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能培训 公司全员安全宣教培训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全技能培训 公司全员安全宣教培训

公司全员安全宣教培训 01前言02安全生产的意义03安全生产的任务04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作用05安全生产的原则06我国现行的安全法律法规07三同时原则08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09安全生产常识10职业危害与职业病11交通安全知识12用电安全知识13消防安全知识 PART01前言 前言企业是航船,事故是冰山航船再大,也经不起冰山的碰撞安全是生产的基础安全是效益的保障安全是幸福的守护神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安全生产中央决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的理念落实到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人命关天,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习近平前言 安全生产中央决心安全发展观:以对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开展好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整改存在问题,健全各项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李克强前言 安全培训的主要目的:前言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安全事故引起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前言安全生产的意义: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如果安全生产搞不好,发生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受到危害,生产就会遭受巨大损失。可见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 前言安全生产的任务:1、在生产过程中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防止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2.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其他各类事故发生,确保生产作业的连续、正常进行,保护财产不受损失。一般情况下,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这两个概念是相互通用的,它们的基本任务是消除生产中不安全、不卫生因素,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保护机械设备、国家财产,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等任务。 前言安全生产的任务: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态,即人不受伤害、物不受损失。事故及伤亡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和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伤亡事故是指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工伤:也称职业伤害,是指劳动者(职工)在工作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意外事故伤害和职业病造成的伤残和死亡。 前言安全生产的任务: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并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因职业危害因素引起职业病,由国家或社会给负伤、致残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安全生产:是指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下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生产实际,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该做的事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的一种制度。 前言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作用:明确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其他负责人、各有关部门和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负的责任。在各部门及员工间,建立一种分工明确、行之有效、责任落实的制度,有利于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使安全工作层层有人负责。TextTextTextText 前言安全生产的原则: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全厂员工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法治观念,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政策、法令、规定。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PART02我国现行的安全法律法规 我国现行的安全法律法规现行国家法律0102030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我国现行的安全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规定的基本方针1.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我国的消防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3.职业病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4.安全生产中的两种安全(1)人身安全(2)设备安全 我国现行的安全法律法规三同时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卫生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根据我国以上几条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PART03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从业人员十项权利0102030405培训权批评、检举控告权建议权合同权知情权0607080910工会监督权工伤索赔权紧急避险权获得合格劳动防护权拒绝危险权 我国现行的安全法律法规四项义务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A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B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C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D PART04安全生产常识 安全生产常识安全生产三原则整理整顿工作地点,有一个整洁有序的作业环境。经常维护保养设备。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安全生产常识安全生产“四不动”不懂机台莫乱动,小心机台把你碰。A车况不明莫乱动,出了事故说不清。B车不停稳不要动,修车停稳再开工。C他人机台不要动,以免开坏断供应。D 安全生产“十不准”安全生产常识1.班前班中酒不喝2.不靠机器把衣脱3.不穿拖鞋高跟鞋4.不许光背打赤膊5.帽子衣服穿戴好6.不准随地把水泼7.上班不把孩子带8.雨衣雨伞不乱搁9.不准追跑和打闹10.灭火器材莫乱挪 安全生产常识安全生产“五必须”必须遵守厂规厂纪。必须经过安全生产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必须了解本岗位的危险危害因素。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必须严格遵守危险性作业的安全要求。 安全生产常识安全生产的“五严禁”严禁在上岗前和工作时间饮酒严禁擅自触摸与己无关的设备设施严禁在禁火区吸烟、动火严禁擅自移动或拆除安全装置和安全标志严禁在工作时间串岗、离岗、睡岗或嬉戏打闹。 安全生产常识安全生产事故“六为零”重伤事故为零重大设备事故为零重大责任事故为零工亡事故为零重大火灾事故为零重大污染事故为零 安全生产常识员工安全生产职责遵守劳动纪律,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听从指挥,和一切违章作业的现象作斗争;保证本岗位工作地点和设备设施、工具的安全、整洁,不随便拆除安全防护装置,不使用自己不该使用的机械和设备,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学习安全知识,提高操作水平,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提出合理化建议,改善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及时反映、处理不安全问题,积极参与事故抢险工作;有权拒绝接受违章作业,并对上级单位和领导人忽视从业人员安全、健康的错误决定和行为提出批评。 安全生产常识生产中最容易出现事故的四个危险时段:交接班前后一个小时吃饭时间节假日期间夜班2点以后时间 安全生产常识安全生产中的“四不伤害”01我不伤害自己02我不伤害他人03我不被他人伤害04我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安全生产常识“四不伤害”解读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自己我的安全是公司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有安全,美好生活才有保障。不伤害自己就是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能由于自己的疏忽、失误而使自己受到伤害。取决于自己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对工作任务的熟悉程度、岗位技能、工作态度、方法、精神状态、作业行为等多方面因素。 安全生产常识“四不伤害”解读我不伤害自己不伤害自己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弄懂工作程序,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出现问题时停下来思考,必要时请求帮助;遵章守规,谨慎小心工作切忌贪图省事,干活毛、草、粗。 安全生产常识“四不伤害”解读我不伤害自己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有效措施:身体、精神保持良好状态,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劳动装备齐全,劳动防护用品符合岗位要求;注意现场的安全标志,不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对作业现场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充分辨别和警惕。 安全生产常识“四不伤害”解读我不伤害自己工作前要思考下列问题我是否了解这项工作任务,责任是什么?我具备完成这项工作的技能吗?这项工作有什么不安全因素,有可能出现什么差错,出现故障该怎么办? 安全生产常识“四不伤害”解读我不伤害他人,就是我的行为或行为后果不能给他人造成伤害。在多人同时作业时,由于自己不遵守操作规程、对作业现场周围观察不够及自己操作失误等原因,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现场周围的人员造成伤害。我不伤害他人 安全生产常识“四不伤害”解读要想做到不伤害他人,我应该做到以下方面:自己遵章守规,正确操作,是我不伤害他人的基础保证;多人作业时要相互配合,要顾及他人的人身安全;工作后不要留下隐患;检修完机器时,要将先前拆除或移开的盖板、防护罩等设施恢复正常,免使他人受到伤害;高处作业时,工具或材料等物品放置稳妥,以免坠落可能砸伤到他人;动火作业完毕后现场要清理干净,以免残留火种引发火灾;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如果他人误触开关,就可能造成伤害等;拆装电气设备时,一定要将线路接头按照规定包扎好,以防漏电触电;起重作业要遵守“十不吊”,电气焊作业要遵守“十不焊”,电工作业要遵守电气安全规程等。特别提示:每个人在工作后要对作业现场周围仔细观察,做到完工清场,不给他人留下隐患。 安全生产常识“四不伤害”解读即每个人都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工作中要避免他人的错误操作或其他隐患对自己造成伤害我不被他人伤害 安全生产常识防范措施拒绝违章指挥,提高防范意识,保护自己。对作业现场周围不安全因素要加强警觉,一旦发现险情要及时制止和纠正他人的不安全行为并及时消除险情。要避免由于其他人员失误、设备状态不良或管理缺陷遗留的隐患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如发生危险性较大的中毒事故等,没有可靠的安全措施不能进入危险场所,以免盲目施救,自己被伤害。交叉作业时,要预见别人对自己可能造成的伤害,并做好防范措施。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进行验电,要防范别人误送电等。设备缺乏安全保护装置或设施时,例如旋转的零部件没有防护罩,员工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在危险性大的岗位(例如高空作业、交叉作业等)时,必须设有专人监护。特别提示:一旦发现“三违”现象,必须敢于抵制,及时果断处理险情并报告上级,如果想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及时制止,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自己就有可能被伤害。 安全生产常识我保护他人不受伤害任何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是团队中的一分子,要负担起关心爱护他人的责任和义务,不仅自己要注意安全,还要保护团队的其它人员不受伤害,这是每个成员对集体中其他成员的承诺。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发现任何事故隐患都要主动告知或提示给他人。提示他人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提出安全建议,互相交流,向他人传递有用信息。视安全为集体荣誉,为团队贡献安全知识,与其他人分享经验。关注他人身体、精神状态等异常变化。一旦发生事故,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要主动帮助身边的人摆脱困境。 安全生产常识“四不伤害”应从我做起规范岗位作业行为应从我做起。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这个过程需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广泛学习安全知识,熟练掌握安全技能,把正确的安全操作行为变成一种安全行为习惯,才能真正形成一种安全文化,才能做到“四不伤害”。特别提示:也许你的一个提示就能挽救一个生命。能及时纠正你违章作业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怕出事故和怕死的员工才是最好的员工。 安全生产常识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02物的不安全状态04管理上的缺陷01人的不安全行为03环境的原因 安全生产常识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1.人(操作员工、管理人员、其他有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重要致因。主要包括:①未经许可进行操作,忽视安全,无视警告;②冒险作业或高速操作;③人为地使安全装置失效;④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替代工具进行操作或违章作业;⑤不安全的装载、堆放、组合物体;⑥采取不安全的作业姿势或方位;⑦在有危险的运转设备装置上或在移动的设备上进行工作;不停机,边工作边检修;⑧注意力分散,嬉闹、恐吓、玩耍等。 安全生产常识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2.物的原因。包括原料、燃料、动力、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有以下几种:①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等;②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③工作场所的面积狭小或有其他缺陷;④安全防护装置失灵;⑤缺乏防护用具和服装或防护用具存在缺陷;⑥物质的堆放、整理有缺陷;⑦工艺过程不合理,作业方法不安全。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就不可能发生事故。物的不安全状态构成生产中的隐患和危险源,当它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转化为事故。 安全生产常识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3.环境的原因:不安全的环境是引起事故的物质基础。它是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指的是:①自然环境的异常,即岩石、地质、水文、气象等的恶劣变异;②生产环境不良,即照明、温度、湿度、通风、采光、噪声、振动、空气质量、颜色等方面存在缺陷。以上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的恶劣状态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安全生产常识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4.管理的缺陷主要有:①技术缺陷。指工业建设、构筑物及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等的设计、选材、安装、布置、维护维修有缺陷,或工艺流程、操作方法方面存在问题;②劳动组织不合理;③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指导,或检查指导失误;④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挪用安全措施费用,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⑤教育培训不够,工作人员不懂操作技术知识或经验不足,缺乏安全知识;⑥人员选择和使用不当,生理或身体有缺陷,如有疾病,听力、视力不良等。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条件。 安全生产常识事故的分类与分级事故的分类定义: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中发生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一定社会影响的事故。安全事故按其性质可分为员工伤亡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和其他生产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常识1.员工伤亡事故系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造成人身伤亡、急性中毒事故。即员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单位的设备(设施)不齐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以及单位领导指派到单位以外从事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人身伤亡、急性中毒事故。2.交通事故系指公司所属机动车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车辆损失的事故。3.火灾事故系指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火灾,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烧毁)或住宅火灾的事故。事故的分类 安全生产常识设备、财产损失事故分类:一般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30万元;重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0-100万元;特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0-500万元;特别重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事故。 安全生产常识事故分级:只有重伤及以下的事故;重伤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重大事故指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只有轻伤的事故;轻伤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一般事故指一次死亡10-29人的事故;特大事故 安全生产常识安全生产中“三违”现象“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要杜绝违章,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违章:违章就是违反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章程,违反安全技术措施及交底要求而所从事的活动。 安全生产常识安全生产中“三违”现象违章包括:作业违章、指挥违章、失职违章。作业违章是指从事各类活动的人员在过程中出现的违章行为。指挥违章是指各级承担管理职能的人员,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违章指挥行为。失职违章是指承担安全管理、监督职责的人员在活动过程中,不履行安全管理责任二出现失职、渎职行为。 安全生产常识安全生产中“三违”现象违章不一定出事(故),出事故必是违章。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事故与违章的关系。根据对全国每年百万起事故原因进行分析证明,95%以上是由于违章而导致的,违章是发生事故的起因,事故是违章导致的后果。事故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会对个人、家庭带来巨大伤痛,对企业、社会、国家不可弥补的损失。 安全生产常识“三违”成因分析通过对“三违”发生的成因和性质分析,可以分成以下六种类型:1、盲目性“三违”:一部分职工认为从事实施工作只是很简单的体力劳动,因此对学习安全知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凭习惯和经验作业,造成盲目性“三违”。2、无知型“三违”:相当一部分职工由于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较低,自控能力和自主保安意识差,对应知应会技术和施工措施一知半解,很多人违章了还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3、习惯性“三违”: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包括基层干部,不能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只讲产量进度,随意省略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在尝到“甜头”的情况下,实施习惯性“三违”。六种类型 安全生产常识“三违”成因分析通过对“三违”发生的成因和性质分析,可以分成以下六种类型:4、管理性“三违”:有些管理干部,重生产轻隐患整改,重制度制定轻现场落实,甚至有极少数管理人员在明知不具备安全条件的情况下,仍指挥职工强行作业,造成管理性“三违”。5、放任性“三违”:个别管理干部责任心不强,现场管理粗放,对“三违”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助长错误,放任自流,造成放任性“三违”。6、工序性“三违”:有的职工在作业中不按照规程要求操作,工作质量差,安全设施不齐全,给后续工作带来不便,留下安全隐患,造成工序性“三违”。六种类型 安全生产常识调查处理工伤事故的“四不放过”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是要求对安全生产工伤事故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调查处理,接受教训,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本原则是要求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时,首先要把事故原因分析清楚,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不能敷衍了事,不能在尚未找到事故主要原因时就轻易下结论,也不能把次要原因当成真正原因,未找到真正原因绝不轻易放过,直至找到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并搞清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才算达到事故原因分析的目的。 安全生产常识调查处理工伤事故的“四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本原则是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的具体体现,对事故责任者要严格按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安全生产常识调查处理工伤事故的“四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整改不放过本原则是要求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不能人为原因分析清楚了,有关人员处理了就算完成任务了,还必须使事故责任者和广大群众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所造成的危害,并深刻认识到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使大家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在今后工作中更加重视安全工作。 安全生产常识调查处理工伤事故的“四不放过”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本原则是要求必须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在对安全生产工伤事故进行严肃认真的调查处理的同时,还必须提出防止相同或类似事故发生的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并督促事故发生单位加以实施。只有这样,才算达到事故调查处理的最终目的。 安全生产常识“三无”目标管理含义: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这是班组安全建设的核心,也是整个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如果一个企业的全体员工,所有岗位,一切班组都能够达到“三无”状态,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一个“无事故工厂”,就进入了企业安全生产的理想境界。 安全生产常识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01不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03按自己的习惯操作,旧习难改。02虽然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却为了快点干完工作而省略了必要的步骤; 安全生产常识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1、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缺乏责任心在现代企业里,从业人员应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水准和工作责任心。但是极少数从业人员由于受多种原因影响,职业道德水准低,责任心不强,作业过程中不负责任,工作不认真,不按时巡检、脱岗、串岗、睡岗、上班干私活,工作时间嬉笑打闹,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产生有分散注意力的不安全行为,与安全文明生产要求相差甚远,极易发生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内在因素 安全生产常识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2、业务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能胜任自己本职工作的业务素质和安全知识技能,才能正确操作,不违章作业,不发生不安全行为。但是极少数从业人员由于文化素质低,不钻研业务,不学习安全知识的操作技能,没有掌握本岗位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既能,安全意识淡薄,当然在作业过程中也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怎样做,自然不安全行为发生就不可避免。内在因素 安全生产常识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3、作业过程心理状态异常人的行为过程是由人的心理状态支配的,人在作业过程中的异常心理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习以为常,思想麻痹,骄傲自大,精神亢奋,注意力不集中,心存侥幸,心情紧张,判断失误,心境不佳,身心疲劳等,有上述心理状态,易发生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内在因素 安全生产常识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4、不良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可能有如喝酒、抽烟、赌博等不良习惯,然而极少数人把这些不良习惯带到工作岗位上,在工作期间饮酒、在禁火区吸烟等,有的甚至在岗位聚众赌博,这些行为就给事故发生留下隐患。内在因素 安全生产常识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外在因素1、有章不循,安全管理松弛一些企业领导由于在思想上有差距,重生产、轻安全,没有真正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置,规章制度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管理严不起来,安全工作没有真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对不安全行为熟视无睹,监督检查流于形式,对事故责任的追究查处不严、不彻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就给不安全行为发生开绿灯创造条件。 安全生产常识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外在因素2、安全教育培训不力安全培训不到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现代化企业生产情况十分复杂,生产工艺条件要求十分严格,如果只懂得一般的生产操作规程,而不懂安全知识,不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和树立安全生产法制观念,要做到安全生产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作为企业有义务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安全素质。但是在一些企业里,由于领导对安全教育培训的认识不够,对员工的安全知识、技能和安全态度培训不力,淡化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走过场,致使部分员工安全素质较低,意识淡薄,为发生不安全行为和事故埋下隐患。 安全生产常识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外在因素3、作业环境恶劣人在高温环境条件下作业容易引起烦躁、焦虑的心情,自制力下降;强噪音环境下作业反应迟缓,注意力难以集中,操作易发生错误;环境照明不足易使人疲劳,会引起心理状态不稳定,思考力和判断力迟缓,错误操作增多;另外粉尘、烟雾、辐射、潮湿、异味等恶劣环境,对作业有很大影响,容易产生不安全行为和安全事故发生。 安全生产常识设备安全口诀机械设备要完好,危险部位要做到,有洞口处必有盖,有高平台必有栏,有特危必有连锁,防护装置不可少。有轮部位必有罩。有轴头处必有套。有轧点必有挡板。设备管理记心窝。 安全生产常识安全作业五要点作业程序整理、整顿(安全之母)检查、维修(定期)短时间危险预知班组会手示呼叫(即手、指、口、术) 安全生产常识员工常见的8种不安全行为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造成安全防护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手代替工具操作5.冒险进入危险场所6.攀爬、坐不安全位置7.未穿戴劳保用品8不安全装束 安全生产常识容易产生违章行为的20种人1.初来乍到的新工人2.不记规程的糊涂人3.冒失莽撞的勇敢人4.吊儿郎当的马虎人5.冒险蛮干的大胆人6.满不在乎的粗心人7.盲目侥幸的麻痹人8.难事缠身的忧悉人9.凑凑合合的懒惰人10.投机取巧的大能人11.不求上进的抛锚人12.委屈满腹的气愤人13.急于求成的草率人14.心神不安的心烦人15.好奇盲动的年轻人16.心余力亏的老年人17.手忙脚乱的急性人18.变换工种的改行人19.固执己见的怪癖人20.第二职业的疲惫人 安全生产常识安全生产的“四个必须”必须人人注意安全:不但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还要注意别人的安全和其他各种安全隐患;必须事事注意安全: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安全,不要因为熟练而忽视安全;必须时时注意安全:不要因为即将下班而加快速度,违章操作,忽视安全;必须处处注意安全:在任何地方都要注意安全。(包括下班后的安全) 安全生产常识尘肺之害猛于矿难职业病防治刻不容缓 PART05职业危害与职业病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定义:职业危害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生产性粉尘、有害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放射性物质而对劳动者身体健康所造成的伤害。“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重点)职业危害与职业病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职业危害的来源一类: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01二类: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02三类:与生产技术设施不良有关的有害因素03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尘肺病介绍尘肺病,又称黑肺症、矽肺病,是一种肺部纤维化疾病,患者通常长期处于充满尘埃或垃圾堆积的场所,因吸入大量灰尘,导致末端支气管下的肺泡积存灰尘,一段时间后肺内发生变化,形成纤维化灶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界定法定职业病的4个基本条件在职业活动中产生;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 PART06交通安全知识 交通安全知识交通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处理交通事故行人违章无证驾驶超速行驶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违章装载事故处理1.及时报警2.抢救伤者3.保护现场4.做好防火防爆工作5.协助现场调查 PART07用电安全知识 用电安全知识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击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用电安全知识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伤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 用电安全知识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磁场伤害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 用电安全知识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1.绝缘它是为了防止人体触及绝缘物而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2.屏护即采用遮拦、护盖箱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3.间距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除用于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起到防止火灾、防止混线、方便操作的作用。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0.1米。安全措施 用电安全知识安全用电一闸一用”严禁一闸多用” PART08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安全知识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灭火原理干粉=碳酸氢钠或磷酸铵盐+滑石粉或二氧化硅干粉喷射到燃烧物上会形成隔离层,阻止燃烧;同时高热会分解出二氧化碳,冲淡燃烧物周围的氧气,起到窒息作用,达到灭火目的。 消防安全知识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卡脖子摇罐子拔销子握管子压把子提拔之前上下颠紧握压柄对火源赴汤蹈火心不乱猫腰弓步近上前 消防安全知识火灾三要、三救、三不原则、四懂四会、四个能力三要:要熟悉环境、要保持冷静、要防止有毒有害烟尘三救:通道自救、结绳下滑自救、向外求救三不:不乘电梯、不跳楼、不贪物 消防安全知识火灾三要、三救、三不原则、四懂四会、四个能力火灾四懂原则:懂得本部门、本岗位火灾的危险性懂得灭火的基本方法懂得火灾预防的措施懂得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方法 消防安全知识火灾三要、三救、三不原则、四懂四会、四个能力四会: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灭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安全疏散逃生自救 消防安全知识火灾三要、三救、三不原则、四懂四会、四个能力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级火灾能力组织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PART09安全生产专题讲解 安全生产专题讲解常见6种不安全心理状态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导致违章作业、发生事故的主要心理原因。有这种心态得人,不是不懂安全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的高低,大多数是“明知故犯”。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第1种 安全生产专题讲解常见6种不安全心理状态麻痹大意,盲目自信:麻痹大意是造成违章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这种心理在行为上多表现为操作时不认真,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是清楚的,但时间久了,安全就只挂在嘴边,讲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心里放松警惕,觉得长时间无事故,这次也不一定出事故。第2种 安全生产专题讲解常见6种不安全心理状态懒惰心理:一些人在工作中总想省点事,偷点懒,而忽视了安全。对现场操作中的小缺陷、小隐患视而不见,唯恐让自己去处理,现场巡回检查中,听、摸、闻、比、看不认真,看是检查实是在走过场,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最为常见。第3种 安全生产专题讲解常见6种不安全心理状态个人英雄主义和从众心理:有一些人为了显示自己能耐,往往头脑发热,不遵守客观规律,不讲科学态度,干一些愚蠢和冒险的事。还有一些人,看见别人违章,明知不对还照着做。如防爆区打手机、安全帽不系带、随意穿行于装置区等,这种心理形成习惯性违章的主要原因之一。第4种 安全生产专题讲解常见6种不安全心理状态逆反心理:这种心理表现为,“你要我这样做,我偏要那样做”,你说危险我就不信,逆风而行。如,看见检查人员来了马上穿戴好劳保用品,检查人员一走,马上原形毕露。第5种 安全生产专题讲解常见6种不安全心理状态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一些人往往受到社会、家庭、人为等因素影响,要么烦躁不安,思想分散,胡思乱想,顾此失彼,要么喜悦亢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这两者都会严重影响工作中注意力集中和规章制度、操作的执行。第6种 安全生产专题讲解如何防止机械事故机加工严禁带手套操作,工作前衣服襟、袖口要扣好,不得敞开,不得戴围巾等吊挂首饰。长发者必须带发套或安全帽。机床设备的安全装置,如防护罩等必须确保完好安装。加工工件时,工件和刀具要夹牢夹紧,安全门在设备未停止转动时禁止打开,以防止工件或刀具飞出伤人。机床转动时,禁止手摸机床的旋转部位。不允许直接用手清除切屑,应用钩子或专门的工具。禁止手或身体其它部位进入设备运行区域。 安全生产专题讲解如何防止起重事故设备应保护完好,有缺陷时应采取预防措施。A严禁超负荷起吊或斜吊。B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吊具。C起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D进行吊物下放时,应告知起重司机。E起重机下操作人员必须带安全帽。F 安全生产专题讲解如何防止起重事故其中司机应做到:起重机各机构开动时,运行线路上有人时,必须发出警告信号。(电铃或其他报警器)操纵时要“稳、准、快、安全”。(一看、二慢、三通过) 安全生产专题讲解起重机驾驶员严格遵守“十不吊”010203超载或被吊物重量不清不吊;指挥信号不明确不吊;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可能引起滑动不吊;0405被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时不吊;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时不吊; 安全生产专题讲解起重机驾驶员严格遵守“十不吊”060708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件时不吊;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和指挥信号时不吊;被吊物棱角处与捆绑钢丝间未加沉淀时不吊;0910斜拉斜吊重物时不吊;吊车保险装置不齐全,不可靠不吊等。 PART10工伤的认定 工伤的认定(分三种情况)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0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0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0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工伤的认定(分三种情况)04患职业病的;05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0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0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的认定(分三种情况)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0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之内抢救无效死亡的;0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0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无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工伤的认定(分三种情况)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01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例打架斗殴;02酗酒导致伤亡的;03自残或自杀的。 结束语安全来自警惕,事故出于麻痹!没有任何人希望事故发生,生命只有一次,保护生命的只有我们自己!安全是为了你全家安全是为了我全家安全是为了咱大家为了个人生命安全为了家庭幸福团圆为了企业稳定发展我要时刻注意安全 谢谢大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