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心得)之浅谈地理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心得)之浅谈地理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理论文之浅谈地理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 浅谈地理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岳阳市弘毅新华中学 黎芳     学校教育的目的虽然众多,但是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应该是最重要的,为此社会一再呼吁教师应给学生打开知识宝藏之门的“钥匙”,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当然要达到这个目的,各学科有各学科自身的特点及相应途径,但作为地理教育,应该说得天独厚,条件相对优越,这就是教材中配有大量的图(分布图、景观图及彩色图片等),如果借助于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图片,地理教学将会尽可能地开发学生脑功能的潜力。巴朗斯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并且应该说它永远是更经济更容易理解的语言。地图使人更容易了解许多在正文里往往必须用许多篇幅来叙述,但完全得不到充分效果的东西。”地图作为地理信息传递的载体,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具有空间区域分布的任何现象,都可以通过地图加以表现,这就决定了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 ‎,这句话并不过分,因为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手段,对它运用的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从这层意义上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呢?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在短短几年的地理教学中,我初步地总结了一套不成熟的经验 ,并实施于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使用地图的技能,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完中国地理“西南三省”后,为了检查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我把西南三省的教学挂图挂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在挂图上“举例说明西南三省地势和气温的关系”,他们就能在地图上熟练地指出:“贡嘎山、峨嵋山和重庆都在北纬30°稍南的地方,但由于贡嘎山海拔7556米,峨嵋山海拔3099米,而重庆海拔仅200多米,根据地势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的原则,所以贡嘎山气温比峨嵋山低20℃,峨嵋山比重庆又低20℃,所以说地势同气温是有密切关系的,不仅西南三省如此,其它地区也同样”。这一答案基本是正确的,而且完全是根据地图情况答出来的,这就是理解记忆,决不是机械记忆。又如:“西南三省”一章后面有三道综合练习题(1、运用地图,指出秦岭——‎ 淮河以南地区的东西铁路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各经过哪些地形区、温度带、干湿地区、主要河流和重要城市。2、运用地图,指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所经过的地形区、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以及沿岸的重要城市。3、运用地图,联系地形、河流水文特征,分析上海、武汉、广州、重庆四个城市交通位置的特点)。这个练习难度较大,既要求学生根据地图做作业,又需要根据以往掌握的基础知识做答案,同学们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终于做出来了。事后,检查结果,两个班95名学生,完全作对的有57名,占总人数的60%,大部分作对的有20名,占总人数的21%,这说明学生们对地图的认识和运用还是比较熟练的,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经常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学生也就会认真运用地图学习和复习地理知识,养成运用地图的习惯,一旦离开地图,就觉得无法复习和做作业。正像有些学生所言:“离开了地图,学习地理就觉着摸不着边”。其次,在学生养成了看图的习惯后,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看图。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摸索,总结了一种有序读图法,并传授给学生。根据读图顺序的不同,有序读图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1、按地理事物的空间顺序读图(简称“空间顺序法”)。这是一种运用最广的方法。凡地理事物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差异的插图,都可采用此法。“空间顺序法”如何运用呢?现举例具体说明。 阅读《气温垂直分布图》,我先指导学生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依次读出大气垂直层次的名称、高度和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特点。通过读图,使学生看出在不同高度范围内,气温的垂直变化不同,有的层次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有的层次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阅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就要求学生从海岸开始,进入海底,自左向右依次读出各种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部。通过读图,使学生认识海底地形是高低起伏、复杂多样的,了解海底地形的组成、分布及特征。2、按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时间顺序读图(简称“时间顺序法”‎ ‎)。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凡用以表示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特点的插图,都可采用此法。我告诉学生在这类插图中,有表示地理事物日、月、年或季节变化过程或特点的,也有些表示地理事物地质年代演变过程或特点的。一句话,这类插图都具有明显的时间顺序。中学地理课本里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地球运动图、流量过程曲线图、人口增长统计图、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大陆漂移图等都具有上述特点。“时间顺序法”如何运用呢?现举例具体说明如下。 阅读《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图》,可以按“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的时间顺序,依次读出各节气太阳、低压带、高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再把各节气的单幅图组合在一起联系成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的情况。阅读《我国人口的增长图》,先以1949年和1982年为两个界点,把我国人口的增长过程分为三个时段:再观察各段曲线的变化特点,说明各段我国人口的增长情况,分析各段人口增长特点不同的原因。 3、按地理事物内在联系的逻辑顺序读图(简称“逻辑顺序法”)。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读图方法。这种方法不是只停留在地理事物表层的观察,而是包含着对地理事物内在联系的深层的思考。深层的内在联系,把零散的地理事象连成了一个整体。由此看出,凡用以揭示地理事物内在联系的插图,都可采用此法,诸如中学地理课本里的地理特征图、地理成因图、地理规律图、地理联系图、相关模式图等等。“逻辑顺序法”‎ 如何运用呢?现举例具体说明如下。阅读《巴西在气压带和风带中的位置图》,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然后寻找出图中有关的地理事象,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压带位置、风带位置、沿岸洋流、地形特征等,再思考、挖掘其深层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白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的缘由。阅读《鲁尔工业区图》,可以按鲁尔工业区的“发展条件→主要工业部门→主要工业中心→工业区的地位 →环境问题”的逻辑顺序进行。要引导学生运用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这一经济地理学原理分析鲁尔区发展工业的条件,可以重点从原料、能源、水源、交通运输条件、市场、劳力和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    最后,在学生学会了看图后,还要要求学生做一些必要的填图、绘图训练,以便读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地理技能的培养,因此,新大纲要求学生正确填注地图、绘制示意图和地理图表。填图练习过程,我注意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文字的大小、书写要规范,间距、位置要准确,不能随心所欲,张冠李戴。要使他们明白:图上相差毫厘,实地失之千里。绘图训练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课堂训练。首先我要求学生要准备纸和笔,然后根据学习内容动手、动笔。学习区域地理,先画出区域轮廓 ‎ ,例如,非洲、南北美洲都略呈倒三角形,中国形似雄鸡。然后,根据教师讲授的内容,再分别把山脉、河流、矿产、铁路等地理事物画在轮廓图上。讲地理事物的运动和成因,则要求学生画出示意图。分析资料,则要求学生绘制地理图表。若能长期坚持,必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增长地理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活动课训练。在课后,我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地理调查,收集地理素材,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编绘学习平面图、家乡交通图、工农业生产增长(曲线或柱状)图等。以上就是我对地理教学中应如何培育学生读图能力一些浅显的看法,总之,地理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而读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