HIV-Ab、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 ALT 及 1%抽检容量的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容量为 150~500ml 的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A.规定值±10 秒 B.规定值±20 秒 C.规定值±1℃ D.规定值±2℃E.规定值±50r/min【score:6 分】 (1).成分离心机离心时间检查的质量控制标准是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成分离心机离心温度检查的质量控制标准是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成分离心机离心速度检查的质量控制标准是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从事质量控制的工作人员应掌握成分离心 机的质量控制标准,同时应了解检查项目的方法。离 心时间检查是使用秒表,观察离心机时间从开始时到 停止时秒表所用的时间。离心温度是在离心机离心 10 分钟后,观察离心机温度显示的温度与温差电偶 温度计显示温度的差值。离心转速是在离心机转速稳 定后,用转速仪的光束照射反光标签,观察转速仪显 示屏上的转速值。 A.每批 1 次 B.每季度 1 次 C.每月 1 次 D.每周一 次 E.每日一次【score:6 分】 (1).灭菌工作室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应定期 进行检查。运用化学指示剂法,检查频率是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质量控制室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应定期 进行检查。运用化学指示剂法,检查频率是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质量控制室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应定期 进行检查。运用生物指示剂法,检查频率是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应定期进行 检查。检查频度是根据工作部门和检查方法的不同来 确定。灭菌工作室的灭菌效果检查方法为,检查频度 为每批 1 次;质量控制室用化学指示剂法检查,检查 频度为每月 1 次,用生物指示剂法,频度为每季度 1 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