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3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水资源治理调研报告(五篇)
水资源治理调研报告(五篇) (篇一) 河道是河水资源的载体,是行洪的通道,是生态的屏障,党的十八大提出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子孙留下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近年来,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是一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了解我区河道综合治理的基本情况,区政协经科委近期对我区河道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报告如下: 一、河道基本现状 我区境内共有5条河道,********** 通过调查,委员看到:近年来,我区在渭河综合整治方面,实施了堤防加固、河道清障、生态修复、河床疏浚、绿化亮化、卫生保洁等一系列工作,为打造水域生代新景观,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生态宜居的美丽金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是堤防工程建设提速扩面。先后实施了渭河斗鸡段、刘家台段、福临堡顶冲段12处堤防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6亿元,累计修建堤防21.8公里。二是河道滩区整治深入推进。工作中能将河道疏浚、河滩整治和打造景观相结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重点对渭河宝成铁路桥上游段、东岭廊桥段等四处滩区进行了集中清理整治,累计投资200余万元, 先后动用机械136台次,整治滩区3000余亩,清理河道杂物约450亩,填埋坑潭近50个,有效改善了渭河市区段生态环境。三是河道采砂管理成效显著,并得到了市上的通报表扬。四是河道卫生整治扎实开展,辖区河道环境有了极大的改观。五是河道绿化美化稳步推进。六是河道执法工作不断加强。 二、河道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河道采砂治理难度大。 渭河河道及周边现有8个砂场, 其中市级业务部门批准经营的1个,其余7个均是非法采砂场。7个非法砂场除2个分筛料场在河道以内,5个分筛料场均在渭河堤防以外租赁相关村组土地生产经营(超出河道管理范围),并签有协议。河道站与相关村多次沟通,联合相关部门进行了取缔,但目前仍存在购买混合料,私自安装分筛设施进行分筛现象,严重破坏了河道的生态平衡。 (二)河道内倾倒垃圾严重。 一是由于城市建设产生大量剩余垃圾,向河床内倾倒建筑垃圾的问题严重,虽多次查处,但仍不能有效制止;二是渭河福临堡村段、罗家塄村段修建堤防后,将村组土地圈入河道内,村组以复垦土地为由向河道内倾倒、填埋大量垃圾、渣土;三是金陵河兴隆村段、石桥村段、葛河村段等多处无堤段有倾倒、填埋垃圾问题严重。 (三)河道管理体制亟待理顺。 一是管理体制不顺。自**年市区河道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区河道站人事管理权在我区,工资由市河道委发放,业务管理由市河务处指导,形成水利局、市河道委、市河务处、区水利局四家共同管理的局面,经常存在指令不一,使得业务无法正常开展。由于体制不顺,造成该站27名职工工资经费由市财政拨付,5名职工工资经费由区财政拨付,工资经费拨付渠道的不同使得该站一个机构代码证不能正常办理职工医保。区财政供养的5人医疗保险依照行政事业单位系统缴纳,市财政供养的27人只能参照企业参保,职工意见较大。二是河道执法队伍亟待加强。近年来,河道内违章设障、乱倒垃圾,乱挖乱堆等现象严重,违法违规事件频繁发生,而我区河道站无河道执法大队,遇到违规事件只能以水法、河道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进行规劝,以致于违法违规事件查处力度不大,影响了河道管理工作。 三、几点建议 (一)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建议区上与市级相关部门协商沟通,理顺河道管理体制,使人事管理与经费相统一,调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我区河道管理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建议对河道内违法采砂由河道站负责监管查处,租赁村组土地、滩涂地筛砂、堆料的由该村所在镇街负责监管查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河道内倾倒垃圾、杂物等现象也比照此责任划分执行。同时由区国土部门牵头进一步明晰河道滩涂地的权属,严禁在河道内复垦(造地)。 (二)加强综合治理,增强执法手段。建议成立区河道治理领导小组并成立区河道执法大队,由河道管理部门牵头,所辖各镇街分工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参与进行联合执法,对非法采砂,在河道内倾倒垃圾、乱搭乱建、乱挖乱堆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建立河道管理长效机制。 (三)运用市场机制,加大治理投入。河道日常管理中垃圾清扫、保洁经费缺乏是困扰我区河道管理工作开展的“老大难”问题。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筹措资金:一是政策性投资。建议市、区政府增加河道管理专项预算经费投入,以确保河道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开发性筹资。在拆旧和土地利用开发中筹集部分资金,对城区因河道整治环境改善后形成土地增值,在土地出让时统筹部分建设资金,通过公司融资等;三是社会性筹资。各镇河道整治和管理、河道清草,主要经费可由受益者自筹。 (篇二)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部署,我们组织代表重点对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了调研调查。在认真听取河道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的同时,重点对相关河道、沟渠进行调查,以及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治理情况资料进行了查看。现以秣陵街道的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为例,调研汇报如下: 一、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现状 按照“水清、岸绿、路畅、景美、群众满意”的标准,采取定任务、定时间、定落实,针对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找思路、谋举措,使整治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自**年以来,随着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街道共对7条河进行了治理,即:***等河道,共完成清淤土方量约12.8万方,岸坡清杂整治铺设草皮约4000平方,设置生态浮岛约1000平方,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4座,完成沿河排口整治28个。 另外结合街道村庄整治及“河长制”小微水体黑臭塘的整治工作,确定整治标准为“三清一建一改善”,即清淤泥、清杂草、清垃圾,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和队伍,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改善水质。目前已完成清淤量约5.9万方。 二、存在问题 根据街道环保部门的最近一次水质检测结果显示:阳山河(东善桥小区段)三个检测点为2个劣Ⅴ(5)类和1个Ⅴ(5)类、花溪河三个检测点均为Ⅳ(4)类、三角河为Ⅳ(4)类、旱河三个检测点2个点为Ⅳ(4)类和1个点为劣Ⅴ(5)类、西大沟(集镇段)两个检测点为Ⅳ(4)类和劣Ⅴ(5)类、九里沟(小区段)为轻度黑臭、南旺沟两个检测点为劣Ⅴ(5)类和Ⅳ(4)类。 1、由开发区负责建设的秣陵片欣旺花苑、东善桥片东虹花苑的雨污分流改造工作仍在施工中,两大复建小区共计约有近40000人的生活污水排水单元,在雨污分流未完成的情况下,污水下河,影响九里河、阳山河(东善桥小区段)的治理成效。 2、南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接近饱和。南区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满负荷处理能力为6万吨每日。目前开发区殷巷片区每日约有4万多吨污水通过压力管送至南区污水处理厂,加上秣陵集镇、未来科技城每日约有近2万吨的污水,南区已长期处于满负荷或者超负荷运转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若开发区污水压力管瞬时来水过快或者过多(开发区压力管是与秣陵街道重力管相连接再通往南区污水处理厂唯一一个前池的),就会导致秣陵、未来科技城的污水主管成为殷巷片区污水的储水池,并出现污水下河(南旺沟、西大沟)情况。从长远考虑,由于目前南区污水处理厂已接近饱和,如若加 上后期秣陵新市镇、未来科技城商品房小区居民的入住而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将无法处理如此体量巨大的污水。在这种情况下,势必出现大量污水无处可去而导致的漫溢、污水下河等现象。 3、街道**年城建项目集镇排水达标区建设未完成,仍有污水部分通过排口下河。 4、农村小微水体整治得不到部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这部分村民对整治工作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在工作中对土地争收、青苗补偿方面要求过高,给整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三、相关建议 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依法治污、科学治污、和谐治污、彻底治污”的思路,对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工作常抓不懈。 1、严格政策监控,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加强水资源管理组织领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严格控制“三条红线”:一是用水总量控制。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二是用水效率控制,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三是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2、实施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为了实行水资源科学管理,建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质量保护,充实完善监测系统,进行水质分析,严格控制点面污染源,限制污染排放量。对于生活污水可采取集中处理的途径,工业企业产生的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取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促使企业污水治理工作的开展。严格对排污口的水质监测工作,提高地表水的水质标准。农业灌溉尽量发挥地表水的作用,减少开采地下水的压力,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3、加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要加快新建污水设施的规划布局,改建扩建一批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的处理能力;要集中力量扎实推进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构建厂网一体化的管理新格局,提高污水处置量。并加快制定中水利用实施方案,出台鼓励性政策,逐步扩大中水利用覆盖面。中水的利用,就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如果水循环利用能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开展,不仅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又能使社会形成一种珍惜水资源的良好风气。 4、舆论造势,全民治水 树立典型,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促进各街道治水不断出新招、出实招、见成效;善与媒体沟通,强化舆论引导和监督,突出重点和 亮点,开展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建设专题报道;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水生态保护意识。 (篇三) **年7月,由市政协副主席朱明儿同志带队,市政协《关于建立健全我市农村水环境治理保护长效机制问题》课题组一行8人赴我省**、**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习考察,通过现场实地查看、听取工作汇报、研读文件材料等形式,初步了解了两地在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方面的先进做法和宝贵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两地基本概况 1、**市 **是越国古都,西施故里,区域面积2311平方公里,总人口105.59万,现辖27个镇乡(街道),468个行政村,69个城镇社区(居委会)。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浙赣铁路、杭金衢高速公路、金杭公路贯穿全境,距上海200公里,杭州90公里,萧山国际机场60公里,**至温州永嘉、**至绍兴的高速公路正在兴建,区位优势明显。境内山川秀丽,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浣江五泄风景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民营经济发达,块状特色明显,共有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企业10万余家,形成了15大重点块状产业,其中五金管业、袜业、织 布业年产值超过200亿元。**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76.7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3.4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50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4位。 2、**市 **位于浙东宁波平原,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县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县接壤,西连上虞县,北毗慈溪县,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东西极距58.5公里,南北极距79公里。总面积1526.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占52.73%,平原432.51平方公里,占28.33%,水域289.26平方公里,占18.94%。主要河流姚江,源于境内四明山夏家岭,自西向东流经中部,汇入宁波市甬江出海,全长109公里,境内流长54公里,支流30余条,纵横交错,织成水网。并有众多湖塘水库。牟山湖为境内最大海迹湖,正常蓄水420万立方米,四明湖为最大人工湖,总库容1.2亿立方米。 **1985年7月16日撤县设市,隶属宁波市。全市共辖14 个镇、1个乡、6个街道,人口82.59 万。**年全市生产总值340亿元,财政收入50.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元,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入达到8557元,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分别位列第18位和第12位。 二、两地在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中的主要做法 **、**两地在农村水环境的治理工作中,重点抓好两方面的工作,即一抓城乡河道管理保洁,二抓农村生活污水整治。主要做法是: (一)城乡河道管理保洁工作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这是河道管理保洁工作的组织基础 两地都充分认识到了河道管理保洁的极端重要性,将这项工作作为促进人水和谐、造福万众、泽披后世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摆上重要的工作位置,通过成立领导机构,积极动员组织,为河道管理保洁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例如,**~**年**市政府都将河道保洁管理工作列入政府十大实事工程之一,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市水利局也将河道管理保洁列入主要水利工作之一。 2、全面规划,加大投入,这为河道管理保洁工作提供了规划依据和资金保障 一是整治理念现代。以规划为龙头,创新工作理念,积极准备河道管理保洁前期工作。在河道管理保洁工作开展之前,两地都组织进行了全市河道现状的调查摸底,开展了河道总体规划(或整治规划)、河道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编,并进一步明确了各类河道的管 理范围。如**市组织编制了《万里清水河道分年度(**-**年)实施计划》,明确了各年度的建设任务。并将任务落实到各镇、街道,签订目标任务书。 二是政策保障有力。两地政府都高度重视河道管理保洁,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调动各地开展河道整治的积极性,扎实推动河道管理保洁进程。例如**市政府专门出台了《水资源管理实施办法》、《水土保持暂行规定》、《河塘整治建设实施细则》、《河塘整治建设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 三是资金落实到位。两市在河道管理保洁工作中,都安排了相当数量的专项资金,对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如**市在**年,安排城区河道管理保洁专项资金175万元,安排农村河道长效管理保洁预算内资金220万元,**年又增加到420万元。市级河道的保洁经费由市财政负担,镇、村级河道由市财政分别每米补助1元和0.8元,镇、街道按市财政补助额度进行1-2倍配套。 3、明确职责,加强监管,积极探索河道长效管理机制,这是维持河道洁净的致胜法宝 为建设“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生态型河道,两地在抓工程治河的同时,狠抓管理治河。特别是**市从目标考核、队伍配备、 监督管理等各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河道长效管理机制,使河道保洁管理更趋制度化、规范化、正常化。 一是落实专业队伍。**市成立了河道管理所,配置保洁人员60人、保洁船19艘,用于城区河道的常年保洁;镇、村级河道,则按照每3~5公里配备1名河道管理保洁员的要求,由镇、街道通过聘用人员组建河道管理保洁队伍,目前共有河道长效管理保洁员502人,报酬为800元/月。 二是明确管理时间。从**年开始,该市水利局就提出了“美化城区河道水面,打造城市名片”口号,对城区11条河流、25公里河道实施常年每天13小时的保洁管理;**年,又开始实施农村河道保洁管理“6天6小时”工作机制(每周保洁6天,每天保洁6小时)及镇乡河道“6天8小时”保洁机制,保洁、巡查同时进行。 三是加强考核检查。该市除了将河道保洁等长效管理工作列入政府考核内容外,市水利与财政部门还专门制定了《河道管理保洁绩效考核办法》,明确了考核对象、目标、程序与评分标准、补助标准、奖励措施等。在市级新闻媒体公布了河道管理保洁责任单位和保洁员名单;设立了363块公告牌,公布河道管理责任单位和保洁责任人。此外,还专门组建了一支55人的河道管理保洁专职监督队伍进行日常的专项巡查。 (二)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工作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即根据农村实际,分别采取以下模式:一是能纳入城市(镇)污水处理系统的,则就近接入收集管网;二是在村民集中居住区,采取纳管、氧化塘、人工湿地、地埋式生活污水净化池等处理技术,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2、技术先行,科学治污。如**特意聘请浙大专家指导,用先进的四格式的无动力厌氧加湿地处理新技术作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主要推广技术,并设计工程图纸下发各乡镇、街道。 3、加强检查,动态管理。由农办和环保局环境检测站对不同类型生活污水处理点进行抽检,并加大对污水处理池建设质量的督查。**还建立了动态目标管理机制,对工作进度快,治污成效好的村,进行以奖代补的奖励,工程验收合格后,按工程造价款4∶3∶3进行奖励,即市政府奖励40%,镇政府配套30%,村及农户自筹30%。 三、两地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给我市的几点启示 1、领导重视是关键。两地在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上之所以取得较大成绩,关键在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如**市政府连续三年将河道管理保洁列为政府十大实事工程,充分说明了当地政府对抓好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决心。 2、资金投入是保证。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公益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的财政的全力支持,更需要全社会的资金支持。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必须积极鼓励民间投资,依靠社会的力量,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3、群众参与是基础。开展农村水环境治理,促进人水和谐,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全面认知和重视程度,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农村水环境整治工程,营造人水和谐的优美水环境。 4、监督落实是重点。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不仅要有思想、有目标、有计划,更要踏踏实实地抓落实。必须要加强对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的考核检查,要将考核结果和有关资金补助进行直接挂钩,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公开通报。这样,既使各乡镇、街道接受社会监督,又使政府职能部门接受舆论监管,从而使每项治理任务都能得到较好地落实。 5、长效管理是根本。必须通过加强宣传,建立管理、考核制度,落实资金、队伍,明确职责目标等一系列措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特别是要加强对**市河道保洁经验做法的吸收借鉴, 在开展河道整治之后,重点加强全面巩固河道整治的成果,达到真正的河道管理长效保洁目标。 (篇四)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河道及滨水区作为城市重要的空间结构组成,其功能和地位正不断提升和加强,已成为改善生态环境、展示地域文化、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并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此,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课题组,通过收集资料、听取汇报、实地调查、专题座谈等形式,全面了解和分析我市河道治理和滨水环境建设现状,并赴浙江省绍兴市、湖州市、桐乡市等地学习参观,借鉴先进做法与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城区河道综合治理与滨水环境建设的调研报告》,现报告如下: 一、我市城区河道分布基本概况 我市属于**水系,境内河网纵横,水域面积达280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8.5%。骨干河道主要有****。 ********现由于货运功能的减弱,已成为部分渔民长期滞留和居住的场所。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和滨水绿地建设,相关职能部门先后对城区主要河道的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码头整治、河道保洁等手段,大大提升了城市河道生态环境质量。此外,还新建了燕山河及滨水绿带;拓宽疏浚了湾溪河,建成湾溪河滨水公园一期、二期;疏浚了城中河、护城河,改造提升了高静园区域滨水绿地,初步建成了城市环水景观。 同时,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我市在河道治理及滨水环境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对比浙江等地的做法及成效,尚有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规划的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溧阳市水系规划》经水利、规划等部门共同编制,于今年四月份通过市政府审批。在此之前,我市一直缺乏全市性的水系规划方案,在河道建设、水系贯通、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整治等方面缺少系统性、整体性、规范性的指导意见,导致部分河段的整治建设因施工主体的更变而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整体效果和美观。同时,各部门修编的各类专项规划之间衔接性不够,融合度不高,甚至存在相互冲突、矛盾的地方,对规划设计的落实造成了阻碍。 (二)水环境与群众期待存在差距。主城区河道水质整体较差,水质一般为四类甚至五类,远远达不到观赏水质要求。特别是护城河、 湾溪河和北环河,时常出现黑臭现象,群众反响强烈。根据调研组的调查和分析,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雨污分流改造尚未实现全覆盖。据统计,城区167个小区中,老小区110个,次新小区30个,新建小区27个(已按雨污分流标准建设)。其中,老小区已完成雨污分流改造47个,今年计划完成改造16个。截至今年年底,仍将有47个老小区、30个次新小区和11个城中村未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此外,对改造后的雨污合流管的后续管理跟进不及时,一旦出现急暴雨天气,大量污水会排入河中。二是明渠排污现象仍未杜绝。据调查,湾溪河、燕山河两侧仍有5条明渠未进行截流改造,通往北环河的东半夜浜仍有生活污水入河和企业偷排现象。三是多方面客观因素综合影响。主要包括上游来水水质较差、河道硬质驳岸较多致使水体自净功能较弱、水体流动性不足、水生态建设严重滞后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导致城区河道水质短时间内难以改善。 此外,天目湖片区和主城区的污水管网即将完成对接,主城区连接戴埠镇的污水管道也即将启动,而规划中收集处理南片区污水的花园污水处理厂尚未启动建设。据水务部门测算,待管网对接完成后,新增的污水量将超出城南片区污水管网的输送能力。届时,溢流入河的污水将严重污染水体,并对管网的安全运营带来严峻挑战。 (三)部分河段沿岸景观观赏性欠佳。调研组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城区部分河道沿岸现有建筑破损紊乱,严重影响城市整体形象。位于老城区的护城河、城中河两岸,部分房屋破旧、杆线杂乱、驳岸剥落开裂、码头废弃坍塌等现象较为突出。热电厂热力管道沿河岸或跨河架设,既影响河道安全又有碍观瞻。荷花桥地块、宝塔湾地块沿河交通受阻,景观走廊缺乏贯通性。除汛期以外,护城河、城中河、北环河两侧路面与水位落差大;沿岸预留空间不足,滨水绿地亲水性不够。 (四)对沿岸历史文化挖掘开发不够。溧阳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唐宋以来的古城遗址,因水系保存而未遭毁灭性的破坏,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潜在财富,而城市滨水区域最能体现和展示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特色。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城区河道建设缺乏丰富的水文化内涵,沿河重要节点如宝塔湾、上城湾、书院巷等地,尚未被挖掘开发成体现溧阳历史文化和**水乡风情的特色滨水空间,一方面导致滨水景观呈现单调化,另一方面也使丰富的本土传统文化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五)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尚未形成。河道治理及滨水环境建设、管理、养护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整套统一有效的工作机制。目前,这方面工作涉及部门较多且职能分散:清淤 和截污属于水利(水务)、河面垃圾清运以及滨水绿地建设管理属于城管、企业排污监管属于环保、航道管理属于交通、河岸市政建管分属住建、城管和水利,部门间“各自为战、条块分割”现象依然存在,工作合力不够,亟需进一步厘清和整合职能。 三、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与意见 坚持以“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突出重点,综合治理”为原则,以构建“一核一带一环”的生态绿色滨水空间为目标,各相关职能部门同心合力,齐抓共管,全力把我市打造成“水清、岸绿、景美、生态环境优”的**水乡城市。 “一核”即0.47平方公里的宋团城生态核心区; “一带”即城中河滨水绿带; “一环”即湾溪河、燕山河、北环河滨水生态绿环。 (一)抓统筹规划,确保设计布局更具指导性 一是着力做好专项规划。综合考虑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旧城改造、水系布局、旅游开发、城市功能分区等多方面因素,找准城区各河道的功能定位,坚持科学,立足长远,进一步细化完善城区河道及滨水绿地的规划设计,加快编制河道入城和出城段、河道交汇处、桥梁、码头水街、历史文化遗址等重要河段和节点的专项规划方案,推进全市水系规划的实施。二是着力推动多规融合。创新改进规划 审批,逐步建立多部门联审机制,确保各专项规划相互衔接、相互匹配。抓紧将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和滨水环境建设计划纳入全市旧城改造整体计划,为同步、协调推进旧城改造和河道治理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力的支撑。三是着力促进方式转变。积极推动城区水系生态恢复战略和“海绵城市”建设,进一步强化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促进政府部门由传统的河道保护向生态修复转变,由仅注重水安全向生态水环境、水景观与水文化等多方面并重转变,为美化城市环境,实现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抓控源截污,确保河道水质更具清水性 一是加快健全排水管网体系。加快天目湖镇、戴埠镇连接主城区的污水管道建设,全力构建“覆盖范围广、功能发挥优、社会效益好”的排水管网体系,为实现污水“应纳尽纳”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充分论证加快启动花园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污水厂建设方案,明确项目建设的投资主体和建设方式,提前做好花园污水处理厂和第二污水处理厂纳污分区的规划安排,为花园污水处理厂的启动建设做好准备。二是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科学收集处理生活生产污水,系统解决好水体污染源问题是提升水环境质量的前提条件。结合全市旧城改造和环境整治工程的推进,加快对剩余的47个老小区、30个次新小区和11个城中村进行 雨污分流改造。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实施计划,落实改造措施,确保能够限期整改到位。要提前做好梳理,对于条件成熟的,要抓紧列入明年的改造计划;对于改造较为困难的,要组织多部门加强研究分析,优化完善改造方案,有序推进工程实施,做到条件成熟一个改造一个,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市小区和城中村的雨污分流改造。对于新建小区,要坚持提前介入、全程参与,严格施工图纸审查,严把过程监督和竣工验收关,确保新建小区雨污分流彻底,避免留下“后遗症”。三是加快整治河道排污口。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和信息共享,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查清城区河道排污口的污水来源,研究制定整治方案,加快落实整改措施。对于部分排污口的整治,我们建议:对于北水西小区南侧、建设桥南侧等污水来源明确,工程措施可行的排污口要尽快实施截污改造;对于曙光桥西侧的排污口,建议结合旧城改造、码头街西延、清泓路北延等工程的实施,同步推进片区内的管网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系统解决明渠污水入河问题;对于燕山河上游向阳渠污水排入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城郊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和配套管网的建设,将河道上游河渠两侧的村庄优先列入实施计划,努力减少上游河渠周边农村生活污水的排入,同时,要抓紧建设连接金桥物流市场的污水管道,及早将市场内污水接入主城区污水管网。 四是强化部门监管力度。切实增强水务行政执法职能,针对部分个体经营户、小区业主存在的私接偷接污水管道乱排乱放现象,要强化监管,主动沟通,及时处置。环保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生产生活废水达标排放的常态化监测和巡查,严肃查处生产企业偷排污水行为,杜绝不达标的工业废水入河现象。 (三)抓综合整治,确保沿岸景观更具观赏性 坚持“以人为本”、“阳光拆迁”,稳步推进上城湾、红旗水厂、荷花桥、北固桥、宝塔湾、湾溪河西侧等地块的房屋征收拆迁工作,加快打通环河绿带走廊阻点,为沿岸景观打造和历史文化遗址的修复预留空间。以打造“一环、两轴、四门、八景、十二桥”的景观格局为目标,加快成立由城管、水利、交通、环保以及溧城镇等单位共同参与的联合整治小组,进一步明确整治目标和责任主体,凝聚工作合力,通过河岸修复、杆线入地、增绿添景、沿河建筑“穿衣戴帽”等多种方式,切实提升我市滨水景观的整体水平。特别是要针对城区河道的入城口、交叉口、出城口等重要节点,以做精做优为目标,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水乡”特色的滨水景观。 与此同时,还要抓好两项专项整治工作:一是推进河岸码头专项整治。加快制定出**区货运码头整治迁址方案,对于手续不全或从事矿产品运输的码头,结合全市矿产品专项整治活动,坚决予以关停; 对于手续齐全,现在从事建材和企业生产原材料的码头,建议尽快明确企业搬迁办法,为下一步城区河道全面禁航扫清障碍。二是有序实施热力管道拆除。据调查了解,目前城区北环河以南仍在使用热力管道的单位共有24家,而城区天燃气管网日趋完善,已具备供热技改条件。建议市政府在进一步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旧城改造规划以及人民医院和光华高级中学搬迁、中医院改扩建、溧阳宾馆改造等项目建设契机,出台相应政策措施,推动相关用热单位改变目前的用热形式,促进城区热力管道分步、安全、有序实施拆除。 (四)抓生态修复,确保滨水生态更具持续性 积极推进水生态恢复战略,坚持因材施策,综合整治,系统改善我市水环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完善湾溪河滨水公园三期实施方案,结合码头街西延、清泓路北延、菜市场等市政工程建设,同步推进片区内的管网配套和滨水景观的提档升级。从充分论证可行性、经济性、观赏性入手,系统研究制定城中河、护城河、北环河的滨水绿带建设方案,对群众呼声较高、条件较为成熟的,要尽快列入建设计划。在滨水景观的打造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社会与经济现实可行性、水生态系统保护完整性多样性等原则,尝试建设沿岸植被缓冲带、人工湿地、生态驳岸、培植水生植物等,努力修复和重建水生态,逐步恢复堤岸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功能。 要进一步探索优化清淤工艺,加快制定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清淤机制,通过定期的工程清淤,确保河道水质常清常净。 (五)抓水位抬升,确保近水楼台更具体验性 针对河岸和水面常年落差较大,严重影响滨水景观的亲水性,导致群众体验大打折扣的实际,我们建议:一是加快建设完善城市防洪大包围,待城区河道全面禁航获批后,由规划、水利、城管等部门加强研究分析,充分论证依靠城区河道上下游节制闸抬高河道水位,并使用泵站进行内河水位调控的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要在综合考虑季节性洪水、排涝、河堤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水位抬高的标准,加快建立河道水位动态调节机制,从而达到增强景观亲水性、提高水环境容量和改善河道水质的多重效果。二是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亲水平台、人行步道,设计良好的排水系统,铺装简洁防滑材料,营造丰富立体的滨水景观效果,着力增强亲水性。三是注重疏解滨水公园附近交通,着力解决群众出行、停车问题,合理建设绿地内道路、照明、公厕、河岸防护等配套设施,提升滨水绿地的便捷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六)抓文化融合,确保景观节点更具亲和性 一要挖掘保护。在推进河道治理和滨水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对地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通过溯源考证、宣传推介以及对码头水街、宝塔湾遗址等沿河历史文化的修复和重建,努力使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重新焕发生机,让市民在休闲游憩的同时,加强对我市悠久历史文化的认知和传承。二要创意设计。将我市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孝义文化”、“傩文化”、 “曙猿文化”、“茶文化”等历史和民俗文化元素融入滨水休闲空间的建设中,通过巧妙的设计、合理的布局,努力将滨水景观打造的更具创造性和观赏性。三要加强利用。结合我市“全域一体”的旅游发展战略布局,加快将滨水景观的打造和传统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纳入全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加快滨水景观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逐步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水景观游憩区,切实提升我市旅游产业全域化发展水平。 (七)抓长效管理,确保工作机制更具有效性 认真落实事权划分原则,进一步强化部门职能,着力激发属地政府、村委会以及居委会等组织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加快建立“联动一体化、联治高效化、联商常态化”的河道综合治理机制,切实提高河道治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建议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借鉴 浙江省实行的“河长制”管理模式,明确各河段责任河长、责任部门以及“治、管、养”三大基本任务,出台相关制度和考核办法,以巡查督查、投诉举报、项目推进、例会报告、考核通报、媒体曝光等手段,全面提升我市河道及滨水绿地的长效管养水平。同时,积极探索河道建设与管理的多元化投资方式,在尊重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河道的建设和管理,以强有力的资金投入,保障河道建设成效和治理水平 (篇五)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安排,市人大城环资委赴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现场检查**流域、涪江流域**段水污染防治点位12处,听取县(区)政府和市级部门关于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法》,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情况汇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市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年,市级集中饮用水源地老鹰水库水质全面达标,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安岳县朝阳水库、七里桥水库、乐至县棉花沟水库水质达标率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54个,水质较以前年 度均有明显提升。全市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表现出明显向好趋势,**干流幸福村、拱城铺2个国控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一、生态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一是水污染防治法治意识不断提升。《水污染防治法》纳入了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中心组学习和党校干部培训内容。举办《水污染防治法》培训班,专题培训乡镇、村居干部和有关部门、企业负责人。利用“六五”环保日、法律“七进”,广泛宣传《水污染防治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各级政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强化督查、考核和问责。积极争取国、省水污染治理项目资金,加大防治经费投入。“十三五”以来,投入约2.4亿元用于全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农村节能减排、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激励资金等项目。三是社会依法参与、监督水污染防治的主动性明显增强。雁江区设立民间河长176名,“两代表一委员”的义务监督员23名;乐至县设立民间河长78名,“两代表一委员”义务监督员23名,监督河流治理。公众关心、监督水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二、水污染防治的法治保障不断强化。一是饮用水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全面落实。制定了《**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整治饮 用水源地突出问题,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老鹰水库一级保护区搬迁4户农户,二级保护区内场镇生活污水全部接入截污管道;正加快建设望水河泄水工程。县(区)通过搬迁乡镇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居民、流转保护区内耕地,加强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强化了县城和乡镇饮用水源地保护;通过设立标识标牌、建设隔离栏网、落实专人巡查管护、加强水质监测和执法检查,加强了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二是河(湖)长制全面落实。全市共设立市级河长23名,县级河长73名,乡镇级河长571名。实施45条市、县两级河长制河流“一河一策”管护方案,大力开展“**、护岸、净水、保水、亮剑”五大行动,促进了全市主要河流水质明显好转。**年,**流域**段国控断面实现全面达标;阳化河巷子口考核断面水质月优良率由**年同期的30%提升至50%,主要超标因子化学需要量,较**年同期下降8.3%;琼江流域蟠龙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三是流域基本生态用水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有序推进。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完成书房坝河、姚市河和蟠龙河重要河流水功能区划分,严格下达取用水总量计划;狠抓水资源节约,建成节水灌溉面积2.82万亩,创建5个节水企业;全力推进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年完成投资12.77亿元;加大水土保持力度,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恢复生态面积459公顷;开展大规 模绿化行动,完成江河沿线绿化186.5公里,完成水源库区周边绿化2.5万亩;加强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监管,确保了河道正常生态流量。四是加强水污染物排放监管。积极削减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水体主要超标因子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与**年比,**干流主要污染因子总磷下降25.00%;琼江跑马滩总磷浓度等主要指标均有下降;阳化河断面超标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下降8.3%;九曲河断面氨氮浓度下降30.1%,总磷浓度下降17.2%。五是建立流域水环境保护联动协调机制及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重点流域联防联控,与成都、自贡、泸州、德阳、宜宾、眉山市签订《**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2020年期间,7个市将每年共同出资5亿元实施横向生态补偿。安岳县与潼南区签订了《共同加强琼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及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框架协议》,与遂宁安居区签订了《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合作协议》,已开展交叉联合执法检查10次。 三、重点流域、重点领域水污染防治措施有效落实。一是推进流域项目治理。加强治理组织领导,成立了**流域、涪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坚持问题、目标导向,编制实施《**流域(**段)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流域(**段)水质达标攻坚行动计划(**—2020)》《**市琼江流域**年水污染整治方案》。开展**、琼江、九曲河、阳化河流域污染治理,启动实施**流域61个重点项 目,阳化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市**干流水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启动实施琼江流域应急治理工程,**年琼江流域跑马滩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58.3%,较**年同期上升41.6个百分点。二是强化工业水污染防控。实施“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业节水监管、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减少生产废水排放。8个工业集聚区已有5个建成投运污水处理设施;强化入园企业水污染管控,严格禁止偷排漏排未经处理或超标废水。三是强化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全市建成投运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4座,日处理生活污水规模达12万吨;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25座,**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万吨/日。启动老城区及周边污水管网完善工程、安岳和乐至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正在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部分农村聚居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四是强化城乡垃圾治理。完善垃圾城乡收集、运输、处置体系,开展餐厨垃圾治理和垃圾渗滤液处置,有效防止垃圾对水环境的污染。目前正加快推进**、安岳垃圾环保发电项目建设。五是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截止**年底,全市累计关停禁养区养殖场44个、专业养殖户360户,综合治理宜养区内规模养殖场103家,整治存在污染问题的中小养殖户2104户,全市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8%以上。六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雁江区实施了重点流域5个 乡镇47个村庄进行水环境综合治理。安岳县开展了重点流域沿线16个乡镇36个行政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乐至县以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试点县为契机,计划建设151个聚集点233座污水处理设施。七是实施船舶水污染防治。船舶上配备垃圾、污水收集设施、移动马桶,安装油水分离器,实行垃圾、污水、油污、粪污上岸处理,较好解决了船舶污染物直排河流问题。 四、水污染防治行政执法进一步强化。自**年1月1日,新《水污染防治法》实施以来,全市对四川双龙事业有限公司超标排放等22件水污染违法案件进行了立案查处,处罚金额658.58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水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很大。一是**流域的九曲河、阳化河,琼江流域的岳阳河、龙台河、蟠龙河等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离上级下达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标准低,对标《岷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存在差距。个别企业生产废水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特别是部分屠宰企业由于建设地点分散且规模较小,污水处理费用高,生产废水不能稳定达标情况较为严重。二是生态流量严重不足。**市属于水资源缺乏地区。特别是乐至县地处沱、涪两江分水岭,境内无大江大河、无外来水源 补充,持续加剧的旱情造成水流缓慢,水环境容量减少,纳污能力减弱,河流自净能力下降。 (二)城乡污水处理设施短板明显,水污染防治项目进展滞后。一是城市污水管网不健全,城市污水收集率偏低;老城区雨污分流推进缓慢,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城市污水处理无法全覆盖。二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部分企业外排废水不能得到有效处理。三是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全市应建乡镇污水处理厂110座,目前仅建成35座。四是农村污水治理尚未大规模启动,农村生活污水除少数聚居点建有沼气池处理外,大部分未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五是**市纳入“十三五”实施的涉及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项目、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流域重点项目等资金保障不足,进展较慢。 (三)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有待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待加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多年在50%左右,超标因子主要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等,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使用、处置不够规范,中小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不配套,养殖粪污尚未实现有效的生态循环利用。这些都是影响农村水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 (四)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有待完善,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亟待加强。水污染防治法涉及管理部门较多,但尚未建立起持续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导致一些执法行为停留在临时联动层面。乡镇无环保机构和人员,环境监管很难做到全覆盖。环境监测能力不强,监管条件有待改善。 三、工作建议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严格落实饮用水安全保障制度和保护措施,加大保障饮用水安全相关规划实施力度;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级管理制度,强化保护区内建设项目和人为活动监督管理,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不断提高饮用水水源环境质量监管监测能力。完善城乡饮用水源污染应急预警体系,做好水污染联防联治。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深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乡镇饮用水水源达标率。 (二)进一步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一要深入实施河(湖)长制,继续加大对**流域、琼江流域**段的综合治理,加快黑臭水体整治,努力提升九曲河、阳化河、岳阳河、蟠龙河等重点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的达标率,二要围绕改善流域水环境,加快推进流域治理项目实施。三要围绕协同推进流域共治,深入落实流域水环境保护联动协调机制,共同推进流域水环境改善。 (三)强弱项补短板提升水污染防治能力。围绕加强重点流域、重点领域水污染防治,切实落实好水污染防治各项制度措施。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率;加快建设和完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构建“散乱污”企业整治长效机制。抓住农村污水治理三年行动契机,启动一批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增强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加强环保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环保执法监测能力。 (四)继续抓好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制度,严防不符合法律规定,不符合产业政策、没有环境容量的建设项目入驻。继续推进结构减排,加大酿造、造纸、化工等落后产能淘汰,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推进工程减排,加快雁江中和、丹山、乐至童家工业园区等污水处理厂建设,力争实现园区污水全部收集和处理;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引导循环经济有序发展;继续实施主要水污染物减排考核,督促企业落实水污染防治主体责任。 (五)强化水污染防治工作统筹协调。落实政府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强化工作配合和信息共享,健全部门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加强爱水、护水、节水教育,动员群众主动关心、支持、监督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 (六)积极争取国、省项目和资金支持。**市水资源缺乏,生态流量严重不足。建议在尽快完成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争取国、省支持毗河二期工程上马,建设配套渠系和蓄水设施,为改善**市水环境质量,保障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提供有力支撑。由于地方财政收入十分有限,加之欠账较多,投入水污染防治的经费不足,建议积极争取更多国、省污染防治资金用于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