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5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我的扶贫故事5篇

我的扶贫故事 5 篇 【篇一】 我叫 xx,是 xx 县 xx 中学的教师。我的扶贫故事是与“特殊儿童”送教上门有关。 2018 年 9 月,秋分时节,xx 县 xx 镇 xx 村路边的野花散乱地开着,“站立”在田间的稻谷穗 穗饱满,秋风吹得荡来荡去。 沿着村口老桂花树下的石板路再走半公里,我随网格员 xx 老师来到了学生 xx 的家中,这也 是我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后的第一次家访。 xx 家是 2017 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通过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不断帮扶,2018 年 xx 家实 现了脱贫。可当时,他们家还住在老屋。来到 xx 家门口,大门前厚重的台阶上,木门层层 剥落的红漆似日暮残年的老人,凸凹不平的墙及地面,还有瘦骨嶙峋的黑狗,让我的心多了 一份忧虑。 走进家中,客厅有些狭窄,不开灯显得灰暗。初见 xx 时,他年仅 10 岁。看上去,比同龄孩 子瘦、个子并不高,但脸上总挂着笑容。 那天,他坐在特制的木凳上,害羞地偷偷看我,又偷偷地转过头去看电视。这样的“窥探” 反复了好几次。 xx 在 xx 同学家中进行送教上门服务 我进到他家中坐下后,他的父亲说,因为 xx 在母亲分娩时难产缺氧,导致孩子肢体贰级残 疾,生活不能自理,所以比同龄人发育慢。平时,xx 由奶奶在家照顾,母亲在外省务工, 父亲则在周边的乡镇做工以方便照料家中事务。家里,xx 还有一个弟弟正在读二年级。而 他家的移民搬迁房也正在修建中。 听到这,我的眉毛稍稍紧蹙了一下,知道接下来的工作并不容易。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 而且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生长规律。我作为一名送教上门的老师,要做的就是因 人而异、因材施教,用特别的爱呵护眼前的孩子快乐成长。 xx 同学虽然写不了字,但可以读、算。一开始,我从“你好”到“再见”;从 1 到 10;从国 旗到祖国……教他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学习过程对 xx 来说十分艰辛,但他常常露出欢乐的 笑容,这是常人难有的学习毅力。 于是,我告诉自己:在这万花丛中,最娇嫩、最需要呵护的花朵,最终也会绽放出自己的灿 烂。 春分时节,青青秧苗覆盖的田野刚刚苏醒。在这个季节,庄稼人踩着春的节奏,每块土地上 各式机器在勤勤恳恳地劳作。 “老师,你怎么才来?我搬新家啦,还有属于我自己的房间,以为你找不到我了!”今年年 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有三个月没有到 xx 家送教上门,他也搬进了新居。当我再次 来到他家时,他兴奋地和我聊起了家常。 后来,网格员 xx 老师告诉我,年前 xx 家就搬进了新居,家电也是崭新的。他的父亲成了村 里的森林防护员、奶奶是清洁工,每月有一定收入,此外还申请有低保和护理费。 现在,xx 已经学会数数字、认颜色、认国旗等等。看着村里的新洋房一栋栋挺立,洁白的 墙、干净的地面、崭新的家具,让 xx 感受到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义务教育进万家,农家儿女上学堂;新楼房里亮堂堂,自来水呀清亮亮;感恩党的好政策, 小康生活喜洋洋……”桂花树下,我听见孩子们传来欢快的歌声,他们将这喜悦唱给脚下的 青山绿水,将这幸福唱给头顶的五星红旗。 【篇二】 “十三五”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我被组织选派到 xx 省 xx 市 xx 区 xx 镇 xx 村任村第 一书记兼精准扶贫工作组组长,成为全国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队伍中的一员。回首驻村扶 贫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 “团长”驻扎,摸清基本村情 xx 城区西行约 20 公里,便是 xx 镇 xx 村了。2016 年 2 月 23 日,我和工作组另外两名同志 乘坐大巴车赶赴 xx 区与乡镇领导进行了对接,当天进驻包扶的 xx 村。 当时村内“两委”干部刚刚换届,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刚搭班,他们认为我们来只是例行公 事,一个月去几回村里,到年底给村里跑点资金就算交差了,象征性地把我们的工作驻地安 排在一间简陋的教室里,破旧的门窗和拼凑的床铺,着实让我犯了难。 春寒料峭中,我们几个披着被子围着炉火,缩成一团度过了第一个夜晚。村委会看门的武大 爷说,大教室里住下了三个“团长”! 我和工作组同志们用了 40 余天走街串巷入户,到田间地头了解村情村貌、致贫原因及村基 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听取村民代表关于村内扶贫规划的建议,每天行走的步数霸屏朋友圈。 功夫不忘初心人,我们了解了 xx 村的情况,也将 318 户贫困户的信息逐一核实,记录在册。 xx 村紧依京包铁路、110 国道,是 xx 的人口密集村之一。全村共有 930 户、2662 人,截至 2015 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621 户、1430 人,是国家级建档立卡贫困村。 村里有耕地 3000 亩,人均不足两亩,传统 xx 种植收益颇微,每亩农业种植收入只有 1200 元左右。在 2015 年换届前,xx 村还因“两委”班子涣散、党组织服务能力弱、环境脏乱差, 被列为 xx 县软弱涣散村。 村民胡全彪因小儿麻痹症导致了重度残疾,父母双亡后,每天靠邻里救济度日。我了解到情 况后,帮他到镇里和区里跑办,为他申请了五保户;在第一批危房改造中,将他居住的破旧 土坯房改造成了砖瓦房。每天中午多蒸几个馒头或是多煮几碗米,成了我们工作组的规矩, 到了饭点来“蹭饭”也成了胡全彪的习惯。他被村民称为第一书记的亲戚。 驻村期间,我与村干部、党员带头义务植树 1.1 万余株,为村内 28 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 调解邻里矛盾、为村民们出谋划策…… 村民们对工作组的态度变了,由冷眼旁观到积极参与,从评头论足到建言献策,大家的劲儿 都使到脱贫上来了。乡村的路宽了,人与人的心近了,村里的环境美了,村干部的心齐了。 建棚修路,提升土地效益 2016 年,我和工作队及镇村干部同志们一起,为 xx 村争取到 xx 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 点资格,获得了国家专项扶贫资金 150 万元。 按照全区一村一品整体规划,我们针对 xx 村人多地少、传统种植收益少的发展瓶颈,决定 转变发展方式,走“一保二扩”的路子,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扩大蔬菜的栽培面 积和立体间套种面积、扩大错季蔬菜种植面积。通过土地流转,建起了集中连片春秋棚 47 个,同时配套建好灌溉设施,一年可种植两茬错季蔬菜,大大增加了效益。 为解决卖菜难和中间商压价的问题,我们还在 110 国道旁建起了农产品交易市场,不仅解决 了村内农产品销售问题,还辐射到了周边乡村,提高了周围农民的农业种植收入。 xx 的路不好走。当年在村里实行土地承包后,有的村民为扩大自家农田种植面积,将原有 的田间道路和沟渠占为己有,开垦成了自家田地。每年春耕和秋收,很多村民无路可走,因 农业生产损伤周边农户青苗和庄稼的事情时有发生,常常引发村民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积极到市交通运输局和市财政局跑办,争取到专项资金 10 万元和一 事一议专项资金 20 万元,对村北环村林带 1500 平方米的路面进行硬化,在村东铺设了 1.5 公里环村砂石路,用于洋河重型车辆的通行,改善了道路状况,解决了影响 xx 村稳定发展 的大问题。 敞开大门,引来四方支援 xx 村处于 xx 北端,是土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之地。为了改善这一严峻问题,2002 年原 xx 县政府在中央、省、市的规划部署下,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xx 经过十几年的退耕造林, 原有的 800 亩坡梁地、旱作地被改造为林地,种植耐干旱的山杏树。 为了提升这片杏林地的品质,让它成为 xx 的“金林地”,我专门邀请我的大学老师到村子里 来,现场指导山杏嫁接改优技术,同时引进了新疆库车杏、甘肃敦煌杏、阳高大接杏等品种, 对原有山杏树进行品种改造,大大提升了山杏的质量。 为了让山杏树进一步活起来,我决定按照“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动村内致富能手,建 立起林果专业合作社 2 家,将贫困户的退耕还林地中的山杏树嫁接改优为经济林,发展杏林 的同时,增加林下作物种植,挂果后收益每亩增加收益 800 元左右。 为了给山杏树找更好的出路,我力邀天元名品集团和市城郊供销合作社带队到村内考察,对 杏园进行信息采集,再通过天元名品的电商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向外推介 xx 村的大接杏; 同时与市城郊供销合作社旗下的商超订立了供销合同。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营销,xx 村山杏 的知名度打开了,果品价格也上去了,大大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一系列的帮扶项目逐一落地见效,村民的收入眼看着蹭蹭往上涨。2016 年底,村民的人均 收入从 2015 年的 2360 元增加到 3100 元,全村有 96 户贫困户脱贫出列。2017 年 3 月 2 日, 在 xx 区农村工作会议上,我被 xx 区委、区政府表彰为 2016 年度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个人。 我为自己能投身扶贫攻坚,见证乡村变化感到自豪! 【篇三】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同千千万万共 产党员一样,我毅然决然地投入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扶贫,在苦与 乐之间一路走来,虔诚而又执着。 一 2016 年初,原市规划局(现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排我包户帮扶 xx 镇 xx 村贫困户 xx 家。 他家 4 口人,妻子常年体弱,靠种几亩烤烟赚取微薄收入,供一双儿女读书。日子本就过得 窘迫,又加上女儿在 2015 年 9 月工作实习期间,电烧伤后治病欠下 20 多万元的债务,更让 这个家雪上加霜。 我了解到这些情况,深知帮扶不仅仅是帮助他们增加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走进他们心里, 用心用情为他们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第一步,帮助发展经济,尽可能增加收入。结合他家 山地多,用水方便的优势,我鼓励他家发展养殖,走产业脱贫的路子。当年,他家养鸡 300 羽,我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供货信息,利用周末双休时间,开着车带他在城里挨家挨户送货, 鸡全部卖完后,增加纯收入近万元。与此同时,帮助落实保险赔付、扶贫医保报销和救助近 6 万元,减轻债务压力。第二步,扶志与扶智,重燃生活信心。耐心开导一双儿女,勉励他 们发奋读书,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尤其关注其女儿烧伤后缺乏自信问题,经常鼓励她保 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推荐她到本地知名幼儿园当老师,尽快融入到正常工作生活中,重 新激发了自信和活力。后来,她还主动报考了自考大专,不断提升完善自我。帮扶至今,他 家凭借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现在已还清了债务,建起了 2 层新房,买了新农用车,养殖规 模从最初养鸡 200-300 羽扩大到 1000-2000 羽,养殖种类增加到养猪、鱼和虾,儿子由小学 升初中、高中,女儿工作越来越顺利,全家年收入连续三年超过 10 万元,彻底摆脱了。贫 困,开启了幸福新生活。回顾他家这段脱贫的经历,我感到欣慰,也由衷地敬佩他们为幸福 生活而奋斗的那股子拼劲。他在媒体上称赞我是他“脱贫路上引路人,人生路上的好兄弟”, 这份诚挚和感恩的心让我感动。只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做了点事,哪怕是小事,老百姓都会 铭记于心。 二 2017 年 9 月,局党组考虑我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一直从事业务工作,缺乏基层工作经历, 特意安排我到 xx 镇三台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我深知身上的担子更 重了,因为第一书记不仅是一个称呼,更是责任。如果没有真心真情,便无法真正走进群众 中去,得到群众信任。为了摸清村情底数,我花了一周的时间,和村支两委干部一道翻山越 岭、挨家挨户走访了全村 18 个村民小组、451 户群众,渴时捧把泉水喝,赶不上饭点时, 摘点野果子充饥,雨天打湿了头,晴时晒红了脸。但让我听到了老百姓的心声。走访中有人 向我诉苦,因为穷,老婆跑了,家散了;有人向我抱怨,山里不通路,缺水喝;有人向我哭 诉,劳动力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剩下老人疾病缠身,小孩孤苦伶仃,无人看管;有人向我反 映,政策不公平,贫困户有人管,非贫困户什么好处都没有;有人向我泼冷水,村里是个烂 摊子,没资源、没产业、没人才,搞不出什么名堂;还有人对我质疑,又派了个书记来做做 样子,呆不了几天就走的吧?凡此种种,举不胜举。我没有过多的解释和回答,只是默默地 记了下来,告诉他们我还会再来的。通过走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大山里的人们对生存现状 的无奈,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暗下决心要做点事,改变样子。 三 我在全村脱贫攻坚动员大会上,向全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和 129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郑重承 诺:我是来学习锻炼的,不怕吃苦;更是来驻村帮扶的,要做实事,请大家监督我,鼓励和 支持我。面对合并村复杂的村情,散乱的基础设施布局和几乎为零的产业现状,我一方面诚 恳征求镇党委政府、以及村支两委、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建议;一方面及时向扶贫工 作队长和单位领导做好汇报,落实执行好局党组的决策。制定了驻村帮扶三年工作计划、美 丽乡村规划和旅游项目策划方案,在此基础上实施了近期保脱贫,中期保产业发展,远期促 乡村振兴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争取各级、各部门政策及爱心企业资金支持,凝聚形成了强大 帮扶合力。到 2018 年底,调整设置 1 个党总支,2 个支部,4 个党小组,换届选举出了群众 威望高、战斗力强的村党组织班子;完成 5 公里村主道拓宽改造、15 个村民小组约 20 公里 组道硬化,新修 3 座平板公路桥、2 座风雨桥,完成安全饮水工程,新增和扩容变压器共 7 台,增设通信基站 1 座,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喝水难、用电慌、信号弱的问题;建成 90 千 瓦光伏发电站并联网发电,完成黄桃种植 820 亩、猕猴桃 200 亩、七星椒 100 亩,发展各 类种养殖大户 20 多户,有序转移 326 人(贫困户 120 户、230 人)外出务工,改变了村里 长期没有产业,经济基础差的面貌;建成占地面积约 7 亩,建筑面积 1400 平方米集村部办 公、康养和旅游接待一体的具有土家民族建筑风格的村部综合楼,促进了合并后村务管理集 中、老百姓办事方便,改善了村支两委干部工作环境,提供了群众生活、休闲的场所;完成 危房改造 29 户,易地扶贫搬迁 14 户,帮助 60 户贫困户申报金融扶贫贷款,安排了护林员、 保洁员、护河员、护路员等公益性岗位共 11 人,开展了 2 次“教育扶贫斩穷根、同心同向 奔小康”关注留守儿童大型活动,举办了 10 期新时代党员群众讲习活动……保障了贫困户住 房安全、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全覆盖,和其他群众一样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多。 2018 年,三台山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 4000 元,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昂首阔步进入小康康 庄大道。 2019 年以来,在脱贫摘帽的基础上,在局党组和 xx 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和村支两委 一道加快实施发展乡村旅游,成功吸引国内外艺术青年常年驻村开展艺术创作、电影电视《小 事是大事》《历史的名义》剧组来村取景拍摄,中央电视台和国外电视媒体纷纷来村拍摄采 风,引得客商纷至沓来考察乡村旅游开发,曾经名不经传的小山村越来越被人熟知,渐渐开 始热闹起来了。 四 顺利完成脱贫摘帽这一艰巨使命,得到了全村群众的赞许,获得了全国工商联、省卫健委、 省移民局以及市、区各级领导的肯定,组织还给了我极高的荣誉,让我在全市脱贫攻坚大会 上作了发言、个人记三等功。2019 年 8 月,我调整工作岗位回到了单位。回首这段特别的 经历,百感交集,感慨万千,事非经过不知难。驻村帮扶的路历经千辛万苦,有难忘,有愧 疚,更有收获。难忘劝学路上,和同事一道打着手电筒深夜上门家访;难忘修路过程中,和 村支两委五上中岳界调处阻工纠纷;难忘安慰贫困户时,老人家因孙女夭折悲情一跪;难忘 走访残疾户时,其家人泪眼婆娑;难忘为村里公益事业身故的老支书争取到丧葬费 3 万元时, 其老伴送来锦旗,久久握住我的手老泪纵横;难忘周生书记顾不了年迈的父亲,却数年如一 日地关心照顾村里特困老人和智障残疾人;难忘爱心企业东岳集团、张家界市福建商会、xx 青竹湖建设集团等捐款捐物、爱洒山村……为性格急躁发火或责怪了村里党员干部而愧疚; 为没有来得及全部兑现对群众的承诺而愧疚;为没有了解情况错怪同事战友而愧疚;为对家 人缺少陪伴而愧疚……为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彻底摆脱了贫困是收获;为群众办了一件件小 事,解决了一道道难题是收获;为村里办了一件件实事,带来了一点点变化是收获;党员干 部和群众从旁边看到主动干,偷偷送我腊肉,留我继续“逮”是收获;从一头青丝到几缕白 发现,从眼睛里揉不进一粒沙子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还能面对阳光微笑是收获……正如周总 理曾说过:年轻的时候吃一点苦,有一段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经历,一辈子受益! 【篇四】 我是一名来自 xx 区 xx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普普通通的医务工作者、健康扶贫工作者, 也是一名家庭签约医生。自 2016 年健康扶贫工作启动以来,我们中心承担起了高新区的健 康扶贫工作任务,我从此肩负了辖区贫困村的健康扶贫工作。中心领导及时筹划,成立健康 扶贫领导小组及工作实施方案,组建了党建+健康扶贫小组,党员科主任分村包户,所有成 员深入到各村入户,开始了别样的健康扶贫工作和生活。2020 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年,作为 一名医务工作者、健康扶贫工作者,我承担着自己的特殊使命——为贫困户送去健康、送去 温暖、送去希望。 自从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几年来的时间里,我和同事们走村串户,访贫问苦,以自己的一颗 心,一点专长,为贫困户及时解除病痛,助力脱贫攻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献爱心,捧真 情,解难题,行走在山村,进出于土坯房,健康查体、家庭医生签约、送医送药、失能人员 鉴定等工作。这中间产生了多少故事,闪现了多少个感人的镜头,留下了多少动人的画面, 没有人刻意去记录我们扶贫路上的酸甜苦辣。 2017 年 5 月,到 xx 村扶贫健康查体时,碰上下雨天,我们要对年老体弱未到现场查体的贫 困户入户采血、心电图检测。由于连日下雨,又是山路,我们时而走,时而爬,依然没有停 止手上的工作,大家也没有任何怨言和牢骚。身上的“白衣”不知什么时候也早已变成了“泥 衣”。连淋湿的头发都顾不着擦,开始入户,为一个个老人、一个个妇女、一个个贫困患者 采血、检查,宣讲扶贫优惠政策。在我们的工作记录中:都是什么时间开扶贫专题会、什么 村贫困户多少户多少人,入户随访多少户,多少户中有高血压患者、脑梗患者、精神病患者 等等…… 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几年来不论严寒酷暑、雪天、雨天,我们都是风雨无阻,以满满的热 情投身在扶贫工作中。这就是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健康扶贫工作者,一群救死扶伤的白衣天 使,一群顽强拼搏的勇士。这就是我们走在扶贫路上的故事,经历了许多,有苦也有乐。在 我步入健康扶贫工作的日日夜夜里,勤于学习,踏踏实实地开展健康扶贫工作,解决了患者 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贡献。这一幕幕,是那样平凡,平凡得几乎可以 忽略。但它展现出的是奉献,是责任,是不抛弃不放弃。 健康扶贫,神圣而伟大。我们这些健康扶贫工作者就是斩断病魔、拨掉穷根的天使,所有的 贫困户,只要有了好身体,没有了疾病,就不愁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 现在我们的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搭建,新的图景已经展现,新的起点已经开始。我们将整合医 疗资源,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新的形象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只要我们发扬能吃苦、乐奉 献、会战斗的精神,健康扶贫这场硬仗就一定能打赢。 【篇五】 我叫 xx,是 xx 自治县委组织部的一名工作人员。今年年初,我与 xx 乡 xx 村贫困户 xx 结成 结对帮扶关系。 xx 乡 xx 村,这个曾经我驻村帮扶的地方,和群众已经是建立的一定感情,所以,对于五组 的薛大哥家我便早早记在了心里。 按照“一访认门路、二访出思路、三访上措施、四访看成效”的工作思路,2 月初的一大早, 我开始了一访认门路,到我家楼下超市里买了 2 袋黑芝麻汤圆,便开着车,拿着笔记本,直 接来薛大哥家。 新农村风格建设的房子,门前屋后干干净净。薛大哥知道了有“客人”要来,一到门前,便 面带笑容迎接我到客厅,我们交谈了半个小时左右,便记下了大哥的电话。随后的日子里, 我多次到薛大哥家了解致贫原因,并有针对性地细化帮扶方案,帮助他家查短板、补短板。 3 月份,我们组织在院子里召开了群众大会,对于村上的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完善等工 作,我都征求了薛大哥的意见,得到他们支持后,我们满是欣喜,村里面的各项补齐短板工 作顺利推进。就这样,我们拉近了感情,他称呼我“马书记”,我称呼他“薛大哥”。 对于动员村民修入户路,薛大哥非常支持。村上安排把材料拉到路口,两天时间,自己出劳 动力,直接把水泥路修到了自己家门口,连着院坝。每次一来,不用走泥土路,便直接到了 家里。 经过群众代表大会,村上把薛大哥纳为公益岗位“十大员”的保洁员,我们都很高兴,每月 可以增加 500 元收入。不仅是家里面的卫生保持好,村里分配给他维护的一段路,也是尽职 尽责完成,每次割草放牛回来,他总是自查“责任区”环境卫生情况,做到了示范带头。6 月份,经过动员,薛大哥同意到县城周边的双龙易地产业扶贫蔬菜基地上班,增加收入。 9 月,到了收庄稼的季节,那个周末,我买了一袋大米,带着女儿一起去看望薛大哥。薛大 哥刚收完洋芋回来看到我很高兴,跟我说,“等脱贫了,我们在门前的地里面烧点洋芋,一 起喝点小酒。” 在最近的走访中,看着薛大哥喂养的牛、猪都很壮实,还有了新的养殖计划,而且相关扶持 政策一清二楚,脱贫的精气神都很好,我发自内心地高兴。他和他的家人不止一次的感谢我, 而我总是对他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