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特色亮点汇报材料三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县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特色亮点汇报材料三篇

县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特色亮点汇报材料三篇 ‎  县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特色亮点汇报材料篇一 ‎  尊敬的敬贵书记、督查组各位领导:‎ ‎  根据州委办、州政府办《关于对各县(市)、义龙试验区脱贫攻坚有关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州办发电〔2016〕9号)要求,现我就xx县脱贫攻坚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作如下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一、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及工作运行情况 ‎  (一)及时成立县级脱贫攻坚指挥机构。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统领“十三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战略任务来抓,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于2016年1月4日成立了由县委书记钱正浩和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蔡平任组长的“双组长”大扶贫战略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脱贫攻坚指挥部”。由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蔡平担任指挥长,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王玲,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冉隆斌,县政府副县长韦世欧任副指挥长。明确了指挥部内设机构和办公人员。‎ ‎  (二)及时挂牌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并履行工作职责。我县于2016年2月3日挂牌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部下设五个组,分别为综合协调组、文字材料组、项目攻坚组、督促检查组、宣传研究组。从县委党建办、县小康中心、县创建办、县扶贫办、县移民局和相关部门及镇(街道)抽调54人到指挥部集中统一办公。目前已安排185万元作为脱贫攻坚指挥部工作经费,以保障指挥部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  (三)及时成立镇(街道)级指挥机构。各镇(街道)已全部成立相应的“双组长”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脱贫攻坚指挥部,并将领导小组和指挥机构延深到了村和社区。‎ ‎  二、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开展情况 ‎  (一)早安排早部署,及时开展“回头看”工作。我县于2015年10月初安排部署全县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要求各镇(街道)严格按照“挤出水分,查缺补漏,找准对象”要求,准确分析掌握贫困户致贫原因,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严格执行好“两公示一公告”工作程序;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完善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帮扶计划和急需帮扶的问题等“信息平台”数据及档案资料,并按年度拟定帮扶项目,以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及帮扶责任人力量;健全帮扶机制,落实帮扶责任,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提高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的精准度,集中瞄准贫困村、贫困户。强化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档案资料管理,建立有序完善建档立卡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扶贫开发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 ‎  (二)多次召开会议,及时调度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2015年12月30日下午全州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培训大会召开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于12月31日晚立即再次召开“xx县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动员大会”,对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进行了更全面的安排部署。1月19日下午,县委、县政府再次召开“xx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对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进行了调度,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由县委督查室牵头,县扶贫办、县民政局、县监察局等单位配合,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脱贫攻坚工作的自查和抽查,督促“回头看”工作如期完成目标任务。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采取“六查六看”方式对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督促检查,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党建约谈、目标绩效考核、干部召回管理和评选评优、提拔使用、职称、晋升职级的重要依据。对党政一把手不亲自研究部署、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欺上瞒下、搞“数字脱贫”的,对工作推诿扯皮、应付了事、弄虚作假的工作人员,从严问责。‎ ‎  (三)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工作开展质量。2月1日,我县安排部署对全县“回头看”工作进行交叉检查,全县9个镇、3个街道140个村实行全覆盖的检查,每个村抽取5户实地入户调查,每个镇(街道)抽取2个村10户进行量化评分,打出成绩单。通过采取镇(街道)自看自查、县政府织组力量到全县9个镇、街道听取汇报、暗访抽查、民生督查等方式,对我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识别程序、识别对象、帮扶措施、脱贫需求及各项数据指标项开展全方位的检查,进一步提高了我县精准扶贫“精准度”,为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县“十三五”规划提供有效的“第一手”资料,确保2018年全面脱贫做好做足充分准备。‎ ‎  截至目前,全县精准识别“回头看”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各种表卡和图片、影像等资料已全部收集到各镇(街道)扶贫工作站,数据录入已全部结束,“回头看”工作进入全面复核阶段。全县6个镇、3个街道共有贫困村77个(2015年已出列8个村),识别出贫困户11356户,贫困人口37183人(不含义龙试验区)。‎ ‎  三、2016年第一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开工建设情况 ‎  xx县2016年第一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选址位于龙山镇新场坝,搬迁安置212户730人,其中贫困人口453人,属于50户以下贫困发生率在50%以上的自然寨子整体搬迁。项目总投资4380万元,其中住房投资2920万元,配套基础设施1460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362万元,省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3614万元,农户自筹资金404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安置点的土地征收工作,场平、路网等建设目前已完成,安置点住房规划设计正在编制中,计划二月下旬正式启动住房工程主体建设。‎ ‎  四、精准脱贫“五人小组”工作开展情况 ‎  (一)扎实开展驻村工作。我县2015年由民进中央、省、州、县、镇(街道)共468名干部(含大学毕业生和农村知识青年)组建成93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在全县93个重点帮扶村开展帮扶工作,向全县140个村(居)选派了第一书记(含10个县城社区支部)。驻村工作组和第一书记服从大局、认真履职、主动担当,积极帮助所驻村(居)理清发展思路、积极争取项目发展产业,结合实际为民办实事,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确保精准落实,扶贫扶到位,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2015年9月29日,全省民宗委系统党建扶贫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现场会在笃山梨树村召开,标志着省民宗委2013-2015年度党建扶贫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也标志着省直集团帮扶xx县取得了丰硕成果。截止目前,全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和“第一书记”进村入户走访群众60300余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45起,解决问题和困难137个,办实事好事205件。帮助谋思路出点子565条,协调帮扶资金510余万元,协调项目122个。协助实施一事一议105公里、美丽乡村建设近200公里、安装自来水管74.4公里,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问题。2016年2月14日,春节收假后,所有“五人小组”成员已经全部下到各镇(街道),进村入户开展相关工作。‎ ‎  (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农校对接工作。“五人小组”采取“学校+农户、学校+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建立各种合同、产品供销台帐,并将“农校对接”纳入对单位目标绩效考核范围,让实施“农校对接”的每个环节都有部门抓,使农民增收与学校受益实现双赢。全县共61所学校开展“农校对接”工作,截至目前,累计签订338份供应协议,其中与20个合作社签订61份协议,签约精准扶贫户728户交易金额460余万元,惠及农户242户859人,其中贫困户105户368人,学校食堂向签约合作社及农户已购买326万元的农畜产品。同时,整合农业、扶贫等部门项目资金700多万元,目前总资金累计完成金额达到1182.6万元。‎ ‎  (三)认真开展消灭“空壳村”试点工作。“五人小组”采取多种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推进“空壳村”试点各项工作开展。截止11月中旬,有集体经济积累的村72个,其中:5000元以下9个,5000元-1万元2个,1万元-3万元14个,3万元-5万元31个,5万元-10万元10个,10万元-20万元7个,20万元以上11个;无集体经济积累的村68个。集体经济积累达3万元以上的59个村中,占总村数的42.1%。‎ ‎  五、扶贫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情况 ‎  我县于2016年1月29日挂牌成立“xx县伟业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由该公司全权负责脱贫攻坚投融资主体,承接上级扶贫开发和易地扶贫搬迁相关建设资金,目前已承接和融资8.5亿元。‎ ‎  六、镇(街道)扶贫工作站人员充实情况 ‎  我县高度重视镇(街道)扶贫工作站的建设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扶贫工作站人员,确保满足开展大扶贫工作的人力需求。目前全县6个镇、3个街道均已充实配齐扶贫工作站人员,每个镇(街道)扶贫工作站人员均达6人以上,其中招提街道达10人。‎ ‎  七、村(社区)组建合作社(公司)情况 ‎  近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经营范围从最初的种植业、养殖业向农产品加工、供销流通、旅游开发、农技服务等多个方面、多个行业发展。截至目前,我县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94家, 其中:种植业252家,占63.95%;养殖业98家,占23.52%;其他 44家,占 11.16%;村(社区)组建合作社92家,占23.35%。注册资金81807.38万元,共有成员4104 余人,其中,精准贫困对象1864人,占总成员数的45.4%。截至目前,我县已经利用财政扶贫资金与农望农民专业合作社、荷都门业、贵州安庆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xx县西成秀树有限公司等企业和合作社合作,采取用财政扶贫资金建生产大棚和入股的方式,所有权归村集体,村民入棚生产的方式参与企业生产,实现了村民变股民。目前,我县正在积极探索建村级扶贫帐户的可行性。‎ ‎  下步工作中,xx县委、县政府将在州委、州政府和州脱贫攻坚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上级脱贫攻坚相关决策部署,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健全脱贫攻坚指挥调度系统和工作机制,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  县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特色亮点汇报材料篇二 ‎  白水县地处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渭南唯一的山区县,全县总面积98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万亩,辖7镇1办,124个行政村, 30万人口。‎ ‎  “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讲话精神和中省市各级领导安排部署,戮力同心、砥砺前行,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共识别贫困村63个,贫困户12749户,贫困人口39938人。2016年已退出贫困村20个,完成7208户21870人如期脱贫;2017年通过数据核实贫困村43个,贫困户6536户22223人,年底退出贫困村15个,脱贫5893人;2018年计划退出贫困村20个,脱贫7330人;2019年计划退出贫困村8个, 脱贫2703人;2020年计划6297人脱贫,全面实现脱贫路上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将脱贫攻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聚力四五六、矢志新崛起”战略布局的主要抓手,设立了八个脱贫攻坚主战区,县级领导分别挂帅,按照“严、实、新、尊、合”五字要求和“12345”目标指挥作战,成立了脱贫攻坚指挥部、督查组和“八办五组”专项工作办公室。构筑了一套完整的脱贫攻坚体系,探索出两项创新模式,组建了三支战区先锋队,实施了四个全面覆盖。搭建了双创中心和县指挥部贫困户大数据平台,全面实现省市县三级视频会议、县镇村三级指挥作战和第一书记“四支队伍”现场考勤、查岗及视频通话等功能。严格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和“三级书记”责任制,充分发挥“四支队伍力量”优势,建立了县、镇、村三级指挥作战室,制作悬挂贫困户分布图、产业分布图、干部帮扶图等,分片挂图作战,确保年底如期完成各项减贫脱贫任务。‎ ‎  一是构筑了一套完整的脱贫体系。全县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坚决贯彻落实中省市脱贫攻坚工作要求,举县一致凝心聚力抓脱贫,从上到下强化落实拔穷根。一是构建四大体系,即夯实组织体系,细化工作体系,严格推进体系,强化保障体系,从搭建四梁八柱的总体架构开始,确保脱贫攻坚工作体系完善。二是突出四项重点,即聚力产业扶贫,加快移民搬迁,扩大就业创业,强化教育健康扶贫,保证了脱贫工作取得实效。‎ ‎  二是深入探索出两项脱贫工作创新模式。‎ ‎  1、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扶志、扶智、扶心为先导。创新实施“脱贫攻坚扶志心连心超市”、“脱贫攻坚扶智教育资助”和“脱贫攻坚扶心就业创业”三个扶贫模式。建立了各镇办扶贫心连心超市,定期组织开展评比打分和积分兑换活动,从而充分调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真正起到扶贫先扶志、扶智、扶心的作用。‎ ‎  2、党建引领,三产融合,加快脱贫步伐。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产业、果园托管等发展模式,促进产业跨界融合,逐步形成“三产融合、三变带动、党建引领、廉政助推”为一体的脱贫综合体。林皋镇许道村首创“1名党员+10户贫困户”的 “党建+脱贫”模式,已使57户贫困户摆脱贫困。林皋村依托地理优势,围绕“两山一湖”作文章,探索形成了“旅游+脱贫”模式。尧禾镇美华公司通过建立“果园托管”、“产品入股”、“现金入股”等帮扶模式,已托管果园362户1400余亩,果农亩均增收800多元。‎ ‎  三是组建了“三支脱贫攻坚战队”。‎ ‎  1、组建脱贫攻坚战地先锋队。将7镇1办设立的八大战区作为八个脱贫攻坚战地先锋队伍的主战场,县级各领导作为战区的指挥员,充分调动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各级包联部门和“四支队伍”力量,全面扎实开展驻村联户工作。‎ ‎  2、组建脱贫攻坚战地医疗队。全县设立了八个战地医疗指挥部,抽调100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108个战地医疗队,全面搭建县、镇、村三级医疗救助网络,对全县因病致贫户2518户2930名患者医疗救助包联全覆盖,实行一人一卡,一人一档管理制度,真正使医疗救助政策落到实处。‎ ‎  3、组建脱贫攻坚战地宣传队。开展八支“脱贫攻坚宣传指导队”,深入各镇村组,利用宣传车、村广播、宣传单、横幅、文艺节目等方式,开展政策宣传和脱贫指导工作,持续开展“脱贫之星”评选和“脱贫内刊”宣传等工作,在全县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的作用,营造良好氛围。‎ ‎  四是实现脱贫攻坚“四个全覆盖”。‎ ‎  1、产业扶持全覆盖。结合全县苹果产业优势,贯彻“一 ‎  企帮一村,一产扶一户”基本策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贫困户脱贫信心,从而实现全县6536户贫困户产业扶持全覆盖。‎ ‎  2、人居环境全覆盖。对除去易地扶贫搬迁户和危房改造户以外的贫困户开展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全覆盖,将符合人居环境改善条件的贫困户进行现有住房粉刷修缮、庭院地面硬化、水电路改造、居住环境治理、小型养殖场所搭建等,从而提升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脱贫自信心。‎ ‎  3、互助协会全覆盖。深化互助协会新内涵,强力推行“五个到位”,实现全县124个行政村互助协会全覆盖。截止目前已实施扶贫互助资金项目村74个,入会总户数达2840余户。‎ ‎  4、结对帮扶全覆盖。按照八大战区指挥作战,八个先锋队伍一线作战部署的总基调,分配124个包联部门对全县124个行政村驻村作战全覆盖;安排30余名县级领导、471名科级领导、744名股组级干部、3150名基层干部和124名第一书记、576名驻村干部与6536户贫困户实现一对一结对帮扶全覆盖。‎ ‎  五是建立五项常态机制,确保有序进展。一是建立学习常态机制,坚持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相关讲话精神,落实中省市扶贫政策,理清扶贫思路;二是建立扶贫工作常态机制,领导小组安排部署,指挥部统筹协调,各镇办主体落实,形成日常工作抓落实强反馈程序;三是建立“周交办、周办结”工作机制,按照每周指挥部工作安排强抓落实,把握工作节奏,扎实推进脱贫工作;四是建立研判分析和协调指挥长效机制,目前已召开全县脱贫攻坚研判分析会议共9次,指挥部协调会议已达16次;五是确立全县扶贫日行动,自4月19日起,确定将每周星期三设立为全县扶贫工作日,开展下基层,深调研,真帮扶工作。通过五项常态化工作机制,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持续发力。‎ ‎  县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特色亮点汇报材料篇三 ‎  X县总面积X平方公里,辖X镇X乡、X个行政村、总人口X.X万,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海拔最高的深山区县,也是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扶,又是革命老苏区县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 ‎  全县贫困村X个,现有未脱贫人口X户X人,贫困发生率X.X%,是X省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深度贫困县。‎ ‎  一、坚持精准方略,倾力推动落实 (一)着力易地搬迁拔穷根。‎ ‎  全县共有易地搬迁人口X户X人。X年度X户X人搬迁入住新居;X年度X户X人搬迁任务,年底可分房到户,春节前可搬迁入住;“十三五”搬迁任务年底前大头落地,X年上半年全面具备入住条件。规划配套建设X个扶贫产业基地(车间),已建成X个,在建X个,年底前投入使用,可提供近万个就业岗位。加快拆旧,落实复垦,完成旧房拆除X户,占比X.X%,同步推进土地复垦。出台奖补政策,积极组织同步搬迁,X月底前确定同步搬迁人数。‎ ‎  (二)着力产业培育促增收。‎ ‎  出台产业扶贫工作意见、基地建设奖补政策,促进扶贫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四个一百”工程--“十三五”末,全县核桃面积过百万亩、连翘面积过百万亩、规模以上企业超百家、游客年接待量过百万人次。加快绿色农业发展。大力推动“果、牧、菌、药、菜”等特色产业,扩规模、强管理、提质量、育龙头、树品牌、增效益。‎ ‎  目前,正在大规模发展核桃、连翘和蔬菜。全省造林现场会到X进行观摩;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在X召开。旅游扶贫和电商扶贫扎实推进。以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大力开展旅游扶贫,在增强旅游业带贫能力的基础上,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努力让绿水青山早日变成金山银山。豫西百草园XA创建、红石谷?樱桃沟XA创建已通过专家组评审,大鲵湾、冠云山等X个在建景区和X条旅游精品路线积极推进,石达山狩猎场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  第三届“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旅游文化节在X举办。积极实施电商扶贫,目前有电商企业近百家,个人网店千余个,X~X月电商交易额近X万元,带动X余户X余名贫困人员增收。培育引进特色工业企业。培育引进了科尔沁肉业、昊豫X鸡、三阳畜牧、信念食用菌+蔬菜、金海食用菌、华阳食品、润奇食品等一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培育引进了莘源制药、兰博尔、三王艾草、德派等一批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培育引进了鑫兆丰电容器盖板、浩洋服饰、人旭服装、绿河源食品加工、绢花加工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全面推进光伏扶贫。建成村级分布式光伏电站 X个、在建X个,年底将实现省定贫困村光伏电站全覆盖。每年每村可增加集体收入X万元、带动X户贫困户每年每户增收X元。‎ ‎  (三)着力公共服务提升强支撑。教育方面。从国开行融资X.X亿元,新建改造学校X所--改造提升X所、异地新建X所,已有X所在暑期开学时投入使用,其余X所寒假开学可全部投用。文化方面。X个退出村,有X个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其余X个本月底全面建成;投资X余万元的中央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覆盖项目建成投用。卫生方面。X个退出村中,X个已建成标准化卫生室,其余X月底可完工;X个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全面完成;县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医院评审;投资X亿元的县中医院易地新建工程年底前主体封顶。‎ ‎  (四)着力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 ‎  加快交通建设。卢栾高速即将动工,卢洛高速启动前期,干线公路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已建成X公里,可解决X个村X个组通达问题。‎ ‎  实施整村推进。从国开行融资X.X亿元,对X个省定贫困村实施以村组道路、安全饮水、文化大院、村卫生室、环境整治为重点的整村推进项目。‎ ‎  提升电力保障。X千伏中低压配网工程、X个贫困村及X个中心村农网升级改造项目年底前可全面完成;X千伏变电站已经开工。扩大通讯覆盖。建成通讯基站X个,覆盖X个行政村,覆盖率达X%;开通宽带端口X万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  推进水利事业。鸡湾水库前期工作接近尾声;扎实开展河道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X月份,X市河长制工作暨“清河行动”现场会在X召开;新建易地搬迁安置点饮水配套工程X个,X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即将完工。‎ ‎  (五)着力社会保障兜底线。‎ ‎  教育扶贫。为X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发放各类教育资助X.X万元,资助X名大学新生路费X余万元,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教育资助全覆盖。‎ ‎  健康扶贫。为贫困人口建立健康档案,全面落实“先诊疗、后结算”和“一站式服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对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每人资助X元,贫困人口参保率达X%;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城镇困难群体购买了大病补充保险。‎ ‎  保险保障。拿出X万元专项资金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意外险、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和见义勇为救助责任保险。社会保障和救助。及时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两项补贴”,实现农村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 ‎  (六)着力转移就业换穷业。‎ ‎  加强就业培训。开展创业、电子商务、家政服务和养老护理等各类培训X余期X.X余万人次。强化服务保障。建成县、乡两级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劳动力信息平台系统已录入信息X万条,其中贫困劳动力信息X.X万条;为贫困家庭劳动力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X个。推进转移就业。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X.X万人次,其中贫困家庭劳动力X.X万人,较去年全年增长近三成。X市劳动力转移就业现场会在X召开。‎ ‎  二、提高政治站位,统筹谋划推进 ‎ 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政治任务、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和最大发展机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脱贫攻坚与培育产业、补齐短板相结合,与民生建设、社会保障相结合,与基层党建、扶志扶智相结合,构建了行业、专项和社会扶贫等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  强化领导力量,成立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县委常委担任组长的X个专项工作组,县扶贫办主任由县委常委兼任;县委常委会每月听取X次脱贫攻坚专题汇报,县政府常务会每月研究 X次脱贫攻坚工作,每季度召开X次脱贫攻坚推进会,解决问题、部署工作。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周例会、旬通报、月督导、季考评,推动责任落实。‎ ‎  研究制定《X县X-X年脱贫攻坚规划》和年度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编制《X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建立了“十三五”脱贫攻坚项目库,收录项目X个。‎ ‎  结合实际制定《X县脱贫攻坚工作考核评价办法》《X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考核办法》《X县脱贫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等办法,出台产业扶持、易地搬迁、转移就业、电商扶贫等X个实施方案和规划,确保政策落实。‎ ‎  三、突出党建引领,激发内生动力 ‎   把抓党建促脱贫作为激发内生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树立大抓基层、真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打好党建组合拳、扶志扶智两手抓,“拉一把、站起来”的X扶贫精神深入人心。全市机关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暨抓党建促脱贫现场会在X召开。‎ ‎  (一)铸就坚强堡垒。深化“星级支部固堡垒、三评一考强班子、党员积分建队伍”三位一体的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激励体系。‎ ‎  一是培养“两带”支书。通过“三评一考”,培养“两带”支书,涌现了莫红建、雷章有、张月菊等一批先进典型;建立村支书目标考核和不胜任退出机制,先后调整更换X名村支书和X名村两委干部;连续两年大幅度提高村组干部工作报酬和村办公经费。‎ ‎  二是建强基层组织。扎实开展星级支部创建、农村党员活动日、党性教育大讲堂等活动,推动基层党支部晋位升级、全面过硬,X个支部创建为五星级党支部,对X个软弱涣散村支部整顿转化;开展“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活动,推出了一批党建示范点。‎ ‎  三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进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常态化、规范化,通过“小积分”管好“大队伍”,党员归属感和荣誉感明显提升,党性意识和服务群众意识显著增强。‎ ‎  (二)锻造过硬队伍。‎ ‎  一是大兴学习之风,提高能力本领。坚持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请进来教、走出去学、沉下去做”,组织举办X大讲堂X期,培训干部X.X万余人次;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赴上海海关学院开展专题培训,赴贵州、四川和滑县、范县、台前等地考察学习,到栾川、陕州、灵宝等周边县市观摩学习;专门安排全县 X多名村支书先后到山东、浙江、贵州和省内濮阳、新乡等地集中轮训。‎ ‎  二是强化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热潮,扎实推进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县委常委会和中心组成员以上率下,引导带动广大党员干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锤炼党性修养,筑牢思想基础,强化“四个意识”。‎ ‎  三是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坚持“四个注重”和“五方推荐”,让干得好的同志政治上有空间、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去年以来,全县提拔重用的干部九成以上来自脱贫攻坚和基层一线。‎ ‎  四是狠抓关键少数,净化政治生态。自觉扛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县委常委会组成人员及其他县级干部坚持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积极参加所在支部“三会一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巩固风清气正敢担当的政治好生态,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干事创业、脱贫攻坚上来。‎ ‎  (三)锤炼务实作风。‎ ‎  一是深化效能革命。深入开展“强化担当作为、深化效能革命”活动,认真落实“最多跑一趟”改革要求,取消前置审批条件X个,减少审批环节X个。在县城中心位置新建为民服务中心,集中统一受理金融扶贫等多项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审批事项。‎ ‎  二是强化担当作为。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执行好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  三是严肃执纪问责。用好巡察利剑,精准打击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去年以来,查处侵害群众利益案件X起,给予党政纪处分X人,移送司法机关X人。‎ ‎  四、创新金融扶贫,增添发展活力 积极开展金融扶贫试验区建设,形成了“政银联动、风险共担、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X模式,实现了服务有平台、信用可评估、风险可把控、成本可降低,使金融机构敢放款、有收益,也使贫困户贷得到、用得好、费用少,取得了明显成效。‎ ‎  (一)建设信用评价体系,晒出“红黑榜”。按照“三好三强”、“三有三无”定性标准和X项定量指标,完成对X.X万农户的信息采集,采集率达X.X%,其中贫困户X.X万户,占全县贫困农户的X%。依据采集结果将农户分为A级、AA级、AAA级和AAA+级信用等级,分别给予X万元、X万元、X万元、X万元纯信用贷款,全县X.X万户农户通过信用评定,有信率为X%,其中贫困户X.X万户,有信率为X.X%。积极清收逾期贷款,为群众松绑解套。以朱阳关镇为试点,开展集中政策宣传、集中清收贷款、集中授信评级、集中贷款发放、集中依法处理、集中产业发展,该镇农户主动还款 X笔,X户农户重新获得授信,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优化,让信用评价体系“准”起来。‎ ‎  (二)建设金融服务体系,架起“连心桥”。成立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明晰职责,做到统一集中办理贷款时间、地点、人员,统一贷款流程、资料,统一政策、宣传口径,明确要求农户贷款最多跑X次、不超过X个工作日,带贫企业、经营主体不超过X个工作日,形成“牵头推进有机构、办理服务有人员、贷款发放有流程”的工作格局,让金融服务体系“活”起来,解决了“谁来管贷款”的问题。‎ ‎  (三)建设风险防控体系,筑牢“防火墙”。设立X万元风险补偿金,专门用于扶贫小额贷款风险补偿。坚持“宽授信、宽启用、严管理、严惩戒”原则,出台《项目资金监管办法》,加强扶贫信贷资金用项和效果监管,确保贷款投在产业发展上。用好扶贫再贷款和支小再贷款政策,降低银行融资成本。建立激励约束熔断机制,对信用户比例达到X%以上的村授予“信用村”,对于信用村比例达到X%以上的乡授予“信用乡镇”,对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进行统一授牌,并在各村醒目位置设立信用榜。设定贷款熔断机制,当行政村贷款不良率超过X%、乡镇超过X%的村贷款不良率超过X%时,停止对村、乡镇所有农户发放贷款,解决合作银行“敢不敢放贷”问题。‎ ‎  (四)建设产业支撑体系,浇灌“摇钱树”。立足X实际、选择适宜产业,实现产业项目从“小散弱”向“专精深”转变,确保每个产业都有X个以上的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X家,建成X个产业扶贫基地,每户都有X个增收项目、贫困户年人均增收X千元以上。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基地承载”利益联结机制,解决“贷款干什么”问题。‎ ‎  (五)完善机制,深化提升。实行贷款激励。依据小额扶贫贷款发放额的千分之五,对乡、村两级服务机构进行奖励,首批已经兑现奖励资金过百万元,调动基层金融服务人员积极性。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县中心举办了X期培训班,对X余人次乡镇主管领导和乡站、村部人员、驻村第一书记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加强舆论宣传。通过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广泛宣传金融扶贫政策,营造浓厚氛围。强化督导检查。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局牵头,组织常态化督导检查,推动落实、解决问题。‎ ‎  (六)创新贷款模式,加快贷款投放。“四位一体”共担模式,即“政府+银行+农信担+担保集团再担保”,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带贫企业、农业经营主体的贷后风险,按照X:‎ ‎  X:X:X和X:X:X:X的比例分担,形成了“四位一体”的贷款模式。“政银保”合作模式,即“政府+合作银行+保险”,通过与人保财险、中华联合、中原农险签订合作协议,推广“政银保”新型融资产品,提供贷款保证保险。贷后风险按照X:X:X比例分担,解决非贫困户、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政银企”互助模式,即“政府+银行+企业”,由政府出资X%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企业出资X%设立互助担保基金,建立资金池,由银行按不超过X倍比例放大投放贷款,解决龙头企业大额融资需求。“政融保”互惠模式,即“政府推荐+保证保险+融资资金”,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需求。截至X月X日,贫困户、带贫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类贷款主体今年新增扶贫贷款累计X.X万元,是去年全年的X.X倍。已使用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X.X亿元,争取国开行、农发行等开发性金融扶贫贷款达到X.X亿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